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乡古诗

思乡古诗

思乡古诗

思乡古诗范文第1篇

2、原文:

《回乡偶书》

作者: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思乡古诗范文第2篇

2、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____苏轼《少年游·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3、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____李觏《乡思》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____张九龄《望月怀远》

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____高适《别董大二首》

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7、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____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____王安石《泊船瓜洲》

9、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__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____马戴《灞上秋居》

11、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____宋之问《渡汉江》

12、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1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____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5、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____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16、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____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17、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____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____杜甫《春望》

19、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____张九龄《西江夜行》

20、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____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2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2、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____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 子规》

思乡古诗范文第3篇

关键词:游子思乡 诗歌 创作题材

自《诗经》、《楚辞》开始,中国诗歌中就有一个源远流长的文学母题:游子思乡。无论是看月,看雁,看征衣的旧线痕,或是听笛,听猿鸣,听一片捣衣声,都寄托无数游子的思乡之情、怀人之感。在这些思乡作品中,无论是贵族王妃还是庶民士子,他们都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游子。这个共同的名字使得贵族王妃与庶民士子的界限趋于模糊,使得天才诗人与一般诗家的区别亦不复明显,重要的只是其中那一曲浑厚、深沉、简单而重复、恒久而共通的生命旋律,而“游子”这一传世千古的形象就诞生于这一曲生命旋律之中。

《诗经?东山》中的“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我东曰归,我心西悲”, 屈原的“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戚”,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等都是游子思乡诗作中传颂千古的佳句,从这些诗句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中国古人思乡的悲情万种,而游子情结也成为中国诗歌中激起的那一层浩荡之浪。

刘若愚先生在《中国诗学》中指出:“中国诗人似乎永远悲叹流浪和希望还乡。……由于是个农耕的民族且住惯陆地,中国人大体上显然缺少流浪癖。思乡的情感源于人类最原始的亲亲之情,是一种血浓于水的情感,这种情感始于人类对故乡的依恋。因此,乡愁之成为中国诗中一个常有的认识因袭的主题,并不足为奇。”

从《诗经》开始,思乡之情篇扑面而来,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端,同样也是中国古代思乡诗的肇始,《诗经》中的思乡诗约有20篇,通过研读这些思乡诗,我们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中国人的乡土家园意识,其中绵绵几千年的基调,即“反征战”、“求和平”,《诗经》中那些征夫,不断吟唱着“曰归曰归,岁已暮止”,“王事多难,不遑启处”,好像还没有对征战太多的质疑与诘责,只是一味诉说想回家的忧伤。

远离故乡的游子,故乡在来路的尽头,回头望去,故乡与自己隔着千山万壑,于平常之日,思乡怀人的情绪已是那么地揪心、那么地难以化解了,而逢日近黄昏、岁末年首、佳节到来,风霜雨雪之时,这思乡思亲的千千结,又怎么能解得开、消化得了呢?恋旧怀人的情绪是心头日积月累的积蕴,是此生此世难寻化解、消融之物的。张先在《千秋岁》中这样写道:“天难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天无情,因此天不老。天不老,故而思乡之情就永不会有绝时。这才在情感上有了眷恋的根源和相思的寄托,游子的心里才会油然升起对故乡凄楚而感伤的情怀,由于思念之殷想望之急,才会由心底似火山喷发般地迸发出“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悲剧美的思乡咏叹调 。

作者把这样一种咏叹留在了中国文学的长河中,从《诗经》20余篇的游子思乡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游子思乡作品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这样一种特殊的、属于中国的文化情怀从最早的诗歌总集中脱颖而出,把一种令后世使人难以仿效的淳朴风格留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端之上。

在《楚辞》中,屈原比《诗经》中的游子多了一份更为深沉的思乡恋阙的情感。作为一个政治家兼诗人,屈原的个人政治理想与宗族、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他的思乡依然带有欲将自认为美好的政治理想重新运用于古国的巨大使命感。以致于诗人发出“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的感慨,这一份深沉的思乡恋阙情感震撼了后来的一代又一代人。

到了汉代,从《诗经》开始的思乡诗创作更为普遍,尤其到了建安这个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作为奔走游宦的文人士子,他们的思乡情怀多以“游子”的心理娓娓道出。在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的《古诗十九首》中,作者绝大多数是漂泊在外的游子,他们身在他乡,胸怀故土,心系家园,每个人都有无法消释的思乡情结。如《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方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江上之“芙蓉”,“兰泽”之“芳草”触发了游资对深爱的妻子殷切的思念,但路途的迢递,归乡的无望,使诗人不得不发出“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的悲怆之叹,爱情的真挚和乡愁的沉重被表达得深挚感人。

再如《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作者在明月高照的夜晚忧愁难眠,揽衣徘徊,深切地感到:“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天涯芳草,他乡明月,都没有给游子带来的心灵的慰藉,相反,倒是激发起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游子思乡,这是人类普遍的情感,在农业文明时代体现得更为明显。不过,在以往的史传文学作品中,人们经常见到的是富贵以后流露出的乡情,衣锦还乡的热烈场面。《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多是失意士子,他们在穷困潦倒之际所弹奏的思乡曲,语悴情悲,充满天涯沦落人的凄楚,引来的是同情和怜悯。把另外一种思归情结和人情的淡漠镂刻在了中国文学史上。

在中国诗歌艺术达到顶峰的唐代,游子思乡依然是诗人歌咏之题。唐代诗人以其思乡诗作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时代特征,使这一历史悠久的主题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深化。如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奇特的想象,但点明“思故乡”的主题,意味深长。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首诗极为真实的描写了诗人既欲仕进,又怀乡思亲的矛盾心态,而解决的方式却是平凡而实在:“凭君传语报平安”。诗人用其高度的概括力和表现力的语言,表现出思乡这一单纯的情感质朴细腻,耐人寻味。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病,潦倒新停浊酒杯”。在这首《登高》中,诗圣杜甫将漂泊之叹、思乡之情、多病之怨、家国之感等多种情思纠缠其中,蕴含其内,又怎一个“悲”字了得!这也使得这一首诗成为表现相思旅愁的不可企及的典范之作。

刘士林在《中国诗歌精神》一书中提出:中国文化的本体是诗,其精神方式是诗学,文化基因库是《诗经》,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故土难离的思乡情结几乎是每个人都无法割裂的人生体验。

游子题材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的地位是任何一个题材都无法比拟的,无数的诗人,无数的作品,中国文人的乡关之思、恋阙之爱,就这样镂刻在这千古的绝唱之中。中国文学史中正是有了这些耐人寻味的千古绝唱,使得这条绵延千古的长河有了温馨淳美的人伦情味,有了至情至性的诗性文化。

参考文献

1、刘士林 中国诗学精神【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12

2、王宗凡《诗经》与成语的四字格【J】阅读与写作

思乡古诗范文第4篇

一、怀想、记录和见证

诗意的获得离不开想象力的发挥,但仅凭想象力的写作,也可以就是一堆天马行空的语言残渣,抽去了花哨的修辞,我们从诗里到底能得到什么?面对这一问题,或许不少诗人和读者都曾有过困惑,但如何解决,至今依然是个未知数。所有诗歌的想象要真正生动有力,它必须得像人一样有血肉之躯,那样方可鲜活起来,也更富有立体感,否则,无细节支撑的想象只能是扁平的,无力的,可给我们视觉之见,但无心灵的共鸣和震撼。

之所以有如此感言,实在是因当下不少诗人有着太多仅凭想象就睥睨一切的傲气,没有与现实经验的有效对接,那样的想象力写作是走不远的。为此,我才看重一些诗人在日常生活与行走中完成的诗意转换,那需要耐心、毅力和不懈的精神关注,也即时常保持一种观与思的状态,方可将被多数人忽略的俗世生活提炼成富有思想寄托的真诚之言。诗人在感知时代的微妙变化时,他需要调动自己敏感的天性,那样视野才会放开,眼光才更趋专注,笔底文字才可起波澜。这种精神实践给诗人的是一种反作用力,而提醒给读者的,则是透过文字表象解读内在人文精神的自觉。谭仲池带着行动感的写作,除了在应证诗歌的抒情本质之外,其文字的确是带着浓郁的人文色彩,无论是见闻的记录,还是怀古的凭吊,我们皆可从中真切地感受到那种敞开胸怀接纳世界的宏阔愿景。他越过了先入为主的概念写作,运思于现场,下笔即含磅礴气势。所以,其诗有魂魄,也见重量。

将行走变成诗性文字,可能门槛并不高,而一旦用双脚丈量的距离要达到某种精神的宽度时,就需要诗人注入独特的情思。境界如要让人有信任感,姿态不是决定因素,文字本身才是王道,或轻逸,或厚重,或推陈出新,或锦上添花。诗人写长城:“今天我来了/就站立在残留的城墙前/是站在历史烽火的岁月台阶上/头上正燃烧着炽烈的太阳火焰/脚下的骆驼草 砾石/沙粒都在急促地呼吸//从它们的生命气息里/我听到了遥远古战场/铁马和将士的呐喊/我感受到了秦月汉关的寒冷悲伤/还有戈壁对春风/对雨雪的深情渴望//很多时候 跋涉在风霜雨雪里/更觉得磨难 承担与坚毅/在铸炼我的成熟 勇敢 坚强/可此时 望不尽的苍茫 沙漠 滚动/已让我感触到了/从未有过的渺小 狭隘和惆怅……”(《汉长城之叹》)由景及人,最终落脚到反思自我,这是诗情延伸的智慧之音。他写耳中的王屋山:“我听到清泉在石缝里弹琴/唤醒了李白的梦/他兴奋地与仙女一同扫落花/然后便挥笔/在山顶的石头上写诗”(《王屋山》),这是由景观进入幻想的世界,浪漫的画卷在奇思妙想里徐徐展开,一条通往王屋山的遐想之路就此联结上了诗情画意的氛围。他写秦皇岛看海:“伫立海岸 任海风/轻抚我脑海里的江南风景/和衣袖里带来的湘江之滨/新柳的翠绿/大雁又开始南飞/头顶上的天空依然用寒冷的语言/给我讲述大海的苍茫 古典 遥远//尘世和大自然的颠簸 默契 繁衍/让山海 土地 古寺和飞鸟/创造了无数的人间奇迹和神话/本不存在的仙山和长生草/都让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四次扬帆拜海 始终没有/找到去蓬莱的路……”(《秦皇岛怀想》)这是由景联想到了历史和人物,没有人陪衬的风景是自然的,而加入了历史人物的景观,也就带上了人文色彩,诗意也由此开始。这些行走于现场的细节,在经验的转化中获得了某种情感认同,诗思的触景生情也就理所当然了。

诗人之所以专注于那些带有人文气息的景观,或者即便是自然之景,诗人也要在诗中为其赋予人文色彩,这不是一种美学惯性使然,更大的可能则是诗人看待世界的角度不同于常人,他所持守的观念和站立的高度,都决定了其要挖掘行走的自然之景中更为内在的精神。比如诗人在观杜甫草堂时,一开始并未发思古之幽情,而是移步换景,让色彩进入我们的眼帘:“疏雨如丝/打湿了花溪的曲径/出墙的修篁 撑开绿色帐篷/轻滴着晶莹的水珠”,此后才有诗人自己的参与,他将自我置于景观中,切身感受历史古迹所承载的厚重。“柴门敞开着/野石上雕刻的文字 睁着眼睛/细数地上脚印的深浅/在感知心灵的颤动//茅屋在凝重的雨雾里喘息/枯萎的野草编织的屋盖/不朽的门柱 寂寞站立的书柜/却仿佛在等主人归来//主人去了何方/我问曾经栖息诗歌 太阳的木床/我问秋风吹破的窗帘/我问清夜徘徊院庭的月光//诗人的心没有被花影陶醉/诗人的情不曾在酒杯前淡忘/诗人的血伴着冻死骨哭泣/诗人的泪几度望断天边归雁/诗真人当哭/草堂春不尽/点点滴滴游人意/怅然睹物不思归//我站在草屋前庭唤一声/碧水绕园起翠微/我扶着门木楣 朝远望/人世多么需要为百姓鼓与呼的好诗人//呵 天地如梦/诗心如月/草堂如云/丹花如灯”(《杜甫草堂》)。诗人以杜甫的人生经历和作品总结入诗,试图展现诗圣的人格和诗品,其魅力随着诗人情感的铺垫而逐步提升乃至定格,这种诗性的行走与驻足,真实可感,诗心与诗魂融合在了一起,隐秘之困也逐渐得以解开。

与《杜甫草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是诗人对欧阳修的怀想。他通过拜谒欧阳修祠,又找到了另一种行走之诗的书写维度。“康熙 乾隆用袖中的锦绣山水/曾经给这个书生写诗/诗刻在历史天空的愁云苦雨中/石碑便变得苍老/就连自己的身影也已经模糊//我在祠堂的走廊徘徊/想听墙边蟋蟀和老砖的低语/弯曲的幽径从后山的森林走来/拖着一条被岁月坎坷撞伤的木船/停泊在我的怅惘里//别惊忧老人的思绪/苏醒的石砚在案头轻吟/我知道墨写的字有血有胆/也有灵魂 你听桌上的茶壶里/正传来灯光与黑暗对话的声音”(《欧阳修祠》)。这样的写法看似古典,其实诗人在诗中渗透进了我们习焉不察的现代感,那些心理抒发不是一般的独白或倾诉,而是带着力量感的审视之言。尤其是诗的最后,思绪飘出了祠堂,与更广阔的天地接续,既有庄严的仪式感,更让诗歌达至了一种思想和精神的标高。

除此之外,像《大明寺幽思》《瘦西湖》《布达拉宫》《雅丹地貌的梦境》等诗作,都是谭仲池行走与凭吊的记录,这是诗人进行文化传承的方式,而且这种方式对于当下时代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留给了我们更多诗性的想象空间,也让我们知道俗世的名利相比于那些历经千万年的不朽之景,又是多么渺小和无足观。从这个角度来说,谭仲池的行走书写是在为山水大地立传,也是在给人文古迹作注脚。当他的行走构成一种体系时,就不是散乱的旅行日记,而是在见闻感知中嵌入了哲思,让历史也获得了现实感。他不仅是作文字的记录,而是让这记录有着更多延伸的意义和价值,以引起我们对自然、社会的人文思索,这也是进入、观察和理解世界的另一条通道。

二、乡愁的体验与诗韵

谭仲池的行走和记录,是他抒发诗情的见证,更是其感受世界和理解乡愁的重要方式。而乡愁,是诗人诗歌写作的关键词,也是我们理解其人其诗的入口。他笔下的乡愁不是狭义的思乡之愁,不是异乡人流浪在外的孤独之情,而是更为广义的对中华山川河流、一草一木的爱与依恋。在关于乡愁主题的每一首诗里,谭仲池都以博爱之胸怀容纳自然风光和历史气韵,但字里行间隐隐的又有着怀旧的淡淡忧伤,有一种不舍的意味蕴藏其中,体现出了诗人在这个时代对过去简单和纯粹生活的怀念之意。

诗人热爱生活,因此下笔皆直抒胸臆,几乎不绕舌,也不以隐喻的拐弯抹角来刻意营造晦涩之境。在对乡野生活的回忆中,诗人放下身段,以平视的姿态书写他眼中的所见之物事,不虚饰,不夸张,平实朴素的笔调能呈现出高洁的诗意与永恒的人性之美。在诗中,一切景语皆情语,所有文字的推动,都离不开情绪流的激活,可能很多诗就是在情绪的激发之下一气呵成,往往容不得诗人有更多字斟句酌的打磨,因此,诗人的话语方式一直是散文化的,真正讲究直白其心。在诸多表达宁静氛围的诗作中,他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在轻与重的较量中为乡愁书写赋予了一种必然的张力。这是他乡愁诗的亮色:不过分低沉,即便是有失去的困惑,最后也不会落于失意和绝望上,诗人仍然是从容应对,以期获得改变的机遇。

在大气象的书写中,谭仲池一般是先勾勒出大致结构与模糊画面,然后再将其精细化,所有的意象和词语都要在其自然安排下归位、定格。比如,他以南水北调工程为切入口,罗列了自我和他者所能记起的各种乡愁意绪,“乡愁 是祖祖辈辈的回忆/是沉默无语的老屋/是挂在枝头的红樱桃/是窗外雨打芭蕉的眷恋//乡愁 是父母带着儿女走过的小路/是幼时上学读的第一本书/是爬在篱笆上吹响喇叭的牵牛花/是从手中飞向云霄的纸风筝//乡愁 还是门前那座山 那条河/那株柳 那座坟 那块石/那汪塘 那口井 那丛修竹/和小狗小猫亲切的呼叫”,这样的罗列会将我们带向远方,而所有的乡愁此时都可能内化为我们心间的怅惘和幽思。就如同诗人在诗的最后点题所概括:“乡愁 是苦涩 酸楚 甘甜/乡愁 是清澄 透明 纤秀/乡愁 是古琴 箫声 棋盘/乡愁 是祖国母亲的秀发 眼波 小夜曲”(《南水北调话乡愁》),乡愁至此变成了一种格调,一种促使我们记住的感受和认知。诗人以回忆的方式细数了人生流转的各种可能,其实这才是乡愁的本质。

由此,诗人才会提醒自己和更多的人“记住乡愁”,它是我们保留自我最好的方式,这是心灵秘密,也是化不开的一种怀思情结。“我知道 屋檐下挂着的红辣椒/水缸里盛满的山泉/家门口池塘传来的鸭叫/碗里飘出的团年饭的酒香/那都是我童年点点滴滴的甜蜜/幼时念念难忘的歌谣//我终于 背起行囊走进了摩天高楼/走进了灰暗与云彩对话的时空/脚下街道纵横不断的车流/载着喧嚣和浮华在奔跑/夜晚窗外 闪烁的霓虹灯光/早已赶走了我眼前萤火虫宁静的岁月/我的心里 逐渐变得空荡和落寞/我的眼前 没有了绿色和清澈/在再也闻不到泥土草味的日子里/我的头发也开始稀疏和飞霜/那座在风雨中走过的石拱桥/那块曾滴着相思雨的青瓦片/那棵亮着红灯笼的樱桃树/那支在牛背上吹响的牧笛/已然变成了我深深的眷恋/无边的惆怅”。在这种对比式的书写中,过去的美好虽历历在目,却再也找不回来了,变化的不仅是岁月流逝的沧桑,还有人在现代社会的孤寂和落寞,这一切都指向了对乡愁的重新发现:“那是我剪不断的乡愁啊/你是父亲给我翻开的蜡黄书页/母亲手中长年发温的针线/也是奶奶纺车的缠绵叮嘱/也是爷爷棋盘上睿智的目光//那是我终身守望的乡愁啊/你是我古老乡村最珍贵的记忆/我的幼时心灵最温馨的回望/也是我生命旅途最初的火把/也是我心底深处最难舍的感伤//乡愁 在滋养人类生命的血脉/乡愁 在恒久书写古今天地人的奥秘/没有乡愁 会失去我们所有的寄托/记住乡愁 世界永远年轻 和谐 美丽/留一分淡淡的乡愁在心中/常有一片浓浓的青葱在眼前”(《记住乡愁》)。诗人从集体主义的乡愁转向对个体自我乡愁的探究,这样的文字显得更真实,更接地气。尽管诗句最后的升华,似有拔高之嫌,但也不无内心对岁月流逝的慨叹与感喟。

除了现实中的乡愁,诗人也有他想象中的乡愁,那种虚构是浪漫主义的温情展示,也是这片土地可入诗的古老命题。“青蛙瞪着大眼不再敲鼓/蟋蟀将着触角不再跳跃/小鸟收拢了翅膀/站在绿枝上沉默/月光洒在蔗林里/泥土是绿的 绿色的蔗笛在吹奏着//我是蔗地的主人/在把甜蜜收割/从绿色的海洋深处/拔出支支欢乐的歌//在那些霜色的日子/父亲支撑不住困乏的身子/弯曲成一支苦闷的辛酸曲/倒在蔗地的一角 从此/留给我一支忧伤浮沉的歌//我也有了儿子/今宵 他正在蔗林卧着/我陪他折一支蔗笛/他用小嘴巴吻着/一支甜甜的歌/拉开了他金色童年的帷幕//父亲 你该笑了吧/在我们世代耕耘的土地上/如今 长出了千支万支甜美的歌/歌声捎着新生活的芬芳/正飞向月光照耀的每一个角落”(《月光里的笛声》)。初读这首诗,我很快想到了郭小川的《甘蔗林――青纱帐》,似乎带有政治抒情诗味道。其实,它只是一幅诗人勾勒出的遥远的风情画,和那种浓郁的乡愁比起来,这样的风情画更是倾注了淡淡的思乡意绪,直入心脾,也沁人肺腑。

谭仲池的乡愁书写里,虽然给人的感觉总是向上的,但也藏有隐蔽的忧思,那是诗人将自己置于其中,用心在感受,用力在书写,当用情至深或用力至强时,一种生命力得以在字词间落实。风景可能会慢慢消逝,瞬间的感动也易速朽,唯独历史所遗留下来的那一道道符码,能穿透单调的线性时间之墙,而成就一段古今佳话,一种人文魅力。因此,记录不仅是诗之常态,它也是诗的伦理和道义。诗之美感的获得,在于诗人用心去捕捉那现实世界里每一个值得存留的记忆瞬间,包括悲欢爱恨与离愁别绪,那是诗人永恒的乡愁母题。

像诗人的《故乡的湖》《边城》《水之乡音》《大山的琴弦》等作品,都可以看作是广义上的乡愁之诗。当然,这诗与思的起承转合在诗人这里已逐渐臻至化境,他在一种自如的表达里,以散文化的笔法留存了所有关于乡愁的体验,却又将诗意在古典与现代的融合里不断推至更理性、智慧的境界。

三、现实之思对接传统之美

真正的乡愁书写,能让诗人用情投入,以魂入诗,这样的写作一定是本色的。谭仲池的诗歌美学,可能不是一味地追求先锋与前卫,他就是坚守传统浪漫主义的抒情,带着自己所钟情的怀古之意,这也是同一代诗人的诗学风貌。他诗歌里的“大”,一方面是公共层面的抒情,另一方面,他所要寻求的文学味道皆趋于昂扬,富有理想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色彩。我们完全可以理解诗人何以热衷于大词与大意象,以及怎样处理大转型年代的社会疑难问题。有时,当浪漫主义诗情勃发,诗人一般就借助于传统文化和古典修辞,以此抵达一种美妙超然的境界。

以境界为上,这本是古典诗词的追求,谭仲池虽写新诗,然而,他的审美相对来说还是趋近传统,且是古典传统中的豪放派。我们读他的诗作,皆能快速地感触到他用词和表达的激昂,温润中透出风度,和谐里带着深沉。这一切都可能缘于诗人对古典文化的传承,这是一种人文修养的体现,更是一种诗学直觉的实践。他常在诗中化用经典诗词名句,这种嫁接和转化仍然建立在诗写的现代性上,传统只是一种资源,一种可以借鉴的文学来历,诗人清楚此点后,就可以拓展创新的空间,放飞想象的翅膀,去寻求现实和传统碰撞、对接的那种丰富性与时空感。

在谭仲池的诗歌中,他或多或少地在翻新古典的基础上肯定诗的突围与变革,尤其是在憧憬中对梦想气质的守护,更加深了诗人对传统认知的自觉。一首《寻觅一个神圣的灵魂》,就是向传统和古典的致敬之作。诗人用词抒情皆在于力道,化古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以古意对接当下,以当下引出传统,传统是我们需要回归之处,那是一片丰饶的资源。“盛夏的风 从烟波浩淼的湖面/荡起一片清凉 冰轮浮在波浪上沉思/在用圣洁和宁静梳理我的思绪/把帆影和渔火/一齐引向 古楼灯笼的光影里/我沿着清辉搭起的浪桥/去寻觅一个神圣的灵魂/把汨罗江紧紧地搂在怀中/朝着遥远的苍穹呼唤/归来哟 哀民生之多艰/九死而不悔 上下求索的诗人啊/你《离骚》的热血情肠/融化了多少世纪的悲凉。”诗人以大气的开场白接续了屈原的风骨,对浪漫主义诗思的强调与实践,似乎让他走出了一条“天问”式的新路。接下来,顺着屈原开创的浪漫之风而流露了另一种异样的诗性格调:“站在岸边 我又看见孤舟上/杜甫支撑着消瘦的影子/在凌波放歌/把满腔的酸楚/倒下江中起伏的惆怅/高举着酒杯 泼一地胆汁的李白/以楚狂人的风流 面对君山挥手/让诗心植入远古湘竹的泪斑/最是范仲淹读懂了洞庭湖的云气/浪涌 肝胆 文心 才用自己的血性/写下流传千古的绝妙华章”,唐宋诗文大家们皆悉数登场,为诗人的书写营造氛围,生动、雅致而不乏精彩和神韵。诗人似从想象中走出来了,进入到了另一片诗意的开阔地,在诸多典故与史实的交叉融合中,出示了别样的旷达之感。“苍生忧乐 人世进退/庙堂江河 君民社稷/一草一木 一石一花/无不怆然如静影/无不坦荡如沉璧/字字句句似照天火焰/驱散尘土 抑扬丽韵/若行云排空 尽卷雄风/鬼神为之哭泣/天地为之动容/江色澄明初见月/日夜乾坤壮忠魂/今宵 我欲问巴陵胜状/可是当年情怀 是否仍能/窥看滕子京的勤勉守望/沐一川暮雪 任清风月白盈袖/满月缤纷拂路 听渔歌互答……”古意流淌,古风荡漾,大开大阖,纵横捭阖,这种回归梦想式的写法,确有激扬文字的大气魄。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作为诗人的谭仲池也不例外。他走过华夏的很多名山大川,也观过不少历史遗迹,它们正属于诗的选择,气质相联,血脉相通。古往今来,对于山水诗情的主题,世代皆有人吟过,写过,体悟过,传诵过。谭仲池在书写这方面主题时,也习惯性地嵌入历史细节,以增加诗的厚重气质。比如,他写水与诗歌的自然交融时,思绪自然地飘向了历史现场,传统与古典之美也就翩然而至:“秦观也惊叹郴山的深邃温柔/停泊在津渡的乃声/又撞伤了湘女弱小的肩膀/原本布满愁云的江面/泛起了暮雪风寒/蓑笠翁把钓竿 横在脚下/在细数孤雁鸣落的秋声/就看见柳公酿制的蛇酒/竟洗瘦了小巷深处的兰草//灵渠流着秦始皇的沉吟/唤醒了漓湘两江的惆怅/一条又一条无语的小溪/在凝重和葱郁的岁月中穿行/去抒写天地人和的妙章……”(《水与诗之美灵》)这就是一幅生动的古典画卷,只不过诗人将其用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可能少了些视觉效果,但更多了与历史对话的人文底气。

现实与传统的对接,就是依赖于一种底气,这是诗性的底气,会让诗歌不至于太偏离人文中心,而滑向不知所云与晦涩难懂。在浩瀚的古文明中,诗人只是撷取那自由的一脉,它可能是碎片化的,不成体系的,但仅以此佐味笔下的文字,也会让大气的书写得以出彩,让诗歌的表达保持修辞难度与美学风采。谭仲池曾为中国的每一个省份写过一首诗,那集束性的演示中,更透出了诗人的古典素养,这不仅是诗词的,也是历史的、文化的。他在写湖北时,抓住黄鹤楼这一能代表武汉的标志性建筑,生发出了更多精彩的诗思:“如果我能遇见黄鹤/我想与它谈论天地 人伦古今/如果它问我家乡的气候还如火炉/天空的雾霾还如当初吗/我会颤抖着沉默/不能让黄鹤失望太多”(《湖北黄鹤楼》)。这一带有民间色彩的古代神话想象,却在诗人笔下引出了现代性的追问与反思,这可能正是诗歌书写在当下所应获得的古典情怀。

思乡古诗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素养;人文教育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用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重要特点。中国是一个具有渊远诗词文化的王国,许多古诗词用简明的语言表现出了深刻的含义,而且古诗词富有哲理性,语言优美生动,节奏明快上口,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最好选择,它除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有效利用古诗词资源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关键。人文是指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文化现象,它包括落后的和先进的文明。而我们口中所说的人文素养是指先进的人类文明,它可以促进人类的发展,具有科学健康的价值观。中国的传统文化以人为核心,将天地万物和人合为一体来共同建造一个文明的世界。随着时代的变迁渐渐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反对人性压迫,追求人人自由平等的观念。而人文教育就是随着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慢慢发展的,它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追求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通过学习古诗词的意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古诗词中所蕴藏的情感是丰富多彩的,而作者在表现这种情感时都处于不同的场景,这就需要学生从中感受作者在写作时的创作意境,体验诗人的所思所想所感。例如,在学白的《静夜思》时,他只通过短短的二十字就将自己的思乡之情表达出来,并且描绘了一幅独自在月光下思乡的情境,而以这样一种情境来表现思乡之情是恰如其分的。另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时,也不能够局限学生的思维,应该让学生自己理解其中的含义,自己构思其中的场景,从而提高自己的情怀。

二、通过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古诗词中不仅描绘了深远的意境,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以及诗人所处的环境。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时,要善于利用诗人所处的环境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含义。例如,当诗词中表现的是诗人的爱国情怀,就可以判断当时是处于一个动乱的时代,诗人忧国忧民,愿意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学习这样的诗词时也可以让学生产生共鸣,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例如,当诗词中表现的是思乡之情时,就可以想象诗人远离家乡在外拼搏时的艰辛,以及想要回到家乡的迫切渴望。通过情境的想象,可以很容易地理解诗中的含义,影响学生心中的情感意识,加强学习效果,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人文教育。

三、通过朗读诗词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朗读和背诵是进行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只有深刻地记忆和反复地熟悉才能够真正理解其内容。学生在反复的朗读和背诵中,能够加深记忆,可以感受到作者当时的情感。教材中进行教学所选取的古诗词节奏感比较强,适合背诵。教师在让学生学习古诗词之前,首先要对其进行平仄的划分,让学生在朗读的时候知道其中的技巧。同时,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含义,在不断的朗读和背诵中提升学生的人文意识。

四、利用诗词鉴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能够对陌生的古诗词进行鉴赏,已经是小学阶段较高层次的学习能力了。这需要学生有大量的诗词积累与较强的理解能力,才能做到对陌生古诗词进行鉴赏。要使学生学会鉴赏古诗词,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古诗词的意象,意象是古诗词的灵魂,是古诗词的主旨。然后要让学生了解古诗词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抓住古诗词的意象,然后展开分析,就会变得简单明了很多。

总之,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所流传下来的精髓,对小学生进行古诗词教育有着深刻的意义。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应合理设计教学环节,从古诗词的含义、意境、诗人的处境出发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反复朗读背诵来加深记忆,借以不断传承中华文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具有人文素养的人。

参考文献:

[1]徐芳英.诵读古诗词是抚慰学生心灵的一剂良药[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11).

相关期刊更多

思想战线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云南省教育厅

思想与文化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思想教育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