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冷链物流市场研究

冷链物流市场研究

冷链物流市场研究

冷链物流市场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构建 鞍山南国梨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研究背景与发展进程

(一)研究背景

人们消费结构的改变与健康意识的提高直接带动了城市居民对农产品尤其是冷链农产品需求量的大幅增加,间接推动了人们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农产品面对的市场更加广阔,市场流通更加频繁,传统的配送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人们对农产品、冷链农产品的需求,农产品冷链物流受到了社会普遍的关注。为尽可能满足人们对农产品、冷链农产品的需求,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应运而生,同时中央政府专门针对农产品冷链物流出台了一系列工作文件,强调农产品冷链物流及其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发展的重要性,并为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发展进程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均与当地农户签约了直供合同,使农民们生产的农产品可以直接供销到当地各大超市,在农产品与超市之间建立起了物流配送模式。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是网络信息技术与农产品冷链物流相结合所形成的一个产物,自出现以来就受到了各地区超市的青睐,受到了技术人员的研究与改进,极大地推动了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目前,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已在各地区得到普遍应用,系统已发展的较为成熟,基本上能够较好的满足当前农产品供销需求。根据我国农产品发展趋势分析,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当前存在主要争议与问题

(一)国外研究动态

冷链的诞生与冷链农产品的步入市场是基于冷冻机的发明和冰箱的普及应用,国外关于农产品冷链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并于上世纪初步建成农产品冷链,至今已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巨大成果。如,美国、欧洲等国家保鲜技术十分先进,冷藏率达100%,日本对冷链技术进行了研究并颁布了相关文件,荷兰冷冻设备先进,实现了农产品的全程冷链物流配送等。

(二)国内研究动态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研究起步较晚,有关农产品冷链物流方面的文章与书籍也较为缺乏,虽然近两年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研究较多,但整体上还未形成体系,研究也大多集中于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和面临问题上。刘伟芳等人指出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应加大农产品进入超市的比例,增加冷藏车的使用比例,扩大冷库建设规模;孟凡盛等人认为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离不开物流技术的使用与发展,必须提升物流技术和冷链技术。

综合国内外研究动态来看,当前关于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研究还较为薄弱,历史遗留问题还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其中发展模式落后单一、研究不够宽泛深入是存在主要问题,另外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条件也缺乏相应分析。

三、鞍山南国梨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构建对策

(一)南国梨特性与鞍山南国梨销售情况

南国梨果实呈金黄色,爽口,味道浓郁,于每年九月份成熟,含有多种微量元素(钙、钾、锌、铁、赖氨酸等),适合于各年龄段人群食用,可以帮助人体补充营养。南国梨对生长环境要求较为苛刻,适合生长在四季分明、光照充沛、雨水充足的温带季风性气候地区,而位于松辽平原东南部的鞍山市,恰好能够满足南国梨生长对气候、土壤、降水和温度等各项条件的要求,是公认的南国梨主产区与最佳种植区。最近几年,鞍山南国梨在种植面积、产量和销量上都呈逐年上升趋势,2013年南国梨产量达25万吨,年产值20亿。

(二)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构建对策

1.引入第三方物流,加快市场化发展。针对鞍山南国梨当前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低、物流技术水平也较低问题,在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时,应注重加快市场化发展,提高南国梨及其加工产品(如南国梨酒等)的市场化程度,对市场需求进行细分,对南国梨产品进行细分,引入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一种新型物流配送方式,企业将自己不擅长的物流委托给第三方专业物流,自己做好跟踪定位与控制工作即可,不仅提升了物流服务水平,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2.创新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鞍山南国梨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落后,跟不上冷链物流与冷链农产品发展步伐,必须要加强南国梨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创新。根据南国梨产品特性,创新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应以周边地区配送为主,包括大连、葫芦岛、吉林等,从产品商品化、多样化,品牌树立与宣传,丰富销售渠道,细分南国梨酒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适合鞍山本地的、适合南国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与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3.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政策扶持。相对而言,鞍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于南国梨产业的资金投入与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为弥补这一缺陷,尽快构建起适合本地南国梨销售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需要当地政府提高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制定更多优惠政策来扶持南国梨种植户,吸引社会投资者对鞍山南国梨产业进行投资,共同为鞍山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资金支持,提高南国梨产量与品质。同时,积极带动当地种植户,充分挖掘与利用当地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条件,为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创新奠定基础。

总之,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需要不断改革创新,农产品冷链物流研究需要不断扩大范围与加深深度,且在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时,必须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农产品特性、超市分布、市场需求等情况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与物流配送方式,加快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冬英.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探讨[D].杭州:浙江大学,2013.

[2]张小飞.现代物流中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研究[D].济南:山东农业大学,2013.

[3]李晓红.中高档猪肉产业链组织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2.

[4]邓俊淼,戴蓬军.行业协会发展与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J].农村经济,2013(5):61-62.

[5]员巧云.涉农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流及其控制[J].江苏农村经济,2012(6):39-41.

[6]李岩,傅泽田,刘雪.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问题初探[J].农村经济,2011.3:39-41.

[7]尹超.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

冷链物流市场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模式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概念及特点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使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 或屠宰、捕捞) 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农产品冷链物流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建设投资大,系统庞大复杂

由于农产品冷链是以保证易腐农产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要大很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中,要特别强调“链”的完整性,要从农产品运输的全过程入手,加强市场对整个链条的控制。

(二)运营成本较高

为了确保生鲜果蔬等在各个流通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条件下,就必须安装相应的温控设备,使用冷藏车运输,储存在低温仓库,并采用先进的电脑信息系统加以控制等。因此,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成本要比其他物流系统成本偏高。

(三)对信息技术的要求较高

农产品冷链物流具有精益性和敏捷性的双重特征,既要求着眼于各物流环节综合成本的最小化,又要求物流速度快、对市场反应灵敏。而农产品物流体系复杂,参与主体多,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物流过程中需要质量监控,从而需要高度的信息化技术来支撑。

二、重庆市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

(一)全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迅速

近年来,我市畜牧生产全面增长,渔业产量显著提高,蔬菜生产供应形势较好,水果产量逐年上升,我市农产品已逐步进入全国市场。同时,随着重庆与国内外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农产品消费品种余缺的相互调剂日趋增多,肉类、水产、果蔬等涉农冷链物流的规模快速增长。

(二)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设备初具规模

截止2010年,全市既有库容500吨以上的冷库45座,总库容约17万吨,万吨以上库容的冷库7座,库容量10.6万吨。其中,公共性冷库13座,库容13万吨;现有冷藏运输车170辆,年运输量35万吨。

(三)冷链物流企业服务能力逐步提高

重庆万吨冷储物流有限公司、重庆万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天利方星食品有限公司、重庆金帆果品有限公司等一批专门从事冷链公共服务的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其中,重庆万吨冷储物流有限公司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冷链分拨中心和服务企业,占据重庆及贵州、陕西等周边地区约90%的冻品供应市场份额。

(四)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国家相关部门已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市政府已将冷链物流作为“十二五”物流规划重要内容,为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我市对外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城市规划进一步调整优化,我市建设冷链物流设施、引进先进冷链物流技术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国内外冷链龙头企业投资热情空前高涨。

三、重庆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问题分析

(一)冷链物流技术水平总体落后

由于我市冷链物流发展起步晚,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设备严重不足,网络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冷链物流技术水平总体落后,优势农产品资源加工不足,畜禽活体运输销售对环境和居民健康存在威胁,与直辖市的地位极不相适。具体体现在:冷库总体容量小,大型公共性冷库设施缺乏;人均冷库容量仅6千克,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万人冷藏车拥有量0.05辆,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肉类、蔬菜、水果等优势农产品的冷藏运输率、冷链流通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腐损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冷库分布失衡,占全市库容能力75%的19座冷库集中在主城区,物流集散与城市居住功能矛盾日趋明显。

(二)冷链市场化程度低,第三方介入少

农产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涉及少,缺乏专业化和规模化;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缺乏准确性和及时性,难以形成高效率的冷链物流配送,冷链物流的成本和产品损耗亦高。

四、重庆市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模式优化对策

面对机遇和挑战我市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尽快制定出相关的管理标准,借鉴国外的先进物流技术,弥补自身不足,来实现其健康发展,本人就如何优化我市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模式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完善法规体系

推广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加快制定我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实施细则;建立以HACCP 为基础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和产品质量认证体系、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立食品安全全程检查与监督机制。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规范化运行的长效机制,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健康发展。

(二)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专业冷链物流企业。鼓励大型生鲜农产品生产企业从生产源头实现低温控制,积极发展冷链运输和低温销售。鼓励大型零售企业加快生鲜食品配送中心建设,逐步发展壮大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中心。

(三)加快低碳冷链物流建设

通过使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等有效手段,实现资源集约化,发展绿色冷链物流。结合我省产业特色和发展战略,通过低碳冷链物流的理念创新和技术创新,推进相关技术的研发、示范和产业化。积极运用低碳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冷链物流,加快发展低碳冷库、低碳运输等。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新能源、资源再利用等战略性冷链物流企业。实施低碳冷链物流创新示范工程,规划和建设一批省级低碳冷链物流试点企业。

(四)推进冷链物流标准化的研究和开发

充分发挥重庆市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作用,组织冷链物流企业、研究机构、专业院校等参与冷链物流标准的研究和制订,加快我市冷链物流标准体系的构建,重点在冷链物流的基础、技术、管理及服务等方面尽快制定适合我市冷链物流业发展需要的系列地方标准和管理规范。积极推动重要的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

(五)建设冷链物流基础设施

鼓励冷链物流专业企业加快各类保鲜、冷藏、冷冻、预冷、运输、查验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从关键环节入手,重点加强重要农产品物流节点的冷藏设施建设,在重要物流枢纽节点周边加快规划布局一批生鲜农产品低温配送和处理中心;大力改善农产品加工环节的温控设施设备,建设经济适用的农产品预冷设施;配备节能、环保的长短途冷链运输车辆,推广全程温度监控技术;完善与冷链物流相配套的查验与检测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应用快速准确的检测设备和试剂。

参考文献:

[1]叶勇.张友华.中国冷链物流的最新发展和对策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9.(79).69-71

[2]高国云.浅析我国物流统计发展现状[J]中国市场.2008.(3).11-12

[3]柴本澄.中国物流现状与发展[J]物流技术与应用.1996.(1).1-2

冷链物流市场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 6西格玛 6西格玛管理 蔬菜冷链物流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环境之下,我国蔬菜冷链物流受到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此时国家已经逐渐意识到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重要性 。如何提升过程的质量,以提升顾客的满意度,从而成为我国蔬菜冷链物流企业必须思考的首要问题。而6西格玛管理作为一种管理哲学和管理战略,在满足顾客需求以及提高企业经营绩效方面,具有其独到之处,是提高我国蔬菜冷链物流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一、6西格玛管理方法的概述

6西格玛管理法最早是由摩托罗拉公司的比尔•史密斯在1986年提出的有关企业质量管理的理念。该理念的应用,有效降低了生产过程中产品及流程的缺陷次数,从而防止了产品变异,进而提升产品的品质。通过多年的持续改善和发展,而今已经演变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和提高企业绩效的系统“方法论”。

1. 6西格玛管理的定义

西格玛是希腊字母σ的中文译音,统计学上是用来表示标准偏差,即数据的分散程度。σ作为品质的统计尺度,都可表示任何一个工作程序或工艺过程。1σ可以解释在每100万次机会中有691500个出错的机会,而6σ则表示为每100万次机会中只有3.4个出错的机会。当企业不断追求产品品质改进,达到6σ程度的时候,其绩效就几近于完美地达成顾客要求。作为产品或服务业绩的一个统计量,6西格玛管理方法以其精确的数据为基础,以科学的工作程序为模式,分析和改进企业业务流程中的关键因素,达到了更高的产品质量水平,提高了顾客满意度;持续进行流程改进,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与生产周期,它是以降低成本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管理方法和企业战略工具。

2. 6西格玛管理的特点――强调系统的质量持续改善过程

为了适应各种经济形式的需要,6西格玛已经被抽象化,不再强调其统计学意义,而更多的是强调系统的质量持续改善的过程。6西格玛管理,已经拥有一整套科学的、系统的、经过企业成功实践的工具和方法,即6西格玛改进方法 DMAIC 和6西格玛设计方法 DFSS。这套管理方法有助于将理念变为行动,将目标变为现实。

6西格玛管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第一,强调以顾客为中心,真正站在顾客的角度,从满足顾客需求出发;第二,强调团队的整体合作,动员组织各层、各部门人员共同参与;第三,其实施的过程主要在向顾客传递价值,强调对关键业务流程的改进,重视影响流程所产生结果的关键因素;第四,强调产品的优质高效,通过不断优化流程,使降低流程的波动性,使产品质量更具稳定性,成本更低,以达到更高的质量目标;第五,以数据说话,依赖严谨的统计技术和方法应用于管理当中,提倡量化管理;第6,强调持续改进,使质量水平不断向6σ或更完美的质量目标接近,从而达成顾客的要求。

二、我国蔬菜冷链物流企业管理方法应用――DMAIC流程改进模式

6西格玛管理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系统管理方法。它已经总结了20多年的成功经验,吸纳了近10年来的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在满足顾客需求和提高企业经营绩效方面已经上升到一种战略的高度,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DMAIC 流程改进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分为:定义(Define)、测量(Measure)、分析(Analyze)、改进(Improve)、控制(Control)五个阶段,它是用于对现有流程的改进的系统方法,包含了项目管理技术、统计分析技术、管理方法等方面。该方法在整个过程都建立在统计技术的数据分析基础上,依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决策,在充分满足顾客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产品质量更佳、交货时间更快和经营成本更低的目标,进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达到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通过借助6西格玛管理的DMAIC流程改进模式,应用到我国蔬菜冷链物流企业管理中去,将所有的重复性活动作为一种流程,采用量化的方法分析流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以找出其中的关键因素并加以改进,从而达到更高的顾客满意度。应用一种新的方法到某一行业的同时,必须先该行业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因此以下部分着重分析我国蔬菜冷链物流企业所存在的问题,以找到关键因素来进行改进。

1. 我国蔬菜冷链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

随着世界农业经济的发展,冷链物流已成为世界各国改善农产品流通条件、保障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以及提升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技术。特别是发达国家,其蔬菜冷链保鲜技术已经达到了十分先进的水平。英、美、日、加拿大等国家非常重视蔬菜采摘后处理的各个环节:从采收和田间包装、预冷、清选与杀菌、打蜡到薄膜包装、分级包装,蔬菜始终处于低温状态,从而就形成一条完整的冷链。田间采后预冷,送至冷库,通过冷藏车运输,然后送达批发站冷库,进而到自选商场冷柜,最后到消费者冰箱,形成蔬菜的冷链物流过程(图1)。

在各个环节中,由于处理及时得当,蔬菜在加工运输环节中的损耗率仅为 1%~2%,这样就保证了蔬菜产品品质,减少了蔬菜的损耗,进一步提升了蔬菜产品的附加值,产生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我国果蔬采后加工和流通设施落后,蔬菜冷链物流没有真正意义上形成,而且损耗浪费惊人。2008年有数据表明,按照全国蔬菜的平均价格是每500克7分钱,若按25%的损耗计算,全国范围白白“浪费”蔬菜价值可达122亿元。2009年的山东葱蒜价格暴涨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我国蔬菜冷链物流管理不当的问题。根据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2010年3月在武汉白沙洲农贸批发市场所做的调查发现,运输过程中,很多生鲜蔬菜产品直接从进货地的冷库取出上货,途中并没有任何冷藏措施,车体外覆盖两层薄膜再加一层厚棉絮,以控制车内温度。这在很多情况下,导致中间损耗比较大,造成生鲜蔬菜会高温烧坏,若没有保护好的话,整车都会烂掉 。

我国的蔬菜冷链物流企业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所存在的问题也是较多的:

第一,缺少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我国蔬菜品种多、产量大,却存在产销运距长、基础设施落后的现实问题,由于没有科学合理的行业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导致了我国蔬菜冷链物流行业的产贮运销各环节发展不平衡,进一步影响到蔬菜冷链物流企业的统筹规划和发展。

第二,冷链物流企业的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不足。在我国的冷链物流企业中,原有冷藏设施陈旧老化,并且新的冷链物流设施投入不到位,导致冷库容量不足,技术水平低下,有80%以上的蔬菜采后仍处于现采现运,有的蔬菜在冷库贮存后,基本上是常温运输粗放条件,蔬菜的损耗是相当大的。这样就导致了蔬菜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后劲及支撑力度不足,仍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第三,冷链物流技术水平低、物流专门人才缺乏。现代蔬菜冷链物流体系的建立,必须依靠先进的物流、信息、标准化等技术作支撑,同时也需要一支专业化的物流人才队伍去运营管理。目前我国从事冷链物流研究的人才严重匮乏,特别是缺乏那种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第四,蔬菜冷链物流行业标准化程度不高,缺乏科学管理方法。由于我国的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严重滞后,不同企业或部门之间的技术、设备、信息标准不统一,缺乏包装、运输、装卸等一些流通环节的统一标准,同时也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来规范蔬菜冷链物流行业,从而导致了冷藏运输率低,损耗大,物流成本较高,造成资源浪费,不利于参与国际竞争。除此之外,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普遍上都存在信息化程度不高,不能与客户的信息系统兼容,对各个环节不能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同时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也存在政府的引导管理和支持力度不大,资金和法律上的支持不足等缺陷,在一定程度制约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综上所述,现今迫切需要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应用到我国的蔬菜冷链物流企业的各个环节当中,以提升我国蔬菜冷链物流的市场竞争力。

2. DMAIC 改进方法在我国蔬菜冷链物流企业中的应用

我国蔬菜冷链物流的实施还处于探索阶段,从硬件设施技术因素到全民冷链物流意识,和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这也成为制约我国蔬菜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对蔬菜冷链物流模式的探索和研究过程中,将DMAIC 改进方法用于蔬菜冷链物流企业管理过程的分析,发现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并消除蔬菜冷链物流流程中的劣质成本,有助于构建我国蔬菜冷链物流体系。

(1)定义阶段(Define) 在蔬菜冷链物流的6西格玛改进定义阶段,各物流企业必须以现有资源为依据,以市场为导向,采取恰当的方法,以明确问题、目标和流程,从市场中挖掘顾客的潜在需求、获得顾客的潜在期望。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不断调整及优化蔬菜品种结构,具体实现各环节供应商的协同供货、加工制造商的同步运作、仓储运输部门的有效衔接、销售商的渠道畅通,进而保证合作的上下游节点的系统稳定性,从而保证充足合格的产品供应。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对蔬菜冷藏链流程进行优化、确定其过程能力和可靠性的研究。

(2) 测量阶段(Measure) 在蔬菜冷链物流的6西格玛改进的测量阶段,各企业可通过采用顾客调查表、跟踪顾客服务信息、分析竞争对手产品与服务优势等手段,对蔬菜产品的采收、加工、包装、运输、贮存、配送、销售,这一系列完整的供应链流程进行数据跟踪调查,同时在蔬菜采后遇冷、蔬菜产地冷藏、蔬菜冷藏运输、蔬菜销地冷藏、蔬菜零售冷柜及消费者家庭冰箱所形成的蔬菜物流冷链核心流程进行层次分析,以准确理解顾客的不同期望及需求水平,借助关键数据缩小问题的范围,从而得出影响蔬菜冷链物流的关键因素,明确问题的核心所在。

(3)分析阶段(Analyze) 在分析阶段,各蔬菜冷链物流企业必须对蔬菜产品及其冷链物流服务组合进行质量机能展开,通过采用逻辑分析法、观察法、访谈法等,运用各种有效分析工具,对已经测量并获得的导致蔬菜冷链物流失效的数据和流程图进行深入分析,最终得出对蔬菜冷链物流过程中有积极作用的关键因素和必须改革的因素,并提出初始的改进方案和实施计划。

(4) 改进阶段(Improve) 现代的蔬菜冷链物流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系统高效调控、高新技术储运设施保护条件下的一条龙服务基础之上,因此可以拟定多个改进方案并对关键因素进行讨论分析,在明确每个节点的作用、流程的重点、流程的标准程序之后,从中挑选最佳的改进方案,推出新的蔬菜冷链物流流程,以减少冷链物流过程的缺陷或变异。其中,要特别进行企业物流人才的培养,更多地掌握一批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促使企业加快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集约管理型的转变。

这样就能有效保证蔬菜在冷链物流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损耗和污染的降低。

(5)控制阶段(Control) 蔬菜冷链物流流程是由各个子系统组合而成。因而如果某一层次或某一环节发生失效,都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上一级系统的蔬菜产品及其物流服务质量性能的实现,最后导致整个蔬菜产品及其物流服务组合失效,从而导致顾客不满意,甚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因此,在6西格玛管理的最后控制阶段,主要在于:制定过程控制的计划、搜集计划的开发及执行的数据、制作相关的应变计划,并且对影响蔬菜冷链物流质量的因素数据进行不断地控制和改善,及时解决出现的各个问题。同时也要对改进后的蔬菜冷链物流流程进行不断监控和不断改进,针对顾客提出的要求做出灵活调整,进而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蔬菜冷链物流流程。

三、总 结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后的激烈竞争,以及现阶段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蔬菜冷链物流企业如何以最小的成本、最短的时间走上科学化、规范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在实践中运用科学的6西格玛管理改进方法,使得蔬菜冷链物流的各环节都能够采用量化管理,以实现规划的布局合理、管理体制的完善,从而具备先进的设施和技术水平,使得我国向具有标准化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迈进。

但是,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仅给了一个理论方向,是前瞻性的概念设计,由于数据采集的困难 ,未能给出一个案例。毫无疑问,应用6西格玛原理,就能不断改进冷链物流的过程质量,从而提高顾客的满意度,达到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的目的。因此,对蔬菜冷链物流的6西格玛管理理论指导与方法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如何在冷链物流过程中获取精准的数据以及具体进行量化分析和管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可选家乐福或者沃尔玛等大型超市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追踪,以进行生鲜蔬菜冷链物流中的DMAIC流程改进。

参考文献

[1]常娥. 果蔬农产品冷链物流一体化模式研究[D]. 北京: 北京物资学院, 2006.

[2]杜卫东,魏启文.我国蔬菜水果冷链物流发展战略研究[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8,14(02):24-32,92.

[3]郭红霞.6西格玛管理在我国农产品物流中的应用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0):147-148

[4]黄利伟.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吉林: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5]姜军.我国进出口水产品冷链物流的6西格玛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

[6]刘敏,谢晶,姜利红.基于HACCP体系管理的蔬菜冷链物流质量安全问题发生机理分析[D].2007,(11):4-6

[7]张健,刘丽欣,励建荣等.我国蔬菜冷链物流模式的适宜性研究[J].食品科学,2009,30(5):287-290.

冷链物流市场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冬枣;冷链物流;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1―0034-02

1 沾化冬枣产品发展现状

1.1 种植规模扩大迅速

“沾化冬枣”是一种珍贵稀有的鲜食果品。十几年来,沾化县不断探索开发之路,使之造福人类。如今,这一稀有资源终于从庭院走向大田,其规模不断扩大。1995年5月,在“全国首届百家特产之乡”评选活动中,沾化县被命名为“中国冬枣之乡”。到2008年为止,全县已开发密植园约60万亩,年产量可达3亿斤。2005年10月,沾化冬枣还被评为山东省第一个名牌农产品。目前,该县产的冬枣已成功走出国门,出口到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

1.2 贮藏保鲜技术不过关

目前贮藏保鲜冬枣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低温贮藏和气调贮藏。由于冬枣水份含量高,易腐易烂。不易贮藏,常温下保鲜期仅有7天左右。目前,恒温库保鲜期为2个月,气调库保鲜期为3个月。保鲜期短、货架期技术尚未破题,已成为制约沾化冬枣产业发展的难题。

冷链技术的应用对于保证林果产品品质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经过冷链贮藏和运输的冬枣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为1%至2%,最高不超过5%,能较大程度延长保鲜期。而没有经过冷链贮藏和运输的冬枣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则高达25%至30%。因缺少冷链贮藏和运输的冬枣不仅增加了不必要的损耗,影响产品品质,同时也造成了其零售价居高不下(一些易腐林果农产品的售价中七成是用来补贴在物流过程中货物的损耗支出),严重压缩了冬枣的市场需求空间与市场销售半径,所以把新技术新方法――冷链技术,逐步应用到冬枣保鲜中来迫在眉睫。

2 影响冬枣贮藏保鲜的主要因素

2.1 自身因素

(1)成熟度。冬枣在成熟过程中,颜色、风味及营养成分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成熟度是果实采收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冬枣贮藏保鲜的主要因素之一。冬枣成熟度根据着色情况一般分为:青果期、白熟期、初红期、半红期、全红期。不同成熟度采摘的冬枣,其贮藏时间及贮藏方式都不相同,贮藏用冬枣最宜在白熟期至半红期采摘。

(2)水分。水分是果实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也是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冬枣含水量在白熟期为60%左右,全红期为45%左右。冬枣果肉一旦失水难以保持鲜脆状态,品质明显下降。因此,在冬枣的贮藏及运输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将枣果失水量减少到最低限度。

(3)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果蔬采后最主要的生理活动。不同呼吸跃变型的果实在成熟时内源乙烯生成以及对外源乙烯的反应上均有所不同。明确果实的呼吸类型,有助于对果实成熟衰老机理的深入研究。多数研究表明。冬枣属于非跃变型果实,具有很高的呼吸强度,可代谢消耗大量的内含物,致使枣果品质迅速下降。因此,可通过低温、氧气调节等措施使冬枣维持最微弱的呼吸状态,同时为延长贮期,还要避免出现强烈的无氧呼吸。

(4)果实完整性。冬枣果实的虫伤、病伤、挤压伤以及果柄是否完整等都直接影响其贮藏时间。不完整的枣果因为有伤口而使本身的生理机能发生变化,呼吸强度增加,物质消耗加速,同时伤口处极易被微生物侵染造成霉烂,影响贮藏时间及质量。用人工采摘,可防止果皮划伤和压伤,能明显延长冬枣贮藏时间。

(5)植物激素作用。乙烯、脱落酸等是果实加速成熟的物质,对果实长期贮藏保鲜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而赤霉索、萘乙酸及1-甲基环丙烯(1-MCP)等对乙烯、脱落酸有拮抗作用。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但可以减轻落果,同时对延长着色和采收期,以及采后贮藏保鲜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2.2 环境因素

(1)贮藏温度。一般随贮藏温度的升高,枣果的老化进程加快。因此,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温度越低贮藏效果越好,但低于冰点温度时会产生冻伤。一般半红枣的冰点在-2.4℃左右,初红枣高于此值,全红枣低于此值,所以不同成熟期的冬枣应分别贮藏。

(2)环境湿度。冬枣属鲜食品种,极易失水,将其置于适宜的湿度条件下,控制果肉水分散发是贮藏保鲜的关键措施,适宜冬枣贮藏的湿度为90%-95%。

(3)环境气体。在氧浓度低的情况下,冬枣鲜果的呼吸强度较低,有利于贮藏保鲜。同时,适当降低二氧化碳浓度,也能明显降低果实呼吸强度,延缓成熟期。

(4)环境中的微生物。研究发现,机械碰伤是造成果实腐烂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生理腐烂,由微生物繁殖而造成的果实腐烂所占比重很小,但也不可轻视。生产中为了防止各种病菌的侵染,多采用采前喷药和贮期灭菌等方法加以控制。

3 冬枣冷链物流业发展状况及初步评价

3.1 冬枣冷链物流业发展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1)冬枣产业的发展壮大需要冷链物流业的支撑。冬枣从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直到消费者手中,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减少损耗。沾化县要在产业发展上取得突破,必须要使冷链设施相应跟上,才能体现出规模和效益的同步增长。

(2)大量产品外销拓展冷链物流业的发展空间。冬枣在常温条件下属于不耐贮品种,这就形成了产品采摘与销售的矛盾,在没有冷链物流设施条件下,形成淡季脱销、旺季滞销,农民增产不增收,产品浪费严重,价格低廉,不能均衡供应市场。因此,大量产品外销给储藏、运输和加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建立发达、高效的冷链物流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3)产品长运距、跨地区、大批量调配也需要冷链物流的支持。沾化县地处山东省北部,濒临渤海。产品市场销售大部分需要依托国内发达地区,还有部分产品直接出口。由于消费市场与产品产地距离遥远,需要各产地建立一个良好、高效的冷链物流体系,实现冬枣生产基地与内地市场长距离运输通道的有效联接。

(4)低成本的冷链物流为冬枣增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产品旺季滞销往往伴随着竞相压价,贱买贱卖,产品销售陷入无序的混乱局面,最终损害的是果农的利益。目前随着国家和自治区综合物流网络的不断发展壮大与完善。多种运输方式互为补充。为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奠定了坚实的物流设施基础。因此,冬枣基地只需要着眼于冷链环节的配套建设,便完全可以形成较为完备的冷链物流运输体系,从而完成产品从基地生产到收获后的自然增值,有效延伸产业链。

(5)冷链物流业有利于提高食品安全。随着社会的发

展,消费者对生鲜食品的安全性、新鲜度、反季节消费和口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冷链物流的需求日益增强,因此农产品流通竞争主要表现为冷链物流水平的竞争。目前,国家越来越重视食品的安全,逐步加强了对各个环节的监控力度。法规约束也需要林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迅速发展与完善。

3.2 冷链物流建设存在的问题

(1)产品冷藏能力不足。沾化作为冬枣重要的特色园艺产业生产基地,冷链贮运等后处理技术严重滞后于基地的发展速度。因此冷链设施的配套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农产品冷链硬件设施水平低。现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呈现出“地窖式”、“半机械化半地下式”等简易贮藏方式并存的局面。由此产生两个直接后果:第一是初级农产品的大量损耗;第二是农产品安全方面存在巨大隐患。

(3)冷链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由于目前沾化冬枣产业化程度和产供销一体化水平还不是很高,虽然产销量很大,但在农产品供应链上,既缺乏冷链的综合性专业人才,也缺乏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协调,因此存在严重失衡和无法配套的现象,整体发展规划的欠缺影响了农产品冷链的资源整合以及行业的推动。

(4)冷链的市场化程度很低,第三方介入不足。大部分冬枣物流配送业务多由基层生产基地完成,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

4 冬枣冷链物流发展对策分析

4.1 加大冬枣采后贮运投资,增加贮运设施,完善冷链系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果品的消费需求会不断增加,要使冬枣作为高质量的商品进入市场,就必须将采后的贮运措施放到重要的位置,这不仅是提高档次和升值的捷径,更是延长其上架期的有效手段;不断深入研究果品的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和配套设施,使其形成强有力的品牌,才会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更高的竞争力。

4.2 加强和重视冬枣采后贮运技术的研究工作

随着各种新品种的不断出现和社会对果品花色品种多、上市时间长、质量营养好需求的提高,就更需要加强果品贮藏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工作,只有抓住影响果品品质和贮藏期限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探索果品采后成熟衰老的机制,才能为果品贮藏技术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探索出更多、更好、更实用的果品贮藏技术,为果品产业增值提供技术支持。

4.3 做好采后贮运技术的科技推广工作,使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

要在加大科研工作的同时,做好贮藏技术的推广工作,建立稳定的推广体系和渠道,使科研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只有市场能得到急需的技术,科研能得到市场需求的信息,才能为科研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动力,使科学研究更具有针对性。

4.4 上下形成合力,大力推广冬枣采后的冷链物流技术

实际上,果品的采后冷链物流技术一直是我国果品贮运加工中的薄弱环节,这不仅影响产品的增值和市场竞争力,也影响冬枣的贮藏加工品质,制约着贮藏加工业的发展。冬枣的冷链物流技术要根据其生理特点和上市期要求,有针对性的选择采取适宜的技术措施,提高它的贮藏和上市质量,实现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春杰,谢韶颖,滨州市冬枣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林业科技开发,2003,(2):61―62

[2]柳桂林,对滨州市冬枣发展的建议[J],北方果树,2002,(5):33―34

冷链物流市场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生鲜农产品 冷链物流 共同配送模式

1 引言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逐步加快,居民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生鲜农产品特有的鲜活性、易腐性等特征决定了其对物流服务水平的要求较高。农产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上市时间集中,农产品收购者常压低收购价格,导致菜贱伤农、农产品滞销、腐烂。同时,由于冷链物流供需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第三方物流企业冷链设备的利用率并不高,导致冷链成本偏高。近年来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较快,但整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冷链设施落后、物流企业小而多、行业标准缺乏等问题都对冷链运输提出了挑战。据此,本文结合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进一步探究改善冷链物流的战略。

2 文献综述

上世纪中叶,冷链物流就已在西方国家获得高度重视。美国学者提出的“3C原则”、“3Q要求”、“3M条件”,为冷链物流奠定了基础。我国学者也对冷链物流进行了大量研究,如丁俊发认为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在于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间缺少统一规划和协同。张喜才等指出我国农产品冷链中最薄弱的环节在于产地、批发市场以及销地配送中心。文晓巍提出我国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呈现散、乱的特点。以上学者都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方案,但仅聚焦在个别领域,因此本文将结合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以共同配送为切入点,探究冷链物流的发展新模式。

3 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现存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物流由农户、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这些节点构成了各具特色的物流模式。随着农产品电商化的发展,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冷链模式的比重持续提高,但所占市场份额仍然较小。

我国生鲜农产品的流通需经过农户、产销地批发市场、零售商等多重环节,物流主体以贩销大户、农产品经纪人和个体运输人为主,第三方冷链物流和共同配送模式发展缓慢。经过多次周转,农产品的流通时间长、腐烂的风险大,各级流通者的加价也导致农产品的最终售价高。我国农产品物流具有规模小、分散化、多环节的特点,尚未形成系统的体系,物流成本占总流通成本的30%~40%,而欧美等发达国家仅占10%以下。

4 冷链物流的模式创新

4.1 依托农产品合作社,建立产地共同配送体系

农村作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最初一公里”的起点,在整个冷链物流过程中起着基础作用。农村冷链基础设施落后、冷库容量低,可储存的农产品数量少,农民担心农产品腐烂,因此将农产品一次售完。农产品上市时间集中、到期一次出清,前来收购的农产品经纪人往往将价格压得很低,极大损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出现“菜贱伤民”的现象。农产品跨季节需求强,缺乏冷库的储存也会导致供需失衡。相比于规模小且分散的个体农户,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具有更高的组织效率、拥有更广阔的销售渠道。依托农产品合作社,将众多个体农户组织起来共同建设冷库和冷藏车等基础设施、共同使用,能有效解决个体农户自营物流落后、规模小的问题。合作社通过提高运输规模,进而降低单位冷链物流成本;利用自建的冷库储存农产品,合理调节供需平衡,同时也可有效避免农产品因一次出清导致的价格偏低问题,间接增加农民收入。

我国农产品市场存在的“小生产、大市场”结构类似于日本,日本正是通过专业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将众多小农户集中起来共同应对大的市场需求。但目前我国农产品合作社的规模较小,农产品品种单一、成熟期集中,无法发挥共同配送的功能。因此,可以冷链物流为基础、以地域为纽带,实现一定区域内各农产品合作社的联合,利用不同农产品成熟期的差异,将其分期分批入库冷藏,充分利用冷链设施。此举也可有效缓解农产品跨季节需求的压力,提高农户在农产品销售中的定价权,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大规模配送也将降低单位成本,进而降低农产品的销售价格,既能扩大需求、也能实现惠民。

4.2 依托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销地共同配送体系

我国目前的批发市场以交易为主,主体众多,物流规模小而薄弱,在冷链方面的投入尤其不足。小规模、分散化的经营导致物流效率低、冷库利用率低、单位物流成本偏高。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配送模式是由批发商组织货源,自行安排后续的配送环节,这就导致批发市场的秩序混乱、交通拥挤、环境脏乱。

农产品批发市场可利用掌握的市场供需信息和自有的冷库,以共同配送为切入点,联合众多经销主体和周围的冷链物流企业,整合分散的物流资源,建立大型的配送中心,进一步拓展自身的职能范围。这样不仅可以为驻地批发商提供一体化、综合性的物流服务,还可以实现从批发市场到农贸市场、超市、餐饮企业等零售终端的小批量、多品种、多频率的配送,缓解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困境。共同配送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农产品批发市场从单一的批发交易转型升级为集农产品交易与展示、冷库储存、共同配送为一体的农产品综合物流园,同时也可使驻地批发商避免从事繁杂的物流业务,增强其主营业务的竞争力。

4.3 建立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一站式”共同配送网络

生鲜农产品的物流运输作为连接产销地的中间环节,其时效性和保鲜性十分重要。随着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的逐步推广和应用,通^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可引导物流节点企业实现物流活动的无缝衔接,为共同配送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农产品流通从“菜园子到菜篮子”全过程涉及的物流主体众多、环节繁杂,需经多次中转配送才能完成,但目前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在一定时期内还难以大规模提供“一站式”的全程冷链物流服务。因此,在共同配送的基础上,仍需要依托冷链物流共同配送信息平台,利用信息共享的实时性和物流操作的可视性,大力推进“一站式”冷链配送网络的建设,实现生鲜农产品物流在共同配送联盟节点企业间的标准化操作、快速流转与无缝衔接。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可通过事先制定明确的物流配送协议,有效监控生鲜农产品冷链配送全程操作的规范性和温度控制情况,杜绝为节省成本而故意不制冷等违规行为,切实保证生鲜农产品品质。

5 Y论

共同配送能有效解决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所面临的瓶颈问题,但需要进行系统建设。任由市场发展会导致过程漫长,因此相关主体必须主动采取措施,从各方面着手共同推进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完善。

首先,政府必须起引导作用,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为冷链物流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同时,也要提供财政支持以减轻企业的资金负担,促进企业加快进行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第三方物流企业要主动从小规模、分散化的经营向共同配送联盟体系转变,快速提升自身的组织化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整合并购、优胜劣汰,催生综合化、一体化的全程冷链物流企业。此外,也要鼓励相关农业企业改变“小而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模式,努力将物流业务外包,持续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朱仕兄.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物流技术,2012,31(12):133-135.

[2] 赵琦轩.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2015,16:27-29.

[3] 王玉侠.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03:80-82+84.

[4] 任宏达.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02:1-2.

[5] 黄圣晶,马晓旦,夏晓梅.我国生鲜农产品第三方冷链物流系统模型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11:191-193.

[6] 王微微.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2,15:66-67.

[7] 宋志兰,于皎,李婷.“农超”对接背景下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面临问题及对策[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4,17:72-73.

[8] 王志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协同路径及实现机制研究[J].物流科技,2015,03: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