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给水工程监理规划

给水工程监理规划

给水工程监理规划

给水工程监理规划范文第1篇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利建设是农业生产之根本,随着水利工程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水利监理工作迈上了个新的台阶,从先前的水利监理试行,到全国水利工程建设监理的推广,再到目前水利工程的规范化管理,设监理工作为水利工稃质量保驾护航,规范了水利建设市场。

1、水利建设监理工作发展

分为:水利试行阶段、施工监理内容、推广阶段。

水利监理工程已经走向了正规化发展,规范化的监理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在全国水利工程建设水利监理市场上,出现了以各省为依托的水利工程监理机构。水利监理机构实行总分结构、分支机构。并且在各省建设了水利工程监理协会,定期举办工作研讨会,分析交流,方向,统一监理规划,推行监理工作制度,形成了当下水利工程监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成体系的良好局面。

2、水利监理

就水利监理的工作内容而言,从工作性质上对其进行规划,主要分为对水利工程设计上的监理规划以及施工上工程监理工作进行了阶段性说明,继而论述了水利监理工的监理规划问题。

2.1、设计监理内容

2.1.1、首先,组织相关工作人员,主要包括设计人员、监理人员、施工人员进行三方会审,并进行设计交底工作。如果在此期间发现问题,需要及时向水利工程项目进行汇报,在此期间,向施工单位签发设计文件。

2.1.2、其次,在项目的实施或者设计的审核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技术问题,应该定期协助水利项目法人会同设计单位,对重大以及重点技术进行相关探讨,并且审核施工单位给予的项目设计意见,会同设计单位进行研究,并且督促设计单位给予快速回复。

2.1.3、最后,代表水利建设项目法人,审核应有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作业设计文件,并将相关设计文档以及过程资料进行统一管理。

2.2、施工监理内容

工程进度控制,水利监理工作的工程进度控制是建立在工程建设合同计划之上的。当施工的实际进度与预期的施工计划出现较大的偏差时,需要与项目法人进行沟通,提出建设性的建议,经项目法人批准后,进行项目的进度调整。

施工质量控制,对于监理工作而言,首先需审核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核实相关质量文件;根据建设合同文件,以及相关技术标准,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检查,并对重要的工程项目进行跟踪监督管理。

对于水利建设项目,需要做好工程的投资控制,以此来降低施工成本,所以对于监理工程师而言,需要协助项目法人编制项目投资目标以及年度投资计划,审核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以此来制定相关项目的投资计划。

除了进行有效的进度、质量与成本控制外,监理工作权利,提升水利工程的质量。还应该有效控制施工现场的安全作业情况,实施工程的安全监督工作。

3、水利监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虽然水利监理工作有了明确的规定,如前文所述,具体的工作内容都有详细的说明,但是在实际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安全问题,质量问题,或者出现施工单位拖工、窝工问题,这也从侧面反映

3.1、认识上不足

对于建设监理方与项目法人而言,存在上,作为监理,不能够完全将整个项目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对待,将施工的角色看得很重,而对于质量监督、成度管理的工作内容看得很轻。由于施工单位的变更频繁,最后的变更无论是否有理,项目法人都已通过处理,影响了建设监理的权威。

3.2、取费问题

目前的水利工程而言,基本较少,水利市场的低迷,导致了监理行业取费偏低,市场的竞争最后落实在取费之上,取费的低下导致了监理人员以及专业技术的配置不全,影响了项目工程质量。

3.3、监理工程职责问题

控制工程质量、进度以及减少项目投资,是监理工程的主要任务,但是就目前的监理市场而言,由于取费较低,所以人员配置不全,而且在质量控制上,项目法人要求由抽变为普查,技术方要求控制转换为指导,这样加大了监理工程的工作量,反而降低了监理工程效率。

4、规范化水利监理工作策略

规范化水利监理工作,对水利工程建设是大有益的,笔者认为规范监理,首先需要实施全方位监理工作,将监强监理工作人员廉洁建设,可以有效提升项目法人对监理工作的信任,继而加强监理人员的权利,提升水利工程的质量。

首先,实行全方位监理。在监理工作中,推行”小业主,大监理”的监理措施,这是其目的在于以专业的水准蠃得项目法人的信任与重视。

给水工程监理规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 施工管理 问题研究

一前言

市政给排水设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由供水子系统、排水子系统和循环水子系统三个子系统构成,分别又分若干子系统构成,具体说来是:消防供水管道和泡沫消防管道、生活生产供水管道构成了城市的供水子系统;生活和生产污水排水管道、雨水排水管道与其他洁净水排水管道构成了城市的排水子系统;冷却水循环供水和回水管道构成了城市的循环水子系统。

但是从今年我国各大城市大部分都发生严重内涝来说,城市的排水子系统仍然是整个城市给排水建设的重点。因为城市的排水系统不仅要排放大量日常的生活生产污水,在雨季还要担负着排放流量巨大的雨水,所以,一旦排水设计标准偏低,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不到位,就非常容易发生于今年类似的现象。

二市政给排水施工管理现存的问题

⑴排水工程规范化管理存在的缺陷。市政排水工程建设单位,大多为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单位,有些单位鉴于自身的权力,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也不实施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

⑵给排水施工单位质量管理问题。随着排水施工行业的高速发展,原来的许多分包企业逐步成长为总包企业,这些新兴的总包企业往往在分包工程的质量管理控制和现场施工质量控制上存在薄弱环节,例如经常产生管道位置偏移或积水,管道渗漏水,闭水试验不合格,构配件质量差,回填土沉陷等施工问题。另外有些排水施工单位根本不具备相应资质,只好挂靠施工;有的则以包代管,质保体系不健全。

⑶市场规范化管理方面存在一些缺陷。市政工程的业主多为政府或主管部门,有些单位由于自身的权力,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也不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这就是目前市政给排水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的工程开工多日还没有签订正式施工合同、监理合同;有的工程不办理规划许可证、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和施工许可证,检查时补办,经常出现“三边工程”。

⑷给排水工程监理缺位。在给排水项目管理中,监理还是可以起到重要作用的。但由于市政工程的业主多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站是其下属,对一些违反《条例》及工程强制性标准的行为难以执行处罚。

三市政给排水施工管理要点

⑴市政给排水施工前的准备①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规划。所谓科学合理的施工规划就是既要符合一般给排水施工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市政给排水施工的特殊规律。市政给排水的总体施工原则是“地下施工先行,上面施工断后”。排水施工应该最早完成,是整个城市及早的具有排水能力,以防因排水不畅阻碍整个市政给排水项目的施工。②细化施工任务,明确权责。首先要把整个使整机排水工程分成若干的施工段,然后把这些施工段分配给通过招标方式确定的施工单位,并明确每个施工段和施工单位的施任务和施工责任,并对这些施工单位进行系统的管理,明确他们的权责。此外,需要格外注意的是,施工段的工程包括地上工程和地下工程,把某个施工段的工程任务分配给某个施工单位,是指把工程段的地上工程和地下工程都承包给这个施工单位,目的是为了保证施工的有机衔接和施工的连续性,进而提高施工质量。

⑵严格审核施工图纸。审核施工图纸并不是单方面的审核,而是包括图纸设计单位、施工前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总的承包单位的共同会审,群策群力,真正做到施工图纸的高质量和各个单位之间的严格统一。会审时候的具体注意事项包括:地下管线较多时,要防止管线相撞和管线两者之间的间距不够的现象发生,同时还要保证排水管线具有足够的坡度;给排水专业图纸与土建、设备、仪表、工艺管线等专业图纸相互衔接处,必须保持一致性,要逐个检查每个衔接部位的管径大小、空间位置与配管数量;大口径地埋的稳定性是由管道本身性质和土的变形模量共同确定的,当有可能出现失稳时,应采取措施避免等等。①编制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质量计划。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国家施工质量法律规章和有关的行业规范,来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质量计划。质量计划应该包括质量的检测程序,质量控制的措施和方法,质量检测的要点以及最后的出现质量问题的应急机制等。②制定施工组织计划。施工项目的承包单位要根据施工的性质、施工图纸和相应的施工规范来制定施工组织计划,并严格贯彻落实。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施工项目的承包单位还要负责起监督的职责,检查各项施工组织计划的落实情况。

四加强施工阶段的管理的措施

具体施工阶段的管理包括施工材料的检验和施工现场的管理、施工安全的管理、施工质量的管理等。

⑴施工材料的检验。众所周知,施工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的高低,具体的检测包括材质、规格以及型号等,各项检测数据要和施工设计严格保持一致。

给水工程监理规划范文第3篇

 

前 言

 

城市排水系统是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是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排水工程规划的好坏,不仅从根本上影响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维护管理,而且对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影响深远,同时也影响排水系统工程的投资以及维护管理费用。

 

一、城市给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给水工程规范化管理存在的缺陷

 

城市给水工程的施工单位大多为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授权单位,有些施工单位不按规定执行基本的建设程序,也不执行相关的规定制度,建设单位未及时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和施工许可手续,这样就给城市给水工程的质量埋下了隐患。

 

2.给水施工单位质量管理环节薄弱

 

当前不少给水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存在严重的问题,如再分包工程在质量管理控制和现场施工质量的控制上较薄弱。有些给水施工单位不具备相应的质量管理资质,质保体系不健全,在施工过程中不严格按照图纸施工,擅自变更设计,使得给水工程的质量出现严重问题,继而影响了整个城市的供水。

 

3.给水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的质量意识不强

 

很多负责城市给水工程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质量意识比较低,质量责任落实不到位,一味去追求“最新”、“最好”、“最快”等目标。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仅仅关心项目利润的多少,而忽视了给水工程的质量水平,从而无法为城市居民提供满意的给水条件,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实城市给水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的措施

 

1.强化给水施工单位与人员的质量意识

 

提高城市给水工程的质量,首先企业要树立“以质量求生存”的企业文化,进行质量体系认证和贯标,把质量控制贯穿各个环节,建立质量管理部门。其次要在工作中提高员工对质量重要性的认识以及质量管理与控制的认识,自觉接受质量管理,要做好施工基层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必须根据这些人员的特点进行对症下药。由于一线施工人员一般为农民工,文化程度低,质量意识不强,因此更应该加强对他们质量意识的教育指导工作,深化他们的质量意识,并针对具体情况,对相关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掌握正确的施工方法。再次施工企业在管理上要将施工质量与效益挂勾,学习和运用抓工程质量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质量水平,并运用反面教材敲响质量警钟。

 

2.规范给水工程施工单位市场行为,落实项目法人职责

 

规范给水工程施工单位的市场行为,主要是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和监督。对于施工单位的管理和监督,除了从法律层面上加大立法机关的立法与执法力度之外,还应对其市场行为进行约束。对施工质量不好的企业在行业内进行通报,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重视投标单位已建工程的质量情况,将“重质量、守信誉”的单位推荐出来承担建设任务。

 

3.给水工程准备阶段进行精心勘察设计,提高设计质量

 

设计施工图的质量直接关系施工质量,因而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做到认真,负责。设计团队应该进行充分交流,根据具体的环境等条件编制并绘制出详细而合适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最后通过头脑风暴法或专家打分法进行最终方法的确定。这样的操作,可以确保设计工程的安全、有效,降低潜在风险。施工前进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对提高施工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4.加强现场管理,重视各环节控制

 

项目总承包单位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对项目施工质量负总责,对施工准备和施工过程中一切与质量密切相关的环节进行严密有效的监控。项目总承包单位统一协调指挥各施工单位施工质量,各施工单位在同一时期内在各自承担的施工区域内完成施工任务。另外在城市给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要进行跟踪巡视检查,并邀请施工单位的质检员、监理单位一同参与工程的管理与质量的控制,如果发现问题应立即指出,并立即要求各个施工部门进行整改。比如在给水系统中发现质量问题,应当对造成损坏的部位进行科学论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整改。

 

5.落实质量责任度

 

要想真正的提高给水工程质量还必须建立层层负责的质量责任制。给水工程不论大小,项目建设单位必须指派项目负责人对质量进行管理,对工程质量负领导监督责任,并将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的头上,杜绝职责不清、工作不到位、考核不严、处罚不准确等现象的发生,如果在工程验收或者使用过程中出了质量问题,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从而最终达到提高给水工程质量的目的。

 

6.强化监理职能作用

 

在城市给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应当进行有效的监管。监理单位应对给水工程监理人员进行培训,增强其监管能力。另外监理单位还需要依靠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与优秀的监理人员结合起来,增强监理单位的质量监管实力。在监管过程中,监理单位应着眼于工程的工期进展和质量,采用法律、经济和技术等手段控制工程进度,工程造价和合同管理,协调施工过程中各个单位的相互关系,提高给水工程的质量。

 

三、结束语

 

总之,城市给水管网一旦投入使用将长期不间断运行,其质量和安全是否可靠,将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综合效益。很多因素可以影响到城市给水工程的质量,形成质量隐患,而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是消除质量隐患的重要方法,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城市给水工程的参建各方应树立质量意识,各个方面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建立健全质量和安全体系,从而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最终提高城市给水工程施工质量,为城市供水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给水工程监理规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节能;工程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节能专项概述

中国目前通行的建筑节能专项通常是在民用建筑的可行研究、立项、计划、建造和运营进程中按照国家有关建筑节能的法令、法规,计划建筑节能专篇,优化建筑方法和结构计划,对建筑围护结构添加保温隔热办法,选用节能型供热、通风和空调技术,选用新式的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热的电气设备线路和采暖制冷设备设备,施工中抓好节能专项施工细节及保证工程质量,进步建筑物保温功能,减少建筑运用能耗。

二、建筑能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经过历年的建筑能耗调研以及有关信息(设备管理方法、物业管理的方法等)的调查与整理,我们能够总结得出建筑能源管理存在以下两方面的距离:

1、中国是从20世纪80时代中期开始试点,并广泛运用于建筑范畴。全体技术水平(节能技术水平、建筑施工水平)、工业制造水平与发达国家有较大距离;建筑节能有关的规范处于相对低的水平上中国全体技术水平不高也是束缚建筑节能规范不高的重要缘由。在这里,我们无妨将此方面的距离理解为“硬件”方面的距离。

2、中国的物业管理、设备运转与管理水平严重滞后,首要体现在观念滞后、效劳目标紊乱、设备管理技术含量低、管理人才严重缺乏等四个方面,这能够理解为“软件”方面的距离。这方面的距离常被我们忽略,或许常常注重但力度不行。实际上这方面的距离不但是能耗管理水平低的主导缘由,并且也是致使“硬件”距离进一步扩大,使得能耗更高、形成了恶性循环的缘由。在很多的问题中,我们力求寻觅最底子的制约要素。只要找到了问题的终究症结所在,我们才可能找到精确的应对办法,才可能为从底子上处理运转节能的问题找到良方。

三、建筑节能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的施行

1、工程施工准备期间

在给予建筑节能工程施行管理以及质量控制时,首要做好工程施工的预备期间的作业,该期间也是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将建筑节能作业功率进步,需对有关的管理人员进行训练,并选用一致的方法施行操作,尽量将他们的专业水平进一步提高。但是关于节能工程有关的监理工程师,则需加大执业门槛,即其必须具有执业资历,才能够开展作业。此外,建筑节能的监理人员在对工程施工施行详细监理的时分,全体参建人员必须做好施工图的会审以及交底工作,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依据有关节能工程施工的规范以及法规文件、会审意见及相关交底内容实施。

2、工程施工期间

在全部建筑节能工程管理以及质量控制中,工程施工期间的作业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也直接影响着节能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功率,所以有关作业人员有必要将该期间的作业做好。工程施工期间首要包含三个环节:保证原材料的有效质量;施工过程质量的有效控制和隐蔽部位、分项工程的验收、检验批等有关的质量控制。首要是将原材料出场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有关节能工程作业人员,需要对出场材料以及设备的外观尺度、品种包装规范等给予充沛的查看,一起按照计划文件给予再次核对,查看其达到需求与否;认真查看出场材料以及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中文说明书、有关性查能参数和出厂合格证等,意图是核对原材料供给的有关资料有没有完全,是不是到达有关的计划需求;依据相应的设备、原材料的验收需求和规则,节能作业人员对现场原材料进行抽样复验,且复验时,有必要按照建筑节能的有关规范规则的份额施行见证取样,也可以参照监理合同约定的份额施行平行查验等。

其次是将施工过程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对于工程承包商需进行严格查看监督,使他们在进行详细施工时,必须要依据计划文件以及施工组织计划、专项方案施行,且施工组织计划是经过审查同意的;但是建筑节能工程在运用新材料或新工艺、新技术时,则应当让施工方经过选用样板件或样板间的方法,在现场进行制造,一起经过有关人员承认可行后,如材料供货商、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才予以施行详细的施工;节能工程的管理人员加大巡视节能工程施工力度,关于热工缺点或产生热桥位置等问题,可组织一些监理人员给予监理,监理时应选用旁站式进行,给予施工质量供给有力的保障。

最终是隐蔽部位、分项工程的验收、检验批等有关的质量控制。监理工程师在进行现场验收时,必须以确定的图像材料、计划以及隐蔽工程报验申请表等作为依据,这些依据均是经过承包商抄送而得的自检成果,只要这样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到达需求;关于有关自检陈述与各项验收记载,给予全面的材料核对及现场查看,其间的查验记载是来自于承包商上报的检验批、分项工程查验、隐蔽查验等,意图是使其满足验收规范;在材料核对与现场查看的过程中,当发现某种问题时,需将通知单当即下达,并让承包商整改,关于整改的成果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查。由此可见,保证原材料的有效质量;施工过程质量的有效控制和隐蔽部位、分项工程的查验、检验批等有关的质量控制,在工程施工期间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3、工程竣工验收准则

3.1质量验收的区分通常来说建筑节能分部工程包含10项建筑节能分项工程,假如民用建筑工程的工程量较大,则能够将其分成若干个检验批进行验收,无法区分节能剖析或检验批的时候,可以由三方进行协商。

3.2验收程序应当分成检验批,再对分项工程进行验收,接着是分部工程,最终是单位工程,假如建筑节能分部工程的质量查验不合格,就不能够对单位工程进行验收。

3.3专项验收准则的完善通常都是经过数据监测关于建筑节能作用进行评估,因而其精确与否都有赖于数据。关于建筑节能工程的质量检查,需对其外墙节能结构进行现场实体试验,在监理人员的监督下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组织施行,依据国家有关规则关于不满足节能需求的建筑工程不得交付运用,应当在竣工验收期间合格后方可进行运用。关于民用建筑节能工程的验收需依照相关专项办法,依据工程实际情况,一起进行专项验收与竣工验收,验收应当满足有关的程序要求,履行规范也应当尽可能的精确。

结束语

活跃发展节能建筑是发展"两型社会"的必定需求,也是建筑行业向前发展的趋势。当前,节能建筑在发展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怎么做好节能工程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也变成当时很多作业者面对的一道难题,这篇文章仅仅略作概述。期望广大作业者们共同携手,一起推动中国建筑节能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园园,张鹏.建设部出台《民用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J].广西城镇建设.2012(03)

给水工程监理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 水务市场化 改革

我国城市水务市场化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从目前看确实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如对水务公益性与经营性领域界定不清,部分地区存在把政府责任也推给市场的“泛市场化现象”;合理的水价机制尚未形成,水价改革不到位;政府职能界定不清,监管力度不够;政府缺乏城市水务市场化改革的宏观规划和配套政策等等。对此,本文提出如下对策措施:

建立有利于水务市场健康发展的公共管理体制和市场运行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城市水务局既是市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也是供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回用的行业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是:统一法规、统一规划、统一调配、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确定水价、统一分配水权、统一监管、统一市场准入。具体为:

1.制定水务行业的法规与行业政策,制定水务行业技术标准并监督实施。致力于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编制水务发展战略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并组织实施。要在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编制城市水资源配置规划、供水水源规划、供水规划、排水规划、污水处理与回用规划、城市水生态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

3.统一管理水资源,包括空中水、地表水、地下水,统一配置和调度水资源;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征收水资源费。

4.进行水权初始配置,建立水市场。

5.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评估体系,协助价格主管部门制定供水、污水处理等价格政策。

6.负责水务企业经营资质的审核认证以及特许经营权的发放与收回;严格市场准入制度,规范水务企业的经营行为,保障公众用水的合法权益和水务市场各投资主体的合法权益。

7.监管水务企业服务质量,监察水量、水质、水压、水价等主要指标,查处违法行为。监督水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进一步推进供水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监督有力、激励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改革使水务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主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对于水务企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可以接受政府委托,起草技术标准,进行行业调研,组织技术交流和培训等;同时可以接受企业委托,进行项目评估与咨询,提出企业管理咨询报告,提供各种信息与技术等。

在界定政府与企业职责时,要特别注意将政府资产所有权与公共管理权相分离,建立起所有权、经营权、监管权相互制约的城市水务发展模式。上海市成立了水务资产经营发展公司,承担着水务国有资产的管理,为新建项目融资,剥离了水务局原承担的国有资产管理职责,分离了管理权与所有权;武汉市由市城市投资公司管理水务国有资产,只赋予水务局公共管理权。随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将行使国有资产出资人和监管人的职能,在新形势下,水务管理的模式也需要进行先期研究。

完善水务政策,深化城市水务投融资机制改革

1.区分公益性项目与经营性项目,确定不同的投资机制与运营模式。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应该承担起建设、运行维护以及更新改造的责任,主要目标是建立稳定的投资来源和可持续的运营模式,逐步建立起政府投资、企业化运行的新路。对于城市供水等经营性项目,资金来源应该市场化,主要应通过非财政渠道筹集,走市场化开发、社会化投资、企业化管理、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污水处理由于不以营利为目的,且受制于污水处理费偏低,产业化程度不高,但随着污水处理费征收范围的扩大和标准的提高,也要解决多元化投入和产业化发展问题,起码要建立国家投入、依靠污水处理收费可持续运行的机制。

2.划分事权,形成分级投入机制。城市水务基础设施建设由于资金需求巨大,单靠市级财政投入远远不够。因此,应适当划分事权,市级政府主要负责全局性的重点水务工程,如水源工程、骨干管网工程、防洪工程、河网整治工程等。区域性的水务工程,则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由受益地区和部门投资,分级管理,逐步形成市、区、镇分级投入机制。

3.运用政策手段,加大利用信贷资金力度。为了鼓励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城市水务行业,国家采用政策手段,如贷款贴息、长期开发性低息贷款等,使银行信贷资金向城市水源工程、供排水管网工程、污水处理厂等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稳定投资回报的经营性项目倾斜。

4.拓宽筹资渠道,利用资本市场发展直接融资。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有利于提高企业筹资能力,优化企业资本债务结构,在发行股票融资之外,应该大力发展水务企业债券,尤其对于没有改制的国有水务企业,债券应该成为银行贷款之外的一个新的筹资渠道。在美国、德国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供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厂等水务基础设施主要依靠地方政府的市政债券、水务债券或污水公共机构债券等形式筹集建设资金,我国现行政策不允许地方政府发债,应该积极研究通过市政或水务收益债券融资。地方水务等市政设施建设可以通过收益债券融资。

5.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增加水务投资。我国城市水务市场化所依托的中国市场经济体系,其资源以及功能分属多元主体和多个层次,因此产权制度改革、产权多元化是社会资本和海外资本进入城市水务行业的桥梁,成为解决城市水务行业投资不足的主要手段。同时只有多元持股,才能真正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力地约束企业内部成本,提高效率。

加强政府对水务市场的监管力度

城市水务企业的公益性和自然垄断性要求企业承担普遍服务的义务、连续服务的义务、接受监督的义务等,并且只能在经营中获取合理利润。政府主管部门必须履行对城市水务企业的监管责任,并且与一般竞争性领域比较,这种监管应该更为严格。如监管服务质量、监管价格、监管水安全、监管企业对国有资产的运营和管理等。

在水权配置和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开放水务市场

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基础性、垄断性和外部经济性,对流域与区域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政府必须牢牢控制水资源的分配权、调度权、资产处置权和收益权。为明晰水权,把水资源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落到实处,通过水市场上水权的有偿转让解决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中对水资源的需求问题,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水权初始配置,建立水市场是必须采用的有效手段。

城市是一个集中的用水系统。城市范围内的水资源不能满足城市用水要求,必须在流域或区域内进行水资源统一规划和配置。政府制定流域或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确定水资源配置方案和相应的工程措施,在水资源综合规划确定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和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水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城市供水水源规划》《城市供水规划》《城市排水规划》《城市水生态建设规划》《城市水系综合整治规划》《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规划》《城市中水回用规划》等专业规划,提出今后水务工程建设总体布局和分步实施方案,并在此指导下,区分公益性项目与经营性项目,推进水工程建设、运营、维护的市场化,使水务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改革水价机制,推进水务产业化、市场化进程

根据市场规律的要求,政府要综合考虑供水企业制水成本、居民承受能力和物价指数,建立合理的城市供水水价形成机制和水价调整机制,对居民用水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对非居民用水使用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以及超计划超定额加价方法。同时加大污水处理费的征收管理力度,尽快开征城市污水处理费;已经开征污水处理费的城市,要把污水处理费的征收标准尽快提高到保本微利的水平。

构建水务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政策环境,配套改革措施

1.确立规范的城市水务市场准入与退出规则。确立规范的城市水务市场准入与退出规则,有利于经营者发挥自身优势,达到合理的利润回报。城市水务市场的准入规则,应对投资者的投资实力、技术水平、管理机制、管理人才有明确的规定。城市水务市场的退出规则,应分为强制退出和自愿退出。强制退出是对不能实现政府监管最低要求的投资者实行惩罚性处理措施。自愿退出是对因经营不善或其他原因不愿经营的投资者,予以解除经营合同。

2.建立并完善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特许经营的形式是由政府授权考核合格的企业在特定的时间,做特定项目的经营建设,而企业向政府递交承诺书,承诺在建设经营期的义务。建设部已于2004年3月出台了《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各地也将陆续出台地方性的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或条例。

3.建立水价调整与听证程序,建立产品与服务价格审核程序。价格听证制度在我国已初步形成,水价调整日趋规范化。2001年7月,原国家计委出台了《政府价格听证暂行办法》,使水价听证有了法律依据。鉴于水务行业的垄断性,政府必须负责企业产品与服务价格的审核,同时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产品与服务价格审核程序。

4.建立政策性损害的利益补偿机制。政府作为社会公众利益的代表,应承担由于政策性原因造成的水务企业的部分损失,并依法建立相应的利益补偿机制。

5.统一内外资进入城市水务行业的待遇和政策。我国对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政策上的不统一,不利于国内水务企业的发展。外资企业净资产回报率高达15%以上,而政府给予国内企业的净资产利润率仅为7%~8%;在水价制定上,国内企业的水价调整需经过严格的审批,并需由社会各界代表参加的听证会一致通过,而政府给外商承诺的回报或水价却不需通过听证会而由政府直接确定。

6.统筹考虑职工安置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产权制度改革中,必须妥善处理好职工安置问题,以维护社会稳定。同时要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和公众利益。

整合水务产业结构,培育跨区域的大型水务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