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司的风险评估

公司的风险评估范文精选

公司的风险评估

公司的风险评估范文第1篇

风险管理是指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驾驭、风险监控等一系列活动来防范风险的管理工作。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是指在招聘、工作分析、职业计划、绩效考评、工作评估、薪金管理、福利/激励、员工培训、员工管理等各个环节中进行风险管理,防范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发生。

一、风险分类

一般我们可以按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各环节内容对风险进行分类,如招聘风险、绩效考评风险、工作评估风险、薪金管理风险、员工培训风险、员工管理风险等等。对高新技术企业来讲,招聘风险、绩效考评风险、薪金管理风险、员工管理风险等显得更为重要。

另外我们也可从已知风险、可预知风险、不可预知风险的角度对风险进行分类。对于已知风险和可预知风险我们要采取积极地措施进行防范。

二、风险识别

要想防范风险,首先要进行风险识别。识别风险就是主动的去寻找风险。比如员工管理中,技术骨干离职风险可能会由以下几个方面产生:

1、待遇:他是否对他的待遇满意?

2、工作成就感:他是否有工作成就感?

3、自我发展:他是否在工作中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4、人际关系:他在公司是否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5、公平感:他是否感到公司对他与别人是公平的?

6、地位:他是否认为他在公司的地位与他对公司的贡献成正比?

7、信心:他是否对公司的发展和个人在公司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8、沟通:他是否有机会与大家沟通、交流?

9、关心:他是否能得到公司和员工的关心?

10、认同:他是否认同企业的管理方式、企业文化、发展战略?

11、其他:他是否有可能因为结婚、出国留学、继续深造等原因离职?

人事经理要根据认真了解客观情况,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这是防范风险的第一步。

三、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对风险可能造成的灾害进行分析。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评估:

1、根据风险识别的条目有针对性的进行调研;

2、根据调研结果和经验,预测发生的可能性,并用百分比表示发生可能性的程度;

3、根据程度排定优先队列。比如说,人事经理可以通过与当事人交谈、发调查表等形式进行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和经验,确定该员工在各风险识别条目中离职的可能性。结果如下:

(1)10%(2)20%(3)10%(4)0%(5)50%(6)20%

(7)0%(8)30%(9)0%(10)0%(11)0%。

优先队列是:(5)、(8)、(2)、(6)、(1)、(3)、(4)、(7)、(9)、(10)、(11)。

人事经理可以发现,该员工对公平、沟通较为不满,由于公平问题而离职的可能性最大,其次是沟通问题。

四、风险驾驭

风险驾驭是解决风险评估中发现的问题,从而消除预知风险。它一般由以下几个步骤构成:

1、针对预知风险进行进一步调研;

2、根据调研结果,草拟消除风险方案;

3、将该方案与相关人员讨论,并报上级批准;

4、实施该方案。

人事经理可针对公平问题和沟通问题,进行专项交谈或调查,找出问题的根源,并草拟相应的方案。如解决公平问题的方案如下:

1、在制定公司规章制度时,广泛征求员工的意见;(通过调查发现,由于没有参与制度的制定,误认为制度本身不公平)

2、向各部门发放公司制度合订本,方便员工了解公司制度;(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对某些制度的细节不很清楚,误以为制度执行不公平)

3、将工资晋升标准公开,使工资晋升透明化;(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公司工资晋升标准不明确,容易产生待遇不公平感)

4、增加部门间交流。(通过调查发现,误认为其他部门工作轻松,而自己是最辛苦的,也容易产生不公平感)

人事经理可以将上述建议与大家讨论,最后由办公例会或总经理批准通过。

通过上述方案的实施,可能会增加大家的公平感,具体效果如何,还要进行调查得出结论。

五、风险监控

公司的风险评估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务咨询公司;风险管理;业务外包

1综述

内部控制体系是指企业行政领导和各个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员在处理生产经营业务活动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管理体系,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内部控制制度的重点是设计合理的、有效的组织机构和职务分工,以及实施岗位责任分明的标准化业务处理程序和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受托责任变化和风险防范意识增强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受托经济责任的内涵也在不断拓展和变化。由于经济、产业、法律法规以及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面临着风险。如何实施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现代企业经营者越来越重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越来越意识到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是会计部门与其他有关职能部门在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一种管理制度的设计,且这部分内容的设计是要建立一种防止错误和弊端发生的机制,是会计制度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设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原理是将业务工作进行合理的分工与协调,并以一定的顺序、手续明确当事人的责任和职权,将财产实物的经办人与会计工作人员完全独立开来。随着财务外包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服务商纷纷涉足这一市场领域。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并能在之后经营过程中扩大市场份额,就需要控制过程中的风险。委托方对财务外包的最大顾虑就是面临各种潜在风险,所以服务商要从发包方的角度出发,从控制业务质量、防止泄露客户机密信息、如何保持与委托方的良好沟通等方面加强风险管理,以切实了解并解决发包方的忧虑。通过研究,能对服务商承接财务外包业务风险管理提供参考,以利于增强服务商对财务外包业务及其风险的正确认识,进而利于提高其风险防范与应对能力[1]。

2财务咨询公司开展内部控制咨询服务的意义

2.1有利于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内部控制咨询市场

当前,在内部控制咨询市场上,需求有了很大的变化,需求的差异化越来越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咨询公司业务的正常开展。市场上的供需双方需要转变自身理念,加强对内部控制咨询市场情况的调研及项目的咨询,以寻求更多的信息服务,同时对财务咨询公司的内部控制业务也有了更高需求。因此,财务咨询公司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提高咨询业务水平。

2.2有利于构建完善的咨询信息库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有关的信息技术也需要广泛应用在内部控制咨询服务中。对内部控制咨询服务来说,信息咨询、论证报告形成咨询都需要以数据库为基础,以提高对数据的分析整合能力。与此同时,对房地产咨询业务来说,工作的开展都需要依托于行业内的信息,以全面掌握市场信息,利于提升咨询业务的服务水平与工作效率。

2.3有利于树立财务咨询公司的企业品牌

品牌是给企业带来利益、使企业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资产。拥有良好的美誉度以及知名度的品牌是每个企业追求的目标,是企业获利市场的一个有效手段;开展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业务,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财务咨询公司的品牌建设方案,改善客户对财务咨询公司的整体印象。这不仅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提升客户对财务咨询公司的信任度,还有利于加强财务咨询公司员工的整体认同感。

2.4有利于构建财务咨询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财务咨询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拥有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丰富的宏观经济政策信息、行业企业发展状况以及业内专家的联系信息。此外,财务咨询公司是带有研究性质的咨询企业,公司员工对宏观经济、贸易、能源政策有一定的研究,并且能够进行理论提升,出版内部刊物。财务咨询公司的社会关系主要集中在中国和美国的政策研究领域和媒体圈,这些人脉资源可以为公司带来潜在的客户,使公司获得良好的声誉。同时,这些核心竞争力也具有不变性,随着时间的积累,将会不断增强财务咨询公司的核心竞争力[2~4]。

3内部控制咨询服务主要风险的表现形式

3.1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因法律法规因素所引发的由企业承担的潜在经济损失或其他损害的风险。内部控制咨询业务是财务咨询公司向社会企业提供的中介服务,其合法性是至关重要的。法律风险主要发生在合同签订、资质使用、履约责任.经济纠纷处理等环节。

3.2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为,或者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管理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益最大化的行为。咨询服务领域是我国经济活动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也是案件和法律纠纷的高发区,如有些人出于利益考虑,采取行贿等各种不正当手段达到非法牟利的目的。

3.3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是指由财务咨询公司的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财务咨询公司产生负面评价,由于社会评价降低而对行为主体造成危险和损失的可能性。严重的表现形式是媒体曝光、法律行业诉讼等。如果内部控制咨询服务业务一旦被发现其服务中存在严重缺陷、收费不服务等导致诉讼、违规案件等时,即便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事后危机管理,也难以弥补对财务咨询公司声誉造成的实质性损害。

3.4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操作过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其主要表现形式有:(1)未按合同及时收取费用;(2)未经审批擅自减免收费;(3)存在以现金方式收取费用及通过个人账户过渡内部控制咨询费的情况;(4)由个人账户支付委托单位费用;(5)超权限、超资质范围签订合同;(6)过渡账户收取的收入转入个人账户,为了“小团体”利益将收取的内部控制咨询手续费账外存放等。

4财务咨询公司规避风险的策略

4.1承接阶段业务风险应对策略

财税咨询公司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所承接内部控制咨询服务进行风险应对与控制。财务咨询公司选取风险识别因素作为风险评估指标,对拟承接内部控制咨询服务客户公司进行风险评估。如果风险评估水平偏高,财务咨询公司可以拒绝承接内部控制咨询服务;如果风险评估水平适中,财务咨询公司可以采取风险应对与控制措施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

4.2签约阶段业务风险应对策略

针对客户的业务洽谈,财务咨询公司可以事先了解清楚客户的背景情况。如果客户之前有过财务外包的经历,则财务咨询公司除了要向客户了解其更换外包服务商的原因外,还要通过询问前任外包服务商和外部监管机构来分析此客户的信誉是否存在违反法律和道德的情况。对于风险评估结果偏高的客户业务,财务咨询公司应该拒绝承接;对于风险评估结果适中或偏低的客户,财务咨询公司在准备的合同中,除了要包括具体业务内容、合作期限、服务费金额、双方基本的责任和义务外,还应该根据财务外包业务的特殊性,就某些特殊问题作出说明。例如,就收益分配和风险承担作出明确约定;针对财务信息的保密措施,要制定详细的条款。合同内容日后若有变更,财务咨询公司应及时与客户方协商办理合同变更手续,并对变更结果进行评审。客户在完全接受财务咨询公司订立的合同条款后,双方要进一步协商服务费用的具体金额,财务咨询公司可以通过客户和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行业同类型服务商的收费标准,给予客户合理的报价。财务咨询公司应该优先考虑承接信誉好、风险小、收费高的优质客户业务,尽量避免承接那些业务繁琐且难度高、收费低风险高的客户业务。此外,财务咨询公司在决定与客户正式签订财务外包合同时,还应考量公司员工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员工人数能否与公司可承接业务类型及数量规模相匹配;同时,对承接的新业务,应保证有足够的员工按时保质地提供专业服务。

4.3实施阶段业务风险应对策略

经过了签约阶段,表明财务咨询公司基于对风险评估结果的判断,认为能够承接这项业务。在承接不同类型的内部控制咨询服务时,可以综合运用各类型业务的风险控制措施,以达到风险控制的最佳效果。一方面,内部控制咨询服务外包业务在应对与控制风险时,应加强承接内部控制咨询服务外包业务的风险意识。财务咨询公司在与客户接洽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对方选择内部控制咨询服务外包的动机不良,风险评估的结果显示风险偏高。因此,财务咨询公司应保持谨慎的态度,不能因盲目追求利润而忽略面临的风险。对于风险评估结果显示风险偏低和风险适中的客户业务,在确认承接该业务时,财务咨询公司还需与客户进行进一步沟通,让对方充分了解到所承接的内部控制咨询服务外包业务必须在符合中国现行会计准则和税务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执行,以减少客户对内部控制咨询服务外包的过高期望。在与客户签订的业务合同中,根据业务类别、行业特征与客户可能涉及的风险问题单独约定具体条款,以避免和减少日后可能产生的经济纠纷等。此外,承接内部控制咨询服务外包业务的员工也要增强风险意识,从业务本身固有的风险和来自客户方面的风险综合分析风险的程度,以制定风险应对与控制措施[5~9]。另一方面,要明确承接内部控制咨询服务外包业务的法律责任。财务咨询公司为了更好地控制所承接业务的风险,应在拟定的外包合同中详细阐明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等,以防止客户通过内部控制咨询服务外包转移逃避自身责任。此外,财务咨询公司应尽量选择制度完善、管理规范的客户公司,并划分清楚各自的法律责任;同时财务咨询公司也应按合同约定和道德规范履行自身职责。针对涉及客户公司的财务信息、商业机密的保密措施,要与客户额外订立约束条款,以防止万一出现泄密情况,无法分清各自责任的局面。

4.4完成阶段业务风险应对策略

对于内部控制咨询服务相关客户的档案资料、公司证照、印鉴等,财务咨询公司在合同期限内应进行妥善保管,以防止文件资料的遗失、损毁及信息的泄露。对于纸质档案,财务咨询公司应按业务类别规定相应的归档期限,并且要在规定的期限内保证所有的会计资料按要求归档并规范保存。档案资料按类存放于指定位置后,对保存档案资料的文件柜必须上锁,除已指定有权查看、调阅档案外的其他任何人在进行查阅时,都需事先获得客户及财务咨询公司管理人员的许可,并做相应的登记记录。对于移送至外部库房保存的客户档案资料,财务咨询公司在转移至库房前会清点资料并列明详细的移送清单,明细清单上要求有库房接受人员的签字确认。在选择库房时,财务咨询公司也会派工作人员进行实地考核,以确保库房具备档案保存的条件。值得注意的是,财务咨询公司还应将纸质文件资料扫描备份为电子文档,以防止纸质资料发生人为或意外毁损的极端情况。对于电子档案,财务咨询公司可以通过建立整个公司的共享文件系统,以便有效地对电子文档进行管理;同时获得权限的管理员也可以通过共享文件系统,查看员工是否已经按时完整地将客户电子文档存放于指定的位置。每位员工只有打开各自所负责客户文件系统的权限,以此更好地防止客户信息泄露。财务咨询公司要配备专门的信息安全维护人员,定期为电子文档进行备份和筛查病毒。财务软件维护人员也应定期将所有客户的账套数据等进行必要的备份。对于公司的经营证照和重要印鉴等,财务咨询公司应与客户主要负责人员就证照、印鉴等的种类、数量备有详细的清单,如果客户因为业务需要暂时取回使用,财务咨询公司相关人员应与客户留有书面邮件等,以证明物品的去向。执业中遇到需要对外提供客户经营证照、加盖印鉴和公章时,必须事先获得客户书面授权许可,否则任何人无权动用。另外,此类重要的资料、物品应由专人保存于保存箱内,尽量避免交由具体负责客户事务的员工保管;同时员工需要使用时,要提前告知负责保管人员,审批允许后方可使用,且需在保管人员的视线范围内当场使用完毕并归还。财务咨询公司还应对授权审批用章等的书面文件进行留底备查。合同期满不再续约的客户,财务咨询公司应汇总包括电子文档在内的所有档案,制定移交清单。在移交过程中,工作人员清点核对无误并签字后,也应要求在场的双方负责人员签字确认。对于接受方为其他财务外包服务商的,应先与客户沟通确认相关交接事宜后,再与第三方进行交接。此外,财务咨询公司要通过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竞业限制协议等,以防止员工泄露客户机密;同时,在承接前客户相同行业或竞争对手的内部控制咨询服务时,要将业务分配给不同的人员来执行,以防止信息泄露[10~11]。

5结束语

公司的风险评估范文第3篇

风险管理是指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驾驭、风险监控等一系列活动来防范风险的管理工作。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是指在招聘、工作分析、职业计划、绩效考评、工作评估、薪金管理、福利/激励、员工培训、员工管理等各个环节中进行风险管理,防范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发生。

一、风险分类

一般我们可以按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各环节内容对风险进行分类,如招聘风险、绩效考评风险、工作评估风险、薪金管理风险、员工培训风险、员工管理风险等等。对高新技术企业来讲,招聘风险、绩效考评风险、薪金管理风险、员工管理风险等显得更为重要。

另外我们也可从已知风险、可预知风险、不可预知风险的角度对风险进行分类。对于已知风险和可预知风险我们要采取积极地措施进行防范。

二、风险识别

要想防范风险,首先要进行风险识别。识别风险就是主动的去寻找风险。比如员工管理中,技术骨干离职风险可能会由以下几个方面产生:

1、待遇:他是否对他的待遇满意?

2、工作成就感:他是否有工作成就感?

3、自我发展:他是否在工作中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4、人际关系:他在公司是否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5、公平感:他是否感到公司对他与别人是公平的?

6、地位:他是否认为他在公司的地位与他对公司的贡献成正比?

7、信心:他是否对公司的发展和个人在公司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8、沟通:他是否有机会与大家沟通、交流?

9、关心:他是否能得到公司和员工的关心?

10、认同:他是否认同企业的管理方式、企业文化、发展战略?

11、其他:他是否有可能因为结婚、出国留学、继续深造等原因离职?

人事经理要根据认真了解客观情况,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这是防范风险的第一步。

三、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对风险可能造成的灾害进行分析。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评估:

1、根据风险识别的条目有针对性的进行调研;

2、根据调研结果和经验,预测发生的可能性,并用百分比表示发生可能性的程度;

3、根据程度排定优先队列。比如说,人事经理可以通过与当事人交谈、发调查表等形式进行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和经验,确定该员工在各风险识别条目中离职的可能性。结果如下:

(1)10%(2)20%(3)10%(4)0%(5)50%(6)20%

(7)0%(8)30%(9)0%(10)0%(11)0%。

优先队列是:(5)、(8)、(2)、(6)、(1)、(3)、(4)、(7)、(9)、(10)、(11)。

人事经理可以发现,该员工对公平、沟通较为不满,由于公平问题而离职的可能性最大,其次是沟通问题。

四、风险驾驭

风险驾驭是解决风险评估中发现的问题,从而消除预知风险。它一般由以下几个步骤构成:

1、针对预知风险进行进一步调研;

2、根据调研结果,草拟消除风险方案;

3、将该方案与相关人员讨论,并报上级批准;

4、实施该方案。

人事经理可针对公平问题和沟通问题,进行专项交谈或调查,找出问题的根源,并草拟相应的方案。如解决公平问题的方案如下:

1、在制定公司规章制度时,广泛征求员工的意见;(通过调查发现,由于没有参与制度的制定,误认为制度本身不公平)

2、向各部门发放公司制度合订本,方便员工了解公司制度;(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对某些制度的细节不很清楚,误以为制度执行不公平)

3、将工资晋升标准公开,使工资晋升透明化;(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公司工资晋升标准不明确,容易产生待遇不公平感)

4、增加部门间交流。(通过调查发现,误认为其他部门工作轻松,而自己是最辛苦的,也容易产生不公平感)

人事经理可以将上述建议与大家讨论,最后由办公例会或总经理批准通过。

通过上述方案的实施,可能会增加大家的公平感,具体效果如何,还要进行调查得出结论。

五、风险监控

公司的风险评估范文第4篇

要想防范风险,首先要进行风险识别。识别风险就是主动的去寻找风险。比如员工管理中,技术骨干离职风险可能会由以下几个方面产生:

1、待遇:他是否对他的待遇满意?

2、工作成就感:他是否有工作成就感?

3、自我发展:他是否在工作中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4、人际关系:他在公司是否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5、公平感:他是否感到公司对他与别人是公平的?

6、地位:他是否认为他在公司的地位与他对公司的贡献成正比?

7、信心:他是否对公司的发展和个人在公司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8、沟通:他是否有机会与大家沟通、交流?

9、关心:他是否能得到公司和员工的关心?

10、认同:他是否认同企业的管理方式、企业文化、发展战略?

11、其他:他是否有可能因为结婚、出国留学、继续深造等原因离职?

人事经理要根据认真了解客观情况,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这是防范风险的第一步。

二、风险分类

一般我们可以按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各环节内容对风险进行分类,如招聘风险、绩效考评风险、工作评估风险、薪金管理风险、员工培训风险、员工管理风险等等。对高新技术企业来讲,招聘风险、绩效考评风险、薪金管理风险、员工管理风险等显得更为重要。

另外我们也可从已知风险、可预知风险、不可预知风险的角度对风险进行分类。对于已知风险和可预知风险我们要采取积极地措施进行防范。

三、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对风险可能造成的灾害进行分析。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评估:

1、根据风险识别的条目有针对性的进行调研;

2、根据调研结果和经验,预测发生的可能性,并用百分比表示发生可能性的程度;

3、根据程度排定优先队列。比如说,人事经理可以通过与当事人交谈、发调查表等形式进行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和经验,确定该员工在各风险识别条目中离职的可能性。结果如下:

(1)10%(2)20%(3)10%(4)0%(5)50%(6)20%

(7)0%(8)30%(9)0%(10)0%(11)0%。

优先队列是:(5)、(8)、(2)、(6)、(1)、(3)、(4)、(7)、(9)、(10)、(11)。

人事经理可以发现,该员工对公平、沟通较为不满,由于公平问题而离职的可能性最大,其次是沟通问题。

四、风险驾驭

风险驾驭是解决风险评估中发现的问题,从而消除预知风险。它一般由以下几个步骤构成:

1、针对预知风险进行进一步调研;

2、根据调研结果,草拟消除风险方案;

3、将该方案与相关人员讨论,并报上级批准;

4、实施该方案。

人事经理可针对公平问题和沟通问题,进行专项交谈或调查,找出问题的根源,并草拟相应的方案。如解决公平问题的方案如下:

1、在制定公司规章制度时,广泛征求员工的意见;(通过调查发现,由于没有参与制度的制定,误认为制度本身不公平)

2、向各部门发放公司制度合订本,方便员工了解公司制度;(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对某些制度的细节不很清楚,误以为制度执行不公平)

3、将工资晋升标准公开,使工资晋升透明化;(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公司工资晋升标准不明确,容易产生待遇不公平感)

4、增加部门间交流。(通过调查发现,误认为其他部门工作轻松,而自己是最辛苦的,也容易产生不公平感)

人事经理可以将上述建议与大家讨论,最后由办公例会或总经理批准通过。

通过上述方案的实施,可能会增加大家的公平感,具体效果如何,还要进行调查得出结论。

五、风险监控

公司的风险评估范文第5篇

我国已成功加入WTO,证券市场也将逐步开放,只有10余年成长历史的中国证券公司,不久将与经历过百余年资本市场锤炼且实力雄厚的国外证券公司同场竞技。为了增强我国证券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业务创新和管理规范两手同等重要。就规范管理而言,无论证券监管部门还是证券公司本身都面临着一个严肃的课题��如何提高证券公司风险管理水平?如何提高证券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本文从证券公司的业务构成着手,分析了新形势下国内证券公司的风险类型,并在对中外证券公司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风险应对措施。

一、从业务构成看我国证券公司风险

我国证券公司(指综合性证券公司)的主要业务按照《证券法》的有关规定有经纪、承销、自营、兼并收购、基金管理、咨询服务等。因此证券公司风险根据业务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一)证券经纪业务风险

由于经纪业务收入占证券公司总收入的比例较大,一般达到40—50%以上,因此经纪业务风险是证券公司最基本的风险,主要表现有:

1.经营风险

由于经纪业务的佣金收入占证券公司总收入的比重较大,证券公司对经纪业务的依赖性增强,二级市场行情波动对证券公司收益影响较大,当行情低迷时,固定成本(如通讯费用、场地租金等)居高不下,经营风险凸现。

上海证券交易所2000年度会员年检结果显示,96家证券公司类会员只有32%被列为年检好会员,与99年相比在总体规模、盈利水平有一定提高的同时,仍有近十家证券公司出现亏损或接近亏损,相当一部分证券公司净资产低于平均水平,在资产经营安全性、合法合规经营、内部控制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2.拓展业务风险

随着证券市场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改革的深入,证券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拓展业务时采用的一系列手段措施,面临较大风险:

(1)向客户融资。由于向客户透支资金的方法已经被严厉禁止,变相透支资金的情况时有发生(例如利用国债交易向客户融资等),有的还与银行共同协作,使融资行为不易被发现。(2)返佣。返佣使经营成本加大,一旦行情不好,返佣成为节约费用的包袱;返佣的帐务处理有的返还现金,管理漏洞较多;返佣比例制定亦有较大的随意性,增加了规范管理的难度;同时返佣税金的收取有的只代扣了个人所得税,未扣所得税、营业税,留下了隐患。(3)提供担保。证券公司有的分支机构为客户贷款资金提供担保,因担保方比较隐蔽,只有在资金链出现断裂,才有可能被发现,而这时证券公司面临的风险已十分严重。(4)三方监管。有的证券公司分支机构实行三方监管(一客户提供资金给另一客户买股票,证券公司分支机构监管客户的股票,以保证另一客户资金安全),这是《证券法》不允许的行为,监管协议不受法律保障,监管行为不受法规认可,一旦发生纠纷,证券公司十分被动。(5)业务创新。为追求规模扩大和市场占有率增加,证券公司开展了一系列的业务创新,并与银行、保险等机构结成战略伙伴关系,业务创新遇到来自包括技术、咨询、培训和推广等多方面的挑战,风险控制难度加大。

3.系统网络风险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证券行业的广泛应用,随着证券行业业务创新的不断深入,网络是否安全可靠、网络是否便捷高效变得越来越重要。但证券公司对此的风险控制及抗风险能力仍不容乐观。

(二)证券承销业务风险

证券承销业务是证券公司的主要业务之一,因为项目周期长,受市场不可预测因素影响较大,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证券公司的连带责任增加,公司各项风险增大。

如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及发展前景研究不够,推荐企业发行证券失败而使证券公司遭受利润和信誉损失的风险。对二级市场的走势判断错误,造成股票价格定位不合理或债券的利率和期限设计不符合市场需求,券商包销的股票卖不出去;或者在增发配股时成了上市公司大股东,证券公司资金被大量占用引发财务风险。随着B股市场将率先成为全流通市场,B股承销业务将有较大发展,如果履行包销责任,还可能出现外汇风险。对上市公司进行过分包装,在信息披露上出现过错,误导投资人,造成违规违法的风险。(三)自营业务风险

作为证券公司传统业务之一,证券自营收入约占中国证券公司总收入的30%,但其风险却比较巨大。首先是市场风险,自营收益与二级市场走势关系密切。目前我国证券二级市场整体来讲投机气氛较浓,市场波动相对频繁,很多证券公司未建立有效的业务决策系统、调研系统、操作系统及相应的管理制度责任制度,面对相对较少的投资品种,证券公司无法利用套期保值等手段规避证券市场波动的系统风险,因此,二级市场的价格异常波动会给公司业务带来较大的风险。其次是新业务风险,很多新的交易品种即将推出,但由于业务新、经验少,容易出现问题。同时它在能够规避风险的同时,也有放大风险的效应。“李森事件”把百年历史的“巴林银行”毁于一旦就是典型的案例。第三是违规操作风险,追求自营业务收益增加,恶意炒作使股价震荡加剧从中获利。这种行为是《证券法》所严厉禁止的。一旦受到查处,公司的各项业务都将受到严重影响。

(四)其他业务风险

在上述三大业务之外,资产管理业务是很多证券公司未来发展的重点,但其带来的风险在2001年表现得尤为突出。虽然《证券法》以及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指出,证券公司在从事资产管理业务过程中不得向委托人承诺投资收益,但是不少证券公司在进行资产管理业务时,还是违规进行保底和收益分配承诺,在操作不当时,易使应由客户承担的市场风险,转化为由证券公司承担实际的亏损。同时该业务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收益分配机制,致使收益分配的品种单一、凭经验确定,客户可选择的机会少,证券公司遇行情波动较大时,风险应对的能力欠佳。假设某证券公司注册资金20亿元,实际资产管理的资金100亿元。允诺资金的保底利润率是10%。按此计算,其年成本在10亿元左右,在大盘下跌20%,损失应超过15%达8.5亿元,加上公司自有的自营资金按10亿元计算,大盘下跌损失2亿元,则两者合计损失超过20.5亿元,对该证券公司来说已达到生死存亡的地步。因此,证券公司在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一定要注意风险。不能盲目扩展。其他如国外证券公司获利丰厚的资产重组、并购业务在我国虽然也开展,但业务量较小,所以其风险并不明显。

二、风险管理的国际比较

随着证券行业的快速发展,证券监管理部门和证券公司对风险管理的认识正在逐步提高,这是我国证券市场得以稳健发展和证券公司业务得以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但是我们也看到,与发达国家的证券公司相比,目前我国证券公司在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差距:

(一)科学风险管理理念的缺乏

发达国家的证券公司形成了一整套的科学风险管理理念,对风险管理有着很深刻的认识,不仅在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而且在风险管理的实践中,逐步建立起从认识、衡量、评价到控制的一整套完整的管理体系。而我国的证券市场与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相比发展时间较短,缺乏对风险管理的科学认识,风险管理的经验是在惨痛教训中积累的,没有形成适合中国证券市场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

(二)组织架构上的差距

国外发达国家的各证券公司,根据其自身发展需要构建了合理的内部组织结构,并且在市场发展中不断完善。如美林公司的管理体系:一名公司副总裁具体分管公司全面的风险管理事务,由其领导公司的风险控制委员会,风险控制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设计和修订公司的风险控制政策及程序,规划各部门的风险限额,评估和监控各种业务风险等。风险控制委员会的常设机构为风险与信用管理机构。而我国多数证券公司未建立具有高效的风险管理职能的部门,或建立了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但未有效履行风险管理职能。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体系、架构亟待完善。

(三)管理手段上的差异国外的证券公司对风险不仅能定性分析,而且能量化分析,即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运用统计技术等手段来定量分析风险。对风险的定量分析不仅是证券公司自身防范风险的内在要求,也是监管部门的硬性规定。在中国,很少有证券公司对市场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大多是仅凭经验判断风险,并以此进行定性分析。

(四)经营规模上的差距

与国外证券公司相比,我国证券公司存在规模小、数量多的现象。1998年全球十大证券公司平均资本(折合人民币,下同)为2334亿元,其中美林公司和摩根斯坦利分列一二位,资本规模分别为5618亿元、3448亿元。1999年底我国共有专业证券公司90余家,累计总股本为286.56亿元,平均每家股本只有3.184亿元。这样的规模难以适应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将面临较大风险的现状,更不要谈与国际证券公司竞争了。

三、风险防范与管理应对措施

(一)树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

从国外证券公司实践来看,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比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更重要。其认为业务的主要风险不是业务本身,而是业务管理方式,违反纪律或在监管方式上出现失误最有可能引发风险。因此我们应不断地在整个证券公司内部强化纪律和风险意识,一方面自上而下地推动风险的警示教育;另一方面在对经营管理中的风险作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风险控制制度,让每一位员工认识到自身的工作岗位上可能存在的风险,时刻警觉,形成防范风险的第一道屏障。同时使风险管理策略具备灵活性,以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需要。

(二)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

证券公司必须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委员会,确保公司对各种风险能够识别、监管和综合管理。为此,风险管理委员会需建立严密的风险管理流程,一般包括:(1)成立一个正式的风险管理组织,此组织能确定风险监管流程;(2)审计委员会(向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公司整体风险监管流程进行定期的审核;(3)确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并由定量分析工具来支持;(4)公司最高管理决策层明确规定风险容忍程度,并且定期进行检讨以确保公司的风险承受与公司的各项业务发展战略、资本结构以及现在和预期的市场条件相一致;(5)在职责和分工明确的情况下,保持业务、行政管理和风险管理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协调。

(三)提高风险管理技术水平

证券公司应当运用现代化的风险管理技术,形成组织严密并能适时对风险进行监控的综合风险管理和控制模型。如借鉴证监会国际组织“资本充足率”的框架和计量与管理风险的VaR(Value—at—Risk)模型,提高风险管理技术水平。

VaR是指在正常的市场条件和给定的置信度内,用于评估和计量任何一种金融资产或证券投资组合在既定时期内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大小和可能遭受的潜在最大价值损失。其风险管理技术是对市场风险的总括性评估,它考虑了金融资产对某种风险来源(例如利率、汇率、商品价格、股票价格等基础性金融变量)的敞口和市场逆向变化的可能性。VaR风险管理技术(或模型)是近年来在金融市场发达国家(主要在欧美)兴起的一种金融风险评估和计量模型,目前已被全球各主要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等)、公司和金融监管机构广泛采用。

(四)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的内控体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