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文学论文

儿童文学论文范文精选

儿童文学论文

儿童文学论文范文第1篇

(一)提升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

1.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儿童文学理念

教师需要充分掌握全新的文学理念,需要跟目前的儿童教育以及儿童的观念相结合。教师需要掌握跟儿童教育以及儿童的观念相匹配的儿童精神需求以及儿童审美的实际需要,并且以此为基础,充分分析儿童在不同的生理、心理年龄条件下的内心世界。例如可以举行一系列活动,将学生们的具体表现详细地记录下来。教师可以设计多元的美术活动方案,让儿童在实际活动中感受美、表现美以及掌握美。例如:组织班级学生开展美术活动“脸谱变变变”,教师在活动开展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要准备相应的京剧脸谱图片,其次是教师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去掌握和收集京剧的传说、人文故事、音乐、历史传承及流派变化等,通过多种经验的积累和相互补充,使自己的文化知识得以丰富。儿童年龄较小,接触范围不广,其基础知识准备不足,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请家长跟儿童一起参与图片、故事、音乐的收集等,让幼儿对京剧脸谱有初步的知识积累,借此让儿童在实际活动中感受美、表现美以及掌握美。

2.教师需要不断增加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量

教师需要不断增加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量,提升自己的儿童文学素养,进一步改善儿童文学教学水平。想要实现儿童文学的语文教学水平的有效提高就需要不断阅读国内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不断将自己的知识面和阅读视野扩宽,提升感悟能力以及审美鉴赏能力。例如:选取20世纪八九十年代风靡一时的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的《童话大王》《皮皮鲁》等。又或者是选取当代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的《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再见了,我的星星》等。

(二)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语文教学活动教师需要充分分析

儿童的实际情况,充分了解儿童的情趣。掌握儿童的情趣方向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儿童的思维角度为基础,不断发掘儿童文学作品中存在的情趣点。以这个情趣点为依托,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案,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捞月亮》《小猴子下山》《小狐狸卖空气》的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抓住教学的趣味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法使小学生在欢乐的学习氛围中体会到课文诵读的乐趣。

二、总结

儿童文学论文范文第2篇

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然而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却越来越突出,农村人也纷纷离开不能为他们带来富裕生活的土地,去城市务工。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无法将子女带到身边,留守问题随之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难。我国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农民工也期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接受更好地教育。然而,城市学校却对农民工的子女进行了诸多限制,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根本得不到与城市孩子们同等的教育机会。即使城市里有一些学校对农民工子女设置的入学门槛较低,仍存在很多问题,很难保证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质量。农民工只能将子女安排在教育机会充足的家乡,忍痛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第二,户籍地考试制度的限制。众所周知,我国相关政策规定,中小学生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参加升学考试。这是农民工安排子女上学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使自己的子女能够顺利参加升学考试,农民工只能将子女留在家乡接受教育。第三,留守儿童压力大,心理问题突出。出去务工的劳动力多是年轻人,而那些留守儿童大多是跟随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一起生活,而这些监护人因为年迈,无力承担留守儿童教育责任,造成留守儿童逆向监护老人。留守儿童在天真烂漫的年纪承担了太多的责任,压力过大。此外,中小学的孩子正处于需要父母关爱的年纪,但他们却无法与父母之进行亲情互动,父爱母爱的缺失造成留守儿童的性格障碍,留守儿童存在严重地心理问题。第四,寄宿制存在弊端。国家和地方政府企图通过寄宿学校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然而这种方式虽然解决了离学校较远的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却不能解决亲情缺失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第五,由于留守儿童缺乏有效的监护,有很多孩子很容易养成很多不良习惯,比如抽烟、喝酒、夜不归宿的玩游戏、打架、偷窃等。事实证明,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犯罪的高危群体。还有很多孩子因为没有父母的保护成为不法侵害的对象。

二、对留守儿童学校教育问题的策略探究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在留守儿童学校教育问题上

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要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问题,要把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工作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比如在城市积极创设农民工子弟学校、积极推进户籍管理、降低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入学门槛、完善农民工的探亲休假制度、创设公益补偿机制,降低农民工回家探亲成本等措施,为农村留守儿童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提供政策保障。同时,也要完善户籍管理、权力平等、教育、住房等相关法律政策,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法律保障。

(二)提高地区学校办学条件与城市办学条件相比

农村的社会经济条件较差,缺乏教育经费,农村的许多学校的已经处于捉襟见肘的局面。同时,由于农村各方面的条件差,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这就要求,国家要完善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完善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育机制。同时,国家以及政府相关部门要调整相关政策措施,为农村学校打造一批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农村的办学条件改善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就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了。

(三)让学校成为学生的第二家庭

儿童文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一)儿童生理特征:体质弱、声带稚嫩、呼吸浅。儿童的年龄范围在国际社会存在一定争议,不同的国家不同国情下有着不同的标准。欧洲大部分国家将儿童的范围划定于16周岁以下,非洲许多国家则划定于12周岁以下。对于此,国际《儿童权利公约》界定的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就我国而言,古代婴儿和尚未成年的人都叫儿童,现代只指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尽管儿童的年龄划分存在争议,但我国社会普遍公认的儿童范畴为0-12岁。因为在我国,儿童阶段正处于幼儿和小学教育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正是机体各项机能不健全的阶段,也是机体各方面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声乐学习重要的器官——声带、喉头、胸腔等都处在发育之中,适度开发有益,开发过度就会对儿童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从发声来讲,这一阶段儿童体质弱,气息不稳,声带稚嫩,难以进行长节拍、长跨度的声乐练习。如果训练量过大,则容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具体而言,4-6岁的儿童,多用头腔共鸣,声音响亮、稚嫩。可以说,4-6岁的儿童声音“奶声奶气”,好听但不动听,响亮但不嘹亮,婉转但不优美。这个时期的声音如果加以引导会为以后的声乐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7-12岁儿童,声带有了一定的发展,大部分孩子进入变声期,对声乐有了一定的掌控力和辨别力,虽然气息不稳,节拍和乐感不固定,但是这个阶段的儿童已经对音乐有了一定的理解力。从生理的角度而言,7周岁之后是儿童学习声乐的最佳年龄段,过早则对儿童身体有一定不利的影响,幼儿时期的孩子如果家长执意培养其声乐能力,教师可从音乐兴趣角度入手,培养其乐感,至于演唱则不必下太大的精力。

(二)儿童心理特征:控制力差、想象力丰富、兴趣不定型。从心理角度而言,6-12岁的儿童是心理发展塑造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和掌握儿童的心理规律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反之则会对儿童造成不可逆转的心理伤害。具体而言,首先控制力差。处于变声期的儿童,由于发声持久性差,所以容易产生疲劳感,如果教师不了解这一阶段儿童的生理特征,而是反复要求学生进行训练的话,则容易造成儿童的逆反心理,使儿童产生厌学的情绪。另外,声乐理论教学相对枯燥,这种教学会降低儿童声乐学习的注意力,尤其是反复的发声、练气会让儿童觉得难以忍受,从而注意力转向周围的事物,进而导致学习效率的降低。这就容易发生儿童半途而废的情况和音准与节奏不准确的情况。其次,儿童想象力丰富,模仿能力强。在能够很快模仿出施教者的声音表情,但是准确度却不尽人意。声乐教学中理论性的内容是儿童最需要了解而又最难理解的教学内容,如何对这些内容进行解释和灌输,很多声乐老师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第三,儿童的兴趣成不定型性,这一点表现在其行为上就是今天对弹琴感兴趣,明天对唱歌感兴趣,后天可能就是对画画感兴趣了。这种兴趣的不定型性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当前儿童声乐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当前社会中针对儿童声乐教学最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对儿童声乐质量要求过高。声乐教学有很多具体的要求,很多声乐教师具备相当优秀的音乐素养,但是在对儿童教学方面却有所欠缺。不同于成人,儿童心理和生理的特点使其不能与成人教学相同对待。当前社会上开设的儿童声乐教学所聘请的教师很大一部分是高校声乐的在职教师,他们平日里习惯于面对已是成人的大学生,在对待儿童声乐的问题上,一时间难以转变思维和态度。他们往往对儿童有很高的要求,布置的作业和任务强度也很高,同时作为儿童的家长也常常急于见到成果,故而造成了欲速则不达的现象出现,使得很多儿童对声乐产生了抵触心理,甚至不再对音乐感兴趣。

(二)缺少儿童心理、生理知识的了解。在儿童初级阶段,唱歌时出现音准把握不好,节奏不稳的情况很正常。但一些教师不了解儿童的发展特点,看到音准不够完美的儿童就认为其不具备学习声乐的天赋,从而导致一些人才的埋没。其实在儿童阶段,声乐教学最重要的部分并非唱,而是练耳,只有听准了音乐才能唱准。教师要正确对待儿童的跑调儿,也要正确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在上课时,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儿童,引导其兴趣才是正确的解决之道。

(三)过分强调呼吸练习。虽然呼吸练习是声乐教学的基础。但是最初接触声乐的儿童,根本就不了解声乐是怎么回事儿,更不知道所谓歌唱呼吸是怎么回事儿,让其体会胸腔的发声与共鸣是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在儿童声乐教学时,呼吸练习虽然要进行,但并非最主要的进行内容。让学生体会身体的感觉,了解音乐的发生机理和演唱时身体的变化才是最重要的基础。

三、儿童声乐教学的建议

儿童声乐教学,必须要有针对性和科学性,要科学的安排时间和节奏,因人而异、循序渐进。

(一)科学的安排声乐教学进度。生长发育贯穿在儿童的整个阶段,胸腔的扩大、声带的生长甚至变音期的过程,都是儿童声乐教学者需要注意和把握的。每一个阶段儿童都有不同的特点,声乐教学者要针对这些特点科学的安排教学进度,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在前期的声乐教学中要把“视唱练耳”放在首位,先让儿童解决识谱、音准、节拍、节奏感的问题。可以从一些简单的音阶开始,然后在训练中逐渐增加难度,切记务必要让孩子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新鲜感,从而获得更多的乐趣。

(二)根据儿童身体不同发育时期有针对性的训练童声。如果儿童形成了不规范的发声习惯就会失去童声那种甜美、空旷,反而让人感觉尖利、刺耳。笔者认为:有针对性的进行气息和共鸣腔体的运用训练,儿童的音色不但保持其纯真和空旷,还会增加轻灵和悠远的优美的音色。一千颗树有一千颗树的样子,一千个儿童也有一千个儿童的声音。声乐教师应当有针对性的发展儿童声音的个性,并把这种个性加以强化。比如选秀节目“中国达人秀”中被称为“天籁之音”而感动全场的少年乌达木,一曲《梦中的额吉》就是童声强化后最好的代表。当前国际儿童声乐教育家们大多提倡儿童用带有头腔共鸣的假声来唱歌,从而保护孩子们的嗓音,进而为将来的艺术成长铺平道路。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把握声乐训练时机和强度。孩子们的声带发育不完全,训练过程中很容易受伤,所以在训练的过程要很准确的控制当天的训练的强度。声带在较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会有轻微充血的现象,这一点即使是再科学的演唱方法也无法避免的,所以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声带充血的状况就必须马上停止训练,让声带得到休息、恢复,从而避免充血严重导致不可逆的损伤。选择教学曲目时,歌曲难度要有梯度,尽量在儿童音域范围选择训练歌曲,避免儿童挤压喉头习惯的形成。声乐教师要对每一个进行声乐学习的孩子真实有效的评价实际学习和身体情况,尤其是针对那些非专业学生的儿童,应该放弃音乐学院的教学模式,采用有吸引力的容易激发儿童兴趣的教学方法。

(四)培养和引导孩子喜欢唱歌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唱歌这一天性才会在儿童身上发扬光大。当儿童真正的喜欢上了唱歌的时候,他才会主动有效地进行声乐学习,这种学习的效果和期望值与被动学习的效果和期望值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层次。声乐教师应该精心准备适合儿童而且儿童喜闻乐见的音乐作品作为范本,让儿童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持之以恒,并从中体会到美的享受,从而和声乐教师形成良性的互动。这种美的享受也是儿童声乐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训练声音的美感,这种美感会让儿童在愉悦的体验中进行声乐学习,进而把这种愉悦体验加以强化和严格的训练,从而形成正确唱歌的习惯甚至成为终身的习惯之一,其一生的成长都会受益匪浅。

儿童文学论文范文第4篇

1.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复苏阶段

1966—1976年,我国的“”使国民经济几乎瘫痪,国家遭受严重灾难,人民受到巨大创伤,教育领域也成为“重灾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几近瘫痪,学前教育毁坏严重,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更是畸形发展。十年间,学前教育方针被歪曲,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被批判。音乐、美术、文学成为政治教育的工具,造反歌舞、样板戏成为幼儿园的全部教学内容。孩子们得不到完善的教育,失去了辨别美丑的能力,失去了对美的感受力、创造力。这一时期的儿童艺术教育,政治倾向和成人化倾向严重,全然不顾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整个幼教管理体制被破坏的体无完肤,艺术教育相关的师资培训全面被叫停,致使大量师资流失,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接近崩溃边缘。改革开放初期,学前教育工作者们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挖掘整理我国早期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著作,并以此为理论基础,结合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开始逐步探索我国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理论,使儿童艺术教育方方面面的工作得以恢复,各项研究工作也陆续开展起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的春风吹遍了中华大地,同时也唤醒了儿童艺术教育事业。有少数专家学者开始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进行专项理论研究,并探索儿童艺术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摸索建构儿童艺术教育的教学体系。在探索儿童艺术教育的意义与价值问题上,大家开始逐步认识到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是幼儿园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非常有益,同时能带动其他科目的教学。这一时期的儿童艺术教育教学体系将美术与音乐教育采用分科教学模式,美术教学主要包括绘画、手工和欣赏,音乐教学的内容很宽泛,有唱歌、游戏、舞蹈律动、欣赏、及演奏打击乐器等,但是由于物质条件的原因,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唱歌课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当时的实际教学中,艺术教育只是为智育作陪衬,成为可有可无的课程,音乐与美术课程二者独立教学,其他科目艺术教育教学内容更是毫无联系,教学组织形式也仅限于课堂教学,教学方法以讲解、示范为主,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2.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发展阶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脚步向着纵深发展,我国社会的主导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从阶级斗争过渡到了经济建设上来,经济迅速恢复带动了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素质教育的概念适时被提出并在全国全面推进,艺术教育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儿童艺术教育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80年代以后,学前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权威地位得到高度推崇,忽视了对儿童的权利和主体地位的尊重,当然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教学中此类问题也普遍存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际国内教育信息交流日益频繁,许多教育理念与国际接轨,对儿童权利以及儿童的主体地位日益关注。1990年8月,我国政府正式签署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这标志着我国儿童权利保障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92年后,我国又相继出台了《90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文件,一系列文件纲要的出台都充分保证了儿童的权力,肯定了“以儿童为本”理念的正确性。这一阶段,儿童艺术教育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但是还是显露出了一些变革的迹象,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可喜变化,为其顺利过渡积蓄了力量,打好了基础。

3.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全面探索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知识技术更新速度飞快,尤其是网络使人们社会交往的空间距离大大缩短了。这种形势下的学校教育,不再像以往那样只局限于学校教育,而是扩展到整个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过程中。众多儿童教育工作者开始从多角度对儿童艺术相关问题展开分析研究,生态学、人类学等各学科的研究成果都被借鉴到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研究中来,日益走向多元融合的发展趋势。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美育被正式写进教育方针,自此,美育真正摆脱了从属于智育的附属地位。

二、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价值分析

1.开阔视野,启发学前儿童的审美感知

学前儿童利用感觉器官感受客体的存在,从而引起人脑对客体各个部分产生审美心理的反映,被称为审美感知。审美感知不同于一般感知,虽然他们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但是一般感知更加直观,实用,而审美感知则更倾向于对客观事物的情感表现性的真实感受。譬如当儿童看到一棵盛开桃花的树时,一般的感知会告诉儿童它是一棵桃树,并盛开着花朵,而审美感知则会触动更深的情感,可以在怒放的桃花的姣好姿态中感觉到幸福,希望等。对学前儿童进行审美感知的培养,最主要的不是让他们对事物的外在特征进行认知,把握客观事物的情感表现性才是关键所在。由于学前儿童语言、文字、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的限制,所以在引导他们对客观事物的情感表现性进行把握时肯定会遇到一些难题,我们可以运用简单的画面,与音乐的配合,视觉与听觉、触觉等的感官体验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样儿童的视野就会被打开,生活经验也得以丰富。

2.调动想象,激发学前儿童的艺术联想

学前儿童在欣赏音乐和绘画作品时都能产生丰富的想象,这些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在观察客观事物时受到感染而展开的想象被称为再造性想象,譬如在观赏桂林山水或泰山“十八盘”时,能从中联想到各种熟知的事物的形象。一切审美活动得以顺利展开需要学前儿童的审美想象力作为基础,孩子们通过客体刺激感官,从而激发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和体验,继而协调参与到审美活动中来,使审美空间得到了无限的扩大,审美想象的过程也一并完成,从而促进学前儿童创造力和审美想象能力的发展。

3.触动心灵,丰富学前儿童的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的体验贯穿于审美活动的全过程,它是审美活动的动力。在审美活动中情感可以使欣赏者与创作者产生共鸣,在创作中又是灵感的巨大推动力,所以它具有特殊的地位,连接审美心理的各个要素,使他们形成相互联系的统一体。譬如:在学前儿童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欣赏浩如烟海的优秀艺术作品时,孩子们可以掺入自己独特的情感,感受不同的内心体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但是情感是无形的,看不见也摸不到,在艺术教育活动中,为了使他们得到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可以通过调动孩子们各种感官,从整体上把握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情感,从而引导学前儿童更深刻的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

4.深化感受,提高学前儿童审美理解力

学前儿童对现实生活中与艺术作品中的事件、情感区分开来,并对审美对象的象征意义完全理解是审美理解旨归所在。在审美活动中,感知、想象、情感、理解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才能使整个审美活动完整进行,审美活动不能缺少审美理解这一重要环节。学前儿童单纯、未经世事,右脑功能占优势,他们会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去发现、想象、理解所遇到的人和事。因此,为了使孩子们更容易理解艺术作品,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引导方法必须要恰当。

5.协调沟通,塑造完满型人格

艺术审美是情感的的活动,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天马行空、自由驰骋,是学前儿童最佳的教育途径。在教育教学中坚持艺术与德智体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可以使社会性、科学性和审美性得到完美结合,获得审美教育的自动调节,为塑造孩子完美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儿童文学论文范文第5篇

1.家庭环境方面

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时间在外打工,使得孩子生活在“单亲”或“隔代”家庭之中。这种家庭的共同特征是除了能给孩子带来衣食无忧的生活之外,他们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时间去顾及孩子的心理和教育。事实上,是不能很好地监管孩子。

2.教育方面在学校里

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学习状态有明显的差异,非留守儿童对学都积极上进,而留守儿童绝大多数都表现为厌学、应付教师。这种差异在家庭作业的完成中尤为明显。对于家庭作业,非留守儿童能认真并及时完成,而留守儿童则完成得马虎潦草,更有甚者拖拖拉拉不写作业。据调查,隔代抚养的孩子,年迈的爷爷奶奶要么不能辅导和督促孩子学习,要么过分溺爱孩子,造成孩子心理素质低。由父母一方抚养的孩子,父亲或母亲由于忙于繁忙的家务,不能及时指导他们学习。小学阶段教育的儿童正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理应由监护人监管好好学习,但因缺乏直接监护人的有效监管,难以形成爱读书、好读书的学习习惯,造成学业耽误,甚至贻误终身。

3.心理方面留守儿童

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照顾和关爱,情感得不到满足,从而心理失衡。具体表现为自卑、脆弱、逆反心理强,甚至厌学、逃学。

二、农村留守儿童小学阶段教育问题的对策分析

1.为留守儿童创造优良的社会环境

由于留守儿童心理、情感上的缺失,更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更容易迷失自我。因此,应呼吁社会各界,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优良的社会学习环境。要大力整治家庭、学校的周边环境,并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使留守儿童在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受到积极的影响,接收正能量。

2.学校要加强对留守少年儿童的关爱

学校不仅要完成留守儿童在学校的知识教育及思想教育,更要向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拓展,全面正确地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1)班主任充分发挥班级管理的作用,在集体中关爱留守儿童。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及心理健康。尤其是班主任,有更多的机会和学生打交道,要鼓励班级中其他学生与留守儿童一起学习玩耍,使这些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和同学、老师的情谊,形成正确的生活观。

(2)学校应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职能,提高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在留守儿童的教育上与学校形成合力。

(3)开展关于留守儿童的主题队会,引导学生理解父母。邀请外出打工已归的父母参加班会,讲讲他们外出打工的理由以及在外的不容易,与留守儿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使留守儿童了解父母的情况,从而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3.改善农村小学生在校寄宿条件

为了使留守儿童更少地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方便学校的统一管理,政府以及爱心人士要加大力度改善农村小学寄宿条件。让留守儿童都寄宿到学校之中,一方面使孩子受到好的照顾及教育,减轻家长负担;另一方面能使孩子与同伴们相互交流,减少因心理及情感上的不足而产生的孤独感。

4.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力度

(1)外出父母要加强与孩子、教师及临时抚养人的联系。这样不仅能够知晓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而且能够给孩子心理上的安慰和情感上的沟通,使孩子感到父母虽远,但不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