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档案论文

档案论文范文精选

档案论文

档案论文范文第1篇

档案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综合的管理工作。要想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档案工作人员就必须不断提升其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积极应对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各项挑战。反观当前档案管理工作实际,一些档案管理部门普遍存在着档案管理安全问题,直接影响了其档案管理工作正常进行,甚至还会给单位造成巨大损失。从总体来看,目前档案安全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一是档案管理人员因素。档案人员的安全意识、职业素养、保密意识等。二是档案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在档案立卷、归档、借阅、利用等环节没有按规范严格操作。三是网络安全、自然灾害、软硬件设施安全等因素。

2预防为主,切实做好档案安全管理工作

2.1提高认识,强化档案安全管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为进一步提升档案安全管理质量和效率,档案管理部门应加强职业培训,逐步强化档案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部门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档案安全管理措施,同时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在思想认识上,档案管理部门应该明确其工作性质、地位、特点,坚持“预防为主,防范结合”原则,将档案安全作为其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做好档案安全防范工作。此外,档案权利部门还应积极开展档案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员档案安全意识,树立“档案安全无小事,档案安全人人有责”的观念,培养和强化全员档案安全管理责任意识。

2.2建立健全档案安全管理机制,从源头上遏制档案安全管理漏洞档案管理部门应该逐步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其档案安全管理机制,明确档案安全管理要求与规则,将档案安全贯穿于档案管理的整个环节当中,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档案流动、保管和利用制度,构建档案安全标准体系。同时,档案管理部门还可以制定一套完善的档案管理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模拟演练,以有效提升整个档案管理部门的安全应急能力。从档案收集、整理、立卷、归档、鉴定到销毁、保管、利用,档案管理部门应该从本单位实际出发,严把档案案卷质量关,各项档案资料进出馆均要做好登记,以防出现丢失和损坏等情况。此外,档案管理部门还应加强档案信息网络建设,运用一系列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档案管理,不断提升档案管理质量。

2.3要按规定配置档案用房和档案设施,防止档案实体遭遇毁损档案馆(室)建筑为档案保护和利用服务提供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档案馆(室)建筑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档案的保护条件和库房管理措施的效果,也将影响到对外服务的开展。目前有部分高校的档案馆(室)设置在行政办公楼或图书馆的顶层,承重问题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后果严重。档案馆应按照《档案馆建设标准》和《档案馆建筑建设规范》设计建造。保障档案实体安全,要落实档案库房“八防”措施:防火、防水、防潮、防霉、防虫、防光、防尘、防盗。要按规定购置档案装具、档案保管设备和档案包装材料。档案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安全排查工作,并对馆内设备摆放,特别是电器摆放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并规范布置设备路线。要定期检查电源线路、火警自动喷淋系统、电子防盗报警系统等,防止因线路老化或短路引发火灾。需要配备专门人员对馆内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转。库房内档案装具要合理布局、避光通风、整齐有序,且要遵循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以便发生突发情况时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抢救,降低档案损失程度。

.4实施档案登记备份,保障信息数据安全档案登记备份是以强化档案行政监管为导向,着力于提升档案部门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现实的能力,通过档案登记备份,可以保障信息安全、保全档案证据、保存真实记忆。在开展档案登记备份工作中,应遵循统一规划、分级管理,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安全保密、有效服务等基本原则。档案登记备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档案信息数据安全,减少信息丢失情况。随着档案记录电子化的出现,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升,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大大减轻。但与此同时,档案信息数据安全逐渐凸显出来。此外,在档案管理中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馆外档案监管体系,档案管理部门常常面临着档案收回难问题。因此,档案管理部门应该采用档案登记备份的方式进行档案管理,深化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以有效保障档案信息数据安全。同时,档案馆还应加强馆外档案监管力度,尽可能地减少档案丢失现象。

2.5提高网络安全意识,防止因为技术原因或突发情况造成档案损失随着档案管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档案管理部门也迎来了新一轮的挑战。一方面,档案管理部门必须通过各种数字化和信息化手段进行网络建设,积极提高其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减少信息安全漏洞;另一方面档案管理部门还必须设立相应的信息防火墙,设置访问权限,并建立起一套完备的信息备份与恢复系统,防止黑客入侵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此外,档案馆还应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不断提升其档案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保证档案信息安全,防止出现信息泄露的情况。在日常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应该严格控制和规范自身的管理行为。首先,档案工作人员应养成良好的计算机操作习惯,定期查杀病毒。其次,在档案管理系统的使用过程中,要使用安全系数较高的用户口令和密码,谨防他人非法进入档案管理系统。档案管理员换岗或离职后,系统管理员必须及时更换口令与密码。第三,档案馆的计算机应做到专人专用,使用者必须维护好自己的计算机,防止出现信息丢失和损毁。未经允许,使用者不得擅自在计算机上下载软件和游戏。第四,计算机的使用要有度。使用者不得随意更改IP地址或其它系统设置参数,不浏览非法网页和点击陌生链接,同时每天还要做好数据备份。

2.6做好档案安全管理的其他预防措施做实档案基础业务工作,提高案卷质量。封存原件,大力开发电子数据,或是利用档案复制件代替原件进行利用,减少原件损害。加强日常管理和检查,及时发现受损和病变档案。积极开展电子档案异质备份,实行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相对应的管理方式。

档案论文范文第2篇

馆藏档案能够相对集中地体现一个地区各种不同的文化,而这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魄,其力量深深熔铸在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上,影响着民族的发展道路和前进方向。通过档案折射出的文化内涵,可以使社会各个阶层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增强社会各个阶层的归属感、认同感,进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为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历史是面镜子,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载,保存档案的目的在于借鉴和利用。在档案中寻找昨天的故事,可以彰显档案文化的活力,用文化的力量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要了解馆藏档案,在档案中挖掘文化宝藏。一是“摸家底”。掌握档案的数量、门类、主要内容、保存形式、数字化开展情况等。二是经常翻阅档案。定期组织人员“蹲到”档案库房中,浏览档案,并记录档案的主要内容。对档案珍品,应做到“烂熟于心”,对普通档案,应做到“心中有数”。三是找素材。在翻阅档案的过程中,找出证明历史的有力证据,发现适合开发利用的档案素材。四是编研精品。及时将有故事的档案材料进行二次加工,或整理成册,或制作成专题片,投入社会,唤醒人们对档案文化的热情。

二、依靠媒体,为档案文化造势

1.加强沟通联系,利用媒体宣传档案文化。与电台、电视台建立合作关系,提供档案材料,开发电视专题片,宣传档案文化;与报纸、杂志建立联系,通过设置档案专栏、发表档案类文章等方式,扩大档案影响面;定期邀请媒体单位参观档案展览和档案馆,适时与媒体沟通工作情况,提高媒体对档案的关注度;将档案做成广告、展板等形式,放在人行道两侧、社区宣传栏、楼内墙壁上等醒目位置,邀请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2.发挥网络优势,引领群众关注档案文化。一是不断加强档案信息网站建设,建立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和电子文件中心,实现网上档案查询。二是在网上申请专门的讨论社区,设置不同类别的档案话题,客户端可以进行匿名评论。三是将档案材料挂到大型网站上,也可以挂在博客、空间、微博、微信上,或通过QQ、跟贴、评论等形式,引导群众由关注档案反映的事件开始,进而关注档案工作。

3.正确引导舆论,促进媒体发挥应有作用。在网上对欲发表的评论进行审查,并及时组织人员发表正面言论。召开新闻会,发表官方观点,正确引导舆论。向社会推荐馆藏档案资料,发放宣传册,组织赠书、送书活动。大力推进档案的利用、咨询,开展历史讲座等,让百姓通过文字的、实物的资料了解城市的发展、历史的变迁。

三、紧跟热点,用文化传递正能量

要发挥档案的作用,就要紧跟社会热点,以百姓关心的人物或事件为突破口,传播带有正能量的文化,真正使百姓品味到生活的“幸福感”。通过下基层、察民情、听民意,可以了解到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社会保障、婚姻、学籍、教育、卫生医疗、食品药品等。这些内容,在档案中都有体现,又都离不开文化问题。如果没了文化,即使百姓有再好的福利条件,也不一定能感受到“幸福”,相反,也许会造成各种关系的紧张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紧跟热点,传递正能量的档案文化,可以让人们的心态更加阳光,让社会更加和谐,让生活更加“幸福”。一要形成档案文化品牌。加强高品味档案文化信息的传播,努力形成一批体现时代精神、口味高雅的文化品牌,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主流。二要实现档案的知识管理。如果档案的实体管理和信息管理还只是简单的“搬运工”式的管理,那么知识管理则涉及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可以为档案文化传递正能量打下坚实基础。三要完善民生档案体系。档案部门应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以时事热点为线索,建立制度保障,健全机制,加大人财物的投入,从而充分完善民生档案体系。四是突出档案文化特色。强调吉味文化,通过建立文化长廊、搞档案展览、制作档案墙报等形式,突出具有吉林特色的档案文化,营造浓厚的档案文化氛围。

四、总结

档案论文范文第3篇

档案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档案利用要加强档案的开发利用,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档案的利用的高效准确的基础一定需要做好档案的基础管理。因此,档案人员要在信息的整理、搜集、保管等方面做足功夫,同时,做好档案的编目、检索、编研工作,健全档案文件的资料,为检索工具提供完整的信息。此外,在做好信息完善的基础上,强化档案保管工作,随时为需要者及时提供需要的信息。对于一些重要的档案,要要备有微缩或复制件。同时加强档案库房设施建设,减少外界条件对档案造成的损害。档案管理工作是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基础上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进行新途径的改革,改革意在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将传统的方式方法不能适应社会的部分摒弃,充分发挥档案管理的作用。全面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提高单位的管理水平,还能为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做些贡献。

2.档案管理档案信息管理

2.1管理对象不是所有的文件都要进行档案管理,下面几个情况就不能成为档案管理资源:第一,一些不值得保存的档案,统一起来没有形成资源;第二,一份或是多份信息或是馆藏信息同样不能作为档案管理资源;第三,对于一些没有组织、没有顺序的档案;档案信息包括内延和外延信息内容,以及和其相关的设备、人员、资金等,由此可以看出,档案信息资源的概念要更加综合化,比起档案的概念来说。因此,档案资源管理要从长远的眼光和角度去看,重视所包含信息的揭示与开发,并且要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走出单一档案管理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

2.2管理手段档案管理的手段呈现着多元化、集成化的发展特点,管理手段有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教育手段、技术手段等。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档案管理,并且取得很好的效果,主要由于:

首先,由信息技术自身的特点决定。信息技术是先导科学技术中新兴的技术领域,是高技术中的先导技术。它的发展与信息要素的作用在人类社会中日益突现是分不开的。为了开发信息资源,人们利用科学技术广泛地采集分析、处理、利用来自自然界及社会的信息,并积累形成了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也就是指运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的产生、获取、变换、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的工程技术,又称信息工程。闭其中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这些技术使得人们在处理信息时得心应手,再加上信息又与人们的生产活动、经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因而信息技术具有极为广泛的适应性和极强的渗透性。它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制造、产品设计、办公业务、家庭生活、教育、科研、金融、气象、军事、大众传播等领域。作为与信息要素有直接联系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更会受到信息技术的深刻影响和渗透。

其次,由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在要求决定。档案管理是可操控性。档案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利用的,这也是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特征。由于档案信息资源是记录人类生产活动而产生的,人类也可以利用或是加工它。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科学技术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各行业的发展都在借助科技的顺风船进行改革创新,档案管理也不列外。正因此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进行加工利用,才能将大量的、有利用价值的信息动态的为人所用,丰富了人类资源的财富。建立档案资源信息管理就是为了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对所有的资源信息进行整体、统一、管理,最大程度的提高信息的利用管理,因此,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改革要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实现这一管理目标就要应用大量的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新型技术是实现档案资源信息管理的有效途径,能使信息检索更加的高效,而且信息的储存量大。档案信息资源管理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再加上信息技术的适应性和渗透性使得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将会使档案事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越来越处于无法替代的地位。这是传统档案管理单一化、手工为主的管理手段无法做到的。

3.结语

档案论文范文第4篇

(一)城建档案信息技术有待提高。同世界其他先进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城建档案软件和技术的研发还处于初级阶段,科技水平不高。由于计算机型号不同、系统软件各异导致各地的城建档案馆所应有的软件不能做到信息共享和互用,城建档案的主管部门还没有建立一个系统的用于数据交换的计算机软件管理系统。同时,由于现行的档案信息整理、分类、著录等还没有统一化、科学化,信息软件防范网络风险的功能不强,应用软件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

(二)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有待规范。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是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但是,在现实工作中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在声像档案的保管方面,许多档案馆对已经处理过的数字化电子文件不重视,使得电子文件因空气、温度等影响而受损。同时,由于城建档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信息化。但是这种信息化的档案恰恰是被束之高阁,而并没有真正实现与网络对接,转变为“一种全新的传播、交流城建档案信息的方式与高质量的城建档案信息产品”。这些管理方面的漏洞对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压力。

(三)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资金有待投入。城建档案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需要相应的计算机、存储、输入输出等设备,因此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往往超出通常城建档案部门所能承担的范围,再加上有的地方对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导致档案主管部门的拨款不足或是不能及时到位,使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或是不能有效开展信息化建设。

(四)城建档案信息化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在人。因此要推动信息化建设,工作人员首先要具备现代化网络知识和专业知识,而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的计算机操作。但从目前看,许多地方的档案人员现代技术水平偏低,缺乏相应的技术人才,尤其是城建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因此,尽管有的档案馆引进了现代化设备,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就谈不上档案信息电子化了。同时,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每年城建档案馆接收入馆的档案数量激增,由于目前的相应的工作人员数量有限,在档案业务指导、查询、利用等工作量已经饱和,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顾及档案的信息化工作。

二、加强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积极开发城建档案信息化软件。在工作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积极开发适用于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软件技术,建立安全稳定的信息软件系统。在进行信息化处理过程中,要把安全、稳定和保密放在第一位,确保归档的数据和信息不被破坏和损毁。对于涉密档案,要采取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一律不得与网络连接;对于非涉密文件,即使在网上查询,也要采取身份确认、防火墙、数据备份等安全防护措施,既防止别人盗用信息又可以有效地防范计算机病毒侵入造成数据破坏,确保软件系统和和数据的安全。

(二)实现城建档案信息管理规范化。在城建档案信息管理实践中,首先要不断完善城建档案信息化规范体系,建立管理、业务、技术三个层面的操作标准与规范,尽快制定《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与操作规范》、《城建档案信息化技术保障细则》等规章制度,为城建档案数字化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其次,要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的保护知识产权与保障用户公平使用的办法。再次,要建立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评估体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通过对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评估来推动城建档案信息管理规范化的落实。

(三)加大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支持。各地城建档案馆和主管部门要在设备投入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积极改善城建档案工作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在工作人员待遇、经费使用等方面,有关部门应该重视和解决工作中现实存在的问题,以便于为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档案论文范文第5篇

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是指医院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述和反映院内医务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个人经历和德才表现的原始记录。它以文字材料为主要表现形式,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个人的学历背景、德行表现、工作经历、工作技能和工作业绩等。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信息系统建设开始成为现代医院管理中人事档案管理发展的新趋势。人事档案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专门档案,是广大医务人员和院内其他工作人员在院期间医疗、教学、科研及其他工作、学习、生活的真实历史记录,更是全面选拔、任用、考核相关人才的原始资料和历史数据。此外,医院的人事档案还具有一些衍生职能,如以档案为依托评定职称、办理社会保险和退休手续以及进行医学深造等。在实践操作中,由于种种原因,现行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已不能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现实需求相匹配,人事档案应有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提高和改进现有的医院人事档案管理迫在眉睫。

2现阶段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缺乏人事档案管理的基础条件。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和机密性较强的工作,需要配备相关的专业设备和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然而,由于档案管理本身并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其在性质上又属于行政事务类工作,多以临床专业出身的医院领导对人事档案的重要性认识还远远不够,这导致本就存在资金紧张的医院对人事档案管理投入的不足。即使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情况下,人事档案管理也难以作为医院的主要工作。可以说,现阶段医院人事档案管理还缺乏一定的基础条件。第二,缺乏人事档案管理的环境条件。在我国的医院系统中,政府兴办的纳入财政预算的公立医院仍占绝大多数。而公立医院虽然拥有一定的盈利职能,但其仍以公益性作为自己的首要属性。因此,医院常被定义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既然是事业单位,就难免存在办事效率低的缺点。再加上医院基本处于卫生垄断地位,缺少必要的社会竞争,医院的服务意识相对较差。人事档案管理作为现代医院管理的一个环节,其管理自然受到大环境的影响。而高效的人事档案管理,必须要有一个高效的组织运营模式与之相匹配。目前,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还缺乏必要的环境条件。第三,缺乏人事档案管理的主体条件。现阶段,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人员配备还不足,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还有待提高。由于岗位性质的原因,人事档案管理通常对管理人员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如要求是中共党员,必须拥有干部身份、工作认真仔细又必须爱岗敬业等。因此,很有可能出现符合条件的人不愿承担这样工作、愿意承担的又不符合条件的情况。目前,医院各项工作普遍存在工作繁杂、量大、人员编制不足的情况,人事档案管理通常都是由其他人事管理人员兼任。导致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匮乏,责任不能落实到位,甚至存在管理程序混乱、文件资料遗失、档案内容失真等情况。第四,缺乏人事档案管理的手段条件。目前,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手段还较为落后,档案管理的制度还不健全,档案管理的内容仍以文字资料为主,归档的方式仍以传统人工操作为主,这种越显落后的档案管理体系已越来越难以满足医院人力资源情况动态性不断增强的现实需求。即使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开始向数字化方向转变的情况下,也存在因档案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够和技术不过关等原因导致管理效率低下的情况发生。

3新时期做好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首先,提高对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识。人事档案管理虽然在现代医院管理中处于边缘地位,但其作用并不应被边缘化。事实上,人事档案管理对医院正常的经营管理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首先要提高决策者和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使其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毕竟,人事档案关系到医务人员和院内其他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职务晋升和未来发展,档案管理应保证必要的严格性和严肃性。另外,还要增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通过人事档案主动挖掘医疗人力资源,将人才信息以最快的速度提供给医院管理部门,为医疗、教学、研究提供优质服务。其次,建立健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安身立命之本,法律法规之于国家管理如此,规章制度之于医院管理亦是如此。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事档案管理的规范化运行关系到医务人员和其他人员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医院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而规范化运行的重要举措,就是建立与本院实际情况相适应的人事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人事档案管理规章制度通常包括了档案管理人员的范围、职责以及档案的内容、鉴别、归档、查阅、转递、保管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人基于安徽省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率逐年降低,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居民消费率连年下降的事实,本文提出要提高安徽省居民消费水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完善收入分配制度首先要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的比重。初次分配是收入分配中最核心的环节,改革初次分配的关键则在于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就要求逐步提高劳动者的工资待遇。一方面,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周边省份相比还存在一定距离,收入差距也呈现日趋拉大的趋势。另一方面,安徽省也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省份,因而劳动力要素的价格并未得到合理的定位,劳动者的报酬普遍偏低。要改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一要继续推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提高地区经济总实力;二要加强人力资本建设,提高劳动者技能;三要建立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根据地区GDP、物价指数等提高工资水平,打造通过效率工资促进企业发展的良好局面;四要逐步提高安徽省的最低工资标准水平,提升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增强消费能力。其次要完善再分配收入政策。一方面要优化税收政策。合理的税收政策能在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上起到杠杆性作用,因而要完善收入统计和税收征收制度,加强对高收入者群体的纳税监管,减少偷税、漏税等违法、违规行为。另一方面要改善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加强政府在科教文卫、社会福利等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支出,一要提高居民的人力资本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二要优化居民的消费环境;三要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能改善人们的消费预期,消除不确定因素对居民的影响。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缓解甚至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尤为重要。应重点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互助合作医疗制度,使广大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助。逐步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个人账户,构建一种长效机制,为低收入阶层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促进居民消费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