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产学合作教育

产学合作教育范文精选

产学合作教育

产学合作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产学合作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一、产学合作教育的内涵。

产学合作教育,在国际上也称为“合作教育”(CooperativeEducation)。

它的基本理念最早出自于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Dewey)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其内涵是:“合作教育是一种以职业为导向(careerori2ented)的教育模式,它的目的是让学生及早地具备进入职业生涯所需要的基本素质。”1946年,美国职业协会发表的《合作教育宣言》认为:“合作教育是一种将理论学习与真实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教育模式”。国内许多学者对产学合作教育的内涵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概括起来为:产学合作教育一般是指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与教育环境,发挥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学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和岗位能力的生产现场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展产学合作教育的现状与困境。

一般来说,综合性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要培养的是知识复合型和能力复合型的实用性人才。为了实现该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上,必须侧重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推进产学合作教育。

产学合作教育由学校、学生、企业三个要素构成,包括学校和企业两个课堂。它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社会生产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前,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有效途径的产学合作教育,在工科教育上比较普遍也比较成功。

从目前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探索产学合作教育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一是产学双方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增加学生锻炼的机会。利用专业与职业或行业协会的相关优势,以签订“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协议书”的方式,积极创造条件与行业或单位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增加学生锻炼的机会。二是组织学生参与教师承接的各类课题以及参与政府、企业的课题研究,以教师科研带动产学合作教育。三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寻求多领域、多形式的社会实践机会。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在应用上所具有的广泛性与包容性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实习去向的多样性。

实践证明,经过产学合作教育这种方式培养的学生,既具有理论基础知识,又有较强的动手和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适应性强,能尽早地进入岗位角色。但由于产学合作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涉及到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也涉及到社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责任观,还有大的社会、经济环境,经济利益,教育规律与市场规律冲突等问题。因此,在产学合作教育的有效实施中也面临不少困难。

1.产学合作教育的动力不足,合作流于形式或存在虎头蛇尾现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中,虽然通过协议等方式与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但由于企业追求的是生产和经营的利润,而学生能够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不可能立竿见影,因此,合作中往往只是挂牌,签协议,勉强维持低层次合作关系,互助互惠、紧密依存、长期合作的良性运行机制难以建立起来。

2.学校教学计划的安排与单位对学生实习锻炼时间的要求有冲突。学校有学校的规律,企业有企业的规律。学校遵循教学规律,在教学计划安排中,学生到企业进行的产学合作教育一般是安排在寒暑假或是第八学期。企业遵循市场规律,希望来企业产学合作教育的学生能有相当长的集中时间来单位工作。同时,也存在当企业最需要人手时,学生却因上课或考试或忙于毕业设计而请假,或是学生来时却是企业淡季,无法安排使用的情况。

3.专业课程的设置与企业需求的差距。高校的教育性质决定了其主要使命和职责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因此,要实现培养学生知识、能力、技能的目标,就必须使学生经历完整的教育与教学过程。在专业教学中,更多的强调专业知识或专业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非强调知识的针对性及实用性。同时课程设置有其周期性,不可能对岗位或职业技术的需要立马做出调整。而对于企业来说,企业最现实的人力资源策略就是直接选择任用已具备相关知识、能力或技能的专门人才。因此他们不愿意花很多力气去培训一个实践生

三、推进产学合作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不同学科专业特点不同,拥有的资源不同,适合其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就不同。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要依据培养目标,把握专业的特点,积极推进产学合作教育,造就适用人才。

1.以“综合能力模块—能力要素—课程体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虽各具特点,但主要分为以美国为代表的少数国家的通才培养模式和以德国为代表的多数国家的专才培养模式。两种模式都高度重视品德、知识、能力的协调发展。在推进产学合作教育中,可以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以研究目标职业岗位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入手,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能力模块,分析能力要素,改革课程体系。同时,根据市场反馈的信息,适时推出各类选修课,构建“多通道、多规格、多模块”的课程体系,逐步形成“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宽、专、交”结合的教育教学体系。

2.加快教育教学管理改革。

产学合作教育需要学校在教学管理上加大柔性程度,使学生有较多的选择余地。如美国的学工交替的“经验学习”教学、英国的“三明治”教学、日本的“产学协同”教学模式等。我国多数高校已经实行了学分制,应该将学分制与合作教育相结合,使学生能自主安排学习时间、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并注重个性发展。这样不仅能满足用人单位时间上的要求,还能不断推进学生学习的自主化、高效化、研究化。

3.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要培养应用型的学生,开展产学合作教育,必须要有应用型的教师。

一是大学教师需要与企业有密切联系,一方面,使高校科研特别是文科类科研面向社会需要,加快成果转化;另一方面,通过与企业的接触,使自身成为既懂专业理论又有很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双师”;二是企业社会的人员也应经常到学校进行交流,成为能指导大学生实践活动、参与产学合作教育的“双师”。可以聘请社会知名专家学者、企业老总、政府官员、社会贤达担任学院、系或专业的顾问或客座教授,建立专家委员会、顾问委员会、学科发展委员会等组织,针对学院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计划、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学风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学科建设等提供建议,进行交流和研讨,使学院的人才培养在整体上更加贴近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张经强。高校产学研合作中的若干问题及思考[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1).

产学合作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产学合作教育;“N+1”教学;“融入式”合作模式

近年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融人式”产学合作,实施“N+1”教学模式,形成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通过产学合作教育,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和社会竞争力。产学合作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产学合作、双方共同参与。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产学结合,定岗实践。

学院1979年起开办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主要培养铁路电力牵引机车运用方向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具有悠久的专业办学历史和丰富的职业教育经验。近年来,学院结合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从分析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手,就专业建设中的相关问题开展了研究工作,理清了办学思路,提高办学质量,并充分认识到在职业教育中实施校企产学合作教育的必要性。

一、营造“融入式”校企合作环境与氛围

学院在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多年实践中,始终坚持“服务铁路、面向社会”和“主动适应、主动服务”的办学思想,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得到了企业的重视和支持,形成了“融入式”产学合作模式。

(一)合作的历史与背景

学院52年的办学历史,为我国铁路建设事业输送了4万余名职业技术人才,也与铁路一线企业形成了长久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纽带关系。

自1987年开始,学院先后为铁路部门的技术应用与职工培训做了大量的有益工作,研制了SSl型电力机车模拟驾驶装置、微机控制车辆制动701试验台、叉车无级调速装置等,铁道部、河南省先后多次在学院召开“教学——技术服务——生产实践”三结合现场会,面向全国铁路及河南省职业技术学校推广学院产学合作经验。

学院与企业产学合作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最初形式是“校外实习”,即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到企业中进行生产实习,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缺陷。随着对高等职业教育理解的加深,加上近年来铁路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客观实际,学院不是凭借与铁路的天然“血缘”关系,而是依靠找准产学合作的结合点来实现产学合作的深层次发展。

(二)缔造合作环境,明确合作定位

学院把与企业深层次合作办学的结合点定位在找准企业的发展需求上。随着国内外运输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铁路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铁路职工队伍素质和提升高新技术含量成为铁路行业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学院以优势教育资源为企业提供职工培训服务,以“订单教育”等形式培养贴近生产一线需要的人才,以自主开发科技成果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在企业生产的基础环节方面多作贡献,充分调动了企业参与办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院把企业全程参与办学作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积极拓展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渠道,提高层次,主动邀请企业参与学院重大事项的决策,共同把握办学方向;按照企业岗位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利用企业的生产环境和技术装备,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利用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优势,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院自1994年举办高等职业教育以来,逐步明确了产学合作深层次发展的基本思路,即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原则,以“学院的参与贯穿企业生产的基础环节,企业的参与贯穿教育的全过程”为目标,形成以社会需求为方向、以企业需求为主导的产学合作办学机制和体制,构建办学全过程由校企双方共同完成的“融入式”产学合作模式。

(三)建立“融入式”产学合作模式的运作机制

产学合作能否调动校企双方的积极性,能否产生最大效益,取决于双方共同建立的各种保障机制。

为确保产学合作教育的有效开展,学院成立了“产学研合作教育委员会”,负责研究产学研合作教育办学模式,研究制订互动机制、双赢机制,进行专业设置论证与调整,制订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学,开展技能训练及鉴定工作,共同制定企业职工培训计划等工作。建立健全了《专业教学指导(顾问)委员会章程》、《校企联合办学协议书》、《“N+I”教学协议书》、《“N+I”教学督导检查制度》、《“N+I”教学学生管理办法》、《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措施》、《企业兼职教师聘任考核办法》等相关规章制度。

学院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校企联合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院坚持发挥主导作用,组成校企双方的教学督导机构,加大教学质量监控、考核和督察力度,严肃“教风、学风、考风”,加强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坚持教学质量评估和考核,对教学活动的各环节进行督察和评价。

二、实施“N+1”教学,实践产学合作教育

“N+I”模式,即“N+1=修学年限”,对三年学制学生而言,N+1=3学年,N为2,其中N为学生校内修业时间,最后一年学业(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放到现场完成,所需的理论、实践教学和学生生活场所等由各站段提供,理论授课与实践技能训练交替进行,以行业标准为考核标准,实行现场考核,校企双方共同承担教学任务。

(一)实践历程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N+1”教学始于2001年9月,学院分别对郑州北机务段、月山机务段开展调研、协商和筹备工作后,选择两个高职班开始试行“N+1”教学。其后,分别在2002年、2003年进一步推进“N+1”教学。在实践过程中,学院遇到了不少困难,发现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不断总结办学经验和教训,强化组织管理,完善制度建设,形成了一套有机结合的校企产学合作教育工作协调机制,推动了产学合作教育的全面发展。

(二)精心组织教学

积极引导企业参与专业教学计划开发与实施,在每学年实施“N+1”教学之前,组织企业生产一线的人员参与调整和修订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充分利用“N+1”教学基地资源,培养更适合企业生产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开展教学,确保学生在“N+1”教学期间能够学到现代企业实施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了解新设备,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动手实践机会;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进程,落实学生实习车间、工种,定岗位、定师傅、定实习内容和考核要求,建立师徒关系,负责学生的岗位实践技能训练,实施职业技能鉴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学生教育方面,企业教育部门与学院派驻教师一起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强化安全纪律意识。遇有突发事件,与学院派驻教师一起妥善处理,共同做好学生各项管理工作,坚持请企业教育培训部门专业教师做学生指导员,深受学生的欢迎。

(三)充分认识企业运行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实施“N+1”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关注与研究企业的运行规律,保证教学与企业运作合拍。铁路机务部门的运用、生产、管理有其特定的规律,只有掌握了企业的运作任务分布与规律,才能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进程,适时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任务。铁路春运和暑运是一年之中铁路运输的黄金季节,而这是学校的寒假和暑假时期。所以,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N+1”教学必须充分利用好春运和暑运的有利时机,加大实践教学的广度与深度,把教学规律和企业运行规律很好地结合起来,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四)校企共同参与,保障教学顺利开展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在实施“N+1”教学期间,聘请企业中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才做兼职教师。他们参与到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其中新型电力机车、机车电子线路、电力机车乘务作业、内燃机车概要等理论课程以及实践教学的乘务作业技术训练、牵引电算技术训练、电力机车副司机技能强化训练,由机务段兼职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学生普遍反映“N+1”学习收获最大。

企业参与建立各专业实践技能考核评价体系。在企业参与制定技能训练计划的同时,考核评价体系也由企业参与制定。将企业考核标准与教学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开发各专业实践技能考核标准,如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有《电力机车乘务作业技术考核评分标准》等。同时,企业参与实施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考核,以现场考核为考核方式,按照专业技能训练考核办法,由生产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组成考评组,对学生进行真刀真枪式的实践技能考核。

在实施教学时,学院指派优秀专业教师参与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同时,把专业“N+l”教学基地作为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平台,参与“N+1”教学的专业教师在企业中深入生产一线,积累实践经验,把自己培养成“双师型”教师。

(五)树立良好形象,巩固教学基地

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和形成良好的声誉是赢得合作单位欢迎的前提,学生要遵章守纪,礼貌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把有专业特长或其他特长的学生组织起来,义务为企业维修电子设备、计算机,为企业筹建网络系统、编制一些应用程序和制作多媒体课件等,树立了高职生的良好形象,赢得了企业的信任与欢迎,巩固了教学基地。

三、“N+1”教学模式下的产学合作教育成效

(一)有利于教学内容及时更新

由于在企业一线实施教学,“N+1”教学模式用于实践教学的新技术、新设备、新资料有利于教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有利于以岗位技术要求及发展趋势为依据设计教学内容,使教材开发紧跟企业技术提升的步伐。

(二)有利于教师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

“N+1”教学为教师接近现场、提高技能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现场一线,教师能全面熟悉本专业课程所涉及的生产过程,熟悉各生产环节间的关系,为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学积累丰富的经验。能根据不同岗位的能力要求,科学决定基础理论与岗位实践能力要求,决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开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综合课,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N+1”教学使学生能够及时接触生产前沿,在进行技能训练的同时,了解到在课堂上学不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在教学中,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还定期为学生举办技术革新讲座,吸纳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技术革新活动,组织引导学生开展生产经验总结、交流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学生在参与企业生产实践的过程中还切身体会到机构改革、减员增效、竞聘上岗等企业改革的动向及意义,学生的改革创新精神得以加强,创新能力得以提高。

(四)有利于学生职业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

“N+1”教学用一半时间学习理论知识、一半时间在企业生产岗位上进行技能训练,实习环节采取顶岗工作、多岗轮训,大大拓宽了学生对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学生在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学习、生活,得到提高的不仅是专业技能,而且因为能够提前接触和认识社会,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与合作能力得到锻炼,大大缩短了学生毕业后对社会和企业的适应期。

产学合作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旅游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比较研究

一、引言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教学、生产和科研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育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主体是学生,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利用学校和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合理安排课程学习与社会实践,使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更加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日益为教育界所认知,国家教育部在对高等教育本科教学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标准中,把“产学研”结合列为重要的评估指标。对旅游高等院校而言,面向和服务于旅游产业,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更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研究。

国外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走得比较早,取得的成就也比较大。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提出已有20多年了,但较之美国等发达国家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美国是世界上实行产学研合作教育最早的国家,在旅游教育方面也不例外。美国许多高等院校与旅游企业紧密合作共同研究旅游教育,在美国著名旅游管理学院任教的教师部分是资深人士,通常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而且在著名酒店有过丰富的工作资历。

笔者检索了教育期刊近5年发表的有关旅游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论文,发现有关这方面的文章约10篇。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国内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二是国内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针对国外旅游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研究尚比较缺乏,有关旅游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中外比较研究目前尚属空白。鉴于此,笔者选择美国康奈尔大学酒店学院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典型案例,并与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进行比较,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以提高中国旅游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办学水平。

二、研究思路

康奈尔大学酒店学院作为美国第一所酒店学院,成立于1922年。它被一致公认为是全世界同类酒店管理学院的卓越代表。美国康奈尔大学酒店学院和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被公认为世界酒店业两大主流学派。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是我国第一所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高等本科院校,创建于1978年。经过多年办学实践,学院坚持面向首都旅游产业,已成为现代旅游管理高中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旅游业在职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骨干的培训基地、旅游科学研究和信息咨询基地、旅游教育与科研国际合作交流基地,在国内外同类专业院校和全国旅游行业中有着重要影响和良好声誉。

本文选取国内外两所旅游(酒店)学院作为代表,从产学、产研、学研结合3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两校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方面的异同,从而为我国旅游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三、旅游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中外比较研究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历史背景的比较研究

1906年,美国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大学(UniversitvofCincinatti)工程学院赫尔曼,施奈德教授开创了合作教育的理论。辛辛那提模式要求一部分专业和一些教育项目的学生一年中必须有1/4的时间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公司或企业等单位去实习,以获取必要的知识。1946年由美国职业协会发表的《合作教育宣言》认为:“合作教育是一种将理论学习与真实的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教育模式。”美国旅游院校普遍建立了以院校、企业、科研单位3方合作的教学体系。这种教学体系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运转灵活、优势互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保证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10多年来,随着我国自主创新战略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的确立,以及高等教育领域的不断改革,产学研合作教育也日益受到重视。在党的教育方针和科技方针指引下,旅游产学研合作教育也逐步展开。目前全国许多旅游院校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但从总体看,合作水平较低,很多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还没有建立起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要求的深层次、全方位产学研结合模式。

(二)“产学”结合的比较研究

“产学”结合指的是教学与生产实践之间的结合。CBE(Competeney-BasedEducation)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为基础,它的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康奈尔大学酒店学院的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较好地代表了这一模式(见表1)。

基于对旅游高等院校和旅游企业合作教育战略的重视,北京联大旅游学院与北京旅游局、中国全聚德餐饮集团、北京北方佳苑饭店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创建了“产学研合作教育指导委员会”。这些单位、企业的领导担任委员,参加学院的院务会,为学院的发展大计出谋划策。

本文从两校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育方式等6个方面进行具体比较,见表1。

(三)“产研”结合的比较

“产研”结合指的是科研与生产实践之间的结合。美国的大学与企业合作创办研究中心是美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一大特色。

康奈尔大学酒店学院有一个产研之间合作的重要平台——酒店业研究中心(TheCenterforHospitalityResearch,CHR)。CHR针对酒店业进行高质量研究。它成立于1992年,使命是创新知识、分享知识以推动酒店业的发展。CHR的设置提供了学界团体和世界酒店业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CHR的教师和商界领导一起合作来开发新的观点、理论和模式用以提高酒店业在决策、管理和操作方面的实践水平。在定期召开的圆桌会议和其他会议上,酒店学院的员工、合作伙伴以及其他的产业界领导共同研讨酒店业重要的议题,学界和业界人士都可以在网上免费获取CHR的研究成果:《产业研究报告》和《产业指南》。CHR的研究成果有多种出版物:酒店期刊、康奈尔酒店管理季刊、CHR报告、圆桌论坛等”。世界范围内数以千计的学者和业界领袖加入到CHR,他们通过网络把研究成果及时地,传播到全世界。

北京联大旅游学院在原有产学研工作的基础上,于2007年成立了产学研合作教育办公室,建立了由北京市旅游局、首都旅游集团及其他首都旅游企业共同组成的“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产学研合作指导委员会”,常设办公室和产学研合作教育办公室合署办公,进一步加强了学院内部和外部的制度联系,是学院产研结合的组织机构。北京联大旅游学院与北方佳苑饭店(四星级)合作成立的北京新佳旅国际酒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是校企结合多元化办学的一种新模式、新平台。自管理公司成立以来,先后开展了十几个项目,教师参与酒店的经营管理,是学院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平台。(四)“研学”结合的比较

“研学”结合指的是科研与教学方面的结合。美国的许多大学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研究中心,有利于教学和科研的紧密结合。

CHR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把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的平台。在定期召开的圆桌会议上,教师与商界领导一起研究、商讨有关酒店业发展的重要议题,如市场营销、人力资源、房地产、法律等方面,每会一个专题。CHR随后把会议的研究成果公布在网上,教师可以从网上免费下载,这样就很方便地把这些研究成果纳入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另外,CHR组织一批研究人员专门开发教学案例。CHR的教授们聘请在职的博士生做他们的研究助理,这些研究助理在教授的指导下从企业收集案例,然后把这些案例整理出来,汇编成书,为教师提供鲜活的案例教学资料。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们在课堂上把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北京联大旅游学院教师经常主持或参与政府、企业的各种纵向和横向的科研项目,出席国内外的重要学术会议,为科研与教学的结合奠定了良好的学术基础。另外,PBL(problembaaedlearning)教学模式引进了“问题导向学习”的理念,可以将教师的科研课题作为教学素材贯穿其中,使学生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所学课程的实践意义。

(五)对“产学”、“产研”、“研学”结合比较的分析

1相似点

康奈尔大学酒店学院的旅游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相比。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相似点:第一,双方都建立了以能力为基础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两校都依照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第二,搭建了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平台;第三,面向行业开展高质量研究。康奈尔酒店学院利用校内资源CHR实现其研究目标,CHR针对行业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其研究成果推动了酒店业向前发展。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利用校外资源——北京新佳旅国际酒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其研究目标,教师针对酒店业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服务于酒店业的发展。

2相异点

比较看,两校存在3个方面的相异点:第一,产学研合作教育政策法规的不同。美国在近百年的发展中,美国政府建立和健全了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政策法规,形成了鼓励各方联合,规范各方面行为的政策体系,保障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施;中国在产学研究合作教育体制方面相关政策、法令滞后,缺乏法律依据和保证,影响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成效。

第二,师资队伍及教育方式的不同。美国旅游高等教育的专业师资一般都具有良好的理论素养和行业背景,这有助于学生掌握该领域的理论和实际运营。教师们都致力于通过和行业的密切联系和深入的研究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们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通过案例分析、专题研究、课程论文等形式要求学生独立研究旅游业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提高。考核方式与教学方式相匹配,体现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相比之下,国内旅游院校师资力量大多比较薄弱,大部分旅游院校的师资缺乏专业素质,多为“半路出家”,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在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还不够紧密,教学方法和考评方式还不够灵活多样。

第三,企业参与研究的程度不同。美国旅游企业的领导高度重视与高校的“产研”合作,他们是大学酒店业研究中心的重要成员。他们不仅在岗位实践中胜任职责,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具备理论研究和政策分析的能力和水平。这种半是学者,半是企业家的人才,对旅游教育的“产研”结合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相比较,我国旅游院校虽然内设旅游科研机构,但从其研究人员的构成来看,主要是学院的教师,缺乏酒店业领导的积极参与,企业主要依赖高校教师提供“技术支持”,影响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成效。

四、启示和借鉴

以上对国内外两所旅游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不难看出我国旅游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要解决问题,单靠高校或单靠旅游企业都是无能为力的,需要政府从全局、整体、长远的高度,站在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利益的战略角度上,尽快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充分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导和激励三方的合作,为解决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资源——人才的培养做出切实的努力。

基于此,笔者认为,我国旅游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应该至少包括以下3方面,缺一不可:政府方面的政策支持及法律保障;高校方面的制度、师资保障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企业方面的重视及参与。具体而言:

第一,政府方面的政策支持与法律保障。在合作教育体制方面,国家要建立和健全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政策法规,形成鼓励各方联合,规范各方行为的政策体系,并应建立和完善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保障机制。以资产为纽带、以利益为杠杆、以实习基地建设为重点,确定彼此的义务和责任。由于旅游和酒店等服务行业是以经济效益为前提的,一些单位领导就是怕学生实习影响企业效益,不愿接受实习生。因此,产学研合作教育一定要在制度上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互惠互利,以此来提高企业接纳实习生的积极性。

第二,高校方面的制度、师资保障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制度保障方面旅游高校要成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组织管理机构,搭建产学研三方合作的平台,以组织和推动产学研合作项目的落实;在师资保障方面,旅游院校要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针对我国当前旅游院校师资的现状,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从具体3个方面着手:一是对已有师资进行培训,并通过考核确定其上岗资格;二是聘请兼职教师,主要是旅游企业的领导、资深管理人员等;三是积极引进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方面,旅游院校要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围绕能力培养搞好教学领域的各项改革,并从各个环节予以保证。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通过案例分析、专题研究、课程论文等形式要求学生独立研究旅游业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提高。另外,考核方式与教学方式要匹配,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

第三,旅游企业方面的重视与参与。调动企业与大学联合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使产学研合作教育得到健康发展。长期以来,我国旅游高校“产学研”结合的热情与主动都高于企业,而企业方面比较消极、被动,缺乏主动关注教育发展和改革提出系统的建议、要求。国内旅游企业管理主要依据的不是科学管理,大部分是凭借自身经验,用行政管理的办法来管理企业。因此,我国旅游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除了政府方面的法律保障、高校的制度、师资保障外,还必须有企业的重视与参与。

产学合作教育范文第4篇

产学合作:把车间建在学校,把学校建在车间

省教育和经贸部门根据海西建设的需要,组建高等工艺美术职业教育与行业协会为龙头的职业教育集团,也已经首先挂牌组建工艺美术等专业性职业教育集团,推动了合约办学模式的施行。校企联手培养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我们建立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每年安排专业教师有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到企业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工艺美术职业教育专业教师的科研不仅靠学术文章,还必须在生产实践中去参与设计操作,并在专业教师晋升与职称评定中对作品和设计有一定的要求,学院为教师设计科研与社会实践创造条件,提供支持。

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共同结合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实际要求,派遣教师协助合作企业制订职业教育培训规划,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积极开展员工的全员培训和过程培训,建设学习型企业。产学合作的内涵就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互惠发展。校企联合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一是由合作企业设计建设方案,并向学院提供仪器设备和技术支持,建立校内“教学型”实习、实训基地。二是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实际需要,在厂区车间内设立“生产与教学一体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借鉴其他省份在鼓励企业参股公办职业院校政策,支持公办职业院校不断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与创新,吸纳企业资本资金,参股入股职业院校共办职业教育,尝试建立以公有制为主、其他所有制为辅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笔者工艺美院今年联系石雕行业协会的联合办学项目就是在项目筹备、招生工作、教材及教学资料、教师课酬、教学及教务设备和设施等资金投入及各项费用的支出均由石雕行业协会负责。高等工艺美术职业教育与行业协会合作的关键是推进企业与职业院校的相互渗透、互生共赢,真正做到把车间建在学校,把学校建在车间,形成校企合一、校厂合一的办学体制。

制度探索:建立组织和制度保障

劳动保障等部门指导企业,确保落实“先培训后就业”的就业准入制度,企业招聘职工应优先录用职业院校毕业生和经过职业培训并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落实就业准入制度,是高等工艺美术职业教育与行业协会合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围绕落实就业准入制度,如果能借鉴其他省的“实施两制度、建立一平台、加强三作用”制度,将更有利于推进我们高等工艺美术职业教育与行业协会的合作。“实施两制度”,就是要大力实施就业准入和职业资格制度。技术岗位必须持证上岗,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建立一平台”,就是该省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与经贸部门加强合作,搭建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协会平台,共同组织一年一度集联合办学、招生、就业于一体的“校企联合办学洽谈会”。“加强三作用”,就是强化政府在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协会合作办学中的组织、引导和推动作用。在现阶段,推进高等工艺美术职业教育发展仅仅依靠学校与行业协会的自愿联姻是不够的。劳动保障部门、经贸部门和行业协会要认真开展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参与制定高等工艺美术职业教育与行业协会合作办学规划,参与制定高等工艺美术职业教育与行业协会人才培养标准,参与对高等工艺美术职业教育与行业协会合作的教育教学评估和相关管理工作。

教育和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职业教育培训项目和学习者的实际需要,改革教学体制,采取灵活的学制和学习方法,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比如推行学分制的弹性学习制度,为学生和员工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等创造条件。教育和人事部门要为高等工艺美术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制度支持,为教师开通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渠道。

通过到企业的实践锻炼,实践水平较高的专业教师,可按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申请评定第二个专业技术职务,实现“双职称”。比如工艺美术专业的工艺美术师序列职称。在高等职业院校与行业协会产学合作工作中,高等工艺美术职业教育要加强主动服务意识。高等工艺美术职业教育学生求学的第一要务就是为了就业和创业。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和市场,开门办学,提高实效。根据社会需求设专业,对准就业育人才,开发教育项目,增强面向就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在就业市场上着力打造有影响力的骨干专业品牌。特别像工艺美术学科的应用性特点,决定了工艺美术职业教育更必须坚持面向产业和社会,所以全面提升工艺美术职业教育质量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途径只能是产学接轨和合作。

产学合作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产学合作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一、产学合作教育的内涵

产学合作教育,在国际上也称为“合作教育”(CooperativeEducation)。

它的基本理念最早出自于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Dewey)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其内涵是:“合作教育是一种以职业为导向(careerori2ented)的教育模式,它的目的是让学生及早地具备进入职业生涯所需要的基本素质。”1946年,美国职业协会发表的《合作教育宣言》认为:“合作教育是一种将理论学习与真实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教育模式”。国内许多学者对产学合作教育的内涵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概括起来为:产学合作教育一般是指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与教育环境,发挥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学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和岗位能力的生产现场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展产学合作教育的现状与困境

一般来说,综合性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要培养的是知识复合型和能力复合型的实用性人才。为了实现该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上,必须侧重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推进产学合作教育。

产学合作教育由学校、学生、企业三个要素构成,包括学校和企业两个课堂。它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社会生产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前,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有效途径的产学合作教育,在工科教育上比较普遍也比较成功。

从目前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探索产学合作教育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一是产学双方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增加学生锻炼的机会。利用专业与职业或行业协会的相关优势,以签订“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协议书”的方式,积极创造条件与行业或单位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增加学生锻炼的机会。二是组织学生参与教师承接的各类课题以及参与政府、企业的课题研究,以教师科研带动产学合作教育。三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寻求多领域、多形式的社会实践机会。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在应用上所具有的广泛性与包容性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实习去向的多样性。

实践证明,经过产学合作教育这种方式培养的学生,既具有理论基础知识,又有较强的动手和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适应性强,能尽早地进入岗位角色。但由于产学合作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涉及到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也涉及到社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责任观,还有大的社会、经济环境,经济利益,教育规律与市场规律冲突等问题。因此,在产学合作教育的有效实施中也面临不少困难。

1.产学合作教育的动力不足,合作流于形式或存在虎头蛇尾现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中,虽然通过协议等方式与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但由于企业追求的是生产和经营的利润,而学生能够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不可能立竿见影,因此,合作中往往只是挂牌,签协议,勉强维持低层次合作关系,互助互惠、紧密依存、长期合作的良性运行机制难以建立起来。

2.学校教学计划的安排与单位对学生实习锻炼时间的要求有冲突。学校有学校的规律,企业有企业的规律。学校遵循教学规律,在教学计划安排中,学生到企业进行的产学合作教育一般是安排在寒暑假或是第八学期。企业遵循市场规律,希望来企业产学合作教育的学生能有相当长的集中时间来单位工作。同时,也存在当企业最需要人手时,学生却因上课或考试或忙于毕业设计而请假,或是学生来时却是企业淡季,无法安排使用的情况。

3.专业课程的设置与企业需求的差距。高校的教育性质决定了其主要使命和职责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因此,要实现培养学生知识、能力、技能的目标,就必须使学生经历完整的教育与教学过程。在专业教学中,更多的强调专业知识或专业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非强调知识的针对性及实用性。同时课程设置有其周期性,不可能对岗位或职业技术的需要立马做出调整。而对于企业来说,企业最现实的人力资源策略就是直接选择任用已具备相关知识、能力或技能的专门人才。因此他们不愿意花很多力气去培训一个实践生。

三、推进产学合作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不同学科专业特点不同,拥有的资源不同,适合其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就不同。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要依据培养目标,把握专业的特点,积极推进产学合作教育,造就适用人才。

1.以“综合能力模块—能力要素—课程体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虽各具特点,但主要分为以美国为代表的少数国家的通才培养模式和以德国为代表的多数国家的专才培养模式。两种模式都高度重视品德、知识、能力的协调发展。在推进产学合作教育中,可以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以研究目标职业岗位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入手,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能力模块,分析能力要素,改革课程体系。同时,根据市场反馈的信息,适时推出各类选修课,构建“多通道、多规格、多模块”的课程体系,逐步形成“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宽、专、交”结合的教育教学体系。超级秘书网

2.加快教育教学管理改革。

产学合作教育需要学校在教学管理上加大柔性程度,使学生有较多的选择余地。如美国的学工交替的“经验学习”教学、英国的“三明治”教学、日本的“产学协同”教学模式等。我国多数高校已经实行了学分制,应该将学分制与合作教育相结合,使学生能自主安排学习时间、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并注重个性发展。这样不仅能满足用人单位时间上的要求,还能不断推进学生学习的自主化、高效化、研究化。

3.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要培养应用型的学生,开展产学合作教育,必须要有应用型的教师。

一是大学教师需要与企业有密切联系,一方面,使高校科研特别是文科类科研面向社会需要,加快成果转化;另一方面,通过与企业的接触,使自身成为既懂专业理论又有很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双师”;二是企业社会的人员也应经常到学校进行交流,成为能指导大学生实践活动、参与产学合作教育的“双师”。可以聘请社会知名专家学者、企业老总、政府官员、社会贤达担任学院、系或专业的顾问或客座教授,建立专家委员会、顾问委员会、学科发展委员会等组织,针对学院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计划、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学风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学科建设等提供建议,进行交流和研讨,使学院的人才培养在整体上更加贴近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张经强。高校产学研合作中的若干问题及思考[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1).

[2]蒋笃运。产业结构、专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问题[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