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标准化统计学

标准化统计学范文精选

标准化统计学

标准化统计学范文第1篇

为加强我国卫生统计学术交流,探讨卫生统计新理论、新方法,促进卫生统计信息与相关卫生研究领域的密切结合,提高统计理论方法在卫生管理与科研的应用水平,中国卫生信息学会拟于今年8月份召开“*中国卫生统计学术交流大会”。应邀参加本次会议的代表来自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高等医学院校、各类卫生服务及科研机构。现将大会征文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文内容

1.卫生统计学研究的现状与挑战

2.医学统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3.卫生统计规范与标准化研究

4.卫生统计信息利用与卫生信息系统建设

5.卫生统计信息共享与决策支持

6.国家、地区卫生专题调查分析

7.各地区、各部门卫生统计工作与信息化建设新成果

8.生物医学统计方法在医疗、健康与其他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

9.统计软件新的应用与数据处理

二、论文要求

1.每篇论文字不超过5000字,观点鲜明、论据充分、数据可靠、图表清晰、文字简练,必须是尚未公开发表的论文。

2.题下需注明作者单位、姓名、职务职称、通讯地址及邮政编码、E-mail地址。

3.正文前附加200~300字内容摘要及主题词。文章中引用的参考文献,请用脚注符号序号注明(按一般出版要求于文末以[1]…一一列出参考文献的有关内容)。

4.以Word文档编辑,用A4纸、小四号字、1.5倍行距打印文稿一份,与电子文稿一并寄出,并提供方便联系的电话号码和E-mail,以便及时联系。

5.投稿地址:

第四军医大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E-mail:

“学术程序委员会”收到论文后将以电子邮件或电话及时通知提交论文者。

6.征文截止日期:*年6月15日。

7.会议其他有关事宜请查询卫生部网站和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卫生信息标准化专业委员会网站

标准化统计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急救护理流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救治时间;不良反应;满意度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是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一种疾病,大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神经功能缺损,有70%~80%的生存者存在偏瘫症状,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急性脑卒中疾病的产生与脑血管破裂及阻塞后而引发脑组织出现弥散性及局限性损害有直接关系,临床症状为口歪眼斜、语言丧失、昏迷、智力障碍及半身不遂等症状,疾病进展较快,死亡率高并且预后治疗效果差[1]。为了确保急性脑卒中患者能够快速恢复健康,应将急救护理流程应用于疾病护理中,以提升疾病预后治疗效果[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1月在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标准:均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疾病诊断标准;发病时间<3h;无癫痫发作史。排除标准:严重肝肾等脏器功能衰竭;恶性肿瘤;传染性疾病;静脉溶栓治疗禁忌证。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51~83岁,平均(65.6±3.5)岁。观察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52~85岁,平均(66.5±3.8)岁。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活动知情,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措施,当患者进入到医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挂号及分诊给予指导,检验单及CT单由医生开具,告知患者缴费方法,并引导患者进行相关的检查,以检查结果为依据,以便能够明确病情,当疾病被诊断后,引导患者开药、缴费、配药、溶栓治疗、办理住院等,当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追踪管理。1.2.2观察组。采用急救护理流程,(1)将患者以往的急救经验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以患者的疾病特征为依据,合理制定急救护理流程。(2)需要将标准化的检查流程用于急救护理工作中,检查患者病情的基础情况及血样,需要将检查时间控制在15min以内,综合评估患者病情。(3)在急救之前检查患者的急救设备及急救物品,防止在对患者进行抢救期间急救设备及药物出现缺失。(4)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的实际情况告知科室中的医生,并与检查科室进行联系。(5)及时将疾病检查结果上报给患者及其家属,对于一些出现不良心理情绪的患者应给予安抚。(6)应提前准备好急救过程中使用到的药物、皮试及导管等急救物品。(7)给予患者散热及保温护理。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救治时间(CT检查时间、静脉开通时间、入院至开始溶栓时间、确诊时间);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呼吸道阻塞、脑疝、上消化道出血、神经系统损伤)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满意:80~100分;一般满意:60~79分;不满意:<60分[3]。总满意=满意+一般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救治时间对比

观察组CT检查时间、入院至开始溶栓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静脉开通时间、确诊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标准化统计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PBL;翻转课堂;中职;内科护理

PBL教学模式早在1969年就被提出,常用于医学教育,我国多用于各大高等医学院校,职业院校中有关PBL的研究相对较少,将其与翻转课堂联合应用于护理专业核心课程内科护理的教学研究则更少。本研究探讨PBL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以我校2017级护理专业二年级两个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1个班作为实验组,采取PBL联合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另1个班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讲授式模式进行教学。两组学生入学后所学课程均相同,且年龄、性别以及既往学习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1.2.1对照组教学方法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按教学大纲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集体授课。1.2.2实验组教学方法(1)师资队伍遴选与培训。两组师资均采取自愿报名与教研室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选拔热爱护理教学、从事内科护理教学工作3年以上、本科及以上学历、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分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师。邀请PBL教育专家和护理教育专家对实验组教师进行8个学时的PBL教学指导与培训。(2)PBL案例编制。研究者与实验组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教学大纲编制教学案例,具体步骤如下:①研究者与实验组教师共同编制标准化案例初版;②邀请1名PBL教育专家和1名护理教育专家对标准化案例初版进行修改;③根据专家建议形成标准化案例二版;④选择一个班级使用标准化案例二版;⑤根据标准化案例二版上课情况修改案例,形成最终版。(3)具体教学过程。①课前:教师准备好PBL案例,将学生随机分组,每组6~8人,选择一名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将相关病例、图片以及视频资料预先提供给学生,并提前将案例的预设问题和答案发给小组长,对小组长进行培训,确保课上有效讨论。②课中:学生针对案例进行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小组长记录小组成员发言情况,根据案例预设问题引导小组成员提出新问题。小组成员提出问题后,首先利用课前教师推送的资料获取案例相关知识,寻找问题答案,随后小组内进行资料分享,讨论出最终答案。最后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每组选出1名汇报员、1名记录员,汇报员详细介绍案例新问题的提出与答案搜寻讨论过程,由记录员以文形式记录并上交。1.2.3评价方法依据学习三维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评价学生知识获取、学习能力提升、职业情感发展3个方面。知识获取情况评价以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依据。学习能力提升与职业情感发展采用自制问卷评价。学习能力提升评价参考美国爱迪乐(IDIIL)教育研究院提出的关于评价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6项指标,即学习专注力、学习成就感、学习自信心、思维灵活度、学习独立性、学习反思力,并结合本研究PBL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还需测量知识迁移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信息素养,共计12个维度,得分越高,表示学习能力越强(反向条目需要反向计分)。根据护理专业特点,职业情感发展评价参考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问卷,共5个条目,得分越高,表示人文关怀意识越强,职业情感发展越好。1.2.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学习能力问卷调查结果比较。(见表1)调查显示,实验组学习独立性、知识迁移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信息素养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维度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学生人文关怀意识问卷调查结果比较。(见表2)2.3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见表3)

3讨论

PBL即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先提出,现已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热点[1]。该教学模式采用小组讨论形式,学生围绕某一复杂、多场景、基于实际问题的专题或病例提出问题、讨论和学习,其核心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指学生在课前完成知识学习,而课堂通过教师与学生互动对课前知识进行巩固。该模式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随着数化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推进,该模式已被越来越多应用到护理教育中[3]。PBL与翻转课堂这两种教学模式的共同之处是强调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研究将这两种模式进行有机结合并用于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1PBL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降低学习难度。内科护理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护生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中职院校该课程课时少、任务重、临床实践时间短,同时,学生年龄小,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如何将课堂上所学知识与临床实际应用相结合始终是个难题。而本研究将PBL与翻转课堂有机结合,利用信息化手段将PBL需要的知识置于课前让学生进行自学,降低了学习难度。在课中,PBL教学将知识情景化,让学生在案例中进行实践,实现理实一体化。两种模式联合使用,学生理论成绩有所提高。

3.2PBL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传统教学法能够系统地完成专业知识的教授,但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讲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乏学习主动性,不善于思考,往往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识点没有深入理解等情况。而临床护士不仅需要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更需要有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临床思维、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4]。因此,本研究将PBL与翻转课堂模式有机结合,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学习独立性、知识迁移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信息素养都强于对照组。这提示PBL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通过案例分析与讨论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符合临床护理岗位要求。

标准化统计学范文第4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诊治的612例神经科患者资料,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CCMD-3)诊断标准。其中男256例,女356例;年龄20~64岁,平均(53.2±2.6)岁;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64例)和观察组(34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风险分析

1.2.1护理人员因素

从事精神科工作的护理人员多年龄较轻,工作经验不足,工作年限较短,对突发事件缺乏应变能力,因而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易出现错误。

1.2.2精神疾病因素

患者因受到精神症状的影响或心理因素而出现伤人、毁物、自伤、噎食以及自杀等行为,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患者因疾病原因不能正确描述,容易延误病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精神科患者服药后可能会引发药源性精神障碍或不良反应,患者长期患病,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多次入院会增加其心理压力,同时也会提升治疗难度。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过程中根据患者存在的风险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具体为:①密切观察病情。对于危重症及存在危险的患者,在交接班过程中,如病情恶化应立即向上级医师报告,及时治疗,不定时对护理质量进行评分,确保患者的安全。②提升家属陪护质量。加强陪护和探视人员的管理,加强对家属的宣传教育工作,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指导患者家属积极配合医师的诊治工作,以免引发不必要的风险。③严格进行安全检查。认真做好各项安全检查工作,对于新入院的患者要认真检查随身携带的物品,并要家属做好配合工作,嘱患者家属在探视患者时不可携带危险品进入病房,每周对病房进行一次安全检查。④提升法律意识。建立完善的风险防御机制,护理人员努力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专题讲座,通过不断学习掌握相关条例;⑤完善护理文书的书写记录。做好护理文件的书写,护理文书记录是在出现护理纠纷时的一个重要法律依据,当出现护理纠纷时,护理文书就会被封闭,无法进行修改。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患纠纷投诉率、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以及医疗满意度。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患纠纷投诉率、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3讨论

标准化统计学范文第5篇

1.严格规范工作流程,制定标准规范:供应室消毒作为医院无菌医疗器械的供应中心,保障无菌物品质量是其重要的工作内容,提高无菌物品质量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因此,需要严格规范操作流程,加强每一个环节的管理,保障医疗安全质量。另外,供应室建立感染监控小组,成员主要由护士长和具备较强责任心的护理人员组成,主要具备监督、感染管理以及指导等职能。细化并分组落实回收、洗涤、组装、消毒、灭菌、敷料制作、存储以及监测等工作,严格把关,各尽其责,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职能。加大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在医学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医疗器械设备不断更新的环境下,供应室专业化与机械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供应室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护理知识,而且还要具备医院感染、消毒隔离、机械物品以及电工等方面的知识。因此,要注重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组织其学习“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等方面的知识,加强护理人员的无菌技术、消毒灭菌观念,并提高规范化操作自觉性;另外,还可通过举办相关专业知识讲座等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此外,定期考核护理人员,进而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加强重复性使用器械质量监督:供应室必须对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灭菌工作做到彻底到位才能真正做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

2.护理人员对重复性利用的器械要进行定期检查、抽查,一旦发现器械消毒质量不合格,立刻采取妥善措施进行处理。另外,严格根据标准规范加强器械清洗到包装检查,严格监测消毒灭菌物品和环境,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率。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由医院供应室管理人员和病区护士长组成消毒合格检查监督评价小组,检查记录供应室实施科学管理前、后的消毒物品消毒合格率以及护理人员规范操作情况,对护理人员的业务知识情况进行考核,每天统计消毒合格率,以原卫生部2009年颁布的“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作为评定标准,该项工作由供应室管理人员具体执行;护理人员业务知识考核内容依据供应室相关工作技术知识和技能考核评分,总分100分,≥90分为优秀,60~89分为及格,<60分为不及格,每个季度考核1次,由护理管理部负责执行。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