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突出增收优化环境为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

突出增收优化环境为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

突出增收优化环境为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全面、准确地分析和把握农业发展形势的基础上,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作为农村一线的一级政府,深入贯彻落实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中心任务。据调查统计,“十一五”末,xx乡工农业总产值达8632万元,比2000年增加4795万元,年均增长13.8%,其中:农业总产值达5759万元,比2001年增加2189.22万元,年均增长9.5%;工业总产值达2603万元,比2001年增加1125万元,年均增长10.6%;农民纯收入达2242元,比2001年增加1104元,年均增长12.3%。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科技教育加快发展,民主法制不断健全,这些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目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仍然很多,主要表现在: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农村基础设施改善较慢;村庄建设杂乱无章,人民环境条件较差;农民思想观念滞后,素质不高;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等。根据以上实际,我们必须从突出增收、优化环境人手,在解放思想中求新路,在科学发展中求进步,在兴乡富民中求活力,为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

——增加农民的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根本保证。根据全乡川、浅、脑地域分布特征,依托距西宁、大通和县城威远镇较近和“五峰寺”旅游资源优势,应从以下方面抓好增收:

(一)按照“高产、高效、安全、增收”的要求,坚定不移调结构,充分发挥生态区位优势,优化配置资源,使种植特色化,特色区域化,区域规模化,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档次和应市水平。在上马、陈家台、下一、下二等几个川水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拓展反季节无公害蔬菜,优质蚕豆、花卉等高原特色种植,使其尽快形成规模;海子、上庄、白多娥等浅山、半浅山村要以避旱作物种植为重点,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总播种面积的55%以上,使其真正成为公路沿线薯类种植带;平峰、纳家、兴隆等脑山、半脑山村扩大油菜播种面积,使油菜种植面积达到总播种面积的65%以上,形成油菜生产带;充分利用海子、后头沟、新庄、上庄、上马、仓家、七塔尔等几个村的地域优势,巩固互助红小麦良种生产基地。通过调整,使全乡特色优势作物播种面积达到总播种面积的90%以上,实现产业化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二)发挥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增加农民收入。抓好后头沟、北沟等村为主的奶牛养殖业,利用毗邻西宁、大通县城的优势,充分占领牛奶市场;抓好陈家台、仓家等几个村的生猪仔猪养殖业,做好畜种改良工作,在科学养殖上做文章,缩短饲养周期,增加出栏率和商品率,提高经济效益,抓好以平峰、纳家等几个村的暖圈养羊,在巩固绵羊养殖的基础上着重向肉用、肉毛兼用、绒小羊养殖方向发展;抓好转咀、上马等村的牛羊育肥贩运和“西繁东育”工程,缩短育肥周期,抓总量,上规模,搞好流通,确保畜牧业效益稳步增长。

(三)抓好劳务培训和转出工作,增加农民收入。劳务输出是增加农民收入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以“技能增强、人员增多、时间延长、收入提高”的目的,根据市场需求,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劳动技能培训和输出工作。广泛收集和反馈劳务信息,广辟转移门路,拓展输出渠道,加大劳务输出,增加劳务收入。

(四)大力开发资源优势,带动当地二、三产业发展。提高农民从二、三产业中获取的实际效益。一要开发五峰寺旅游资源,继续争取开发五峰寺水资源;要进一步加大五峰寺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开发资源优势带动当地二、三产业的发展;二要在五峰寺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基础上,编制五峰寺宣传手册,进一步加强宣传和招商引资力度。三要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把北沟、石湾石英矿的开发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积极寻找合作伙伴,争取早日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四要重点抓好七塔尔村粘土厂等工矿企业的开采力度,加强对青海嘉隆公司五峰预制砖分公司、下一新型建筑装饰材料厂、五峰酒厂的规范运作,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效益。五要重点扶持好下马、上庄两个个体私营经济基地,整顿经营秩序,规范市场运作,使其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优化环境,切实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

交通方面:改善五峰寺旅游公路的整修工作。进一步抓好全乡10条乡村公路的上沙整修和村级道路硬化工作,合理构筑农村道路网,形成布局合理的出行通道,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农业方面:在巩固好油菜、洋芋、蔬菜基地的扩建的基础上,加大农业新技术推广力度,加强小能源项目建设,做好“三池一改”工作,利用3年时间,使能源建设户达到总农户的50%以上。

畜牧业方面:在做好10个示范点的基础上,积极争取项目与扶持资金放资,争取实施良种肉牛养殖建设与科技入户示范工作。

林业方面:做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农田林网和“四荒”、“四旁”造林,搞好庭院绿化,构筑农村绿色屏障,再造秀美五峰。

文化教育:实施倡导文明新风,提高农民素质,保障农民的健康为主体的文化、教育、卫生、体育设施建设。逐步形成了乡有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和文化中心户,创新农村文化生活的载体和手段。继续举办好五峰寺“六月六”传统花儿会、七塔尔戏曲演唱会和北沟物资交流会,扩大对外宣传力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素质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中小学远程教育,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建立健全农村卫生网络,完善乡村医疗服务设施,加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监管力度。

村容村貌方面:从最基本的清洁卫生、道路疏通、绿化美化做起,改善“脏乱差”的现象,为新农村建设优化环境。使每个村庄的面貌有大的改观,建立一套长效的约束管理机制,形成天天搞,年年抓,促使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切实搞好规划:在搞好陈家台、上马两个新生村建设规划,示范村的基础上,突出各村实际,以“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具有操作性”的原则,利用3—5年时间完成16个村规划任务。在此基础上,按照先易后难的步骤逐步实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