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社会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社会和谐

周绍朋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对和谐社会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谐社会与社会和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社会和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和谐社会则是一个包括政治和谐、经济和谐、文化和谐和狭义上的社会和谐的完整体系。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永不停止的历史过程。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和谐系统工程历史过程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制定“十一五”规划必须坚持的一项要原则,十六届六中全会又专门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说明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极端重要性。为了把构建和谐社会这一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潮流的理念和必须坚持的原则落到实处,首先必须对和谐社会有一个全面的理解。本文拟就这个问题淡一点意见。

一、和谐社会与社会和谐的区别与联系

从表面上看,和谐社会与社会和谐似乎并没有什么区别。实际上,这两个概念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首先,“和谐社会”中的“社会”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在内的一个完整的社会系统;而“社会和谐”中的“社会”则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理解,它与“和谐社会”中的“社会”是完全相同的;而从狭上理解,它又是与政治、经济、文化相并列的那个“社会”。如《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这里的“社会和谐”中的“社会”就是广义上的社会。而《决定》的第六部分,则把“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里所说的“社会”,显然是狭义上的“社会”。当然,和谐社会与社会和谐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关于这一点,从前面的论述中已经可以看到。从广义上看,实现社会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和目标;从狭义上看,实现社会和谐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弄清上述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是非常重要的。

自从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以来,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某某的口号随处可见。这一方面说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已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另一方面,也说明人们对构建和谐社会还缺乏一个准确的理解。构建和谐社会虽然要以各个基层单位的和谐为基础,但它决不是各个单位和谐的简单加总。同时,实现狭义社会意义上的社会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极为重要的方面,但它又决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全部内容。应该说,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要实现一个更高层面的广义的社会和谐。

二、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前面已经谈到,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社会”不是通常所说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中的狭义的社会,而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在内的广义的社会。因此,和谐社会是包括政治和谐、文化和谐、经济和谐和社会和谐等在内的广义的和谐社会。构建这样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关于这一点,《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已经阐述得很清楚,下面我只想就政治和谐、经济和谐、文化和谐和狭义上的社会和谐的关系谈点自己的看法。

实现政治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没有政治上的和谐,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在当今世界上,强权政治和政治动乱是世界不和谐的根本原因。在我国,在那些以阶级斗争为纲和党内不断开展两条路线斗争的年代里,人人都被纳入不同的斗争之中,社会的不和谐也就是必然的了。因此,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必须加强和谐政治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各个基层单位的和谐政治建设。

政治和谐与政治文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党的十六大曾提出,在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建立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只有实现政治文明,才有可能实现政治和谐。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制度文明和法律文明。从一定意义上讲,制度文明也是法律文明。社会主义的法律制度文明,表现为社会主义的法律制度必须是保护全体人民利益的,是以人为本的,并且是公正的。这是实现政治和谐的基本保证。

实现政治和谐,必须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民主才能达到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才能实现和谐。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全体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性质决定了加强党的领导与确保全体人民当家作主是完全一致的。而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的根本途径就是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扩大社会主义民主,首先必须充分实现党内民主。各级党的组织,在决定一切重大事务时,都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切实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同时,扩大社会主义民主,还必须充分实现社会民主。各级政府在决定各项重大事务时,都必须充分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

实现政治和谐,必须不断完善法制。民主和法制是对立的统一,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有了健全的法制,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有规则和秩序,有了规则和秩序,也才能够真正实现和谐。我国是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坚持以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之一。而要坚持以法治国,首先必须坚持以法行政。各级政府机构和一切政府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必须有法律依据;在执行公务活动时,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规则,违反法律的要受到追究和惩处;使公民受到伤害和损失的,要给予赔偿。总之,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特别是坚持以法行政,是实现政治和谐,从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

实现政治和谐,必须反腐倡廉。只有政府廉洁,才能政通人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政府的基本要求是廉洁、公正、高效。同时,在廉洁、公正、高效三者之间,廉洁又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只有廉洁,才能公正;只有公正,才有可能高效。因此,人们对政府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廉洁。政府的廉洁,是实现政治和谐,从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之一。很难设想,一个腐败横行的社会,能够实现真正的和谐。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确保各级政府的清正廉洁,而要确保各级政府的清正廉洁,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倡廉工作。

实现经济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经济和谐,不仅社会和谐很难实现,即使有了一时的社会和谐,也很难得到巩固和发展。在当今世界,贫穷是产生动乱和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现阶段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相对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正是基于这一点,邓小平同志才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党中央也才一再强调,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历史阶段,但与此同时,诸如就业、分配不公、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各种社会矛盾也进一步凸现。面对这种情况,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提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部署。

科学发展的实质是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而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首先必须实现协调发展。所谓实现“五个统筹”实际上就是实现五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即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国内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协调发展。就实现经济和谐而言,一方面要实现经济运行的和谐,另一方面,还要实现分配的和谐。实现经济运行的和谐,关键是要处理好经济运行中的各种重大比例关系,如产业之间的关系、区域之间的关系、积累和消费之间的关系等;实现分配的和谐,则主要是处理好公平、不平等和效率之间的关系。

在处理好经济运行中的各种重大比例关系方面,我们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但还需要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加以改进。

处理好公平、不平等和效率之间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一方面,政府要尽可能地为每一个公民提供公平的机会,包括受教育、就业和享受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机会,另一方面,还要通过一定的政策调节,把结果的不平等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提供公平的机会和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结果不平等都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它是我国现阶段实现分配和谐的唯一正确的途径。只有实现了包括分配和谐在内的经济和谐,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现文化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文化对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会产生重大影响,也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无形的手。只有实现了文化和谐,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文化包含的内容很多,同时它又渗透到经济社会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就一个社会而言,文化的核心就是这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包括主要的信仰、崇尚和对真、善、美的判断标准等。《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同时还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当前,文化领域里还存在许多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因素,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对一些腐朽文化的宣传、对某些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冲突的价值观的过分渲染、非法或违法网吧对青少年的毒害等等。即使在广告领域,也存在着不少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躁音。如在房屋销售广告中,就存在着一片诸如“新贵公寓”“富人聚集区”“白领贵族集聚地”等一些过分渲染贫富差距的叫卖声。在很多人还没有立足之地的情况下,这种喧闹只能加深矛盾,增加仇恨,从而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建设和谐文化是全社会面临的重大任务,但文化界,包括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等领域肩负着更大的责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促进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运用某些市场机制的办法。但文化又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对各个文化事业的主体来说,面临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矛盾更加突出。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这一方面需要各文化事业单位的自律,另一面还需要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从一定意义上讲,监管比自律更加重要。不可否认,当前文化领域里存在的一些问题,如非法网吧对青少年的毒害等,无不与监管不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还必须对文化事业进行准确的定位,这是确保各项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对一些作为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文化事业,政府应当给予更多的投资和补贴,而不能不加区别地一味强调经济效益和自负盈亏。

实现社会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很显然这里所说的社会和谐,是指与政治和谐、经济和谐和文化和谐相并列的狭义的社会和谐,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同时《决定》还提出了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的七项任务,即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社区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和国防建设,保障国家稳定安全。这七项任务都十分重要,但起统领作用的还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服务职能。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也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为了更好地履行这一宗旨和神圣职责,必须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按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客观要求,在准确界定政府职能的基础上,更加全面地履行政府职能。现阶段要在继续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强化社会管理职能,一方面要增加投入,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同时还要加强社区和社会治安管理,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缓解各种社会矛盾,确保社会的安定与祥和。当前最重要的是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关键是健全公共服务网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要把基本的公共服务覆盖到全社会,特别是覆盖到广大农村,实现全社会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的基本平等。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逐步加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和提供强度。特别是要正确认识医疗、教育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性质,使广大社会成员在就学、就医、就业和社会保险等方面有基本保障。当前,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一方面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供不足,而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又将大量的本应用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资金用于经营性的国有资产投资上。这个问题必须通过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和建立国有资本预算制度加以解决。

上述几个方面的和谐形成一个和谐社会的完整体系,他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必须全面统筹,整体推进,才能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三、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二0二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但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和任务,决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建成。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永不停止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解决社会矛盾的过程。只要社会矛盾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就不会停止。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认识。

同志在他的的著名的哲学著作《矛盾论》中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精辟的论述,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讲到矛盾的普遍性时,他指出,“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在讲到矛盾的特殊性时,他又指出,“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都有特殊性”“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这些论述应该成为我们进行一切工作,解决一切社会矛盾的基本指导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我们一方面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同时我们还要认真研究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矛盾的特殊性。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发展新阶段,我们面临的优势和主要矛盾都是同这个发展阶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那么,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又有哪些特殊性呢?为了更好的回答这个问题,还需要把它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结合起来加以研究,因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本身就属于矛盾的特殊性问题。

在《矛盾论》中,同志在谈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时指出,“不能把过程中所有的矛盾平均看待,必须把它区分为主要的和次要的两类,着重于捉住主要的矛盾”“矛盾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存在一些矛盾,而且每个领域都存在着自己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由于发展是硬道理,因此,从总体上说,经济领域中的矛盾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在经济发领域中又存在着诸多矛盾,而且在这些矛盾中,又有着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下面仅就此作一简要分析。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经济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不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一系列问题和矛盾,但从实现经济和谐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看,我认为主要是总量与结构的矛盾和收入差距拉大与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应不足的矛盾。

在总量和结构的矛盾中,主要是经济增长偏快。总量得不到有效控制,增长方式就很难转变,结构就很难调整,资源环境压力也就很难缓解。在制订“九五”计划时,我们曾提出,到2010年GDP总量比2000年再翻一番,但在制订十一五规划时,由于前五年增长太快,又提出到2010年人均GDP再翻一番,即使按照这样的要求,也只需要每年7.5%的增长速度,但2006年的增长速度却达到10.7%。最近四年以来,我们对经济增长的预测或调控目标分别是7%、7%和8%、8%,但实际都超过预测和调控目标的2.5个百分点左右。预测或调控目标只有7%或8%,结果却达到了百分之九点多和百分之十点多,这是不是增长的太快了一些呢?这种快是好是坏呢?在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把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改为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这说明了中央对发展质量的重视,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还需要全党全国的共同努力.

在收入差距拉大与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应不足的矛盾中,主要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应不足。从表面上看,收入差距拉大与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应不足似乎并不是一对矛盾,但仔细分析,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也是一个分配问题,只是它属于二次分配罢了。一次分配的公平是十分重要的,但一次分配的不公也可以通过二次分配加以弥补;二次分配不公,又会加剧一次分配的不合理。当前,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一次分配的不公问题,这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与提供比较充足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次要的方面。如果在就学、就医、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政府能够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比较平等的机会和水平,即使收入分配差距稍大一些,社会也是完全能够承受的,是不会影响社会稳定的。可以肯定,随着我国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应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必将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资料: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2、:《矛盾论》,《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3、周绍朋:《关于公平、不平等与效率问题的思考》,《市长参考》,200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