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志愿者实践思考

志愿者实践思考

志愿者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石,是奥运会真正的形象大使。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和高水平的志愿服务,是成功举办奥运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每届出色的奥运会,必定有令人称道的奥运志愿服务。奥运会离不开志愿者,志愿者为奥运会添彩。正如罗格先生所说,“奥运会是运动员的盛会,也是志愿者的盛会”,奥运会志愿者以其真诚的微笑和热情的服务,给人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美好印象。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在服务奥运会和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大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努力践行人文奥运理念,为成功举办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区157名驾驶员志愿者,2.5万名城市志愿者和为数众多的社会志愿者坚持“以人为本”,实践“服务至上”的行动理念,在奥运赛前,在社区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满足公众和社会的服务需求,努力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积极地为各国运动员、体育官员、媒体记者、赛场观众,提供人性化、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让每一位奥运会参与者都能享受到热情周到、细致得体的服务。

一、*区奥运志愿者工作的主要做法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项目自2005年6月5日正式启动,形成了由六个工作项目和一个主题活动组成的总体工作格局,包括“迎奥运”志愿服务项目、奥组委前期志愿者项目、赛会志愿者项目、城市志愿者项目、社会志愿者项目、奥运会志愿者工作遗产转化项目和“微笑北京”主题活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会期间,除有十万名赛会志愿者直接为赛会提供服务外,在奥运场馆周边重点区域及全市重要交通枢纽、商业网点、旅游景点、医疗机构、住宿酒店、文化活动场所等城市重点区域设立500多个城市志愿服务站点,有40万人以上的城市志愿者提供信息咨询、语言翻译、应急救助及具有区域特点的志愿服务,有百万人以上的社会志愿者在社区乡镇开展日常志愿服务活动,有千万人投身“微笑北京”主题活动。*团区委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团市委的统一部署,从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高度出发,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全力做好奥运志愿服务的“五建”工作,为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组建高素质的志愿服务队伍

根据奥运会的需要和区委、区政府以及团市委的统一部署,*团区委一共组建了三支志愿者队伍,即城市志愿者队伍、驾驶员志愿者队伍和社会志愿者队伍。

1、城市志愿者队伍。城市志愿者是指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和第13届北京残奥会赛会期间,为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包括奥运会官员、各国代表团官员、教练员、运动员、随队工作人员)、国内外媒体记者、观众、游客以及广大首都市民的生活、工作、出行等各项活动提供信息咨询、应急服务、语言翻译以及其他区域特色服务的志愿者。城市志愿服务作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六大项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运行联系最为紧密,对于保障赛会的顺利进行和城市的正常运转有着重要意义。

*区城市志愿者工作于20*年6月正式启动,团区委积极向社会公众宣传奥运知识、志愿者知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公布志愿者招募条件、方法及相关政策。同时积极开展区校对接工作,鼓励高校进行集体报名,吸收了一批基本素质好、参与热情高、管理能力强的优秀青年加入到了城市志愿者队伍中来。团区委根据“逐步确认、逐步上岗”的思路开展城市志愿者的选拔录用工作,向2.5万名申请人发放了录用通知书,并按照“目标明确、分类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思路,对全区的站点负责人、骨干志愿者开展了重点培训,对普通的志愿者开展了全员培训。

2、驾驶员志愿者队伍。奥运期间,*区157名驾驶员志愿者为国际奥委会官员、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官员、赛事技术官员和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等国际贵宾提供标准化、多样化、个性化的交通服务。

我区驾驶员志愿者选调工作于20*年7月正式启动,区驾驶员志愿者工作总队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与全区100余家单位通力配合,顺利完成了志愿者动员报名、资格审核、测试评估、团队组建、岗前培训和实战练兵等阶段的工作任务。并实现政治审查和综合素质审定合格率100%,交通安全落实率100%,参训率和培训合格率100%,赛时上岗服务率100%,保障任务完成率100%,志愿者激励率100%。

3、社会志愿者队伍。社会志愿者是赛会期间在社会公共场所,通过开展秩序维护、文明倡导、环境美化、扶危助困等志愿服务,服务于社会秩序维护、社会氛围营造、赛场文明宣传、和谐环境创建的志愿者,涵盖除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和城市志愿者以外的所有志愿者,是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团区委在奥运期间建起了社会志愿者的“四结合”运行机制,即坚持整体协调与分级负责相结合,坚持属地统筹与条块互动相结合,坚持社会发动与组织动员相结合,坚持重点领域服务与全面服务相结合。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奥运、服务奥运、奉献奥运的热情,营造文明、有序、安定、祥和的社会氛围,为平安奥运与和谐社区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创建科学的城市志愿者运行保障体系

1、工作运行信息化

志愿者资源的调配利用和志愿服务的运行管理是整个城市志愿者工作的基础和核心。团区委建成了以城市志愿服务站点为核心,以信息化为手段,以强化志愿者指挥管理、提升志愿服务工作水平为目标的城市志愿服务信息管理平台,进一步巩固“区—校—街—站”四级联动的管理网络,加强各工作层面的联系和互动;通过建立志愿者服务信息的数据库,依据信息管理平台中志愿者的服务状况的纪录,可以更加科学、公正、透明地对志愿者进行考核、评估和激励,实现了站点、志愿者、志愿服务工作的互动结合,为奥运期间城市志愿服务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2、管理规章制度化

为保证站点志愿服务工作的高效开展,根据团市委的有关要求和*区的自身实际,团区委对服务站点的运行管理进行了规范,制定了相关工作制度,包括《*区城市志愿者工作指导意见》、《*区城市志愿者行为规范》、《*区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工作管理制度》等,对城市志愿者的行为规范、岗位职责、服务流程、督察考核、工作记录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使志愿者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更加明确,使志愿服务更加规范有序。

3、宣传报道立体化

为营造良好的城市志愿服务氛围,奥运会期间,团区委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努力打造立体化的宣传报道体系。以《志愿*》为载体,详细深入地记录和报道各街道社区的城市志愿服务工作,大力宣传城市志愿服务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形成“市—区—街”三级宣传报道系统,力求信息报送系统化。丰富站点宣传材料的种类,根据群众需要,结合宣传主题,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精髓;丰富宣传手段,除了使用传统的传单、横幅、展板等宣传手段,利用了声光电等高科技宣传方式配合宣传,丰富宣传手段,提高宣传效果,力求宣传效果持续化。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交流,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宣传资源对城市志愿者工作进行报道,构建稳固、顺畅的城市志愿服务工作宣传平台,力求宣传报道扩大化。

4、后勤保障社会化

对于后勤保障,团区委按照“去繁从简、节约高效”的原则,采取了统分结合的方式进行。对于服装、帽子、腰包等物品,则分发到各对接高校,由高校负责发给本校的志愿者。对于宣传材料,则分发到各街道团工委,由街道负责发放到所辖区域的站点上。对于志愿者饮用水、午餐,则由团区委和相关奥运定点企业合作统一配送,保证餐饮食品的卫生安全。另外,团区委还给城市志愿者购买了人身意外险、电话卡,发放了公交卡,并在*医院开通志愿者急诊绿色通道,为城市志愿者提供全方位保障、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5、指挥体系扁平化

为适应赛时城市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运行和统筹协调需要,团区委成立了城市志愿者工作赛时指挥中心,下设督察考核组、协调联络组、后勤保障组、新闻宣传组、信息平台组等五个工作组。指挥中心还与团市委、区奥运指挥中心、区应急指挥中心、场馆运行团队、各志愿者派出高校无缝对接,确保管理机制的流畅,统筹推进城市志愿者工作。

(三)、创建奥运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长效机制

按照“成果理论化、队伍长期化、项目固定化、机制科学化”的要求,团区委积极建立起奥运志愿者成果转化工作机制,及时将奥运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为推动*区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优秀资源,成为推动*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一是扎实开展志愿者理论研究工作,配合区委和团市委进行相关图书专集的编写,以画册、理论成果集等多种方式固化*区的理论成果。二是将志愿者队伍转化为一支相对固定的志愿服务队伍,做好*区志愿者队伍的保留和建设工作。三是固化城市站点服务项目,继续开发各类贴近城市运行需要、贴近市民需求的公益项目,不断完善*区的志愿服务项目体系。四是建立起与市级有效联动、对区域有效统筹的区级志愿服务协调机制,促进*区志愿服务事业的科学长远发展。

二、志愿服务产生的社会效应

志愿服务有着重要的价值,对个人与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志愿服务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对于提高个人思想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安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

(一)、提高了人们的能力素质

志愿服务具有崇高的精神价值,这是超越物质追求的。奥运期间,我区共有2万多人参与到了志愿服务工作中,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贡献自己的力量。对于这些志愿者个人来说,通过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奉献精神得到彰显,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同时,志愿服务对整个社会的精神追求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为无论是古老的东方文明还是悠久的西方文明,都含有对至善至美的社会精神的追求。奥运志愿服务促进了我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志愿服务是青少年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是青少年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的现实途径之一。在奥运志愿服务实践中,我区广大青少年丰富了生活体验,培养了公民意识,提高了组织和协调能力,增强了自信心和荣誉感,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发展,素质能力得到整体提高,这为社会的良性运行和未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志愿服务能够创造社会经济价值。志愿服务不以获得直接的工资、福利为目的,因此许多社会公益活动和大量的非营利组织愿意让志愿者参与其中,从而获得人力资源方面的支持,大大地节约了成本,为社会直接或间接地创造出价值与效益。有关资料显示,1996年亚特兰大夏季奥运会有6万多名志愿者,节省经费约1.3亿美元;2000年悉尼奥运会有约4.7万名志愿者,节省经费约9000多万美元,2004年雅典奥运会有6万多名志愿者,节省经费约1.2亿美元。在我区筹办奥运会的过程中,大量的志愿者参与其中,通过他们提供无偿服务,大大降低了我区筹办奥运的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促进了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是促进了社会的和谐有序

志愿服务有着巨大的社会价值。它以扶贫济困、扶弱助残为主体,在城乡发展、社区建设、抢险救灾以及大型社会活动等公益事业中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奥运期间,志愿者通过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关怀,消除了彼此间的疏远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同时,通过共同参与志愿活动,不同社会群体与阶层之间加强了相互了解和沟通,缓解了社会矛盾,增进了社会信任,对社会问题的消解发挥了积极作用。另外,志愿服务对其直接受益者——服务对象,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志愿者让服务对象感受到人间的温情与关怀,帮助服务对象融入社会,增强服务对象的自信心和归属感,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促进社会的和谐有序。

三、志愿服务推动共青团事业的新发展

志愿服务是共青团组织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奥运会举办的契机,共青团组织大力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引领团员青年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通过志愿服务工作实现共青团组织工作思路的创新

从“抓活动”向“抓建设”转变。在新时期发展志愿服务事业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开展活动形成声势、打响品牌、扩大影响。但必须看到,在新的时期,共青团如果只靠开展各种轰轰烈烈的活动的方式,是不能适应社会变化、青年变化的,也难以体现志愿服务事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应该发挥的重要作用。团区委在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初始阶段,就提出要克服以往志愿服务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重结果而不重过程的现象,要求既要圆满完成任务,又要在实施过程中体现出“建设”的基本思路和“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目前,就奥运会后志愿者工作的成果转化,团区委提出了“四个一”的目标:固化一支志愿者队伍,建立一批志愿服务项目,探索一套志愿服务管理模式,培养一批志愿服务工作人才。这远比一场活动、一项评比,更为实在、更为长远。

(二)、通过志愿服务工作实现共青团组织工作方式的创新

从“体制内”向“体制外”转变。志愿服务作为一项社会性工作,依靠行政命令式的“控制”和“动员”难以实现高效率。需要建立一套“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共青团统筹、社会化运作、项目化管理”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掘和依靠社会力量,实现工作方式从“体制内”向“体制外”转变。在奥运会志愿服务工作的运行过程中,探索了“柔性化”的志愿者管理理念、“社会化”的站点后勤保障模式、“信息化”的流程管理方法、“立体化”的新闻宣传途径等一系列崭新的工作方式,不断用“体制外”的资源和力量来推动志愿者工作的发展。

(三)、通过志愿服务实现共青团自身建设的创新

培养一批“社会化”的团干部。当前,共青团组织的社会职能不断增强,“社会性”的工作将在共青团工作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这必将锻炼培养出一批“社会化”的团干部。从和谐社会构建的高度来说,也需要培养一批具备社会资源整合能力、具有社会工作经验、熟悉社会建设规律的青年干部。通过百年一遇的奥运志愿者工作,切实提高一批团干部的综合素质,为党的人才工作做出新贡献,为团的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