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村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思考

村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思考

从*年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金塘乡积极响应上级号召,落实相关精神,创新思维、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大胆实践,7个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主任“一肩挑”的72%,并全面推行了支委与村委交叉任职,取得了村民委员会换届风清气正、依法有序、平稳顺利、党内党外满意、干部群众认可的效果,有力地推进了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推进了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可以说,推行“一肩挑”是农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客观需要和正确选择;是实践中提出的课题,又在实践中找到了路子,是认识上的又一次飞跃。扩大民主,加强监督。依法行政,科学管理。提高效率,促进发展我们积极探索,扎实工作,确保了“一肩挑”的有序进行。7个村立足实际、大胆创新,实行村委主任与村支部书记“一肩挑”,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拓展了思路、找到了出路。现就对金塘乡村“两委”,“一肩挑”后干部队伍建设情况作一些调研,现就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观点和想法:

一、金塘乡村级“一肩挑”后村干部队伍建设现状

(一)村干部队伍基本情况。全乡有7个行政村,人口1.6万余人。共有村干部35人,其中具有高中10人,中专4人,初中21人。党员22人,占62%,党外人士13人,占38%;妇女2人,占5%;年龄结构为:30岁以下5人,占14%;30—40岁的19人,占54%;40—50岁的11人,占31%。平均年龄35岁,最大的48岁,最小的27岁。从总体上看,与村改以前相比,年龄下降,文化上升,少数民族和妇女比例提高,结构渐趋合理,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共同特点是经济基础差,党员群众对干部意见不一,分歧大。村委会是群众性的基层自治组织,“一肩挑”运行五年来,有成绩有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二)通过开展百分之百“一肩挑”活动,焕发了党组织活力。“一肩挑”和“两委”交叉任职,使处于核心领导地位的党组织真正实现了对村级组织的核心领导,优化了班子结构,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换届后,全乡村级班子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素质结构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农村干部职数的减少,最直接的效果是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办事效率。实行“一肩挑”和“两委”交叉任职,其深层意义是在村级组织正常运转中,加快了运行节奏,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办事效率。

二、金塘乡党委加强“一肩挑”后村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

实行“一肩挑”,有利于巩固和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更好的发挥村“两委”的作用,有利于调动村民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一肩挑”是一个新的课题,它需要乡党委加强领导和指导。

(一)加强教育,提高认识。为了推行“一肩挑”,金塘乡党委多次召开会议,认真学习领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宣传推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重大意义,为“一肩挑”的推行提供了良好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二)深入村组,听取意见。为把“一肩挑”做到实处,金塘乡党委专门组织人员,深入到村组,就“一肩挑”听取党员群众代表的意见,通过对调查的情况汇总分析,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和判断,最终形成推行“一肩挑”的合理措施方案,然后再推行下去。

(三)加强沟通,不断改进。“一肩挑”是一次新的尝试,金塘乡党委不断加强与各个村支部的联系沟通,加强指导,及时征询各个村组的意见建议,就“一肩挑”实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完善,并在全乡传达,使其资源信息共享,形成制度的良性循环。

(四)加大对“一肩挑”干部的教育培训。努力提高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针对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村干部的新要求,加大了对“一肩挑”干部的教育培训,向其灌输新的政治理论、经济知识。尽可能组织“一肩挑”干部进行学习深造,加强其领导群众发展经济社会事业的能力通过培训学习,使广大村干部明确实行村民自治以后的职能和任务,增强村民“自治”意识,充分发挥自治组织的作用。明确当前农村工作所面临的两大转变(即农村经济发展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农村事务管理由依靠政策治理向依法治理转变),树立市场竞争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拓展思维空间,创新工作方法,更好地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

(五)完善逐级选拔机制。村委会换届除选配少数民族和妇女进班子外,重点考虑具有中专(高中)以上文化的中青年。对广大群众公认、工作实践证明是优秀的、有贡献的村支书、村主任可以通过民主推荐参加公务员队伍录用考试。

(六)建立完善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要把党建、经济和社会事业、社会治安几大方面作为年终考核内容,把工资与工作任务挂钩进行考核,实行奖惩责任制,进一步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

三、当前“一肩挑”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金塘乡实行“一肩挑”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全国进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时期,农村工作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为农村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实行“一肩挑”面临着新的考验,“一肩挑”在实行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一)文化素质有待提高。“一肩挑”的村干部队伍,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知识更新较慢,思想有些保守,行动有些迟缓,定向思维严重,普遍缺乏开拓创新精神,缺乏对新时期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正确认识,以致导致经济发展缓慢,集体经济薄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不快,与群众的期望有较大差距。

(二)发展经济能力有限。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时期,农民群众企盼发家致富的心情特别急切,特别希望村“两委”带领大家搞好经济,增加收入。作为“一肩挑”的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其政治素质还是能够适应当前农村发展需要的,但其驾驭经济的能力有限,发展经济的办法不多,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发家致富的要求。

(三)民主服务的意识不强。随着民主政治改革的深入,特别是村民自治的深入开展,领导者的角色进行了转变,由传统的指挥者转变为服务者,但我们的村干部却习惯了指挥,并没有很好地进行角色的转换,民主服务意识不强。这严重影响了村民参与民主事务的积极性。

(四)容易产生自大骄傲心理。“一肩挑”避免了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不团结现象的发生,但“一肩挑”使权力更加集中,这样就很容易使“一肩挑”干部产生大权在握,自大骄傲的心理,大事小事自己说了算,听不进班子其他成员的不同意见,党员群众的批评不愿听,逃避管理,失去监督。这种心理的产生与当初实行“一肩挑”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会严重影响到“一肩挑”实行的效果。

四、加强“一肩挑”干部队伍建设的措施、对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时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对村干部的素质、能力要求更高。村干部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直接参与者,其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快慢。因此,要充分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加强对“一肩挑”干部队伍的建设。

(一)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一肩挑”干部素质。实行“一肩挑”后,村干部的事务更多了,责任更重了,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努力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乡党委要立足实际,制定出比较科学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充分利用乡党委的资源对村干部进行法律法规、政治素养、“三农”知识、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方面等知识的培训。另一方面村干部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成人教育、电大教育等形式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提高。

(二)加大对“一肩挑”干部队伍发展经济能力的培训。发展经济能力是当今村干部必备的能力,如果村干部不能带领群众很好地发展经济,那他就是不合格的村干部。“一肩挑”后村干部队伍发展经济的担子更重了,为此,必须加大对“一肩挑”村干部队伍发展经济能力的培训。

(三)提高“一肩挑”干部队伍的民主法制意识。随着我国民主法制进程的加快,民众对民主的渴望更加强烈,对村干部的行为举止有了更客观的评判和更高的要求。而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是极有利于村民参与经济社会发展,也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乡镇民主法制的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首先提高村干部队伍的民主法制意识,促进村干部队伍角色的转变,使其更好地发挥为民服务作用,以此来带动整个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建立科学的奖惩制度。良好的奖惩制度是充分调动村干部的重要保证。实行“一肩挑”后,针对村干部责任角色的不同,要制定一套完整的奖惩严明的制度,对角色转变快,能力强的典型要多加宣传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充分发挥其带头示范作用,而对那些不思进取,没有扮演好自己角色的村干部则要给予通报批评甚至撤职处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村干部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党支部实际出发,因地因人制宜地解决好一肩挑问题。“一肩挑”问题,不宜“一刀切”去推广,要从党支部的实际,从党员队伍状况出发,以此确定工作方针。具体讲可以分三种形式运作;对党支部党员队伍中有党建、行政管理能力和水平人选的,可以实行支书、主任两职一肩挑;党员队伍中很难推选出理想合适人选的,就不宜实行一肩挑;极少数党支部就推选支部书记也十分困难的,应允许在就近支部选派人选去担任支部书记。这样做有利于加强村级党建工作,有利于加强村级行政工作,有利于培养村级中青年干部。

实行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肩挑”是一次新的尝试,它需要经历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它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和矛盾,这就需要我们乡镇基层党委在上级的领导下,在前进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一肩挑”不断改进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