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水利卫生对话会上讲话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水利卫生对话会上讲话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水利卫生对话会上讲话

解决日益严重的全球性水危机,实现"联合国水与卫生千年发展目标",是人类的共同任务。今天,各位委员和亚洲同行们围绕这一任务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反映了我们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诚意和决心。这里,我着重介绍中国政府在水资源综合管理和应对水灾害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一、水资源综合管理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确立水资源综合管理的思路和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协调好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统筹流域、区域、城乡水利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既满足当代人对水的需求又给子孙后代留下足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二是建立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制度体系。初步形成了以《水法》为主体的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确立了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实施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水功能区划等重要制度。开展了七大流域防洪规划、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启动了主要江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积极探索水权制度建设。

三是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中国政府把建设节水型社会作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举措,2001~2005年,通过采取各种节水措施,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43提高到0.4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291立方米下降到169立方米,预计到2010年,全国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到115立方米以下。

四是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实施水功能区划,对主要江河干流水域纳污能力进行核定,加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开展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下一步,中国政府将结合主要江河流域综合规划的修编,有针对性地提出河流控制性指标,切实维护河流生态系统健康。

二、应对水灾害

水灾害是中国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中国政府提出要加快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从被动抗旱向主动抗旱转变,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是加强防灾减灾综合体系建设。目前,全国重要江河具备了防御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最大洪水的能力,能够有效应对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但中国的防洪工程体系还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防洪工程建设。同时,强化非工程措施,提高综合防洪能力。

二是切实规范人类自身活动。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防止侵占行洪通道,尽量保护河湖水系、滩涂湿地。调整优化蓄滞洪区,合理安排超额洪水。根据防洪规划和防洪需要,实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

三是实施洪水风险管理。开展了全国洪水风险区划分析和洪泛区风险运用研究,编制了一系列基于风险分析的防洪规划和调度方案,逐步建立适合国情的洪水风险补偿、防洪保险与社会保障救助制度。

四是建立健全水灾害应急管理体系。通过强化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实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强化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立救灾物资储备体系,能够基本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灾情信息,在灾情发生24小时内将救灾物资发放到灾民手中。同时,加强减灾救灾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全民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能力。

五是积极主动应对干旱。建立抗旱预案制度,加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搞好水源科学调度,强化用水管理和节约用水,优先保障生活用水,最大程度地减轻旱灾损失。

女士们、先生们!中国正在积极探索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实现联合国水与卫生千年发展目标。我们愿与联合国秘书长水与卫生顾问委员会和亚洲各国一道,共同分享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共同解决全球性水危机。对此,我们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