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市直部门包村思考

市直部门包村思考

自19**年以来,**省**市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科学整合机关优势资源,连续**年,选派15批4560名市直部门机关干部,先后进驻15**个村,帮助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改变贫困落后面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到农村干部群众的真诚欢迎,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赞誉。实践充分证明,开展部门包村帮扶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举措,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良好载体,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直接体现,应当继续坚持下去,不断改进完善,发挥更大作用。

一、基本做法

1、明确任务目标,做到统筹兼顾。明确部门包村帮扶是全面帮扶,主要任务有“建设一个好的村级班子、选准一条好的发展路子、形成一个好的工作机制、营造一个好的发展环境”。力求经过每批一年至两年的包村帮扶,使所包村“两委”班子坚强有力,村级配套组织健全,村级班子领导发展、维护稳定、管理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民主管理制度规范完善,做到依法办事、按章理事,村级工作运转有序;找到切合村庄实际的发展路子,村集体收入和农民群众收入明显增加;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各种矛盾纠纷和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形成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

2、立足部门特点,分类实施帮扶。对全市后进村实行动态管理,每一至两年开展一次“拉网式”排查,确定出“软、散、懒、瘫、乱”班子,建立整顿转化台帐。在此基础上,结合部门特点与村庄实际,按照“党群部门包软村、政法部门包乱村、经济部门包穷村、涉农部门包专业村”的思路,科学搭配派驻工作队。对软村,主要是抓班子、带队伍;对穷村,主要是抓发展、促增收;对乱村,主要是抓稳定、求和谐;对专业村,主要是抓指导、搞服务。通过因村施治,初步达到了“借助外力、激发内力、形成合力”的良好效应。

3、注意方式方法,确保取得实效。对包村队员既交任务,又教方法,引导他们处理好六个关系:一是“驻下来”与“走出去”的关系。包村队员食宿在村,身入心入,解决好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积极到中央和省、市有关部门申报项目、争取资金、聘请专家等。二是“依靠”与“帮助”的关系。包村队员既要依靠村党员干部开展工作,不搞“单打独斗”;又要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指导他们开展工作,帮助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三是“引导”与“包办”的关系。包村队员不得用强迫命令、包办代替的方法开展工作,做到“指导不指令,到位不越位,帮办不包办,助民不扰民”。四是“学习”与“教育”的关系。包村队员在向群众和基层学习的同时,也要采取多种措施,教育农村群众掌握先进技术,改变落后习惯,提高文明素养。五是“介入”与“超脱”的关系。对后进村的各种问题,属于包村帮扶工作四项主要任务的,就坚决介入,主抓狠抓;不属于主要任务或联系不紧密的,则可反映给当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去解决。六是“积极”与“稳妥”的关系。教育包村队员既要有火热心肠,又要有冷静头脑;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既要有所作为,又不急躁冒进,切实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4、健全制度机制,加强管理考核。一是建立“队员打头阵、部门作后盾”的保障机制。各部门将包村工作列入重要议程,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部门“一把手”每季度至少到所包村调研指导一次,现场分析解决问题。二是建立“统一领导、上下联动”的管理机制。市、县都落实了包村工作领导责任制,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对本地包村工作负总责;成立了包村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加强宏观指导,搞好联络协调,推动工作开展。三是建立“目标明确、责任落实”的激励机制。每个包村组都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包村思路,承诺办理事项。包村期满,市里统一考核验收,对成效显著的部门,市委、市政府予以表彰奖励;对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对工作被动应付、造成不良影响的,取消部门党组织及包村队员年度评先树优资格,直至追究部门领导责任。四是建立“集中专职、严格高效”的工作机制。即实行一个部门帮扶一个村,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工作队员与单位工作脱钩,专职抓好驻村工作;严格管理,包村工作队一月一汇报工作情况,市里一季一调度,不定期进行抽查。

二、初步成效

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农村干部群众的支持配合下,各包村部门和包村队员紧扣不同时期工作主题,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收到了明显成效。

一是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包村工作队协助县乡党委、政府,选好配强村级班子,教育培训党员干部,培养基层骨干队伍,使大批“瘫”班子建起来、“散”班子聚起来、“弱”班子强起来,让农民群众政治上有依靠、利益上有保障、发展上有方向;帮助健全规章制度,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使村级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先后培养发展党员1290名,调整优化村级班子612个,吸纳917名农村优秀人才进入村干部队伍;帮助新建办公场所10.9万平方米,配置办公设施16.3万件,建立规章制度2810多项,共有1265个村党组织达到“五个好”目标要求。

二是加快了富民强村步伐。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在深入调研、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项目建设、结构调整、技术支持、管理服务力度,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积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共新上、改造工副业项目935个,新增利税7310万元;打机井672眼,修建扬水站、蓄水池356座,整修渠道986千米,扩大水浇地面积9.6万亩;架设输电线路416千米,更换变压器361台;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2846期、组织外出考察10**批,培训12万多人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5.2万人次;帮建蔬菜大棚5313座、养殖小区163个,引进良种良畜**种,调整产业结构6.1万亩,植树造林4.2万亩。不少工作队所驻村成为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科技推广、村庄规划建设等方面的示范点。

三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各包村部门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突出位置,集中精力解决行路难、饮水难、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和最低生活保障“六难一保”问题,办了大量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同时,利用“七一”、仲秋、元旦、春节等节假日组织机关干部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群众,听取意见建议,有效拉近了与农民群众的距离。在工作队所驻的村,到处都能听到群众说工作队好、“三个代表”好、共产党好。据统计,开展包村工作以来,市直各部门先后投入资金及实物折款3.98亿元,平均每个村26.5万元。共帮助整修道路1298公里,架设桥梁217座;为6.5万户群众安装了自来水;新建学校39所、校舍2.7万平方米,配置教学设备8353套,捐赠图书28.4万册;帮助贫困学生6404人,走访慰问困难户5.3万户。

四是推进了农村和谐文明。包村队员发挥长期在机关工作、熟悉政策的优势,加强政策宣传、法制教育和心理疏导,增强了干部群众的民主法制观念;协助排查调处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把大量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积极开展文明村庄、平安村庄、和谐村庄创评活动,倡树现代文明理念,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促进了村风民风好转。各包村工作队共开展文明创建活动19**次,提供咨询服务6.4万人次,协助解决农村遗留问题9672个,调处矛盾纠纷1299起,取缔各种邪教组织分支112个,所包村基本没有发生恶性上访和重大治安刑事案件。

五是促进了干部成长成才。干部的成长,一靠学习,二靠实践,最根本、最重要的是靠实践。通过在农村艰苦环境和基层群众工作中经受磨炼,包村队员在思想上有了很大提高,精神上有了很大升华,进一步提高了宣传方针政策的能力、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处理矛盾问题的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同时,广阔农村也有利于组织全面准确地考察干部,从中选拔政治可靠、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的领导干部。目前,已有80%以上的驻村干部被提拔使用,树立了在基层、在一线培养使用干部的正确导向。

六是优化了人才资源配置。长期以来,农村人才严重缺乏,而市直机关各类人才则相对集中,不少部门甚至存在人才积压、浪费的现象。向农村派驻工作队,一大批学有所长、业有专攻的优秀人才到农村工作,为农村提供了宝贵智力支持,有利于在农村建立人才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相协调的动态机制,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七是推进了干部作风转变。一方面,包村队员从基层回到机关后,不仅带回了丰富的工作经验,而且带回了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想问题、定政策、出措施、办事情都自觉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能够更加了解实情,更加符合实际,更加严谨高效。另一方面,包村队员进村后,坚持“以上带下”,手把手地指导,面对面地帮助,实打实地示范,教给了农村党员干部做好工作的路子和办法,为农村党员干部树立了服务群众的样板和标尺,有力带动了农村干部作风转变。

三、几点启示

市直部门包村帮扶工作的成功实践和有益探索,为新形势下统筹城乡资源,做好农村工作,提供了深刻启迪,积累了宝贵财富。

启示之一:必须把推动思想观念转变作为包村帮扶的首要任务。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农村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党员干部群众思想观念的落后。因此不能片面地把包村帮扶理解为单纯物质方面的支持,重要的是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群众头脑,坚持“扶贫”与“扶志”结合、“输血”与“造血”并举,党建帮扶、物质帮扶、精神帮扶、文化帮扶多管齐下,从根本上建强村级班子,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确保所包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否则,送一点钱物、办几件实事只能暂时解决问题,而不能从根子上彻底解决问题。

启示之二:必须把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包村帮扶的着力点。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我市包村队员食宿在村,帮助民需,解决民难,凝聚民心,实践证明行之有效。那种认为“在交通通讯发达的今天,驻村已经没有必要”的观点,实践证明是错误和有害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党的优良传统永不能丢,干部只有真正沉下去、蹲得住、安下心,零距离接触群众,一起感受幸福与快乐、困难与艰辛,才能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血肉联系,才能更好地坚持党的根本宗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启示之三:必须把整合各类资源、集中攻坚破难作为包村帮扶的基本思路。后进村往往都是“问题村”,积淀着诸如土地延包、财务管理、村庄规划、邻里纠纷、干部作风、班子团结、宗族派性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完全依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要通过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整合动员市、县、乡、村各级各部门各方面的力量,采取行政的、法律的、政策的、经济的、教育的多种手段,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地办好,逐步改变了农村落后面貌。

启示之四:必须把结合形势需要、创新方式方法作为包村帮扶的动力源泉。立足使部门包村帮扶这一“老做法”焕发“新活力”,我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结合在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干部,从第十二批开始,要求每个包村工作队至少有1名副县级后备干部。在今年7月份开始的第十五批部门包村中,市里确定包村帮扶工作的主题是“双建双促双改”,即建立城乡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改善农民群众生活、改变后进村面貌。同时,鼓励市直部门与所包村建立联合党组织,实行班子联带、阵地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谊,打破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壁垒,打通了城乡互动互融的渠道,打造了城乡共进共赢的平台。另外,根据后进面逐步缩小的实际,提出“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对基层班子区分不同情况,差的抓转化,重点帮扶,“雪中送炭”;好的抓提升,打造品牌,“锦上添花”,实践中收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