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党章学习问答340

党章学习问答340

131、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的职责是什么?

党章规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十六大党章增写这一规定,体现了我们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加强这一项领域党的建设,是我们党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需要,也是加强党同非公有制企业广大职工群众的联系,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需要。

132、事业单位中党的基层组织发挥什么作用?

党章规定:“实行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中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中党的基层组织,对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和作出决定,同时保证行政领导人充分行使自己的职权。”这就是说,事业单位中党的基层组织的作用,由于领导体制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133、普通高等学校中党的基层组织的职责是什么?

根据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国家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1)学习、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领导全校师生员工推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按照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学校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3)讨论决定学校改革和发展以及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工作中的重大问题;(4)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5)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干部的选拔、教育、培养、考核和监督;(6)领导学校的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7)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对学校内派的基层组织实行政治领导,支持他们按照各自的章程开展活动。

系级单位党的总支部(直属党支部)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1)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学校各项决定在本系的贯彻执行;(2)参与讨论和决定本系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事项,支持系主任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3)加强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具体指导党支部的工作;(4)领导本系的思想政治工作;(5)做好本系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工作;(6)领导本系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

高等学校党的支部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1)宣传、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团结师生员工,保证教学、科研等各项任务的完成;(2)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向党员布置做群众工作和其他工作任务,并检查执行情况;(3)培养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做好发展党员工作;(4)经常听取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分析师生员工的思想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教研室党的支部委员会要支持教研室主任的工作,经常与教研室主任沟通情况,对教研室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参与讨论决定本教研室的重要问题。

134、国家举办的中小学校中党的基层组织的职责是什么?

根据中央有关规定,国家举办的中小学党组织的职责是:(1)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保证监督上级党组织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决定、指示在本学校的贯彻执行,领导全校师生员工深化教育改革,认真实施素质教育;(2)参与学校的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重大改革措施、基本建设、经费管理以及涉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等重大问题的决策,支持校长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保证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3)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有关规定,与校长共同做好本校干部的教育、培养、选拔、考核和监督工作,搞好领导班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4)加强学校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发展和监督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5)领导本校的思想政治工作;(6)领导本校工会、共青团、学生会、少先队和教职工代表大会,支持他们依照国家的法律和各自的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7)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对学校内派的基层组织实行政治领导,支持他们按照各自的章程开展活动。

135、社会团体中党的基层组织的职责是什么?

根据中央有关规定,社会团体中党的基层组织的主要职责是:(1)宣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上级党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决定。监督社会团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支持社会团体及其负责人按照社会团体章程开展工作;(3)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和发展党员工作,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4)领导精神文明和思想政治工作;(5)做好统一战线工作。

136、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中党的基层组织的职责是什么?

党章规定:“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中党的基层组织,协助行政负责人完成任务,改进工作,对包括行政负责人在内的每个党员进行监督,不领导本单位的业务工作。”《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根据党章对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中党的基层组织的职责作了具体规定:(1)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支持和协助行政负责人完成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2)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决议,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3)对党员进行严格管理,督促党员履行义务,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4)对党员进行监督,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同腐败现象作斗争;(5)做好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机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了解、反映群众的意见,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6)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养和考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7)协助党组(党委)管理机关党组织和群众组织的干部;配合干部人事部门对机关行政领导干部进行考核和民主评议;对机关行政干部的任免、调动和奖惩提出意见和建议;(8)领导机关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支持这些组织依照各自的章程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9)按照党组织的隶属关系,领导直属单位党的工作。

137、为什么说“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

党章第三十三条中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这既是对党的干部在党的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科学概括,也是对党的干部的根本要求。

党的干部在整个党的事业中居于重要地位,起着骨干作用。同志说过一段非常精辟的话,准确地概括了党的干部的骨干作用:“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我们的党是执政党,党的干部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对人民群众的领导和联系,主要是通过干部来实现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需要通过广大干部创造性的工作去贯彻执行,他们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工作的优劣,作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工作面貌,关系到党的形象。实践证明,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一大批德才兼备,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和牺牲精神的干部,他们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成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再上新台阶。正如同志指出,正因为有了一支在经受各种考验中不断得到锻炼提高的干部队伍,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正确路线,我们党才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早在1871年3月,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巴黎公社宣告诞生,建立了真正的民主政权机关,为防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由“社会公仆”变成“官老爷”,公社采取了许多措施,规定所有机关工作人员不得享受任何特权,而应专心致志地为公社里的人民服务。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们认为,公社采取的正确方法,可以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的公仆变成社会的主人,防止所有的公职人员去追求升官发财。后来,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思想又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他说,防止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就是要防止这些人变成官僚。同志说得更加通俗:“我们的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就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我们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决定党的干部必须是人民的勤务员,必须是人民的公仆。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也是由我们的根据根本宗旨决定的。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广大干部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都应该是人民的公仆。

138、党选拔使用干部的原则是什么?怎样正确理解这个原则?

党章第三十三条中规定:“党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干部,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德才兼备的原则,是我们党选拔干部的根本原则。

德才兼备原则要求党的干部既有好的品德又有才能。德是指政治标准,才是业务标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对干部的德的要求是,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立志改革开放,献身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等。对干部的才的要求是,刻苦学习业务知识,不断加强知识积累和经验积累,具备与自己所领导的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专业水平;懂得经济工作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具有较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具有宏观决策的才能、魄力和较强的政策水平;具有处理复杂矛盾和突发事件的应变和决断能力。

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干部,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我们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的各级干部必须坚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是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先锋模范,必须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忠实公仆,必须是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优秀人才。我们党是执政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我国要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关键在我们党。历史把重大责任赋予我们党,人民对我们党寄予厚望。我们党只有选拔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才能完成伟大的历史使命,才能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干部,必须把德放在首位。德是前提,是第一位的。没有德,就不能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果重用有才无德的人,就会误国害民,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失。衡量一个干部是否德才兼备,主要看他有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中的表现和他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实绩。按照这个标准选拔干部,才能真正把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以适应党的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要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和程序,把那些群众公认是坚决执行党的路线、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防止和纠正用人问题上的不正之风。决不能让那些背离党的路线的人,贪图私利、弄虚作假、跑官要官的人进入各级领导班子。

139、为什么“努力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党章第三十三条中规定:“努力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提出了实现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战略方针。党的十二在通过的党章第一次明确规定了这一方针,以后的党章都规定了干部队伍“四化”方针。按照这一方针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内涵丰富,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新时期干部工作规律的认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党的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继续和发展。革命化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即坚持马列主义、思想和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准则。年轻化要达到的目标,是实现新老干部的正常合作与交替,防止和消除干部队伍的老化和僵化现象,使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能够形成以中青年为主体的梯次年龄结构,充满生机与活力,以适应繁重艰巨的工作任务,并造就一代又一代的革命事业接班人,以保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连续性,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知识化和专业化要达到的目标,则是形成干部队伍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使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掌握较多的现代科技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管理知识,成为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内行,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干部队伍“四化”方针的形成和确立,是新时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干部队伍建设对于确保党的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干部“四化”方针的确立,正是从根本上回答了新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如何服从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并为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提供保证的核心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清醒,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我们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要长治久安,就要靠这一条。真正关系大局的是这个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国家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大好局面,从一定意义上说,干部队伍“四化”方针的贯彻起到了关键和决定性的作用。

140、为什么要“重视教育、培训、选拔和考核干部,特别是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党章第三十三条中规定:“党重视教育、培训、选拔和考核干部,特别是培养、选拔优秀干部干部。”这是提高干部素质,改善干部队伍结构的一个重要环节。

重视对干部的教育和培训,是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实现干部队伍“四化”的基础性的工作,是事关全局的一项基本性工作。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和培训,能够有效地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实践证明,凡是培训干部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和单位,干部就能自觉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打开新局面,各项工作都搞得很好;凡是培训干部工作抓得比较差的地方和单位,干部的思想观念、创新能力就不太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工作缺乏生气,成效不大。干部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育人是用人的基础。只有抓好干部教育和培训这项基础性工作,才能为选拔任用干部奠定人才基础。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业务素质,既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保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任务。

重视干部的选拔和考核,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实现干部队伍“四化”的关键环节。只有按照党章规定的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六项基本条件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精心挑选干部,严格考核干部,才能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干部,才能真正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德才兼备、政绩突出、群众公认、清正廉洁的干部选拔出来,把不胜任甚至以权谋私的干部调整下去。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这项工作搞得好不好,关系到领导权掌握在什么人手里,关系到党的事业能否健康顺利地发展。

培养和选拔大批新世纪担当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是一项战略任务。只有不断地选拔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进入各级领导岗位,同时重视对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提高,才能保持我们党的事业兴旺发达。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不断地有一部分领导干部达到或接近任职年限,如果不立即抓紧选拔培养一大批新世纪的年轻干部,就会出现青黄不接,造成领导班子年龄结构不合理。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历史和战略的高度,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又一批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以保证新老干部的正常交替。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陈旧观念。要把培养年轻干部贯穿于使用的全过程,让年轻干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经风雨,受锻炼,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