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普通中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意见

普通中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关于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推广工作的意见》、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以及省教育厅《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文件精神,深入实施新课程,构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富有时代特征的普通中小学新课程体系,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二、基本原则

(一)实事求是。客观、科学地对待和处理深入实施新课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制定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各校应根据各自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地深入开展新课程实施工作。

(二)以校为本。充分发挥各校深入实施新课程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探索以学校为基地深入实施新课程的途径和形式。

(三)科研引领。切实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对深入实施新课程工作进行理论指导和专业引领,采取有力措施,激发、调动和保护广大教师深化课改的积极性。

三、目标任务

(一)完善教学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管理体制,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稳步提升教育质量。

(二)突出新课程实施的科学性。认真落实新课程计划、新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

(三)进一步落实教师培训制度。完善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促进全县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健全质量检测和评价制度。完善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评价内容和标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健全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教师评价制度。

(五)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工作。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运用,积极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及管理模式。

四、主要工作

认真总结前几年课改经验,进一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新课程研究

1、各学科以学科教研大组为核心,每月组织力量对新课程开展专题研究,加强课改理论指导和专业引领,努力解决新课改实施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2、高中、初中、小学分别以*一中、实验中学和武阳中学、县城小学为基地,重点在制度建设、课程开设、课程管理、评价改革、校本教研、师资建设、设备配置、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不断探索,为全县深入实施新课程提供成功经验。每年要在全县教学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全面推广。

(二)加强教师培训

1、深入进行新课程培训。县课改办每年制定全县普通中小学深入实施新课程的培训计划,采取部分培训与全员培训、专项培训与综合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切实组织好培训活动,认真落实培训要求,积极探索培训模式。培训工作要全员参与、分类推进、分层达标、共同提高。

2、切实做好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工作。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继续教育中心和教研室要相互配合,为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提供强有力的服务保障和资源保障,真正实现专业引领作用;学校要立足实际,发挥好教导处(教务处)、教科室、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引导教师自觉参与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

(三)加强网络资源建设

充分发挥网络手段在新课程实施中的积极作用。要加强和完善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教育装备建设,引导并鼓励教师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课改资源。

(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以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为榜样,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效益。

1、积极探索新课程教学模式。切实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增强能力。

2、加强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组织并引导教师及时解决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真正使新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3、发挥教研员业务引领作用。学科教研员要深入学校听课、评课,上研讨课、开专题讲座,指导一线教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

1、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等场地和设施,因地制宜开发课程资源,利用和争取学校所在地的工厂、社区等社会资源,为深入实施新课程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支撑。

2、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资源,努力形成课程资源体系,形成县、校各级课改资源网,实现课程资源共享。

(六)推进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

进一步探索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引导学校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构建并形成发展性的评价制度。完善初中毕业生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制度。进一步探索符合新课程特点的多样化的考试方式,全面提高素质教育质量。

(七)普通高中要进一步完善学生选课指导、学分管理制度,进一步深化基于模块的课堂教学改革

开齐开足开好音乐、体育、美术课程,强化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实践类课程。进一步完善走班制、学分制、选课制,并全面实施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学生综合评价制度。

(八)继续做好减负增效工作

深入实施新课程,努力做好减负增效工作。采取新教法、新学法,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每年要召开轻负担、高质量经验交流会,树立典型,深入推广。

(九)全面落实保障措施

1、落实课改专项经费。课改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确保课改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2、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校舍、图书、体育场馆、器材设施、实验仪器、电教设备及各种软件资源等方面的建设工作,努力使学校具备实施新课程所需的基本条件。

3、强化评价与督导。建立普通中小学新课程实施工作的评估监控机制和专项督导制度,组织对新课程实施的专项调研和阶段评估。监控各校新课程实施的进展情况,确保我县普通中小学新课程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