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加快发展工业经济办法

加快发展工业经济办法

发展工业经济是全面实施“一主三化”战略的前提、基础和核心。为加快发展工业经济,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市域经济综合实力,特作如下决定:

一、明确发展工业经济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1、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强化工业主体地位,以市场为导向,以扩大市域经济规模、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为目标,以体制、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载体,以优化环境为保证,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带动我市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发展。

2、目标任务:从现在起,经过五年努力,达到壮大“四大产业”,提高“三个比重”的目标。即发挥资源优势,发展壮大富硒绿色食品、水电、医药化工、矿产建材四大支柱产业;着力提高工业增加值占CDP的比重,工业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工业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到*8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16亿元,年递增12%,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0%以上。

二、把握发展工业经济的重点

3、培植支柱产业。根据我市经济特点和资源优势,把农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和特色优势工业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立足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盘活资产存量,大力发展富硒绿色食品、水电、医药化工、矿产建材四大支柱产业。富硒绿色食品产业,着重抓好茶叶、魔芋、畜禽产品、干鲜果、蔬菜等产品的精深加工,充分发挥“富硒、绿色”的优势,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把一批发展基础好、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盘大做强。水电产业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加快电站建设,重点建设大龙潭、老渡口、姚家坪、马尾沟、马鹿河、太阳河、云龙河等电站。医药化工产业以硒资源和道地药材开发为重点,吸引国内外著名医药企业投资开发多种药用植物资源,积极探索硒药化、基因药物等产品开发和医药中间体的提取,加快推进板党、杜仲、紫油厚朴、窑归等道地药材的精深加工。矿产建材产业着重改造提升传统建材产业,大力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加快开发硒矿、高岭土、石英砂岩等矿产资源。同时抓好烟叶复烤、工具、水电设备、轴承、造纸等企业的技术改造与引资合作。积极引导生产要素向骨干企业集中,推动资产重组,壮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提升工业经济对市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力争通过5年努力,四大支柱产业和重点骨干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85%以上,提供的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60%以上。

4、大力招商引资。立足本地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产品,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外来资本、人才、技术、管理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动力。招商主体由政府为主转向政府、工业、中介组织并举。推行产业招商、项目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业主招商、网上招商等灵活多样的招商方式。调动和发挥各方面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实行责任到人,全程跟踪服务,力争每年引进2-3个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对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5、加强项目工作。强化“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观念,设立“*市工业项目办公室”,建立立足本地优势资源,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库,争取更多的工业项目进入国家、省、州计划“笼子”,进入投资市场。实施项目法人责任制,坚持企业选择项目、投资主体决策项目、市场机制运作项目的原则。争取每年竣工一批、开工一批、立项和储备一批工业项目,滚动发展,增强后劲。坚持项目工作目标化和目标责任化,强化市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对重点项目进行督查指导,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加强项目建设和管理,建立严格的考评机制,提高项目的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开工率。

6、发展以工业园区为载体的工业板块经济。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原则,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逐步开发、滚动发展的路子,把工业园区建成市域经济带动区,体制和科技创新示范区,项目、资金和人才密集区,行政管理高效区,城市发展新区,结合我市产业发展规划,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设科技创业园、富硒绿色食品工业园、药业工业园等。积极鼓励和引导重点项目、骨干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发挥工业园区在政策、环境、管理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整体优势。对进入园区的重大项目实行“政策跟着项目走”。力争通过5年努力,85%以上的企业落户工业园区。

7、加强工业经济与经济产业化、城镇化紧密结合。农业产业化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经济发展为城镇化提供支撑。以培植龙头企业为核心,推进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专业化、企业经营规模化、产品加工优质化。按照经营机制活、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要求,重点培育和壮大农产品加型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向规模化、专业化、高新化、外向化发展,加快农业资源优势向工业经济优势的转化。坚持以产业聚集带动城镇发展,把城镇建设、市场建设与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引导、鼓励各类企业向园区集中,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

三、优化工业经济的发展环境

8、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放宽市场准入领域,凡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进入的产业和经营项目,都允许各类高层主体进入和经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对申请设立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下的有限公司可试行注册资本分期到位。对注册资本达到*万元的企业或注册资本达到100万元的高新技术企业、省著名商标持有企业、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可申请冠省名。放宽申请企业集团登记条件,核心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元、集团合并注册资本3000万元的可申请冠州名。对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连续三年未受到行政机关处罚的企业,经申请和有关机关批准,可享受企业有关年检(审)免检(审)。加快企业登记前置审批项目实行分类管理,严格界定并尽量减少先审批后发照的项目。实行后置审批方式改革,积极推行现场审批、现场年检(审)等方式。

9、实行用地优惠政策。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投资企业所需新建或扩建用地的,可通过划拔、出让、转让或租赁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工业企业,出让金按规定标准的50%收取,在工业园区按30%收取;外商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产品出口型企业,出让金按规定标准的30%收取,在工业园区按10%收取。在工业园区落户的高新技术和产品出口型项目,其投资超过800万元的,可实行三年内以实纳税抵缴出让金的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凡一次性缴纳土地出让金有困难的项目,可在首次缴纳总额的10%后,三年内分期缴纳,不计利息。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工业企业,按每平方米1元收取年租金。以租赁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工业项目,以当年土地评估价的2%支付年租金。

10、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万元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工业项目的前期费用,高新技术项目和科技产品建设开发中的招商引资、贷款贴息、技术开发以及对工业经济发展有突出贡献者的奖励。新办工业企业免征所得税3年,属国家鼓励类企业3年后至2010年期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进行技术转让及转让中获取的技术咨询、服务、培训等年净收入在30万元以下的,免征企业所得税。新办工业企业从投产之日起,企业缴纳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三年内由财政分段按比例予以奖励。其中,企业年缴纳增值税100万元(含100万元)以下的部分,按地方留成的60%奖励,工业园区内按80%奖励;100-300万元(含300万元)的部分,按地方留成的40%奖励,工业园区内按50%奖励;300万元以上的部分,按地方留成的20%奖励,工业园区内按30%奖励。

11、享受收费优惠和基础设施优先待遇。企业立项、审批发证、登记注册等手续,在本市办理的,只收取工本费;项目建设期间免缴市级及以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服务性收费只收成本费;免缴本市有关单位征收的各项集资;市外客商投资企业办理以上有关手续由市招商引资服务中心代办。进入工业园区的企业,厂区以外的道路由市政府负责建设,优先开通,不收取任何费用;自来水主管道优先建设,支网免收开通费;电费按同网同价的政策规定执行,增容需要架设配电专线的,只收成本费;除税收、水电、电费、气费、社会保险费外,其它行政事业性收费由市招商引资服务中心统一代收,再与有关部门结算。

12、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加强企业信用信息征集、评估体系建设,定期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前景、诚信等方面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授予不同信用资质,确定信贷支持重点企业。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金进行企业化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以适销对路的库存产品和可靠的应收款作保证向银行申请贷款。

13、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巩固企业民营化改革成果,引导和支持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深化人事、劳动、分配三项改革,推进厂务公开,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机制。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完善失业、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引导和鼓励工业企业按照市场需要的国家产业政策,加强技术改造,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鼓励和引导企业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和改善企业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内部管理、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建立企业信息系统,推动上网工程和电子商务,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加大技术开发与引进力度,企业技术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一般企业要达1%以上,重点企业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以上。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技术合作、开发和交流,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力度,促进企业产业升级。鼓励社会各类投资者以技术等生产要素投资创办工业企业,其作价金额可占注册资本的45%。企业引进人才带入的科技项目或科研成果,投产后三年内按新增税后利润的10%给予奖励。

14、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抓好企业家队伍建设,加快培育企业家人才市场,力争早日建立起一支市场化、社会化、职业化的高素质企业家队伍;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社会地位,把优秀企业家作为评优表模的重点推荐对象,重视推荐有突出贡献的企业经济者担任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立定期听取有关经济发展建议的制度。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企业人才信息库,加大对现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力度。积极引进具有较高层次和创新能力的优秀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按照《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编办关于为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提供人才服务的实施办法〉的通知》(恩市办发[*3]15号),鼓励科技人员和机关干部到重点民营企业工作和领办、创办民营企业。鼓励和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到重点民营企业工作。建立人才激励政策,对有突出贡献的企业经营者、个私业主、科研人员,政治上给荣誉,社会上给地位,经济上给实惠。

15、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完善“招商引资服务中心和投拆中心”,为外来投资者提供“一门受理、集中审批、一口收费、限时办结”服务。坚持依法行政,清理和规范有关政策文件,切实解决“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获利途径审批化、审批方式复杂化”的问题。规范执法行为,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过错责任追究制、考评制、公示制,严格执法责任,强化执法监督。积极推行收费许可制度、收费明白卡制度、收费公示制度,规范收费管理,杜绝“三乱”行为。大力整治企业周边环境,维护企业合法利益,倡导“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培育信用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中介组织,建设“信用*”。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督,强化行业自律。树立“企业优先”观念,营造“尊重投资者、关爱纳税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加强和改进对工业经济工作的领导

16、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的方针不动摇,进一步强化工业主体意识,做到工业发展和计划优先考虑、工业发展的政策优先制定、工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优先解决、工业人才优先提拔重用。成立*市工业经济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工业发展规划,研究结构调整、产业定位、科技进步、环境整治、改革改组等重大事项,协调解决工业项目建设及工业经济运行的难点问题,对全市工业发展进行指导和考核。实行一个产业,由一名市级领导牵头,一个专班负责的工作机制,强化对工业经济发展中具体问题的研究和落实。成立市工业经济咨询小组,对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总结工业经济发展经验。

17、严格工业考核制度。推行各级领导联系工业园区、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制度,切实帮助解决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建立工业经济考核体系,以工业用电量、劳动用工量、入库税金、社会保障覆盖面、安全生产为主要依据,对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进行考核。完善招商引资、外贸出口、投资环境考核办法,将考核情况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

18、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转变作风,奋力推进我市工业经济的大发展。各部门要强化大局观念,增强中心意识,转变工作职能,以发展工业为己任,以服务工业为本职,找准参与工业、服务工业的切入点,各负其责,通力协作,以实际行动为发展工业经济作出贡献。市直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和办法,报市委、市政府审定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