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经济社会发展计划

经济社会发展计划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保持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省委“八八战略”统领全局,认真贯彻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全面实施“推进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强市”的战略部署,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扎实工作,奋发有为,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十一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2%,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

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5%;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

新增城镇就业岗位5万个;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12‰以内。

按照上述要求和目标,各地各部门在今年计划安排和组织实施过程中,要扎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优化经济结构,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着力优化投资结构。严格控制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项目,建设100项符合产业导向、单体投资规模1亿元以上的重大工业项目,工业性投资增长12%以上。继续推进交通、水利、城市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业农村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合理控制政府性投资负债规模。激活民间投资,鼓励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加强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保障和集约利用,严格按标准限量供地,提高新批投资项目的供地率和开工率。

积极推进外贸转型。着力提高纺织等传统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支持机电、化工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强出口品牌培育,自营出口95亿美元以上。争取设立出口加工区,鼓励企业建立自备型保税仓库,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健全公平贸易预警机制,加强对纺织等重点出口产品和欧美等重要出口市场的监测分析。探索建立进出口商会,增强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企业职工养老金水平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落实困难群众生活补贴与价格指数挂钩制度,探索建立城镇职工薪酬稳定增长机制,改善群众消费预期。加强县(市)商业网点规划,在镇镇都有连锁超市的基础上,实现村村都有放心店,并逐步向学校、社区拓展,构筑全社会放心消费网。充分发挥旅游对消费和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精心组织“休闲江南?古城*”旅游年系列活动,接待游客争取突破18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40亿元。扩大消费信贷,规范发展房地产市场,培育教育、信息、文化等新的消费热点。

二、强化自主创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完善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鼓励中小企业和传统产业领域的企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化,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重点培育50家市级以上技术研发中心和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启动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袍江工业区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立政府、企业、院校协作机制,联合组织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重点实施100项产学研合作项目。抓好浙江省纺织研究院、中纺院江南分院和染整中心建设,充分发挥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作用,抢占纺织科技制高点。完善和落实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等政策,建设人才公寓,优化人才生活和创业环境,降低企业使用高素质人才成本。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加大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加快发展低能耗、少污染、高效益的高新技术产业。注重品牌培育和经营,推动产品向高附加值和最终产品发展。打响*建筑业品牌,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规模建筑企业,加快推进建筑强市建设。

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引导服务业向产业化、社会化、信息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提高服务业的整体实力。全面实施《*大城市商贸业发展规划纲要》,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商贸业态,不断提升中心城市商贸业服务功能。优化住房供应结构,科学调节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的供应比例,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放宽准入条件,引进先进理念,扩大服务品种,提升服务层次,重视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实施循环经济“850”工程,进一步推进园区生态化改造、企业清洁生产和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工作。在纺织、医药、化工等重点行业开展产业循环链建设试点,制定重点行业能耗标准和考核体系,探索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办法。重点抓好*县滨海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向日葵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太阳能电池生产线项目等一批列入省重点的循环经济项目。

三、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提升中心城市的发展水平。完善越城组团功能,加快迪荡新城开发建设。以中国轻纺城改造升级为契机,提升柯桥组团发展水平。推进袍江工业区二次飞跃。加强镜湖新区保护建设。全面建成小舜江二期和天然气利用二期工程,加快曹娥江大闸、诸永高速*段、鲁迅故里二期、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中国*黄酒城和500千伏绍北输变电等工程建设,力争嘉绍高速、绍诸高速、越王城保护工程开工。加强城市道路的建设改造和中心城市组团间的交通连接。改造旧住宅小区,创新社区管理。加大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力度,整治市容环境。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政策扶持。新建特色农业基地20万亩,新增外建农业基地30万亩。积极实施“农民信箱工程”,加强农业技术研究,改革农技推广体制,促进科技兴农。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0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规范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改造提升块状经济,积极扶持家庭工业,促进农民自主创业、勤劳致富。继续实施农民转移培训工程,培训农民10万人次,转移6万人左右。加强政策扶持,鼓励移民下山,促进山区发展。编制全市村庄布局规划,适时实施行政村整合。新建全面小康示范村35个,完成300个村的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以乡镇机构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落实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和“农民健康工程”各项政策。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新建乡村康庄公路800公里以上,行政村客车通达率达到90%。继续实施农民饮用水工程,新增受益人口18万左右。

四、深化各项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实施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加快形成权责统一的国资监管新体制,进一步盘活国有资产。继续鼓励企业上市,加快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营造良好金融环境,切实防范金融风险。深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建设区域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拓展招投标中心产权交易功能。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步伐。

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抓好开发园区的整合、提升和扩容工作,完善开发园区功能,进一步发挥开发园区在集聚优质要素等方面的作用。加强面向国内外的招商引资工作,组织好重大投资推介等招商活动,着力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污染小的优势项目,努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组织境内外对接招商活动,推出一批重点招商项目,促进外资与民资的互动发展,争取实到外资10亿美元。鼓励出口企业境外投资、建筑企业境外承包工程,争取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达到1.8亿美元。

五、建设文化强市,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着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各类基层文化创建活动。加快科技馆、综合档案馆等一批文化设施建设,改造鲁迅文化广场。精心组织祭禹、纺博会等重大节会,全力承办中国越剧艺术节有关活动。积极开展文化下乡等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繁荣农村文化。规划建设兰亭书法艺术园等文化特色街区园区,培育一批成长性文化企业,争创国家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统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以加强农村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前三年教育为重点,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从今年秋季开始,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交学杂费,对其中的困难家庭学生生活费和课本费实行补助。加快*中专、交通职校迁建等工程建设,力争越秀外国语学院升格为本科学院,邮电学院正式挂牌。推进市人民医院新院、市急救中心和传染病后备医院等医疗服务设施建设。广泛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加快市游泳健身中心等体育设施建设。举办市第六届运动会。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推进计生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六、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完善促进就业再就业政策,加强职业培训体系建设。逐步推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五费合征”工作。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做到即征即保。完善城乡分类救助办法。新建经济适用房12万平方米,增加廉租房供应量,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加快改善中低收入群体住房条件。

加大环境污染整治力度。积极实施曹娥江、鉴湖、浦阳江流域及汤浦水库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市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县、诸暨市力争成为首批国家生态县(市)。加快建设*污水处理厂三期和诸暨、上虞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建成嵊新污水处理厂和市医疗废弃物处置中心。探索小舜江、曹娥江流域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强化环境保护的制度保障。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积极主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环境问题。

切实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建立健全公共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机制,重视解决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和各种人民内部矛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重点抓好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消防、建筑等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努力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继续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病防控。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和社会丑恶现象,重视归正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深化“八创建”、“八进社区”活动,确保全面达到“平安市”创建标准。建设外来民工公寓和学校,切实解决新时期的劳资纠纷和欠薪问题,改善外来人员的生活和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