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文广局群众文化发展总结市

文广局群众文化发展总结市

20*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届六中全会、党的十七大和市委六届四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和谐文化和文化大市建设目标,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加强管理,增强能力,加快构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各项重点文化工程,促进了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事业的繁荣发展,为建设文化*,增强“三力”、在杭宁发展带中间奋力崛起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持。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成效

(一)以群众文化“十百千万”工程为载体,进一步繁荣基层文艺。

1.元旦、春节前后,组织市级文化单位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区织里镇、*镇和*区*镇等乡镇,开展送歌舞表演、春联图书、电影放映等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活动,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2.配合重大节假日和重大活动,先后举办《湖城春晓》、《*情韵》、《春之歌》、《合唱大赛》和“喜迎党的十七大”等广场文艺演出,活跃了市民精神文化生活。

3.积极引进俄罗斯交响乐团、中国“*鸣乐”女子乐团等高雅艺术演出,提升了观众观赏层次。

4.组织“香溢杯”民乐大赛、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选拔赛和第五届全省广场艺术节合唱比赛广场启动仪式等活动,发现、培养了一批文艺人才。

5.在三县两区全面推开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在爱山广场开展市党代会、市“两会”、文化遗产日和庆祝党的“十七大”召开等电影周活动和送电影送到社区的活动。

据统计,整个“十百千万”工程20*年共引进高雅艺术1*场,举办大型广场文艺演出254场,开展基层文化活动2806场,送电影下乡15396场,为增强“三力”、奋力崛起营造了和谐、浓郁的文化氛围。

(二)以新农村文化建设为重点,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1.6月份,召开全市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例会,作出工作部署,并对有关建设项目进行目标责任分解,落实到各县区。

2.开展基础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进一步摸清全市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结合省里要求和*实际,起草《*市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政策措施建议,为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特别是出台《关于加快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发挥好参谋作用。

3.推动“东海明珠工程”创建。深入*、*、*等县区及乡镇开展工作调研,了解掌握“东海明珠工程”创建进展情况,重点做好限期整改乡镇的督促检查工作,提出整改意见和要求。目前,*县李家巷镇、*县雷甸镇、*县*乡、*区*镇等4个乡镇获“浙江东海文化明珠”称号;*钟管东舍墩村、*街道玄坛庙村、*山川乡*弄村、**湾村、*和*荻港村等5个行政村和*街道*社区、**社区分获“浙江省文化示范村”、“浙江省文化示范社区”称号。至此,我市共建成“东海文化明珠乡镇”37个,“浙江省文化示范村”14个,“浙江省文化示范社区”6个。此外,*林城镇等4个乡镇通过整改已基本符合“东海文化明珠”标准。

4.根据文化部、省文化厅统一部署,开展对市群艺馆和各县文化馆的考评定级工作。目前,已完成对*、*两县文化馆的初评。

5.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公共图书服务“一证通”。指导市图书馆做好分馆式社区、乡镇图书馆(室)网络延伸工作,文化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公共图书馆的影响不断扩大,市图书馆每天到馆读者达2000余人次,是老馆的5至6倍,市民满意率不断提升;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取得成效,市一千多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程的结合,*区章家埭村、*县厚皋村、*县玄坛庙村通过省委组织部、省文化厅联合组织的“双示范村”验收。

6.借助“*文化”网络平台,推广数字资源,增强了对外影响力。

二、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有新突破

(一)依托市群艺馆组织创作人员,以*建城为题材,创作了展示*文化底蕴的歌舞节目《孤兮城兮》和《人生只合住*》等,在第四届湖笔文化节开幕式等重大文艺演出中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和欢迎;新创作的湖剧小戏《山里那座亭子》荣获浙江省“群星奖”小戏曲汇演金奖;组织推荐的四件美术书法作品入围第十四届全国“群星奖”大赛,其中2件作品获奖,这是我市在全国“群星奖”冲刺中零的突破,也体现了近年来我市在视觉艺术创作中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全省的地位有了提高。

(二)开展全市特色文艺团队和文艺创作状况调查摸底,举办全市民族器乐选拔赛,5月份,组团参加浙江省第四届民乐“香溢杯”比赛,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节目3个,三等奖节目14个的良好成绩。

三、文化遗产保护成效进一步显现

(一)文物保护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1.根据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部署,组织开展全市文物安全执法大检查。从检查情况看,*市文物安全工作总体情况良好。

2.精心筹划、实施市博物馆陈列布展工程。“*历史与人文陈列——《*赋》”以鲜明的主题内容、大气的形式布局、趣味的辅展手段,荣获2005—2006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为建馆45年来首次获得的全国性殊荣,也是浙江省地市级博物馆获全国陈列展览最高奖之先例。市博物馆今年以来接待观众达40万人次。

3.精心筹备,在市博物馆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礼”巡展。展期1个月,观众突破3万人次。

4.加强文物保护基础性工作。全面展开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第4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建档工作;根据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要求,通过排查、遴选,确定陈英士墓等4处作为首批涉台重点文保单位向上报送。

5.做好出土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对全市国有博物馆近1000件(组)藏品进行专业鉴定,确认三级文物达778件(组)。

6.配合城市建设做好文物保护工作。重点围绕市区龙溪港东岸建设设计和衣裳街传统街区改造项目,在景观设计和建筑外观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参与东街扩建、劳动路延伸段和*浔溪中学建设等项目的规划论证和方案会审,提出了有利于文物保护和城市发展的相关建议。

7.搞好文物调查与维修。完成了京杭大运河*段和沿线文物调查;指导*区双林镇实施双林三桥维修保护工程,维修方案已委托省古建筑设计院编制完成。

8.部署开展*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各项工作。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初有成效。

1.根据省文化厅有关通知精神,完成全市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验收,共整理民族民间艺术项目213个,其中表演艺术项目97个,造型艺术项目110个,民俗6个,验收结果被评定为合格,属全省六个合格城市之一。湖剧、三跳等12个项目入选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个项目申报部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人申报部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有7个项目被列为省级民族民间艺术之乡,6人申报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积极配合中科院、省专家组做好“文房四宝”(湖笔)和“含山轧蚕花”项目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同时,湖笔制作技艺和风筝制作被列为浙江省文化交流项目赴台湾、厦门展出。

2.8月底,在*县召开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试点动员大会,并举办了全市普查工作培训班,为20*在全市铺开打下基础。

(三)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氛围浓厚。

以“博物馆日”和“文化遗产日”为契机,加强宣传,提高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根据国家、省统一部署,5月18日与6月9日分别举办以“博物馆和共同的遗产”为主题的“博物馆日”和全市第二个“国家文化遗产日”等系列活动:一是以展示、宣传本地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当晚面向广大市民举办“*情韵”大型广场文艺晚会;二是举办《*市新时期文物保护成果展》,在中心城区和三县两区巡回展出;三是开展文化遗产保护街头咨询和为民鉴宝等活动,增进与社会公众的互动;四是遗产日前后,开展*地方曲艺演唱、广场电影放映周等系列活动,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五是依托新闻媒体,开设“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介绍”、“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专题,编印《*市文化遗产保护特刊》等,系统介绍我市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报道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工作和热点现象,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条例,着力营造全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舆论氛围。

(四)争创精品,打造千年一遇文化盛宴。

周密筹划,精心实施,认真做好向国家有关部门的报批工作,在故宫博物院和上海、辽宁、浙江等省市博物馆的配合支持下,9月28日—10月17日,成功举办“归去来兮——赵孟頫书画珍品回家展”,作品数量之多、展览规模之大、接待规格之高为*历史上所仅见,吸引了大批中外专家学者、艺术院校师生、书画团体成员和书画爱好者、市民、游客等前往参观,展期20天,参观人数达2.6万余人次;与此同时,通过举办“书画为寄——赵孟頫国际学术研讨会”,促进了赵孟頫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四、文化市场进一步规范

(一)实施文化市场各类专项整治。

1.会同市“六小办”,加大对娱乐市场的治理,强化规模引导,关、停、并、转了一批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和严重扰民的娱乐场所,重新核发《娱乐经营许可证》54家,结构调整率达50%,促进了经营规模与档次的提升。

2.根据文化部等14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网吧及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调整规划布局,在停止新网吧审批的同时,加强对存量网吧的日常监管,使网吧经营规模、档次明显改观,经营秩序趋于规范。

3.贯彻新的《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理顺行政审批关系,简化审批程序,加大对演出内容的审查把关、安全责任落实和现场监管,鼓励扶持营业性演出主体为基层和农村举办各种健康有益的演出活动。

4.根据省文化厅部署,开展全市音像制品市场整治,依法关闭我市所有39家音像制品放映单位;针对全市音像制品零售、出租经营不景气的状况,执行新的市场行政审批准入标准,研究对策,对市场加以扶持。

5.做好出版物市场管理和服务工作。一是加强对出版物市场的监管,实施以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等为重点的全市交叉执法大检查;联合市整顿办、科技、工商等有关部门开展“保护知识产权,共建和谐*”宣传咨询活动;特别是在党的十七大召开前夕,通过专项治理,净化、规范了出版物市场。二是热忱服务,积极引导,促进出版物市场上规模、上档次。8月,为江苏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在*开设连锁店的过程中,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提供政策咨询,及时协调有关工作,终于如期在*银泰商业大厦4楼开设了*市第一家出版物发行连锁店。

6.加强对印刷企业的监管。一是紧密结合年检换证工作,进一步核查印刷企业的资质条件,对不符合资质条件或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印刷企业,采取整改或暂缓年检等措施,督促企业依法规范经营;二是加大日常检查力度,督促印刷企业落实承印验证等五项制度,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同时,把好内容关,绝不允许有政治问题、淫秽色情、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非法出版物印刷。

7.稳步推进企业软件正版化。召开全市推进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会议,制定印发方案,完善组织机制,确定第一批推进使用正版软件企业名单,并完成调查摸底、学习培训、企业自查自纠和检查督导等各阶段工作。总体来说,*市推进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开展顺利。此外,内部资料管理工作也取得成效。

(二)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文化市场长期稳定有序发展。

健全“753”工作模式,完善文化市场管理体系。着力构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文化市场管理体系。通过建立联合执法、安全管理、未成年人保护三个工作平台,完善工作运行、部门协作、社会管理、暗访督查、信息通报、市场评估、队伍管理等七大机制,强化执法、义务、举报、媒体及行业五大监督体系,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运作机制。同时,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和重视义务监督员队伍建设,强化了义务监督员的“四员(监督员、宣传员、信息员、调研员)”作用。

(三)加强文化市场人员聚集场所安全管理,确保文化市场安全。

一是把好文化市场审批安全关,从源头上有效地控制文化市场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隐患;二是采取与经营业主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向经营单位发出安全管理公开信、建立安全员队伍等措施加大安全管理。三是突出重点,启动联合执法机制,“拉网式”地对市中心城区文化市场人员聚集场所进行检查,对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文化市场公众聚集场所,落实限期整改责任,坚决消除事故隐患。市“两会”、“党代会”期间和党的“十七大”期间多次会同公安、消防、工商部门对人员聚集场所开展公共安全专项检查。

(四)开展法制宣传,提高广大业主的依法经营意识。

把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培训作为文化市场管理的重要手段来抓。全年共举办网吧、电子游戏、公共娱乐场所、印刷企业等各门类经营业主法制培训班8期,参训400余人次,提高了业主依法经营的意识和能力。

五、广电监管力度不断加大

(一)切实抓好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

针对“”等邪教组织对广播电视的干扰、破坏,紧紧围绕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这一中心任务,做好安全防范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及时调整和充实*市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建立健全由市委宣传部、610办公室、市公安局、市文广新闻局、市无线电管理处和市广电总台组成的全市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协调领导小组。二是开展实战演练。会同市委610办等有关部门在十七大召开前夕举行一次广播电视“反插播”演练,增强了*市对邪教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三是建立值班报告制度。在全国“两会”、省市党代会、“五一”、“十一”及十七大召开期间,各播出机构和广电行政部门实行值班和“零报告”制度,做到上下信息沟通,确保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

(二)全面完成转星工作任务。

为全面完成我市转星调整工作任务,8月3日,会同市委宣传部召开全市转星调整工作会议,传达中央和省会议精神,部署全市转星调整工作任务。克服整个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等困难,至9月中旬,全市共完成747座地面卫星接收设施的转星调整工作。目前,各播出机构、宾馆饭店、机关学校和农村散户的电视转播、接收正常。

(三)开展境外卫星电视传播秩序专项整治。

结合全市转星调整工作,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有效取缔非法安装、使用境外卫星电视接收设施。*市整治工作得到省检查组的肯定,综合考评获得满分,是11个市中获得的唯一殊荣。市文广新闻局被评为省境外卫星电视传播秩序专项整治工作先进集体。同时,积极配合市公安等部门开展依法打击网络淫秽色情专项行动和依法打击破坏电力、电信、广电设施的专项行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积极推进“村村通”工程建设。

根据省广电局、发改委、财政厅的要求,会同市发改委、财政局对全市农村广播电视新一轮“村村通”工程进行核准、核查工作。深入*区埭溪、妙西等乡镇,实地了解广播电视空白村的情况,核实相关建设资金,协调市财政落实专项建设经费100万元,用于解决西部山区农民看电视难的问题。经过市、区、乡镇的共同努力,目前埭溪、妙西等乡镇已投入150多万元,为100多户山区农户装上了有线电视。

开展电视节目创意包装制作职业联赛活动,选出3件优秀作品参加省里的半决赛;完成了2006年度广播电视政府奖的评选工作,全市2006年度广播电视获奖作品共110件。会同市记协、广电学会举办了第14届全市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评析研讨会,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的业务能力。

六、文化产业进一步培育发展

(一)开展全市文化产业基本情况普查。

上半年,组织人员,用两个多月时间,对全市所有文化产品制造、经营、服务单位与个人进行全面普查,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统计局文化产业分类范围,对普查对象进行甄别分类。经调查,全市现共有文化企业4852家,从业人员23*6人,产值26.93亿元。税利2.62亿元。其中:核心层338家,税利5731万元;层3596家,税利1.3964亿;相关产业层918家,税利6556万元。

(二)修订完善服务业文化产业年度工作计划。

上半年,由市服务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转发了《服务业文化产业年度工作计划》。在充分调研、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拟订草拟《支持服务业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已报市政府。同时,做好服务业文化产业推进组牵头部门的各项工作和全市文化系统国有资产清产核资工作。

(三)积极培育文化产业。

会同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组织推荐*钢琴基地、*古镇文化旅游基地、*竹博园等6家参评全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推荐文化企业参加市优强企业评选,有6家企业被市政府命名。首次组织全市有关文化企业参加义乌国际文化产品交易展示会,2家企业参加项目招商会,3家企业参加产品交易会。开展全市书画艺术品市场调研,通过开展普查、外出取经等方式,经过分析整理,形成《*市书画艺术品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调研报告。5.举办了全市文化产业培训班。

(四)大剧院建设工程监管进展有序。

树立质量、安全意识,加强与施工方的协调与沟通,强化监管,*大剧院、市群艺馆新馆进展顺利,年底前有望竣工;同时,重点抓好大剧院建成后运行管理机制方案的完善工作,为日后生存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七、文化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一)加强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1.加大“六好”班子创建力度,根据市委关于创建“六好”班子要求和局党委“树三观、争六好”创建活动实施方案,认真总结局党委一年来开展创建活动情况,形成总结材料上报。年初,被市委命名为2006年“六好”班子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2.开好领导班子作风建设专题民主生活会。按照市纪委、市委组织部《转发关于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为主题开好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专题民主生活会的通知》精神,3月16日,局党委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会前认真组织学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并开展谈心、交流思想。会上,按照民主生活会内容要求,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会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民主生活会情况分别上报市委组织部、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局属各支部在“七一”前夕都召开了民主生活会,由于准备充分、思想统一,达到了预期效果。

3.加强对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和监督管理,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和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20*年局系统递交入党申请书20人,重点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0人,发展中共预备党员3人,预备党员转正1人。

4.为进一步加强局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实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局长与各位局分管领导签订了党风廉政责任书。局分管领导与分管处室责任人、分管下属单位负责人分别签订责任书,形成党风廉政建设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格局。

(二)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

1.抓好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拟定学习计划,对局党委及下属单位领导班子的政治理论学习从学习重点、学习安排等作出了明确要求。迄今,党委中心组已组织传达学习市委六届四次全会、省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市纪委六次扩大会议精神和同志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以及党的十七大精神等专题学习会11次。

2.组织局属单位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市第六次党代会、“两会”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局系统大讨论、大实践等一系列学习活动。

3.开展干部培训活动,分别举办了局系统党务和局管后备干部培训班、全市文化市场管理和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及全市广电系统领导干部和新闻骨干讲座培训等共10期,近1000人次参加,提高了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三)加快文化人才培养、引进力度,不断推进“文化人才工程”进程。

5月中旬,开展文化人才工作调研,对局系统文化队伍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在摸清文化人才队伍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文化系统五年发展人才队伍目标和人才队伍培养措施。一是印发《“十一五”*市基层文化人才培训规划》,对今后五年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培训措施、培训要求都作了部署。二是选送文化专业技术干部到上海、杭州等专业院校和省级文化单位学习进修深造。三是向社会公开招考引进专业对口、文化程度高的文化专业人才5名,其中市图书馆2名,市博物馆、市群艺馆、市执法支队各1名。四是拟定下发本系统历(学位)教育管理规定(试行),对鼓励和支持本系统干部参加在职学历教育,不断提高文化队伍学历层次和工作水平有重要作用。五是拟定下发局系统事业单位编外用工规定(试行)。

八、作风建设年活动扎实推进

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年活动。首先,从局到所属各单位,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机制,实行目标分解,责任到人;其次,结合部门实际,认真研究、拟订了实施方案和推进计划,重点是明确目标要求,强化工作措施,切实整改提高;第三,抓好宣传发动。把作风建设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总抓手,大力营造浓厚的学习、宣传和舆论氛围,全年局系统先后召开动员会、部署会近十次,在抓好省市党代会和市“两会”精神学习贯彻的同时,组织干部职工围绕建设“文化*”展开讨论,尤其是设计开展了“六个一”活动(读一本书、上一次党课、组织一次专题讨论、写一篇业务理论文章、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开展一次‘文化*与我’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使局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和参与热情得到提高;第四,加强调研督查。为使作风建设取得实效,5月份开始,局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各自分工,深入县区和基层单位进行调研,通过现场办公等方式,查摆、分析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企业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形成了《崛起——*永恒不变的发展主题——“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历史观照》和《*市书画艺术品市场现状及发展对策》等一批调研报告,形成了“人人有课题,个个找对策,件件求实效”的良好氛围;同时,依托局纪检监察室、局督查室对局系统各单位作风建设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根据各单位、各处室提出的整改措施,调整细化原订的工作目标,把整改方案在“*文化网”上公布,接受社会、群众的监督。第五,解决实际问题。把作风建设与“走进矛盾、破解难题”及“解放思想,激发活力,创业富民,创新强市”大讨论大实践活动很好地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局年度十项重点工作和破解五大难题要求,突出重点,着眼实效,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经过梳理整合,结合调研情况,制订了“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行动难题梳理表,对包括基层文化建设相对薄弱等五大难题提出了具体的破解措施,并明确了分管领导和责任处室,目前,正在落实整改中。第六,通过组织“回头看”、加强明查暗访、抓好先进典型人物、事迹的挖掘、宣传和推广,弘扬新风正气,教育引导局系统干部群众为民服务意识,发扬优良作风,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提供坚强保证。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很不完备,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建设无论是基础设施、人员经费、活动内容和工作方式,都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二是文化的体制性、机制性和政策性障碍还严重束缚着事业的发展,文化体制改革尤其是已转制文化企业还有许多历史遗留问题未能得到及时解决,制约了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三是在文化产业发展上,思路不宽,点子不多,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四是局机关作风建设还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特别在服务经济建设、服务人民群众的举措上力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大,等等。这一切有待于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加以切实、认真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