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立学为民、治学报国”是一种始终保持对祖国、对人民无限忠诚的责任;是一种始终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一种以人为本、团结合作的胸怀;是一种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情怀;是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境界;也是一种严谨求实、戒骄戒躁的学风。它既是人民大学这所从战火中走来,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大学革命精神在新时期的概括,又是人大优良传统在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一种弘扬。进入新世纪以来,人民大学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特色强校、内涵提高、质量第一”的发展道路,在各项事业发展中取得了令人瞩目成就,所有这些正是“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精神的具体体现。

身处这样一个改革发展的时代是幸运的。我们的国家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我们的学校也正在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阔步前进。去年3月15日,总书记来到我校参加了“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的开幕式,并对人民大学作出了“发扬传统,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重要指示,为学校新时期的建设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总书记再次当选国家主席后出席的第一个公务活动选择在人民大学举行,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大学的亲切关怀、充分信任和殷切希望。这是对学校70年来“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光荣传统的肯定,是对学校新世纪以来“特色强校、内涵提高、质量第一”的科学发展道路的肯定,是对学校奋力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奋斗目标的肯定。

身处这样一个改革发展的时代也是责任重大的。作为学校的主人,大学生是“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精神的传承者和实践者,大学生展现的是学校的成就和风采,代表的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

一、弘扬“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精神,就要立志高远,胸怀人民

中国人民大学从战火中走来,得以“中国人民”这一神圣的称号命名,既是人民大学的无尚光荣,又是人民大学的神圣使命。作为人民大学的学生,应当对“人民”这两个字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她是我们学习的目的和宗旨,也是我们全部力量的源泉。总理2007年五四青年节来我校看望青年学生时,曾经对广大同学提出三点希望,希望大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要有勇于创新、追求真理的勇气,要树立对祖国和人民强烈的责任感。他深情地指出,“只有对国家和人民爱得越深,我们的这种责任感才更为强烈。这是我们学习的动力、生活的动力,也是将来工作的动力”。总理的这番话揭示了当代青年成长成才根本的道理。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带来了一系列新情况,也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我们国家变得强大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了,但与此同时,拜金主义、物欲横流、奢侈浪费、诚信沦丧等也相当程度地出现在社会生活中,并已不同程度地影响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现在,有的同学斤斤计较个人利益,遇到困难就怨天尤人;有的同学把读书学习的目标仅仅理解为考高分、谋高薪、做高官;有的同学只在意个人生活的小圈子,只关注娱乐圈里的八卦新闻,不那么关心国家大事,不那么关心身边同学……这样一些现象的背后,既有大环境的原因,也有我们同学自身缺乏宏图大志的原因。作为一个时代青年,作为一名人大学子,要牢记“为民”乃立学、治学之根本,要关注社会、关注国情、关注民心,自觉地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倡导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教育和引导自己,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在明辨是非、美丑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理想,并决心为之而奋斗。

二、弘扬“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精神,就要脚踏实地,潜心学习

学习是大学生的第一要务。不“立学”何以“为民”,不“治学”何以“报国”?“立学”是掌握报国本领的基础和根本。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学习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希望同学们始终牢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古训,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培养“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洋、只唯实”的独立思想,遵循“学而知新、厚积薄发”的治学之道,时刻坚持学习本位,摒弃浮躁、潜心求学。

从这一思想出发,我们的学生干部、学生骨干要把学习放在首位。学生干部本质上仍然是学生,要处理好当学生干部和当学生的关系,要把学习放在首位,带头学习,以身作则;各级学生组织在开展活动时要注重求实、求新,讲求方法,引导广大学生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去。总书记在2007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讲话的时候指出,我曾有幸参加这个座谈会,当时总书记说,希望广大教师“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显然很有针对性。要培养合格的大学生,当然需要优秀的教师,需要良好的办学条件和气正风清的和谐校园氛围,但另一个重要的方面还在于受教育者本人的努力。对于学生来说,这种要求就是希望大家静下心来读书,潜下心来钻研。正因为此,近些年来,我本人一直强调守护大学精神,守护“宁静校园”,在《中国人民大学之歌》里也有“百家廊下的宁静圣洁,求是园中的自由和谐”,都是希望大家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把刻苦读书、潜心钻研、探求真理作为一种崇高的大学生活方式。当然,我们所指的学习也不是一味地固守书本,而是要同时关注现实,联系实际,在“道”“术”结合、知行统一中增长知识,积蓄能量,提升教养,增强社会责任感,以全面发展的素质彰显人大学子的风貌和风采,将来成为祖国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弘扬“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精神,就要心胸宽广,团结合作

孔子说:“勿意、勿必、勿固、勿我”。勤奋学习、立志报国还必须学会与他人团结合作。当今社会,一个取得成功的人必然也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必然也是一个懂得关爱他人的人。一个人的力量相对于社会是渺小的,只有将个人的眼光投向社会,关注他人,具备与他人和谐相处、共事合作的能力,不苟蝇于自我,不拘泥于个人的天地,充分发挥团队优势,调动集体的力量,才能成就真正伟大的事业,才能成就真正对人民有益的事业。无论是卓越的领航者还是优秀的团队成员,都要求我们拥有宽广的胸怀,包容的品格,团队合作的精神,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社会充满责任,对理想充满自信,对事业充满热情,对生活充满活力,永远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

作为学生干部,要处理好“学生”和“干部”的关系。学生干部首先是一名学生,其次才是一名学生干部。学生干部要成为勤奋学习的表率,成为社会活动的骨干,成为学校与广大学生的桥梁,把为学生服好务放在第一位,主动培养服务他人、无私奉献、为他人着想的精神品质。要处理好学生活动与广大学生的关系。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全体学生,团组织和学生干部要把各种各样的活动组织好。抓社团和活动的目的是要通过学生骨干来带动全体学生,带动整个校园,让整个人民大学充满活力。我希望大家从今天做起,将实现个人价值与树立远大理想统一起来,始终保持自信乐观,宽容淡定的态度,做生活的勇者、求知的智者、事业的强者。

四、弘扬“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精神,就要继承传统,勇于创新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创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勇攀科学高峰的当然是创新型人才,但具有创新型思维、在任何工作岗位上都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开拓工作新局面的人,都应该说是创新型人才,不要把创新看得太神秘。大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同学们应该在大学阶段为成长为创新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成为创新型人才,需要继承传统。传统是创新的根基、土壤、种子和资源。任何形式的创新都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之上。无论是制度创新、理念创新还是思路创新,都离不开挖掘、继承、发扬自身的传统。从某种意义上讲,有时候继承传统也是一种创新。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这是继承传统文化,也是一种时代的创新。我们不仅要继承传统,重视知识的学习,更要重视创新型思维的培养,重视创新人格的养成。爱因斯坦曾精辟地指出,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这些人把为社会服务看作自己最高的人生问题,并且他还强调,学校始终应当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取得专门知识放在首位。爱因斯坦的教育思想我个人认为是非常独到的。要成为创新型人才,就要培养自己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激发自身追求科学、追求真理的激情;养成关注现实、关注前沿的学术品格;形成勤奋求实、严谨求真的学术态度;造就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信心;具备“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理性批判的精神;保持开放的心态和与他人团结协作的意识,树立为人类进步作贡献的崇高理想。

过去有这样一句话,对一切事物要抱有怀疑的态度。我本人不太赞同这种认识,我倒是赞成对一切知识一切事物都要持着探究的态度、思考的态度。要深思,要慎思,要采取思考的态度,追问一句:它合理还是不合理?合理的当然不怀疑,不合理的那就要怀疑、批判。所以说,要坚持理性批判的态度或者说理性怀疑的态度看待问题。如果没有探索的态度,遇到事情不去思考,一切都认为就是这样,不可能改变,不可能解决,也就不可能有创造、创新。人民大学不应当只培养这样的人才,人民大学必须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人格的培养尤为重要。没有一种对人民的赤胆忠心,没有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赤胆忠心,没有一种追求真实、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就不可能创新,绝不可能。

创新意味着拼搏、奉献,意味着要付出种种代价,这种代价不仅仅是付出心血和汗水。创新还有学术上的风险,甚至政治上的风险。所谓仁者无敌,仁者无畏。没有博大的胸怀,没有勇敢的精神,永远不可能创新。学术人格、创新人格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希望我们人大的学子们,要学会培养自己的创新人格,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创新。

一所大学最重要的历史作用和社会价值就在于,能够培养输送适应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大量优秀人才。人民大学无疑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新中国创立、建设、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我们的校友在众多关键岗位和重要领域拼搏奋斗的身影。他们被誉为高水平的优秀建设者和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领袖人才,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接班人,成为真正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在他们身上最直接地体现了“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人大精神。今天,历史的重任落在了新一代大学生的身上,人大的精神需要由你们来传承、人大的发展需要由你们来推动、人大的辉煌需要由你们来延续、来开创!因此,我希望同学们一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做“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精神的实践者和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