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成本会计管理范文

成本会计管理范文

成本会计管理范文1

摘要:本文基于企业的成本会计视角,阐述了企业商誉的概念及商誉减值内涵,之后展示常见的企业商誉的管理方法。从成本会计视角出发,对企业商誉的管理问题、商誉应用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呈现了企业商誉对企业经营发展成本的影响。之后分别从多个角度提出契合成本会计视角的企业商誉战略管理策略。本次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发挥商誉效用,提出能够辅助增强成本会计工作效用的商誉管理战略,提升商誉管理效用,为企业的健康、长效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成本会计企业商誉战略管理减值风波为例,这一事件的发生给大量上市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促使更多企业对商誉减值、以商誉管理控制成本等问题进行思考。

二、成本会计视角下企业商誉的管理方法与问题

(一)成本会计视角下企业商誉的管理方法1.初始计量根据企业合并会计准则要求,在非同一控制的企业合并活动中,当收购方所付出的合并成本超过取得的被收购方认可的净资产公允价值的超额部分,可确认为是商誉。在企业合并活动中,收购方需付出合并成本,就是指为了收购股份份额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一般来说,收购方企业会聘请第三方机构,评估被收购企业的净资产情况,被收购企业的可被辨认的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是评估值,将评估值与被收购企业的股份比例进行计算(相乘),得出公允价值份额。若份额小于合并成本的差额部分,则被计为商誉的初始入账价值。2.后续计量后续计量就是指按照会计准则要求,收购方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中对各项资产进行评估与判断,判断其是否出现减值情况。一般情况下,企业每年年终对合并商誉进随着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环境内竞争愈发激烈,企业参与市场经济活动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如何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稳健参与积极活动,避免经济活动行为引起企业商誉减值隐患,是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在实际过程中,企业商誉管理直接影响企业经营发展成本的控制,这就需要从成本会计视角入手,分析当前企业商誉管理在经营成本控制中的应用情况,及时提出管理问题与应用问题,明确商誉的战略管理方向。建议要立足企业实际情况,监理健全的企业商誉会计准则,同时规范商誉减值的测量过程,灵活使用商誉管理工具与新型商誉管理模式,提高商誉管理高效性。

一、企业商誉有关概述

商誉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企业人力、财力、物力等综合要素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相互作用之下形成的“超额利润”。根据美国著名会计理论学家亨德里克森提出的“三元论”理论,商誉的本质是企业的超额收益、好感价值及总计价账户的集合体现;超额收益论被人们广泛接受,并被看做是商誉的本质。商誉属于企业的非有形资产,但是却不是无形资产,商誉本身不具有现实实体,但是其无法脱离企业独自存在。商誉的天然属性促使其成为一种有别于无形资产、有形资产的特殊资产形式。一般来说,商誉可以分为自创商誉、合并商誉。自创商誉就是指由企业人员主观判定、计量所得到的商誉,这一部分超额收益难以使用客观标准衡量,处于会计的谨慎性原则不予确认。合并商誉则是给根据“会计准则第20号”文件内容,在企业合并活动中,当购买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认可的净资产公允价值,这一部分差额,可以确认为商誉。这一条准则的提出为企业合并商誉的确认、计量提供了标准。商誉减值,就是指企业收购其他企业资产之后,无论并购对象的业绩如何,商誉是不可以摊销与处理的,要一直放置,但是只要未来预习并购效益不佳,就可以对其商誉进行减值。因此,并购对象即使未来超额完成业绩,现实中获取的利润远超于商誉,未来的商誉仍然需进行减值测试。作为一种特色的无形资产,商誉无法变现、无法交易。从成本会计视角来看,企业的商誉过多,则会导致股东投入企业的资金变成无形资产,无法交易、不能够变现,一旦企业出现问题,这种无形资产也会面临风险,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因此,需要合理控制企业商誉,避免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遇到风险,造成额外不必要的负担。以2018年年底的大规模商誉行减值测试。企业商誉与长期待摊费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同,其期限存在不确定性,一般不进行摊销。除非发生减值,否则企业的商誉价值会长期保持初始价值。在企业经营中,无论是否出现商誉减值,都需要在后续时间进行每年至少以此的商誉减值测试。

(二)成本会计视角下企业商誉的管理问题从成本会计视角来看,企业商誉管理成果会影响企业在并购活动中付出的成本,比如:商誉减值,会导致企业付出的成本资源流失。为此,在经济活动中,企业纷纷加强对商誉的管理,致力于控制商誉初始值始终保持不变,从而维护企业成本支出效益,实现成本控制目的。但是在实际过程中,仍然存在明显的商誉管理问题,具体如下。第一,商誉减值测试时间不足。商誉本身具有复杂性、长期性,是要在企业长期、稳定、健康经营状态之下才可以保证初始值稳定的。从成本会计视角来说,商誉是企业的关键价值所在。但是在进行商誉减值测试时,很多会计人员会在不同程度上缩短测试时间,导致测试周期不足。这种测试时间调整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商誉评估结果,降低商誉测试质量,不仅会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还会降低测试的准确性,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第二,商誉管理操作不规范。商誉是企业的核心所在,企业会定时定期测试商誉,评估商誉是否会出现减值的情况,以便于加强对商誉的管理。很多企业抓住“商誉会减值不会被摊销”的情况进行违规经济活动,增加自身虚假利润,这种情况是无法通过商誉测试检测到的。若发生这种不规范操作的情况,会增加人员测试商誉的难度。第三,主观因素的影响。根据现阶段企业实际情况,企业内只要有相关人员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就可以从事企业会计有关工作。可以说,企业的会计上岗门槛十分低,这就会导致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要求与综合素养不对称,而企业商誉具有较强波动性,至今没有明确标准对其进行规范与管理,需要会计人员日常进行检查。由于部分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养、专业能力参差不齐,导致人员开展的商誉检查工作具备随意性,很难起到实际效用,从而影响企业商誉的管理。

(三)成本会计视角下企业商誉的应用问题商誉是企业的关键元素之一,通过开展商誉管理、避免出现商誉减值,可以有效辅助成本控制,避免企业在并购活动中支出的成本流失。同时也可以通过应用商誉提高成本控制效用。在企业应用商誉的过程中,出现了如下问题。1.无法将商誉作为企业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根据企业经营活动情况,工作人员利用商誉评估投资风险,科学决策,对于报表的使用者来说,商誉项目中“倒减”得到的计算逻辑不符合其他资产中对初始成本的正向计算逻辑,这就导致决策人员难以使用商誉报表辅助决策。商誉是企业的资产,但是却不可以被单独识别,商誉报表中内容既包括了议价成本,也包括了自生商誉,这也会导致决策人无法透彻理解报表内容,无法清晰分辨出哪些是议价成本部分,哪些是自生部分。企业实际经济活动决策过程中,若商誉被认定是收购的溢价金额,则收购行为是有具体对象的,此时收购方企业一定会存在预期,比如:未来多长时间会得到收益、某段时间内的收益如何等。在时间推移之下,这个预期被实现。若没有达到预期,则会出现商誉减值。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持续的,二期体现在报表上则是某个时间节点上出现的。这种报表情况会导致决策者阅读报表时无法理解“为何这个节点出现商誉减值”,促使其产生较大的疑问,影响其决策行为,无法通过科学决策实现对本次经济活动的支出成本的控制。根据表1,高伟达2020年账面的9.19亿商誉,计提7.78亿减值份额,从年度披露的报告文件来看,这7.78以的减值份额是由于三个事项项目的“预期业绩没有达标”导致的,项目1-3分别减值3.89亿、2.33亿、1.56亿。从成本效益原则出发,工作人员使用减值金额的计算方法,套用了企业会计准则资产披露认定方式、减值测试方式,对三个项目进行个性化描述,但是这组数据背后的关系仍旧让决策者难以理解,导致这份报表不能给决策者以辅助作用,无法作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2.商誉有成为利润操纵工具的可能目前为止,企业中的商誉减值测算缺乏科学系统的方法,很大程度上依靠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资金流量的评估。但是未来资金流量预测情况会受到企业管理层主观因素的影响。根据上述提到的高伟达为例,报表中的三个项目业绩成果的达到率逐渐下降,当时预估的2020年年度业绩不达标,但是“不达标”仍旧有较大的调整空间。此时若管理者隐瞒不利因素,会影响评估人员的测算结果,导致评估价值处于不需要减值的状态,商誉减值沦为利润操纵工具。

三、成本会计视角下企业商誉的战略管理策略

(一)健全企业商誉会计准则根据上述分析的企业商誉管理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发现,之所以会出现企业商誉乱象,是由于现如今缺乏统一、标准的商誉管理规范与标准。近两年,我国市场内的企业并购活动日益频繁,企业商誉体量不断增加,很多不恰当的商誉管理行为产生较多的问题,这些情况均可以证明——亟需出台关于商誉的专业会计准则、处理规范、指导标准。因此,建议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商誉的关注力度,要求有关专业机构提高对商誉问题的重视程度,突出相关准则,明确提出商誉初始确认流程、商誉计量公式与方法、会计账务处理模式、企业信息披露的要求与格式等。建议要提出契合企业并购活动需求的,具有行业评估标准的商誉初始计量标准,以某行业整体发展、行业并购行为产生的商誉平均水平,作为企业商誉计算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要设置规范的信息披露流程、标准,提升企业商誉信息披露的真实性、规范性、标准性、完整性。在具备健全的企业商誉专业会计准则之后,才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商誉管理效率,规范企业商誉的应用,以商誉信息为企业经济活动决策提供依据,进一步控制企业并购活动、经济活动的成本支出情况。

(二)规范减值测量过程商誉减值测量是并购活动中企业检测、评估商誉变化的主要方法,也是企业检查自身并购成本支出是否流失、是否产生“超额收益”的关键环节。在目前的企业商誉减值测量中,由于会计人员主观因素影响、缺乏标准规范的客观因素影响,减值测量存在一定误差,影响商誉判断结果,甚至引发“企业利用商誉减值测量操纵利润”的情况。因此,建议要进一步规范商誉减值测量的方法,定期更新商誉减值测量流程、测量工具与标准参数。之后根据证监会等专业机构提出的要求,制定规范、完善的企业财务报表,将商誉减值测量情况、减值结果明确填入报表,以此满足企业经营发展需求。

(三)灵活使用商誉管理工具初始确认与后续计量均属于商誉管理工具,商誉是不可被分摊的。但是工作人员可以在进行初始确认、后续计量的计算过程中,将商誉数值分摊到相关资产组进行计算,以具体数值体现商誉价值,从而更精准评估商誉值。以初始确认为例,商誉的本质是收购溢价产生的差额,企业聘请第三方机构对收购对方的商誉进行评估,一般会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这项计算,评估出商誉价值。在计算时,建议将商誉与有关联的资产组进行合并,这样可以进一步统一口径,将可能产生的溢价分摊到资产组中,将溢价以具体资产组数值形式体现出来,促使企业管理者更清晰地了解在并购活动中,究竟是哪一部分产生了溢价,引起了商誉的变化,从而对并购活动中成本的支出进行控制,科学决策。同样,在后续计量时,可以按照有关资产组的方式将商誉摊销进入,以每一期的利润形式呈现出来。这样可以有效辅助观看报表的决策人员理解,也可以适当压缩利润违规操纵空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商誉是资产管理的重要构成之一,也是直接影响企业经营发展成本控制效果的关键元素。在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金融活动中,要加强对商誉的战略管理力度,始终将商誉减值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避免商誉的变化影响企业资产负债管理,造成企业成本的增加,这样才能够为落实成本控制提供辅助支持。由此可见,在成本会计视角之下,企业商誉的管理是直观重要的,建议今后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灵活使用不同的商誉管理方法,规范商誉会计准则,提升商誉战略管理的规范化、高效化。

作者:廖鸣飞 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成本会计管理范文2

引 言从我国当前现有的社会发展水平来看,随着人们的经济收入增加,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因此我国现有居民对于自身的生活品质和消费方式都有了一定的改变和要求,在相关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餐饮行业的标准和关注也越来越多,而且人们外出就餐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这对于餐饮行业的发展来说具有一定的帮助。但从我国当前现有的餐饮企业来看,其相对要求较低,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都较为灵活。因此使整个餐饮行业内部呈现良莠不齐的发展状况。并且从现有餐饮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餐饮行业现如今所拥有的利润和营收相较以往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削减。因此,当前做好餐饮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和计算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着一个餐饮企业能否良好运营,避免出现较大程度的财务危机。从整体上来看,餐饮企业所具有的成本会计工作涉及的数据项目和考虑因素等都较为细致和繁多,在此过程中所面临的不可控因素也比较多。在此情况下,进行餐饮企业的成本会计管理工作和核算工作是较为困难的,具有较大的压力,也考验着相关成本会计工作人员的技能和水平。因此,本文将针对成本会计在餐饮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进行探讨和分析,对餐饮企业的发展提出良好的建议和策略。让相关的餐饮企业能够得到一定的借鉴,为餐饮企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成本会计工作的基本介绍和特点

(一)有关餐饮企业中的成本会计工作的基本介绍在有现有的餐饮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成本会计工作主要是以餐饮企业现有的经营业务及经营目标和相关理念为核心的,这也是餐饮企业内部进行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和核心关注点。对于一些餐饮企业来说,想要增强自身现有的实力,能够在竞争力较强的市场环境中得以良好地发展和立足,就需要对自身的财务状况进行良好的管控和把握。也就是说,对于日益变化的市场经济和宏观经济大环境而言,餐饮企业内部所面临的食材成本的变化采购价及相关获利程度的变化都是比较多的。所以,餐饮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的成本会计工作需要时刻面临这些多变的情况与波动,相对而言,这也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在餐饮企业中,相关的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食材的采购、相关材料库存的多少、整体的烹饪和配送等步骤涉及的支出,一般由这些因素构成了餐饮企业的成本总和,也决定着餐饮企业实际的生产周期和销售情况及最终的获利情况等。

(二)餐饮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具有的基本特点就餐饮企业所具有的产品价格结构而言,餐饮企业与其他类型的企业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即都需要进行原材料的采购工作,因此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涉及的成本会计工作较多,面对的是不同种类的原材料购进价格、成本价格等。除了企业内部的原材料成本占据着餐饮企业整个产品价格结构中的大部分外,在餐饮企业中涉及的人力资源成本,在相关的产品价格结构中占有的比例也不少。同时,人力资源成本,即人工成本,相对价格也比较高,在进行餐饮企业内部的成本会计工作时,需要细致考虑不同成本的不同变化和波动,相关人员需要经受住一些变动成本对自己带来的工作计算和核算能力的考验。而且餐饮企业内部涉及的菜品生产流程也比较多,其他的产品如饮料、酒水等,也会涉及相关成本控制核算工作,因此成本会计的工作人员也要对其每一个细节和步骤进行严格细致的监督和核算,避免某一个细节方面出现错误,从而导致整体发生较为严重的资金浪费或成本的增加。

二、餐饮企业内部成本会计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对于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餐饮企业的管理者对于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和管理力度都不够,从餐饮企业现有的情况来看,对于成本会计工作来说,在自身进行财务会计管理的工作时,没有得到餐饮企业内部较为严格的管控和监督,究其根本是餐饮企业内部的管理者没有对自身的成本会计工作进行重视和关注。很多餐饮企业管理者将工作重点都放在了对企业品牌及口碑的提升工作上,以及对菜品的研制和销售工作上,因此忽略了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对于自身的重要性。对于企业来说,想要提升自身现有的盈利情况和利润,不仅要依靠拓宽现有销售渠道,寻找更多客源和精准客户群体,还要通过自身成本的节约和控制,有综合性地提升现有收入和预算。由于企业内部管理者对于成本会计工作的疏忽,没有经常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强调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因此企业内部对于成本会计工作来说,缺少系统科学的架构和方式,没有让企业内部相关的财务管理工作和成本会计工作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和价值,这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种人力成本的浪费。

(二)成本会计管理工作体系健全性有待提高餐饮企业内部的成本会计工作所具有的实际体系不够完备,所具有的健全性还需进一步加强和提升。餐饮企业内部对于成本会计管理工作的架构搭建得不够合理,因此在进行具体的成本会计工作展开时,无法得到企业财务管理的全面掌控,导致成本会计工作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和落实程度欠佳,由于餐饮企业内部涉及的成本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因素和数据较多,需要考虑的内容也较为繁杂,在相关方面都需要明确成本会计管理。如果企业自身的工作体系架构不够完善和健全,只会影响成本会计的工作进展,也不利于进行企业内部有效资源的盘点与结合,使企业的成本越来越难以得到全面有效的控制,导致企业盈利和利润一直处于难以令人满意的水平。

(三)采购食材和订货量等调节工作过于粗糙由于餐饮企业日常工作速度较快,面临的业务量也比较多,因此在如此高效率高运转的情况下,进行成本会计的核算工作及相关成本的控制工作是较为困难的。尤其是从现有的餐饮企业发展情况来看,在自身采购食材的成本和相关订货量的最佳配比与计算方面,没有得到良好的管控和调节,因此使餐饮企业内部有关成本会计工作的压力和负担增大。能够对自身的订货量进行一个优质的计算和最优数量的选择也是尤为重要的,这样可以避免餐饮企业内部浪费过多的成本资金。尤其是在一些节假日和休息日,餐饮企业内部的销量相较以往有大幅度的增加,这时餐饮企业在人力资源成本管控和相关饮料酒水的成本管控上也需要加大力度,避免此方面的成本浪费较多。由于现有的饮料、酒水等自身的价格弹性较大,因此其成本变化程度也比较高,直接也影响着餐饮企业内部的利率和成本,在成本会计工作中也属于较为困难的一项也需要引起注意。

三、加强餐饮企业成本会计工作的基本策略和建议

(一)提升企业内部对于成本会计的重视程度餐饮企业内部想要提升成本会计工作的效率和实际效果,首先需要在相关人员的意识和理念上进行加强与宣传,让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及管理者认识到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引起相关管理者的重视,使企业内部现有的成本会计工作得到加强和监督,使整个财务工作整体效率得到提升。管理者也需要具有一定的长远目标和大局观,管理者与基本的成本会计人员不同点就是管理者可以对参与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成本进行管控和了解,由于人力资源成本在餐饮企业内部所占有的比例较大,一旦人力资源方面出现波动和产生不良情况时,对于餐饮企业内部的成本影响也是较为严重的,因此相关的管理者也需要从自身的工作现状出发,及时发现一些即将可能产生的人力资源成本变动和影响,并找出相应对的计划和方案。想要实现成本会计管理工作的良好落实,也要在企业内部相关食材涉及的业务及配送等方面的成本管控工作进行加强和细致的计算,将成本会计工作和成本控制管控理念融入企业的日常工作中,使全员都能够对企业的成本管控有一个良好的认知和注意,减少企业在其他业务上的成本浪费和资金浪费。在此方面积少成多,从而使企业的整体成本能够得到较大程度的缩减,从而提升企业现有的盈利情况和利润情况,达到企业节省成本、进行相关管控工作的理想目标和效果。

(二)完善现有成本会计管理体系餐饮企业内部应该对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一定的审视和改善,了解自身现有的财务管理实际状况,了解成本会计管理工作的实际进程,从而结合具体情况,来对企业内部的成本会计工作进行强化。同时,结合企业管理者的相关意见和建议,来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架构和成本会计管理体系进行一定的修正和加强。现有管理者具有的财务方面的知识也要不断深化和更新,企业内部也要进行一定的培训和监督考核工作,确保管理者对现有的财务信息有一个及时获取和了解的习惯,而且管理者也要了解现有经济市场的波动,以及部分原材料出现的变化和成本变动。完善和加强成本会计管理体系,应该让企业内部有更强的市场适应性,使其能够在一些原材料和相关配送业务等产生不可控因素的变动时,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来面对这些较为不利和危险的状况,从而帮助餐饮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也能够保证成本会计管理工作和整体的财务管理工作都能够减轻所受到的影响和经济市场变动带来的打击等。相关的管理者也要在餐饮企业内部的成本会计管理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方面进行积极的参与和了解,而不是空谈,也要积极地对企业内部的现有管理进行思考和改革,对于不足之处及时进行弥补和创新,使餐饮企业的整体管理结构都是良好且优化程度较深的,这样可以在成本会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与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和沟通交流更为顺畅和理想。企业内部相关管理者也应该尽力为成本会计管理工作创造一个科学良好可应用的体系和环境,保证企业内部的成本会计工作是与现有的市场经济发展和实际状况紧紧相连的,这样也有利于成本会计管理工作人员提升现有的工作管理水平,充分了解现有市场的经济状况和相关原材料,以及业务的基本成本情况,也有利于工作人员在进行成本会计管理工作时,能够全面思考和妥善把控相关产品的成本预算,同时也可以及时地对现有的市场经济状况进行一个反馈和反应,为企业后期的原材料选择和业务拓展方向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照,也可以让企业避免产生过多资源和资金的浪费。

(三)完善对于原材料采购和生产等环节的成本管控企业内部的相关管理者应该对餐饮企业所选择的食材、原材料、具体菜品生产和配送,以及在展开相关业务时,所涉及的成本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这样可以在具体展开成本会计工作时,能够良好与其配合,完善现有餐饮企业涉及的各个工作环节的成本计算与管控。例如,原材料的采购环节来说其采购的成本和数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在进行具体的成本会计工作时,也需要相关的营销部门采购部门和对于库存进行管理的部门提供相关的准确信息和数据,这样才可以保证在成本会计工作准确和细致的同时,能够使成本会计得到的具体结果对餐饮公司有一定的参照性和实践性。因此,餐饮企业内部应该制定良好的工作考核和监督管理制度,从而细致严格地进行各方面业务的成本会计工作,完善整体的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和效果。无论是从采购人员来说,还是从其他业务人员来说,都应让自身的工作成果与收入水平和绩效水平相捆绑,这样可以使每一个业务和环节上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得到一定的改善和提升,也可以让相关工作的落实情况更好,从而让整体的成本会计管理工作进展得较为顺利。而且在整个菜品的生产环节上也要避免在菜品加工时出现的浪费和损失,这些都是需要餐饮企业内部管理者需要注意和考核的方面,而不是仅仅依照一些较为基础和普遍的采购环节进行成本会计的核算,要将相关的核算工作视角进行扩大,这样够有利于餐饮企业内部从整体养成相关成本节约的意识,企业内部为了加强相关管理工作的成本意识,可以设立一些有关的奖惩机制,对于一些有益浪费食材和损害食材的行为应该予以严格的惩罚和处理,同时也要加强对财务方面的巡视和监督,避免相关人员出现财务舞弊、拿回扣等不良现象,导致公司产生较为严重的成本损失和资金损失。

结 语

对于餐饮企业来说,其涉及的生产经营范围都较为特殊,因此在成本管控方面需要考虑和考量的部分也较多,需要将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创新,良好进行成本会计管理工作,可以保证餐饮企业内部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避免相关资源和资金的浪费,以此来实现餐饮企业自身的有利发展和盈利增长,让餐饮企业自身能够实现良好的进步和长久的发展。

作者:张晨歌 单位:陕西晏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成本会计管理范文3

1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现状

1.1教学内容多,联系紧密且逻辑性强成本会计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知识转化能力,手脑结合,既要掌握成本会计相关理论,又要动手运用成本核算原理和方法于实践。以工业企业为例,产品成本核算涉及一系列过程,需要运用多种方法,如要素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等各项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与辅助方法,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等。学生需熟练掌握并应用各种计算公式和方法,同时掌握账务处理的方法。成本会计课程有点枯燥,也有点复杂,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如果对学习内容理解不透彻、到课下很有可能把各种费用分配方法弄混。同时,课程的各个章节逻辑结构性强,联系紧密,环环相扣。从要素费用的分配到完工产品成本的核算,涉及一系列的流程,如果某个章节的内容没有学好,后面章节涉及的成本核算流程会中断。学生的学习状态也会两极分化:一部分同学领悟力比较强,认为成本计算公式好理解,计算过程并不复杂;一部分同学学习比较吃力,认为很多公式都差不多,不会区分,很易混淆,同时认为成本核算表格的填制以及相关数据的计算过程复杂,弄不清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倘若课堂上没有听懂,没有跟上老师的节奏,学习的积极性下降得很快。

1.2教学学时少,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参与度不高笔者所在学校成本会计课程仅32学时。由于学时短内容多,通常是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成本核算方法较多,如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定额消耗量比例法,计算分配有两种思路,不同思路公式不同,容易混淆。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又与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容易混淆。整门课程公式多且相似,易混淆。成本会计课程中涉及的公式有200多个,计算的工作量尤其大,很多同学看到公式,面对计算就感到“头疼”。仅仅通过“满堂灌”难以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各种费用分配方法,学会应用于实践更是难上加难。学生公式记不住或记不准,做题时遇到各种问题。教师授课充满挫败感、效率低,学生感觉很吃力、听课效率也不高。

1.3教学内容难度大,与社会实际脱节成本会计课程以工业企业为主,理论部分主要介绍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费用如何在不同的受益对象间进行分配,接着,依照产品生产流程逐步计算出产成品的成本。学生对产品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不甚了解,缺少感性认识,学习理论知识会感觉很枯燥,对理论部分的了解是一知半解。实践部分一般由于课时原因,安排的时间短,很多学生的理论知识学的不扎实,导致实训内容无法下手,很难学以致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也不利于学生多元化发展。

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通过线上学习和线下教学有机结合而实现优势互补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线上学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发现问题后进行线下学习更有针对性;线下教学聚焦学生难以掌握的重难点进行讲解,答疑解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吸收所学知识。混合式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其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授相结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根据学生线上学习的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讲解重难点问题,提高教学效率。线上学习一般是课外进行,能有限弥补教学学时不足的缺陷。学生利用碎片化的2-20分钟时间,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或其他线上资源,提前预习或复习教学内容,查漏补缺,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线上平台和工具的应用让线下课堂互动时间增加,互动形式多样,气氛更加活跃。同时,学生的学习过程,如签到、随堂测试、讨论、视频观看、作业等情况,也能很好地记录下来,为过程考核提供依据。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等视频、课件、讲义和其他拓展资料也可上传到线上平台供学生反复学习。线上教学的助力,让线下教学更轻松,更有针对性,提高了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效果。

3成本会计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

混合式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网络教学为辅助,课前完善在线教学资源,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完成相关知识点的预习、测试,课中充分了解学生线上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将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通过课堂教学进行解决。课后,根据事先建立的科学有效的考核标准,检验该教学模式在“教”与“学”两个方面能否提升效果。本文以“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交互分配法”为例,阐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过程。

3.1教学内容交互分配法是辅助生产费用中非常重要且难以理解的一种分配法。该方法分为交互分配和对外分配两个步骤,每个步骤中分配率的计算公式不同,分配对象不同,账务处理也不同,有一定难度。知识目标是学生掌握交互分配法的计算公式及账务处理。

3.2教学对象本门课程在本校是针对会计、财务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开设。在课前,由教师上传教学资料,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进行线上线下互动式答疑。教师运用信息网络资源,在教学上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了教学效果。

3.3教学实施

3.3.1课前准备网络在线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授课之前需要上传好相关线上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课程资料、习题等。利用课堂或线下时间,提前给学生任务,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预习和讨论,将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学生登陆平台自主学习,完成相关知识点的测试,通过学习和测试,明确自己的疑难点,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分享学习体会。本节课的教学视频主要包括交互分配法的概念、特点,计算过程及账务处理,优缺点和适用范围。重点内容是计算过程及账务处理,包括交互分配和对外分配的计算公式,以及交互分配法下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的填制,账务处理。看完知识点讲解视频,分组讨论、解决预习时碰到的问题,基础不牢的学生可反复观看视频,或向教师和其他同学求助。

3.3.2课中讲练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在课上重点讲述疑点、难点、重点部分,做好答疑和升华学习效果的相关教学工作。在讲授过程中结合岗位能力要求,穿插实训及练习,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具体的实训是以某企业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案例为基础,事先打印分发给每一个同学,让学生自己动手,分步骤计算交互分配率,进行交互分配;然后,计算对外分配率,进行对外分配;根据交互分配和对外分配的结果,填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最后编制交互分配法下的会计分录。等学生动手操作之后,结合学生练习过程中出错的情况,重点强调和讲解,让学生真正地学了会用、会分析、会总结。

3.3.3课堂总结课堂上可随机抽出一至两组进行总结汇报,由组长或组员阐述学习体会、重点、难点,教师根据汇报表现计入平时成绩。让学生汇报总结能起到多方面作用。第一,巩固所学知识,加深理解。第二,通过小组竞争,评选最优小组,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团队协作意识。总结展示环节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归纳、总结的能力,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风采、锻炼自己的舞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3.4课后巩固课后,学生可以在讨论区就课前预习、自主学习以及课堂总结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教师根据线上学习、反馈的情况和学生课堂表现,针对存在的问题及重难点,有针对性地线上作业,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3.4教学评价教学过程结束后,教师结合考核标准进行综合评价与考核,评定学生最终成绩。考核评价的标准包括线上部分和线下部分。线上部分主要包括视频的观看率、线上作业评分、签到、抢答、随堂测试、参与讨论的情况等。线下部分包括线下作业得分、实训操作过程中的表现、期末考试得分。教师合理设置每个项目的比重,结合学生完成的情况进行总评。4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提升策略4.1重视学习过程管理教师提前或在第一节课时对学生进行动员和心理建设,介绍整体教学安排、考核标准和方式以及平台的使用方法等,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到期中,教师应公布学生平台上的成绩,督促进度落后或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及时完成线上教学任务。

4.2科学制定考核指标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但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成绩的构成更多元,更强调过程考核,包括视频的观看率、签到、课堂互动测试、线上作业得分、线下作业得分、抢答、参与讨论的情况等多个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定期考核,确保公平公开公正,每次公布考核指标以及成绩,让考核过程客观化。

4.3更新知识提升教学水平近年来我国会计准则、制度、法律法规更新较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教师应及时更新知识,与时俱进,确保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专业相关知识。教学资源也应及时更新,增、删、改。同时,积极提升教师自身的信息化应用能力,保障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朱伶俐,马燕,武娟,等.“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研究—基于雨课堂的应用[J].营销界,2019,4(33):197-198.

[2]姜素芳.基于MOOC的混合教学模式在会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2):51-56.

[3]姜晓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36).

作者:吴慧芬 单位:三峡大学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