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少儿美术教育思考

少儿美术教育思考

少儿美术教育思考1

“认识美、传达美、创造美。”民族地区专项课题写生考察活动的缘起于2017年笔者在中央民族大学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青年高级美术创作人才研修班学习期间。作为同学和朋友,在中央民族大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就民族艺术、地域文化、美术教育等问题常有交谈,同时也有争辩。也许是从狭小的地域相聚北京,然后回望各自生活与工作的民族地区的一种感伤,又或许是受到中央民族大学几位德高望重的先生们影响,我们开始第一次真正的审视自己,作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有代表性的美术创作者,如何把我们的所学与本土的民族美术做好续接?又如何把星火传递到广西民族地区每一个偏远角落?作为个体的力量总是有限。幸而,笔者(吴明亮)在去西班牙研学之前已经在梧州当地举办过三届“认识美、传达美、创造美”公益美术作品展,作为前期的传导。

于是我们想着,作为优势资源和传承基因,能否把当时入选的小作者们再组织一次相对“冒险”的远游计划,走进远离梧州500公里的柳州市三江县的一个叫冠洞的侗族自然村。最终,在家长的认同及各方帮助下,我们的计划得以顺利实现。走进侗寨,走进群山环抱的自然村落中,不同于由钢筋水泥构建的城市密林,环境的强烈差异带来的新鲜感让城里的孩子很着迷,但同样,陌生感亦让孩子们在前期面对对象写生时略显局促。再者由于学生年龄及绘画表达能力高低不等的差异,前期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如何引导他们了解侗族文化及与陌生环境相处,这些给我们老师也带来很大的困难与挑战,现实中整个活动过程是艰难的。

活动周期为十五天,除去来回所花时间,其余的十三天我们都是驻扎在冠洞潜心研学。作为回顾,借此文谈谈此次“认识美、传达美、创造美”民族地区专项课题写生考察活动的个人感受及由此延伸的对少儿美术发展的思考。按照“三美”之认识美,作为写生考察的初期准备,进入侗寨之前老师仅对家长们展示过当地的地理人文环境和民俗风貌,对作为主体的学生并未透露太多的信息,这是一种强化陌生地域神秘的诱导,也是避免对对象先入为主的危险固化。写生侗寨对于所有的学生和笔者来说,都是重新面对陌生而新鲜事物的一场刺激游戏。事实证明这个“算计”是有效的,初入侗寨的孩子们,面对扑面而来的乡野气息和独特的侗寨木质建筑形式,一扫之前在动车上的昏昏欲睡情绪,个个惊叹不已,哇哇之声不绝于耳。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学的先决条件,怎么让学生产生兴趣进而去探究去发现,我们已经悄然把诱饵布下。当然,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具备强烈的敏感度,对于陌生的周遭事物,新鲜劲一过,更多的是茫然感。而正巧这个时候又是学生们正式进入写生的重要节点,时间有限,作为前期的认识侗寨阶段,我们大概花两天时间引领学生们游走在寨子里,并切合时机展开讲解侗族的相关历史文化及风俗民情,比如作为整个寨子中心的鼓楼,它的实际意义及作用。作为侗族精神象征,它的实用功能在今天已然在逐步退化,但作为一种物化的如图腾般崇高的符号,恰巧应对了我们绘画中物象转化的抽象实际。

这种可以让学生们很清晰地感受到描摹作为粗浅的再现认知,也无形中种下一颗对于侗族先民智慧的崇敬,面对人与物的敬畏自然的心,也是从认识美到发现美的有机转换。我们之中的明亮老师常对学生们说:“写生其为写生命,面对神秘与震撼的侗族文化,据己所喜各取所长,即如何摄取对象之形象,如何用直觉去释放自己真实的情感,没有深入认识难以使得画面成章法。”这样的绘画理念是鼓励学生从认识美到发现美的佐证。前期的探索结束后,每个学生各自怀揣“心思”,散落在风雨桥上、屋檐下、图腾旁,认真观察有过岁月痕迹的寨子,从中感受他们的年份与庄重,带着好奇的心去寻找各自的答案。以下是活动中创造美阶段的几个典型例子。覃静晖同学在风雨桥避雨的时候拿起素描本,描写暴雨时在桥中看雨的场景,大雨如丝线垂挂廊檐,百年廊桥遮挡风雨、护佑百年,而她以绘画的方式体会当初侗族人民用智慧建桥的初心,如今可以享受到这种美好是实属可贵,便画下了《风雨桥上看风雨》这幅作品。

穷自然之奥秘,发山川之精微。陆乐天着迷于鼓楼角落的细草生长的模样,刘梓源仿佛又回到了外婆家的菜园尽情探秘的欣喜,宁丽琪、陈慧娜着迷各种植被抽离成线条的纷繁复杂的游戏。孩子们带着真诚与尊重去认真观察所见的自然,以自己的视角去观看,去尽力描绘真山真水。在覃阳雨、廖婉如同学的画面中我们看到他们运用塞尚的理念对自然进行观察分析,她们坐在屋檐下认真描绘屹立在山脚的那棵大树,阳光下大树的颜色与形体变化带来冲击感,仿佛重新认识生命一般,他们以独立性格展现自我,绘画中展现的坚定稳固与生活中的独立勇敢,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其中最令我们欣喜的还属队伍中两个年龄最小的学生,甘子燃、黄粲钰当时只有9岁,一个婉约而敏感的南方“小家碧玉”,一个大气而直率的北方“女汉子”。甘子燃的《下雨天》、黄粲钰的《木墙》最为典型。孩子们一幅幅作品最终呈现了一个鲜活而真实的个体,自我的认同及对美的认识的差异,最终汇流成漫天的繁星,光彩而夺目。当然,每一个孩子在我们心目中都是最棒的。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的差异,由此带来的绘画的差异是我们整个活动第三阶段创造美的最终愿望,不同于其他的追求标准答案或者统一样貌,我们希望孩子们通过绘画来认识自己,某个阶段无论是精彩绝艳抑或平平无奇,都坦然受之。绘画作为自我认知和发现的有效途径,它只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答案。活动接近尾声,作为整个活动的策划及实施主体,明亮老师在总结会上说:“艰苦的环境中体现出的爱、帮助他人、以助人为乐者、生活独立自主、责任之心尽显其然,生活中体现出关心同学之美德,多帮同学拿一点行李、多关心同学一句热语、写生路上遇困难之路搀扶一把同学、好吃之食物赠予他人、遇到难题自强不息,此乃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德,也是绘画之精髓,也当人品高的切实表现。

小团队、大社会,众生之相面貌千变,为师者有责任说出,正所谓: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所有目的只为学生于社会中的生存与做人,人者不能用时在做,乃日积月累,威信乃以信取威,方为上者。”我想这句话足以作为我们推动整个活动进行而最终完满的初心,是我们作为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也是一种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的薪火相传。教与学、尊重与爱护、信任与坚持、存疑与思索这些因为这次活动让笔者体会更加深刻,而如何让孩子们快速进入绘画的状态,摒弃日常琐碎的牵绊和某些诱惑带来的消耗,却也是活动中实际面临的难题,新鲜的事物总会因了时间变得熟悉而逐渐麻木,接下来的几届写生考察活动,直至今天来说已经进行了三届,问题越来越多,方法也越来越多,思考也越来越多。作为活动的隐性目的,把“认识美、传达美、创造美”专项课题写生考察活动带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传递美育的火种,或者说让民族地区接纳我们的一些不成熟的绘画教学理念,于我们而言是神圣而艰巨的。此次冠洞写生考察以少儿为活动主体,不同于高校以大学生为主体的考察写生课程。

可以说少儿各方面都不成熟,然而最终作品的呈现却让人惊喜,一个是作品的形式语言多样,作品画面主题选取不雷同,作品与个人的性格契合度高,自我与所见的真实相融合,脱离了纯粹的描摹而达到物象的转化,进入真正的绘画层面。为什么大学生难以做到的事情在他们这里甚至没有阻碍?依靠规则和经验的绘画和依靠直觉的绘画哪个更可靠?也许这些不足以作为问题来提出,但是作为比较的两种主体,不难发现大学生绘画的直觉敏感度终会随着年龄和知识的积累变得迟钝和左右权衡,权衡则必将失去生猛劲,绘画丢失了力量。这是一种提示,也是作为艺术创作实施者个人的反思。我们应当相信这些未经世事打磨的少年,他们内心有着强大的气力。少儿,作为人类整个生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时期,等同于生命的各个阶段,我们应该多倾听来自他们的对于世界的观看和认知,少儿美术教育应以尊重少儿为基本前提,认识他们,也要认识我们自己。

作者:刘瑞森 吴明亮 单位: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基础部教师州市竹湾小学美术专业教师

少儿美术教育思考2

一、儿童美术中的艺术天性和绘画技能

(一)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艺术天性与生俱来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艺术天性与生俱来。绘画是他们感知世界和表达情感的符号系统,代表的是他们对自然、生命和一切事物的看法。在绘画中,儿童对外界的感知、体验以及无法用语言传达的内在潜意识思维都得以物化,他们通过绘画表达所见、所知、所感、所想。绘画这种能力并不依靠教授,而是他们通过在感受世界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儿童的发展一方面有赖于广泛接触自然和生活,积累丰富的知觉表象和经验;另一方面需要儿童自主地活动,从中发现、体验、创造和成长。他们把形象当作语言符号,把画画当作言语表达,用画表达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想所爱。”[1]在儿童时期的美术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自由的笔划、随性的色彩、夸张的物象甚至毫无章法的构图,作品整体呈现的是一种自由、天真、朴实、狂野的绘画风格。它兼具原始艺术的“野性”和现代艺术的“潇洒”,体现的正是少儿凭借画笔对外界感知的自由表达。“儿童艺术是儿童心理世界的真实流露,儿童画一棵小树、一只小鸟,画太阳、月亮……他们不受功利目的的支配,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认识、想象、愿望或情感。儿童画稚拙、天真,然而在这种稚拙、天真中,却使我们感受到一种清新、真实、活泼和自由。”[2]而这种艺术风格也是儿童时期所特有的,是成人即使精心学习之后也难以企及的。如西方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所言:“我能用很短的时间就画得像一位大师,却要用一生去学习画得像一个儿童。”[3]由此可见,儿童绘画的能力并非他们后天所学,而是与生俱来。

(二)儿童美术中的绘画技能及其发展由于儿童的艺术天性与生俱来,有人便认为,其绘画仅属于一种自由表达,不能被称之为技能。而从大量的儿童绘画作品来看,画面的确简单、稚拙、粗放、自由,似乎并无技法可言,“甚至轻而易举便可完成”。但事实果真如此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事实上,儿童的绘画能力伴随着他们的年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与少儿的生理、心理、认知、个性等多方面发展都息息相关,可以说,儿童绘画中是有“技”可寻的。如黄翼先生所言:“儿童无意所要画的东西的美观,也不大着意其准确,只是自由地发表他的意念而已。画出来的东西似乎无理可笑,却有其原则道理,可供寻味。而且儿童绘画的特点,大都靠着画者当时智力、兴趣发展的情形而定,极少受成人的习俗和艺术的法则所束缚,所以特别足以表现儿童的‘心理’。”[4]9而西方自19世纪儿童研究运动的兴起以来,不少学者都曾对儿童美术作品进行研究,并试图从中发现儿童美术的发展规律及其与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早期的儿童美术研究者们就已经认识到:“儿童的绘画能力是受一种发展规律的制约,这与语言和书写能力的形成过程不无相似之处。”[5]我们所熟知的西方美术教育工具论代表人物罗恩菲德就认为儿童美术经历了涂鸦阶段、样式化前阶段、样式化阶段、拟似写实阶段、青春期阶段等不同时期。而我国上海师范大学王大根教授则认为,儿童美术的发展是由涂鸦期到符号期,再到写实期,最后到理性期的转变。尽管不同的研究者在对儿童美术分期的表达上各有见解,但有一点公认的现象那就是儿童美术不仅有其绘画技能且技能伴随身心发展具有明显的“分期”。在儿童绘画技能发展的过程中,涂鸦是儿童最早使用的手法,可以视作其绘画技能的先驱。几乎所有1—3岁的孩子都喜欢涂画,会控制手臂进行随意的涂画一些无规则、无秩序的线条。涂鸦期后便是象征期,即儿童所画的物品在成人看来或许感到迷惑不解,但儿童自己对于所画之物却有明确的定义,并清楚地知道自己画的是什么。“因为在儿童意中,这几笔线形代表他所想象的某种东西,是有意义的,有了象征的作用了。这种代表或象征的作用,是语言、文字和其他符号的要素,是人类所以超越其他动物的关键。”[4]20此阶段儿童绘画最大的特色便是他们不是客观地描摹现实,而只是用一些简单的符号如圆、椭圆、直线等来表示所画之物的大致形状。此时期的儿童画也往往会出现很多荒诞的现象,如无构图意识、比例不符合实际、空间关系混淆、作画时不顾观念等问题,但此时期也是儿童绘画最具想象力的时期,画面往往充满了天真的幻想和大胆的表现力,生动而又富有活力。而从儿童绘画技能来看,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尚不能做模仿画或写生,即使把实物或样本放到他的面前,画的时候他们仍旧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画。在此阶段之后便是儿童绘画的写实期——即造型从符号阶段转向写实性,也就是儿童的绘画技能开始从想象画、符号画进入客观描绘现实世界的阶段,甚至到了写实性后期他们还会用美术表露气质、情绪,用美术作品寄托深层情思。

二、儿童美术中的艺术天性与绘画技能对美术教育的启示

既然儿童美术的发展是有迹可循的,那么我们在教学中要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尊重儿童的艺术天性和技能以助其身心完美成长呢?

(一)在美术教学中要尊重儿童的艺术天性,激发其想象与原创精神我们在美术教学中要尊重儿童的艺术天性。儿童绘画早期处于“书画同源”阶段,由于语言和独白能力尚不发达,其绘画可视作对他们的语言和独白能力的形象支持。当儿童绘画发展至中后期,绘画则与语言具有了同等功效,是他们表达对这个世界所感所知所想的方式和手段。因此,儿童绘画不应该是成人的模式或范式的模仿,而应当是个性的体验和表达,教师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的想象力与原创精神,了解每一幅作品背后的情感和故事。因为“绘画作为一种符号表征形式,是人类心智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绘画作为一种图语,具有与口语相似的性质和功能,是儿童认识世界和进行交流的手段和工具。同时,绘画又与语言不同,是一个有着自己内在逻辑和表现形式的独特领域。”[6]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尊重孩子的个性表达。放眼当下,处于视觉文化时代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而多变的环境中,在美术教育中,除了尊重孩子的艺术天性之外,我们还应懂得利用多样的资源为孩子营造一个“丰富的物象世界”,以刺激他们的神经,激发他们的感官,鼓励他们用眼睛和身心去观察、感受和表达。当儿童的世界充满了图像和符号,当他们对物象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会随之被启发。因为儿童的创造性很大程度来源于客观世界的物象刺激,当面对世界时,他们与成人并不相同,成人拥有成熟的心智能力,往往会概念性地处理事物,而儿童是以想象、联想等方式创造性地认识事物,并以此表现在他们的绘画作品中,于是便成了我们所常见的充满天真幻想的儿童画。

(二)技能教学要因时而异,尊重儿童绘画的发展规律在进行美术教学时,教师需要遵循少儿美术的发展规律,所教授的内容必须适应当前阶段少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儿童的绘画能力与身心发展相适应,处于不同年龄不同时期的儿童绘画倾向和技能往往也大不相同,若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一昧单纯注重技法的教授而忽略了个体背后的规律性和差异性,这样的教学也未必有益于儿童的成长。比如,针对处于涂鸦期的儿童,教师应给与其充足的自由空间,让其感受到美术带来的乐趣,带给幼儿仿佛置身于游戏之中的体验快感。而当面对处于象征期的儿童时,教师则需要注意耐心倾听儿童的“画外之音”,了解儿童作品背后的情感、故事以及象征意义,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儿童通过画笔表达自我,宣泄情感,积极、乐观、愉悦地成长。此外,此阶段的儿童,其美术技能虽具有程式化特点,但并不缺乏形式美感,因此,教师要更多鼓励他们,尊重他们对其作品的形象描绘,不应一昧地用写实的造型要求他们。即使在面对写实期的少儿时,也需要注意。写实可以分为视觉型写实和触觉型写实两种,教师绝对不能以写实性作为评判绘画好坏的唯一标准,而应当允许学生采用多种表达方式,如装饰性、表现性等不同风格。正如尹少淳老师所言:“成人美术是建立在人的身心成熟和协调运作,以及情感的深沉、稳定和智力的成熟之上的,其基本内容反映出成熟的人对社会及自然的成熟的认识,以及技巧的精湛和对媒材处理的熟练程度。而儿童美术是儿童身体发展水平、感知觉能力、情感态度、智力程度和生活经验的产物。其中包含两个意思,一是自然发展,二是教育促进,自然发展是前提,自然没有发展到那一步,教育的促进终归是有限的,甚至是揠苗助长。身心成熟与否是二者之间重要的界限,只有遵循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教育才能帮助儿童在美术行为和作品创作方面发展得更好。”[7]

(三)儿童绘画不在于“教”,重在引导在儿童美术教学中教师不应过多或仅仅关注技法的教授,更应当注重对孩子的引导。放眼当下,我国当前少儿美术教育的目的性、功利性太强,家长、学校和社会很多时候往往把美术当作一门“技术”去教授,注重培养孩子“画得像”的能力,甚至片面地认为画得像才是“画得好”,却忽略了美术教育背后的育人价值,如可以培养人的综合素养,健全人格等。因此,在少儿美术教学中,技法的教授绝不应该放至首位,启发和引导远远比技法的教授更为重要。甚至可以说,在儿童绘画中先行的并不是技法,而应是少儿从情感出发的认识基础,先有了这种包含个人情感的认识,后才有为满足这种情感认识需要的技术的需要,即技能。所以,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去激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给予他们自我表达的机会,让他们可以通过绘画宣泄情感,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才能有效帮助儿童最终成长为具备美好心灵、身心和谐健康的人。因为“儿童美术是一种深层次的隐形文化教育,与临摹教学、技法教学等外显性美术教育不同,其效应主要是通过暗示、认同等心理过程而形成的。在外显性美术教育过程中,我们通常是告诉被教育者‘你应当画什么,你应当怎么画。’而在儿童美术这种内隐性教学中,属于暗示的美术教育,即受教育者接受施教者的暗示,自己回答‘我应当画什么,我应当怎么画。’而这种由第二人称到第一人称的转化过程中,会启动儿童的自主力,可以使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并逐渐形成一种开放、积极向上的生活取向。”[8]除此之外,从人的发展角度来看,个体都具有一定的潜能,能在发展中得以施展或实现。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就提出过“发现学习”,“在他看来,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主动地进入对感觉事物进行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的过程,而且是主动学习、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9]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也同样强调知识不应该是教师主动教授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一定的资料和他人的帮助,意义建构而获得的结果。所以,在儿童美术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相信儿童的潜力,相信他们是有能力凭借自己的理解来处理事物的,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儿童积极地去思考、去表现。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许会发出“我不会”的声音,那只是因为他缺乏信心,“不敢大胆表现”的体现,而美术教师应该做的正是要鼓励和帮助他们打破常规的概念性儿童绘画模式,解放其精神世界和想象世界,恢复他们敢于自由表现的儿童绘画本性。

三、结语

儿童美术中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和技能是我们了解少儿美术发展特征和少儿身心特点的重要途经,对美术教育的启示意义毋庸置疑。少儿美术教育并不是完全要培养画家或艺术人才,更多地或许是在儿童的心中埋下一颗艺术的种子,当这颗种子历经了时间的浇灌后能够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其果实正是艺术对儿童后来人生发展产生的各种良性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帮助少儿身心健全发展,促进美术教育的育人价值,在少儿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地了解所教授的儿童,尊重他们的艺术天性和绘画技能的发展,并因材施教,采取合适的、相应的指导方式。

作者:程钰茵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少儿美术教育思考3

近年来,在国家多项政策并举下,以美育为导向的美术教育机构大量出现。经市场调查发现,部分课外美术教育机构在教学目标上侧重于对儿童美术技法的训练,一味追求“画得像”[1],却忽视了对于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素质的培养。笔者提出的在线少儿美术教学与美育思维开发平台项目(以下简称在线少儿美术教学平台),坚持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为初心,依循各年龄段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特点,并融合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学科经验开展更适合儿童的美育,在此基础上提升儿童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将美育思维渗透家庭教育,使之成为儿童日常生活与学习的一部分。

一、心理适应在儿童美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表达是儿童心理活动的外在体现,不同的情感表达是他们认识、感知世界的多维反馈结果。美育课程与其他文化课程的学习有所差异,更多地反映学生的情感,让学生通过感性的认知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等人创建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审美经验的源泉存在于无意识之中,美术创作者和鉴赏者在创作或欣赏作品时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他们的潜意识,揭示了审美心理的深层结构[2]。艺术创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人们生理需求的精神升华,因此,教师在美术教育过程中要善于保护儿童的创作欲望和表达意愿,切勿以自己的“观感”与“美感”框定甚至否定他们的作品,而应注重激发儿童的内在情感,避免影响儿童创作表达的欲望。以往的艺术教育往往引导儿童机械地学习某些艺术创作技法,而在线少儿美术教学平台的美术教学课程立足于美术“创意”二字,即在儿童已有的绘画基础上,融合教育心理学相关知识,引导儿童主动学习,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并大胆运用各种材料表现出独特的、新颖的艺术形式,培养儿童的审美思维,使其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二、在线少儿美术教学课程设置分类

儿童美术课程教学更注重的是儿童在参与美术认知、美术教育活动中的表达状况,以及通过系列美术活动探索儿童的潜能、对其内在美的陶冶作用,教师需要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儿童的绘画,给他们提供自由创作和想象的空间,发掘儿童的创作潜能,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让儿童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教师应培养儿童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使其养成创造性思维。依据儿童不同年龄心理的发展特点,在线少儿美术课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1.低龄幼儿阶段(1至3岁)低龄幼儿处于对社会充满好奇与初步感知的发展时期,在此阶段,美术教育的方向应是顺应儿童自我感知的规律,开展一些基础性的多维材料课程,如色彩感知、形状探索等。这一阶段的绘画创作多称为“涂鸦”,常被看作凌乱的、非系统的“乱画”,但此时的低龄幼儿已经会在作品中表现不一样的线条、杂乱的形状,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他们眼中看到的世界。

2.幼儿阶段(3至6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具有情境式学习能力,在绘画、手工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模仿能力,甚至懂得为自己的作品命名,越来越意识到如何通过绘画形式表达自我。设置听故事画感受、涂鸦小课堂等类型的活动,可以让儿童结合材料进行艺术创作,感知不同的创作材料,释放想象力。3.儿童阶段(6至12岁)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对外界具有基本的感知与理解能力,无论是通过艺术创作对自我意识的表达还是欣赏艺术作品,都会有自我的感知与审视,他们的艺术创作可能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和逻辑性,但真实地展现了自身天真无邪的天性和精神需求。因此,此阶段可选择性地结合涂鸦课程设置如色彩的表达、拼贴的秘密、生活中的艺术等课程,培养儿童的开放性思维,解放其天性,使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三、在线少儿美术课程设置特点与评价体系

随着儿童年龄的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觉醒,对世界的感知随之发生变化,表达自我的绘画能力和呈现方式也发生了一系列不同的变化。因此,在线少儿美术教学平台应该在考虑发展儿童生理、心理等的前提下,优化美术教育方法。

1.弱化美术教学目标在线少儿美术教学平台可以弱化以往的儿童美术教育中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等,考虑到不同儿童对世界的认知及其个性、智力发展之间存在着差异,因此教师需要制定差异化教学目标与能力知识目标。儿童以独特的方式看待和感知世界,并借助象征性语言进行创作。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美术教学目标,可以更好地保护儿童,让他们真实地以独特的方式表达自我。美术教育如果过度地专注于对美术技法的训练,往往会忽视对儿童想象力和心灵的保护,抑制他们艺术表达能力的发展,导致他们的艺术表达和心灵之间形成阻隔。保护儿童心中想象的世界,让儿童自发地绘画,是教师需要重视的问题。

2.循序渐进的教学美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能更好地实现对儿童的美育。在在线少儿美术教学平台开展美术教学活动前期,教师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保证儿童在参与美术活动过程中获得良好的体验感。如,教师可以适度摒弃操作难度较高的材料,并且打破常规思维。除了铅笔、蜡笔等传统材料,教师还可以适度利用儿童日常生活中可得的材料如棉棒、纸杯等,在保证美术材料环保健康的基础上,尽可能使用多样化的艺术创作材料,满足不同儿童的需要,让他们拥有更多的选择,帮助他们开发想象力与创作灵感,并感受不同的材料与表达方式带来的艺术效果和活动体验。此外,教师还应重视儿童年龄发展的特点,适当结合美术创作与游戏形式,如引导儿童进行自由涂鸦,表达对世界的认知,寓教于乐,逐渐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表达力、想象力以及创作能力等。

3.鼓励儿童开展自主创作观察是儿童认识客观事物的主要途径,不同的认知水平影响着儿童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接受程度,指导他们进行多方位的观察,让他们学会表达对世界的认知。儿童的绘画表达不仅描绘了他们眼中的客观世界,而且体现了他们眼中的意象世界。教师要使儿童拥有自己的创作体验、感知与表达,而并非只学会某种绘画技术。

4.发挥教师引导者作用由于儿童的心理发展与年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儿童美术教育应重视儿童的个体发展差异,并为不同儿童提供发挥潜能的机会与条件,引导并支持、鼓励儿童,使其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儿童在轻松的氛围中更容易大胆地尝试创作并保持对美术创作的浓厚兴趣。因此,教师需要以引导式的语气巧妙地激发儿童的创造力,使其天马行空的创作灵感得以表达。

5.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脆弱性、不稳定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如,教师可以设计儿童和家长心理问卷,观察儿童在艺术课堂中的表现,引导儿童在认知世界的初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儿童建立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正确认识自我等,从而保证儿童在学习美术课程的同时形成健康的心理。

6.注重特殊儿童的美育教育艺术治疗是通过艺术形式,结合现代心理学相关理论对特定人群进行的心理治疗。受过心灵创伤的儿童通过投入艺术创作可以有效减少心理防卫,放松身心,更加自然地表达内心的想法。此外,借助艺术创作与艺术表达等媒介,可以使被治疗者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更好地配合治疗者的治疗与恢复工作。如,某美育机构针对存在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儿童(如自闭症儿童)开设公益性课堂,联合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教学,为特定的儿童开设符合其特殊发展需要的相关美术教学课程,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此类特殊儿童进行心理治疗。

7.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在线少儿美术教育平台应依据课程的开设特点,建立系统的课程反馈与优化评价体系。课程评价体系不仅决定了美术教学课程的设计方向,而且开发了美育思维培训平台。此项目的评价反馈避免了功利性以及美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局限性,更加注重对儿童美育思维的培养与拓展,不以绘画技法的好坏评价儿童的艺术作品,注重儿童的个性发展与自我表达,尊重每一名儿童的作品,注重提升儿童的审美素养[3],发挥美育陶冶身心的作用,启发儿童智力,使儿童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趣味和综合素质。结语以往的美术教育以技法训练为主,而在线少儿美术教学平台立足于为儿童提供更优质的美术活动,注重对儿童美育思维的开发,且依据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开设不同课程,如涂鸦课堂、认知表达课堂等。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和拓展美育思维,可使儿童具有一双发现美、认知美的眼睛,增强儿童对世界的认知能力,促进儿童审美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焕清.儿童美术教育之现状与反思[J].教学与管理,2005(3):87-88.

[2]朱立新.审美心理理论对儿童美术教育的启示[J].美术教育研究,2019(16):76-78.[3]张亚静.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实施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1(2):70-72.

作者:尹颂然 刁翠翠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