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激励机制在高校人事管理中运用

激励机制在高校人事管理中运用

摘要:高校人事管理工作质量对高校人才建设和发展都有重要影响。高效的人事管理工作不仅能够调动教职工的主动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教学基础,而且还能提升高校教育质量,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保障。本文分析高校人事管理中激励机制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析激励机制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激励机制;高校;人事管理;运用;问题;策略

高效完善的激励机制,不仅能够将广大教职工的主动性调动起来,而且还能提升人事管理效果,保障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在高校发展中,教职工占据重要地位,人事管理工作需要激励机制的推动,才能提高教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随着高校进一步发展,激励机制在高校人事管理中的运用出现很多问题,高校应当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将激励机制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提高教职工工作的主动性,促进高校人事管理质量的提升,实现高校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高校应当制定科学完善的激励机制,促进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激励机制概述

激励机制指的是运用管理方法和管理体系,最大化地激发员工对工作和组织的承诺。在组织系统中,激励机制是激励主体通过多样化的激励方式,使得激励体系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并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构、关系等的总和。常见的激励方式有薪酬激励、精神激励、工作激励等。高校激励机制需要在满足教职工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将学校内部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以及财力资源等有机整合,不断提升人事管理效率。激励机制运用到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不仅有助于实现教职工的价值,而且还能有效提升人事管理水平。从当前我国各大高校运用激励机制的情况看,激励机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运用,大部分是以教职工奖金为主,而且在人事管理和人才培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时也暴露一些问题。高校人事管理工作运用激励机制,主要用奖金进行外部刺激,教职工人员以个人业绩为努力目标,过于注重个人发展,缺乏团队意识,工作体系创新不足,一些教师为了完成个人业绩不惜损害学校利益,导致恶性竞争现象的出现,对高校管理工作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高校运用激励机制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健全激励机制的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激励方式,满足个体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同时,保障高校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高校人事管理中运用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1.高校人事管理改革创新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高校人事管理工作显现出很多弊端,难以满足现代化发展需要,必须要进行革新。激励机制在社会发展中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高校在人事管理方面缺乏积极性,激励方式较为单一,导致资金短缺问题更加明显,一些教师随着工龄增长逐渐出现工作惰性,甚至高校人事管理中存在官僚现象,青年教师缺乏展示自己的机会等。因此,高校需要进行人事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应用激励机制开展人事管理工作成为必然趋势。

2.实现高校发展目标的需要

激励机制是高校人事管理的重要内容,人事管理具有配置人力资源的功能,需要根据高校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校人事管理中运用激励机制,是利用多元化方式,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促使管理人员做出更大的贡献。由此可见,激励机制在人事管理职能中占据核心地位。同时,激励机制有助于改善广大教职工的生活条件。人事管理中运用激励机制,是为了借助薪资福利等物质条件,调动教职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日常工作,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此外,人事管理工作运用激励机制,还能促进教职工更好地发展。高校通过设置合理的激励目标,运用多元化的激励方式,引导广大教职工朝着激励目标努力,在完成教职工激励目标的同时,完成高校发展目标。

3.满足社会革新发展的要求

随着社会变革不断深化,一些陈旧的观念已经被摒弃,过去人们口中的铁饭碗已不复存在。但是一些高校人事管理理念更新不及时,存在诸多人才管理问题。当今时代各个行业对人才需求日益多元化,现代化高校既要培育适合岗位要求的员工,又要带动行业领域进步与发展,这些都离不开高校人事管理工作。此外,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职工需要承担的职责逐渐增大,需要为社会培育复合型人才,这对社会文明发展意义重大。所以,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高校要及时更新人事管理理念,积极运用激励机制,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优化和完善,促使人事管理工作提升对激励机制的运用程度。

三、当前高校人事管理运用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1.考核制度不完善

一些高校人事管理中,缺乏完善的考核制度,绩效考核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使得高校奖罚机制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比如高校人事管理考核内容不够清晰,考核过程不够规范,考核方式不够科学等,在制定考核制度时没有结合教职工以及高校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量,导致高校激励机制难以发挥效用。

2.激励方式较为单一

为了将激励机制的效用最大化地发挥出来,高校应当根据自身发展情况,结合教职工实际运用科学的激励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从教职工的视角采取人性化的激励方式。对于高校内部毕业不久的教职工而言,他们在经济实力方面相对较弱,经济方面存在一定压力。针对这些教职工,高校可以采用现金激励方式。对于高校内拥有中高级职称的教职工,他们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经济压力不大,渴望得到新的知识。针对这些教职工,高校应当注重他们个人价值的展现,高校可以采用精神激励方式。对于高校内年纪较大的教职工,他们比较看重自身的稳定。针对这些教职工,高校应当采取物质激励方式,提高他们的满意度。但是从目前高校人事管理所运用的激励机制看,高校没有提前进行充分的调研工作,激励机制运用缺乏高效性,所采用的激励方式较为单一,所采取的措施只能满足部分小众,难以满足所有教职工的需求,因此,无法有效发挥激励机制的效用。

3.竞争机制不太合理

部分高校的教职工认为在高校工作比较稳定,在日常工作中表现较为懈怠,工作责任意识比较薄弱。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高校教职工缺乏竞争意识,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意识到提升自身专业素质的重要性,不主动提升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最终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此外,部分高校设置的内部激励机制,大多向高职称和高学历的教职工倾斜,忽视了对学科优秀教师和专研学术教师的激励,对这些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很多教师不重视教学专研,一门心思提升职称和学历,使得内部竞争环境不平衡,对高校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

4.人事管理文化缺乏先进性

在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人事管理人员具有关键性作用。但是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高校人事管理文化建设普遍存在先进性不足的问题。从管理学视角看,高校人事管理工作应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高校人事管理工作难以将激励机制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因此,为了提升人事管理工作实效,需要不断完善人事管理激励机制,有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受到传统思想意识的束缚,一些高校开展人事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过于强调待遇的公平性,削弱了教职工的竞争意识。这种状态下,大部分教师对教学和学术研究工作缺少关注,严重制约了教师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升。

5.绩效考核效果不佳

受到过去教育体制的制约,一些高校开展人事管理工作时,一直沿用传统的工资分配制度。虽然我国一直倡导绩效考核工资制度,但是该制度始终没有落实。大部分高校仍然运用职务工资制度来进行工资分配。在绩效工资体系方面,部分高校没有建设相应的反馈机制,导致教职工的工作表现无法及时反馈出来,绩效考核机制落实不到位,教职工无法及时掌握自己的考评结果,相应的改进工作也就无法正常进行下去。目前高校的绩效评价制度无法将教职工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对相关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严重制约。

四、激励机制在高校人事管理中的运用策略

1.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高校人事管理工作,需要用人性化特征进行激励机制的建设,在充分了解教职工的前提下,根据教职工的实际情况,运用物质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在进行人性化激励机制建设的过程中,高校要综合考量教职工的经济需求、心理需求以及自我价值需求等,不断优化和完善激励机制,提高激励机制的针对性和高效性,最大化发挥教职工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此外,高校还应当根据人事管理情况强化激励制度改革。为了更加有效地运用激励机制,提高激励机制在人事管理中的影响力,需要根据高校现行的激励机制进行改革和创新。在激励机制改革过程中,要做好各方利益的协调工作,并且组织召开座谈会,积极采纳广大教职工和部门工作人员的意见,适当增加或删减相关激励条款。同时,激励制度的改革需要与民主选举和党政工作同时开展,严格遵循相关流程,促使激励机制更加完善。

2.优化激励方式

在人事管理中运用激励机制,所采用的激励方式应当以精神激励为主,并且注重教职工的个性化发展。精神激励是激励机制的核心,物质激励的效果有限,只有坚持运用精神激励方式,才能更好地推动教职工成长和发展。所以,在运用激励机制时,要加大对精神激励方式的运用。首先,要优化激励方式。人事管理部门人员要在日常工作中给予教职工关怀,使得他们的归属感增强,并且通过校内网络平台积极与教职工沟通交流,及时发现教职工遇到的问题并且帮助他们解决,让教职工内心受到激励。其次,要注重精神激励程度。由于精神激励方式对教职工的影响较大,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侧重精神激励,同时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实现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的融合,将激励机制在高校人事管理中的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3.建立健全的内部竞争机制

当今社会发展速度加快,高校人事管理工作应当建立完善的内部竞争机制,为广大教职工创设良好的竞争环境,促使教职工不断发展,实现高校与社会同步发展的目标。首先,高校人事管理中,应当平等对待每位教职工,根据他们的能力和业绩确定他们的职务与职责。其次,高校可以运用竞争上岗模式,针对日常工作表现优异的教职工应当继续聘用,对于那些工作懈怠、能力较差的教职工应当解聘。通过这种模式增强高校教职工的危机意识,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并且引导和鼓励他们学习与深造,不断优化高校人事结构。

4.加强人事管理文化建设

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人事管理文化占据重要地位,对人事管理质量和效果都有重要影响。因此为了提升高校人事管理工作质量和效果,必须积极建设人事管理文化。首先,高校应当积极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结合高校实际管理情况,建立具有特色的管理文化,促使激励机制更加高效地应用到人事管理中,有效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其次,人事管理工作文化建设方面,要营销人性化的管理氛围,推进人事管理模式的改革,促进人事管理流程的优化,从而提升高校教育质量。最后,高校还应当建立合理的教师管理文化,激发教师的潜力,让教师在人事管理文化的作用下发挥最大效能,实现激励机制动态化,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和价值,提升高校人事管理文化的魅力。

5.创新考核评价机制

在人事管理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循科学发展观,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创新绩效考核评价机制。首先,要明确考核评价指标。人事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当全面考虑多方因素,突出考核评价的个性化,常见的考核评价有岗位考核、分类考核以及周期考核等,通过这些评价方式提高考核的全面性,提高教职工的凝聚力。其次,营造优良的激励人才氛围。对相关工作人员应当鼓励创新,彰显拔尖人才,对教师的业绩和能力进行实时考核,在高校内部营造出优良的激励氛围。同时,人事管理部门还需要调整教职工的薪资结构,合理增加教学奖励在薪资中的比例,调动教师学术钻研等方面的积极性,有效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最后,要创新教师考核方法。在考核评价方法方面,可以通过教师自评、师生评价等方式开展教师考核评价工作,推动教师自我完善。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实际上高校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高校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在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应当正确认识到激励机制的重要性,相关工作人员应当积极运用激励机制开展人事管理工作,不断提升高校的综合竞争力。高校人事管理工作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优化激励方式,建立健全的内部竞争机制,加强人事管理文化建设,创新考核评价机制等策略,科学合理地运用激励机制,将该机制的作用和价值最大程度对策发挥出来,为高校培养出更多高水平、高素质的教职人员,保障高校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魏益凡,孙康泰.探讨激励理论及其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应用.才智,2021(32).

2.田丽娟.浅议激励机制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基于双因素理论的研究.经济师,2021(10).

3.臧红波.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践思考.中外企业文化,2021(09).

4.唐晶琼.绩效管理在高校人事管理中的运用.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1(14).

5.叶莎莎,朱珠,彭莉萍,等.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研究与实践.科教导刊,2021(20).

6.陈昊冉.我国高校智库的人才激励机制研究.长春:长春师范大学,2021.

作者:齐立新 单位:新疆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