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问题及措施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问题及措施

摘要: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对提高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以及提升财务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还能对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进行规范,保证事业单位的经济目标以及社会目标能顺利达成。但是我国部分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中依然存在一定问题,从而对我国的事业单位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下面本文将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希望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措施

引言

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主要是指通过编制预算、绩效考核以及内部控制等一系列手段进行财务管理活动,保证事业单位经济或者管理目标能快速实现。由于事业单位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向社会提供精神产品以及各种服务,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在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要在认真贯彻我国相关财经法规的基础上,逐渐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保证事业单位的成本能有效降低,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这样才能保证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目标顺利实现。

一、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领导对预算管理工作缺乏重视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不全面、不科学等问题,从而导致预算管理工作难以符合事业单位的自身发展,其中出现这种问题的重要原因在于部分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对预算管理工作缺乏重视,对财务预算编制工作的科学性缺乏考量,缺乏预算管理对事业单位整体运行作用的深入考虑,并且在工作中仅重视预算结果。同时在实际的工作中只安排财务部门进行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由于缺乏其他部门的广泛参与,导致事业单位的其他部门很难深入了解预算管理工作内容,由于其他部门缺乏参与预算管理工作,这就导致各部门在向财务部门提供计算编制数据过程中,数据缺乏准确性、全面性以及真实性,从而对预算管理工作造成不良影响。部分事业单位重视预算编制,对预算执行过程缺乏重视,这就导致部分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流于表面,并且部分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人员未经过相应的专业培训,这就会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岗位出现形同虚设的问题,其中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包括事业单位部分领导以及员工对预算管理工作缺乏重视,以及缺乏预算管理意识。

(二)预算管理工作编制缺乏科学性以及严谨性

预算编制作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精细化的预算编制工作对全面调控事业单位资金以及规范事业单位的运作具有重要作用。我国部分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中依然存在着不科学以及不严谨的问题,这就会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其中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点。第一,部分事业单位未对基本支出预算编制和项目支出预算编制进行有效区分,这就会导致事业单位出现将基本支出开支范围的经济事项作为项目支出进行申报,其中就包括部分事业单位的公务接待费、工作人员外出差旅费、工作人员培训费以及零星的维修费用等。同时事业单位还存在将项目支出范围的经济事项列入基本支出范围,其中主要包括购置办公设备费用、购置专业设备费用以及大型的修缮费用。第二,部分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时编制内容过于粗放,其中主要包括事业单位在进行全年收入的预测过程中缺乏准确性,并且对每项收入预算未列出来源渠道。为了保证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避免受到约束,这就使得相关人员对全年每一项目的支出资金未进行准确的预算,并且还存在项目支出内容不清晰的问题,导致有关人员很难针对项目的实际开展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在进行预算编制工作过程中只负责直属单位,未对事业单位的下级单位的预算指标进行细化,导致事业单位在进行年终决算过程中,决算款项会存在很大差异,而事业单位在年终阶段需要按照财政部门下发的决算数据进行调整,这就会导致上报的财务数据真实性以及准确性受到严重影响,从而阻碍编制工作的精细化进行。第三,部分事业单位未对人员经费以及日常公共经费进行定额管理,其中主要就包括部分事业单位在未经上级人员编制管理部门以及人社部门审核的情况下,在单位财政预算编制中列入非在编人员,从而导致事业单位不必要的财政投入严重增加。其中主要就包括在编人员退休时因为未及时办理工资以及社保转移,导致在进行该人员的预算编制中依然将其纳入在岗人员行列,进而导致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出现不真实以及不准确的问题,导致事业单位出现虚列人员经费的问题。并且部分事业单位未对公共经费进行定额管理工作,同时对商品以及服务支出未进行详细的统筹规划,导致预算编制工作存在随意性,从而形成事业单位实际各项支出与年初预算严重脱节的局面。

(三)缺乏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控制

部分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以及内部控制制度,导致在进行预算执行中,很难运用制度进行事前控制,并且在进行预算执行过程中,很难对临时性的支出进行有效控制,比如部分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预算项目随意增加、对项目支出金额进行修改、资金支出范围严重扩大、在年终突击完成预算指标等。同时在进行预算编制工作以及财务审核监督工作过程中,通常由财务部门进行预算管理的监督工作,由于未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以及财务预算管理岗位,导致很难对全部财务预算资金的具体运作情况进行全程的跟踪管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未对预算管理内部控制进行有效实施,从而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部分事业单位存在未严格按照我国《预算法》的有关规定对财务预算进行公开的问题,这就包括在实际的工作中未对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的相关信息以及财务收支情况向公众公开,导致社会和媒体监督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造成了不利影响。(四)预算管理人员能力水平不足对我国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现状进行研究可以发现,部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人员能力水平有所不足,从而导致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很难得到高效开展。其中主要包括有关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缺乏,业务能力很难做到与时俱进,这就导致会出现预算管理方式单一的问题,由于工作人员很难对预算编制的整体构架进行全面认识,并且对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缺乏清晰的理解,因此容易出现违规问题。部分工作人员缺乏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趋势以及管理模式的思考,这就会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工作人员缺乏预算管理执行能力,并且对预算管理工作的权威性缺乏认识,从而不利于预算管理工作的高效执行。

二、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有关措施

(一)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对事业单位的重要作用

事业单位想要逐渐加强预算管理工作,相关领导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对预算管理工作的认识,有效转变自身观念,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工作对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作用,保证预算管理工作能站在全局的角度对事业单位进行统筹规划,这样才能逐渐加强预算管理工作。还需要定期组织全体员工对《预算法》加强学习,将宣传预算管理工作作为事业单位工作的主要内容,保证预算管理工作能做到全员参与、共同谋划,有效改变预算管理工作仅由财务部门进行的不利局面,这样才能保证在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中能对全体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调动,保证员工能对自身的职责进行认真落实,从而有效做好预算编制工作,保证预算执行以及预算监管工作能高效进行,进而实现逐渐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并且还需要单位领导安排专门人员进行预算管理工作,从而为预算管理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提供良好保障[1]。

(二)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全面

1.对基本支出预算编制和项目支出预算编制进行有效区分

通过加强对《中央本级基本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的相关定义的研究可以发现,其中基本支出主要就是指事业单位在保障日常基本运转从而形成的支出,其中主要就包括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项目支出主要是指事业单位在对特定工作目标实现过程中以及事业单位发展而安排的支出,其中主要就包括事业单位除基本支出以外的财政专项支出,其中从原则上进行研究项目支出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支出、设备购置支出、大型修缮费用支出以及大型会议费用支出等等,所以这就需要事业单位需要充分结合自身在上一年的实际支出情况,对本年度的经济活动状况进行有效的分析预测,从而实现对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进行严格界定,然后逐项进行预算编制工作[2]。

2.实行精细化的预算编制工作

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过程中,首先就需要做到从本年度出发,对事业单位未来的经济发展走向进行深入分析预测,同时还需要对国家政策层面的变化因素进行重点考虑,实现对事业单位发展计划进行制定,对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进行总体规划,从而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项目预算的编制。并且相关人员还需要对事业单位的全年收入进行全面的预测工作,这就需要有关人员在进行预算编制中需要对事业单位的各类收入来源渠道进行准确罗列,实现对事业单位的所有项目进行科学的分类管理,这就要求有关人员需要对经济分类项目进行细化,从而实现对事业单位所有项目的支出总额进行控制。还需要对项目支出所需的资金渠道进行逐条罗列,并且要对项目内容进行严格审查,避免出现交叉以及重复的问题,充分体现预算编制工作的真实性以及严谨性,使事业单位年初预算和年末决算之间的差异能有所降低,从而为年末上报财务数据的准确性提供良好保障[3]。

3.对人员经费以及日常公用经费进行定额管理

事业单位还需要严格按照人员编制管理部门核准的正式在编人员进行在编人员财政预算,并且在编人员的工资标准也需要经过人社部门的严格审批,严禁出现虚报、高报、瞒报的问题。还需要及时为刚退休的在编人员办理工资结算以及社保转移,及时从在编岗位人员中进行删除,有效保证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数据的准确真实。同时事业单位还需要对日常的公用经费进行定额管理,从而做到根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有关规定,对事业单位的日常公用经费定额标准进行合理制定,实现从源头上对事业单位的支出进行全面控制,这样才能逐渐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4]。

(三)对预算管理监控机制进行完善

事业单位想要加强预算管理,还需要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以及内部控制制度,保证通过制度对相关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这就需要事业单位根据《预算法》进行预算管理监督机构的建立,有效加强预算管理监督工作,同时还需要加强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通过对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完成全方位预算管理监督体系的构建,从而实现对项目经费的审批过程、项目的正式启动过程以及项目的结算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工作,有效避免预算项目增加、修改项目支出金额以及扩大资金支出范围的问题发生,从而保证预算执行力度能得到逐渐提高,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在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作用。事业单位还需要逐渐完善财务预算的公开制度,保证事业单位能严格按照《预算法》的有关规定,对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的相关信息以及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定期公开,通过接受公众以及媒体的监督,充分发挥社会公众以及媒体的监督作用,有效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5]。

(四)不断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管理工作中必须要以优秀的人才作为基础,预算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会对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效果以及预算的编制状况有着直接影响。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必须要逐渐加强对预算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保证通过培训工作使预算管理人员的视野能得到不断开拓,逐渐提高其创新思维。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需要积极吸取外界的优秀预算管理经验,事业单位可以选择邀请相关专家对预算管理人员进行系统专业的培训工作,有效增加工作人员的预算管理知识以及经验。同时还需要对预算管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对预算管理能力不足的人员加强预算管理方面的能力培养,保证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能得到不断强化。还需要加强对预算管理人员思想的正确引导,保证工作人员能在思想上对预算管理工作的权威性加以重视,这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具有重要帮助,最后事业单位还需要对绩效考评机制进行不断完善,从而实现预算管理人员预算编制、审核、执行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考评,依据考评结果进行相应的奖励与处罚,保证预算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能得到调动,同时还能有效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6]。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工作对财政资金的使用具有重要帮助,同时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工作也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事业单位相关领导需要对此加以重视,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以及不断培养专业的预算管理人才,不断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机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工作对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作用,保证事业单位形象可以得到逐渐提升。

参考文献

[1]马小飞.关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2(2):36–38.

[2]李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纳税,2021(13):123–124.

[3]茹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中现存问题及优化措施[J].当代会计,2021(6):129–130.

[4]王笑笑.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财经界,2020(32):177–178.

[5]孙琪光.浅析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经费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18):14–15.

[6]张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问题及完善措施[J].财经界,2020(18):197–198.

作者:郑筱凡 单位: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电子仪表实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