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的联系

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的联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世界观、方法论与实践观念三个层次的有机统一:其世界观层次,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阐述和谐社会的本质属性、基本内涵、基本特征等内容,构建了社会主义社会成熟形态的理想蓝图与根本价值目标;其方法论层次,阐述了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与目标,即立足初级阶段国情,依据和谐社会的理想蓝图,结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需求,形成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奋斗目标。只有从广义社会的视闽去探究,才能理解这三个层次的有机统一,并充分揭示该理论的重大意义。

从广义社会的视闭解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基本依据

确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广义社会为立论基础的基本依据,主要有实践基础与现实背景、党的文献和经典作家的语意。从理论提出的实践基础和现实背景看,和谐社会不宜仅作狭义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全面总结和科学反思,但多数学者仍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仅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战略布局的一个方面(和谐社会中的“社会”,是指狭义的社会,这一点学者们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飞而另一方面,不少学者又主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既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既要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系统内部的和谐,又要形成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之共同发展”日〕。显然,这是以广义的社会为立论基础的。深人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出的实践基础和现实背景不难发现,该理论是深刻反思各国尤其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之合理性的产物,有着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中各种矛盾日益突出,人与自然关系不断恶化等深刻的现实背景,是事关社会主义发展全局的新思想。若和谐社会只是狭义社会的和谐,其他领域不贯彻和谐诉求与和谐思维,那么,由于社会要素相互关联,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存在的问题仍难以有效解决,也就没有真正的和谐。从我党文献的论述来看,和谐社会也超越了狭义社会的视闽。狭义的社会是指与国家系统相对应,与政治、经济活动相区别,以人的生活为中心的广泛领域。我党文献将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述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虽然字面上没有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对应对接,实际上却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风尚及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各个方面:“民主法治”是政治建设层面的要求,“公平正义”包含了对制度安排与运行、经济关系处理与利益分配、精神观念塑造等多方面的要求,“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是对人际关系、社会秩序与风尚以及生活行为的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则主要是对经济实践和生活行为的基本要求。

同时,相关文献还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观与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作为本质属性与基本要求,它应当是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发展状态与要求的总体概括,而非仅限于狭义的社会领域。可见,这些论述是在广义社会的视闽中提出的,否则,上述命题就不能得到合乎逻辑的解释。从经典作家的语意倾向看,和谐社会是指广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和谐社会的构想,“就是针对现实资本主义的不公正、不和谐,建立一种克服资本主义内在弊病,超越不公正、不和谐的社会制度,以达到共产主义的必然王国与和谐境界”「5〕,是从理想社会的社会制度、总体发展状态和本质属性的角度在使用这一概念,而非限指未来社会某单一领域,现阶段的和谐社会应是这种语意的延伸和发展。但仍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没有超历史地设计社会理想蓝图始终停留于‘应该’的彼岸……,不能以此来界定和谐社会……,把和谐社会宽泛的理解为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一切领域中的和谐追求……,就从根本上忽视了和谐社会作为一种社会目标所具有的特定内容”「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不是超历史的社会理想蓝图呢?幸好,论者作了“超历史”的限定表述。可见,问题不在于是不是理想蓝图,而在于是否符合历史规律,是否有科学的实现途径、实现的条件和根本的依靠力量。和谐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诉求,在现阶段,日益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坚强领导,日益提升的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创造力、凝聚力日益增强的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发展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等等,已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坚实的物质基础、根本的依靠力量和科学的思想基础,“和谐”蓝图并非是不能通达的彼岸世界。

从广义上理解和谐社会又是否“就必然从根本上忽视了和谐社会作为一种社会目标所具有的特定内容”呢?具体目标是远大理想的现实表现,是趋近理想社会的现实要求,二者没有根本对立性,能够统一于和谐社会理论之中。不强调广义社会中各领域内部及其相互间的和谐,狭义的社会和谐就失去了基础和保证。在社会各领域贯彻和谐诉求,也并非要以抽象理念消解具体目标,而是要使和谐思维渗透到现实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与目标之中,切实促进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十七大报告在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目标、要求的规划与阐述中,多次强调了和谐理念与和谐诉求,整个报告对“和谐”的表述多达30余处。可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科学理论,又是一种科学实践;既是一种崇高理想,又是一个历史过程;既是一种远大目标,又是一种具体任务”「s]o它既不是超历史的无根的理想蓝图,也没有消解其作为现实社会目标的特定内容。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理论构想与实践观念,理想蓝图与现实目标相统一的完整理论体系。考察其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应从其不同表现形态或层次上进行具体分析,全面揭示二者的内在关联,充分体现其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作为实践观念形态的和谐社会理论对科学发展观有隶属性,这种隶属性不能泛泛而论,要在特定语境中去把握。即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实践观念形态而言,它隶属于科学发展观,十七大报告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具体要求,即为此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想蓝图的实现不是朝夕之功,必须依赖社会主义各历史阶段的渐进发展和长期的实践积累,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程的长期的历史任务”。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必须具有理论构想和实践观念两种表现形式,既要规划理想社会的宏伟蓝图,又要将其转化为现实的奋斗目标,形成能与现实有效对接的实践观念,把远大理想落实到现实实践之中。而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新时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和谐社会建设目标及其实践必须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当前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就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与具体反映。也就是说,在实践观念层次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要受到科学发展观的引领和制约,以之为科学发展观的子题是合乎逻辑的。作为方法论形态的和谐社会理论与科学发展观并立互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之一,其实质是方法论问题,即发展社会主义的理念、思维、途径、方式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要更好地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就必须对这个问题作出科学回答,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和方法,立足于阶段性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人民群众的需求,找到科学、有效、持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思路、新途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二者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这就揭示了“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方法论意蕴及其并存互补性。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与人本理念,以实践的辩证思维为基本发展思维,强调发展为第一要义,坚决依靠人民群众这个真正的实践主体,尊重规律、统筹兼顾、破解发展难题,在科学基础上求效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和谐奠定坚实的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则构筑了真善美爱相统一的和谐发展理念,提出了平衡有序、相生共赢、优化结构、强化功能的和谐发展思维,以和谐理念与和谐思维方式去指导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践,激发活力、凝聚人心、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科学发展。因此,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是同一实践过程的两个侧面、两种要求,作为方法论形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科学发展观并存并立、相互补充,是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法论思想的重大创新。

作为世界观形态的和谐社会理论对科学发展观有超越性。“什么是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首要的基本问题,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根本诉求、基本特征的世界观问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都应对此作出与时俱进的科学概括,以进一步完善激励广大人民群众为之奋斗的理想社会蓝图。但在此意义上,和谐是引领科学发展的价值诉求和目标指向,和谐社会理论超越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基于对人类世界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将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国际关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状态,将成熟的社会主义总体状态与本质属性以“和谐”范畴加以概括总结,对理想的人类世界进行了科学的理性建构。而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观意义主要表现在对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目的、道路、依靠力量等基本问题的探究,是对理想社会一个层次的把握,它更强调的是发展的理念、思路与决策,而非社会发展的目标,其总体最后指向是实现和谐、进人和谐社会。因此,和谐更具有人类世界终极价值的意义,和谐社会更具有人类理想社会的意蕴。就此而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统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须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引。总之,只有在广义社会视闽中去解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才能充分揭示其在社会历史观、方法论、时间观念等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准确把握其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关系,进而充分发挥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作者:李玉宏单位:淮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