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医养生论文

中医养生论文范文精选

中医养生论文

中医养生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体育意识;终身体育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所以,学校体育和教师必然要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这种要求。因此,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是我们体育教师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如何在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笔者进行过许多有益的尝试,提供给大家共同探讨。

一、学生对运动参与的满足

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如:高部学生都有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文化学科的压力,相比之下,体育课的压力就小得多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设计能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使学生有更大的优势从中得到乐趣,同时,也获得参与的满足感,学生就将在文化课的压力能在体育课中得到释放,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设计这环节更有必要加强的一方面,才能产生更积极的作用。又如:每次观看体育比赛时能让众多体育爱好者欣喜若狂,彻夜不眠,参与到比赛之中所感受到的乐趣,一切均发自肺腑之言,不需要规定,更不需要强制,情感与运动的交融,参与的满足就足够了。如果体育教师能使学生在多年的体育学习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不管现在学生有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他个人成长的真正意义,就已经不知不觉地接受体育。那么,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成为孩子们运动的乐园,多增设一些体育比赛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这样,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本人在多年体育教学中认为应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的锻炼,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三、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在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发现法、探究法、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但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里,多媒体也引进到体育教学的课堂,体育方法的改革也随着教学教育现展而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断增加。如:教师在一节课中交替使用讲解示范,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切到多媒体平台进行讲评,容易出现的错误的演示,甚至可以用录像的方法把学生练习的动作录下来进行讲评。这样,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交叉使用结合,呈现出多样性。又如:现代多媒体的体育教学方法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它是用光、声、音像等多种手段取代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作为体育科目,特别在室内课、理论课上,教师可将更多最近发生的体育事情更直观搬上讲台。如申奥、奥运知识、我国足球出线等体育信息、知识及时传播给学生,充分体现现代技术教学的应用,发挥其整体功能。因此,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采取的手段,使学生为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全过程,使他们从小喜欢体育,乐于体育。

四、教师素质的自我提高

中医养生论文范文第2篇

中医基础理论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1资料来源

查阅维普、万方数据库关于老年中医护理及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文献(1989—2011年6月),列入统计源的文献主要是中医理论指导临床护理、中医整体护理、中医基础理论在老年护理中的具体应用3个专题,共计141篇。2.2载文情况及分析

1)文献的年度分布

中医基础理论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进展相关论文数量近年来增幅明显,尤其是2006—2011年6月增幅更加显著。究其原因随着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近年来中医护理学术活动十分活跃,中医护理逐步受到国际护理界的关注,中医临床护理正在逐步发展,中医护理技术实践发展迅速。见表1、表2。

2)文献的内容分布

文献论题广泛,内容覆盖面较广,以撰写中医基础理论在老年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或护理体会者较多,但老年护理科研性质的论文非常少,还有个别文献只是进行了简单的回顾性总结。见表3。

3文献内容分析

1)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护理

查阅1999—2011年上半年文献,共计9篇。主要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了如何应用中医理论指导老年护理工作。

2)中医整体护理

查阅1998—2011年上半年文献,共计10篇。主要强调以整体观为指导,以辨证施护为宗旨,对老年患者实施个体化整体护理。

3)中医基础理论在老年护理中的具体应用

查阅1994—2011年上半年文献,共计122篇。文献应用范围广泛,主要涵盖老年慢性病、高发病、对症护理、用药护理及养生保健等5个方面。主要是对现有的护理方法或护理技术临床疗效的回顾性总结或体会,涉及老年中医护理的科研项目少。其中在老年慢性病护理中的应用:肺心病3篇,糖尿病13篇,高血压4篇,冠心病4篇,咳喘3篇,肾炎1篇,肺炎1篇;在老年高发病护理中的应用:白内障3篇,骨折10篇,关节炎1篇,老年痴呆3篇,肠梗阻1篇,中风1篇,癌症1篇,老年抑郁症8篇;在老年对症护理中的应用:便秘18篇,尿路感染2篇,尿潴留1篇,肺部真菌感染1篇,贫血1篇,情志护理9篇,水肿1篇,失眠6篇,盗汗1篇,丹毒1篇,带状疱疹3篇,皮肤瘙痒2篇,压疮6篇,鼻出血2篇,疼痛2篇;在老年用药护理及养生保健中的应用:服用中药护理3篇,养生保健6篇。

4存在的问题

从统计的论文作者单位看,地域广泛,各省市都有中医老年护理相关文献发表。从发表的杂志分析,《中华护理杂志》《中华护理教育》各1篇,其他均发表在一般性刊物上。另外,论文质量参差不齐,护理论文的质量主要反映在其研究课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从统计文献分析,目前中医护理的科研项目少、科研内容层次低,主要集中于对现有的护理方法或护理技术的临床疗效的回顾性总结,缺乏深层次的、前瞻性的、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

思考与展望

1中医中药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和发展应与我国社区发展紧密结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多的老年患者将向社区转移,中医护理应该给社区居民提供经济、有效和高质量的卫生服务。根据各社区卫生服务对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的要求,探讨中医护理在社区服务的功能、职责与服务模式,使中医护理不再封闭在医院内,而是走向人群、走向社区,帮助老年人群和慢性疾病患者,提高他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4-5],最终实现中医护理从医院向社区发展的转变。

2应用中医体质学说开展中医老年护理

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及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势,从而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说[6-8]。该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从统计的文献内容来看:在老年护理中应用中医体质学说开展相关护理或研究性质的文献少之又少。

3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中医老年护理学科

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优势互补,实现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的和谐发展,促进中医老年护理学科的发展,使之更具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科学研究应注重验证更多、更有价值、传统的护理方法,实现理论和临床实践的飞跃,使中医护理技术更科学、安全和有效,进而增强中医护理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同时加强区域间中医老年护理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中医老年护理学科的繁荣与发展。

中医养生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理念,也是国家提倡回归教育价值本源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各高校都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先后进行了课程思政改革。课程思政不是一门课或者一类特定的课程,它是一种教学理念,是以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其核心就是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隐性思政教育元素,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各门课程的特点,潜移默化地开展思政教育,从而使各门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随着课程思政建设向纵深推进,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应该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和实际,结合中医药院校特色及学校办学理念,挖掘大学语文的隐性思政资源,积极探索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

1大学语文课程的优势与价值

目前,大学语文课程在中医药院校的课程设置中一直处于较为尴尬的地位,一方面,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比较模糊。在二级学科目录上其名称是“课程与教学论”,这是归属于教育学下的二级学科,这种学科定位和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存在较大差距,没有突显大学语文品味文学经典、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而仅仅把它作为一门考查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基础性课程,这使大学语文与专业课相比处于弱势地位;另一方面,大学语文作为公共课的地位不突出。在中医药院校中,大学语文既没有思政课程的权威性,也没有大学英语的实用性,课程学时较少,且只开设一个学期,这使大学语文自身优势与价值未能得到充分重视与挖掘。

1.1大学语文蕴含丰富的隐性思政教育资源

大学语文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教育优势[2]。所谓“语文”,并不等同于语言文字,也不仅仅是文学作品,从其涉及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来看,语文涵盖了整个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体系,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因此,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包含语言、文学、文化3个维度。从语言维度看,大学语文通过对古代汉语文字的意蕴和演变进行讲解,使学生感受汉字之美,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阅读、表达和运用能力,激发他们对母语的热爱和共鸣;从文学维度看,大学语文的精讲篇目蕴含着历朝历代中国文人士大夫的文化精神、品格和情怀,特别是他们安社稷、济苍生的社会责任感,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重义轻利、安贫乐道的义利观,坚守独立人格的精神等,都具有深刻的思想和道德价值,通过对文学经典的赏析和品读,既能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其形成独立思考和体察社会人生的能力,同时也能使其得到思想精神的熏陶和洗礼;从文化维度看,大学语文能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将文学经典进行拓展,使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认识和了解,进而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并能自觉以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

1.2大学语文具有道德引领的思政教育功能

《论语•阳货》中记载了孔子关于诗教作用的论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意思是诗歌可以通过激发人们的联想,领悟社会和人生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观察社会,帮助个体融入社会,达到群体和谐的状态,还可以干预现实、批判社会。这种“兴观群怨”的诗教观后来被进一步引申、发展成为“文以载道”,即文学作品具有道德引领的教育功能,能教化民众,唤起道德伦理和社会使命感。大学语文课程精讲的篇目涵盖了中国古往今来优秀的文学经典,这些文学作品承载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道德规范,特别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道”,即礼仪之道、君子之道、中庸之道[3],涉及个人社会模式、人格模式和行为模式的构建和完善。因此,大学语文通过具体的文学作品帮助学生去感受中华民族精神,去思考人生、了解社会、完善人格,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语文的课程目标本身与思政教育目标是一致的。

2中医药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定位

不同院校具有不同的文化底蕴与特色,高校自身的文化氛围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形成。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主体意识发展的成熟时期,也是人格发展的确立时期,人格的形成与教育和环境因素密不可分。也就是说,学生人格的确立是在环境文化、教育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等不断的熏陶和影响下,进而内化为个体稳定持久的内在心理结构特征和外在的言语与行为方式[4]。因此,中医药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要通过改革与实践,结合中医药院校的历史与文化积淀,发挥中医药文化的育人功能,围绕中医药院校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建设,让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完善自己的人格,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2.1结合中医药院校校本文化

校本文化是中医药院校在建校、兴学、育人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认同,它源于学校师生的长期教育实践和学校特有的文化传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位师生,使师生在思想观念、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等方面逐渐实现认同,因而具有独特的思政教育价值。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应该注重挖掘学校的校本文化,寻求文学作品与校本文化的结合点。以云南中医药大学为例,云南中医药大学的校训是“崇德和合、博学敦行”。“崇德”一词出自《论语•颜渊》:“主忠信,徙义,崇德也。”德行在中国古代教育中是人的立身之本,“崇德”的意思就是崇尚和发扬高尚的道德品质,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医药院校学生医德培养的重要内容。“和合”指的是和谐、凝聚、融通,无论是儒家讲求的“礼之用,和为贵”,还是道家强调“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合”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重要的思想观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医更是将“和合”思想贯穿于中医药理论及辨证施治的全过程。“博学”出自《礼记•儒行》:“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敦行”出自《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5]意思是通过刻苦学习和实践,获得广博的知识,并且知行合一,在实践中展现自己的知识与品格。校训代表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的理念,也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它可以内化为学生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起到很好的思想教育和引导作用。因此,我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在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及中国古代教育思想这3个文化专题中穿插和强化学校的校训文化,以加深学生对校训内涵的理解和认同,并以此引导学生的价值追求,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同。

2.2强化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2009年的《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中规定了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可以简单概括为“仁、和、精、诚”[6]。“仁”即仁者爱人,体现了中医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伦理思想;“和”即“和谐”,体现了中医崇尚天人合一,讲求阴阳平和、调和致中的思维方式;“精”体现了中医钻研医术医道,追求精湛医术的理想追求;“诚”体现了中医心怀至诚的人格修养。“仁、和、精、诚”不仅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文化观,也能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医德信念。因此,大学语文课程应该结合具体篇目创设相应的情境,把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贯穿其中。如在讲授《养生论》一文时,课堂上播放养生之道的教学小视频,让学生了解孙思邈的养生思想,感受这位古代著名医药大家的人格魅力,以具体情境加深学生对“仁、和、精、诚”核心价值的理解和认同,并逐步帮助学生形成中医的价值伦理观。

2.3符合中医药院校学生特点

课程思政不仅要符合整体育人目标,还要符合学生的思政教育需求,提升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因此,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应该综合考虑中医药院校育人实际和学生的思政教育需求。由于中医药院校普遍重视专业课程教学,学生的人文素质欠缺,比如历史文化知识面狭窄、政治学习敏感度不高以及社会责任感、历史责任感不强,因此,中医药院校不仅要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还要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素质。特别是学生的思政素养受所习得的知识及思维习惯制约,也受人的情商和人文素养影响,因此,大学语文课程应该结合中医药院校学生的兴趣特点、所学专业、思政教育需求,以分模块化、分阶段的方式整合教学资源,以此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思政教育需求。

3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实施途径

3.1整合教材资源,挖掘思政教育元素

大学语文课程涉及的文学作品篇目种类繁多,通常都是按教材逐篇精讲。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语文不应该局限于单篇的讲授,而应该将相近或相似主题的文学作品进行整合,从中提炼出相近或相似的思政教育元素。我校大学语文课程在现有教材篇目中分别提取了“家国情怀”“仁者爱人”“士志于道”“和而不同”“以人为本”等思政关键词,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为总纲,在教学设计中将单篇教学和专题教学结合起来。以《诗经•七月》为例,其内核涉及家国情怀和天人合一精神。以农为本的农耕文化,培养了中国人一种安土重迁、勤劳守成的乡土情怀,也形成一种不事张扬、安分守己的民族心理,这也最终造就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家国情怀。而天人合一精神既表现为农业生产顺应自然,将自然的内在规律转化为人类活动的秩序性,也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共生。因此,大学语文应该基于对作品主题内在意蕴的拓展和延伸,组织学生联系相关作品进行分析、判断和反思,从而使学生将单纯的认知和对家国、自然的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

3.2优化教学内容,提炼思政教育融入点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涵盖了作家作品简介、作品主题意蕴归纳、人物形象分析、诗文意境品味、作品艺术特色赏析等。教学设计应注意在教学内容中提炼具体的思政教育融入点。在作家简介部分,可通过对作家生平经历的讲解,以作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精神品质影响和感染学生。如《诫子书》的作者郑玄是著名的儒家学者和经学大师,他为读书求学不惜辞官,后因党锢之祸遭受14年的牢狱之灾,即使在最艰难的环境下,郑玄仍不忘求学志向,在监狱里一心做学问,回顾一生,郑玄认为自己“虽无绂冕之绪,颇有让爵之高;自乐以论赞之功,庶不遗后人之羞”,并鼓励自己的儿子努力钻研,勤奋不懈,同时还应该努力追求君子之道。在作品主题归纳部分,可以通过对诗文流露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解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东城高且长》蕴含强烈的生命意识,同时也流露出一些及时行乐的消极倾向,《酒德颂》展现了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独立人格,这些篇目都可让学生结合自身做判断和评价,甚至可以把这些问题和观点结合教学内容设置成辩题,让学生进行辩论,并鼓励其表达对人生和生活的感悟和理解,真正让学生学以知,思以悟,辩以明,论以弘。

3.3创新教学方法,创设思政教育情境

在实施课程思政时应该注意转变传统教学方法,可以师生互动为主,也可以学生讨论为主,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传统的思政课程偏重思政理论的介绍,学生被动接受,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则应有多种尝试,可以创设典型场景与营造氛围,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特别是小说、戏剧等作品由于有生动的情节、富于个性的人物形象,可以组织学生扮演相应角色,以角色扮演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增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赵良说商君》为例,商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也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属于中国古代社会中非常特别的一个阶层———“士”。通过让学生扮演赵良和商鞅,在针锋相对的对答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领会儒法两家不同的立场,思考礼与法、德与刑之间的关系,感受士人身上独特的精神品质和文化内涵,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不畏强权、不慕富贵的独立人格,追求思想自由与精神充盈的信念等,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情感模拟等方式,实现理性认知、情感共鸣与行为认同。

3.4改革考核体系,注重价值引领

目前,大学语文考核一般采用闭卷考试或论文考查的方式,而考核内容主要是学生对文学常识、作品主题及内容、艺术特色等的理解和掌握。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语文必须对考核体系和标准做相应改革,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及与课程思政相适应的考核标准,要构建基于学生行为表现的系统观察、判断的教学评价体系,将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在设计过程性考核时,可将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课堂表现进行整合,评价学生内在思想认识,特别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以此促进学生对课程思政学习动机、态度、过程及效果的反思。在终结性考核中,创新考核形式和内容。考核内容方面,打破传统知识模块化考核,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动态,设置开放性问题或作文,要求学生从国家、社会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思考,融入自身情感,以此检验学生在思想认知和情感体验层面的表现。考核形式方面,可以小视频、小论文等形式进行汇报总结,将学生的文学素养及思想素质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对外界事物进行客观判断,以此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突显课程思政的现实功能。

参考文献:

[1]李兵,李滨,张志维.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职业技术,2020,19(12):56-60.

[2]马松.大学语文融入思政教育的优势及有效途径[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3):62-66.

[3]王银灿,刑红梅.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J].理论研究,2016,6(3):57-62.

[4]典成阳,郭红禹.论文化对人格形成的内因与作用[J].经济研究导刊,2020(7):186-187.

[5]俞仁良.礼记通译[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中医养生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医生理学;内容;特点;渊源

医学属于实践科学,以生命为其研究目的,中医学也不例外。中医学通过解剖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之后,并没有沿着“解剖”的路线发展出与其相对应的生理学,而是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在战国时期“方士”的影响下,与古代“天人哲学”相结合,形成了以《黄帝内经》为代表,以“气化学说”为学术特点的理论体系。中医学界曾对中医生理学的学科构建作出努力,但最终因无法对解剖形体作出合理解释而失败,以至民国时期,中医界人士也开始怀疑和批判中医“生理学”的合理性。通过了解中医“生理学”的学术沿革,有助于准确把握中医学解剖形体与气化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建设和完善中医生理学的理论体系。

1中医学术特点的衍变

目前,有关中医学理论起源的问题,大多认为可远溯夏、商、周三代,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建立。战国至秦汉,国家完成了统一,“诸子思想”“百家文化”逐渐融并,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成熟与完善。《黄帝内经》便是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成书的,后世医家的学术思想,都是在该书基础上发展建立的。因此,《黄帝内经》一直被看做中医基础理论建立的标志。

1.1中医生理学的内容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功能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1]。《黄帝内经》中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内容,多散见于各个篇章,不成系统,但涉及面非常广泛,内容大体包括:①人体生、长、壮、老、已的变化机制,如以“天癸”为中心的男女七八节律;②人体在不同生长时期的生理特点及其机制,如根据气血的盛衰和形体的变化总结出以“十岁”为基数的“好走”“好趋”“好步”“好卧”等生理特点(《灵枢?天年》);③饮食的消化吸收、物质代谢及呼吸机制;④人体气血运行的日节律(营卫的循行)、月节律(气血与月之阴晴圆缺的关系)、季节律(五脏主时规律)及精神活动与形气盛衰的关系、形体与气化的关系等有关人体生理的多方面内容。因此,有人把《黄帝内经》看作中医生理学的古典巨著[2]。虽然中医生理学的学科建设在民国至建国前后作出了尝试,但由于中医界自唐宋以来对解剖形体的忽视,始终没能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医生理学理论体系;而中医藏象学和中医基础理论都没有对脏腑实质等形体问题作出合理解释,因此均不能取代中医生理学的意义。

1.2中医生理学的理论特点《黄帝内经》有关人体生理学内容的特点为注重“气化”,即人体生命活动是在“气化”作用下完成的。“气化”的结果,通过颜色、气味、功能、形体变化等形式在“形体”上表现出来,重视“形神并重”或“形气并重”。魏晋隋唐时期的文化,保留了汉代遗风,在医学上仍有《黄帝内经》的学术特点,只不过对生理基础的态度,已不能与汉代同日而语。首先,人们对形体解剖的认识逐渐淡化;其次,方剂学的发展也导致对医学理论的探讨从生理转向了病理和临床。受各种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及《伤寒杂病论》的广泛流传,宋代以后医家出现了“重病理”和“重气化,轻形迹”的医学观念。《伤寒论》是历代医家推崇的中医临床著作,其重要内容正如恽铁樵所说:“《伤寒论》第一重要之处为六经,第一难解之处亦为六经。”可以说“六经”是打开《伤寒论》理、法、方、药一体性的钥匙。晋唐以来,研究《伤寒论》的医家,多从运气、病理、方法论等角度立论,从人体生理学角度解读六经的少之又少。试看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一书所参考的书籍———《素问》《九卷》《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所研讨的内容———五运脏腑、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等,可以推知张仲景掌握的医学内容涉及了人体的生理、病理及诊疗等多方面;而其所讲的六经,不会限于多数医家所认为的诸如经络、六气甚或辨证方法等。如果站在人体生理的角度看六经,可以说三阴三阳理论是在“形体”与“气化”基础上,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即“藏象系统是由五脏结构性器官按六经脏腑经络三级阴阳规律组成,内合脏腑,外应五行阴阳,六气标本是其属性”[3]。宋代以后中医学的变革,除了唐代方书盛行引发“不重辨证”的时代影响以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宋儒的发展和理学的兴起。宋明理学对中医生理学最为明显的影响就是“命门学说”。以儒家为中心,旁采佛、道两家融会而成的宋明理学,针对宇宙的本原问题,产生了“理”与“气”的争论;而“命门学说”即是明代医家对生命“本原”或“原始主宰”思考的结果。但是与理学家一样,主张“命门为人身之大主”的医家都是在“有形世界”纠缠,一直没有进入“无形之道”的境界。因此,由《黄帝内经》建立起的中医生理系统,并没有因为“命门学说”有所动摇。此外,北宋张元素的《医学启源》,把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以五脏为单位划为五大系统,开启了后世部分医家著书立说的基本模式。近现代“中医藏象学”“中医基础理论”及部分医家的“中医生理学”等教科书,大都为此模式。但张元素并非首创,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可以看作该模式的雏形。严格说来,这种模式是以“气化”为中心的中医“解剖学”,仍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中医生理学系统,并且忽略了脏腑实质和解剖形体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等问题。其他如李杲的“脾胃论”、朱震亨的“相火论”及其他医家对脾肾关系的论说等,基本都属于对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某个部分或个别单位的功能的发挥。综上所述,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其学术特点也因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差异而有所衍变。中医生理学作为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包含了“形体”与“气化”两部分内容,对生命的全过程及生命活动的具体机制都有详细的描述,但在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唐宋以后,众医家分别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充实了中医生理学的内容,但对“形体”认识的不足,影响了后世对中医理论的准确理解。直到今天,中医的“形体”仍是阻碍中医学发展的首要问题。

2中医“生理学”的渊源

清代考据之学的兴起,影响了医学界对经典的回顾[4]。部分医家并不满足于仅对理论进行解读,更在日常生活中认真体察阴阳的变化,感悟医学的真谛,对人体的生理基础进行深入思考。明代肖京在《轩岐救正论》中总结了中医学“气化”特点。清代以张志聪为代表的“钱塘医派”,不仅发展了中医学的“气化论”,同时对阴阳的变化、气血的生成与运行之道、经络对“形体”与“气化”的沟通等生理基础性问题均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实践;此后陈修园、唐宗海等多尊崇该学派的“气化”思想。另外,乾隆年间黄元御所著《四圣心源》的前半部分,也可视为以“气化为中心”的生理学内容。此后,西医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影响了中医界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反思。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西医“生理学”书籍由日本传入中国,更加促进了中医生理学的学科建设。

2.1生理学的概念“生理”一词,中国古已有之,但并不具备医学意义。医学上的“生理”在光绪年间已经出现,如康有为的《日本书目志》(1896年)载有“生理门”,严复在1898年题为“西学门径功用”的演讲中提到“生理之学”,1907年出现了中国人自己编著的人体生理学著作《生理学课本》。该时期“生理学”实由日本传入,“斋田氏、高桥氏之《生理学》流传坊肆”。在此之前,“欧美新说东渐,通行之生理学为全体新论、全体阐微、全体通考等”[5]。此后,“生理学”作为学科名称逐渐在中国医学界确立,中医界相关著作也相继问世。西医入华之前,中医学界多用“医理”“理”“道”“医道”等概念来概括包括养生、生理、病理、诊疗、处方、用药等有关人体生命活动的全部内容,与现代医学生理学意义相近的名词是“内景”,但其内容主要介绍各脏器的位置、不同部位的名称及饮食的代谢过程,是人体生理的小部分内容。实际上,中医学对中医生理学的认识,受中国传统文化直接影响。

2.2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医生理学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完善,与中国文化有密切关系。秦汉是诸子思想相互融合与各家学说逐渐统一的时期,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在此背景下日渐完善,《黄帝内经》是其代表作。中国文化向来被认为源于“伏羲画卦”,至黄帝时期进入“初期集成”,中国原始科学文化也在此时建立。尧舜时期,不仅继承了早期的“科学”,同时发展了“人文”,大家所熟知的“天人合一”观念,便是“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产物,并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成熟[6]。因此,属于实践科学范畴的中医学,具备人文哲学属性也就不足为奇了。中医学属于生命科学,从考古发现和现有资料记载来看,在其理论建立之初,已经对形体解剖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7];而中医学之所以没有发展出现代医学意义上的“解剖学”,除了中医学对“形体”的认识与现代医学不同之外,与其带有人文特点的“气化”思想有关,这并不代表中医学轻视“解剖”。后世医家对“形体”的冷漠是受儒家文化影响的结果。也就是说,中医学的理论包含形体与气化两部分内容,而气化理论则与形体解剖并列存在,而非形体的附庸。因此,“形气并重”成为秦汉之前中医学最大的理论特点,这也是中医生理学的重要内容。该时期中医生理学最主要的任务是为养生修炼和临床诊疗作理论指导,与后世医界只重临床有很大差别。清末汇通医家,都“主张以中医理论为本位参合中西医学,达到形理或形气兼备的理想目标”[8]。这与中医生理学“形气并重”的特点不无关系。建国以后,伴随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中西医基础理论,即中西医生理学的结合成为中西医结合的基础目标[9]。

参考文献:

[1]袁媛.近代生理学在中国:1851~1926[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136.

[2]闪增郁,张智,陈燕萍,等.《内经》奠定了中医脉学的生理学基础[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12):888.

[3]许济泽.六经藏象系统揭秘[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2-3.

[4]李经纬,张志斌.中医学思想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574.

[5]张如青,黄瑛.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生理学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2.

[6]南怀瑾.南怀瑾选集?第四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45-154.

[7]廖育群.重构秦汉医学图像[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244.

[8]张如青,黄瑛.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生理补正[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8.

中医养生论文范文第5篇

1内容多,学时少

中医学概论教学内容多,医学专业性强,涉及面广,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零碎、抽象,如望诊、问诊、切诊的相关内容。中医本科生300多学时的内容要在非医学专业80学时讲授完毕,并且这些专业的学生大多在一年级、二年级接触这门课程,没有经过西医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对人体的解剖结构、组织生理尚不熟悉,因此如何把握教学的深浅度,成为一个难题。

2学习认识不足,方法欠缺

通过与学生的交谈及问卷调查发现,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甚至对开设这门课程的必要时产生疑问,如计算机专业学生认为只要学习好计算机编程就可以,体育健康专业学生认为练好自己的体育专项就行,学习医学尤其是中医学对其专业并不重要,对今后的就业也无帮助,因此学习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一些学生虽然对中医学概论感兴趣,但认为需要记忆的内容繁多,也很抽象,不知从何学起,也不知道如何能在短时间内掌握中医的思想精华,并在本专业中得以应用。

3实践性强,操作难度大

中医学是在实践中产生并不断发展的医学科学,临床实践性很强。但由于中医学概论学时非常有限,培养目标与医学专业有所不同,没有临床见习和实习阶段,与临床病人相脱节,因此缺乏客观性、具体性和操作性。如脉诊中脉象的学习,问诊的内容及技巧,用药的规律及疗效。

二、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

1结合文化背景,诠释中医理论

中医学孕育于中国传统人文土壤之中,与西方现代医学有明显的异质性。因此,在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讲授时,要时时结合古代文化知识,如中医学的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等哲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病因学说中“风邪”与自然界中“风”的联系;兵法在治法中的运用等等。因此,我们在尽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学生进行中医多元文化背景的讨论与交流,从而让学生逐步领悟到中医学中阴阳、气血、藏象、正邪等基本概念的内涵,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科学性,中医临床疗效的特色优势,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学习中医学的兴趣。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从学生角度出发,换位思考,认真分析部分学生因内容多、学时少、医学知识面广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将教学内容安排合理化,尽可能“博览”,而不宜“精深”,以适应非医学专业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层次深浅恰当,如详讲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内容,而略讲中医诊断学、方剂学内容;并将相关重复的内容合并,如病机学中“气血失常”与辨证中“气血津液辨证”,病因与发病中“邪正与发病”与病机学中“邪正盛衰”、辨证中“八纲辨证-虚实辨证”。这样不仅节约学时,还可使内容有机整合。针对不同专业,教学内容有所侧重。如体育健康专业由于大强度的训练容易引起损伤及疲劳,因此对祛风湿、活血化瘀、补益方药等重点讲授;医学英语专业由于需要对中医药知识进行英语翻译,因此对中医药文化背景、医理的疏通、名医名药介绍及现代研究进展有所侧重。计算机专业由于长期接触电脑,颈椎病及视力下降较普遍,因此对经络学说、按摩手法及养肝明目中药进行重点介绍。

3教学方式多样化

制作大量的多媒体课件,并购置了成套的VCD光盘,在课堂上运用了各种有效的直观手段,如图片、影片、动画等,以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学生的理解力。整个教学活动都围绕着临床常见病和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展开,学以致用,并向学生灌输中医对老龄化社会“治未病”、养生保健、药膳、凉茶等所作的贡献。在讲授中医望诊、问诊、脉诊教学过程中,通过经过优化的情景演练,激发学习热情。通过临床模拟、病例分析学习辨证论治。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医学英语专业还留出1~2学时让学生自行制作PPT,并上台试讲;对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的计算机专业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网页制作小竞赛,并作为平时成绩纳入考核范围。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我校中医药文化节,撰写中医药在本专业中的应用构想等相关论文。

4以导为教,发挥学习的自觉性

虽然中医学概论课时缩减,但内容仍然博大精深,运用“填鸭式”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课堂教学,而且忽略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给学生上课的第一节课时就给出具体参考书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医学,要求每周做两次读书笔记,并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相应解答。在讲授“阴阳”、“五行”、“藏象”学说时引导学生学习《内经讲义》;讲授“气血”功能时引导学生理解当归补血汤、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等方义;讲授“脏腑辨证”时不仅引导学生翻阅临床医案、医话,而且将医案提前拷贝给他们,以便节约课堂时间,加强辨证思维能力;讲授中药学时带领他们到我校药王山辨识中药性状、功能。始终引导学生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去“发现”知识,而不是简单的给他们“灌输”知识。在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注重将中医学宏观、思辩的内容向直观、形象化方向转变。

5加强沟通,服务就业

针对部分非医学专业学生认为中医学概论的学习与本专业的相关性不大,通过与学院领导、辅导员沟通,明确培养目标,加强其就业思想指导。如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方向为:“从事医疗信息系统的开发,医学影像处理技术应用,医院计算机网络设计和维护,医学数据库开发以及生物医学计算机应用领域……”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为从事医院的管理。因此,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贯彻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知识教育的系统性,更要注重服务于所学专业,丰富和优化知识结构,紧密与本专业知识相结合,打破传统医学课程中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体系,注重医学与非医学间的交叉融合。如心理学专业,在讲授五志相胜、七情致病的教学过程,寻求心理学与中医学的学科交叉点;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在讲授疫疠致病时,对中医药在防治“非典”、“甲流”中所发挥的作用及经济价值加以论述;体育健康专业,强调武术等体育技能与中医阴阳五行、穴位经络、子午流注等思想息息相通、相互影响;对药学、制药工程专业,将白云山制药厂的“板蓝根颗粒”与中医辨证论治思想的联系及中医药制剂的前景等加以发挥,适时介绍本专业的中医药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将学生对中医药的兴趣爱好与所学专业有机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