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教师教育

幼儿教师教育范文精选

幼儿教师教育

幼儿教师教育范文第1篇

其实质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发展观的全面展现。现代教育理念是建立在教育规律基础之上的一种“远见卓识”,它能正确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科学地指明教育前进的方向。现代教育理念是人们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教育发展的指向性的理性认识,是教育行动的指导。

1.终身教育理念终身教育

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他指出:“教育和训练的过程并不随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而是应该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这是使每个人在个性的各方面——身体的、智力的、情感的、社会交往的方面,总之,在创造性方面——最充分地利用其禀赋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当前,幼儿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应是单纯的传授各学科领域的知识,而是努力提高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成长,今后步入社会奠定好坚实的个性与人格基础。

2“.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儿童为本”是指幼儿教师的保教活动等各个方面都要以儿童为中心,专业理论和实践的方方面面都要以儿童为落脚点,要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儿童,为了儿童的一切”。1924年,各国签订了《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强调儿童的身心必须得到正常发展,标志着幼儿教育成为各国政府国际合作的开端。1959年颁布《儿童权利公约》,提出了各国儿童应当享有的各项基本权利。1990年,联合国召开的世界首脑会议,通过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世界各国开始逐渐关注儿童的基本权利,重视儿童教育。“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表明儿童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但是其身心发展特征及生活状态又与成年人不一样,具有自己独特的身心发展特征,只有在“理解儿童、尊重儿童、重视儿童”的前提下,才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合作”的教育理念

随着教育的发展,“合作”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幼儿教育。幼儿教育不仅仅是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教育,家长和社会因素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学习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幼儿教育要开放、要合作已成为各国幼儿教育发展的共识。“合作”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具有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要发展与他人合作的品质。幼儿教师工作具有示范性的特征,只有先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合作品质的人,才能培育出乐于与人合作的孩子。在现代教育背景下,“与人合作”已经成为衡量幼儿教师是否合格的基本要素之一。

4“.全纳教育”的理念

“全纳教育”的概念是在1994年举行的“世界特殊教育大会”上提出来的。全纳教育提出了五大原则:“(1)每个人都拥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2)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3)教育必须考虑到这些特性和学习的广泛差异;(4)学校要满足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5)学校要接纳所有儿童,反对歧视”。全纳教育理念并不意味着为每一个人提供完全相同的教育方法和模式,因为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要了解个体特征,因材施教。

二、现代教育理念

融入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制定的策略

首先,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应重视幼儿教师的专业学习态度与能力的养成。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的不断重视,幼儿教师的准入门槛越来越高,但幼儿教师入职后的培训和学习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终身教育理念应使幼儿教师认识到他们入职前的教育水平对他们的职业发展来说是不够用的,他们必须在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因此在制定幼儿专业标准中,应对幼儿教师所需具备的学习能力作出明确规定,包括能够不断地参与合作与学习;善于利用各种专业发展机会和资源,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具备可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等。对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学习能力的清晰界定对于促使幼儿教师终身学习可起到导向性作用。

其次,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应促使幼儿教师树立“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与理解儿童,热爱幼教事业。当前,各地一些幼儿教师虐童的个案虽是少数,但也从侧面反映了个别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和素养的缺失。“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在制定幼儿教师专业标准时明确界定幼儿教师需具备的基本能力,给予教师可操作性的指引,而不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泛泛概括。专业标准中应规定幼儿教师需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和需求,知道影响儿童发展和学习的多重因素;幼儿教师能够在家庭、社会和文化的背景下理解儿童,知道儿童在健康、安全和营养方面的需求,并具备这些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够利用儿童发展的知识为儿童创设健康、尊重、支持性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能够设计适宜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物理环境;能够提供适宜儿童理解力的学习材料和资源;能够设立适宜儿童发展水平的学习目标;能够使用多种发展适宜性的教学方法;能够密切关注每个儿童对教学的反应,能够与每个儿童建立积极的关系和进行支持性的互动,使每个儿童都能学到应该学到的东西;能够为儿童创设安全、友好、文化适宜和组织有序的学习环境,能够对每一个儿童进行负责任的评估,促进每个儿童的积极发展。

再次,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应鼓励幼儿教师树立多元化的“合作”教育理念,主要包括与同事与幼儿家庭共同合作,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儿童发展。应在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规定:幼儿教师要了解不同家庭的特点,尊重不同的家庭文化与价值,为家庭的幼儿教育提供支持;能够认识到家庭的作用,促使家庭参与到儿童的发展与学习中来;能够发起并保持与家庭和社会的相互尊重,支持每个儿童的发展和学习;能够利用社会资源,与提倡服务于儿童和家庭的公益机构、组织等进行协调和合作;能够与同事和专家建立合作关系,在相互交流学习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幼儿教师教育范文第2篇

(一)认可规则的必要性

人的基本特征是兼具自然性与社会性。新生个体的自然性是与生俱来的,社会性却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培养的。其中,导以规则是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诸多习惯,成长为负责任的社会人所必须的。因此,优秀的幼儿教师必然会深刻地认识到规则对儿童的重要性,并且以合理的规则引领儿童。

(二)确保规则的合理性

什么样的规则是合理的呢?判断规则是否合理和必要的依据,是建立该项规则的理由是否充分———是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还是仅仅为了方便成人。几乎所有幼儿教师,都可以随口对儿童宣布很多规则。但是,如果仅从方便成人的角度出发,就很容易出现苛求秩序、整齐划一的高控局面。比如,有些教师要求幼儿“要像解放军一样坐好,把手背到后面!”殊不知,这很容易导致幼儿单侧肌肉紧张。优秀的幼儿教师引领幼儿的规则是“少而精”的。他们通常特别注意建立三大范畴的规则,即有关法律公德、科学作息、安全卫生的规则。比如,不能打人、按时睡午觉以保证充足睡眠、饭前便后要洗手等。除了三个范畴的规则,其他规则基本上是蕴含在游戏中的临时规则,教师会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幼儿参与规则的修订,让游戏玩出新的花样来。因为规则是必要而不多余的,它自然体现出双重功能———既能够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又能够保证幼儿充分探索世界的自由。规则不仅意味着约束,也意味着自由。只要没有违反规则,幼儿就享有充分的自由,优秀教师不会轻易打断幼儿。如此,就促成了幼儿灵性和社会性的完美合一,破解了不合理规则教育中灵性与社会性此消彼长的两难困境。

二、教有智慧

优秀的幼儿教师了解教育对象(Who)、熟知学科知识(What)和懂得如何去教(How),三者缺一不可。这三方面的智慧,将通过一些典型的教育行为体现出来。

(一)了解幼儿的身心特点,善解人意

幼儿身心的基本特点是:1.发育快速,肌肉骨骼柔嫩,抵抗力较弱,具备基本的脑结构,但是尚未完善;2.好奇好问,依赖经验,想象丰富,注意有限;3.情绪外露,容易激动,心机单纯;4.活泼好动,喜欢模仿,爱玩游戏。优秀教师了解这些身心特点,并理性地以此研判教育设想。比如,曾有教师想以拔河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并且越想越兴奋,但是随即她便警醒了———拔河,是哪个地方受力?幼儿肩关节比较柔嫩,容易受伤,因此拔河并不适合。在教育教学中,优秀的教师还会“风过无痕”地关照幼儿的身心特点。比如,一位教师在室内组织的活动完全不用“好不好啊”“要不要啊”“想不想啊”等过渡性提问,而是以动作、音乐自然衔接。这是因为,她关照了幼儿容易激动的特点,有意规避“煽情式”的提问。否则幼儿太激动,室内声音太大,久之会导致噪声性耳聋。而一些教师动辄如此提问,待幼儿激动了,嫌吵,又反复要求安静,这就让幼儿不知所措。又如,有意注意是指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短,平均持续时间约3-5分钟。平时一个活动长达10多分钟,是因为调动了其无意注意,使得两种注意交替进行。若幼儿做错事,要讲道理,但这显然是他们不爱听的。所以,讲道理的黄金时间只有三分钟。为此,优秀教师会做很多准备,诸如使自己冷静、弄清事情原委、想好方式、想好内容,不仅使幼儿认错,更要助其知道如何改进。而不做这些功夫的教师,光是冲着孩子“发火”就去掉了几分钟。可以说,优秀教师是真正“懂得”幼儿的人,在教育中体现出诸多善解人意的行为。

(二)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确定课程

优秀教师不仅了解幼儿身心的基本特点,而且熟知学科知识。这种熟知与科学家有异同———没有科学家所知道的那么深,但是基本概念、基本结构无疑是正确的。因为熟知学科知识,所以明了某年龄段幼儿在各领域中应该达成哪些关键经验,目前获得了哪些经验,还缺失哪些必备经验,即准确看到了幼儿在某个领域中的“最近发展区”。若是大部分幼儿处于相似的“最近发展区”,他们便会组织集体教学活动来引领,若只是少部分幼儿存在瓶颈,教师便会考虑区域活动。若是个别幼儿存在瓶颈,教师会个别指导。若是认为某些经验同伴引领效果更好,教师便会创设不同水平幼儿的合作探究。也正因为熟知学科知识,所以在优秀教师眼里是没有所谓“教材”的。所有书籍不过是众多参考资源中的一种,能否成为课程,就看它是否符合幼儿实情。优秀教师以幼儿的实际需要为中心,遴选、改进现有资源,甚至生成、研发适合幼儿的课程。那种忽视幼儿实情,以既定的“教材”逐一上课,将幼儿作为配合教师表演的道具等行为,是优秀教师应该自觉摒弃的。

(三)秉承科学先进的理念,坚持理想

优秀教师不仅在课程确定上体现出“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观,而且秉承国家学前教育相关政策文件的精神和理念,不屈从于权威干预,能够坚持学前教育的理想。比如,关于美术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文简称《纲要》)已经指出:“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注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纲要》颁布之后,幼儿绘画活动中机械的技能训练和“范画”,依然是屡见不鲜的现象。因此,《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更明确指出:“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避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的精神已经非常明确,但是部分教师不以为然,并不思变,也难以接受别人的改变。坚持理想是要顶住压力和付出努力的。优秀教师尊重权威但是又不屈从于权威。他们也能够聆听家长的诉求,但是坚持专业的研判。他们不仅能够自己看到幼儿特有的学习,而且还将幼儿特有的学习进程“呈现”给不够专业的人士看到,劝服这些人士,最终促成教育的合力。

三、爱无条件

(一)深刻理解幼儿需要爱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儿童对积极关注(即温暖、真诚、接纳和同理心)的需要,就像植物生长过程中对水、阳光和养分的需要,是不可或缺的。这些需要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儿童为了得到这些需要的满足而可以牺牲其他事情。多数幼儿教师也明白“爱”对幼儿的重要性,平时也关爱幼儿,这一点毋庸置疑。

(二)给予幼儿无条件的爱

幼儿教师教育范文第3篇

一、教育目的:幼儿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很长的时间里,幼儿教育只是作为初等教育的附属品,主要的目的就是为儿童上小学做好准备,而忽视了幼儿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到后来,由于大力提倡幼儿教育以及家长自身观念的转变,幼儿教育的目的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家长们认为借助各种幼教的手段大力开发幼儿的潜能,希望能够培养出一位神童来。所以就从胎教开始一直到孩子出生之后提前认字提前走路,然后又是上英文班,又是上艺术班,给孩子安排了无穷无尽的学习内容,剥夺了孩子快乐的童年。其实,孩子早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培养神童,幼儿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头脑灵活、身体健康、性格开朗、品质优秀、人格健全的孩子。令人欣慰的是,目前这种教育目的观已经得到普遍的承认,幼儿园的教育开始以儿童自身发展为最终的目的,这种教育目的观的转变直接引起了其他方面的转变。

二、教育内容:幼儿园曾经长期存在着一种惟智现象,只重视幼儿的智力发展,而忽视了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全面教育开始进入幼儿园。依照现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的面发展。从最初的重视智育到现在的五育并重,这种转变反映了了中国幼儿教育的一大进步。

三、教育方式:传统观念上,我们习惯与整齐划一,因为这样便于管理。在很长时间内,幼儿园的教育方式是以老师讲解为主,跟小学、中学的教育方式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以前在幼儿园里,老师总会要求小朋友“手背在背后,乖乖坐好不准动”;“小朋友跟我读……”然后就一遍一遍的重复;还有上美术课的时候老师会在黑板上画一副示范画,打分是以画得像不像为标准;这种教育方式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了限制和束缚。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幼儿园逐步屏弃了这种刻板的、不适应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教学方式,开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允许幼儿自由自主地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的方式,允许自由选择伙伴,允许有自己的见解,,推行赏识教育,尽量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引导幼儿探索和创新。尤其是新技术蓬勃发展以后,许多幼儿园引进了多媒体教育手段,使幼儿园的课堂更加生动活泼。许多幼儿园开始改变以前的“家园不同步”的现象,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努力做到家园同步,发挥幼儿教育的最大作用。同时开始最大程度地利用社会其他资源为幼儿园教育服务。从总体上讲,幼儿园的教育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种教育方式是为幼儿园教育的目的服务的。当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但相对于以前已经是很大的转变了。

幼儿教师教育范文第4篇

1全纳教育内涵及理念

全纳,顾名思义,指的是“包含、包括、接纳、容纳”。而全纳教育则是指作为一种持续的教育过程,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和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全纳教育主张内容以“强化学生的参与,减少学生被排斥”为主要内容,其基本理念主要表现为:

(1)全纳教育体现出了接受教育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权利,应尊重全体公民的受教育权;

(2)全纳教育是对普通教育平等化和多样化改革的主要形式,其以主张民主平等为主要理念;

(3)全纳教育提倡教育民主化,提倡所有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并且通过合作互助共同提高和进步。此外,全纳教育提倡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促进教育的个性多样化发展。

2全纳教育视野下的幼儿教师素质要求

教师素质是决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全纳教育背景下,对幼儿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主要表现为:

(1)建立全纳的幼儿观,一方面要求幼儿教师在对待全体幼儿时,应保持一种民主、平等的教学态度,确保每名幼儿接受教育权利不受侵犯;另一方面,在开展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应注重情感投入,切实以幼儿实际发展教育需求为目标,实施柔性管理模式;此外,加强幼儿学习过程中成功体验,不断增强幼儿学习积极性,进而培养学习自信心。

(2)建立民主的教育观,主要包括教育机会均等、合作的教育过程观以及发展性的评价观三方面。其中,教育机会均等主要表现为每个幼儿具有平等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和平等接受发展教育的权利;合作的教育过程观则提倡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幼儿间合作学习和共同生活;对于发展性的评价观,则主要指的是满足学生广泛的不同的学习需求,最终促进学生获得与自身情况相适应的最大发展空间。

(3)建立全纳的课堂与教学观。对于全纳课堂来说,其具有复杂、多元、独特、和而不同且充满差异等特点,其是幼儿普通课堂与特殊课堂的有机融合。而对于全纳的教学观,一方面应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幼儿多元化和个性化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应坚持教学方法多样化的基础上,针对幼儿个性化发展需求而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策略。

(4)具有全纳观察与评价幼儿的能力。对于全纳观察与评价来说,其既表现出一种不排斥、接纳的态度,又体现了一种对所有幼儿进行客观、平等、公正的观察与评价方式。而幼儿教师具有全纳观察与评价幼儿的能力应表现为既要掌握所有幼儿整体情况,又要了解个体差异,注重幼儿全面发展情况,掌握运用评估标准与方法,准确地评估幼儿的发展。

3提升全纳教育视野下的幼儿教师素质建议

针对前期讨论的全纳教育视野下的幼儿教师素质要求,为提升全纳教育视野下的幼儿教师素质,可通过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具体有:

(1)采用分层次逐级培养模式,根据幼儿教师成长过程,按照幼儿教师水平分为幼儿教师助手、协助幼儿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教育专家四个级别。根据不同层次的幼儿教师,开展有层次性、区别对待、逐级培养的模式。同时,在培养过程中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原则,按照初级层次、专业层次和专家层次三个层次建立幼儿教师培养体系。

(2)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全纳课程体系,包含通识教育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技能课以及教育实践课等。在全纳课程体系中,既体现了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结合统一,又对全纳课程整体效能有效的展现,有利于具有幼儿教育素质能力的教师培养,并且有能力促进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学习和发展的全纳型幼儿教师。

(3)不断增强职后培训形式多样化,与职前高等教育体系相比,幼儿教师职后高等学历教育体系基本相同,包括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四个层次。同时,对于非学历教育体系,主要包括了专题培训班、助教进修班以及研究生课程班等。在全纳教育体系中,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形式应更加多样化发展,幼儿教师可通过参与式培训(合作学习、体验学习、实践操作)、专家指导、微格教学等方式,提升自身业务素质技能。

(4)实施全纳幼儿教师资格认定制度,为促进教师在多种类型学校之间的双向交流,实行教师资格证制度的综合化、弹性化。现在,国际上较为流行的全纳教育教师资格认定模式主要包括双证式和单证式两种。根据我国全纳教育发展需要,我国可以将双证式和单证式两种模式结合起来,严格规范全纳教育教师资格证书的认证制度。

4结语

幼儿教师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疫情期间;农村幼儿教师;信息素养

在现在信息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教育信息素养的培养逐渐成为关键内容,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提升教师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目标,能帮助老师最大限度形成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对于提升教师素质和加快教育创新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针对于现在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下,如何利用现有条件加快农村幼儿教师教育信息素养培养是首要应当考虑的问题。

一、疫情期间农村幼儿教师教育信息素养的现状

(一)缺乏良好的教育信息素养观念

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至今,仍然存在一定的教育不平衡的现象,尤其这种差距在农村地区表现的十分明显[1]。就拿农村的幼儿教师而言他们普遍对教育信息素养没能成一个准确的观念,很多农村幼儿教师虽然有这方面的意识,但是却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常常遇到无从下手的困境,这导致农村教师的教育信息素养的形成长期处于落后阶段,这对于农村幼儿教育工作的开展十分不利。

(二)教育信息的结构不合理

教师教育信息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有关于信息技术的内容[2],由于缺少相关教育资源很多教师无从去学习新的教学技术,甚至连办公室软件的操作都不能得心应手,在如今疫情的背景下,网上教学和教育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只能通过网络进行,但是对于农村幼儿教师而言由于缺少对这方面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这就造成在“停学不停课”期间,没能对学生的进行有效指导,造成一定程度的学习脱节。

(三)教育信息能力还有待完善

教育信息能力是教育核心素养当中的关键性环节,则贯穿于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的全环节[3],但就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而言,教师想要体现良好的信息收集能力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再以自己的形式表达出去,而这种表达并不是简单将信息进行累加传递,而是通过自己的逻辑和思维进行转变,但是对于农村幼儿教师而言他们缺少这方面的经验,因此导致在课件制作和讲课的不顺畅。

二、疫情期间农村幼儿教师教育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信息缺乏良好的环境依托

农村的教育教学资源相较与城市相比存在一定的落后性,但是这类差距正在逐年缩小[4],但是农村地区出现教育信息素养缺乏的原因是因为部分教师虽然意识到教育信息的重要性,但是在学校方面却没有给到教师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尤其是对农村幼儿教师而言,在幼儿阶段的学习常常是需要大力依靠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完成的,孩子们要能够从教师的讲解当中建立起和外界世界的联系,但是由于学校缺乏对教师的鼓励,大部分教师对于教育信息能力的掌握不够全面,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也因此在课件制作和讲课过程中体呈现出信息整合能力不足的特点,学生难以从教师的讲授过程中建立起和外界正确的联系,最重要的是如今的网络授课的模式如果教师不能很好的将信息进行整合运用,甚至会对课程造成影响。

(二)教师缺乏对教育信息素养的认识

农村幼儿教学常常会面临教师“老龄化”的现象,这些教师普遍观念落后,甚至对教育信息素养的培养不自觉形成抵触心理,他们对于新的教学方式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个原因在于很多教师对于幼儿的教育信息管理的素养认识不全面,他们常常将观念停留在具体的“器物”之上,而没能从信息的角度认识到信息管理的重要性。

(三)信息素养在教师当中呈现出不平衡的个体差异

农村地区相对于城市而言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再加上教育设施的匮乏,导致农村教师缺乏一种“逃脱教学困境”的方法,他们不能够熟练地针对信息的掌握和利用信息,无论是从知识的哪一个维度而言在理解上缺少对认识的广度和深度,熟练操作方面更是经验不足,这就是导致了教师在信息素养层次上的差异的原因,不正确的教育氛围,使得很多教师甚至觉得幼儿园教学是不需要利用教育信息知识和手段的,教育差异也是导致城乡差距大的重要原因。

(四)缺乏完善的教师教育素养培养体系

农村学校在对于农村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上一直都是缺乏完善的培养体系的,虽然农村学校认识到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性,鼓励教师通过创新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水平,有的学校甚至会为教师提供一定的学习机会让教师去学习如何培养正确的教育信息素养,但是这样的学习又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没有和实际很好地结合,教师们虽然利用相关的知识和手段进行了一定的创新,但是整体手段形式单一,缺乏灵活性,并不能达成培养教师良好的教育信息素养的有效手段。

三、疫情期间提升农村幼儿教师教育信息素养的对策

(一)将教师教育信息素养意识的强化放在首位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的变化,教师已经不能仅仅只承担知识灌输者的角色,更多的应当从教育和学习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提升和整合,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将课堂交到学生手中,是学生形成课堂学习的主要动力,要不断弱化自己“传递者”的角色,更多的是要成为一名知识的“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完成知识的学习和吸收,并能够在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有效的将新旧知识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和感悟能力。比如说疫情期间使用网上教育的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的专注力,教师应当能够以“以玩带学”的方式进行,整个授课过程要以互动为主,充分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当然对于幼儿教育而言,幼儿教育者首先应当重视对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推动幼儿教育能够结合信息素养发展,学校要能够从不同的维度上给予幼儿教师一定的教学帮助,并将幼儿教师的教育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教师考核挂钩,时刻对教师的教育素养的养成进行正确的评价与跟踪,为幼儿教师提高教育信息素养的培养提供一定的依据。

(二)搭建良好的教育信息素养传递环境

要想搭建起良好的信息素养的传递环境,首先就是要能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氛围,这要求学校首先能够对教师的信息素养的养成提供良好的环境并进行正确的监督。对于信息素养的养成而言,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看教师是否能养成良好的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的能力,是否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实现创新。因此学校首先应当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考核。无论是从课堂讲解来说还是课件制作,重点关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是否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和内容,每节课的内容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网络授课也同样可以如此,如果没有办法实施监督,可以让教师保存一定的视频资料供后期考核使用,但是在幼儿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互动的重要性,要能沟通过正确的方式形成互动达成教学效果;其次是学校方面一定要加快学校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农村幼儿教师之所以信息素养方面处在弱势地位,这和教育的投入在一定层面上形成了一定的联系,教师由于缺乏相关的教学设备会导致很多想法无法付诸实践,当然如果实在软硬设施充足的情况下,应当对于各种设备的使用频率进行监督,以确保教师能够正确使用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从真正意义上推动教师教育信息素养的提升。

(三)加快对教师教育信息素养的培养体系

教师教育信息素养体的建立是保障教师教育素养养成的关键所在。对于幼儿教师而言,由于在知识讲解的方面并没有提出较高的要求,因此通过培训的方式提升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是相对有效的方式,基于农村落后的情况,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整合当地的教育投入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当地农村的幼儿教育情况进行一定的统计,然后通过有计划的培训指导幼儿教师在设备有限的条件下如何更好的进行教育信息素质的培养,当然必要时候加大教育投入和实现教育共享也是十分重要的;其次就是要创新信息素质的培养体系,培养不要只局限于校内,应当校内校外结合,采用网络的方式或者教师之间的“帮扶政策”最大限度提升培训的实践意义,让教师培训的过程中那个能够做到一定意义上的学以致用,培训的时间也可以更加灵活地安排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整,最后要强调的是为了保障这项工作的有序展开,相关部门应当加大监督力度,在指定培训计划的基础上加入不定期的考核,并通过测试来对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进行全面评估,当然还可以利用教学竞赛的方式进行,以提升教师的积极性,竞赛内容在设置当中应当能够根据教室水平对参赛的内容进行一个难度上的划分,竞赛项目有明确的侧重点,能够有针对性对教师的水平进行考察,反映出真实的能力。教学当中还可以通过互评和交叉评价的方式对教师教育信息素养的培养进行全面考核。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教育信息素养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出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授能力,对于幼儿教师而言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更为重要,幼儿教师要能够通过不停的方式大力创新上课的手段,为幼儿之后的学习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幼儿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当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树立起对世界的正确的感受和认识,加强幼儿和世界的联系,因此互动十分重要。在现在疫情的大背景下,网络授课的过程中教师更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要能通过各种灵活的手段保持“屏幕上的互动”,尤其是如果要使用到课件一定要注重创新展示方式。教师信息素养的养成是教师能否在教学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反馈的关键环节,这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自身素养的培养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教师拥有良好的素质,不仅会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对学生成绩进步也存在积极意义,关注农村幼儿教师教育信息素养的养成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刘伟.川南农村幼儿教师教育信息素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9,6(16).

[2]罗军娜.幼儿师范生信息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与实践[D].

[3]崔颖.农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