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学健康教育

医学健康教育范文精选

医学健康教育

医学健康教育范文第1篇

1.1制订健康教育计划

根据病人的心理状况、生活方式、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及其对致病因素的认识,护理人员通过询问、交换、体检、查阅病历等方式收集资料,将一种疾病普遍的、共性的问题加以综合、归纳,运用系统的方法制订健康教育计划,逐步将健康知识教给病人,并在护理实践中,根据不问患者,不断调整,随时改进,真正体现出健康教育是一个具体的、系统的、连续的、动态的过程。如手术病人的健康教育计划主要包括术前重要器官检查的目的和意义;避免紧张、预防感冒的方法和目的;强调低脂肪饮食及禁食、禁饮的重要性;解释静脉输液及放置各种导管的目的和注意事项;交代术中、术后呵能出现的不适及应对措施:讲述术后卧床方式和早期下床活动的意义和方法;嘱咐出院后的注意事项、用药、休息、饮食及复查时间等。

1.2健康教育计划的实施

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疾病过程、症状处理、用药及危险因素处理等。首先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地以诚恳温和的态度与病人及其家属接触,使其产生信任感,从而进行双向交流,共同建立一种指导一合作型的护患关系,使病人乐于接受护士传递的信息并深信不疑。其次护理人员根据健康教育计划对有共同护理问题的病人进行有计划的、循序渐进的群体教育,把疾病矢ll识教给病人,使其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以及疾病不阶段的注意点,使之处f最佳心理状态,配合医护治疗:针对不同个体不同时期的健康问题和t5理状态,给予有效、正确地指导:将科普资料整理成册或卡片,交给病人阅读,向病人推荐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节日、录像等,使其尽快掌握医学常识;及时认真地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还可采用示范性教育,如示范咳嗽的方法、卧床体、活动姿势等;病人出院前应交代复查的时间、内容、日的等,指导病人自我照顾的技巧,包括生活方式、个人卫生、合理用药、运动耐受及识别疾病危险信号的能力等。

2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健康教育是以全体人民为对象,通过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以及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教育,改变不利用健康的各种行为,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使人人具有自我保健能力,进而达到在精神、身体、社会交往等方面保持健全的状态,维护和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健康状况和文明建设。健康教育不仪是护理向社会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不断拓宽的服务领域的必然。随着健康教育理论的发展,更强调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活动来实施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核心就是秋极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J惯,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健康教育是一种投资少、产出高、效益大的保健措施,它位于初级卫生保健八大要素之首位,是所有卫生问题、预防方法及控制措施中最为重要的,是能否实现初级卫生保健任务的关键:健康教育作为卫生保健的战略措施,已得到全世界的公认。它在增进群体健康水平中的重要性已受到全世界重视。

医学健康教育范文第2篇

健康教育是传授健康知识,培养健康行为的一项社会活动。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大多数患者不能满足一般的生活护理,而需要的是健康知识,更想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和健康行为,以及疾病愈合及愈合后的问题。高血压病病程长,病情进展程度不一,大部分是良性缓慢过程,但对心、脑、肾是一个很重要的致病因素。积极预防、治疗可制止和逆转高血压病对靶器官损害,所以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可以改变高血压病患者行为的认识,可以延缓病情的进展。在开展整体护理为中心,护理管理为基础而达到护理目标,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在护理上针对性制定适合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计划,有效的进行健康宣教,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03~2005年我院共收治高血压病患者53例,男40例,女13例;55~70岁38例;合并脑血管病16例,糖尿病7例;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23例,接近正常13例;2种药物联合口服35例,2种以上药物服用18例;主要联合服用:(1)卡托普利双氢克尿噻。(2)卡托普利维拉帕米。

2方法内容

2.1指定健康宣教计划针对个体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印发成小册子挂于病房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2.2入院健康教育要求主管护士热情接待患者,及介绍主管医生护士的姓名,病区环境、设施,作息时间,并提供科室健康教育资料,简单介绍疾病的一般知识,让患者感觉到温馨和安全。

2.3住院期间进行卫生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讲述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使患者清楚高血压病是终生疾病,要树立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遵医嘱坚持服药,以保持血压稳定。介绍服药方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如双氢克尿噻主要的不良反应是水、电解质紊乱、低血钾,表现为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长期服用还可以引起血尿酸、血糖增高,血胆固醇增高,所以要定期监测,要教会患者及家属测量血压及测量血压时注意事项,活动后休息10min后再测血压,袖带不要裹得太紧或太松,尽量做到四定:定时、定部位、定血压计、定时做好记录。让患者了解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的临床症状,如全身乏力、头晕、心慌、出汗、恶心、呕吐等,不得擅自停药、改药,以免引起血压突变。

2.4出院前继续健康宣教(1)适当运动,但必须是在血压控制满意的情况时再开始循序渐进的活动,以轻体力活动为宜,如快步行走、健身操等有氧运动,避免举重、俯卧撑等力量性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2)忌烟酒,进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清淡饮食,忌食动物内脏、蛋黄,多食蔬菜、水果,避免暴饮暴食,以免增加心脏负担,引起血压升高。(3)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大便用力,以免发生脑血管疾病。

3体会

通过对53例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宣教指导,使患者更加了解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注意事项,解除了心理压力,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和健康知识水平,树立了良好的行为规范,达到了最理想的护理效果。要做好健康宣传,作为医务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心理学知识和护理素质,掌握正确的沟通技巧,了解患者的心理及生理需求,按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进行解决问题,科学地运用健康宣教,才能得到完好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医学健康教育范文第3篇

1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取来自延边州所辖的辖6市2县,即延吉市、珲春市、图们市、敦化市、龙井市、和龙市、安图县和汪清县下属各乡村的医务人员358人、长春中医药学校的2014年在校学生3522人、延吉市农村居民5236人。

(2)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从整群中随机抽样方法,并且根据具体情况撰写相应的调查问卷,对延边州所辖的辖6市2县,即延吉市、珲春市、图们市、敦化市、龙井市、和龙市、安图县和汪清县各乡村的医务人员做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目的在于了解目前农村医疗机构开展农民健康教育的情况,同时征求他们对于如何有效开展农民健康教育的建议。

2结果

(1)目前农村医疗机构开展农民健康教育的情况:对延边州所辖的辖6市2县的各乡村的医务人员做了问卷调查,问卷中涉及农村医疗机构开展农民健康教育的情况调查结果为:91.4%的从业人员认为目前农村医疗机构开展农民健康教育情况不太令人满意;85.3%的医务人员认为目前造成农民初级卫生的保健知识缺乏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即缺乏健康教育经费和相应人才;69.8%的从业人员认为基层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和基层医务人员年度考核指标体系中应把健康教育作为考核项目之一;78.2%的医务人员认为最有效的开展对农民健康教育的方式是利用高校的医学生假期活动和医护人员上门宣教;80.4%的从业人员认为应大力培训和扶植基层医员,让他们快速成长,有效的服务在医疗第一线上,他们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亲身宣传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2)在假期组织高校的医学生走进社区、深入农村基层开展农村健康教育活动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统计分析,以脑血栓病为例对农民进行健康教育实验,同时对高校的医学院学生开展有目的、有侧重、有针对性的农村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为了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教育,此次研究中特别邀请了相关专家为学生开展课堂脑血栓病健康教育课。具体授课情况为每班2学时并进行3学时的全校电视讲座,同时也发放了大量的脑血栓病的相关宣传资料。然后,医学生利用在校所学的有关脑血栓病相关知识,根据脑血栓病健康教育宣传材料对各个乡镇农民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在农村基层完成健康教育宣讲后又一次对之前的调查对象进行再次调查。通过再次调查,反馈健康教育的效果,做出正确的评价,同时也征询农民对于假期组织高校的医学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脑血栓病健康教育这种形式的是否满意及相关评价,调查结果显示农民满意率达到了85%以上。

3讨论

医学健康教育范文第4篇

1调摄精神,强调精神因素与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中医学认为,真精元气为生命始生之物质,精神、意志是人的根本。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强烈、反复的精神刺激,可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从而导致发病。在疾病的过程中,情志不畅可使疾病恶化;而精神愉快,则有利于恢复健康。《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调摄精神、保持精气,可以增强正气、抵抗外邪,益于身心健康。中医也强调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凡未诊病者,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侯王。”说明社会地位的改变,社会遭遇的不同,亦会影响人的情绪,造成心理上的损害,继而导致疾病发生。

现代医学认为,精神因素和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剧,人们的情绪经常处于紧张之中,许多人出现失眠、健忘等神经衰弱症状,甚至导致精神障碍。

2加强锻炼,合理运动

我国提倡仿生医疗体操的历史十分久远,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文物里,就有描绘各种导引动作的帛画《导引图》;汉代的华佗创造了“五禽戏”,即模仿五种动物的姿态来锻炼身体;唐代的孙思邈提出“每日必须调气补泄,按摩导引为佳”,其长寿的奥秘是“四体勤奋,每天劳动”[2]。此外,后世不断演变的太极拳、鹤翔桩、易筋经、八段锦等多种健身方法,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预防疾病的发生。现代医学认为,适量、持久、合理的运动,对人体各系统和器官以及精神和智能,都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3饮食起居要有规律,避免劳逸过度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而去。”指出能适应自然变化的规律,并对饮食、起居、劳逸作出适当的安排的人,可益寿延年。倘“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精,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生于乐,起居无节”,必会“半百而衰也”。孙思邈注重饮食疗法,强调“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充分说明了合理饮食的重要性[2]。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许多慢性病的发生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如吸烟可引发肺癌、支气管炎、肺气肿、心脏病、消化道溃疡;酗酒可致酒精性肝硬化、恶性肿瘤,并可构成严重的社会问题;食用过多的脂肪、蛋白质、糖或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可引发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结肠癌、肥胖症等。

4预防疾病

我国古代人民早就对传染病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3]中提出:“天行瘟疫,取初病衣服,于曾瓦上蒸过,则一家不染。”罗世瑶在《行军方便便方》中写道:“将初病疫气人贴肉布衫,于蒸笼内蒸一柱香久,则全军不染。”唐代对麻风病人已设有“疠人坊”,“收养疠疾,男女别坊,四时供承,务令周给。”清代曾制定了将患天花病者迁移隔离的规定,并设置“查痘章京”之官职以管理此事[4]。近年来,人们运用中草药预防某些疾病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用板蓝根及大青叶预防流感,用茵陈、栀子预防肝炎等。

5人工免疫

我国古代人民在与传染病做斗争的过程中产生了朴素的免疫概念。东晋医学家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一书中,就有民间利用狂犬脑预防狂犬病的记载;张琰著《种痘新书》介绍我国早在公元16世纪初即已推广种人痘,以预防天花;1695年,张路所著《医通》中记载了运用痘浆、旱苗及痘衣等预防天花的情况。17世纪时,我国的人痘接种术流传到了日本、朝鲜、英国、俄国[5]。人痘接种术是人类发明牛痘接种术之前预防天花的有效方法,开了人工免疫法的先河。

6保持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

生活环境的质量和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吕氏春秋》说:“轻水所,多秃于瘿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魏嵇康《养生学》载:“赤居晋而黄”。在夏商,我国劳动人民已知凿井而饮;在殷墟遗址中发现住房附近有排泄废水的水沟;在周代已知通过除害来改善环境卫生;到秦代时,都市已有了下水道、公厕、洒水车等。特别是唐代以来,用开水泡茶之风逐渐盛行,对减少传染病的传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我国古代即养成早晨“盥洗”的好习惯。如《礼记·内则》曰:“鸡初鸣,咸盥洗”;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载:“食毕常漱口数过,不尔,使人病龋齿”;元代《饮膳正要》云:“清旦用盐刷牙,无齿疾。”[6~8]。

综上所述,积极开发中医资源及中医学中朴素的健康教育思想,使其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人类的健康发挥积极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维耀编著.中医的现在与未来.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上海医科大学,河北职工医学院主编.健康教育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3][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校点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

[4]钱宇平.流行病学(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5]耿贯一.流行病学.第二版,第一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6]陈海峰.中国卫生保健史.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医学健康教育范文第5篇

1调摄精神,强调精神因素与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中医学认为,真精元气为生命始生之物质,精神、意志是人的根本。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强烈、反复的精神刺激,可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从而导致发病。在疾病的过程中,情志不畅可使疾病恶化;而精神愉快,则有利于恢复健康。《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调摄精神、保持精气,可以增强正气、抵抗外邪,益于身心健康。中医也强调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凡未诊病者,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侯王。”说明社会地位的改变,社会遭遇的不同,亦会影响人的情绪,造成心理上的损害,继而导致疾病发生。

现代医学认为,精神因素和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剧,人们的情绪经常处于紧张之中,许多人出现失眠、健忘等神经衰弱症状,甚至导致精神障碍。

2加强锻炼,合理运动

我国提倡仿生医疗体操的历史十分久远,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文物里,就有描绘各种导引动作的帛画《导引图》;汉代的华佗创造了“五禽戏”,即模仿五种动物的姿态来锻炼身体;唐代的孙思邈提出“每日必须调气补泄,按摩导引为佳”,其长寿的奥秘是“四体勤奋,每天劳动”[2]。此外,后世不断演变的太极拳、鹤翔桩、易筋经、八段锦等多种健身方法,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预防疾病的发生。现代医学认为,适量、持久、合理的运动,对人体各系统和器官以及精神和智能,都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3饮食起居要有规律,避免劳逸过度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而去。”指出能适应自然变化的规律,并对饮食、起居、劳逸作出适当的安排的人,可益寿延年。倘“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精,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生于乐,起居无节”,必会“半百而衰也”。孙思邈注重饮食疗法,强调“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充分说明了合理饮食的重要性[2]。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许多慢性病的发生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如吸烟可引发肺癌、支气管炎、肺气肿、心脏病、消化道溃疡;酗酒可致酒精性肝硬化、恶性肿瘤,并可构成严重的社会问题;食用过多的脂肪、蛋白质、糖或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可引发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结肠癌、肥胖症等。

4预防疾病

我国古代人民早就对传染病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3]中提出:“天行瘟疫,取初病衣服,于曾瓦上蒸过,则一家不染。”罗世瑶在《行军方便便方》中写道:“将初病疫气人贴肉布衫,于蒸笼内蒸一柱香久,则全军不染。”唐代对麻风病人已设有“疠人坊”,“收养疠疾,男女别坊,四时供承,务令周给。”清代曾制定了将患天花病者迁移隔离的规定,并设置“查痘章京”之官职以管理此事[4]。近年来,人们运用中草药预防某些疾病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用板蓝根及大青叶预防流感,用茵陈、栀子预防肝炎等。

5人工免疫

我国古代人民在与传染病做斗争的过程中产生了朴素的免疫概念。东晋医学家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一书中,就有民间利用狂犬脑预防狂犬病的记载;张琰著《种痘新书》介绍我国早在公元16世纪初即已推广种人痘,以预防天花;1695年,张路所著《医通》中记载了运用痘浆、旱苗及痘衣等预防天花的情况。17世纪时,我国的人痘接种术流传到了日本、朝鲜、英国、俄国[5]。人痘接种术是人类发明牛痘接种术之前预防天花的有效方法,开了人工免疫法的先河。

6保持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

生活环境的质量和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吕氏春秋》说:“轻水所,多秃于瘿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魏嵇康《养生学》载:“赤居晋而黄”。在夏商,我国劳动人民已知凿井而饮;在殷墟遗址中发现住房附近有排泄废水的水沟;在周代已知通过除害来改善环境卫生;到秦代时,都市已有了下水道、公厕、洒水车等。特别是唐代以来,用开水泡茶之风逐渐盛行,对减少传染病的传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我国古代即养成早晨“盥洗”的好习惯。如《礼记·内则》曰:“鸡初鸣,咸盥洗”;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载:“食毕常漱口数过,不尔,使人病龋齿”;元代《饮膳正要》云:“清旦用盐刷牙,无齿疾。”[6~8]。

综上所述,积极开发中医资源及中医学中朴素的健康教育思想,使其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人类的健康发挥积极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维耀编著.中医的现在与未来.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上海医科大学,河北职工医学院主编.健康教育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3][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校点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

[4]钱宇平.流行病学(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5]耿贯一.流行病学.第二版,第一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6]陈海峰.中国卫生保健史.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