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习心理论文

学习心理论文范文精选

学习心理论文

学习心理论文范文第1篇

管理心理学这门课程为学生提供一种心理学的研究视野,使学生们系统、科学地学习和掌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研究方法,并从中探寻、研究管理领域中个体、群体、组织、领导人的具体心理活动的形式和规律。

1研究型学习模式的提出

目前管理心理学这门课常用的教学方法其实质仍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培养出的学生势必会成为脱离社会并且缺乏实际工作能力的人,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人力资源开发来说都是一种不利的状况,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因此,针对目前这种教学状况,在管理心理学的教学中要重视课堂上的学生参与,构建研究型学习模式,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帮助学生加深课堂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这对培养学生们理论联系实际,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所谓研究型学习,就是在教学中注重研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针对性,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彻底摆脱过去那种被动式,灌输式的学习方式。研究型学习吸取了“问题法”、“发现法”的优点,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讨论和解决问题,自主获得知识,发展认知能力,培养研究、探索、创造的态度和方法。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提出“教是为了达到不教”的至理名言,他主张素质教育应该以教材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走出教材,致力于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提高研究能力。

2研究型学习模式的构建

2.1为构建研究型学习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应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2.1.1为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应专门为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建设一个资料室。使学生的能够及时而系统地阅读最新的管理心理学领域的资料,也为构建研究型学习模式打下基础。

2.1.2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有机地组合起来,运用文字、图像、图表、动画等形象化语言,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大力打造网络学习平台,在已经公布的各种网络资源基础上,进一步将管理心理学的全部教学资料上网,并建立专门的学习网站,不断优化网络教学环境,为构建研究型学习模式创造了物质条件。

2.1.3课堂精讲与课后自学相结合。精讲主要讲重点、讲难点、讲方法论、讲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讲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自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规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定1/5的教材内容由学生自学,并在自学的基础上安排专门的课堂讨论;二是开列学生课外阅读书目,要求配合管理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必须阅读10本课外书籍和30篇参考资料,课外书籍内容应适当的列入考试范围。此项教学方法为在师生间开展研究型学习模式积累了专项知识储备。

2.1.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研究型学习模式。管理心理学所涉及到的理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它是研究人的行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适用于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在管理行为中,管理方法不仅只适用于企业中的领导者如何有效地管理下属员工,同时也适用于普通的职员如何做一个合格的被管理者,同时也适用于我们在校的大学生。因此,在课堂上,一方面案例分析可占较大比重,同时也采用系统讲授与专题报告相结合的方式教学,每届学生安排10位校内外专家为学生做专题报告,另算学分,既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使教学内容更加新颖,同时专家把管理实践带到课堂上来,也增加了理论知识在现实运用方面说服力。超级秘书网

另外,在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围绕管理心理学方面的学习内容申报学校本科生的科研课题,积极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活动,把学习过程与研究过程结合起来,把学习知识与提高能力结合起来。

2.2研究型学习模式的研究内容

研究型学习作为一种新颖的学习方法,其内涵在于发现和提出问题,讨论和解决问题。因此,必须致力发现和提出问题、讨论和解决问题的研究。

2.2.1发现问题是前提,是研究赖以进行的基础。发现问题是处于问题的表层研究阶段,发现问题的途径也是研究内容之一,教师在这个研究阶段起到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并评价问题的作用。

2.2.2提出问题是研究的内容,必须致力于选择问题的研究。只有问题具有针对性、实用性、解决的可能性时,研究才有价值。

2.2.3在问题提出后,并非每个学生都能积极、自觉地投入研究,需要强化学生的动机,必须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应强调解决问题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使学生的学习动机从单纯兴趣向自觉研究转化,在研究中一直保持极大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

2.2.4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问题的讨论与解决都应由学生自主进行。要发挥研究小组集体学习的优势。研究讨论过程中注重分工、讨论、评价的开放性。

2.3研究型学习模式的模型根据前面所介绍的内容,构建研究型学习模式的模型如下图1所示。

通过研究型学习模式的培养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使同学们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讨论和解决问题,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素质,为将来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垒.组织管理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5,7.

学习心理论文范文第2篇

管理心理学这门课程为学生提供一种心理学的研究视野,使学生们系统、科学地学习和掌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研究方法,并从中探寻、研究管理领域中个体、群体、组织、领导人的具体心理活动的形式和规律。

1研究型学习模式的提出

目前管理心理学这门课常用的教学方法其实质仍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培养出的学生势必会成为脱离社会并且缺乏实际工作能力的人,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人力资源开发来说都是一种不利的状况,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因此,针对目前这种教学状况,在管理心理学的教学中要重视课堂上的学生参与,构建研究型学习模式,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帮助学生加深课堂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这对培养学生们理论联系实际,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所谓研究型学习,就是在教学中注重研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针对性,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彻底摆脱过去那种被动式,灌输式的学习方式。研究型学习吸取了“问题法”、“发现法”的优点,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讨论和解决问题,自主获得知识,发展认知能力,培养研究、探索、创造的态度和方法。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提出“教是为了达到不教”的至理名言,他主张素质教育应该以教材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走出教材,致力于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提高研究能力。

2研究型学习模式的构建

2.1为构建研究型学习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应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2.1.1为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应专门为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建设一个资料室。使学生的能够及时而系统地阅读最新的管理心理学领域的资料,也为构建研究型学习模式打下基础。

2.1.2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有机地组合起来,运用文字、图像、图表、动画等形象化语言,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大力打造网络学习平台,在已经公布的各种网络资源基础上,进一步将管理心理学的全部教学资料上网,并建立专门的学习网站,不断优化网络教学环境,为构建研究型学习模式创造了物质条件。

2.1.3课堂精讲与课后自学相结合。精讲主要讲重点、讲难点、讲方法论、讲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讲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自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规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定1/5的教材内容由学生自学,并在自学的基础上安排专门的课堂讨论;二是开列学生课外阅读书目,要求配合管理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必须阅读10本课外书籍和30篇参考资料,课外书籍内容应适当的列入考试范围。此项教学方法为在师生间开展研究型学习模式积累了专项知识储备。

2.1.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研究型学习模式。管理心理学所涉及到的理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它是研究人的行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适用于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在管理行为中,管理方法不仅只适用于企业中的领导者如何有效地管理下属员工,同时也适用于普通的职员如何做一个合格的被管理者,同时也适用于我们在校的大学生。因此,在课堂上,一方面案例分析可占较大比重,同时也采用系统讲授与专题报告相结合的方式教学,每届学生安排10位校内外专家为学生做专题报告,另算学分,既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使教学内容更加新颖,同时专家把管理实践带到课堂上来,也增加了理论知识在现实运用方面说服力。超级秘书网

另外,在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围绕管理心理学方面的学习内容申报学校本科生的科研课题,积极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活动,把学习过程与研究过程结合起来,把学习知识与提高能力结合起来。

2.2研究型学习模式的研究内容

研究型学习作为一种新颖的学习方法,其内涵在于发现和提出问题,讨论和解决问题。因此,必须致力发现和提出问题、讨论和解决问题的研究。

2.2.1发现问题是前提,是研究赖以进行的基础。发现问题是处于问题的表层研究阶段,发现问题的途径也是研究内容之一,教师在这个研究阶段起到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并评价问题的作用。

2.2.2提出问题是研究的内容,必须致力于选择问题的研究。只有问题具有针对性、实用性、解决的可能性时,研究才有价值。

2.2.3在问题提出后,并非每个学生都能积极、自觉地投入研究,需要强化学生的动机,必须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应强调解决问题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使学生的学习动机从单纯兴趣向自觉研究转化,在研究中一直保持极大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

2.2.4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问题的讨论与解决都应由学生自主进行。要发挥研究小组集体学习的优势。研究讨论过程中注重分工、讨论、评价的开放性。

2.3研究型学习模式的模型根据前面所介绍的内容,构建研究型学习模式的模型如下图1所示。

通过研究型学习模式的培养使同学们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讨论和解决问题,增强创新能力,全面提高素质,为将来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垒.组织管理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5,7.

学习心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理论基础;课程思政;主流意识形态;实践路径;探索

一、引言

2020年,随着《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出台,课程思政开启了由自发阶段向自觉阶段过渡的历程,课程思政实践也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与此同时,高等教育界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必须全面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促进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互相融合,让二者共同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功能[2]。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科具有知识传输和价值引领的双重属性,与意识形态存在紧密联系,理所应当成为课程思政实践的急先锋。在新闻传播学理论基础课程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提升其新闻敏感和政治敏感、媒介素养,树立新闻理想,培养正确的新闻价值观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新闻传播学理论基础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必然选择

新媒体时代,媒体格局、舆论生态风云诡谲,各种技术形态掩饰下的国际假新闻大量涌入网络。而在我国的新闻一线则存在这样一些现象:部分主流媒体无法快速有效识别假信息;沉陷“后真相”漩涡无法自拔;面对突发疫情和紧急情况时,舆论引导技巧陈旧、舆论引导内容苍白空洞;正面积极有效宣传内容与技巧双缺失;甚至出现部分记者新闻立场不坚定,文字表述不精准、价值传播误导受众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每一个新闻教育从业者都应该思索在培养新闻接班人时,如何在进行课堂专业理论教育的同时有效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对硕士研究生的思想和舆论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新闻学、传播学的学科理论中国化问题长期困扰着学界[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还是沿用以美国实验学派为代表的大众传播理论,学生在课堂上的思想难免不受这样的理论体系制约,且学术思想和意识形态会不自觉受到西方各种思潮的影响,在学术训练的同时不利于学生形成用中国理论解决中国问题的思维习惯,更不利于建立并坚定属于中国人的“理论自信”。新闻与传播专硕作为新闻事业接班人,肩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舆论等重要职责,在本门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可以更好地推动思政育人与专业教育交互融合,巩固主流意识形态。

(二)优化新闻传播学理论基础课程的应有之举

一直以来,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课程体系中的思政课程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但这几门课程在学生课时总量中占比较小且与专业没有关联。从专业课层面来讲,为了适应媒体格局的新态势,新闻传播学类课程偏重于理论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课程设置整体倾向于短时功利性,忽略了对学生新闻理想的培养和价值引领。通过本门课程网络问卷调查得知,许多学生在上课前对于课程思政仅仅是简单了解,缺乏系统认知,在授课过程之中,教师直观感觉到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更是所知甚少。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充分发掘新闻传播专业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这是优化新闻传播学理论基础课程的应有之举,既能强化学生的新闻立场和职业理想,又有利于延伸学生的专业视角,提升学生看待事实的眼光和政治站位,可谓一举多得。

三、新闻传播学理论基础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构建课程知识体系

专业学位硕士生核心课程指南建议中有关新闻传播学理论基础的教学内容安排,仍然是以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论和大众传播理论为主要讲授框架,一般系统介绍西方新闻专业主义核心观点,以及新闻传播运行机制、新闻的客观性等。这使得学生对美国实验学派十分熟悉,对施拉姆、拉扎斯菲尔德等西方学者及其知识体系如数家珍,却只有少数人了解马克思、恩格斯也曾经常长期从事新闻写作与编辑工作,并有着对于新闻和传播事业的深刻见解,且对于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核心理念的理解十分粗浅。本课程改革之后,主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构建课程内容体系,能够打破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论垄断我国新闻专业硕士基础理论课堂的局面,重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优秀传统,重点把握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论述脉络。反思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范式,引导学生认真思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核心观点、焦点问题,形成对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研究范式的反思与批判,并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分析中国当前自己的问题。

(二)深挖案例课程思政元素

新闻传播学理论基础课程理论性强,遇到抽象、晦涩、难懂的理论,适合以“案例讲解+理论研讨”为主的传授方法。教学中需以大量鲜活的新闻案例为切入点,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对实践的深刻认知。新闻案例的选择需把握两个原则:一是与理论紧密贴合,不一定选择最新的案例,因为最新的案例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反转从而误导学生,一定要选择可以解释理论的案例,这样的案例更有利于开展互动;二是思政元素自然地嵌入,而不是生搬硬套地加入,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如第七章《法兰克福学派论述文化工业的内涵》中,法兰克福学派认为资本主义文化工业产品呈现虚假的个性化和内容的标准性。为帮助学生理解,课程案例使用了韩国、美国等不同时期影视剧作品,指出其作为资本主义文化工业产品,虽然呈现“虚假的个性化”——即外在表现和包装五花八门,但是内核都是如工厂流水线产品一样,都是标准的美国个人英雄主义和美国梦,宣传美国主流意识形态与价值观,消除了无产阶级的个性化反思与积极抵抗,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统治。

(三)自选慕课片段开展混合式教学

随着新媒体的普及,为了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过去一般采取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学习为辅的教学方法越来越需要调整和改革。尤其后疫情时代的来临,传统的课堂教学在紧要时刻不得不让位于在线教学。本课程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主要利用企业微信开展网络教学,充分利用群接龙作业、视频会议等各种网络互动手段组织课堂讨论和交流。课前要求学生阅读相关电子教材与科研论文,梳理新闻传播理论脉络,围绕研究方向搜集、整理论文、案例。课堂上由教师讲授理论的同时,辅助播放精选慕课片段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之后教师进行针对性的点评,引导学生关注授课内容的专业知识,领悟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如笔者在讲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焦点问题时,为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提出的新闻立场与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客观性的辩证关系,展示了南京大学胡翼青教授“传播理论前沿”慕课片段和浙江大学相关慕课片段,并当堂引导学生发起关于新闻是否客观的讨论。学生经过讨论认为,新闻并非像西方媒体宣传的那样一直保持完全客观、脱离政治的立场,一致认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关于新闻立场的观点。

(四)以实践促理论学习,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践思索中国本土问题

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因而本课程充分借助学科竞赛、学院自媒体账号、实践基地等平台,引导学生知行合一,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实践去思索中国的问题。课程主讲老师带领硕士多次深入广播电视学专业课程教学课堂,开展以课程思政为主题的班级互动研讨活动,本科生认真聆听硕士的媒体实习实践和考研心得体会,与硕士当堂互动讨论,从而加深了对党性和人民性、“四力”、舆论引导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解,培养了其新闻理想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立场。课程作业除了要求学生积极认真阅读马新观经典学术原著之外,还要求学生拍摄短视频,录制音频作品,撰写网络舆情研究报告,要求其制作主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贴合,反映新时期的新主题和新生活,如黄河故事、河南故事传播,如精准扶贫、古村落保护等,实现正面传播,达到积极传播效果。舆情报告要求以高度的新闻敏感关注当下网络舆论话题,认真思索舆情发生的深层次社会原因,给出切合实际的舆论引导方法并形成舆情分析报告。导师要积极鼓励学生结课作业参加各种比赛、学科竞赛,或者将作品到学院微信公众号上,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励学生认真对待实践作业,思索作品传播价值。

四、新闻传播理论基础课程思政的思考

通过连续三年的学生课程评价和网络调查可知,学生整体对这门课程的评价较高,79.59%的学生对思政教学效果非常满意。89.8%学生认为本门课程中思政占比较合适。但同时也发现本门课程的思政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71.43%的学生认为缺乏与校外业内导师互动,67.35%的学生建议应多讲解当下现实中的案例。针对以上问题,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一)课程思政建设的师资团队建设需多方力量加入

教师是课程思政改革的关键实施者、指导者,教师的学缘结构也十分重要,来自单一学科的教师很难对课程知识形成有益的补充。目前,笔者所处学院集合了学界、业界各方专家打造课程思政优秀示范课程,但仍然缺乏知名业界专家力量的加入,仅仅一个学期举办几场学术报道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建议形成稳固的长效合作机制来保障业内外专家对学生的指导。例如,可以通过邀请业界专家进高校开设工作坊的形式,不断深化学界与业界的联系与合作。同时,双导师制应该继续强化,不仅应该聘请媒体优秀记者担任校外导师,而且应该真正把指导学生落到实处,拓宽学生的视野与思路,让学生真正走入业界进行实操演习,实现学界与业界优势互补。学院也应该不断加强与马克思主义、公共管理、法学、经济学等专业的交流,帮助学生拓展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努力培养复合型、专家型新闻接班人。

(二)宜多采用研究型教学模式

硕士生授课应该体现出与本科生授课不同的特点,即更突出知识传授的系统性、研究性和延展性。硕士生群体已经累积了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所以课堂授课不能仅仅是基础知识的满堂灌,应该更加强化硕士的独立思索、研究能力,培养其怀疑精神和批判意识。具体到课程思政建设,应该多采用研究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基于已有知识基础去努力探索新的知识。所谓研究型教学是指教师熟悉课程内容和了解学生的学识积累之后,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激励学生提前学习、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3]。无论是在线教学还是课堂教学,课程思政都应该紧密围绕专业领域内的中国当前热点问题,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课前布置话题准备或者参与到实践调研中去,课中热烈分组讨论,课后形成作业总结。

(三)要搭建课程思政网络教学平台和相关课程案例库

后疫情时代,网络在线教学和混合式教学必然是长期的选择,也能更好契合网络“Z世代”求新喜变的心理。搭建合适的网络教学慕课平台可以及时上传或修改云教材内容、教学大纲、教案、课程案例、课前预习内容以及课后作业等,方便学生预习和复习,也方便翻转课堂。建立课程思政案例库更是值得尝试的方法,能通过师生合作寻找合适的课程思政案例,有助于教师保持对行业的敏感度,使教学不脱离行业发展实际,使人才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有助于教师对课程内容有更精准的把握和产生更深入的思索,对课程思政的融合有更切身的体会,对学生的情感共鸣点有更深刻的把握;也有助于学生参与到教学研究过程中去,变被动接受理论为主动解释理论。当然这一切并非凭空产生,而是需要教师平时对思政类素材多累计、多思索,对相关政策多研究,在授课过程中多应用,与学生多对话[4]。

五、结语

学习心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促销赠品效果

营销大师Kotler指出,促销是使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一个重要诱因,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时代,厂商为了增加销售,会利用促销让顾客多消费,以赚取更大的利润。整体来说,促销在营销组合(4P)里的比重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而且促销支出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快速成长。因此,各种促销工具其效果如何越来越受到厂商的关注。

一、促销工具的分类

促销活动所使用的工具琳琅满目,许多学者都针对促销工具的特性,对其进行了分类,其分类准则虽然有很多种,但大多以促销诱因是否与产品的价格或可否用金钱来表示有关。所以,一般普遍认同参照Campbell&Diamond(1990)的分类,把促销工具分为金钱性促销及非金钱性促销。金钱性促销的促销诱因将改变产品价格,包括折价券、折扣优待、退还货款等;非金钱性促销的促销诱因则无法改变产品价格,包括附赠赠品、样品、抽奖、竞赛等。根据台湾学者黄丽霞(2002)针对大专生对各种促销工具的知觉使用频率的研究发现,最常使用的为打折降价,其次为直接赠品,再者是免费样品。

二、赠品促销

传统的促销方式太过于看重金钱性的促销工具,如示范样品、赠券、抽奖、商品展示、优惠券等。愈来愈多的研究表明,金钱性的促销效果只是短暂的,一方面使得商家陷入恶性的价格竞争,另一方面使产品沦为廉价品,损害了产品形象,对消费者的品牌选择及再购行为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无论是学者还是商家都呼吁采用更有效和更具成本效益的促销,不要太依赖价格。而在非金钱性的促销工具当中,最常用的首推直接赠品。

赠品是给予消费者以免费或较低的价格获得商品,作为其购买产品的回馈。赠品的主要功能有刺激即兴购买;增加试用率;强化品牌印象。以赠品赠送方式来分,赠品可分为随货赠品、免费邮寄赠品、自偿赠品、包装本身属于可再使用的容器或包装等,其中随货赠品是赠品赠送方式中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其又可依与产品的相关程度分为:互补性、利益一致性。

1.互补性:许多研究指出,互补性较高的产品会导致消费者较好的态度及较高的购买意愿。产品组合成功的关键在于组合产品中服务或产品间的互补性程度。消费者可能认为高互补性的产品可以节省购买组合产品所需花费的时间及努力;而且具有高互补性的组合产品要比替代性及无关的产品组合获得更大的利益。

2.利益一致性:促销会给消费者带来很多利益,不只是金钱性的而已。现金偿付性的和非现金偿付性的促销提供给消费者不同程度的功利性利益(节省和便利)和享乐性利益(探索、娱乐)。

三、赠品促销的效果

1.赠品促销对消费者知觉价值的影响。不同的促销方式确实会对消费者的知觉价值产生影响。消费者会认为现金偿付的促销方式(降价)是一种减少损失,非现金偿付的促销方式(赠品)则是一种获利的评价过程。与获利相比,通常消费者比较喜欢减少损失;不然就是这个额外的赠品,其名目上的价值与折价比较,能明显的让消费者感觉到比较划算,才会认为非现金偿付的促销方式比较好。也就是说,一般来讲,相对于赠品促销,消费者可能会更喜欢降价之类的现金偿付的促销方式,因为消费者会认为自己得到的价值(知觉价值)更大。要让消费者感觉到实惠,才能发挥赠品促销的作用。所以,赠品促销时,厂商就应该注意这一点,尽量让消费者感觉这个额外的赠品的价值是有足够吸引力的。

2.赠品促销对消费行为的影响。赠品促销实际上是工具制约的一种,是利用对消费者的正向刺激来直接改变消费者的行为。消费者本次消费的结果是可以得到奖励或是附加的价值(赠品),所以增加了未来同样消费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但是,工具制约等直接改变消费者行为的工具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对消费者的短期的刺激工具,赠品促销也被认为是一种短期购买诱因,一种立即型的促销。这与赠品促销的操作有很大的关系。

消费者行为越复杂,表示消费者投入其中的心力越深入。一般而言,越是无须任何行为改变便可平白获得的促销好处,其消费行为越是单纯。例如:当场揭晓的抽奖活动、商品直接降价、免费赠品、免费发送的试用品等;相反的,越是需要付出一些行动配合,或是必须提前计划方能取得的促销好处,其消费行为越复杂。如:分期优惠的促销、集点券等。

自我认知理论是由个人如何解释自己的行为的动机来判断外物的价值。从这个理论的角度来看,一个促销活动越是平白的给予,越可能被消费者认定为产品有问题而必须透过促销活动才卖得出去;反之,如果消费者本身必须付出一些代价,例如精力、时间、行动等,才能获得促销活动的好处,则较倾向将自己的配合度解释为本身的需要,是较理想的策略。超级秘书网

而从学习理论的角度来看,促销方式必须达到行为养成或是行为强化的功能,才可算是好的促销。由此来看,赠品促销若是仅仅一次购买的附赠,则行为强化的效果较差,若是组合式赠品,必须分次购买来搜集,其强化效果才较佳。

就促销的推广功能而言,赠品在鼓励试用和品牌转换上,具有很强的功能。如果操作方式正确,即如上所述采用组合式、分次购买搜集赠品的方式,还可以很好的鼓励后续购买的行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赠品促销如果操作得宜,可以提高消费者的知觉价值、达到行为强化的效果,在鼓励试用和品牌转换上也有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学习心理论文范文第5篇

信息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是信息伦理产生与演进的历史逻辑。信息技术产生之前,亦即前信息技术时代,学界一般从新闻传播学维度对信息及信息伦理学进行理解和界定。新闻传播学把信息与新闻连用,认为“新闻是信息的一种,是指新近发生的为公众所关注的具有新闻价值的那部分信息”,并认为新闻传播方法与信息获取、加工、处理、传递而实现的有目的、运动的信息方法并无二致。所以,从新闻传播学维度看,信息伦理学就是研究新闻信息传播活动者应遵循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及其形成规律的学科,它是介于新闻传播学与伦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技术诞生,人类步入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时代,亦即现代信息技术时代。信息伦理学也正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而产生的一门应用伦理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日益广泛的应用,信息管理学界、情报学界、哲学界和伦理学界等开始注意到与之相关的伦理问题,思考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的道德问题和社会问题,这是信息伦理学的第一阶段即计算机伦理学。学界大多把计算机伦理学看作是职业伦理学的一个分支或表现形式。戴博拉•约翰逊在《计算机伦理学》中指出:“计算机伦理学旨在帮助学生和计算机专业人员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职业,作出更恰当的道德选择,总之,是能使他们采取更恰当的职业态度。”他还强调计算机伦理学讨论的问题应当与道德规范相联系,以便指导实践。韦克特和爱德尼在《计算机与信息伦理学》一书中指出人们面对计算机应用与信息处理的特定场所和情境,必须要有正确的职业态度,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恰当的道德选择,他们倡言:“一个真正的计算机职业人员,不仅应当是自我领域的专家,而且也应当使自己的工作适应人类文明的一般规则,具有这方面的道德自律能力与渴望。”学界还指出计算机伦理学应注重研究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引起的现实道德问题,这些问题涉及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设计、信息技术产品的销售、服务和应用等。

20世纪90年代中期,信息技术发展到网络时代,也就是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等融合的时代。信息伦理学发展到第二阶段即网络伦理学阶段。学界对信息伦理学的理解和界定又进入新的阶段。李伦认为,网络伦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网络伦理学是以研究计算机网络中的伦理问题为己任;广义网络伦理学则不仅研究计算机网络中的伦理问题,也研究计算机网络引起的社会伦理问题。作为一门完整的学科,网络伦理学是研究计算机网络中的伦理问题以及计算机网络引起的社会伦理问题的一门应用伦理学学科”。另有学者认为,“网络伦理学就是研究对于电子信息网络活动的道德引导以及调节网络工作者相互之间、网络共同体与社会之间诸种关系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学科。”史云峰认为,“网络伦理是探讨人与网络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进入21世纪后,信息伦理学“扬弃”了计算机伦理学和网络伦理学而达到全新阶段。吕耀怀认为,“信息伦理学是研究涉及信息开发、信息传播、信息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伦理要求、伦理准则、伦理规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的伦理关系的学科。”沙忠勇认为,“信息伦理学就是研究信息活动中以善恶为标准,依靠人们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维系的,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信息关系的原则、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总和的学科。”谢先江和王华英认为,“研究规范人类信息行为的信息伦理观的学科被称为信息伦理学。”学者们对信息伦理学的初步界定为信息伦理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促进了信息伦理学的发展。但从上述信息伦理学的界定中可以发现,学者们多强调信息规范和信息活动中的伦理问题,虽然有与信息伦理学相契合的地方,但并没有完整把握信息伦理学的内涵。首先,把信息伦理学解读为“研究信息活动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显然有失偏颇,以职业伦理的一个狭小层面来解读伦理学本身,有以偏概全之嫌;其次,把信息伦理学界定为“研究信息活动中的伦理道德问题的学问”同样没有揭示出信息伦理学的真正内涵。信息伦理学不只是研究信息活动中的伦理道德问题,还有更多的基础理论研究,而且以这种方式解读应用伦理学容易公式化,并因此而消解应用伦理学本身,如传媒伦理学就是研究传媒活动领域的伦理道德问题等;再次,把信息伦理学解读为“研究信息活动者应该遵循的伦理道德规范及原则的学问”也有失偏颇,就信息伦理学的本质而言,它更多的是指对一种高远价值的追求,信息活动的伦理或道德规范只不过是对这种价值追求的工具和手段而已。

2信息伦理学界定的理论进路

要恰当地对信息伦理学进行界定,必须对伦理的特性及信息伦理学的理论进路有深入了解。首先,伦理的特性。西方的“伦理”(ethics)源于希腊文“ethos”原意指居留地、住所,后来意义演绎为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个人的品性、气质。西方伦理文化认为,伦理学以研究人类行为的善恶价值与目的,而人类行为的善恶价值既以外在的风俗、习惯为依据,又受个人的品性、气质的影响。也就是说,人类行为的善恶价值主观表现是内在的品性、气质,客观表现是外在的风俗、习惯。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伦,从人,仑声,辈也”,意指“人伦”;“理”本义为“治玉”,意指“事物内部物理、秩序”。伦理二字合用,原指事物之伦类条理,用于人则指为人之理,意含“为人之道,教人致善”。所以,从辞源上看,中西方的“伦理”都有人伦规范和人之品性等方面内容。传统的德性论认为,伦理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如何依据至善要求而规范行为。也就是说,伦理学的任务在于规定人生至善以及达于这种至善的方式或手段。包尔生就认为伦理学具有双重职能,一是决定人生目的或至善,二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方式或手段,并且前者比后者要来得重要些。近代伦理学的终极至善观念逐渐消退,行为的原则性和规范性得以突出,规范伦理学得以发展。现代社会里,由于价值多元化以及人们对这种价值多元化的道德认同,伦理学已经逐渐被解读为促进社会成员理性地自我指导或决定的一种社会规范体系。也就是说,现代伦理学不再把至善的终极关怀作为重点,而更多的是关注达到这种至善的方式或手段,即行为的原则和规范。这就使伦理学作为一种价值学的整体内涵被割裂,而成为单纯研究人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学说。当代伦理学的研究趋势是人们试图找回曾经存在的,为人们一致认同并共同执守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终极善,克服现代伦理学的单面性而重返古典美德伦理传统。麦金太尔就是这一思想的典型代表。所以,信息伦理学的理解和界定不能仅局限于信息活动的伦理原则和规范,还必须基于对一种普遍的、终极的善的认同,探讨人类信息活动所具有的普遍意义的善和价值。其次,信息伦理学理解和界定的理论进路。

理解和界定信息伦理学的理论进路一般可从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进行探究。元伦理学的“元”就是基础的、原初的意思。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就是物理学之后,即形而上学的意思。元伦理学首先研究的是关于伦理学的基本术语或概念的道德语言分析,确证其基本意义。如善与恶、公正与不公正、正义与非正义等。其次,是关于道德判断的确证。元伦理学的根本问题是道德判断或价值判断,亦即道德推理或价值推理的逻辑,也就是人们对“道德的价值”或“应该”的认识。元伦理学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价值”或“应该”的来源及其确证,即“价值”或“应该”与“事实”或“是”的关系问题,其根本对象和目的是解决“应该如何”与“事实如何”的关系问题,通过对“应该如何与事实如何”的关系探究而达成对“应该”或“道德”的确证。弗兰克纳认为元伦理学具体研究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伦理学术语。如“正当”、“不正当”、“善”、“恶”等的意义或定义是什么,也就是说,使用了以上或类似术语的那些判断的本性、意义或功能是什么?运用这样的术语和判断的规则是什么?二是此类术语的道德用法与非道德用法以及道德判断与其他规范的区别如何?与“非道德”相对照的“道德”的意义是什么?三是有关术语或概念如“行为”“、良心”“、自由意志”“、意图”“、许诺”、“动机”、“责任”等的分析或意义是什么?四是伦理的和价值的判断能够被证明、合理化或显示其正确性吗?如果能够,那究竟是怎样的和在什么意义上的?当前信息伦理学研究缺少元伦理学的“元”元素,缺少对信息活动中“善”与“恶”、“公正”与“不公正”等元伦理探讨,这需要以普遍的伦理价值体系为指向来建构信息伦理学的价值体系。

规范伦理学不再回答“善”、“恶”“、正当”“、不正当”等的定义及推理标准,而是提出论证“善”、“恶”、“正当”、“不正当”等的实质性标准。也就是说,规范伦理学以道德、规范、行为为研究中心,研究制定行为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作为一种价值尺度,道德行为的普遍原则和规范要与人们普遍追求的终极善或价值相一致。规范伦理学要在信息社会或信息活动领域中,根据人们普遍的价值追求或终极善,分析信息活动应该遵循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并论证其道德价值的合理性或合法性。从规范伦理学维度看,当前信息伦理学研究存在一个预设的前提,即人们的信息活动应该是道德的,但这一预设前提及其合理性人们却很少去探究。所以,研究信息伦理学的大多学者集中于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制定,而忽视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体系的合法性及现实合理性的研究,缺少元伦理学的“元”的成分。应用伦理学是元伦理学理论和规范伦理学体系在实际道德生活中的运用。作为一种实践探究,伦理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元”价值的探究和对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体系的理论确证之上,还必须探讨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实现问题即现实性问题。彼彻姆认为,应用伦理学就是用规范方法,即站在一定的道德立场上对道德信仰或道德哲学的研究。也就是说,应用伦理学是一般规范伦理学所提出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在具体领域的道德问题中的应用。彼得•辛格也指出,应用伦理学就是把规范伦理学理论应用于实际的道德问题。当前信息伦理学的应用研究代表首推美国经验实证主义。这种实证主义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从功能主义、行为主义等出发考察信息活动领域中的道德问题。这种应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信息伦理学的这种实证研究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如许多研究者在进行实证调查与研究时,首先有意无意地预设现在的信息活动管理和运行机制是公正的、合理的,问题是如何让这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效进行下去,确保信息活动有序进行,而没有对这种信息活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本身的合理性和合目的性提出质疑。事实上信息伦理学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恰恰就在于对信息活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合理性和合目的性进行探究,寻求解决信息中的道德问题的出路。

3信息伦理学的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