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医学论文

新医学论文范文精选

新医学论文

新医学论文范文第1篇

1研究对象:针对某院对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一定的教学改革。在进行社区卫生预防医学教学以及社区卫生服务预防实践教学时,积极有效地引入新型教学模式。

2方法:

①将理论教学应用到工作实践中:截止到目前,很多医院的理论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的“讲授式”为主,虽然在最近几年,多媒体技术教学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是在进行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教师也只是将课本上的内容简单地移到屏幕上而已。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往往都是其一个人在滔滔不绝地讲,很少跟学生进行交流,作为学生,只能很被动地去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几乎就不思考到底是为什么。最终就会造成学生对本学科失去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非常的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就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着手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那种教学套路,可以在对学生讲授社区卫生服务预防的实践课程时,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可以穿插讲一些工作中的具体案例,从而让学生能够对课本中的知识进行很好的理解,且对自己将来要从事的工作也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在讲解一些重点的注意事项时,可以巧设情境,将学生假定为实践工作的主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进而就能够集中精力地学习并深刻记忆教材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且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能够将教材中学到的知识合理熟练的运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②改革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社区预防实践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预防医学实践实验,一方面,可以对课堂的理论知识进行很好的巩固,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以及实事求是的学习作风。但是,目前社区预防实践教学实验的主要工作是做验证性实验,并且在前后的实验项目之间缺乏纵向联系,具有相对较差的系统性。在进行实验时,学生不善于发动脑筋,只是一味地生搬硬套,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不利。但是,在目前的大学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就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想象理要比其所拥有的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具有有限性,而想象力却包含着世界上的一切,其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同时想象力也是知识进化的重要源泉”。针对以上问题,就需要对实验教学进行一定的改革。

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我国的教学体系中,实验教学一直都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并且实验主要是验证性实验,不能够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所以,我国的实验教学水平从总体来说,一直都很低。而要想构建出创新性的实验教学模式,一方面要注重理论教学的辅助作用,另一方面要敢于打破传统的实验教学的附属地位,使实验教学能够有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同时还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在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在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验分析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基础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具有创新理念的实验,使学生的创造性以及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地发挥,在社区卫生预防方面,展开研究以及探索,积极开展一些新颖性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的形成,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创新不等价于一种新理论以及新思想观念的确立,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学生通过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对一种新事物的认识以及对一种新本领的拥有,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能够很好地解决问题。

④参与科研活动,进行课外实践调查:为了对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进行一定的提高,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个人的兴趣成立很多兴趣小组,来开展一些科研攻关活动。例如,面对当前越来越严重的农药污染问题,部分学生对新型的除草剂—易炳秀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其发表的论文也获得了奖项,这为学院开创了先例。进行课外实践调查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为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针得到更好的落实,对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进行一定的培养,在课余时间,可以带领学生到工厂以及社区进行实践调查。例如,为了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外源化学物在人体内的生物转化过程,可以组织学生到加工聚氯乙烯的工厂进行实地的观察以及检测。让学生通过肉眼观察来深刻理解化学物污染环境以及损害人体健康的全过程。让学生参与传染病疫情发展及防控措施制定落实的全过程。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其工作的社会意义。通过科研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对理论知识加深了认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进行了很好的培养,为学生能够尽快地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二、结果

通过对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新的教学方法应用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由此可见,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对于培养创新型预防医学人才具有促进作用。

三、讨论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今时代,社会所赋予高等教育的一个既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对于我国的预防医学教育,同样也要跟随时代的发展潮流,要对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及教育模式进行改变,积极探索出全新的、高效的教学模式。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在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预防医学实践的基地。通过对社区卫生服务教学模式进行的一番改革,为这一探索积累了经验,同时也指明了方向。

新医学论文范文第2篇

(一)设立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要切实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及能力

高校要首先明确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医学生在读期间的科研培养与实践。如在学校学术委员会下设置“大学生科研管理办公室”,组织科研、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负责医学生科研培养与实践的评定、审核及监督。学校团委、学生会等部门负责具体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包括科研经费的管理和学生科研档案的管理等。其次,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优化医学本科生的科技创新环境,确保学生科研工作的高质、高效开展。学校应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并不断完善一系列与大学生科研创新培养有关的规章制度,深入推进医学本科生科研服务管理,如设立独立于教学学分之外的科研学分,必须修够一定的科研学分才能毕业;建立医学生科研项目管理细则、科研经费使用及监督准则、导师的选拔制度、激励措施等,积极引导并鼓励医学本科生进行科研创新。只有设立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并制定完善的政策,才能创造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确保学生科研工作规范化和可持续地进行。

(二)优化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模式新学科、新的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当代医学模式的转变

21世纪的新型医学人才需要具备综合运用知识,独立分析与勇于创新的素质。然而,医学科学发展的超前性与医学教育的滞后性是我国当前医学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学校的课程设置决定着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及能力结构,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医学院校课程设置的改革对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至关重要。我国医学院的培养模式基本为:基础课—临床课—实习模式,学科的系统性、专业性强,基础与临床分离,理论与科研实践脱节,学生知识面狭窄,缺乏探索研究的科学态度和科技创新能力。医学院的课程设置应遵循现代医学教育及人才成长的规律,围绕新的人才需求将传统知识理论和技能内容与结构进行分化和重组、模块化,形成医学内容紧密衔接、交叉渗透,科研理论与实践相互反哺,知识、素质、能力协同发展的新课程结构。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应在医学生的课程学习中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与兴趣。采用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开设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并找到答案,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全面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三)科研学生需要导师的管理与激励由于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不足

许多医学院校都采用医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自主课题科学研究模式。学生的培养方案受到学生科研兴趣和导师研究方向的双重影响,学生可主动参与并协助导师完成已有科研项目,或通过导师的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选题设计、实施、成果整理、、专利申请等一系列完整的科研训练,培养学生今后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但是在大学生实施科研创新的过程中仍存在大量问题有待解决。

1.导师的管理

导师作为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的引导者,导师的科研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导师可能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科研任务、临床业务,部分导师带教积极性不高,导致学生的科技创新得不到有效支持和保障。因此,需实施“导师遴选上岗”等系列措施,由医学生科研管理部门遴选具有高尚的品德,渊博深厚的专业知识,思想政治素质高,教学态度端正,治学风格严谨的导师,形成“临床导师+科研导师”的导师组,公布导师研究方向,学生根据自己的科研兴趣选择导师组,导师组分别在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分阶段开设医学科研基本方法、科研设计等课程,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科研技能。导师根据学校课程的安排,有针对性地设计科研项目,让学生进行科研实践,促进医学本科生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连贯与衔接,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科研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实行导师考评制,通过教学督导队不定期对导师进行考评,连续2次考评不合格导师将受到相应处罚,对优秀导师进行表彰及奖励,提高导师培养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积极性。学校可通过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建立交流合作机制,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或优秀青年教师外派进修等,提高导师科研水平。

2.学生的管理

首先,医学本科生应打破年级、专业、性别等限制,根据共同兴趣自由组建科研团队。项目组成员的年级和专业差别、知识结构、操作技能、性格甚至性别等应遵循优势互补的原则。不同年级学生的理论基础及基本实验技能不同,低年级学生的课余时间相对较多,思维活跃,高年级学生课余时间少,但专业技能和知识结构上较低年级学生优越,能有效带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因此应分别吸纳低年级和高年级本科生共同组成科研团队,以梯队式结构保持团队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医学的发展应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整体医学的发展,所以吸取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科研团队,学科间的交流合作更能促进新颖科研思路的形成及学生科研潜力的发展。其次,部分学生科研热情不高,依赖性、投机性强,缺乏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关科研管理部门及导师组应加强对学生的选拔,多吸收真正有科研热情的学生,系统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严格质控学生的科研过程,争取教学资源利用和成果形成最大化。第三,学校应建立合理的奖励制度,鼓励学生参加各级优秀论文、成果评选,并按照相应标准给予奖励,选拔优秀学生校间互访、交换培养,营造出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

(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完善的科研平台是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保障

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在学生的科研活动中均设立本科生科研基金,在政策与科研经费方面鼓励学生申请科研项目,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质。然而,由于学生基数大,学校师资、设备等因素的限制,科研项目资助项目多但金额小,项目内容不能系统深入开展,学生科研素质的提高有限。学校应拓宽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广泛吸取社会资金来校设立科研基金,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助力度,购置先进的、精良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创造更多的科技创新条件。学校在有限的资源配置下可通过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网络平台,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培训、项目申报、评审答辩、成果展示等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撑,提高师生参与率、加强制度创新、提高组织管理水平。还可以设置虚拟课题竞赛,科研团体在导师组的指导下,查阅文献,撰写标书,参加虚拟课题申请竞赛,学校对优秀课题给予重点培养、资金资助、表彰奖励等,这种虚拟研发的手段可有效缓解开展创新活动师资、经费、设备不足等问题,在有限资源配置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医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

二、总结

新医学论文范文第3篇

1.1临床资料

对2007年5月~2009年6月本院儿科住院的新生儿276例进行血糖监测,其中50例患儿入院诊断为低血糖。50例患儿中,男38例,女12例,足月儿23例,早产儿15例,过期产2例。出生体重1400~3900g,小于2300g的有14例(其中有3例患儿为足月儿),大于2500g的患儿有36例。发病时间为产后30min~29d,平均15h。早产和低体重儿共34例,占同期住院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30.8%。新生儿原发疾病:新生儿感染10例(20%),胎儿窘迫及围生期窒息或缺氧15例(30%),黄疸16例(32%),颅内出血2例(4%),喂养不当7例(14%)。

1.2方法

患儿在入院中之后均从足跟取毛细血管的血,然后使用微量血糖仪以及配套的试纸进行血糖的监测,低于2.0mmol/L的患者就取静脉血液并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相关的检测。

1.3诊断标准

根据金汉珍第三版的《实用新生儿学》,对足月儿最初3天内血糖低于1.7mmol/L,3天血糖低于2.2mmol/L,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生后3天内血糖低于1.1mmol/L,3天后血糖低于2.2mmol/L,均诊断为新生儿低血糖症。

1.4临床表现

新生儿低血糖常缺乏症状,同样血糖水平的患儿症状轻重差异也是很大的。症状和体征常无特异性的变化,患儿多出现在生后数小时至1周之内,或者同其他的疾病伴发从而忽视了其过程,临床上主要的表现为:嗜睡、喂养困难、反应差、呼吸暂停等临床症状,还有部分的患儿伴有皮肤苍白、大汗,也有出现惊厥等的等。食欲不振15例(30%),反应低下10例(20%),肌张力低下5例(10%),体温过低9例(18%),兴奋性过高3例(6%),呼吸暂停2例(4%),青紫4例(8%),惊厥2例(4%)。

1.5治疗方法

对确诊的50例患儿使用25%的葡萄糖进行静脉滴注,患儿每千克滴注3~5mL,之后再使用10%的葡萄糖溶液进行维持,对于足月的患儿速度维持在6~8mg/(kg•min)。对早产儿按照每分钟4~6mg/(kg•min);对于无症状者给10%葡萄糖6~8mg/(kg•min)微量泵输注;患儿在滴注药物之后每1~3h对血糖进行一次检测。如若患儿在经过以上的治疗之后并未缓清症状,及时给予氢化可的松5mg/(kg•min)进行静脉滴注,直至血糖正常后48h停用。其余原发病的治疗按照常规进行。

2结果

在经过上述的治疗之后,本组的33例患儿在24h之内血糖恢复了正常值,10例患儿在48h内血糖值恢复正常,有6例患儿使用了激素进行治疗,有1例死亡,但是是因为其他病因而死亡。患儿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有9例患儿产生了一过性的高血糖,有4例患儿持续的时间为8h,2例患儿持续时间为12h,3例患儿持续时间为48h;7例患儿在6~10mmol/L,2例高于10mmol/L,最高达13.2mmol/L。在34例低重儿和高产儿中有5例患儿发生了医源性的高血糖,在23例足月儿中有3例发生了高血糖。

新医学论文范文第4篇

1.1纳入与排除

1.1.1纳入标准①研究对象为国内临床精神科医生的正常群体;②研究类型均为随机抽样,群体问卷调查;③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量工具;④文献的数据必须包含SCL-90各因子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1.1.2排除标准①研究对象有躯体疾患或精神障碍或近期遭遇急性应激事件;②同一研究数据用于2篇或以上发表文献的,只计1次;③资料不完整或数据有明显错误而导致结果不可信的文献。

1.2检索策略

SCL-90是当前临床应用最多的一种自评量表,能简便、准确地刻划调查者自觉症状,反映问题及其严重程度和变化,且我国绝大部分精神科医生的心理健康调查采用SCL-90分析,故本研究以“精神科医生”、“心理健康”、“SCL-90”、“90项症状自评量表”为关键词检索搜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库,以“Chinesepsychiatrist”、“mentalhealth”、“SCL-90”、“90Symptomchecklist”检索OVID医学全文期刊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1989年1月-2013年3月31日。

1.3文献质量评价及资料提取

在上述数据库中根据关键词初步获得文献,剔除重复文献和重复发表数据,查找相关文献的全文,对文献进行纳入和排除。纳入文献的所有数据用Excel2003表格统一提取、整理,提取研究样本量、年龄、SCL-90各因子的均数及标准差、研究发表的年代、研究涉及医院所处的地域等基本数据。本研究根据Stroup等[4]和Olmos等[5]就观察性试验的质量评价方法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根据符合的百分率分为3个等级:A等符合率>80%,B等符合率为50%~80%,C等符合率<5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2完成统计。异质性分析使用χ2检验,当I2值为25%、50%和75%时,则分别代表轻度、中度及高度异质性[6]。该类研究中异质性产生因素多,异质性一般较大,本研究分析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SCL-90量表共包括为强迫、抑郁、焦虑、精神病性、人际关系、敌意、恐怖、偏执、躯体化9个因子,以这些因子为分析指标,选择加权均数差(WMD)为统计量,进行观察性Meta分析,并将各因子与全国常模[2]进行比较。采用失安全系数分析法进行发表偏倚分析,根据公式Nfs0.05=(∑Z/2.33)2−k计算。其中k为纳入研究(文献)的个数,Z为各独立研究的Z值(通常先计算各研究的t值,然后通过近似公式Z=t来获得Z值)。

二、结果

2.1纳入文献基本信息

共纳入11篇符合条件文献[2,3,8-16],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共纳入725名精神科医生,数据分布于全国多个省市,研究均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以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为问卷调查内容,均包含了SCL-90各因子的均数和标准差。见表1。

2.2Meta分析结果

精神科医生与全国常模[7]相比,SCL-90中躯体化、抑郁、焦虑、敌意、恐怖5个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迫、人际关系、偏执、精神病性4个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图2~10。

2.3发表偏倚分析

9个因子的Nfc均较大,躯体化因子为167,强迫因子为171,人际关系因子为154,抑郁因子为155,焦虑因子为203,敌对因子为150,恐怖因子为188,偏执因子为180,精神病性因子为175,说明发生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该Meta分析结果稳定。

2.4敏感性分析对纳入文献逐一剔除进行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说明研究的结果稳定较好。

三、讨论

新医学论文范文第5篇

1.1缺乏对学生创新性和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包括4个主要载体: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主要强调教师的“教”为主,学生的“学”为辅,要求以教师为主体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知识、并评价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是由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灌输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对新知识进行了解、消化和吸收。鲁巴金曾经说过:“科学就是不断地认识,不仅是发现,而且是发明。”然而,在整个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是处在相对被动的位置上的,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2教学内容较局限,不利于学生了解学科的最新发展方向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学内容多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有利于学生继承和发扬先辈的经验积累,但是,任何领域的最新发现从出现到最终被认可并传授给学生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生殖医学是一门年轻的交叉学科,在专业理论和临床实践等方面仍不断有新技术和新发现在涌现,研究生培养作为高级人才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更需要引导其对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有及时了解。高尔基说过:“如果学习只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换自身的位置非常重要,需要把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知识传递者”的位置转变为“解惑者和引导者”。

2信息化教学模式在生殖医学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2.1信息化教学的含义信息化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凭借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方法进行的双边活动。信息化教学过程是通过采用各种信息技术和手段来实现的,这是信息化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但是,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信息化教学除了在教学手段上有变化,同时在教育观念和模式、教学内容和评价、教育环境等方面均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2.2信息化教学模式在生殖医学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2.2.1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生殖医学与临床其它学科之间存在差异,生殖医学除了要学习有关临床的内容,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内容涉及实验室操作。带教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通过运用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元化信息技术手段来清晰明了地介绍生殖医学中所涉及的抽象概念和实验室部分内容,尤其是比较抽象的、难于通过语言来精确理解的精卵受精过程、胚胎分裂过程、单精子卵胞浆内显微注射技术、胚胎植入前诊断技术等内容。通过将抽象概念清晰化,将实验室操作过程连续化和动态化,使学生能对每一部分的内容均有全面的把握和了解,信息化教学模式在生殖医学研究生培养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信息化教学模式中大量运用了多种多样的信息技术和手段,大大节省了带教教师的授课时间。带教教师在课前会加强授课前准备,制订完善的教学计划、课件和教案,并将生殖医学专业方面的最新发展方向、新技术和新发现也加入日常教学内容中,增加了知识的含金量。

2.2.2教师和学生信息化教学不仅仅表现为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和教学内容的增长,实质上更应该是教育理念和教育环境的改变。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信息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教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主要作用就是带领学生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承担着领路和解惑的作用。生殖医学具有多学科结合的特点。在临床带教过程中,根据某一临床现象,由带教教师组织学生根据该临床现象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伦理学、社会学和法学等方面的思考,发现问题,并针对该问题在查阅相关资料后分组进行讨论,带教教师将根据讨论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和讲解,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和思考,以便最终全面掌握相关知识。这种方法与传统的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相比,给了学生充分的主动思考的时间,使其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作者在带教过程中也鼓励学生对实际临床问题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积极进行引导,以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生殖医学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这就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针对这种情况,在带教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查阅感兴趣领域的最新医学资料,在查阅大量资料后由学生自主确定主题,每周二下午轮流进行中英双语汇报,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讨论,并鼓励学生通过网络与教师进行互动。医学教育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信息化教学模式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自如、无障碍的交流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3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