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课堂

网络课堂范文精选

网络课堂

网络课堂范文第1篇

关键词:网络课堂;大学英语教学;教学策略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随着因特网在全球的发展,大学英语网络课堂已成为了受师生欢迎的教学平台,它给大学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处于一种新的教学空间里,教师的课堂教学决策和教学策略的运用必然会产生变化,使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决策和策略赋予了新的内含和特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高等学校的校园网工程已遍布全国,英语网络化教学及其研究已成为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的热点。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明确指出:“高校应充分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教师为主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的教学方向发展,技术上应体现交互性、可实现性和易操作性,并建议学生在计算机上学习所获学分比例应占英语学分的30%—50%”,因此,探讨大学英语网络课堂的教学策略,对于达到这一要求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大学英语网络课堂是英语教学的一种新概念,现在学生到机房、、宿舍、网吧上网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我们看到网络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学生对网络非常有兴趣。于是,要实施网络课堂教学,我们首先要研究的是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应该如何设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它区别于传统课堂的是什么?如何上课?我们需要做些什么?这里,我们以《新视野大学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一册第三单元“AGoodHearttoLeanon(好心可依)”一课的课堂教学作实验,用行动研究法探索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策略运用情况。

二、研究的目标和重点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提出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精读课文内容,对全文的语篇结构进行分析,概括主要内容,找出那些是事实?那些是观点?对文章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以达到掌握全篇内容的目的。文化目标是:通过本篇阅读,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观念。情感目标是:通过学习本单元内容,培养学生对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的情怀和意识。学习策略目标:通过英语网络课堂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查询信息资料,分析处理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为了有效实施大学英语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实现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文化目标、情感目标,学习策略目标,我们对学生的计算机使用技能,网络技术诸因素和教师对网络课堂操作的技能进行了调研和讨论。

我们根据自行研制的网络课堂进行教学。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固然能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但在网络课堂,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会发生变化。另外,网络课堂的设计和制造包含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学习策略、教学评估、教师教学风格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上好每一单元内容的关键。此外,大学生的学习需要老师的指导,因此有效利用网络课堂完成“AGoodHearttoLeanon”这一单元是教学工作的重点。

三、首先研究的问题

在网络课堂里,我们不仅能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能增加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增加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动手操作和实际体验。学习能进行自主学习、个性化的学习。网络课堂的环境能够打破时空限制,让学生能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学习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锻炼查询信息、处理信息、交换信息的能力。因此,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AGoodHearttoLeanon的课堂设计。

四、该网络课堂的设计

根据学生的需要,对教材的研究和我们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写了一份教案。在分析对比传统课堂和网络课堂的异同后,我们对网络课堂进行了设计和布局,其结构为:首先利用教师所做的网络课件进行学习,其次是使用外研社所提供的光盘进行学习,要求学生对课文的结构进行分析,要学生在屏幕上画出树状图,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句画出全文的写作框架。然后,再要求学生最后通过BBS发表自己对该单元内容的见解和评论,与全班同学和老师进行成果分享。在此安排中,老师使用任务教学法,让学生根据老师所布置的任务进行研究和学习,若学生有问题,可通过在线答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

五、网络课堂教学

网络课堂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决策,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策略。经过我们的研究论证,我们认为网络课堂教学可采用以下策略:任务教学方法、研究学习法和合作学习法,以学生为中心,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让学生完成任务,完成练习,完成操作,让学生能够跨越时空,与老师和同学能够进行同步和异步交流学习。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获取语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网络课堂教学情况记录

我们希望能从我们的教学中得到一些实际的验证和反馈,我们通过网络技术,对学生的学习参与度进行跟踪记录。另外,就是课后,对学生进行访谈或问卷调查,要求他们发表对这堂课的看法。

通过查看分析跟踪记录、访谈和问卷调查,教师可得知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学生的学习成效。老师可根据这些反馈信息进行反思和探讨,以利于对下一单元的学习进行修改和调整,以便充分表现网络课堂的优越性,增加有效的教学环节,从而把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把教师的工作和学生的利益紧密相联,学生会在评价教学中增强了对内容的掌握,提高他们的技能,老师也会对学生的学习成功感到振奋,会更加关注教学过程,更加努力地提高教学技能,达到教学相长,相得益彰的目的。

七、网络课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一)对学生的学习策略的影响

采用网络课堂的教学方式,给学生的学习增添了新的学习工具,网络课堂以学习者为中心,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策略和形成研究习惯,促使学生成为独立的成功学习者。网络课堂以教师为指导,学生可能通过合作学习、合作研究、提交学习研究成果及时得到老师的反馈,以帮助学生调整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对学生技能的影响

网络课堂的学习能够为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训练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更多的机会,学生可不受时间的限制,随时进行学习和训练,弥补自己学习的不足,有利于学生技能的培养和语言能力的提高。

八、对教师教学策略的影响

(一)对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心理的影响

网络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平台,对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心理都是一种挑战,教师得具备熟练操作电脑的能力及网络技术的运用的能力。这使得老师在课前准备和实施教学中都增加了难度,尤其对电脑操作不太熟练的教师,自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和紧张心理状态,但这种心理会随着对电脑和信息技术的熟练,自信的增强而消失。

(二)对教师教学设计策略的影响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在应对网络课堂的教学时,老师会针对教学的特征来设计和考虑教学内容的传授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特点以及教师本人的教学风格来进行教学。

(三)对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观念的影响

网络扩宽了学生的视野,开辟了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教师已不再是唯一的知识和传播者,在学生不知有关知识和信息的情况下,学生可借助网络进行查询和学习。面对学生获得的如此多的信息,老师有时就不能很好的把握,这就客观上要求老师要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扩宽自己的学科领域,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九、结论

通过网络课堂实施的《新视野大学英语》AGoodHearttoLeanon的实验,我们亲身体验了网络课堂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革命,我们操作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对大学英语的网络教学策略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网络课堂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促使学生成为具有更加独立性的成功学习者。使我们更加明确了大学生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必要性,对今后如何开展网络课堂的教学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网络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还待于我们今后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1]祖晶.有效教学策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J].教育评论,1998,(05).

[2]蒋建洲,发展性教育评价制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崔晓霞.大学英语基础阶段口语测试探索[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04).

[4]BrownJ.D.UnderstandingSecondLanguageResearch[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9.

[5]HowcanTeachersBecomeMoreEffectiveandEfficientofClassroom-BasedAssessment[DB/DC].Ritrived

http:/rag/res/Litass/efec.html.

网络课堂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课堂教学;对策与反思

Abstract:Basedonnetworkenvironment''''sunderclassroominstructionisinthetraditionclassroominstructionfoundation,usesthecomputernetworktechnologydevelopmenttheteachingactivity.Underthiskindofneweducationalmodel,whatrequirementdoestheteacherneedtomeettobeabletoraisestudent''''sabilityandthequalitywell.Thearticlehascarriedonthediscussionregardingthis,andsetthenewrequesttolearner''''squality.

keyword:Networkenvironment;Classroominstruction;Countermeasureandresonsideration

前言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计算机网络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同传统教育相比,计算机网络教育更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弥补了传统教育中媒体的不足,丰富了教育技术的内涵,为课堂教学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在仍然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的情况下,如何在课堂这个主体空间内,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轻松得学到更多的知识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是所有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十分重视的事情,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本文就此问题做一探讨,以期同仁的关注。

一、实施网络课堂教学的策略

网络课堂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教师怎样才能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笔者认为必须努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树立网络课堂教学的新理念

网络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理念的教学方法、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以及教学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形式。其特点是:

1.复合化的教学环境。网络化的课堂教学不仅包含网络学习资源,也包含文字教材学习资源;知识传授包括网络的传授方式,也包含口传耳听的方式;媒体有计算机、网络,也有录音、录像、幻灯、投影等,这一切使网络课堂环境复合化,丰富了教学内容。

2.先进的媒体技术。网络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除具备传统课堂模式下的教学能力外,还必须具备熟练的掌握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媒体的现代教育技术,使用相关软件制作教学需要的各种电子课件以及网络传播知识的能力。

3.教师角色的变化。在网络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传授信息知识,传统的口传面授只是少量的。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以适应新的教学方式。

(二)培养学生网络课堂学习技能

在网络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学媒体传授知识,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环境要求学生具备新的学习技能。

首先,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和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技能。

其次,教育信息的获取技能。这种技能主要包括:网上信息查询和检索的技能,以及远程登录、信息浏览、下载、整合使用等技能。

再次,教育信息加工处理技能。网络课堂教学,除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外,还安排学生上网获取有关信息,将获取的网上知识通过电子文挡、电子幻灯等制作技术进行整合、处理,以利再用。

(三)提高实施网络课堂教学的能力

1.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具备熟练掌握并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据调查及有关材料表明,目前大部分教师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网络信息时代的教师,如果不能熟练的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及现代教育理论与方法,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2.用先进的方法、手段进行施教的能力。由于网络课堂教学参与了现代教学媒体,所以不像传统的课堂教学那样只需单纯讲授能力和答疑能力,而是强调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情境的创设、各学科的相互整合及对学生社会适应性和创造性的培养。

3.教学设计的能力。网络课堂教学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基础,指导着教学的实践活动,使教学内容更加广泛、丰富,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表现了许多新的特征,比如:体现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本文来自范文中国网。

4.终身学习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技术发展缓慢,“一次学习,终身受用不尽”有其存在的道理,但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各种知识的折旧和淘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教师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坚持始终如一的学习,不断地在自己头脑中建构新的科学理论知识,提高职业的适应能力。

二、在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思考

(一)在网络课堂教学中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网络课堂教学中,教师虽然不再系统的教授教学内容,但是教学时间的安排,教学内容的设计,知识的传授等教学的各个环节都由教师导航控制。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仍然起主导作用。

(二)注意网络课堂教学负面效应对学生的影响

网络课堂教学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引进了课堂。网络教学属于开放性的教育,能实现资源共享,为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方便,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但是人们也可以利用网络媒体的远程传递功能传输不健康或反动的信息,进行污染学生和反宣传,把学生引向歧途。教师在网络学习辅导时,对于起负面作用的信息要严格控制,及时纠正,并对其正确引导。

(三)注意发挥传统课堂教学的特点

建国以来,课堂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其主要特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教学过程的调控,特别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等对学生的成长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了课堂本身。计算机网络虽然呈现很强的教学优势,但是毕竟是教学媒体,属于教学工具的范畴。计算机网络教学也有它的局限性。所以在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的同时,还要注意发挥传统教学的特点。

三、网络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

网络课堂教学由于现代教育媒体的应用,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如何评价“教”和“学”的效果,是实现优化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要积极推进网络课堂教学就必须有一个新

的教学评价方式与标准。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中,一般情况下是通过学生的学习状况来审查、评价教师确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提倡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认知、体验知识。一堂课结束后,第一要看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理解效果如何。第二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从“教”的出发点改变成有利于学生“学”的出发点,是否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学习进行监测、管理;制定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是否有针对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等。

网络课堂教学是新型的教学形式,整合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是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条件下课堂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它融合了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创设了新的教学环境,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提供了保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达到了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的目的,为教学改革带来了无限的希望。

【参考文献】

[1]黄怀荣.信息技术与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刘繁华.网络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研究[M].2004.

网络课堂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课堂教学;对策与反思

Abstract:Basedonnetworkenvironment''''sunderclassroominstructionisinthetraditionclassroominstructionfoundation,usesthecomputernetworktechnologydevelopmenttheteachingactivity.Underthiskindofneweducationalmodel,whatrequirementdoestheteacherneedtomeettobeabletoraisestudent''''sabilityandthequalitywell.Thearticlehascarriedonthediscussionregardingthis,andsetthenewrequesttolearner''''squality.

keyword:Networkenvironment;Classroominstruction;Countermeasureandresonsideration

前言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计算机网络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同传统教育相比,计算机网络教育更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弥补了传统教育中媒体的不足,丰富了教育技术的内涵,为课堂教学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在仍然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的情况下,如何在课堂这个主体空间内,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轻松得学到更多的知识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是所有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十分重视的事情,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本文就此问题做一探讨,以期同仁的关注。

一、实施网络课堂教学的策略

网络课堂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教师怎样才能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笔者认为必须努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树立网络课堂教学的新理念

网络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理念的教学方法、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以及教学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形式。其特点是:

1.复合化的教学环境。网络化的课堂教学不仅包含网络学习资源,也包含文字教材学习资源;知识传授包括网络的传授方式,也包含口传耳听的方式;媒体有计算机、网络,也有录音、录像、幻灯、投影等,这一切使网络课堂环境复合化,丰富了教学内容。

2.先进的媒体技术。网络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除具备传统课堂模式下的教学能力外,还必须具备熟练的掌握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媒体的现代教育技术,使用相关软件制作教学需要的各种电子课件以及网络传播知识的能力。

3.教师角色的变化。在网络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传授信息知识,传统的口传面授只是少量的。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以适应新的教学方式。

(二)培养学生网络课堂学习技能

在网络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学媒体传授知识,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环境要求学生具备新的学习技能。

首先,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和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技能。

其次,教育信息的获取技能。这种技能主要包括:网上信息查询和检索的技能,以及远程登录、信息浏览、下载、整合使用等技能。

再次,教育信息加工处理技能。网络课堂教学,除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外,还安排学生上网获取有关信息,将获取的网上知识通过电子文挡、电子幻灯等制作技术进行整合、处理,以利再用。

(三)提高实施网络课堂教学的能力

1.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具备熟练掌握并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据调查及有关材料表明,目前大部分教师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网络信息时代的教师,如果不能熟练的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及现代教育理论与方法,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2.用先进的方法、手段进行施教的能力。由于网络课堂教学参与了现代教学媒体,所以不像传统的课堂教学那样只需单纯讲授能力和答疑能力,而是强调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情境的创设、各学科的相互整合及对学生社会适应性和创造性的培养。

3.教学设计的能力。网络课堂教学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基础,指导着教学的实践活动,使教学内容更加广泛、丰富,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表现了许多新的特征,比如:体现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本文来自范文中国网。

4.终身学习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技术发展缓慢,“一次学习,终身受用不尽”有其存在的道理,但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各种知识的折旧和淘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教师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坚持始终如一的学习,不断地在自己头脑中建构新的科学理论知识,提高职业的适应能力。

二、在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思考

(一)在网络课堂教学中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网络课堂教学中,教师虽然不再系统的教授教学内容,但是教学时间的安排,教学内容的设计,知识的传授等教学的各个环节都由教师导航控制。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仍然起主导作用。

(二)注意网络课堂教学负面效应对学生的影响

网络课堂教学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引进了课堂。网络教学属于开放性的教育,能实现资源共享,为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方便,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但是人们也可以利用网络媒体的远程传递功能传输不健康或反动的信息,进行污染学生和反宣传,把学生引向歧途。教师在网络学习辅导时,对于起负面作用的信息要严格控制,及时纠正,并对其正确引导。

(三)注意发挥传统课堂教学的特点

建国以来,课堂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其主要特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教学过程的调控,特别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等对学生的成长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了课堂本身。计算机网络虽然呈现很强的教学优势,但是毕竟是教学媒体,属于教学工具的范畴。计算机网络教学也有它的局限性。所以在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的同时,还要注意发挥传统教学的特点。

三、网络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

网络课堂教学由于现代教育媒体的应用,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如何评价“教”和“学”的效果,是实现优化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要积极推进网络课堂教学就必须有一个新

的教学评价方式与标准。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中,一般情况下是通过学生的学习状况来审查、评价教师确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提倡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认知、体验知识。一堂课结束后,第一要看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理解效果如何。第二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从“教”的出发点改变成有利于学生“学”的出发点,是否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学习进行监测、管理;制定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是否有针对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等。

网络课堂教学是新型的教学形式,整合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是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条件下课堂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它融合了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创设了新的教学环境,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提供了保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达到了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的目的,为教学改革带来了无限的希望。

【参考文献】

[1]黄怀荣.信息技术与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刘繁华.网络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研究[M].2004.

网络课堂范文第4篇

在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旺盛的求知欲,极大提高学生的参与效度。在教学《雨后》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创设了在阳光的照射下,“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犹如海洋一般的广场处处波光粼粼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寻找雨后快乐的欲望。继而,引导学生欣赏同龄人在雨后嬉戏追逐的快乐,此时,学生们眼里闪出羡慕、激动、兴奋的光彩,很快与图中孩子们的快乐感情融为一体。《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教学中,整节课,我将学生带入一个新奇的野外探险活动中。所有的学习任务都被我巧妙地设置成探险任务,分四关,等待着学生一一闯过。这种形式,给学生带来了惊喜,闯关的过程既惊险又刺激,每成功闯过一关,学生脸上那兴奋的神情,那自信的眼神,那涨红的笑脸都在告诉着我:我们好快乐!自始自终,学生的情绪高涨,兴致勃勃,在轻松的氛围中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真正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二、拓展阅读范围,后积薄发。

厚积才能薄发。没有一定的阅读数量,就不可能形成语感,不可能形成丰厚的语言积累,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就缺少根基和土壤,个性化阅读也就会缺少深厚的文化基础。《有趣的生物的共栖现象》教学中,生物共栖的奥秘无穷无尽,课文中只例举了三种,怎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呢?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事先在网上搜寻了更多的有关生物共栖现象的图片和文字,做成网页,学生在这里可以浏览到更多的生物共栖现象。不仅如此,我还为学生提供了好几个有关生物共栖的网址,将学习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让学生尽享网上冲浪的乐趣,汲取更广泛的知识,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热情。有时我常常邀请学生帮我一起备课,这并非是我不备课了,而是我意在调动学生主动阅读的一种手段,让学生在寻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中长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上《圆明园的毁灭》,课前让学生搜集了大量有关资料,对圆明园有了更深的了解。上《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前让学生搜集大量有关战争带给人民灾难的图片、文字等,学生在搜集的过程中就渐渐对战争的残酷和对人们的伤害有了深刻体会。多媒体的信息表现形式更是强化了学生的阅读需求,促进了多角度积极地学习探索。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相比较,它从注重积累转向搜索,从注重品味转向选择,从注重内省转向交往,从注重经典转向大众,这种信息的获取方式更利于个性化感悟和思考的薄发。

三、感悟语言文字,获得美感。

语文这门学科它更注重的是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和感悟。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无声抽象的语言文字所要表达的内容变成有声有色的动感的画面图象,创设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或氛围,激发他们的想象,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审美共振,帮助他们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材内容,同时受到美的熏陶。《雨后》教学中,教室里回荡起欢快的音乐,我邀请学生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和广场上的孩子们共享踩水的乐趣,,孩子们尽情地读,尽情地踩水,教室似乎就是广场,课堂似乎成了雨后的乐园。《西湖的绿》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西湖的满湖烟雨,山水迷蒙,感受到西湖的古木参天、苍翠欲滴,感受到西湖的满池新荷那蓬勃的生机,我将西湖的风光影片、图片串接起来,再配上悠扬的音乐,制作成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页面,学生可以随意点击进入自己喜欢的西湖胜景。欣赏着美丽的西湖图片,聆听着悠扬的音乐,朗读着诗般的课文,学生们仿佛身临其境,被西湖的绿,西湖的美深深吸引住了。

网络课堂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播学;网络直播课堂;行为;师生互动

一、引言

在“互联网+”理念的推动下,课堂与网络的结合日益密切。高校网络直播课重构了师生互动关系中的前台和后台,无形中改变了学生的表达意愿、表达频率和表达风格,为师生互动打开了新局面。同时,技术也在教育中占据了战略性地位,技术赋权将带来学习的新图景。本文试图回答如下问题:相较于传统课堂,网络课堂下的师生互动行为发生了哪些新变化?在网络直播课中学生和老师分别是出于何种动机进行互动?其中隐藏着哪些理论依据?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选取与研究对象确定。本文以网络直播课堂为研究对象,选取华中师范大学在校师生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法统计网络直播课堂中师生互动的频率、意愿、动机、师生间相互的印象及互动态度。在进一步研究互动平台对话语权、师生关系的影响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老师及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其对于网络直播课堂中互动的感受,最后结合文献资料和统计数据对网络直播课堂给师生互动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作用规律以及影响意义。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为问卷调查法与深度访谈法。通过对于收集到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深入了解网络直播课堂下师生的互动方式发生了哪些改变、发生这种变化的行为动机是什么,进一步通过理论解释这些现象。同时通过对参与网络直播课堂的高校师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探寻他们对网络课堂下新型师生互动的感受与看法。

(二)问卷设计与深度访谈提问设计。本文以华中师范大学在校师生为研究对象,对师生在疫情中参与线上课程的效果进行调查。对于互动频率,问题设置为“每节网络直播课与老师进行互动次数约为”“你认为网络直播课中老师的互动频率应该在多少比较合适”“课后与老师互动次数约为”;对于互动意愿,问题设置为“在网课上与老师互动的目的为”;对于互动效果,问题设置为“你是否认为网络课程下老师更加平易近人”“你是否认为网络互动下与老师的关系更加亲近”“你是否认为网络互动下与老师的交流更加平等”“你是否认为更愿意在网络课堂下无面对面交流与老师的交流”。选取华中师范大学在校生作为深度访谈对象,基本问题为“每天使用网络直播课的时长与方式”“喜欢何种师生互动方式”“相较于传统课堂的师生互动的变化”等,并进一步了解“是否会在网络直播课堂上进行师生互动”“与传统课堂相比师生互动是否更有吸引力”“在课堂中与老师的互动”等方面。

(三)研究发现。从调查问卷显示的结果来看,不认同“网络课堂使师生交流更加平等,师生关心更加亲近,交流尴尬减少”的学生占少数,大多数人认为有一定改善或者改善不大。总体分析该数据,相较于传统课堂,网络课堂中师生互动的平等性、趣味性都有所增加,心理层面上与老师的亲近感也有所增强。(如表1、表2、表3)在深度访谈中,“网络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更加轻松自在”的观点提及频率较高,大部分学生认为相较于传统课堂,网络课堂的上课状态更加随意,互动也更加轻松。大多受访者认为在传统课堂表达时往往想要保持以一种严谨、严肃、专业化的口吻进行表达,鲜有开玩笑、藏段子的表达,宁愿缄口不语,也不愿调侃式互动。而在网络课堂上,表达氛围则相对轻松。网络课堂中的交流更像是一场“学术造梗”,即抓住课堂中的笑点,进行较轻松的表达。

三、基于拟剧理论的行为分析

戈夫曼在拟剧理论中将区域分为前台与后台。前台即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区域,也是人们进行正式表演的地方,个人在前台的表演是为了维持并体现两类标准:礼貌与体面。而后台区域或后台可以定义为一种相对于特定表演场所的地方,在那里,有意与表演所促成的印象相矛盾是一件自然的事。戈夫曼认为,人这个词,最初的含义是一种面具:每一个人总是并处处都或多或少地在扮演一种角色。其中,每个人的表演区域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是表演的区域,后台是表演者休息的区域,是观众不会闯入的地方,区别二者的方法主要看是否有观众在场。然而大众传播的出现使前台与后台的界限变得模糊,导致了“伪后台”的出现。它为了更好地进行印象管理,将前台的舞台设置后台化。社会作为一个公共舞台,社会成员依据社会分工和自身角色的设定,在社会互动中通过表演行为管理和控制,影响他人对自己形象的形成和建构[1]。传统课堂中前台是教室,学生完全投入前台。起立发言的学生将成为视觉中心,一举一动都受到观众的关注,学生在表达中流露出破坏表演的信息在所难免,比如语言表达的不流畅、答案的不精准等。此时,后台行为出现在前台,也就是尴尬、脸红、慌张等情况。而这往往是学生不愿意在传统课堂上互动的理由之一。而在网课模式下,个人身处一个十分安全的后台:只要不手滑点开麦克风或摄像头,个人在后台的任何不愿为人知的举动都可得到保密,学生“被注视”的可能大大减小,从而缓解发言前对表现不佳的焦虑和发言中的紧张。缺少了上课时所呈现的前台氛围,师生情感的互动性、课堂临场感等要素均受到限制,而上课时所需要的严肃性、纪律性也随之消解。网络强化了对后台行为的保护,消除了学生对紧张、尴尬的忧虑,从而使其表达欲望得到释放。比如:受访者A:我经常在上课前一分钟被闹钟惊醒,也会一边上课一边吃饭,也会躺着听课,甚至会挂着课玩手机,这些都是原本我想都不敢想的事。我只要不去点开麦克风和摄像头,别人就不会知道我是以怎样的方式上课。受访者B:三月份的时候,爸妈因为工作原因要到广东,于是把我也带上了,起初我还十分担心课程的问题,但在我意料之外的是,除了信号偶尔卡顿,那天居然在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中顺利上完了一天的课。以前上课的“仪式感”在网课中大大减少,我的行为也变得随意起来。

四、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情感分析

互动仪式理论起源于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而美国社会学家柯林斯则进一步完善了互动仪式理论的框架。柯林斯从微观情境视角,提出了社会互动的动力机制——互动仪式链这一理论,该理论认为互动仪式是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参与者形成共同的关注焦点,并彼此感受对方身体的微观节奏与情感。他认为情感能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互动的根本动力,共享的认知体验为参与互动的成员身份带来的自我认可与情感能量的聚集,是互动仪式结果产生的前提;群体符号是互动仪式链生成的结果之一,是情感能量的结晶,通过制造有代表性的群体符号或神圣物,增强群体的团结、敬畏意识。对此,他提出了互动仪式的过程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柯林斯认为互动仪式的起始条件有4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聚集在同一场所;对局外人设定了界限;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对象或活动上;人们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2]在柯林斯看来,互动式关于情景的理论,是以情景为基础的关于符合和情感的互动关系。而网络直播课堂的开展就是抛弃“身体在场”的互动的实现[3]。相对自主与平等的虚拟环境使人更容易自由发声、表达情感,增强参与的体验感。相比传统面授课堂,网络课堂中人成了一个虚拟的账号,网络为每个人提供了相对平等自主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摘掉自己的性格面具,只需要动下手指就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情感。并且这种情感更容易感染其他人,这种共享的情感状态往往建立在相互关注焦点的基础之上。在线下课程结束后,很少有同学直接对不太熟悉的老师打招呼。但在网络课程中,同学往往会在聊天框中发送“老师辛苦了”“老师再见”等消息,并且这种话往往是大量同时出现。这种情况就是一种共享的情感状态,也是体验感的增强[4]。互动仪式链理论研究表明,个体在团队互动过程中体验到积极情感,会伴随群体的情感互动,形成以共同目标为焦点的积极正面情感。在网络授课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往往以知识性的内容为主,在符号互动中缺乏情感能量的传递,在短暂的、不能知晓学生真实反馈的线上会议中,教师不敢将聚焦偏离于与课程内容关系不密切的内容上进行发散,难以在课堂上将知识与情感投入、情感投入与主体体验融合,互动的效果会远低于预期。因此,教师通常会在课后在群聊中与学生建立情感联系。但同时还发现,网络课在为师生都带来新的课堂体验的同时,也对师生互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表达机会的放开导致无效发言、重复内容刷屏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课堂秩序,也影响了其他学生的表达意愿;而交流规则的幽默化、搞笑化使学生的表达减少了对严谨的关注,转而追求艺术性,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学术本该拥有的严肃性。根据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对仪式的定义及对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分析,网络课堂相较于传统课堂缺乏仪式感,缺乏与教师面对面互动、其他同学的积极影响等“他律”因素,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师生互动效果相对下降。涂尔干认为仪式是由社会成员或者专门人员参与的象征性的、表演性的、传统性的、程式化的一整套行为方式。在传统课堂中,教室这个实体环境因素的影响、老师面对面的授课方式以及有众多同学作为集体的共同学习帮助学生产生较强的学习仪式感,它们都属于“他律”因素。而网络课堂的参与主体不变,知识传播、共享、吸收、讨论的本质也不变,但由于缺乏身体在场,加上本身的随意化,学生在学习中“他律”因素缺乏,学习仪式感减弱。

五、总结与反思

网络授课的技术变革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而带来了人际互动模式的改变。当互联网技术变革切实地改变了传统研究要素的基础“身体在场”之后,教学活动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新情境下师生、学生的符号互动和信息、情感的传达走向了新的弥合途径。在过去的传统课堂中,老师向来是传者,学生是听者,在人们心中,老师理应拥有话语权,而学生应该在课上保持安静、课下认真完成作业。而在当下的网络课堂上,学生的发言逐渐变多,话题逐渐放开。除了课程相关的发言,衍生话题也逐渐变多。网络传播下,现实中的身份、责任、规制仿佛消失了,每个人都可以无拘无束地表达观点、张扬个性。这样低成本的发言机会同时带来了很多无效互动。表达机会的开放必将导致无效发言的增多,同时阻碍其他有效发言被真正看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师生互动的效果。基于前文对网络直播课堂下师生互动的行为与心理分析,可以从三个角度采取应对策略。从学生角度来说,网络课堂下的师生互动在很多维度上都优于传统互动模式,但由于多方面的影响,仪式感减弱,“他律”因素减少,此时就需要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行自律,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和老师一起创造良好的网络互动环境,达到良好的效果[5]。从教师角度来说,网络课堂下的师生互动创造了比较宽松的讨论环境,老师需要把握好氛围,找到可以同时提高学生积极性和课堂效果的平衡点,这也是网络直播课堂未来需要着重研究之处。从网课软件角度来说,对于网络直播课堂可能存在的弊端,应该予以重视,同时专注研发更有利于促进课堂良好师生互动的功能,适应老师和学生的需求,带来更好的网络直播课堂。

六、结语

本研究完善了网络直播课堂师生互动行为与心理的相关研究,但由于笔者研究能力有限,研究仍存在诸多局限。首先,本文针对师生互动的行为与心理进行研究,但笔者掌握的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不足,专业性有所欠缺。其次,本文选择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从个体层面研究了师生互动的行为与心理,未从宏观角度切入,更全面地进行探讨。再次,在访谈对象的选择上,不可避免地带有偶然性因素,所选择的访谈对象不能代表整个学生群体。最后,在本文最重要的访谈资料分析归纳部分,对调查显示的行为分析未做到面面俱到,在对用户的心理进行分析时,归纳较浅显,未进一步深挖。以上不足可以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经验教训,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扩大研究样本群体,进一步探索网络直播课堂带来的影响与师生的心理变化。

参考文献:

[1]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黄爱华,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22.

[2]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王鹏,宋丽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32-106.

[3]郭淼,马威.互动仪式链视域下的“慢直播”分析[J].新闻与写作,2020(06):97-100.

[4]张蔚.网络锦鲤祈愿的互动仪式链[J].青年记者,2019(05):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