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退耕还林论文

退耕还林论文范文精选

退耕还林论文

退耕还林论文范文第1篇

榆阳区位于陕西省北部,处于毛乌素沙地和黄土高原交界处,地理坐标界于北纬37°49′~38°30′与东经108°56′~110°21′之间,东西长128.3km,南北宽124km,全区总土地面积689170.4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547612.4hm2,占总面积的79.5%,海拔介于870~1405m。气候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1℃,年降水量358.1mm,且年内降水的66%多集中在7~9月,年蒸发量达1905.5mm,为降水量的4.6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全区分为3部分,即:西北部以风沙土为主风沙草滩区;中南部以於土为主的河谷川道区和东南部的黄土性土壤为主的沟壑纵横、梁峁起伏的黄土丘陵区,形成了“七沙”、“二山”、“一分田”的地貌地类自然景观。榆阳区是最早实施退耕还林的区、县之一。

2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限制性因子)

2.1气候干燥,水资源缺乏榆阳区地理位置处在较深内陆,且四面环山包围。北有阴山山脉,西北有狼山与贺兰山系,两山之间180km缺口是西北气流通行要道,东有太行山、吕梁山,南有秦岭对东南暖湿气流的阻截。每年10月至下年5月,西伯利亚寒流长驱直入,6~9月青藏高原气流流进,造成冬冷夏热,干旱少雨,只有太平洋热带海洋气流侵入才可形成降雨,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根据气象资料统计,累年平均降水只有358.1mm,且降水年际、月际变率大,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于7、8、9月,而蒸发量却高达1905.5mm,干燥度介于1.5~1.6之间,空气湿度仅为57%,这样严峻的气候成为限制退耕还林造林成活的主要因子。如上年南部山区栽植侧柏,次年春季干旱无雨,成活率仅达40%左右,而大面积的浇灌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采用各种抗旱措施来保证退耕还林的进行。

2.2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榆阳区东南部山区由于人类社会历史时期滥垦滥伐,毁林毁草,林草植被破坏,地表裸露,加之人多地少长期广种薄收,过度开垦恶性循环的影响,使区内主要分布的结构疏松,遇水易于溶解的黄土性土壤,在降水径流冲刷及其外力剥蚀的作用下,发生强烈的水土流失,使耕地熟化层逐年变薄,土壤日趋贫瘠干旱,根据调查测定土壤侵蚀基数为10000~15000t/km2,土壤中含氮0.027%左右,有机质含量0.1%~0.5%,且逐年下降,成为林木生长极大限制因素。

2.3鼠兔等有害生物的危害野兔在动物分类学中属森林兽类中的兔形目、兔科食草性动物,由于近年来野兔的天敌如狐狸、老鹰较少,野兔每年繁殖4~5胎,每胎8~12仔,野兔的繁殖生长快,雌兔年繁殖50多只,生态失衡,以致野兔猖獗成灾,风沙区害兔密度为40只/km2,山地区害兔密度为20只/km2。冬春季节,特别是下雪后,没有食草的野兔到处啃食树木韧皮部充饥,甚至刨挖土堆埋压的侧柏幼苗,咬食枝梢,据调查侧柏1~3年生幼林被害率20%~97%,野兔啃食主杆或截断,定植1~2年紫穗槐被害率78%~96%,主要咬食枝干;1~3年生大扁杏被害率45%,野兔啃食自地面以上30cm造成地上部分枯死。

3退耕还林造林技术

针对退耕还林限制性因素,总结退耕还林造林实践经验,采取以下造林技术措施,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3.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制定退耕还林规划时,应当考虑退耕农民长期的生计需要,严格按照《退耕还林条例》中规定的坡度大于25°的水土流失严重或土地沙化、盐碱化、石漠化严重,生态位置重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定的坡耕地,采取相应的治理模式,有计划、有步骤逐年退下来,不搞一刀切,盲目扩大退耕还林范围。

3.2选择合理的造林模式实践证明乔、灌、草有机结合的造林模式是理想的退耕还林造林模式。乔木早期生长缓慢,成林年限长,发挥不出生态效益,而灌木成活高,生长较快正可弥补该缺点,但灌木年限受限制,二者隔行混交起到互补作用,能够充分发挥林业生态效益,还可以起到防火、防虫的作用。其次在乔、灌之间空地上适当种草,如紫花苜蓿,可以防止地表径流,减少水土流失,同时也是牛羊等家畜喜食的上等饲草,对发展养殖业,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起到积极作用。

3.3选择抗旱造林树种依据适地适树的原则,积极选用乡土树种为主造林树种,因乡土树种根系发达吸水力强,耐干旱、耐瘠薄,易成活且抗病能力强,它是长期自然选择而保留下来的,其它树种是不能代替的。适合本地区的灌木树种有:桑、紫穗槐、沙棘、柠条等,成活率都可达80%以上,未发现任何病虫危害症状。在地形条件较好的地段,以不超总面积20%为度,适当发展枣、杏等经济树种,增加一部分经济收入。

3.4整地整地主要目的是使林木生长发育土壤条件得到改善,能够起到保持水土、蓄水保墒,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速生丰产水平的作用。整地季节以造林前1年雨季前整地最好,这样土壤含水量最高,有利于造林成活,整地方法栽植乔木,采用大鱼鳞坑整地,长径1.5~2m,短径1~1.5m,埂高30cm以上,株行距3m×3m沿等高线,呈“品”字形配置;栽植灌木,采用反坡梯田整地,行距3m沿等高线修成外高里低台阶状,台面宽1.5m,反坡5°~8°,如地势陡立,可采用“手拉手”小鱼鳞坑整地,株行距3×1m,行内相邻鱼鳞坑间不留空隙,效果更好。

3.5选用优质苗木造林成功与否,苗木选择至关重要,选择苗木应注意苗木种类,苗龄、质量、有无机械损伤、病虫危害等,灌木苗木,通常采用1年生苗,苗高达40cm,根系完好,没有干枯失水现象即可。针叶树苗木一般有裸根、营养袋、营养钵3类,裸根苗造林成活低,现已基本不用,通常选用母土完整3年生营养袋或营养钵苗木。一般年份营养袋苗木成活可达80%以上,营养钵苗木成活90%以上,而遇大旱年份,据调查,营养袋苗木成活不足40%,营养钵苗木成活仍能达70%以上,由此可见母土对针叶树造林成活有决定性因素,在造林过程中务必保持母土完整。

3.6抗旱造林技术由于本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量又大,因此抗旱保苗成为造林的关键,主要采用抗旱技术措施,在造林季节上,春季干旱少雨,以秋季为宜,栽植过程中,灌木苗木采用截干、深栽、蘸泥浆。苗木截成40cm长,根部蘸泥浆,双株深栽38cm以上,回填湿土,踏实,地面仅留3cm左右。针叶树种尽可能随拉运随栽植,在拉运过程中要保持营养土完好,栽植前将营养袋和营养钵去掉,而母土完整保留,深栽至苗木根茎以上1/3与地面平齐,并灌足底水,用1m2地膜呈漏斗状覆盖,于地冻前用湿土堆埋压拍实,严防冬季水分蒸发和鼠兔危害,第2年谷雨前后放苗。有条件时可应用保水剂则效果更好。

退耕还林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水土保持;“三农”问题;农民创收;解放劳动力;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如何选择最经济、最有效、并且最可行的“三农”问题突破口,专家学者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观点。论文百事通(1)农业产业化、农产品深加工、发展乡镇企业的农业发展经济策略;(2)发展县域经济与小城镇建设;(3)确保农民就业、发展劳务经济的富余劳动力转移策略;(4)增加农村投入、加大农村公共品的供给、税费改革等惠农政策;(5)以新农村为契机解决“三农”问题。

本研究认为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城市化(城镇化),根据中国现有国情,这将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并可能将自始至终伴随着社会安定问题与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以往“三农”问题突破口的研究,要么考虑过远,要么一直在围绕着经济,却极少的考虑生态环境的问题。水土保持将可能成为山地丘陵区解决“三农”问题的最佳突破口,不仅能够发展农业现代化、解放富余劳动力、促进城市化进程,并且保护了山区农村的生态环境,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1“三农”问题

在生态脆弱的山地丘陵区,“贫穷”是“三农”问题解决的最大障碍。农民收入长期得不到提高,农业资本投入长期不足,农业技术停滞,造成了农民教育、技术和经济的“贫穷”,农民剩有的财富只有土地,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提高生活水平,农民只有扩大开荒面积,增加劳动力,提高农业产量。然而,由于生产技术难以保障,土地贫瘠,人口压力大,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愈加贫瘠,人民只得再次扩大生产面积,形成“广种薄收”的局面,导致“贫困-人口压力-水土流失-生态恶化-贫困加剧”的恶性循环。

2水土保持是中国山地丘陵区“三农”问题的突破口

2.1水土保持是中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由于中国特殊的自然气候和地理条件,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特别是人口的迅速增加,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垦,草原的超载放牧,乱砍滥伐,森林锐减,以及开发建设过程中乱采滥挖,对地貌植被的破坏,人为加剧了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导致耕地减少,生态功能衰退;泥沙淤积江河,形成小洪水、高水位、多险情的局面,给防洪保安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水土流失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头号环境问题。

2.2水土保持提高农民收入

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从而增加人口环境容量,使群众有了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条件,安居乐业有了基本的保障。政府非常重视水土保持工程,将水土保持项目建设成为“富民工程、生态工程、德政工程”。2006年8月,水利部对对2003-2005年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进行了竣工验收。项目涉及山西、江西、湖南、重庆、四川、陕西、宁夏7省(自治区、直辖市)45个项目区、57个县。3年来,累计投入6亿多元,治理水土流失4783平方公里,治理区年均土壤侵蚀总量减少1227.99万吨,年粮食总产增长41747.4万公斤,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59877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逐步实现“两改一变”(改广种薄收为少种高产多收,改单一农业经营为农林牧副业全面发展,变生态系统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的一项有效途径。有机结合生物、工程、农耕三大措施,山、水、田、林、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治理,调整结构,提高效益,实现农田增产增收,经济持续发展。2002-2006年实施的黄河水保生态工程乌兰察布市项目,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018.8hm??2。项目区累计治理程度达到54.09%,林草覆盖率达到39.58%,减沙效率为47.1%,保水效率为21.6%,水资源利用率40%,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527元。

2.3水土保持解放劳动力,加速城市化进程??

中国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城市化的过程,农民变市民的过程,就是农村变城市的过程,亦即农业现代化过程。象中国这样一个拥有8亿农民的发展中大国,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安定人民与酷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战严寒,修梯田,积累了丰富的梯田建设经验。截至2006年底,全区累计建成高标准梯田10.26万hm2,农村人均0.26hm2,基本农田达到12万hm2,累计总投资约6.3亿元(国家投资1.2亿元,群众投劳折资和自筹资金5.1亿元),投工1.23亿个,移动土石方6亿m3,使昔日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基本上实现了大旱不减产,小旱保丰收。梯田建设促进了马铃薯、畜草、劳务三大产业的发展,农民年人均从马铃薯种植中直接收入1200元,解放劳动力7.8万人,年人均实现劳务收入780元。

退耕还林工程是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中涉及面最广、投资额度最大、政策性最强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主要是解决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力争25°以上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对宁夏南部山区退耕还林还草农户家庭调查显示,2002年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比刚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2000年减少了13.7%,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的比重也从原来的80%下降到69%,农业中减少的劳动力主要流向建筑业,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非农行业。1998年以及2003年数据对比,与退耕前相比,全县总人口增加了0.76%,农业人口减少了0.16%,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中的农业劳动力下降了20.67%,这说明退耕还林对人口资源的分布产生了明显影响。

参考文献

[1]刘丽明,赵敏.农业产业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9(5):4245.??

[2]宋亚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J].江汉论坛,2000,(8):10??12.??

退耕还林论文范文第3篇

一、遵循的原则和要求。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而农业又是弱质产业,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年中央号文件明确规定的要求,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必须积极、充分地利用世贸组织《农业协定》的“绿箱”和“黄箱”政策,借鉴发达国家农业补贴方式,改革我国现,行农业补贴方式。当前,要根据我国课题论文财政状况,调整现行农业补贴范围、对象、项目、方式及计算依据,安排农业补贴总额及比率等,特别要改革和完善我国粮食风险基金补贴范围、对象、方式和计算依据,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农业补贴为实现农村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服务。

二、发挥农业补贴政策职能。我国农业已由计划经济全面向市场经济转轨,按照世贸组织规则要求,实行更加自由化和市场化政策,必须充分利用农业补贴政策,引导好、保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利用农业补贴政策,帮助农民开发、经营土地,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

三、改革过去的农业补贴方式。要缩小农业补贴范围,发挥补贴效果。要改变过去补贴范围广、补贴面大、补贴资金分散的状况,把农业补贴集中用于农产品价格的补贴。目前要集中用于粮食主产区等特定区域,农民等特定群体,粮食、棉花等特定品种的补贴。但对课题论文粮食生产补贴的力度还不大,粮食风险基金直接用于农民的补贴还没有完全到位。要改变农业补贴形式,实行直补、明补。要将过去直接补贴给收购、加工、储备、保管、运输等环节变为直接补贴给生产环节,即直接补贴给农民。

四、对高优品质粮食进行倾向性补贴。要按地区特点的比较优势,建立并推行高效、优质粮食倾向性补贴制度,利用农业补贴资金优势引导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推动农产品生产向专业化、优质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五、推行自然生态补贴制度。要利用农业补贴资金优势,改善地力、提高肥力、恢复林地、草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环境,推动地力结构改善,提高土地产出率,遏,止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促进国土资源的持续良性开发利用。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实行的西部退耕还林(草)工程,对退耕还林(草)的农民继续给予以粮代赈的农业补贴,以恢复和保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六、制定科学补贴标准。要建立农业补贴的激励约束机制,根据国家课题论文财政状况,即国家确定的农业补贴数额,依据农民土地承包的面积,进行科学计算,使农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收到良好的效果,充分发挥农业补贴的职能作用。

退耕还林论文范文第4篇

2004年,在旗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和评议下,我个人尽职尽责的主持林业局全盘工作,与领导班子成员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建设任务。下面,我将一年来个人的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述职如下:

一、一年来个人工作、学习和思想情况

一年来,我始终把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摆在了首要位置。一是为了改变观念,解放思想,我本人平时一直坚持学习有关报刊、文件,坚持写读书笔记和工作日记。通过学习,我个人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不断提高,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二是身体力行党的宗旨,结合“执政为民、优化环境、加快发展”培训教育活动和正在开展的林业行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再创林业新辉煌”大学讨论活动的实施,我个人也进行了一次大学习、大教育和大讨论,收到了良好效果,个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明显增强。三是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与班子成员经常交流思想认识、发扬民主、相互监督,同时开展了自我批评,实行了有效的监督,落实了班子议事制度,进一步推动了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三是边工作,边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了解了全旗森林分布的区域和状况,深刻剖析了我旗林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机遇,撰写了《乌拉特后旗天保工程现状和发展思路》和《我旗生态环境存在问题和治理对策》等调研报告和论文。四是作为林业局的主要领导,主持着林业系统的全盘工作,虽说掌握着人事、财务大权,但是无论在工作上、生活中,我都时刻以《党章》和廉政制度为准绳,严格要求自己,警钟长鸣,自觉接受监督

二、2004年林业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上级部门给我旗下达的总任务为17万亩,其中还林任务为1万亩,天保飞播造林3万亩,封育10万亩、采种基地3万亩。全旗共完成生态建设面积19.25万亩,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其中完成还林1.05万亩;完成飞播造林3万亩、封育11.2万亩;完成采种基地建设4万亩。完成新育苗210亩,四旁植树10万株,义务植树13万株。在全年的工作中,我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林业工作,主要“培植了三大亮点,实施了四大工程,强化了四项措施,突出了六项重点工作”。

(一)培植了三大亮点

1、启动实施了固察公路(后旗段)绿色通道绿化工程。我们大胆实践,提出了把固察公路绿化工程作为展示后旗经济发展的“窗口工程”,作为干旱地区困难立地造林的“示范工程”,力争用2年的时间把固察公路建成一条绿色风景线。今年,我们采取了换土、工程队造林抚育、围栏保护和购买水车等多种措施,共栽植各类树木20.32万株,其中垂榆3200株,榆树5万株,杨柴15万株,共完成固察公路通道绿化造林25公里,折合造林面积700亩,成活率达到90%以上。

2、首次开展了阴山山地造林试验。为配合旗府搬迁,绿化美化新旗址,同时探索阴山山地造林的新途径。我们提出了在巴音宝力格镇北山坡开展山地造林试验的思路,经与有关领导和专家规划论证,从去年冬天开始整地,率先在全市搞山地造林试验,共栽植各类树苗5万株,其中榆树2万株,蒙古扁桃3万株,应用了多种抗旱保水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完成阴山山地造林300亩,成活率达92%,试验工作受到自治区和市林业局有关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3、继续大力推广人工接种肉苁蓉技术。我们通过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和组织农牧民参观人工接种肉苁蓉基地等形式,,大大激发了农牧民接种肉苁蓉的积极性,免费提供种子纸50万张,共完成人工接种肉苁蓉6000亩,使全旗人工种植肉苁蓉面积累计达到了1万亩。

(二)实施了四大工程

1、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我们将退耕还林工程列为春季造林的主要工作,超前准备,精心组织技术人员,经过实地踏查设计,科学编制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共完成还林1.05万亩,成活率达到90%以上。

2、实施了梭梭林鼠害治理工程。在去年防治的基础上,在任务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对鼠害严重的大哈拉扎嘎、西尼乌素、前达门嘎查和飞播区等林业重点建设区进行防治。从4月10日开始组织各苏木职工、牧民和边防部队等600多人,历时10天,共完成了防治面积30万亩,其中化学防治25万亩,生物防治5万亩,防治效果达到95%以上。共投放饵料胡萝卜12万斤,肉毒素350公斤。

3、全面开展了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今年在任务不明确的情况下,我们按照去年的飞播封育任务量进行了准备工作。通过到实地查看后,将飞播和封育的任务全部分解到了苏木镇,落实到了地块。从7月14日开始,用7天的时间完成飞机播种造林3万亩,共用杨柴、花棒、紫蒿、沙拐枣种子2.4万斤,同时,通过招标,组织施工队用2个月时间完成了10万亩的封育任务。

4、启动实施了种苗工程。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我旗下半年正启动实施了梭梭采种基地林木种苗建设项目,已完成围栏封育建设4万亩。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提供优良梭梭种子6万公斤,为全旗林业生态建设提供坚实的种源保障。

(三)强化了四项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一是把今年的林业生产任务全部分解到各苏木镇,列入实绩考核目标内容,层层签订了责任状,落实了责任制。二是在春季造林开始前,落实了春季造林和封育任务。三是今年,旗委、政府“两办”开展了林业生态建设督查2次,有力地促进了林业生产。

2、加大科技含量,强化科技支撑。一是制定了林业科技造林承包方案,成立了通道绿化组、山地造林组和各苏木镇造林组等8个造林组,抽调25名技术人员,抽调车辆7台,安排下乡经费4万元。二是大力推广了客土造林、座水造林、带土移植、生根粉和保水剂等抗旱造林技术和新产品应用,共推广科技造林项目4项,完成推广面积9500亩。

3、加强种苗的供应与管理。严把苗木质量关,认真核发“两证一签”,坚持用大苗、壮苗,发放合格证、标签、质量检验证书387份,累计供应各类苗木460多万株,其中乔木20多万株,灌木440多万株。严把了飞播种子入口、质检、包衣、比例、包装等五关,对飞播用种全部用种衣剂进行包衣,提高了种子保存率。

4、突出重点,加强了林业宣传工作。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共发表各类新闻和稿件78篇,发表宣传稿件43篇,其中自治区级发表4篇,市级15篇,旗级24篇;新闻报道35次,其中专题报道1次。印发《林业工作简报》41期。一是积极参加了全区第二届农牧业科技成果博览会,制作图文并貌的宣传专版4个,展出实物10种,散发宣传材料7000多份,扩大了后旗林业的知名度。二是在《内蒙古政报》、《内蒙古年鉴》和《内蒙古林业》上刊登了彩色专版,扩大了宣传层面和范围。三是加大了林业科技推广的宣传,大力引导农牧民科学、节水造林,共印送科技下乡2次。组织有规模、有声势、有影响的森林资源保护宣传活动2次,制作固定宣传牌10个。

(四)突出了六项重点工作

1、加强了工程项目的争取和实施。今年我局共争取投资项目5个,争取投资1157.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995.4万元。天保工程867.4万元,公益林建设投资67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538万元,事业费投资到位194.4万元;退耕还林工程投资130万元;梭梭林采种基地建设工程投资11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90万元;森林公安派出所建设投资2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6万元;鼠害防治工程国家投资22万元;造林补助费5万元。

2、突出了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一是加强了林木采伐管理。坚持伐前调查设计,伐中检查监督,伐后验收的原则。目前,共发放了采伐证42份,采伐总量260立方米,完成采伐更新造林11693株。二是加大了林业执法力度,对林木采伐、木材运输、木材经营(加工)进行了检查清理整顿,共查处涉林案件6起,其中滥伐林木案4起,毁林开垦2起。三是加大了禁牧管理工作力度。开展了多次专项检查,经常组织森林公安、林政人员会同各苏木镇护林员进行检查,共查处偷牧案件37起,处罚37人,罚款3500元,警告46人。

3、加强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一是积极开展了光肩星天牛的预防工作,对全旗的木材加工点和建筑施工现场进行了全面的检查,严格禁止从疫区调运木材。二是及时对山前榆叶甲虫害进行了防治,共完成防治700亩,防治效果达到100%。三是加强了森林病虫鼠兔害防治,完成秋季防治9万亩。

4、积极开展了全旗公益林林权证核发工作。一是专门召开了旗长常务会议,研究决定了收回草原证,核发林权证等有关事项。二是从5月20日开始,林业部门抽调了15名技术人员,分为5个小组,落实车辆5辆,筹集资金10万元。并从草原部门抽调了3名技术人员,配合林业部门工作。经过4个月的连续工作,率先在全市第一家完成了公益林林权证核发工作。共发放林权证990份,其中部级公益林761份,退耕还林229份;林权发证面积187万亩。

5、积极配合了人大代表评议林业局工作。一是认真研究,周密部署,做到了思想到位、责任到位和工作到位。二是在系统内层层开展发动,组织广大干部学习。端正了态度,摆正了角色,诚心诚意地接受了人大代表的评议。三是在认真自查的基础上,要按照代表在评议中提出的批评、建议和意见,逐条研究,拿出了整改方案,保证做到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6、加强了单位搬迁的准备工作,解决了职工住房补贴。一是单位搬迁工作。按照旗委、政府的统一安排,我局在党政综合大楼东侧建设了一座3000平米的4层办公大楼,明年元月份可以搬迁。二是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优惠政策出台后,我局按照旗政府的补贴精神,对购房的林业局干部职工全部每人补贴1万元,目前,林业局干部职工已登记、购买住房38套,林业局预付了购房补贴款47万元。

退耕还林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洪水土壤侵蚀控制生态退化生态建设生态管理河道管理森林保护

分类中图法S422

1998年长江肆虐的洪水,牵动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百万军民的抗洪斗争的胜利,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并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洪水过后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在危难时刻中国人民所迸发出的无与伦比的团结奋战精神的自豪,也留给了我们深刻的教益与反思。

今年的洪水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气候异常和地质地貌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又有人为因素的作用。在人为因素中,有工程技术的问题,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的后果。

1环境脆弱,气候异常是洪水形成的自然因素

(1)长江流域降水丰富,分布不均,全年80%的雨水集中在8~9月。加以今年气候异常,由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导致长江流域出现了3次持续大范围强降雨过程。今年入汛以来暴雨覆盖面大,同时,今年长江流域暴雨移动方向是由中上游向中下游移动,因此引起干支流洪水遭遇,洪峰叠加,这是造成洪水灾害的重要气候因素①。

(2)长江从发源地到入海口全长6300km。源头平缓、广袤,上游为高山峡谷和陡峻的山地地貌,年轻的山脉,松散的岩体,脆弱的环境和独特的地形,在地质构造运动和重力的作用下,是地震、滑坡、泥石流的多发地区,也是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最大的地区。上游几条主要河流的落差比降均在144~485m/100km之间。穿过三峡,宜昌以下中下游地区河流落差比降仅为2.8m/100km,排水不畅。著名的荆江位于此段。上游携带大量泥沙的洪水,沿上游一泄而下,在江汉平原沉积下来,湖泊淤积,这些都是长江水患的自然因素[1]。

2盲目围垦,违章建设,分洪蓄洪区难以启用

洪水位升高的因素很多,其中分蓄洪量的差异具有重要作用。1954年,由于中下游堤防围垸的抗洪能力较低,许多堤防围垸自然溃口,为了降低洪水位,除运用荆江分洪工程外,又在很多地方扒口分洪。溃口和分洪的水量达1023亿m3,其中起到有效削减洪峰的容量约为700亿m3。根据1998年的洪水来量,如果要维持1954年的水位,需要有效分蓄洪量约为400亿m3。但1998年的分洪溃口总量仅约

100亿m3,其中有效削减洪峰的容量约为50亿m3多,这样减少分洪量约为350亿m3,约相当于减少洪水淹灌面积46.7万hm2(700万亩)。国家曾规划过数十处分洪、蓄洪区,并对蓄洪区内人民生产、生活作了规划和安排[2]。但是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分洪区内不仅开垦种植,同时修建了永久性的建筑、企业工程设施,如果按原定计划分洪,将遭受很大损失;如不按原定计划分洪,势必会使水位提高,使堤防经受超过设计标准的洪水位,承担极大风险。考虑到1998年洪水比1954年小,以及军民团结抗洪的巨大潜力,中央毅然决心严防死守,力争减少溃口和分洪的损失。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决定,但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3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助长了洪水肆虐

长江流域在历史上虽曾多次出现过水灾为患,但现在的形势是近年来洪水出现的频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同时,与长江历史洪水相比,今年属中等水平。但中下游沿江常时间维持高水位,普遍超警戒水位,大部分地区洪水位超过或接近历史最高。这种中流量、高水位、大灾害的特点是与人口的增长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建国初期对人口问题的错误理解导致了人口的失控。我国人口从清初不到1亿人口,到乾隆年间人口已达3亿多,到抗日战争开始,全国人口已达4.5亿。而到1991年,仅长江流域人口就有3.97亿。长江流域总面积只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18.8%,却哺育了全国1/3的人口。人口的压力,经济的增长,加上长期以来片面地强调以粮为纲,促进了盲目的毁林开荒,坡地耕作,围湖造田,湿地退化,草场超载,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造成了土地覆被格局的变化,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3.1森林滥砍乱伐

森林有巨大的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作用。森林的复杂立体结构能对降水层层截持,不但使降雨发生再分配,而且减弱了降水对地面侵蚀的动能。据研究,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年林冠截留量平均值变动在134~626mm之间,林冠截留率平均值变动于11.4%~34.4%,平均为21.64%。森林枯落物的持水量为本身重量的4倍,并借助于良好的土壤结构将地表径流转化为地下径流。在雨季,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洪峰流量,延缓洪峰到来时间,在旱季,能增加枯水流量,缩短枯水期长度。且无林和少林地区的洪峰进退迅猛,加大了洪水的威胁。滥伐森林不但消除了森林的固氮作用,而且增加了地面的辐射吸收,使地面和土壤的温度升高,促进土壤中碳的分解释放,进而加剧“温室效应”,引起全球气候变化。气温升高又会导致蒸发量加大和降水量加大。据研究,气温每升高1℃,空气所含的水汽就增加一倍,从而增加暴雨成灾的可能性②。

森林的水源涵养作用因林分状况而有明显的区别。由于人为破坏,人工林年龄小,生长率低,蓄水固土能力差。以马尾松为例,低质低效的马尾松林生物生产力仅为优良林分的1/9。由于优良林分有较好的乔、灌、草和死地被物的覆被,其生物层在一次降雨中所拦蓄的降雨量是低效林分的6~10倍。优质林分由于非毛细管孔隙度大,最大降水储存量大约是低质低效林的4倍。20年的优良林分在一次暴雨中多截留76.8mm的降水。低质低效次生林每平方公里每年地表径流量比优良林分要多10万m3。据此,10万km2的森林就可多蓄100亿m3的水③。

我国现有森林面积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恰恰是这次洪灾最严重的两条河流的上中游地区。由于长期以木材生产为中心,重采轻育、重取轻予,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黑龙江森林覆被率由1949年的53.4%下降到1993年的35.55%;有林地中可采的成过熟林面积由1948年的50%下降到1993年的13.3%。蓄积量由1948年的76.6%下降到1993年的20.6%;林分质量也明显下降,每公顷平均蓄积量由开发初期的199m3下降到现在的100m3;珍贵的红松林蓄积量减少了85.4%,阔叶林蓄积量减少了87.8%。我国西南川西滇北的森林分布于高山峡谷地区,不仅以丰富的物种组成、多样的生态系统类型和巨大的生产力享誉中外,同时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环境保护作用。然而,自50年代起,这里的森林也经历了浩劫。特别是60年代中期开始的三线建设,进一步扩大和加剧了天然林区的破坏,这既涉及到西南林区(所谓金沙江林区开发会战),也涉及到大兴安岭林区(所谓大兴安岭林区开发会战),正好都是今年洪水的源头地区。当时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人力物力,集中开发大江大河上中游地区的水源涵养林,在今天看来,简直是疯狂的行为,而在当时,却是作为国家建设的重大决策来进行的④。森林的面积和蓄积与50年代相比减少50%以上。地处长江上游的四川省已有50多个县的森林覆盖率只剩3%~5%。例如,阿坝自治州年木材消耗量超过年生长量的4倍以上。有些林业局实际上已陷入无林可采的境地。

3.2湿地湖沼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排水,围垦,开荒)

湿地包括湖泊、沼泽、泥炭地、海岸带、红树林、珊瑚礁等。湿地和湖泊是流域来水的“汇”和调节库,承担着蓄泄河川、维持流域水量平衡、降解污染物和提供旅游资源等作用,素有“地球之肾”的美誉。如淡水草本沼泽草根层和泥炭底层饱和持水量可达845%~970%,仅三江平原沼泽地持水总量达34亿m3。此外,湿地能提供多种资源;生物多样性高;调节气候,净化环境,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国际上非常重视湿地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并于1971年提出了“国际湿地公约”(RAMSAR)。该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政府间保护自然资源的国际公约。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参加了这一公约。我国湿地面积约

2500万hm2,占国土面积的2.6%(世界平均为6%),现已全面退化。当前,对长江中游不合理的垦殖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人类不停地沿河沿湖围垦,枝城至武汉500km的江段已基本围垦完毕,使调蓄洪水的能力锐减。据调查和不完全统计,建国以来有1/3以上的湖泊被围垦,围垦总面积达13000km2以上,因围垦而消亡的湖泊达1000余个。围垦使湖泊蓄水容积减少达500m3以上,这一数字相当于淮河年径流量的1.1倍,五大淡水湖蓄水总量的1.3倍,在建三峡库容的5.8倍。湖泊面积和库容的减少,直接导致江河来水无地可蓄。因此,同样流量的水量出现比以往更高的水位。湖南省的大型水库淤积严重的有5座,淤积量1.14亿m3,相当于报废了一座大型水库;中型水库210座,目前严重淤积的有35座;洞庭湖是我国唯一良好的调蓄湖泊,1825年洞庭湖面积达6000km2,到1949年只有4350km2,1958年减少到3141km2,到1978年湖泊面积仅存2691km2,比1949年减少了38.2%,比1925年减少了 55.2%。湖容水量由1949年的293亿m3下降到1978年的

174亿m3,下降了40.6%[3~5];由于泥沙淤积,湖底每年平均提高3.6cm;目前洲滩面积已达12万hm2,且每年以666.7hm2的速度扩大。在围垦和淤积的共同作用下,洞庭湖所损失的库容占其总库容的1/5;与1937年相比,洞庭湖出水口城陵矶水位抬高约2m,在相同水位下,汇洪水量减少2.5万m3/s,加大了水患潜在威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湖泊淤积害在中下游,而祸起中上游,如洞庭湖的泥沙82%来自长江中上游,而来自回水的泥沙只占入湖淤积量的18%。

3.3在片面强调以粮为纲的口号下不合理的耕作

长江上游的川江流域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古老的农业区,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5.6%。在巨大的人口压力下,区内垦殖率很高。如川西地区山高坡陡,可耕地很少,农民不得不在河川两岸开荒种地。长江上游约有70%的耕地是没有水保措施的顺坡耕作,尤其是大于25°陡坡地的垦殖较为普遍。全区旱地约有264万hm2,占耕地的53.8%,几乎都为坡耕地。金沙江、雅砻江和泯江流域坡度大于25°以上的旱地占34%,雅砻江达到45.6%。位于大渡河中游的峨边县和金口河区,耕地在25°以上的达到了70%~90%。据重庆地区调查,坡地耕作十分普遍,大于25°的坡地占总耕地面积的13.7%,5~25°的耕地84万hm2,二者合计占总耕地的89%。又据陕西省的调查,汉江、嘉陵江是长江的主要支流,在陕西境内的过境长度分别为654km和244km;流域面积近8万km2。在流域范围内,安康地区的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70%左右。35°以上的“挂牌地”占总耕地面积的23%;汉中地区镇巴县陡坡开垦更为严重,大于25°的坡耕地占63.1%,大于30°的占41.3%,45°以上的极陡坡石夹缝耕地占19.7%,其耕垦度大大超出了自然条件所允许范围。过度垦殖,往往伴随着林地减少,陡坡垦殖酿成水土流失严重。众所周知,水土流失是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当坡度大于20°时,侵蚀模数每公顷达到5000~6000t。根据三峡库区不同土地利用状况土壤侵蚀量的计算,林地、灌丛、草地和农地的年侵蚀量分别占三峡库区侵蚀量的6%、11%、23%和60%,入江泥沙的贡献率分别占6%、12%、35%和

46%⑤。长江中游的大面积垦殖已有近千年历史,枝城至汉口的250km江段能围垦的已基本围垦完毕,大大减少了洪水的容量[5]。

50年代,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面积29.95万km2,目前已达到39.3万km2,占流域面积的39.1%。长江上游以年平均6.8亿t的泥沙输入中下游,大部分沉积在荆江段和洞庭湖内。目前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55.18万km2,占流域土地面积的36.2%,年平均侵蚀土壤24亿t。每年都有几百万公顷土地退化,甚至形成裸岩。据施季森、张金池⑥报导,水土流失面积50年代为36.38万km2,80年代初为73.94万km2,并指出长江河道河床每年以1cm的速度抬高;湖南省由于不合理的开发,水土流失面积从50年代的1.1万km2增加到90年代的4.72万km2,有些地方形成了红色沙漠,湘、资、沅、澧四水输入洞庭湖的泥沙80年代比90年代增加了34.4%。研究表明,长江泥沙主要来源于嘉陵江流域、沱江流域、乌江流域和金沙江流域。据宜昌站测定,多年平均年输沙量达5.3亿t,水土流失主要物质来源于耕地,占入江泥沙量的60%~78%。由于长江夹带泥沙在长江入海口大量沉积,使得长江入海口北渊航道几乎近于闭塞⑥,使行洪能力大大减低。

在长江上游100万km2的流域范围内,根据调查统计,年均侵蚀量

15.68亿t,长江干流宜昌站的年均输沙量为5.3亿t,输移比为0.33。宜昌站以下,汉口站的年均输沙量为4.3亿t。宜昌和汉口间的差值主要是淤在洞庭湖。根据研究,洞庭湖平均每年入湖淤积量高达0.984亿m3,其中82%来自长江中上游,而通过湘、资、沅、澧四水的淤积仅占18%。

土壤侵蚀不仅造成中下游的淤积,同时减少了“土壤水库”的调蓄作用。据史学正等的推算,长江上游面积为100万km2,以土壤平均厚度0.78m计算,其土壤整个孔隙之和为1973亿m3,土壤水库的总库容量随着土壤侵蚀的加剧而损失严重。长江上游35.2万km2的流失区中,在年侵蚀总量为14.78亿t的条件下,其侵蚀模数就高达4200t/km2·a,相当每年剥蚀4.0mm的土层,即每10年减少21.97亿m3的蓄水能力。加之植被破坏以后,土壤裸露,雨滴直接打击在土壤表面,使土壤结构破坏,严重地阻碍了雨水渗入土壤水库,从而加剧了洪水的下泄[6]。

4以抗洪为契机,进行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我国生态系统失调的根本原因是人多地少。要进行生态系统的重建,必须与经济结构的调整相结合,把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相结合。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

4.1总体规划、综合治理

以可持续发展的原理为指导,把大江大河作为一个整体的大系统,从自然、社会、经济综合考虑,打破部门割据,统筹安排,进行综合治理、宏观调控;建立相应的管理和经营体制,妥善安排群众的生产和生活:过去流域机构管江不管湖,地方机构管湖不管江,农、林、水利部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职责不清,管理紊乱。在地方和部门利益驱动下,采取短期行为,缺乏长远打算。上游垦荒毁林,加大水土流失,中游围湖造田,大搞建设,不仅减少排蓄能力,并且在关键时刻,难下决断。今后要改变条块分割的管理机制,建立流域管理的统一协调的机构,对有关重大的生态建设和水利建设问题的决策,要进行宏观调控和监督。同时,要加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4.2大力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以小流域为单元,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进行立体布局、综合开发是我国山地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也是景观生态的主要研究内容。在今后的山区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中应予以大力推广和扶持。

推广坡地改梯田、坡地绿篱、横坡种植等措施;陡坡耕地要退耕还林;防止在三峡移民中造成新的生态破坏;停止三峡移民过程中实行简单的“后靠移民”的作法,后靠移民将加剧陡坡开垦。例如,据重庆市统计,三峡移民至今已开垦坡地

6700hm2,稍有不慎,将带来新的严重的水土流失。因此,应按照“三峡库区的生态功能分区”重新规划安置移民。

4.3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退耕还林,退耕还湖

退耕还林和退耕还湖工作势在必行。成功的关键在于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服务业和加工业转移和解决粮食及生活问题。在坡度大于25°的陡坡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段,应坚决杜绝开荒,已开垦的地段也要尽快退耕还林;在土壤和水利条件较好、坡度较缓、水土流失潜在威胁较小的已开垦的农地,可以实行林业和农业的综合规划,推行农林复合经营体系;对于目前仍然处于天然状态下的洲滩,为了发挥其调蓄功能和生产效益,应该严格制止盲目围垦,对已建圩区,应因地而异。对地势较高,圩内水利设施基础好,开发利用程度高,对调蓄、行洪无重大影响的圩区,原则上应继续予以保留,并进一步加高圩堤,提高抗洪标准;对圩区地势低下,有碍行洪和调蓄者,应采取果断措施进行调整改造。要把非蓄洪性质的围垦调整改造为蓄洪性质的围垦,并建设安全岛(台)、安全楼、物资和人员紧急转移公路等安全措施。当水位涨到一定高度,并可能继续上涨时,启闸或用人工爆破方式破口分洪;对圩堤单薄且水利设施不配套的圩堤,或已围圩滩是鱼类重要产卵场者,应有计划、有步骤地“退田还渔”。所谓“退田还渔”并不意味着将已建成的圩区恢复至建圩前的天然水面状态,而是在充分利用已建圩区设施的条件下,将原来封闭式的围垦种植,改造成半封闭型的筑圩养殖[8]。

4.4发展种草养畜

在雨量和相对湿度较高、日照相对缺乏、坡度较陡的山地和森林上限以上的高山地带,难以从事一般作物栽培的高原区,以及在雨量缺乏的干热河谷地区应发展种草灌,既能大幅度提高生物生产力,发展畜牧业,又能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是使山区早日脱贫致富并使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4.5加强林业建设

森林有巨大的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作用。我国现有森林面积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恰恰是这次洪灾最严重的两条河流的上中游地区。由于长期以木材生产为中心,重采轻育、重取轻予,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建议:

(1)加强天然林的管育天然林生物多样性高,层次结构复杂,有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在维护生态平衡中能发挥重要作用,是我国自然资源中的宝贵财富,目前已保留不多,不少地区实际上已无林可采。特别是在大江大河上游和沿河两岸地区,更应明确划分出水源涵养区,加强保护。应当认真贯彻天然林保护工程,一年内禁止进行任何形式的采伐,以便使长期遭到破坏的天然林得以休养生息。在此期间要抓紧制定天然林生态系统的管理办法和措施,以便逐步过渡到分别类型进行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建议在长江上游干流和支流两岸10km范围内建立部级永久性森林水源涵养区,禁止任何形式的主伐。地处长江中游的一些多雨中心,如南岭山脉北侧、雪峰山、武陵山、秦巴山、大巴山、桐柏山、天目山、五夷山、幕阜山等对长江水文影响很大的山地丘陵应大力发展水土保持林,使中上游地区防护林面积达到50%~70%;在中下游地区,用材林和经济林比重可少有增加,防护林比重不应少于林地的1/3。

(2)大力开展封山育林和次生林改造封山育林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加快山区绿化的重要措施;封山育林要以封为主,封管、抚补改相结合;对飞播林、生态脆弱地区的新林要实行常年封山,禁止人畜破坏,以便尽快发挥防护效益。

(3)开展群众性的造林绿化,加速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和公益林建设在土壤条件较差、植被恢复难度较大的地区,如石灰岩山区、退化严重的红壤丘陵以及石化沙化严重的地区,应加大投入,通过人工造林保证植被的恢复。造林工作应贯彻“乔、灌、草相结合;防护林与经济林相结合;封山育林与造林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人工造林禁止采用全垦、炼山等整地方式;要进一步优化和巩固已建成的长江防护林体系。在土层较厚和退耕还林的地方,可加大经济林的比重;在防护效益较差的经济林中补植生物绿篱,提高防护效益;造林树种要选取根系发达、枝叶繁茂、萌芽力强、生长快、寿命长、经济价值高的树种营造各种混交林。还可建设多林种复合型的森林,如防护—用材林型、防护—经济林型、防护—薪炭林型、防护—特用林型等,充分发挥森林多功能、多效用的特点。对已建立的防护林应进行调查,对其经营管理和生态功能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管理的措施方案。

(4)探索新的经营管理机制和模式原有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要精简,管理职能要从砍树到种树和森林管护;对转产的工人、职工、群众要妥善安排,给以出路,要组织剩余劳力开展多种经营,合理开发森林多种资源,特别是非木材资源;承包低质、低效次生林经营和荒山造林任务,实行股份制、承包制等多种形式,建立起灵活多样的管理体制,增强林业行业的活力和发展后劲;同时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探寻绿山与富民相结合的新模式。

(5)加大投资力度,拓宽筹资渠道除森工企业转产职工安置费用支出外,在上游地区造林绿化条件困难,费用较高,而地区贫困,自身缺乏财政支持能力,因此,除当地筹资和中央要加大投资力度外,应拓宽筹资渠道,吸引外资和内地沿海的资金。此外还要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确定公益林补偿渠道,按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由受益单位提供补偿金。

(6)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全民族森林保护意识为此要完善配套法规,加强执法和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应该从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上改变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坚决打击和彻底堵住滥砍乱伐和毁林开荒事件,严格执行森林法,一丝不苟地贯彻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确保大江大河上游和沿江两岸的森林不再遭到破坏。

(7)大力发展种草养畜在雨量与湿度较高而坡度较陡的山地和海拔过高的高原区,以及不宜造林坡地和干热河谷应种植牧草发展畜牧业,以大幅度提高生物生产力,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使山区人民早日脱贫致富,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6加强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建议尽快查清湿地退化的现状与趋势,调整和恢复河缘、河漫滩湿地和湖泊及沼泽湿地,合理配置湿地,增设不同类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开发前要严格进行生态学评价;提高湿地保护与开发中的科技含量,寻求湿地资源持续利用优化模式,以充分发挥湿地所应有的削减洪峰、蓄纳洪水、调节径流的功能。

4.7建立生态经济核算制度和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鉴于生态工程建设的长期性和全局性,通过政策、立法,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进行扶持。现在国务院在建立林价制度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实行森林资源有偿使用方面已有所规定。按照森林生态效益的高低对经营者实行补偿,这不仅对提高经营者经营的积极性是有益的,同时对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以全新的观念评价森林都是必须的,应尽快加以实施。这一制度在草地和湿地的管理中也应拟订出切实可行的规定,以便对整个土地利用系统的管理。

4.8认真贯彻法律政策,加强环境教育,提高环境意识

解放以来,我国制定了5部环境保护法规,8部资源保护法,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但是由于执法不严,群众法制观念淡漠,资源环境破坏屡屡发生。因此,必须加强执法力度,加强对执法的监督,以便坚决制止毁林开荒、陡坡开垦以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同时要加强宣传,提高群众的环境意识和法律意识。

4.9加强科学研究和新技术的应用

总结推广现有的科技成果;开展科技示范;围绕资源保护和生态工程建设急需的科学和技术问题,特别是对以流域为单元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的环境保护功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模式、流域治理的生态经济评价、资源计价以及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的经营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并建立和健全长江流域土地利用及基础地理信息动态遥感体系,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和监测系统,组织多学科的长期合作,协同攻关,研究长江洪水形成机制以及洪水形成中的水、陆关系、江湖关系,解决暴雨与洪水的准确预测、预报和预警。

参考文献

1杨玉坡等.长江上游(川江)防护林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2杨美卿.1998年长江洪灾分析:天灾与人祸.科技导报,1998(10)

3虞孝感,姜如虎,窦鸿身等.应重新审视中游长江治水战略.中国科学报,1998-08-26

4虞孝感等.鄱阳湖围垦对洪水影响和对策.中国科学报,1998-09-16

5贾全欣.长江水患为何多?中国改革报,1998-08-06

6史学正,梁音,于东升等.调用“土壤水库”是防洪减灾的根本之策.中国科学报,1998-10-2

第一作者简介

李文华,男,1932年生,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专业为森林生态学,并在自然保护、农林复合经营和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研究方面进行过多年工作。

①王礼先,张志强.森林植被变化的水文生态效应.见: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研讨会论文.1998

②东北林业大学.森林与环境及特大洪水的关系.见: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研讨会论文.1998

③曾思齐.98特大洪灾后的反思.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研讨会论文.1998

④沈国舫.沉痛反思,誓志护绿.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研讨会论文.1998

相关期刊更多

林业建设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河南林业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省林业局

林业经济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