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税收风险管控

税收风险管控范文精选

税收风险管控

税收风险管控范文第1篇

关键词:税收筹收;风险控制

1税收筹划的风险控制

1.1培养正确纳税意识

依法纳税是纳税人的义务,而合理、合法地筹划税收、科学按排收支也是纳税人的权利。树立合法的税收筹划观念,以合法的税收筹划方式,合理安排经营活动。只有合法性,才是税收筹划经得起检查、考验并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

1.2准确把握税法

准确把握税收政策也是税收筹划的关键,全面了解与投资、经营、筹资活动相关的税收法规、其他法规以及处理惯例,深入研究掌握税法规定和充分领会立法精神,使税收筹划活动遵循立法精神,才能避免偷税之嫌。

1.3关注税法变动

成功的税收筹划应充分考虑企业所处外部环境条件的变迁、未来经济环境的发展趋势、国家政策的变动、税法与税率的可能变动趋势、国家规定的非税收的奖励等非税收因素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综合衡量税收筹划方案,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为企业增加效益。目前,我国税制建设还不很完善,税收政策变化较快,纳税人必须通晓税法,在利用某项政策规定筹划时,应对政策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和防范筹划的风险,因为政策发生变化后往往有追溯力,原来是税收筹划,政策变化后可能被认定是偷税。因此,要能够准确评价税法变动的发展趋势。

1.4保持账证完整

税收筹划是否合法,首先必须通过纳税检查,而检查的依据就是企业的会计凭证和记录,如果企业不能依法取得并保全会计凭证或记录不健全,税收筹划的结果可能无效或打折扣。

1.5健全财务管理

税收筹划可以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加强财务核算尤其是成本核算和财务管理。税收的法规、政策在一定时期内有其一定的适用性、相对的规范性和严密性。企业要达到合法“节税”的目的,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投资方案、经营方案、纳税方案等方面税收筹划的同时,必然要依靠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才能使筹划的方案得到最好实现。

2进行税收筹划的对策

2.1企业设立前的税收筹划

(1)利用注册地(经营所在地)进行税务筹划。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为了鼓励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对设在不同地区的相同性质的企业的税收政策有明显的区别,作为一个企业,在其成立前,要善于研究国家的政策导向,充分利用这点进行税收筹划,去选择合适的注册地点,并将经营管理所在地也设在注册地。如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投产年度起,免征所得税两年——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在充分考虑了国家的税收政策的基础上,将公司注册地和经营所在地都选在了武汉东湖技术开发区就是其例。

(2)利用纳税人性质(内资或外资)进行税务筹划。在一定的时期,国家为了吸收外国资本,给予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税收政策不同,企业可以利用国家给予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税收政策不同而进行税收筹划。如外资企业的人员工资可以在税前全额扣除,而内资企业的员工工资税前扣除标准为800元/人/月;对于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限在10年以上的,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而一般的内资企业则没有此优惠。

(3)利用行业性质进行税务筹划。国家对不同的行业(产业),有不同的政策,有的是国家鼓励的产业,有的是国家禁止的产业(如小型造纸业)。如国家为了鼓励信息产业的发展,对软件企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2010年前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对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即征即退,由企业用于研究开发软件产品和扩大再生产。对新办的独立核算的软件开发企业自开业之日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所得税。在广告费的税前扣除上,一般企业只能在销售收入的2%内据实扣除,超过部分可无限期结转,而软件开发企业可自登记成立之日起五个纳税年度内据实扣除,超过五年的,按销售收入的8%扣除。这些政策的出台无疑将对我国的软件行业起到有力的扶植和推动作用。所以,企业在作投资领域的决策时,对各行业可享受税收优惠的比较应成为重要的决策依据之一。

2.2企业设立后的税收筹划

(1)企业设立后的,可以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进行税务筹划。

采用合理折旧方法减轻企业税负。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和提取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水平,最终影响企业的税负轻重,由于折旧方法存在差异,为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能。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企业在选择折旧方法时要考虑税制、通货膨胀、资金时间价值、折旧年限、各年收益分布情况等因素。由于资金时间价值因素的影响,企业会因为选择的折旧方法不同,而获得不同的收益和承担不同的税负。资金时间价值是指资金在时间推移中的增值现象。加速折旧法,早期提取的折旧额大,晚期提取的折旧额小,刚好与企业早期利润高,晚期利润低成比例配合,使企业各年的收益均衡分布,可以避免因企业某一时期收益过高给企业带来的高税负。

利用成本费用的充分列支减轻企业税负。从成本核算的角度看,利用成本费用的充分列支是减轻企业税负的最根本的手段。企业应纳所得税数额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和税法规定的税率计算求得。在税率既定的情况下,企业应纳所得税额的多寡取决于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多少。应纳税所得额则由企业收入总额扣除与收入有关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后计算求得。在收入既定时,尽量增加准予扣除的项目,即在财务会计准则和税收制度规定的前提下,将企业发生的准予扣除的项目予以充分列支,会使应纳税所得额大大减少,最终减少企业的所得税计税依据,并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

合理选择存货计价方法减轻企业税负。存货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消耗或销售而持有的各种资产,包括各种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产成品、外购商品、协作件、自制半成品等。存货成本的计算,对于产品成本、企业利润及所得税都有较大的影响。各项存货的发出和领用,其实际成本价的计算方法,可以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等方法中任选一种。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的会计政策一旦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2)利用公积金政策进行税务筹划。

取消福利分房后,国家为了推进住房货币化政策,鼓励职工自主购买住房,允许企业在国家规定的标准内全额扣除公积金费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在二00五年一月十日联合发文《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若干具体问题的指导意见》建金管[2005]5号中规定: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月工资基数,原则上不应超过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倍或3倍;职工住房公积金基本缴存比例为两个8%,有条件的企业原则上不高于12%。企业可以利用此政策,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在公司财力许可的前提下,采用最高的缴存比例和基数来进行税务筹划,以便在企业付出的成本相同的情况下,为员工谋取最大的利益;在为员工谋取最大的利益的前提下,企业付出最低的成本。

(3)利用个人所得税政策进行税务筹划。

2005年1月26日,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一个新的文件——《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对年终一次性奖金的计税方法做出了新的规定。

新的计算方法是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在实际操作中,纳税人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税方法的改变会直接影响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发放方法。随着新规定的出台,个人所得税的筹划方法也随之发生了变动。

3税收筹划应有系统的观点

税收风险管控范文第2篇

关键词:税务审计;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

税务审计工作能够为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与风险问题解决的思路,因此,大企业需要对税务审计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顺应国家税务改革的趋势和方向,调整自身的税务筹划体系和税收风险管理制度。税务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对企事业单位和纳税人应缴税款依法进行的审核、稽查,主要审核稽查的内容是纳税人是否依法纳税,依法核算和确认减免税等,其能够判断企业纳税人的纳税依据是否真实。因此,通过税务审计相关部门能够发现企业在税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并及时做出反馈,进行警示和公示,引起大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企业所有者的关注,并且通过对相关问题和税务账项处理情况的审计来查错防漏,保障大企业的税务管理安全。

一、文献综述

傅鐘漩、武辉和朱洪坤对大企业税收风险产生的原因展开分析,论述我国税收体制改革和税法变动给税务审计工作带来的影响,发现税务外部环境的变动与大企业自身的税务管理水平影响着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能力,税务审计工作能够作为补充来促进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1]。陈安石认为大企业税务风险的形成原因和相对应的损失是不同的,大企业税务风险的成因和大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规模有关,与税务风险意识和信息对称性相关[2]。郑波通过风险评定模型和税收风险评价方法对税收风险的评定结果进行划分,通过相应的系数表示大企业税务风险的特征[3]。黎涛、刘广新从市级税务局的角度对大企业行业税收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并构建税收风险识别模型,用单项风险积分表示税收风险规模大小,揭示税务审计对税务风险进行影响的机制[4]。李雨珊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存在的一些显著问题和大企业税收风险,如大企业税收管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水平相对缓慢,与信息时展速度不匹配等,这导致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难以适应时展变化,此外,现在所用的部分税收管理程序运行速度较慢、功能单一,这会导致税收风险管理质量难以提升[5]。

二、税务审计概述

(一)税务审计概念税务审计是纳税机关根据所搜集和掌握的涉税信息对纳税人递交的纳税申报材料及相关的各种税务信息进行科学规范的审计核查的过程,主要是对纳税人一定纳税周期内的纳税情况、税款申报的真实性进行审查和评定,深入挖掘和纠正纳税人税务处理的错误与异常,并且对纳税人展开实时监控。

(二)税务审计的原理税务审计的基本原理是税务审计机关搜集和整理被审计机构的财务数据、业务信息、税务申报信息、抵税处理等涉税信息,并将其作为被审计机构的税务审计证据,通过证据对照分析、发现偏差来进行审计评定,对被审计机构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进行评价。

(三)大企业税务审计职能税务审计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存在着协调统一的关系,大企业的税务审计职能主要分为三项。第一,根据大企业的纳税义务自觉履行情况展开评价,从整体上发现大企业日常税收征管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并且提出行之有效的管理建议,促进大企业税收监管质量的提升。第二,区分大企业主观故意和非恶意涉税的违法行为,分别开展税务稽查,对大企业偷税、欠税、抗税、骗税等行为的审查评价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具体化线索。第三,对大企业开展专业有效的纳税辅导,减少大企业日常税务管理过程中的漏洞和不足,降低税收风险发生的概率。

三、大企业税务审计的现状和风险隐患

(一)信息化转型的挑战大企业税务管理需要顺应信息化时展潮流开展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部分大企业正逐步普及各种信息化和数字化系统,但是这种变化会极大地颠覆传统的税务征管模式,对大企业提出更高的人才质量要求和内部控制体系要求。

(二)纳税人配合度不够大企业是国民经济体系中贡献较大的重要组织,所贡献的税收总额较大。因此,大企业是否能够真实主动地申报纳税对于税务监管工作十分重要。部分大企业对税务筹划和管理的认识和理解有待提高,会出现不配合税务审计机关的审查工作、不按时提交各种税务审计资料等情况。

(三)税收风险管理障碍大企业的税务风险来源较多,但是大企业自身的税务风险防控和应对能力也相对较高,因为财务账面核算和确认错误、账面差错等引发的税务风险损失对于大企业而言在其控制范围内,而因为经营管理者错误的纳税态度、不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造成的税务风险损失则会对其产生较为长远的负面影响。例如,当前部分大企业重财务而轻税务管理,不重视涉税合规目标的管理,导致税务风险管理存在诸多障碍和漏洞。

四、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大企业税收服务与管理工作交叉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工作在企业内部没有明显清晰的范围界定和操作上的细致划分,而大企业的组织管理规模庞大,业务经营涉及的区域广、业务层面多,导致大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开展难度大,部分隐蔽性税务风险发生后难以第一时间被确认和发现。

(二)大企业税收风险分工合作机制不完善当前,大企业税收风险的分工合作管理机制不健全,大企业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和审计稽查部门的税务风险管控还没有实现协调统一。另外,大企业的税收管理部门与税务稽查局当前也仍然处于独立办案的阶段,还未实现各项涉税信息的共享。

(三)大企业税务处理环境复杂性增强大企业的组织架构庞大,经营业务繁多,税务处理只是众多财务会计工作中的一项管理工作。而随着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和国际化改革,大企业税务处理的环境越发复杂,更容易出现操作性风险。

五、基于税收审计的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大企业税务风险审计管理机构为了保障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质量,提升大企业税收风险预测和示警防控的效率,应面向企业建立健全完善的税务风险审计管理组织机构,实现其与审计稽查部门的合作联动,有效提高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效率。由于大企业较大的税收贡献度和规模,大企业对整体的税务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加速推动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组织机构的变革。我国应立足当前大企业纵向发展的特征,建立起扁平化的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机构,由大企业总部所在当地的税务总局担当起大企业税务管理的职责,制定各种科学合理的税务风险管理战略,推行和执行各项任务,并且成立地方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局的执行部门。另外,还要进一步推动税务风险管理的纵深发展,建立起纵向协调机制,推动大企业税务审计和税务风险管理各部门的联动,建立起常态化的协调合作机制。例如,在整理涉税信息和审计证据时,下一级的税务管理部门应汇总信息,并将其上报给税务机关和审计机关,构建起完善的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二)制定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税收审计工作流程为了保障税务审计职能的顺利推进和高质量开展,税务审计部门应制定完善和规范的税收审计工作流程,发挥税收审计工作在大企业税务风险监督管控工作中的作用。首先,需要对原来大企业税务审计工作中的漏洞和不足进行针对性改革,补上审计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建立起完善健全的税收审计工作流程。其次,需要进一步完善税务审计工作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根据实际需要和工作情况编纂大企业税务审计工作的操作规则和工作流程手册,要求各级审计机关对大企业的财务报表展开审计时严格按照标准化的税务审计工作流程手册进行相关操作,有效增强税务审计程序的规范化程度。再次,需要推动税务审计技术和方法的优化,以适应不断优化和变化调整的税务审计工作流程,尽量避免各种随意的审计操作。各税务审计部门应构建起智能化的审计技术体系,并联合大企业推动大企业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ERP)税收系统的建立和运行,全面提高大企业税务风险预测和防控效率,保障税务管理环节和审计环节中各项问题和风险隐患得到及时拦截和控制。

(三)构建大企业税务风险常态化预警报告机制大企业需要构建起常态化的税务风险预警和报告机制,切实有效地提升对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首先,大企业需要选定相应的税务风险预警指标,构建起较为全面和完善的税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6]。其次,大企业需要应用大数据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等构建起常态化和实时运行的税务风险预警监测体系,动态监测大企业的各项税务处理工作和涉税信息,通过涉税信息和税务风险预警指标的对比,分析审计部门所出具的具有相应意见的审计报告,及时发现和定位大企业的税务风险,并开展相对精确的税务风险评估工作。与此同时,大企业需要通过互联网技术增进企业内部各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提高部门间沟通的效率,保障税务风险预警机制在企业内部的全面贯彻实施。

(四)加大税收审计专业队伍培养建设力度立足于税务审计,大企业全面提升税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增强税收审计专业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力度,建设一支现代化、审计操作熟练、整体职业素养较高的专业化税务管理队伍[7]。在原有的人才结构基础上,大企业需要根据税务管理和处理工作的变化及时制定全新的税务人才队伍知识和技能结构体系,按照全新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培养大企业的税务管理人才。例如,信息化时代,税务管理人才需要快速掌握各种数据分析软件的操作和使用技巧,因此需要通过内部职业技能培训的方式来全方位提升税务管理人才的专业技能,推动其思维模式的转变,使其能够尽快适应新时代的税务审计要求,提高税务风险敏感性。

(五)大力推动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时代,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还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各种先进技术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资源。为顺应时展趋势,在税务审计的基础上提高税务风险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大企业需要大力推动税务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构建起一个业财信息数据共享的服务中心和智能报税系统,有效提高大企业税务管理效率[8]。另外,还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大企业的税务信息查询、联网电子申报和税务风险自动筛选系统,大企业可以直接在线上申报纳税,通过自动化税务风险筛选系统,筛选数据库中潜在的税务风险,并且发送预警信息到大企业的移动管理终端,提高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效率。

六、结语

大企业在开展税务风险防控和管理时需要树立正确的税务审计思维,将税务审计工作放在税务风险防控和管理的核心地位,建立起内部和外部完善且系统化的税务审计体系,监督审查大企业存在的各种税收筹划问题和税务风险问题,有效降低大企业税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损失。基于此,以税务审计为中心,大企业进行税收风险管理,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税务风险审计管理机构,主动开展内部税务监督并接受外部专业审计机构的监督审查。其次,大企业需要制定完善和规范的税收审计工作流程,建立税务审计工作和风险防控工作的标准化规章制度与流程体系。再次,大企业需要建立起税务风险常态化预警报告机制,根据审计结果及时示警风险。最后,大企业需要全面加大税收审计专业队伍的培养建设力度,并大力推动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以有效提高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傅鐘漩,武辉,朱洪坤.建立税收内外风险防控协作机制的实践与思考:以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为例[J].税务研究,2021(8):123-128.

[2]陈安石.高新技术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研究:以HT公司为例[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0):63-64.

[3]郑波.大企业税收政策确定性管理的现实思考[J].税收经济研究,2020,25(6):85-91.

[4]黎涛,刘广新.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研究(上)[J].注册税务师,2020(1):58-60.

税收风险管控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并购;企业重组;税务问题

企业之间通过并购重组虽然实现了实力的扩张,为企业带来了很多的经济效益,但企业若想走上平稳可持续发展,应该要重视并购重组中所出现的问题,才能促使企业更好发展。

一、相关概念辨析

(一)企业并购

韦斯顿协同效应理论认为并购会带来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提高,最明显的作用表现为规模经济效益的取得,常称为1+1〉2的效应。企业并购包括兼并和收购两层含义、两种方式,即指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企业并购主要包括公司合并、资产收购、股权收购三种形式。通过企业并购,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获得规模效益。此外,还有助于企业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致力于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进而减少竞争对手,在同行业中占据一定的位置。成功的企业并购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素质和扩大证券市场对全体企业和整体经济的辐射力。

(二)企业重组

企业重组,也就是指对企业的资金、资产、劳动力、技术、管理等各要素进行重新配置,构建新的生产经营模式,使企业在变化中保持竞争优势的过程。企业重组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企业重组是针对企业产权关系和其他债务、资产、管理结构所展开的企业的改组、整顿与整合的过程,以此从整体上和战略上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强化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推进企业创新。通过企业内部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和管理组织的重新组合以及通过从企业外部获得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和专长,培育和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重组的最终目的。

(三)税务风险问题

企业进行并购重组后,如果处理不好并购重组中的诸多问题,尤其是税务问题,将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诸多的风险。企业的税务风险问题主要是指企业的税收成本具有不确定性,进而致使企业的负债和税收不相符合。此外,由于各类会计算法和税法计算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进而导致企业的发展存在较多的税务风险。企业之所以存在严重的税收风险,主要是由于企业之间在进行并购重组之时没有进行较为科学的规划,使得企业目标较为分散。且并购双方未确立好相应的股权交易方式,加上税收政策的动荡和多变性,使得企业存在较为严重的税务问题。

二、企业并购重组的优势

(一)市场竞争激烈,并购重组优势大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进而也推动了企业并购重组的发展。众多的企业为了在信息时代占据市场优势,相互之间进行并购重组,进而优化企业自身的产业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纵观我国的企业并购重组市场,近年来一直处于直线上升状态。

(二)优惠政策,经济效益明显

为了完善我国市场经济结构,给并购重组的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也为了改善我国众多企业滥竽充数的现象,我国针对并购重组的企业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其中不乏各种优惠制度,这将有助于企业享受来自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为企业带来积极效应。

(三)监督力度加强,风险降低

为了保证企业并购重组后的资金交易安全和处理好税收问题,我国政府及相应的税务机关纷纷加强了对并购重组市场的监督,以规范企业纳税人行为,同时也助于保障企业利益不被损害,进而规避由于企业并购重组所带来的各类税务风险。

三、我国企业并购重组面临的税收问题

(一)税种

当企业进行并购重组之后,便会涉及资产的转让和受让等事项。其中资产又包括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在对这些资产进行转让之时,便会涉及企业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等。

(二)所得税问题

企业的所得税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接受捐赠所得等。其作为企业并购重组中份额占比最高的税,由于其额度较大,少则几亿,多则高达几百亿,如果企业在并购重组后缺乏有效的管理会计机制和合理的管控机制,这将会加重企业的税收负担,给企业带来诸多税收风险。

(三)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

当企业进行并购重组后,企业在并购重组后,会涉及资产的置换和收购,而这一系列交易都会涉及增值税问题。且还会涉及收购自然人股权、自然人股东用股权参与企业定增再融资等,这些都会涉及个人所得税问题。

四、我国企业并购重组的税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管理机构不合理,效益低下

分散紊乱不成系统的组织机构只会企业带来更大的风险,加速企业的衰退速度。就我国并购重组的企业发展现状来看,存在着内部组织管理结构不合理,管理层的管理能力低下,对自己所处的岗位认识不足,企业发展意识淡薄,使得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和企业的发展目标存在较大的差异,进而导致税务风险愈加严重。

(二)不健全的管理机制,加重税务风险

众多的企业之所以在并购重组后面临诸多严重的税务风险,主要在于企业的相关纳税行为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规定,存在应纳税而未纳税、少纳税等情况,进而导致并购重组的企业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刑罚处罚及声誉损害等风险,给企业带来诸多的不利。再则,由于企业的相关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没有认真了解和细读有关优惠政策,致使企业多缴纳了税款,承担了不必要的税收负担。此外,由于缺乏相应的税收风险评估机制,未事先做好相应的风险评估,并且一些风险管控大多只是流于形式上,风险评估预防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三)税务风险指标不合理,效用低下

企业之间进行并购重组时,由于众多的不确定和人为因素,加上各项风险考核指标的不合理,使得风险考核结果无法在最佳的时间内做出反馈,进而导致税务风险管理未能得到及时的解决,致使企业的平稳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

五、我国企业并购重组中的税收筹划优化路径探析

(一)完善组织机构设置,提高风险管理意识

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有助于规范企业员工行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企业的管理者身处管理层,应该要发挥带头作用和引导作用,积极关注国家各项优惠政策,加大政策宣传普及和风险处理宣传,强化员工的风险意识,让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能做到面临风险时能处乱不惊。再者,负责管理并购重组企业税务的工作人员在面对显露的风险之时,要及时做好各类信息的反馈和沟通,对存在的风险作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及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出补救措施,规避不必要的风险,尽量减少企业的损失。

(二)建立风险预估机制,组建专业团队

税务风险千变万化,情况随时在发生变化。通过建立专门的风险预估机制,有助于企业的税务风险得到及时解决。此外,组建专业的税务管理团队,针对性解决问题,全身心投入到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中,更加利于风险的处理,实现更加科学、规范性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且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对于国家相关的优惠政策、法律法规会有一个更加专业、全面的了解,然后不断对企业的相关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这将有助于最大化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合理避税,不断缩小企业缴纳的税费,进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助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高科技技术投入,及时反馈

大数据信息时代,应该要充分利用好国家所提供的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把现代高科技技术运用到企业的税收风险管控之中,加大对税收的全面管控。此外,高效有力的信息反馈技术将有助于及时反馈企业并购重组中所面临的问题,并让一些潜在的风险得到解决,进而降低由于风险所带来的利益损失。并且在当今时代,谁先掌握高科技技术,谁将占据市场的主动权,获得最佳的发展时机,进而为企业谋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平稳可持续健康发展。

六、结语

解决好企业并购重组的税收问题,将会给企业带来更加客观的经济效益。尽管我国现已针对并购重组的企业做出了相关规定,且制定了相应的税收政策,但由于税收工作的多变性和市场的不稳定性,使得众多并购重组的企业在处理税收问题之时面临诸多困难。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众多的税收问题将不断得到合理的解决,助力并购重组的企业走向更好的道路,获得更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笑妏.我国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与控制[J].纳税,2019(24).

[2]王碧莹.我国企业并购重组税收问题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21).

税收风险管控范文第4篇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税收风险

在如今我国快速发展背景下,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我国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与重点。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会涉及不同的税种种类,其中土地增值税在其中占据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不断发展,使得房地产开发企业面临一定的土地增值税税收风险,风险的产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基于此,为增强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社会市场当中的竞争地位,需要及时做好土地增值税税收风险与筹划工作。

1房地产开发企业加强土地增值税税收风险及筹划的重要作用

1.1减轻税收负担

土地增值税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税种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近几年我国的发展中不难看出,房价处于上涨趋势,同时政府供应土地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但是土地价格上涨的幅度落后于房价上涨的幅度,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土地增值税不断增加。同时我国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活动的宏观调控,限购政策纷纷落地,使得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创造的利润正在不断下降。为增强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社会市场当中的竞争地位,房地产开发企业需要及时做好土地增值税税收筹划工作,尽最大可能减轻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收负担。

1.2减少税负风险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企业当中展开财务管理工作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杜绝偷税逃税等行为的发生。尽管我国从宏观角度出发,在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价格上涨等问题,出台相应的政策或者规定,能够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监督与管理。但是受到开发企业当地地域环境的影响,房地产企业在实际运营当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疑难问题。因此,需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相关土地增值税的税收筹划安排。

2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税收风险因素

2.1前期准备工作影响

前期准备工作是影响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税收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房地产开发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得到更好发展,需要及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针对各方面土地增值税内容有明确掌握,从而不断降低自身风险的产生。但是,大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中不难看出,在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也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增值税受到影响,面临一定的税收风险,这一问题的出现,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发展产生严重制约。

2.2工作人员能力影响因素

土地增值税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当中的一个重要税种,尤其是经历了“营改增”时代税务制度的变革,土地成本由原来的全额扣除变为增值税时代的扣额法,由此带来计算土地增值税加计扣除的变化,财务人员由于理论水平制约,造成接受能力有差异,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税收风险。另外房地产开发项目预售阶段,预缴税金计算方法与原来营业税时代,造成的差异也会给企业带来少缴税金的风险,甚至直接影响企业的信用评级,也会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

3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税收筹划

3.1加强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当中,针对土地增值税工作,会制定相应的税务管理体系,同时有关部门需要针对土地增值税税收筹划制定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这样税收筹划的管理目标以及管控要点能够得到稳定,使税收筹划工作效果得到保障。其中最为主要的是,针对相关的法律法规需要充分利用,从而针对税收筹划工作实行多元化的监督与管理工作。特别需要加强对项目前期的准备工作,比如针对在项目的前期土地增值税筹划工作中,针对规划地区所处的环境进行及时分析与了解,同时根据土地增值税以及税收优化政策的实际情况,对税收筹划工作进行调整,从而明确项目外包工作,从承包方式角度考虑税收筹划。如果属于合作建房,那么要充分利用政策与条例,在项目建成后,根据一定的比例,展开相应的分配工作,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纳税义务最小化。在这一过程中,针对税务部门以及工商部门,需要及时做好沟通与管理工作,从而使得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税收筹划工作能够顺利开展。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前期的合同签订问题进行充分考虑,在合同签订过程中,需要保证房地产企业当中的专业财税工作人员以及律师等参与到其中。针对合同当中条款进行明确分析与掌握,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从而给出有效解决措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合同条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3.2提升工作人员能力

为使得房地产开发企业内的土地增值税税收筹划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同时不断提升税收筹划工作水平,需要保证企业内的各个工作人员,针对土地增值税税收筹划工作有着正确认识,加强对税收筹划工作的重视程度。能够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对土地增值税税收筹划工作制定明确目标,从而使得土地增值税税收筹划工作能够得到更好落实。在加强对土地增值税税收筹划工作的重视程度中,可以从以下两点开展。第一,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内的会计制度需要进行完善,将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管理制度作为切入点,保证房地产开发企业当中的会计核算各个工作环节,能够实现集中的管理与监督,不断提升核算项目水平与能力。与此同时,结合市场运营发展情况,构建完善的经济运营管理规划与策略等。第二,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内的财务工作人员以及税务筹划工作人员,需要保证能够拥有较强的专业素养与能力。针对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做好教育培训工作,不仅需要加强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同时还需要培训工作人员相关的土地增值税知识,针对教育培训工作,需要及时进行考核,这样才能了解工作人员对有关土地增值税知识以及工作的了解程度,保证土地增值税税收筹划工作的顺利开展。

3.3加强项目建设阶段筹划工作

房地产开发企业如果想要对土地增值税税收管理项目进行夯实,那么需要在企业当中,将管理机制以及控制机制进行落实与完善,针对项目成本及时做好税务筹划监督工作,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清算工作的真实性与合理性,达到减税效果。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获得某块土地的使用权之前,需要及时支付相应的费用以及资金,比如,支付出让金、契税、耕地占用税等。在这一过程中,房地产开发企业内的财务工作人员需要肩负起自身责任,针对其中的凭证展开集中监督与管理。将不同项目的花费与支出,需要及时记录在项目当中,保证管理工作有序进行。根据负债方式,加强合理性资金筹集工作,不断提升土地增值税税收筹划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总而言之,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建设阶段的土地增值税税收筹划工作,需要加强监督与管理,保证税收筹划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税收风险问题的产生。

4结论

综上所述,土地增值税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税种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税收当中,经常会面临不同的风险,风险的产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基于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税收风险进行分析与研究,针对风险给出有效措施与筹划方案,从而实现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银锋.土地增值税清算方法在实务中的应用及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17):91-92.

[2]陈晓东.房地产开发企业营改增后土地增值税税收风险及筹划[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4):47-48.

[3]谢勇.“营改增”条件下房地产开发企业增值税税收风险管理探讨[J].纳税,2019,13(8):28,31.

税收风险管控范文第5篇

2013年市地方税收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地税局和市委、市政府对地税工作的要求,重点在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不断提升依法治税能力,不断优化信息管税机制,不断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工作,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速推进地税事业的科学和谐发展,为市加快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3年市地方税收工作的总体目标:一是以加强税收数据统计、分析、应用为重点,正确判断和把握经济税源发展形势,确保地税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二是以防范税收执法风险为重点,不断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全面提升依法治税的能力;三是以推广应用2009版MIS系统、做好市级数据大集中为重点,不断优化信息管税机制,着力提升地方税收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四是以优化和改进纳税服务为重点,不断提高服务纳税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五是以加强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监督为重点,不断推动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打造一流的干部队伍;六是以加强地税文化建设为重点,努力建设和谐地税。

按照总体要求和基本目标的要求,2013年市地方税收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坚持组织收入中心,加强税收分析,促进地税收入与经济稳定增长

2013年,省局市下达给市地税局的收入任务是亿元,同比增长%;市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是亿元,同比增长%。从经济环境看,影响全市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还很多,经济回升内在动力仍然不足,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全市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特别是一些重点企业在金融危机中遭受了重创,影响了税收增长的稳定性。从政策上看,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和结构性减税政策,还将在一段时间内造成政策性减收。从税收征管上看,自2008年年底遭受金融危机以来,全市地税系统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深挖税收征管潜力。因此,2013年依靠加大征管力度促进收入增长的空间已不大。但全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速度的压力很大,需要大量财力保障,全市地税系统要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全面贯彻落实组织收入原则,进一步提高收入质量,切实做到应收尽收,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税收任务,为市加快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做贡献。在组织收入工作中,要以加强税收数据统计、分析、应用为重点,不断提高税收分析预测能力,牢牢把握组织收入主动权。要加强日常税源调查,按月召开收入分析会,加强地方税收主要税种和相关经济指标的比对分析,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动态,提升税收弹性和宏观税负分析的水平;加强对部门信息、行业信息的收集,提升行业税负分析、微观税负分析、征管质量分析水平;及时关注纳税人各类信息变化情况,加强对纳税人生产经营能力和纳税能力的分析;强化收入监控,加大对重点税种、重点行业、重点税源户的监控力度,切实将税收分析作为促进组织收入的一种重要手段,做到应收尽收。

二、坚持依法治税,规避税收执法和管理风险

坚持依法治税,规避税收执法风险。认真落实组织收入原则,做到依法治税、依法征管。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各项税收政策,确保税收调节经济的职能得到充分发挥。加强税收风险管理和控制。当前的税收征管活动中,由于人少户多,征纳双方矛盾依然突出,税收执法风险和管理风险仍然较大。要将行业税收管理纳入税收风险预警管理体系,采取有针对性的税源监控措施,科学合理地配置税收管理资源,将有限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用到“刀刃”上,不断提高税源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最大程度地防范税收征管风险。进一步完善执法岗责体系和整合业务流程,深入抓好税收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责任追究制的落实,加大税收执法责任追究力度。扎实开展税收执法检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认真开展税务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加强税收执法监督和行政复议人员培训。认真执行重大税务案件集体审理制度。健全税收政策执行情况反馈机制。做好税务行政复议、行政处罚、行政赔偿以及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完善等工作。

加大稽查工作力度,大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稽查工作要做到“三个结合”、抓住“两个重点”、实现“一个目标”,即做到“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与当前税收经济形势、税收工作三个结合”,抓住“税收专项检查和专案检查”这两个重点,力争实现“打造一至两个在全省有影响力的精品案例”的目标。健全和完善稽查工作制度,进一步推进稽查与相关部门的协作机制。严格稽查执法与监督,深入落实税收执法责任追究制。完善稽查与征管和征收的协作机制,探索稽查与征管的协作管理办法。加强稽查人员培训,在学习好各项税收法律法规的同时,加大2009版MIS系统的培训力度,增强稽查局全局职工对熟练应用MIS的能力,提高全市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专项检查工作的能力。继续抓好分级分类稽查。大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结合以往税收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以税收专项检查、专项整治和大要案查处为重点,加强对特殊、敏感行业的税收检查,推动税收专项检查向纵深发展,严厉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按照省局要求,积极开展全市稽查体制改革工作。加大稽查案例分析和曝光力度,以查促查、以查促管。

加强税收法制宣传教育,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坚持个性化宣传与大众化宣传相结合,将税收宣传工作覆盖到各个工作环节和广大纳税人,不断建立健全税收宣传机制,一是健全税收政策传导机制。加强对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辅导力度,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导向作用,要广泛借助会议、资料、宣传栏、电子触摸屏等和报刊、电视、网站、报纸等传媒加大税收政策宣传的力度,积极组织好各种面向纳税人的税收辅导、培训,使广大纳税人能正确执行好各项税收政策,提高税法遵从度。二是要加强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宣传,使纳税人全面了解其在纳税过程中所享有的权利,增强纳税人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也方便其准确、快捷地完成纳税事宜,促进纳税遵从度不断提高,将纳税人承担的税收风险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让纳税人规避税务行政处罚。三是把加强税收宣传作为优化税收环境、树立地税形象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及时做好各项税收新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认真开展第19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活动。进一步加强地税调研工作。认真办好外部网站和《地税》刊物,大力宣传地税“四个文明”建设取得的新成果。

三、优化信息管理机制,全面实施税收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

(一)优化信息管税机制,全面防范税收风险。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一一三”的工作思路加强税收征管建设,一个主题即:信息管税,一条主线即:全面税收风险管理,三个重点即:加强税收征管、规范执法、促进遵从。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为重点,以对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为主线,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完善税收信息管理机制,健全税源管理体系,加强业务与技术的融合,不断提高税收征管水平。按照“分段实施、制度先行、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原则,积极探索实施全面税收风险管理,积极构建“二五一”风险管理工作模式,即“分两个体系(纳税遵从风险管理、税收执法风险管理),以纳税遵从最大化为目标,利用征管资源,以有效方式进行风险目标规划、识别排序、应对处理和绩效考评,根据风险等级高低合理配置征管资源,以不断降低纳税遵从风险、减少税收流失的过程。以规范税收执法为目标,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不断降低税收执法风险。建立五个风险管理工作机制(税收风险管理领导机制、税收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风险信息数据管理机制、风险管理识别机制、风险等级排序工作机制、风险应对工作机制、风险绩效评估机制),开发一个平台(常态风险管理平台)”。

(二)大力实施税收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坚持强化征管与优化服务并重。针对税收风险和征管漏洞,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大力规范税收秩序,积极做好风险防范、堵漏挖潜和增收工作。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遵循管户与管事、管理与服务、属地与专业、集体履职与个人分工、税源管理与风险管理、税源管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原则,继续探索按纳税人类型、行业分类,按税源管理环节实行专业化分工的管理模式,进一步规范税收管理员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和工作程序。抓好信息采集和共享,依靠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手段,严把数据采集关,重点保证2009版MIS系统对纳税人申报资料和财务报表的完整、及时、准确采集,结合数据分析和管理等工作,做好数据修正和垃圾数据清理,确保数据质量。积极推进部门信息共享。加强国税、地税之间以及内部上下级和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继续做好与财政、海关、工商、质检、公安、金融、保险等部门信息共享的协调工作,积极与地方政府联系,建立健全政府牵头的公共信息共享机制,主动、有效地获取第三方信息,推动“信息管税”的落实。强化征管基础工作。充分采集和利用工商、质检、经济普查以及国税、地税的户籍信息进行比对,发现差异及时核查,切实加强纳税人的户籍管理,防止漏征漏管。通过信息共享,加大国税、地税联合办税力度。推进国税、地税联合办理税务登记,联合进行个体户税收征管,以及联合开展评估等工作的探索。加强纳税评估,对重点税源和风险大的税源进行各税种综合评估;对风险较低的中小税源,税收管理员进行日常性、简易化评估。建立包括税源风险预警和应急反应机制在内的常态化工作机制,明确分工,加强部门协调,形成制度。严格欠税管理,严格控制新欠,大力清缴陈欠。加强对纳税申报的审核和税款缴库的监控,对于不按期申报、申报资料异常、申报不缴税或少缴税的纳税人,及时核实情况,采取措施防范欠税。强化大企业税源管理,制定大企业纳税遵从风险管理指引,建立风险导向税收管理机制,控制重大税收风险,引导企业提高纳税遵从度。加强大企业税收管理,以需求为导向优化服务,针对大企业特点提供个性化税收服务,以风险为导向强化管理,指导和帮助大企业建立税收风险内部控制机制。认真落实省局定点联系大企业制度,做好定点联系大企业的日常检查和反避税工作。加强中小企业税源管理,针对中小企业的不同特点,分别实施查账和核定征收管理方式。强化信息采集,摸索行业规律,实施分类管理,推进“以票控税”,有重点地开展纳税评估。对个体工商户、临时经营等零散税源根据征管条件,依法实施委托。

加强所得税管理。坚持组织收入原则,牢固树立不落实所得税优惠政策也是收过头税的思想。根据行业分布、重点税源、征管薄弱环节等情况,加强所得税收入分析。深入剖析所得税收入增减变化的原因。加强企业所得税预缴管理,保证税款及时足额入库。大力抓好企业所得税重点税源的管理,对重点税源实施全方位的监控。加强个人所得税分项目管理,找准突破口,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征管,确保个人所得税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用好各项所得税政策,进一步推进税制改革。进一步推进企业税分类管理,选择1-2个所得税负担率低的企业进行分析。加强税源分析管理,年度申报后全面引入项目管理理念,进一步加强个人工资薪金所得与企业工资费用支出的比对,广告费业务宣传费等跨年度使用的调查。进一步推进税评估工作。加强对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积极配合省级税务部门搞好高新企业、非营企业组织等的认定管理工作。加强建安企业及法人的管理。认真落实“四一三”思路,加强个人所得税管理。以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为基础,争取将所有扣缴单位纳入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继续抓好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强化高收入者的管理,做好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工作。加强以股权转让所得为重点的个人所得税管理。进一步强化劳务报酬所得和合伙企业的管理,特别是“大小非”法人减持股的调查,建立与证券、工商、银行等部门联系。深入开展个人工资薪金所得与企业工资费用支出比对工作。坚持不解地做好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的开具工作。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技术保障,用好现行个人所得税上线申报和企业所得税汇算软件,加快推进电子化申报。

加强营业税和其它地方各税费征管。认真贯彻落实营业税纳税人纳税申报办法。推行不动产、建筑业项目管理办法。积极做好房地产税税收评估体系的试点工作.认真落实税制改革工作。加强税收政策调研,把握税制改革方向。针对全市各地区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源信息不完整、动态管理不到位以及城乡结合部、新兴工业园区和部分企业的税源底数掌握不清等情况,继续在全市范围内继续开展土地使用税税源普查工作。初步建立起统一规范的土地税源数据库、土地税源变化信息采集和及时监测与快速更新新机制,积极开展税源分析和纳税评估工作,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堵塞征管漏洞,深化覆盖式管理,利用税源数据库逐步向房产税、土地增值税等税种管理联动迈进。继续贯彻落实新的车船税条例,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车船税征收工作。积极研究制订保险机构代收代缴个人机动车车船税管理办法。抓好和完善契税和耕地占用税征收管理工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减免税管理的有关规定。做好土地增值税清算工作。进一步加强总局回放的增值税和消费税数据利用工作。加强土地税收管理,加大土地税收源泉控管的力度,依法委托给国土部门在办理房屋及建筑物产权、土地使用权的权属手续时相关税收。加强税种分析,及时分析和发现征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准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收入增长。

加强发票管理。配合省局搞好2013年发票换版工作。以卷筒式发票的推广工作为重点,搞好推广、宣传、数据比对工作,为卷筒式发票的全面推广打好基础。继续与公安等相关部门开展打击倒买倒卖假发票的行动,净化用票环境,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做好发票刮奖及举报有奖工作。

加强国际税收管理。以强化反避税为重点,健全和完善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机制,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国际税收情报交换、涉外税务审核评税和涉外企业年检工作,积极探索与国税联合开展涉外税务审计工作,强化国际税收税源控管和收入分析。抓好企业境外投资税收管理与服务。加强对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档案管理及税务管理工作。大力加强涉外税收干部队伍培训,积极实施涉外税收专业化管理。

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做好2009版MIS系统推广应用工作,结合税收风险管理项目,一是完善城域网建设,强化网络安全,加强计算机病毒监控,确保MIS系统顺畅运行。做好当前网络环境的改造,正确划分各单位的网络节点数及部门安全级别,加强网络行为安全控制,将计算机病毒对系统运行的危害降到最低。二是加强系统运维队伍建设,为征收一线提高纳税服务质量提供技术保障。针对MIS系统的功能模块,按登记管理、发票票证、申报征收、稽查法制、税收会计五个模块分别配备运维人员,实行专人维护,及时解决系统应用中发现的问题,保障征收一线的纳税服务质量。三是积极做好税收风险管理项目开发工作,加强网络应用开发技术培训,完善市级数据查询应用,提高MIS系统数据的共享程度,减少各区县局向市局报送各类报表的工作,为基层减负。

四、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构建和谐征纳关系

以纳税服务“三个理念”为指导,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办税服务城厅建设,优化税收业务流程,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创造良好办税环境,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办税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让纳税人充分享受到更加规范、高效、便捷的纳税服务。不断拓展纳税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企业办税能力,努力实现纳税服务工作的新跨越。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优化服务促进企业发展。一是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扶持工业、服务业等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切实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共同为企业渡过难关出力。二是按照服务好大型企业的要求,对重点企业建立领导定点联系、重要事项专人全程跟踪办理制度。三是对全市重点税源企业和年纳地方税收上千万元的大户及上市公司实行税收缴纳的预警提醒,进一步促进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建立健全纳税服务制度,强化纳税服务考核,不断提高纳税服务水平。一是规范工作流程。按照服务纳税人、方便纳税人的原则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的服务要求,进一步优化整合纳税服务功能和资源,实行“单点接触、闭环运转”,避免纳税人多头跑;二是认真组织开展纳税服务工作。根据《纳税服务工作规范》和《纳税服务标准》,制订符合具体实际的纳税服务工作规划,细化目标和任务,明确重点和要求,定期分析纳税服务工作的情况和存在问题,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认真落实纳税服务承诺和各项服务措施,开展好纳税服务咨询、办税业务提醒、局长接待日活动,及时新的税收政策,年终对纳税服务工作进行考核。加强办税辅导,全面提高企业办税能力。以落实纳税主体责任和引导、规范办税人员行为为核心,切实落实好加强纳税人办税能力建设相关工作举措。围绕国家新近出台的税收政策、社会关注的热点、办税业务、地方税收工作中涉及广大纳税人的重点工作事项,组织召开宣讲会、制作培训课件,便于纳税人学习、理解和把握。建立纳税人纳税诚信档案,完善信用制度,对各类纳税人实行分类服务。

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牢固树立人才兴税观念。把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摆在突出位置,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做到满腔热情带队伍,深入细致抓队伍,严格要求管队伍,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地税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各级领导班子要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团结的要求,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感,始终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切实加强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团结和谐,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加强对后备干部和优秀中青年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营造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激励干部干事业、支持干部干成事业的良好氛围与和谐的工作环境,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从而推动地税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和落实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干部交流、挂职锻炼、任职回避制度和公务回避办法,以坚持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经常性地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干部职工自觉遵守爱岗敬业、公正执法、诚信服务、廉洁奉公的职业道德规范,发扬协调配合、相互帮助、和衷共济的团队精神,树立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营造民主、团结的氛围,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和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大力开展“学习型班子、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单位”创建活动。结合实际,将税收工作对干部培训的普遍性要求与特殊性要求结合起来,分层次、分类别组织开展全员教育培训工作,采取外部委培、内部岗位培训、上挂下派煅练、兄弟局对流挂职培训等形式大规模开展教育培训。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建设一支适应税收工作需要的业务骨干队伍。广泛深入地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继续大力开展“三优一满意”活动和“文明单位”、“文明行业”、“红旗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人人知荣辱、讲正气、比贡献、讲团结、促和谐的新风尚。

加强地税文化建设。将地税文化的理念与地税人的价值观、道德观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在税收实际工作中提炼地税文化精神,营造积极向上、快乐的文化氛围。弘扬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核心价值理念,发扬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继续创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建设载体,积极探索地税文化建设的新途径,打造具有特色的地税文化,形成人人参与,同心协力建设地税文化的良好氛围,着力培养广大干部“热爱地税、献身地税”的奉献精神,充分发挥地税文化在促进和谐发展中的作用,树立地税的良好形象。

加强机关党建工作。紧密结合实际,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机关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全面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树立税务机关良好的社会形象。不断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确保机关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加强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工作,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干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