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习课程论文

实习课程论文范文精选

实习课程论文

实习课程论文范文第1篇

本文作者:刘静安艳玲作者单位:大庆华凯石油化工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对整个专业实验课程进行整合和优化,增加了“三性”实验项目的比重。实验改革重点是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加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整合实验内容,形成理论验证、操作训练、综合训练渐进式、层次化的实验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未来学习者社会的和情绪的能力与技能的发展,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以及在复杂系统中寻求某种途径的能力,去探求、判断、组织和创造性地运用有关信息的能力将变得更加重要,因此在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等环节突出了“案例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强调面向工程实际,借助“案例式教学”较强的综合性和启发性、明确的目的性以及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努力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能力、终身学习的习惯、人际交往技巧和协作精神以及创新精神。课程设计是高等工程教育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它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一项综合性、创造性、设计性的大型作业。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时间(潮流计算、短路电流计算)4周。通过课程设计之后,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了数学建模的思路,提高了计算机编程能力和运用软件仿真能力,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了学生设计综合素质。

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创新手段

以“电力系统分析”的教学为例,该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在整个电气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对后续专业课程的进一步学习及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立了专业实践教学的跟踪管理机制。对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成绩评定方法进行改革,制定多元化的综合考试方法,主要采取平时跟踪考核(占20%)、实习日记(20%)、实践课程报告(占40%)和综合答辩(占20%)来评定学生成绩。以学生应该具备和接受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来构建课程体系。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而言,培养范围不仅要有一级学科“电气工程”的特色,应具备“强、弱电”的知识结构,而且也应当具备较广的人文、社会等方面的知识,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改善教学效果,在实践环节中引入了基于PSCAD的仿真实验平台,作为理论教学模块与动态模拟实验模块的中间过渡环节,有效地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优化课程结构和学生毕业考试体制,建立完善的系统。理论学习、实训操作的完成质量,作为学生推荐就业的依据,建立健全和改革学生毕业考核制度,也是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增加潮流计算仿真计算环节,将学员从复杂的公式和繁重的计算中解脱出来,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各种潮流计算方法,理解其优缺点,还可以通过修改模型参数,直观再现系统潮流过负荷、电压越线等状态,提高学员的综合分析能力。实际条件难以满足、系统的安全运行也不允许的大型实验,也可通过软件仿真来完成。通过设置具有综合意义的、前后有机联系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于实验课上集中练习、研讨,充分利用动模实验室主机联网功能,将多个此实验平台联机构成一个可变的多机环型电力网络,进行各种潮流分析实验,实现电力系统的检测、控制、监视、保护、调度的自动化等模拟仿真,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电力系统相关理论课程的理解,拓宽专业知识。

实习课程论文范文第2篇

1)教学内容增加,学时大幅压缩

测绘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日新月异,以3S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INSAR等为代表的现代测绘技术知识大量补充到《土木工程测量》课程中来。近年,几乎全国所有高校都对原有的专业计划进行了重新调整,调整的主要特点是增加课程数、压缩单个课程学时数。非测绘专业的《土木工程测量》课程学时数压缩尤其严重。笔者所在学校大约为32~40学时(包括理论和实验学时)。目前来说,仅能够保证基本教学内容,难以真正扩展与深入讲述专业测量内容。

2)教学内容严重滞后

目前,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仍是以水准仪测高差、经纬仪测角度、钢尺量距、经纬仪配合量角器测绘地形图为授课重点,对数字化数据采集、全站仪放样、GPS定位测量等内容则是浅尝辄止。教学内容滞后5~10a。

3)教学效果不佳

传统的“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方法依然普遍存在于《土木工程测量》教学中,导致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受先进测量仪器设备、高水平教材缺乏等的限制,教师只能以传统测量知识讲授为主,导致教师低水平重复劳动,创新性教学动力不足;学生接受知识方式快速转变,加上目前学风及专业思想认识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下降,教学效果不佳。

2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仪器设备老旧,实验内容无法满足人才培养要求

动态静态GPS、全站仪以及遥感技术已经成为国家基础测绘的主要仪器设备,也是目前测绘应用中主要的技术手段,而学校的实验内容中,仍然以DS3水准仪高程测量、DJ6经纬仪测角、钢尺量距、经纬仪测图为主要实践内容,显然无法适应现代测绘技术发展要求。

2)仪器设备数量少,学生无法深入学习

我校为工科院校,工程类的学生数量较多,同时进行实验、实习的学生较多,基本上6~7人共用一台仪器,小组成员无法得到充分的锻炼机会,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不强;而测量成果基本上是以小组成果提交,学生积极性不高,滥竽充数者也能蒙混过关。另外,由于全站仪、GPS等仪器数量较少,学生只能简单了解,无法深入学习。

3)无标准化实习场地,测量实习随意性较大

由于领导重视程度、经费等方面的原因,我校目前没有标准化实习场地,无法模拟现实测量环境,学生只能利用一些临时测设的控制点进行测量,其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无法衡量,随意性较大。学生无法深刻理解测量的内涵,无法真正掌握测绘的精髓。

3创新性教学培养

2013年我校增列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目前学校正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工程技术大学。学校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二三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即“一条主线、两个课堂、三大平台、四个结合”,不断强化工程素质。一条主线:即坚持“学以致用”理念,以基本素质、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贯穿教育全过程。两个课堂:即抓好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和科研课题立项,创立大学生科研创新创业活动奖励基金和实践创新学分。三大平台:即社会实践平台、工程训练平台、创新实践平台。学校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着力培养学生面向工程实际的实践能力。四个结合:即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相结合。构建创新性《土木工程测量》培养体系,符合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也是培养一流工程技术人才的必由之路。创新性培养体系包括“模块式”课程体系和“五轮驱动”支撑体系。

3.1“模块式”课程体系

要实现工程测量知识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构建适应于不同专业的创新性课程教学体系,不同专业既有对基础测量知识的共同需求,也有基于各个专业的不同测量技能和工程测量综合素质要求,本文提出“模块式”课程体系以解决不同专业对相同的测量基础知识和不同的专业测量技术需求。

1)测量基础模块

该模块为传统测量技术部分,主要讲授测量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方法,是从事任何测量活动、深入学习专业工程测量的必备基础,适用于各个专业。

2)综合应用模块

该模块为应用工程测量部分,是针对不同专业所涉及的特定测量技术和知识,适用于特定的专业或方向。该模块结合专业知识,针对各种实际工程测量,着重培养学生的大工程观,将“测绘意识”“、测绘技术”融入各项工程建设的“勘测-设计-施工-竣工-营运”的全过程。

3)实验技术模块

该模块属于测量技能模块,既包括传统的测量仪器操作,如光学经纬仪、水准仪等,也包含全站仪、GPS等目前流行的比较现代化的测量仪器设备。该模块针对不同专业设置,力争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提高动手能力。

4)现代测绘技术模块

该模块为高端测量技术方法,主要面向对测绘科学技术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内容紧跟国内、国际先进的测量仪器及测量技术,学生可自主选择,以满足其自主创新或作为其继续深造的研究方向。

5)各模块组合具体要求

体系中的各个模块由不同的项目组成,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教学中可在上述模块中选择专业所需要的项目进行组合教学,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同时也扩大学生自主选择空间,更有专业针对性。“测量基础模块”列为专业必修课,各个专业均相同。“实验技术模块”列为专业限选课,体现不同层次的能力要求,各个专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其中2~4个项目。“综合应用模块”列为专业限选课,各个专业根据专业培养要求选择学习项目,安排1~2周的综合测量实习。这样更有专业针对性,避免了千篇一律。同时,也避免了目前所有专业在集中实践环节均是测绘地形图的局面,又可以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特点灵活安排实践项目。“现代测绘技术模块”列为专业任选课,供有兴趣的同学选择学习。各个模块各项目的内容既要满足现实需要又要体现时代性,应随学科发展及技术进步进行动态调整。

6)课程体系学时安排

按照“模块式”课程体系内容要求,课时安排。对于不同的专业,可选择不同的模块项目进行组合。如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生,可选择:测量基础模块+工程应用模块(道路工程测量)+实验技术模块(三、四等水准测量;水平角及竖直角测量;全站仪放样),其总学时数为20+6+3+3+4=36。而目前我校交通工程专业《土木工程测量》课程为40学时,学时有所减少,配合2周的道路工程测量实习,专业针对性更强,同时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及专业工程测量能力。对于那些对测绘科学技术有浓厚兴趣、有志于提高自己测绘理论与实践水平的同学,还可选修其他综合应用模块项目和现代测绘模块的课程。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工程素养又符合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要求。

3.2“五轮驱动”支撑体系

“模块式”课程体系颠覆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在一流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想要走得更远,需要强大的内部与外部支撑,本文提出了“五轮驱动”支撑体系:

1)建设标准化实习场地。争取校、院领导支持,建设标准化测量实习场地,拟在学校南北两区共测设100个平面控制点,40个高程控制点,选择铜质标准化测量标志,统一进行编号。平面采用静态GPS进行观测,按E级GPS网精度进行测量,高程测量使用电子水准仪按二等水准精度要求进行观测。

2)共建测量实验室。与相关合作测绘公司共建测量实验室,这样可以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更多先进的测量仪器设备。可以以高端仪器展示、测绘技术讲座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测绘,热爱测绘。同时,也能对合作公司进行更好的宣传,达到双赢的目的。

3)举办测绘技能大赛。进行校企合作,举办测绘技能大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强化测绘技能,为工程类学生搭建一个挑战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就业、创业意识。让测绘成为工院学生的一种习惯,树立工院测绘品牌。

4)以工程项目支撑实践课程。我校的工大建筑设计研究院具有丙级测绘资质,每年都有大量工程建设方面的测绘项目。学生实践环节以测绘项目为依托,进行生产实习,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升实践效果,同时也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回报。

5)进行测量员培训认证。与福建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联合开展中级、高级测量员培训认证,面向所有工程类专业学生,由我校测量教师进行授课培训,测绘地理信息局派员进行考核认证,经过培训考核,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工程测量能力,即懂测绘、会应用、能测绘。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对《土木工程测量》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又为学生就业增加了一个砝码。

4结语

实习课程论文范文第3篇

作者:王菲单位: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刑法课程教学改革发展趋势分析

刑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就是要围绕法律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进行适当地调整,重点培养学生对案件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对法律事实的认知能力;对证据的搜集、归纳能力;对庭审现场的驾驭能力等。刑法课程教学改革既要考虑课程知识结构体系传授的要求,也要遵循法律专业人才培养的规律。当前,刑法课程教学改革正朝着实践性教学理念与行动相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锻炼相结合、理论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趋势发展。(一)实践性教学理念与行动相结合当前,刑法课程教学改革进程中已明确树立实践性教学的理念,这是法学各专业学科在教学改革中形成的共识。但这一认识往往只停留在理论当中,理念的形成要与实际行为方式相结合,才能够把新型的教育理念融入教学环节。通过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革新,变革实践性教学的形式,满足实践性教学目标实现的实质需求。刑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理念的形成是前提,行动是保障,只有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执法能力、分析能力,把形式与内容相结合,才能实现刑法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实践能力评价是检验实践性教学效果的最佳标准。(二)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锻炼相结合刑法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需要依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配合,共同完成。首先,在对案例研讨之前,要求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查证案件过程,掌握与案件相关联的理论知识内容,提高学生在文献查阅、写作中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针对疑难案件,把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小组,在自主查阅的基础上,对案件不同的见解集中讨论。如果发现有研讨气氛不浓的现象,教师及时查找原因,通过引导缩短学生自主学习的适应周期,激发学生蕴含的潜能,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这种形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归纳和概括事物的能力。最后,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国法律内容每年都有更新,自主能力的提高会使学生终生受益,它不仅强化了当前理解与分析问题的能力、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也锻炼了敢于质疑传统刑法理论的能力、应变和自制能力。(三)理论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刑法理论学习与能力培养二者是相互依存、辩证的关系。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刑法课程的教学内容侧重于理论基础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实践性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但在近几年的课程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又出现了另一种倾向,片面地强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过度弱化了刑法基础理论学习的必要性。刑法理论与能力培养不能完全割裂地看待,二者是刑法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兼顾的两个方面。较好的刑法理论知识素养是法律专业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基础,同样,能力培养是近期我们所倡导的刑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培养方向和目标,是检验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新的试金石。

刑法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运行方式探索

刑法课程教学改革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关键是要寻找出有效的教学运行方式,以适当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出学生的潜能。互动式案例教学正是以案例为主线,以互动式教学为理念,把案例教学与互动教学相互融合,将启发式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式。(一)注重互动环节,提高课堂学生参与度刑法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对刑法学理论掌握较扎实,但理论应用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有一定欠缺,解决司法实践具体问题的能力较薄弱,与法律专业的培养目标有一定的距离。互动式案例教学法的效果优于传统刑法教学模式所采用的举例说明法、判例教学法。在举例说明法、判例教学法的运用中,教学活动都是一种单向行为,教师占据主动位置,以举例、剖析判例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教授内容,整个教学环节学生以倾听、接受为主。而在互动式案例教学法中,案例为主线,学生的参与为主渠道,教师指导为辅助手段,根据刑法学原理及法律规定分析案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法律规定的精髓,增强学生运用已学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互动式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以提高学生参与度、调动学生参与司法实务的积极性为主要目标,同时也有益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多层次互动,使师生在对案件的探讨中共同提升对刑法知识结构的把握程度。(二)改变教学手段,增加课堂生动性教学手段作为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媒介,它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互动式案例教学法的魅力就在于,它可以通过设置的案例,提高课堂生动性,吸引学生自主参与讨论,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这种开放性的教学方式在课堂运用中可以根据所选择的案件性质,辅之以不同的方式。首先,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与大学生联系密切的真实案例,如药家鑫案和被网络称为“女版药家鑫”的张彦撞人案件,通过案件之间的相互对比引导学生,让学生采用讨论、辩论的形式发表个人见解,鼓励案例教学中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其次,疑难案例可采用角色扮演、模拟演练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模拟演示案件办理具体过程,一方面锻炼其理论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把实体法与程序法有机地相互融合,提高案例教学的实效性。再次,刑法课堂教学中可较多地运用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通过案件影像的直接呈现,提高案例的真实性、课堂的生动性。选取的案例内容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如选择涉及现行刑法规定中存有盲区的案例供学生分析、思考。不同内容、性质的案例根据教学内容选取不同的教学手段,这也是对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一种考验与提高。(三)善用案例变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刑法课程教学改革的落实、互动式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都是围绕精选出的案例在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的。首先,选取的案例要有利于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刑法条文的内容,与教学内容相匹配,有一定的典型性、说明性。其次,选取的案例能够把多个刑法条文涉及内容相包容,一个案例的剖析有助于同时理解多个刑法规范的内涵,有一定的代表性、层次性。再次,选取的案例要有利于“变形”。同一个案例特别是针对疑难案例,在基本案情固定的前提下,可以尽量地设计出多种情境,通过案件不同要素的变化,培养学生从刑法理论的不同视角分析、探讨的能力。这一过程可以由师生共同完成,也可以由教师提供素材,学生独立编写。教学案例的成功变形,不但使案例更加鲜活,更可以锻炼学生举一反三、深入思考、运用法律理论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一方面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使其对刑法条文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刑法课程教学中做到善用案例变形,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弊病,为实践性教学开辟了简便易行之路。(四)拓展教学形式,增强课堂实效性刑法课程的教学形式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提供服务的。拓展教学平台,增加教学形式,改变教学理念,对法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不无裨益。学校与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创建合作平台,共同开发、延伸刑法课堂。一方面,刑法课程教师定期到司法机关挂职锻炼,为教学内容补充养分,掌握刑事案件第一手材料,提高授课案例的真实性。另一方面,把具有实践经验的办案人员请入课堂,他们把在办案中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交流,揭开司法机关在学生心目中神秘的面纱。司法工作人员丰富的办案经验,充实了刑法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解决了学生急迫想了解面对刑事疑难案件时该如何办理的困惑,强化了学生自己建构知识过程的环节,有效增强了刑法课堂的实效性。针对学生参加的课内外模拟法庭、专题辩论、法律咨询、社会调查等不同教学形式与教学活动,分别制定规范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考核标准、考核办法,把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考核办法的灵活性相结合。通过不同教学改革方式的有效运行,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法律素养都得到有效提升。这既有助于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满足了社会对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需求。

实习课程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教师课程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到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了解物理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的现状,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有利于提高物理教师的课程能力,改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教师更多的课程自主权,这是对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挑战。课程能力在物理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体现教师教学质量、满足新课程改革需求、促进教师个性发展和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能力。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进行改进,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一、课程能力的内涵

从词义上理解,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以人的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素质为基础的。能力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适于多种活动要求,如各种认识和实践活动;特殊能力适于某种专业活动要求。物理教师课程能力从根本上说,是教师个体在物理课程活动中逐渐形成、发展并体现出来的,直接影响物理课程活动及其成效的个性心理特征与生理特征的总和。

顺利完成任何活动都需要构成能力的诸要素相互协调配合,形成合理的能力结构,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物理教师的课程能力亦不例外,它也具有自身的一个能力结构,这里尝试将物理教师的课程能力结构细化为学科特质、能力类型、能力层次与时间维度。

1.学科特质

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多采用学科分类,物理就是其中的一门学科课程。课程能力结构中的学科特质,是指因学科不同导致教师课程能力的差异性。一方面,物理学不仅以其概念、规律和事实的知识揭示了自然界基本运动形式的诸多真理,还以在建立这种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所凝结和升华提炼出的科学思想方法来推动科学的持续进步。与此同时,它的成就对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都具有重大影响,尤其是它的每一次重大变革和发展,都是人类思想、观念的变更和进步的伟大阶梯。也就是说,物理科学本身就是科学知识、科学过程和科学文化的和谐统一。但是,物理学并不等于学校内的物理课程,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改造,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教育的规律,将物理科学的灵魂,即知识、过程和文化统一改造为一门物理课程,而并不是简单地将科学过程、文化“异化”为另一种“知识”灌输给学生。物理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具备与物理课程相适应的一些课程能力,以便教师将时代规划的理想课程真正转化为学生经验到的课程。另一方面,时代的发展对中学物理教育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新物理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内容标准、课程实施、评价方式等方面均体现了现代物理教育的理念。物理新课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建立与发展,离不开实验的支持与帮助。因此,就要求物理学科的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具备出色的演示实验和指导学生实验的能力。同时,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思维,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创造快乐气氛,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合作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2.能力类型

物理教师的课程能力类型主要包括课程理解能力、决策能力、设计能力、转换能力、实施能力、协作能力、评价能力、研究能力和反思能力等。各能力类型之间不是绝对分离、完全对立的,而是交叉融合、相互影响的。只有各种能力类型都得到重视、培养和发展,物理教师课程能力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3.能力层次与时间维度

能力层次与时间维度有着一定的相关性。能力层次体现了物理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的阶段性,时间维度标明了物理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的可持续性。目前,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倡导的一种理论,无论是生活实践、科学技术抑或是学生培养均提倡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物理教师自身的成长、发展来看,教师的课程能力也体现出了动态的、可持续的发展阶段和变化过程。在具体的物理课程实践活动中,随着教师任教时间的增长,物理知识占有量、教学经验的积累,以及沟通、交流、协作等能力的增强,教师的课程能力也会逐级发展提高。我们将物理教师的课程能力划分为适应、重塑和创生三个层次。

二、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现状分析

1.教师对课程能力的理解程度

研究发现,一些教师不知道“课程能力”这个词,多数教师不能很好地理解“课程能力”,会用“教学能力”“教师素质”“素养”“综合能力”等词语替换“课程能力”。

2.教师对课程的开发能力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制定的课程培养目标是与时俱进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课程活动中,我们应力行之。然而,某些教师“不太清楚”课程理念,有的教师认为目前的教学活动“基本不能”实现《物理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多数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将各种教育文件进行深加工以便应用于教学活动的能力比较差;虽然大部分教师认为有必要对教材进行适当改编,但却有半数之多的教师认为这方面的能力欠缺,可见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之不足。

3.教师对课程的实施情况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物理课程的一个学科特色。新课程改革提倡采用科学探究的方式教学,强调对学生动手实验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科学探究、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均需要物理教师具有很强的监控、引导、动手实验等课程实施能力。但一线教师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一些教师不能有效地开展STS教学和科学探究教学。

4.教师对课程的评价与反思能力

课程评价与反思是对课程实施的过程、质量和水平所作出的价值判断,对课程实施和教学操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和监控作用。物理教师课程评价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课程功能的转向和落实。目前,多数教师认为有必要对所教课程进行评价、质疑、建议和修正,但还有部分教师不具备良好的课程评价与反思能力。

三、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现状归因

1.自身因素

物理教师对课程能力认识的清晰程度、自身对提升课程能力的动机水平,以及物理教师的心智品质,都是影响教师课程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教师的课程决策能力与选择能力不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习惯于过去的教材和教学方式,把教科书看成最权威的东西,对教材内容的取舍感觉难度很大,多数教师都在尽心尽力地“教教材”,而并不是“用教材教”。这需要教师对教材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这样才能明确哪部分重要,哪部分次要。

2.考试制度

受“应试教育”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有许多是在“应试教育”的旧体制和传统的师范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以中考、高考为指挥棒,已经习惯于讲授式教学、搞题海战术,物理教师几乎变成了能力欠缺的“知识传授型”教师。考试制度制约了新课程实施、教师课程能力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改革,亟待调整目前的考试、教师评价制度。

3.学校文化

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不仅缘自外力推动和自身反思,那种寓于文化之中的、由良好的文化氛围所产生的隐性知识,更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近些年,教育理论界对“学校文化”的关注逐渐增多,包括校园文化和环境的营造及建设,教师之间良性的、团结合作的组织文化的构建,等等。其研究初衷可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体性和主体性的发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殊不知,学校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地,是教师提升个人能力的主要场所,由于文化对个人和社会影响的潜在性和重要性,营造一种团结合作的教师文化、宽松民主的学校文化,对教师课程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4.教育体制

教育管理部门往往只是把已定的教学材料提供给教师,没有留给教师一定的空间去思考和讨论,即使在形式上倡导发展教师课程能力,实际中也并没有在政策和条件上引导教师发展课程能力。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教师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不受重视,教师的课程能力也就很难得到发展。同时,学校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评价制度与方法也存在问题,许多地方和学校往往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统考、课程进度的检查和抽查等,完全控制了教师的课程研究与实施,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课程能力的唯一依据,教师成为课程的“附庸”,不利于教师形成和发展自身的课程能力。

5.社会氛围

在传统以升学为导向、以知识传授为目标的教育模式下,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家长,多数人注重的都是中考、高考的成绩,以分数高低评价一个教师、一所学校。在这样一种社会氛围影响下,一些教师更多的是考虑经济效益和个人实惠,这种教育的经济主义倾向扭曲了教育的本质与价值,教师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去发展和提升自己的课程能力。

6.教师培训

目前大部分教师对“教师课程能力”方面的培训不满意。可见,新课程虽然在如火如荼地实施,对骨干教师的培训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但实际上对教师进行的培训收效却不大,教师的培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的培养策略

1.转变教师观念一培养教师课程能力的思想基础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师“为素质而教”。在教学过程中应摆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树立“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教育观念,完成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到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角色转变。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观念下,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而应是综合的、多元化的。只有教师转变自己的观念,对提高自己的课程能力有主观上的愿望和要求,才能更有利于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2.提供政策支持——培养教师课程能力的制度保证

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及时出台一些政策,如促进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的进一步改革;对教师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应加大推进力度;切实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全力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化,积极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从源头上淡化择校和竞争;加大薄弱学校改革力度,努力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等等。

3.改革教师教育体制——培养教师课程能力的关键环节

首先,调整师范生的课程结构和培养模式,对在校师范生进行教育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抓好他们在课程教学方面的能力培养,引领师范生参与课程和教学活动,锻炼他们的课程和教学能力;其次,加大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力度,教育行政部门有组织地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开展方便有效的教师进修活动,及时更新在职教师的教育理论,提升他们的课程能力。

4.构建良好校园文化——培养教师课程能力的重要环境

学校是教师生存发展的主要场所,在进行教师课程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学校管理者应冲破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为教师提供适宜的教学环境,让教师在充满尊重、理解和信任的人文关怀中,心情舒畅地进行教学改革与研究,进行教学探索。创设出“对教师课程能力有较高需求”的良好学校文化氛围,比任何教师教育培训更能推进教师主动发展自身的课程能力。

5.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培养教师课程能力的动力源泉

校本研修与教师的工作紧密相联,它来源于教师实践中的困惑,是通过教师自主选择并在专家指导或课题组的帮助下自主开展的探索活动。这是一种刚刚开展起来的新的教研活动,它不同于传统教研,教师不再单方面地洗耳恭听教研员的意见,而要参与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种自由的阐述、辩论中,观点会越来越鲜明,认识也会越来越深刻,这对于指导者和被指导者都是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实习课程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城市建设

当今时代,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已经密不可分,区域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地区经济获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成为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放眼世界、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德阳未来的发展面临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德阳市作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企业集群特征显著,在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德阳建市以来,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其建设成就有目共睹。但是,我市区域科研力量薄弱,创新体系不完善,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核心竞争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体制和机制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严重制约了德阳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我市科技体制改革,完成战略转型,由主要依靠传统生产要素推动经济发展到以创新引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这是关系德阳兴衰的必然选择。

1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按照市委提出的“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德阳”的要求,以创新为城市发展理念,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先导,以载体建设为抓手,以加快建设开放式科技创新体系为突破口,整合资源,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以坚实的科技支撑和优质的科技服务促进社会、经济全面、持续发展。

2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战略目标

着眼未来,扬长避短,夯实创新基础,增强创新活力,由“德阳制造”向“德阳创造”转变,建成西部制造业中心和与之相适应的科技支撑体系、服务体系,造就一大批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一大批高层次的创新型企业家,打造一大批在海内外有影响的创新型企业,创造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构建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体系。经过10余年左右的努力,将德阳建成科技创新型城市。

到2011年主要目标为:

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中型工业企业全部建立研发机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以上,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6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40%以上。

到2020年主要目标为: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以上,发明专利授权量居同类城市领先地位,取得一批重要原创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和高新技术,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8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以上,建立和完善多层次人才培养和聚集体系。使德阳成为我国西部地区一流的知识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高水平人才聚集中心和技术创新示范基地,成为在中国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精细化工、节能与环保、现代农业等领域有较大影响、城市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优美舒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国西部充满活力和竞争能力的科技创新型城市。

3实施步骤

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应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09-20010年)。制定相关专项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招才引智、招商引资,启动重点项目建设。

第二阶段:全面推进阶段(2011-2015年)。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公共研发和服务平台,初步建成科技创新型城市。

第三阶段:加快发展和完善阶段(2016-2020年)。实现各项目标,全面建成科技创新型城市。

4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重点任务

4.1工业科技。实施工业强市科技推进行动,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使科技成为德阳工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到2011年,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得到普遍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总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GDP的15%以上(2015年达到20%以上,2020年达到25%以上)。骨干企业信息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及管理信息化系统覆盖率达到60%以上(2015年达到70%以上,2020年达到80%以上)。

加快德阳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步伐。大力发展三大特色装备(发电成套设备、冶金成套设备、石油化工设备),六类新型设备(数字化自动控制仪表和系统、工程机械设备、环保节能设备、新型特种电线电缆及其制造成套设备、军工配套产品、其它新型设备),三个特色装备制造业园区及相关配套产业园区(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重重工业园、广汉石油装备工业园以及天元工业集中区、小汉零部件加工园等配套工业园区建设)。到2011年,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560亿元,年均增长15.5%;工业增加值达到185亿元,年均增长15.5%;新建2家部级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新建立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形成以二重、东电、东汽、川油宏华等重大装备制造企业为核心的企业集团。把德阳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平、国内一流、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生产基地、研发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加强德阳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建设。重点发展壮大新型金属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精细化工新材料三大类新材料产业,大力培育扶持生物医药及医用材料、新型功能材料两大类新材料产业。到2011年,材料工业总产值达到306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96亿元;形成3家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企业集团,培育10家优势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产品,1/3的重点产品质量性能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新建1-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5-6个具有明显特色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区域;使新材料产业关联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成为德阳的支柱型产业。

大力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以装备制造业信息化为重点,在化工、食品、服装、建材、医药等行业深入推广应用信息化技术。实施一批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培育制造业信息化中介服务体系;锻炼一批人才,形成一支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的专业技术队伍;突破一批信息化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重大装备产品,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工艺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数字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控化,咨询服务的网络化,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全面提升德阳制造业信息化水平。

发展生物技术及其产业。以中药现代化为重点加强新药研究、制药新技术应用,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加强生物能源研发,促进生物能源产业发展;加强生物技术解决环保问题研发,发展生物环保产业。

4.2农业科技。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推进行动,建立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以科技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农业重点产业为切入点,以龙头企业和农村科技服务中介组织(专家大院)为载体,以产学研结合为动力,提高企业和中介组织的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和建设科技示范、培训阵地(高产示范园、科技示范村和星火学校),不断提高技术辐射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加快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和示范推广工作,重点抓好以油菜、水稻、各优果品育种攻关为代表的新品种选育和粮食丰产工程。2011年,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的覆盖面达到90%以上,2015年达到95%以上。科技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

到2011年,形成5个优势产业,建成13个星火产业基地,面积100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3585元增加到5000元。扶持4-6个大型龙头企业,开发新产品10-20个,农业企业销售收入50亿元。建设区域农业科技转化中心1个,以县为单位的农业信息化建设试点1个,各类专业技术示范协会13个,培训农民100万人次。

针对德阳新农村建设的特点,切实解决农村面源污染、循环经济、产业组织形式等难点和瓶颈问题,在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等方面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

4.3社会发展领域科技。按照《21世纪议程》要求,加强与国内外发达地区的合作,为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绿色德阳、和谐德阳和创新德阳提供科技支撑,促进德阳社会全面发展。其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一是环保技术和可持续发展。以广汉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依托,推动全市可持续发展工作;加强废弃物治理与循环利用的科技攻关;加强生态环境监控与修复,加大环境综合治理。二是公共卫生与健康保障。重点推广应用常见病多发病社区预防、早期诊治和康复技术,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快速反应相关科技攻关和运用。三是城乡建设与发展,重点研究和推广应用小城镇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综合系统;城市高层住宅的安全解决方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标准体系等。

5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主要措施

5.1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组建各类工程、技术中心,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大力开发新产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

5.2重点抓好果蔬、畜禽、粮油和中药材4个产业的产业链延长,大力发展加工业,狠抓产业龙头企业的创新能力建设,引导企业成立技术创新中心;抓好专家大院建设,把大院建成技术孵化器、传播器、效益放大器和农民技术培训中心。

5.3加强产学研结合,开展校(院、所)、市合作。

围绕改造提升机械、食品、化工、服装等传统产业,培育扶持新材料、生物医药、天然气化工等新兴产业,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形成合作共建工作机制;支持重大科技成果项目转化和校(院、所)市重大研究项目的联合攻关;充分发挥校(院、所)市合作协调办公室的作用,组织我市与校(院、所)合作协议和合作项目的统筹、协调和实施。

5.4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商品价值的评估体系;培育创新服务机构,加快搭建产业设计平台、咨询服务平台、成果转化孵化平台等平台建设,加快培育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无形资产评估、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为创新型企业提高良好的服务和支撑。

5.5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对科技人员实行分类管理,建立以人才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创新为主要价值取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完善技术、知识产权等生产要素参与投资和分配制度,推行骨干技术人员年薪制、项目工资制,探索股权、期权奖励制度;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公共研发平台面向海内外招聘自主创新领军式人才;广泛吸引海内外高级人才来我市全职、兼职或短期工作;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创新人才的发明专利提供资助,促进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继续开展市科技进步奖、市科技杰出贡献奖等的评选和奖励,进一步提高奖金额度,加大奖励力度。对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四川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的我市科技工作者给予配套奖励。

5.6加大对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扶持力度。

5.6.1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调整、优化财政科技经费的投入结构。用好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并增加专项资金投入额度。调整原创新人才奖,设立市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市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对全市技术、研发、金融、文化、管理等创新作出突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给予奖励。

5.6.2积极运用政府采购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建立政府采购审核制度,不断提高政府采购中本市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比例。对本市企业开发的符合政府采购技术标准和产品目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实行政府首购。

5.6.3实施税收激励政策。加大落实国、省已出台的经济、科技、教育等政策落实力度,认真贯彻《财政部、发改委、科技部、劳动保障部关于企业实行自主创新激励分配制度的若干意见》(财企[2006]383号文)精神,继续贯彻执行《中共德阳市委、德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创新能力建设促进自主创新的实施意见》(德委发[2006]8号文)中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5.6.4建立新型的融资机制,加大融资力度。继续鼓励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加强对创新型企业的金融服务支持。积极探索利用新型金融工具,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促进产业基金和资产证券化发展。

5.6.5建立、完善科技项目孵化机制,完善孵化设施。

5.7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坚持“高起点规划,分步骤建设,多元化投资,企业化管理”,形成功能完善配套、水平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网络,使城市建设与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资源、科技发展需要、产业发展方向协调一致,体现创新型城市内涵和特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