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勤工助学心得

勤工助学心得范文精选

勤工助学心得

勤工助学心得范文第1篇

1.有助于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的有序开展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勤工助学工作的相关规定,使勤工助学学生在其工作岗位中责任明确,在岗位中做到有奖有罚,充分发挥勤工助学学生的聪明才智,树立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在工作中的创造性。同时,明确的岗位职责,避免了一些勤工助学学生职责不明确、劳动纪律差、工作不主动、随意性强等问题。所以健全以学生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组织机构,提高师生对高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的认识,为勤工助学工作正确定位,拓展勤工助学工作的内涵,尽快形成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勤工助学学生的责任感、使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得以有序有效的开展。

2.有助于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勤工助学学生是来自学校不同学院和专业的学生,针对他们既是读者又是管理员的双重身份,作为管理员,他们不仅能熟练地使用图书馆,同时能更好地做好图书馆的宣传教育工作,吸引更多的学生使用图书馆,提高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利用,在引导读者更好地使用图书馆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同时作为读者,他们对读者更了解,更容易沟通,更容易发现和理解读者的需求,更清楚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适不适合读者,这对图书馆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服务质量,为图书馆向读者提供更适合他们的服务提供了可信赖的依据,有助于图书馆针对不同学科专业的读者采取个性化、多元化、学科化的服务策略,促使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朝着科学的方向发展。

3.有助于培养勤工助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勤工助学岗位为勤工助学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工作平台,在这个平台中他们既要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克服工作和学习两不误的双重压力,这使他们比其他同学的心理素质更好、更强,在对事情的规划上更全面、更周到;同时,在工作中通过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强化对勤工助学学生的培训教育,提升勤工助学工作的层次与技术含量,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为他人服务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他们在和图书馆管理员共同工作过程中,可以得到馆员言传身教的帮助,吸收馆员好的工作方式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断积累自已的工作经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这些都是他们毕业后参加工作的财富。

二、勤工助学科学管理的有效措施

1.建立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备用数据库勤苦助学岗位是由家庭经济拮据的学生组成,每年因勤工助学学生毕业就会使图书馆勤工助学岗位缺少学生,同时也有少数勤工助学学生因学习任务重而无法参与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所以每学期开始时勤工助学岗位都会出现大量的空缺,针对学生还未到学校报到,突然要招聘出现空缺岗位的勤工助学学生并让其正式上岗,成了图书馆的一个难题。为了不影响图书馆正常的工作安排,必须建立勤工助学备用数据库。根据学校参加勤工助学的相关规定,让贫困学生实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选择各岗位的预备勤工助学学生,在对图书馆岗位出现饱和的情况下对其实行动态的管理,随时掌握其现状及动态,防止因勤工助学学生的忽然离岗而造成岗位空缺的情况。

2.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勤工助学学生是联系读者与图书馆的桥梁和纽带,所以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是提高勤工助学学生工作积极性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高校图书馆可以定期对勤工助学学生的出勤情况、工作表现、工作成效等进行考评,确定优秀、良好和不合格三个等级,公布考评结果。对工作突出而被评为优秀的勤工助学学生,图书馆应予以物质和精神奖励,并颁发证书,同时应将其表现告知院系和上报学校,由学校对其进行通报表扬,达到表扬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对不合格者进行批评教育,如实在严重者,除扣除一定的工资金额处,取消其勤工助学的资格。

3.建立勤工助学档案回访制度勤工助学档案是反映成员在参与图书馆勤工助学岗位中的详途径进行详细讲解之后,对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宏观政策进行解读,让学生通过了解这些国家政策,对学生明确就业方向,选择就业目标上有着指导的作用。行之有效的心得交流和讲座可以请有代表性的毕业生深入班级近距离地与大一新生进行交流,内容可以围绕“A.已毕业生刚进大学时的心态;B.自己的大学生活;C.对自己大学生活的剖析;D.毕业后的状况;E.现在的感想;F.以后的打算。”等方面。让他们明白自己在大学期间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为自己未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他们明白来到大学不是奋斗的结束,而是奋斗的开始,进入大学之后不能松懈,而是要继续奋斗。

三、就业实战训练

勤工助学心得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护理专业;中职生;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特别是护理专业的学生,工作以后肩负着照顾病患、协助治疗、甚至是救死扶伤的重任,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够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各行各业的艰辛、也只有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才能让他们认识到医院的强大作用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所以,作为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更应该将护理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作为评判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有力支撑点。近两年来,我校开始重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研究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及其发挥的内在机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这也是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经过两年时间的摸索,我校在学生社会实践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以下就是我校通过实践总结出的几项实施较好的社会实践活动及具体实施方案。

一、开展社会调查

组织我校护理专业学生围绕我国医疗发展的重点、热点问题,深入农村、城市社区等进行调查研究。这样既对医疗的现状有了初步了解,同时书写调研报告也锻炼了学生科研的意识。具体措施:第一学期期末,先由市区内的医疗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始调研;第二学期的学期末进入最近的乡镇卫生院;第三学期期末进入社区进行居民调研。调研内容包括:患病的病种前三位的是哪些?患病人群年龄分布如何?目前每年的高发季节是什么时候?今年的特疾病有哪些?居民对社区医疗服务的有哪些需求?居民对常见、重点疾病的预防知识知道多少?每一位同学都要完成10份以上的调研,并书写调研报告,算作实习成绩的一部分。

二、开展勤工助学

鼓励学生特别是贫困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通过勤工助学活动,培养学生艰苦奋斗、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品格。具体措施:分成校内和校外两部分。校内由学工处统一分配,学校的商铺和餐馆每学期将所需人员上报学工处,各班级也将勤工俭学的学生名单上报学工部,由学工部老师统一分配和管理勤工助学的学生,也有效维护了学生的利益。校外由学生会的学生统一联系勤工助学单位及部门,统一分配名额并统一管理,这样能保证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三、开展社会服务

主要是做好“三下乡”“四进社区”活动。根据年度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点和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服务活动。要像组织课堂教学一样,精心设计、周密安排,根据需求选派相关专业的学生参加,这里主要介绍护理专业的社会服务内容。具体措施:第一学期,学生还没有涉及专业课的学习,利用周末的时间组织进养老机构,为老人们打扫卫生,洗衣服,表演节目。主要培养尊老爱老的思想品德,达到初步育人的目的。第二学期,学习了基础护理学,学习了简单的护理操作。组织学生进入社区。为老人们和社区所有愿意参加的成员进行生命体征的测量,同时编排一些文艺节目,举办成小型的汇演,发挥同学们的各种才艺。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来配合我们学校完成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结束后,每位同学都要进行工作汇总和书写心得体会。

四、临床体验生活

勤工助学心得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困难学生;资助模式;改革;创新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特殊群体,在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实行招生并轨、收费制度(范文)改革以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日益突出,并呈逐年迅速上升趋势。努力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须大力创新资助工作模式,着力构建“经济与素质、能力相支持”的“双线”资助模式。切实提高资助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把这项关系民生之本的大事做好。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模式创新的重要意义

模式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支持”,即帮助学生解决在校读书期间的经济困难问题,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满足学生现时的表面物质需要,这是资助工作的根本所在;二是“素质与能力支持”,即大力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与引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困难学生长远的深层发展需要。这是资助工作的终极目标。

(一)模式创新能满足困难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在新形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背景下,资助管理部门担负着双重的“育人”职责。既要发挥资助项目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又要开展以勤奋学习、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学生有各种各样的需求。而这些需求又总是交织混杂在一起。采取简单的处理方式,可能会造成只扶贫不扶志,虽然拿出钱资助了学生,却未必收到预期的效果。而着力构建“经济与素质、能力相支持”的资助模式能满足学生的深层多样化的需求,能让更多的学生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推动实现教育公平。

(二)模式创新能具体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模式创新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体。指出,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而困难学生具有压力大、知识广、志向远等特点,这种群体特点决定了他们不会只满足于表面经济物质需求,而是更关注深层的长远发展需求的满足。因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把经济支持作为资助的基础,帮助学生解决顺利就学问题,同时,要更加关注对学生的教育与引导,特别是帮助学生解决由经济困难引发的“心理、精神、思想、素质、能力”等多方面的问题。从目的性和规律性讲,这符合困难学生的内在需求。

(三)模式创新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应对教育新的发展形势的客观需要。实际问题解决得好,思想问题往往迎刃而解;思想问题解决得好,又往往能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实践证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除了面临经济困难外,更容易产生心理和精神问题,大大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影响了素质与能力的提升。此外一些学生“等、靠、要”思想严重,部分学生诚信度不高,从而,贫困问题形成了一个自我加强的循环。这些问题的切实解决,能增强学生自主解决经济困难的能力和信心。因此,既要把资助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资助工作的重要辅助形式。

二、积极构建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勤工助学为主导、社会援助为支撑的“经济支持”模式

积极围绕“服务人才培养,促进教育公平”的工作目标,丰富和完善多元并进的“经济支持”模式,全面推进资助育人工作。

(一)按“统一规划,个性资助。确保三公”原则确定资助项目类别及结构。“统一规划”,即把各项补助与贷款相结合,实施一揽子资助计划,合理规划全年资助额度,在每学年伊始一次性划拨到学院,以便学生及时知情、学院合理统筹。“个性资助”,即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经济情况、个人能力、日常表现等因素,为其量身设计资助项目。既重点关注四类学生,即新生、毕业生、复困生、优困生;又增设个性化资助项目,如学院临时补助、营养支持、“爱心超市”实物补助等。“确保三公”,即公开、公平、公正,就是切实做好宣讲、公示,确保公开;认真履行评审程序,严格执行评审条件,确保公平;不徇私情,确保公正。

(二)以“确保底线、鼓励自强”为原则。确定资助项目的实施次序。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测算学生最基本的学习、生活需求标准,确保每一个困难学生在校期间的“经济所得”不低于这个底线。在每学年伊始,学校先评定助学奖学金,然后受理学生的勤工助学和贷款申请。在审核申请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经济所得及个人能力、学习生活表现。最后,学校给予那些通过以上措施仍无法达到资助底线的学生一定程度的无偿补助。此外。学校要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得资助款实行“额度封顶”,以避免资助款向少数人集中。

(三)大力突出国家助学贷款的主体地位。“经济支持”包括“奖、贷、助、补、减”五部分。国家助学贷款是主体资助形式,但多数高校的实际情况却与国家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一些学生认为只有无偿的补助才是资助,而贷款将由其本人偿还,不是一种资助;同时,一些高校在贷款制度(范文)设计上缺少深入思考,只要学生能提供相应材料就满足其贷款需求,没能将贷款作为一种主体资助形式与其他资助项目相结合,降低了贷款的效用。学校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国家及学校向学生提供贷款所付出的成本,引导学生看到贷款中的“隐形补助”。在设计贷款制度(范文)时,要确保“贷款补助一体化”,将贷款与学生困难程度、困难补助制度(范文)等结合起来。实行“先贷款、再补减”的资助政策,促使学生首先通过贷款解决经济困难。学校要积极建立大学生诚信评价系统,对学生的诚信进行日常考查,提高学生诚信度,降低贷款违约风险。

(四)加大勤工助学和助学奖学金力度。奖学金(面向全体学生的)和助学金在一些西方国家已取消,因为困难学生得到奖学金的机率很低;助学金容易使学生把资助当作是他们理应享受的权利,从而缺乏责任感和引发惰性。但以困难学生为唯一对象的助学金在增加,以奖代赈是各国通行的做法。通过开拓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提高勤工助学工资标准,加大勤工助学力度;通过增设以困难学生为唯一对象,以学习成绩、学习进步程度、综合素质等为重要评定条件的助学奖学金;逐步减少无偿资助类别及总体额度,适当增设诸如学院临时困难补助、爱心基金暂借款等机动、灵活的小额补助,以弥补系统资助后出现的遗漏和不足。

(五)大力引入社会援助。全力争取社会支持。社会援助的主体包括社会个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等,这些社会支持的提供者分散于社会各界,援助行为也完全出于自发,没有统一的组织者。因此,学校若想获得有效的社会援助,就应当主动搭建起学校社会援助的平台,既为学校的困难学生争取更多的社会捐助,同时也为社会捐资者提供了快捷、便利的捐赠途径。

积极搭建社会支持平台。要建立校内困难学生社会捐助中心。专门接受社会各界对困难学生捐赠的资金和实物,并负责将捐赠物分发到需要帮助的困难学生手中。要大力开展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合作,学校除了发挥本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干预机制以外,还可以与社会青少年心理健康协会,以及一些专业的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合作,定期为困难学生开设讲座或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借助丰富的社会资源扩大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覆盖面。

完善社会援助管理。对困难学生社会援助的管理关系到社会捐助资金和实物的有效利用,也关系到捐助者对学校的信任以及捐助的连续性。学校社会援助管理主要涉及到捐赠资金和实物的存量管理、捐赠物品的使用管理以及困难学生受助情况反馈管理三个环节。首先要加强对捐赠资金的管理。设立专项账目,实行专人管理,保证使每一笔钱都用到实处;对于捐赠的实物,要对捐助者和捐助的物品进行详细的登记,定期公布捐赠接受情况。其次要明确受助对象,通过发放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院系学生工作负责人审核等多种方式确定贫困生名单,根据贫困生的具体情况发放奖金、物品或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最后要及时了解贫困生受助后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尤其对于获得较大数额助学金的学生,应当将他们的情况反馈给捐资者。通过与捐资者的交流和沟通,提高捐资者对所捐资金使用的满意度,从而吸引他们继续捐资,并因此带动更多的个人和组织向高校捐资。学校还可以组织受助学生到捐资的企业或单位参观学习,由专业对口的学生提供科技服务,适当的付出可以使贫困生内心达到一种付出与回报的平衡。使他们在接受爱心的同时能奉献爱心。提高自尊水平和自我的效能感。

3强化资助工作对外宣传。从社会捐助困难学生的现状表明,捐资者往往希望将资金用于奖励优秀学生,奖优的项目远多于助困的项目。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应当通过报纸、网络、电视等传播媒介向社会宣传帮困育人工作,宣传特困生先进事迹和社会各界捐款助学义举。同时,在对外宣传的过程中要与社会慈善机构和组织保持经常性联系,通过高校的校友会联络校友,号召他们为自己的学弟学妹提供援助。

三、积极构建和发展以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为主体的“素质与能力支持”模式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解决其物质、资金的困难,也要解决精神、心理上的困难。更要着力于其能力与素质的全面提升。构建“素质、能力相支持”的资助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加强励志教育。解困的重点在于解心,扶助的目的在于成才、成功,励志是学校资助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把关心隐于行动中,把教育寓于活动中,从物质上、思想上和心理上全方位帮助困难学生,引导他们正视“物质困难”,认识到暂时的物质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困难面前产生的自卑、畏难、消极心态,一味“等、靠、要”的错误想法等种种“精神困难”,不断增强自强、自立意识,增强直面人生、克服困难的勇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要坚持对所有新生进行心理测试和调查。对困难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在校园网、论坛、报刊、广播等媒体上建立“与困难学子面对面”栏目,了解其心理变化,主动倾听其心声,在资助的同时尊重其隐私、尊重其人格。定期召开困难学生座谈会,交流大家在学习生活上取得的成绩和心得。大力开展“诚信教育”、“校园自强之星”评选、“感动校园十大杰出青年”评选等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对困难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责任意识、自强意识、爱心意识、感恩意识,化对家庭和亲人的小爱为对国家、社会、学校、他人的大爱,真正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二)强化素质教育。强化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如周末文化、节假日文化、寝室文化、班级文化等,建立一种民主、文明、平等、相互尊重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困难学生在宽松的人际环境中学习、生活,获得别人的尊重和支持,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把自己融入到大集体中去。同时,可以开展多种活动让困难学生特有的文化反过来影响整个校园文化的建设,可通过鼓励困难学生刻苦学习,带动整个校园的学风建设;可通过困难学生勤俭节约,端正学生的消费观。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困难学生利用寒暑假从事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走出封闭的校园,多接触社会,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学会与他人交往,增强认知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塑造健全健康的人格。

(三)强化能力提升。自助,归纳为三句话:自力更生,解决生计问题;自我调整,健全心理人格;自强奋进,成就优秀人才。要大力突出困难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实现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重点帮助困难学生提高整体能力。在机会、空间和资源方面。进一步向困难学生倾斜。坚持“实事求是、创新(内容、机制)、可持续、易推广、参与式”的原则和“制度(范文)创新、资源整合及能力提高”的目标,积极开展参与式培训和实践活动,着力提高困难学生的基本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积极组织和引导困难学生参加各种特色活动,让困难学生在活动中走向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在活动和工作中学会知恩、感恩和报恩,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和提高。要积极拓展校外勤工助学岗位,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取得联系,发掘潜在的勤工助学岗位,让困难学生不仅能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回报,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处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为困难学生未来的就业奠定基础。

四、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长效机制

“经济与素质、能力相支持”的资助模式是针对困难学生比例居高不下,心理健康教育等问题凸显,资助工作难度不断加大,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的现实问题来构建的。这一模式的健康运行需要高校高度重视资助工作,在资金、机构和队伍建设、工作机制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努力为资助工作创设良好的制度(范文)环境,推进工作规范化发展;努力为困难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形成人人关心困难学生、人人参与资助工作的人文氛围,保障困难学生更好地安心学习,更好地全面发展。

(一)整合资源,加强联动,完善投入保障机制。要强化政府对教育的投人责任,明确各级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责,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需求,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财政性教育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例和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因此,足够的资金是做好资助工作的重要前提。007年5月9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大幅度增加了对全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额度和范围,使资助困难学生的资金有了一定保障。同时,学校要积极加强与国家、社会的联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业收入中按4%~6%的比例足额计提资助款、专款专用;大力加强与国内外基金会、企业、社会团体等各界的联系,多渠道争取社会捐助。

(二)创新体制,强化管理,狠抓队伍建设。在领导层面,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学生工作、财务工作的副校长和财务处、学生处、人事处等职能部门以及学院负责人参加的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学校的资助工作,制订资助政策。在组织层面,要建立独立建制的资助机构,本着“专家化、学者型”的建设原则,按在校生的一定比例,配备具有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背景的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全校资助工作的组织与管理;要大力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科研能力,确保资助工作的专业化和高水平。在实施层面,在学院组建学生资助工作组,由学院党总支负责人任组长,辅导员及一定比例的学生代表为成员,以民主评议为主要方式开展工作。同时,要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设立情报员、咨询员、协管员和指导员,随时搜集、上报学生的困难信息和资助需求,解答学生关于资助、贷款政策的疑问,策划、组织相关公益活动。

勤工助学心得范文第4篇

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正在引起高校的广泛关注。根据有关文献的实证调查和分析,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比较非贫困生而言,在心理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性以及自卑感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贫困生的绝对数量还将进一步扩大,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高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拟从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教育社会学的角度综合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背景与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所背负的心理压力并由此而形成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贫困家庭据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中心报告,我国城乡居民基尼系数在1978年为0.29,1999年上升到0.397,接近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4]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资助政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改革,到90年代初已基本从原来的完全由政府资助变为学生缴费上学与奖、贷、助、补、免的资助政策相结合。调查表明,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大的心理压力来自于经济上的困难。[5]贫困生一般来自于农村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父母为供孩子上大学节衣缩食甚至不惜卖血。因此贫困生都存在着将来如何通过自己的成就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压力。此外,由于城乡之间和东西部之间的极大差异,贫困生的基础教育状况相对于发达地区学生也更多地存在学业不良现象。对于临近毕业的贫困生来说,由于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方面的原因,在联系就业单位问题上也明显处于不利地位。这些外部压力都容易使贫困大学生形成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和自卑情结,如果得不到正确的调适,可能导致抑郁或绝望等较严重的心理疾病。

心理认知治疗理论认为,认知是情感和行为的中介,情感障碍和行为障碍与歪曲的认知有关。人们在生活经验中形成的“功能失调性认知假设”,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准则,而不为人们所觉察,即存在于潜意识中。一旦为某种严峻的生活事件所激活,则有大量“负性自动想法”在脑中出现,即上升到意识层,进而导致情绪抑郁、焦虑和行为障碍,反过来又加强了负性自动想法。对贫困大学生来说,早年生活虽然艰辛,但压力毕竟由家庭和父母承担,当进入大学后独立面对难以解决的经济困难时,就形成了严峻的心理冲突。如每当面临学校催交学费等费用并影响到正常学习时(如有的高校规定没交清学费不能参加各种考试等),负性自动想法就很容易被激活。特别是因此而导致学业上的失败时,更容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导致行为、动机和认知等方面出现严重焦虑或抑郁症状。

2.贫困文化的社会遗传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曾首次使用“弱势群体”这一概念来特指我国社会当前的贫困阶层和就业困难人群。弱势群体由于长期生活于贫困之中,形成了与他们的社会存在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心理定势。英格尔斯指出:“落后和不发达不仅仅是一堆能勾勒出社会经济图画的统计指数,也是一种心理状态。”[6]贫困文化并不等于消极文化,它只是生活于其中的个人或群体的社会心理的反映,是他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信念、理想、习惯和思维方式等等。但是,贫困文化中的某些负面因素,如思维方式的封闭性,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敏感和绝望,缺乏自尊以及抵触社会主流文化导向的集体无意识等,相对于现代化社会所要求的积极进取、乐观开放和善于合作等素质来说,显然是具有落后性的。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仍带有自己家庭所属的社会身份特征,表现为价值观、行为方式、语言、衣着以及与个人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符号,从而形成一种贫困文化的所谓“社会遗传”。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身份本身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归属”[7]。尽管在大学里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这种知识性活动并不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有所区别,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却必然在这种社会归属中遭遇冲突,其中最容易表现出来的就是自卑感。自卑感一般会导致心理上的自我封闭,成为心理健康的深层次原因。我们在调查和咨询中发现不少贫困大学生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与周围的同学相处不融洽,心理过于敏感,行为上表现出不合群,内心深处有很强的孤独感,从而造成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的困难。有的贫困生也因过度的自卑而形成过度敏感的自尊,以致对接受学校的困难补助感到羞耻。

3.校园文化和组织环境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学校后即处于新的群体之中,不仅要与教师和同学发生各种交往关系,同时也要发生受个体人格特征调节的心理关系。社会心理学将这种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它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具体体现为群体成员间的心理吸引或心理排斥,表现为个人与他人感到满意或不满意。

这种人际关系不仅与个人心理特征有关,也与其社会生活背景有关,同时又与外部环境形成强烈的互动性。在学校教育中,不仅存在班级、年级等正式组织,同时也会形成与学生家庭背景和社会身份文化差异有关的非正式组织以及相应的生活方式。一般来说,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在社会生活中,与周围人群的生活状况不会有太大的反差,也比较能融入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组织中去。但在进了大学之后这种反差却会突然变得明显起来。当今社会拜金主义风气日盛,反映到大学校园里,即使是中等收入水平家庭的学生也喜欢相互攀比,表现在同学聚会、拜访老师和衣着消费等各个方面。贫困大学生因为自己在经济上的困窘很难在这一类活动中找到心理归属感,从而容易导致心理上的失衡,把同学交往中的一些正常行为加以误解,或是把一些小的误会加以放大,形成心理障碍。

4.家庭生活背景贫困大学生面临的现实经济困难和社会环境文化影响,是导致其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低于非贫困大学生的重要原因,但两者不具有必然的联系。贫困大学生中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毕竟只是少数。

太原理工大学的一项测查表明,即使在特困大学生中(贫困和特困之间没有明确界线,一般将家庭收入在人均100元以下的确定为特困生),心理异常者也只占18%左右。[8]面对同样的生活事件,为什么有的贫困大学生出现了心理障碍,而有的却没有,显然这是因为他们对生活事件的认识、评价、解释和信念不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其青少年时期的人格发展有密切关系。人格发展是在人的生物本能与环境教化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展开的,是个体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较为稳定的人格特征和行为的过程。因此,贫困大学生的个体人格发展过程,体现了他们在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困难时心理素质水平的差异。如果不考虑先天遗传因素的差异,家庭教化环境是贫困大学生早期人格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家庭不仅从每一个人出生起就赋予他包括种族、阶级、宗教、经济状况等在内的多种社会特征,同时也是每一个人产生原始的自我感觉以及形成基本的身份、动机、价值、信念和人格的背景。有的人格心理学家认为,家庭教化对儿童的“本体安全感”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埃里克森将这种“本体安全感”称为“基本信任”,它包含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及其客观世界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方向。吉登斯认为:“在正常的环境中,儿童投射到父母身上的信任,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抵御存在焦虑的情感疫苗,这是一种保护,以抗拒未来的威胁和危险,这种保护使得个人在面对让人消沉的境遇时还能保有希望和勇气。”[9]在面临同样的经济压力和生存忧虑时,不同的贫困家庭对孩子有不同的教化方式。如果父母以不良的心态、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引导教育小孩,甚至粗暴地干预孩子的自由和选择,那就必然对贫困大学生早年的人格发展形成扭曲。这一点在我们的心理咨询实践中已得到了充分的证实,大多数心理障碍较为严重的贫困大学生在回顾早年生活时都谈到了父母对他们童年心理的消极影响。

二、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相应的解决对策也不应该是单一的

高校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仅是担心学生在校期间会出什么事的问题,而是关乎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目标和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的问题。贫困大学生的社会人格和心理发展具有可塑性,学校对学生开展的一切工作都具有教育意义,都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应仅仅限于心理咨询机构,而是应该努力形成一个包括校园文化建设、思想道德教育、经济资助机制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内的综合性的教育环境。

1.基本经济资助与学校环境育人相结合如前所述,贫困大学生面临的经济困难是他们最大的心理压力。目前,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机制一般由奖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和“减免缓”交学费等制度组成。困难补助和“减免缓”交学费目前都难以解决根本问题,而奖学金只与学习成绩相关。一项调查证实,农民子女在获得大学奖学金的比例上相对于其他阶层子女而言明显偏低。[10]虽然有少数高校利用政府或企业支持建立贫困大学生奖学金,但受益面毕竟很小。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政府当前重视和推进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有关政策,帮助贫困学生得到完成学业所需要的最起码的经济保证,从而使贫困大学生基本上消除单纯因经济原因而导致的绝望性心理焦虑。需要强调的是,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班级、寝室和同学会这类小群体的组织人际关系的改善问题。这方面的工作往往因为过于琐细而得不到注意,也因为难以用某种显性指标来衡量效果而容易被忽视。但我们在调查和咨询中发现,对贫困大学生来说,正是这种小群体密切的人际互动关系对他们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应重视班级和寝室的作用,在这些小群体、小环境里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的人际环境,并通过组织各种团体活动来优化这种人际关系。这对于调适贫困大学生的自卑情绪,降低他们的抑郁性和增强他们的交往能力是十分有益的。高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同时还是一个使大学生的心理走向成熟,向社会化过渡的重要环境。在大学里,即使是社会阶层和文化背景相异的大学生,都会受到同样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如果一所大学倡导和建立一种求真求善、平等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那么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将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2.鼓励勤工助学与培养自尊意识相结合提高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还应当使他们自己充分意识到,虽然经济上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但不同的人却可以有不同的态度和选择。因此,关键是要使贫困大学生建立起自尊、自强的意识。从人格心理学的观点看,自尊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形象,它决定一个人能否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美国心理学家库柏•史密斯认为:“自尊与参与讨论和表达意见的能力有关;与完成任务的坚持性有关;与在挫折条件下保持恒定知觉结构的能力有关。”[11]当他认为自己无能时,就不指望成功,表现在行动上,就没有远大抱负,缺乏自信心,把行动目标定得很低,既不去努力奋斗,也无勇气去与人竞争;相反,如果他相信自己会成功,则能产生勇气去面对困难和挫折,从而向预定目标接近。贫困大学生应当在实践中增强自尊和自信,不仅在学习方面要努力,而且要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勤工助学的意义远不止于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经济条件,更重要的是使贫困大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克服困难,从而建立自己的尊严和信心。因此高校不仅应积极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广泛的勤工助学的渠道,而且应对此予以精神上的激励。超级秘书网

3.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与针对性相结合我们认为,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应着眼于贫困大学生,而应面向全体大学生。

以促进健康人格发展为主线,从认知过程、情绪调控和行为训练三个维度开展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信心得到增强,使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得到改善,及时排除成长中的一些心理障碍;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发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从而使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都获得相对于自身而言的提高。学校对贫困大学生在心理问题方面表现出来的某种群体特殊性不应加以放大或渲染,以避免伤害贫困生的心理自尊。但对于少数存在明显心理障碍的贫困生则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如通过个别性心理咨询引导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鼓励他们进行改善人际关系的尝试,指导他们调控情绪以降低心理焦虑水平等;同时也可以通过组织团体行为训练来解决在贫困大学生中存在的某些具有共性的心理障碍问题。总之,高校只有通过综合性的多种教育方式,才能有效地改善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5]龙晓东,廖湘蓉,邓治文.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2).

勤工助学心得范文第5篇

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正在引起高校的广泛关注。根据有关文献的实证调查和分析,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比较非贫困生而言,在心理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性以及自卑感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贫困生的绝对数量还将进一步扩大,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高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拟从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教育社会学的角度综合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背景与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所背负的心理压力并由此而形成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贫困家庭据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中心报告,我国城乡居民基尼系数在1978年为0.29,1999年上升到0.397,接近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4]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资助政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改革,到90年代初已基本从原来的完全由政府资助变为学生缴费上学与奖、贷、助、补、免的资助政策相结合。调查表明,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大的心理压力来自于经济上的困难。[5]贫困生一般来自于农村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父母为供孩子上大学节衣缩食甚至不惜卖血。因此贫困生都存在着将来如何通过自己的成就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压力。此外,由于城乡之间和东西部之间的极大差异,贫困生的基础教育状况相对于发达地区学生也更多地存在学业不良现象。对于临近毕业的贫困生来说,由于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方面的原因,在联系就业单位问题上也明显处于不利地位。这些外部压力都容易使贫困大学生形成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和自卑情结,如果得不到正确的调适,可能导致抑郁或绝望等较严重的心理疾病。

心理认知治疗理论认为,认知是情感和行为的中介,情感障碍和行为障碍与歪曲的认知有关。人们在生活经验中形成的“功能失调性认知假设”,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准则,而不为人们所觉察,即存在于潜意识中。一旦为某种严峻的生活事件所激活,则有大量“负性自动想法”在脑中出现,即上升到意识层,进而导致情绪抑郁、焦虑和行为障碍,反过来又加强了负性自动想法。对贫困大学生来说,早年生活虽然艰辛,但压力毕竟由家庭和父母承担,当进入大学后独立面对难以解决的经济困难时,就形成了严峻的心理冲突。如每当面临学校催交学费等费用并影响到正常学习时(如有的高校规定没交清学费不能参加各种考试等),负性自动想法就很容易被激活。特别是因此而导致学业上的失败时,更容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导致行为、动机和认知等方面出现严重焦虑或抑郁症状。

2.贫困文化的社会遗传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曾首次使用“弱势群体”这一概念来特指我国社会当前的贫困阶层和就业困难人群。弱势群体由于长期生活于贫困之中,形成了与他们的社会存在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心理定势。英格尔斯指出:“落后和不发达不仅仅是一堆能勾勒出社会经济图画的统计指数,也是一种心理状态。”[6]贫困文化并不等于消极文化,它只是生活于其中的个人或群体的社会心理的反映,是他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信念、理想、习惯和思维方式等等。但是,贫困文化中的某些负面因素,如思维方式的封闭性,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敏感和绝望,缺乏自尊以及抵触社会主流文化导向的集体无意识等,相对于现代化社会所要求的积极进取、乐观开放和善于合作等素质来说,显然是具有落后性的。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仍带有自己家庭所属的社会身份特征,表现为价值观、行为方式、语言、衣着以及与个人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符号,从而形成一种贫困文化的所谓“社会遗传”。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身份本身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归属”[7]。尽管在大学里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这种知识性活动并不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有所区别,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却必然在这种社会归属中遭遇冲突,其中最容易表现出来的就是自卑感。自卑感一般会导致心理上的自我封闭,成为心理健康的深层次原因。我们在调查和咨询中发现不少贫困大学生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与周围的同学相处不融洽,心理过于敏感,行为上表现出不合群,内心深处有很强的孤独感,从而造成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的困难。有的贫困生也因过度的自卑而形成过度敏感的自尊,以致对接受学校的困难补助感到羞耻。

3.校园文化和组织环境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学校后即处于新的群体之中,不仅要与教师和同学发生各种交往关系,同时也要发生受个体人格特征调节的心理关系。社会心理学将这种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它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具体体现为群体成员间的心理吸引或心理排斥,表现为个人与他人感到满意或不满意。

这种人际关系不仅与个人心理特征有关,也与其社会生活背景有关,同时又与外部环境形成强烈的互动性。在学校教育中,不仅存在班级、年级等正式组织,同时也会形成与学生家庭背景和社会身份文化差异有关的非正式组织以及相应的生活方式。一般来说,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在社会生活中,与周围人群的生活状况不会有太大的反差,也比较能融入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组织中去。但在进了大学之后这种反差却会突然变得明显起来。当今社会拜金主义风气日盛,反映到大学校园里,即使是中等收入水平家庭的学生也喜欢相互攀比,表现在同学聚会、拜访老师和衣着消费等各个方面。贫困大学生因为自己在经济上的困窘很难在这一类活动中找到心理归属感,从而容易导致心理上的失衡,把同学交往中的一些正常行为加以误解,或是把一些小的误会加以放大,形成心理障碍。

4.家庭生活背景贫困大学生面临的现实经济困难和社会环境文化影响,是导致其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低于非贫困大学生的重要原因,但两者不具有必然的联系。贫困大学生中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毕竟只是少数。

太原理工大学的一项测查表明,即使在特困大学生中(贫困和特困之间没有明确界线,一般将家庭收入在人均100元以下的确定为特困生),心理异常者也只占18%左右。[8]面对同样的生活事件,为什么有的贫困大学生出现了心理障碍,而有的却没有,显然这是因为他们对生活事件的认识、评价、解释和信念不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其青少年时期的人格发展有密切关系。人格展是在人的生物本能与环境教化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展开的,是个体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较为稳定的人格特征和行为的过程。因此,贫困大学生的个体人格发展过程,体现了他们在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困难时心理素质水平的差异。如果不考虑先天遗传因素的差异,家庭教化环境是贫困大学生早期人格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家庭不仅从每一个人出生起就赋予他包括种族、阶级、宗教、经济状况等在内的多种社会特征,同时也是每一个人产生原始的自我感觉以及形成基本的身份、动机、价值、信念和人格的背景。有的人格心理学家认为,家庭教化对儿童的“本体安全感”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埃里克森将这种“本体安全感”称为“基本信任”,它包含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及其客观世界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方向。吉登斯认为:“在正常的环境中,儿童投射到父母身上的信任,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抵御存在焦虑的情感疫苗,这是一种保护,以抗拒未来的威胁和危险,这种保护使得个人在面对让人消沉的境遇时还能保有希望和勇气。”[9]在面临同样的经济压力和生存忧虑时,不同的贫困家庭对孩子有不同的教化方式。如果父母以不良的心态、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引导教育小孩,甚至粗暴地干预孩子的自由和选择,那就必然对贫困大学生早年的人格发展形成扭曲。这一点在我们的心理咨询实践中已得到了充分的证实,大多数心理障碍较为严重的贫困大学生在回顾早年生活时都谈到了父母对他们童年心理的消极影响。

二、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相应的解决对策也不应该是单一的

高校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仅是担心学生在校期间会出什么事的问题,而是关乎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目标和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的问题。贫困大学生的社会人格和心理发展具有可塑性,学校对学生开展的一切工作都具有教育意义,都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应仅仅限于心理咨询机构,而是应该努力形成一个包括校园文化建设、思想道德教育、经济资助机制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内的综合性的教育环境。

1.基本经济资助与学校环境育人相结合如前所述,贫困大学生面临的经济困难是他们最大的心理压力。目前,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机制一般由奖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和“减免缓”交学费等制度组成。困难补助和“减免缓”交学费目前都难以解决根本问题,而奖学金只与学习成绩相关。一项调查证实,农民子女在获得大学奖学金的比例上相对于其他阶层子女而言明显偏低。[10]虽然有少数高校利用政府或企业支持建立贫困大学生奖学金,但受益面毕竟很小。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政府当前重视和推进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有关政策,帮助贫困学生得到完成学业所需要的最起码的经济保证,从而使贫困大学生基本上消除单纯因经济原因而导致的绝望性心理焦虑。需要强调的是,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班级、寝室和同学会这类小群体的组织人际关系的改善问题。这方面的工作往往因为过于琐细而得不到注意,也因为难以用某种显性指标来衡量效果而容易被忽视。但我们在调查和咨询中发现,对贫困大学生来说,正是这种小群体密切的人际互动关系对他们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应重视班级和寝室的作用,在这些小群体、小环境里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的人际环境,并通过组织各种团体活动来优化这种人际关系。这对于调适贫困大学生的自卑情绪,降低他们的抑郁性和增强他们的交往能力是十分有益的。高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同时还是一个使大学生的心理走向成熟,向社会化过渡的重要环境。在大学里,即使是社会阶层和文化背景相异的大学生,都会受到同样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如果一所大学倡导和建立一种求真求善、平等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那么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将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超级秘书网

2.鼓励勤工助学与培养自尊意识相结合提高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还应当使他们自己充分意识到,虽然经济上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但不同的人却可以有不同的态度和选择。因此,关键是要使贫困大学生建立起自尊、自强的意识。从人格心理学的观点看,自尊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形象,它决定一个人能否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美国心理学家库柏•史密斯认为:“自尊与参与讨论和表达意见的能力有关;与完成任务的坚持性有关;与在挫折条件下保持恒定知觉结构的能力有关。”[11]当他认为自己无能时,就不指望成功,表现在行动上,就没有远大抱负,缺乏自信心,把行动目标定得很低,既不去努力奋斗,也无勇气去与人竞争;相反,如果他相信自己会成功,则能产生勇气去面对困难和挫折,从而向预定目标接近。贫困大学生应当在实践中增强自尊和自信,不仅在学习方面要努力,而且要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勤工助学的意义远不止于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经济条件,更重要的是使贫困大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克服困难,从而建立自己的尊严和信心。因此高校不仅应积极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广泛的勤工助学的渠道,而且应对此予以精神上的激励。

3.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与针对性相结合我们认为,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应着眼于贫困大学生,而应面向全体大学生。

以促进健康人格发展为主线,从认知过程、情绪调控和行为训练三个维度开展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信心得到增强,使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得到改善,及时排除成长中的一些心理障碍;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发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从而使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都获得相对于自身而言的提高。学校对贫困大学生在心理问题方面表现出来的某种群体特殊性不应加以放大或渲染,以避免伤害贫困生的心理自尊。但对于少数存在明显心理障碍的贫困生则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如通过个别性心理咨询引导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鼓励他们进行改善人际关系的尝试,指导他们调控情绪以降低心理焦虑水平等;同时也可以通过组织团体行为训练来解决在贫困大学生中存在的某些具有共性的心理障碍问题。

总之,高校只有通过综合性的多种教育方式,才能有效地改善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5]龙晓东,廖湘蓉,邓治文.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2).

[2]李海星.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