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母鸡教学设计

母鸡教学设计范文精选

母鸡教学设计

母鸡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的目的是在课堂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用计算机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专门技术人才的基地,肩负着向特定的行业和岗位培养合格的操作技能型人才的使命。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社会体系、经济体系和教育体系不断地变化,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变化,要求越来越高,从过去的对相对单一型人才的需求转变为现在的对多元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尤其是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知识结构与能力更是难以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大量的毕业生在社会上找不到与所学专业相吻合的工作。因此,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教学必须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目标,代替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方法,重视对学生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以适应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而因地制宜的运用项目教学法就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

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较大难度。我校计算机专业开设的程序设计课程主要包括QBASIC、C、VFP、VB、数据结构等。QBASIC是低年级的入门语言,主要是引导学生从算法语言层面逐步认识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方法,C语言是一种概念复杂,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程序设计语言,要求学生有较好的程序设计基础。不管是哪一门课程,程序设计教学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设计程序的思维方法和能力,也就是要会用语言这个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大都是从理论入手,虽然能系统完整地讲解各章各节各个知识点,但由于内容比较枯燥,对于基本素质、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都停留在比较低的层次上的职校学生来讲,仅能够灌输到一点基本概念和理论,根本谈不上能用语言这个工具去编写实际的程序。笔者在多年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实践中,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逐步总结出采用项目教学法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项目学习法是一种教和学的模式,它集中关注于某一学科的中心概念和原则,旨在把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建构,以现实的学生生成的知识和培养起来的能力为最高成就目标。项目学习可以成为概念的教与学所赖以存在的中心环节,而不仅仅是在努力学习过程之后进行的一种辅助性的充实。

项目教学法是符合建构主义理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教学方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法要求,在学习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起帮助者角色,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有效地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通过选取工程项目来创设情境,通过协作学习的方式开展学习,通过完成工程项目来达到意义建构。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解决学生身边的一些现实问题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项目教学法学习的学生,他们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这种方法不但适合职业学校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尤其适用于学生水平参差、学生自控能力比较薄弱、课程的应用性比较强的教学。

项目教学法是从职业学校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总结出来的,与程序设计模块化的思想相吻合,所以特别适用于培养“软件蓝领”专业的教学。

下面以《C程序设计》课程中函数这一章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学为例,具体说明该方法基本的教学步骤。

C语言中的函数相当于其他高级语言中的子程序,是C语言中实现模块化编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初步形成模块化开发软件的基础。在未学函数这一章之前,学生已经编写了一个成绩处理程序,该程序的主要功能有成绩的输入、输出、求总分、求平均分、求最高分、排序等。在花了5课时讲解了函数的基本知识及概念后,要求学生用所学函数知识将前述程序改写成一个完全模块化的程序。

1、情境设置。创设学生当前所学习的内容与现实情况基本相接近的情境-给出原先所编的学生成绩处理程序,要求用函数部分的知识将该程序进行模块划分,把学生引入到需要通过函数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教学环境。我所选取的学生成绩处理项目中,有成绩的输入、输出、求总分、求平均分、求最高分、排序等。这是一个贴近实际,学生比较熟悉,难度适合的项目,这样容易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2、操作示范。围绕当前学习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知识迁移”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小项目,并示范完成项目的过程。我选择成绩输入这个小项目,示范用自定义函数来实现该模块的功能。

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思考,对知识点进行理解,消化成绩输入这个示范项目的解决要点,为解决练习项目打下基础。要消化的要点主要有函数定义部分的参数定义、返回值的确定,以及函数的调用,函数的原型声明等。

4、分组并确定各小组的项目。小组通过研究讨论,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成绩的输出、求总分、求平均分、求最高分、排序等划分好的小项目分配给各小组。

5、协作学习。各小组开展交流、讨论,组员分工协作,调试运行,完成项目。采取分组协作学习的方式时,每组人数应适中,组员的个性、能力方面应采取互补方式搭配好,设立一小组长,协调组内成员分工,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学习。最后各小组充分运用其他小组已编写好的模块集成出一个完全模块化的程序。因为本项目中的各个模块即小项目是由各小组分别用函数完成的,最后必须将各小组编写的集成起来才能得到一个完全模块化的程序。

6、学习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直接由完成工程项目的情况来衡量,包括教师评价、学习小组评价和自评三部分。分三级来考核:第一级是由教师对小组完成项目情况进行评定:能否共同协作,实现预定功能;程序的优化;是否具有创新意识。第二级是由各小组成员根据各组员对本小组贡献的情况进行互评,组员的参与意识;第三级是由学生本人进行自评,是否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综合三级评定情况来确定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项目教学法应用注意点

项目教学法是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但在具体使用时还应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1、项目的选择与教材的处理

项目的选取是学习的关键。选取项目要以教学的内容为依据,可大可小,既要包含基本的教学知识点,又能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既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又可以创造发挥。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参与项目的选取。作为教师对知识点进行讲解的实例,所选取的项目必须简单和典型,以此实例作为学生初始学习的例子,便于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另外一个项目要有一定的难度,可促使学生学习和运用新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

教材是一个问题。由于现行的教材基本根据学科知识系统进行编写,教师实施项目教学法时,不能够完全按照教材一章一节地讲授,所以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必须重点选好示范项目,紧密结合教材内容,适当编写讲义,甚至编写教材。

2、正确处理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关系

项目教学法并不是日常教学的全部,它只是教学环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却不可能替代全部的正规教学,它侧重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应用性比较强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表现出一定的优势;而传统教学法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所以学生对知识点和知识体系的掌握都比较牢固,这在理论课表的教学中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在具体运用中中两者可以交叉使用,重视项目的完成,但不能忽略基础知识的掌握;注意吸取传统教学法的长处,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每个小目标体现在项目中的小模块上,从而让学生建构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知识框架

3、教师的角色定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地位是经常变化的,当学生学习新技能时,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当学生运用已学技能时,教师是导航员,当学生自主活动时,教师是观察员,当学生以小组进行活动时,教师又需要充当协调员。

教师应当创设学生学习的资源和协作学习的环境,让学生有多种的机会在不同的情景下来应用所学习的知识,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给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的资源;协商解决各个难关,使学生群体的思维与智慧为每个学生所共享,从而达到全体学生共同完成意义的建构。教师应当做好对各项目的评估总结,在评估中要指出问题的所在及解决的方法,要总结比较各组的特点,引导他们学习别人的长处来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设计,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在评估中得到提高。教师应当发挥好协助作用,让学生根据自身行为的信息来实现自我反馈。

通过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笔者深刻体会到:项目教学法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书本的理论知识,更使他们懂得怎样灵活应用这些知识。项目教学法充分发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全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提高了学生对程序设计的意义建构,充分地展示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以能力为本位”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母鸡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一)缺乏明确的教学定位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的过程中,大部分学校都设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但是有些学校却不能达标,即课程设置不具备科学合理性,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也达不到预期标准,无法满足美术及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发展需求。另外,有些高校虽然安排了相关的实践课程,但是实践时间较短,也不能落到实处。这样一来,学生就无法将学习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他们就会面临诸多困难,最后不得不放弃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对于高校教育工作而言,如果缺乏明确的教学定位,不仅会阻碍高校的稳步发展,还会对国家的教育资源造成浪费。

(二)高校盲目扩招当前,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高考扩招成了一大趋势。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艺术设计人才也一样。通过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可知,近20年来,我国某美术高校的招生人数一直在不断扩大,已增加了将近30倍。高校扩招会促使艺术设计毕业生的数量大幅增长,为社会提供了更多艺术设计方面的人才。但倘若高校不结合社会供需的实际情况进行盲目扩招,就会导致大量问题的出现。比如,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某高校进行了扩招,但由于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完善的教学设备,该高校的教学质量出现了严重下降,学生无法获得优质的教育。

(三)教学方式方法方面的问题通过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可知,现代教育中存在着很多不足,是阻碍艺术设计教育工作取得进展的因素。现行教学大纲中的套话较多,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缺乏现实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仅仅是烂熟于心的纸上谈兵。另外,学校提供给学生的思考空间以及实践机会也十分有限。究其原因,在于我国当前的高校美术及艺术设计教育体制存在着诸多问题,即教学内容空泛、教学目标模糊、教学手段落后以及课程安排不合理。另外,在许多高校,美术及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大多只注重学生的技巧培训,而不重视对学生的实践指导。还有一部分教师不致力于做学问,不及时对自身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进行革新,过度追逐名利。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工作就会面临诸多问题,遇到教学瓶颈。

二、发展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相关措施

(一)课程设置要连贯在设置美术及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时,教师应将课程的连贯性放在突出位置,既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而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时,要加强其理论、专业、设计以及造型等基础知识的传授。学校还要及时把握市场最新动态,将教学与市场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或者通过定期举办相关讲座,举行画展、设计制作展或摄影比赛等,来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创作能力、想象力以及表现力等,同时还要坚持与时俱进,实现科技与艺术设计专业的协同发展,加强对网络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帮助学生掌握美术及艺术设计专业软件的相关应用原理,全方面地提升学生素质,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同时,学校要优化设置课程组合,保证课程的连贯性,节省教学成本,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高校在开展美术及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时,要注意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到世界流行时尚文化中,推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二)转变教学观念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以及广阔知识面的综合型人才广受社会各界的欢迎。因此,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需转变教学观念,结合不同专业的基础教学和专业课程,对学生的艺术潜质以及审美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艺术品位得到大力提升,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和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另外,学校还需对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及专业课程安排,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进行个性化的培养,并为他们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相信依靠这种方法,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美术技能才能得到有效提升,高校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美术人才。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艺术要取得持久的进步和发展,就必须要创新,而创新需要我们有+扎实的美术基本功和创新能力。对于高校美术及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创新性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不同的艺术元素进行想象和组合,通过再创造所呈现出来的新的、合理的、完整的形象。对此,在上专业写生等具体课程时,教师应允许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功底之后,适当地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发挥想象,并将其作为考察的一部分。具体的创新内容既可以是空间上的创新,也可以是构图上的创新。此外,教师要合理把控学生的想象,避免他们走弯路或不切实际的创作,对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及时予以肯定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高其创新的水平。

(四)完善教学内容美术院校需结合实际对课程内容进行拓宽,即将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作为教学的重点,提供给学生更多与外界接触的机会。通过学习其他课程或办讲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就会得到深化,他们的专业技能以及文化素养便会随之得到提升。另外,教学内容的设置需具有针对性,即要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探索,变之前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技巧、技法只是帮助学生完成绘画或设计的工具,艺术设计学习的真正核心应是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创新能力。只有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才能帮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进而为社会培养出更优秀的综合型艺术人才。最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需结合自身实际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艺术观。

三、结语

母鸡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当前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模具设计是实践性和工程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模具设计专业培养的是具有一定的模具设计能力和较强的模具制造能力以及能够满足现代模具企业生产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模具设计专业的学生除了掌握相应层次的文化基础知识与相应的专业技术理论以外,还需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现场操作技能。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模具设计人才“应用”能力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制约着应用型模具设计人才的培养。

1实践教学内容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

金工实习是高校模具设计类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内容,它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必修技术基础课程。通过金工实习,学生可以熟练掌握机械零件加工的主要工艺过程和方法,熟悉常用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但是大多高校金工实习内容主要集中在机械加工的车、铣、刨、磨、钳等传统训练方面,忽视现代先进技术训练如以数控加工技术、特种加工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等为核心的模具制造实践和以模具制工艺设计为主线的现代工程实践的培养,跟不上目前国内模具制造技术发展的水平。

2实践教学方法不能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相当部分高校在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往往采用简单的课堂教学来实现。指导老师讲解实验目的、内容和步骤,根据操作过程演示实验内容,采取验证式的实验方法,实验骤教条化。虽然有时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试验,往往也是验证式的。这种教学方法还会受到实验室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消减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灵活性,难以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现场实习是模具设计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现场实习,学生可以更好地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扩大专业知识面,培养一定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但部分教师以及大多数学生认为,现场实习仅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没有意识到现场实习的重要性。往往是一个或两个指导老师带着许多学生走马观花地参观生产现场,未能给学生介绍与课堂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相对的生产实际,也未能真正参与到企业生产实际中去,因而对生产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实习效果可想而知。

3缺乏综合性实践的平台

生产企业对应用型模具设计人才的要求不仅只是具备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具有综合实践能力与项目实施能力。但目前相当部分高校的模具设计实践教学,大多采用校内教学(实验)辅助生产现场参观的方式进行,缺乏综合性实践的平台,学生自主参与性较差,与生产企业以项目或工程管理的方式差别较大,难以培养更重要的是具有综合实践能力与项目实施能力。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

1实践教学内容改革

(1)金工实习改革。金工实了掌握机加工中的车铣刨磨钳等传统训练方面,增加模具企业中常用的现代加工设备如数控电火花成形、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数控铣削设备的实训内容,给定特定的模具零件,安排学生操作数控机床、线切割、电火花机床等设备对零件进行加工,训练学生对现代加工设备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数控编程能力,促进学生对模具的特种加工方法的了解。

(2)增加数字化设计加工内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模具设计软件不断出现。在传统模设计的基础上,应用数字化设计工具,实现数字化制图、模具数字化设计、模具数字化分析仿真、模具生产管理以及模具的数控加工,从而提高模具设计质量,缩短模具设计周期,已经形成趋势。这就要求毕业生必须具有很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适应就业的要求。因此,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上增加模具数字化设计的内容,采用先进的三维设计软件如Pro/E、UG等进行模具三维数字化设计,利用模具分析软件如MoldFlow、DYNAFORM等对零件进行有限元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来检查模具设计结构的合理性,在设计阶段消除易出现的错误,利用CAM技术模拟模具的加工过程。在实践环节中增加这些内容,目的是加强学生模具数字化设计分析和加工的能力,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实践教学方法

改革课程实验是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往往由于实验室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实验大多采取验证式或演示实验,这种教学方式很难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对于模具设计的课程实验,采用案例法(企业案例)教学,比如模具拆装实验,选择企业生产报废的但能反映模具新技术的典型模具,如自动脱螺纹模具或二次分型模具等,通过模具拆装过程的训练,学生掌握模具拆装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提高动手拆装模具的能力,加深对模具设计参数的理解,而且学生也能从另一侧面了解生产企业模具的拆装过程。对于注射生产实习,学生亲手去安装和调试课堂所讲的企业案例模具,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进行塑件的生产。通过对塑件的生产,以及对注射成型参数的调试,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工艺参数,并且根据各种成型情况来调整参数,这种教学方法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3增设综合性和创新性实践

目前实践中的金工实习、现场实习、实训、各门专业课程的实验、课程设计等环节大多以单独考核的方式进行,缺乏将所有实践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实践,学生的自主参与性较差。为了培养学生的具有综合实践能力与项目实施能力,在所有的理论知识和单项的实践内容完成后,增设综合性和创新性实践,采取类似生产企业的项目或工程管理的方式进行。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与能力,选择与自己能力相符的企业生产实际的实例题目(真题真做),一人一题,避免了小组中的敷衍了事,蒙混过关,甚至有自觉性差的同学偷懒抄袭的情况出现。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查阅收集设计参考资料,自主思考,独立设计,优化方案。将模具设计(三维和二维的数字化设计能力)、模拟分析(CAE分析能力)、模具各个零件(主要是成型零件)的加工(机加工、数控加工热处理等动手实训能力)、模具各零件的组装(模具装配能力),最后将组装好的模具在压力机或注塑机上试模(初步的试模和调整能力)等一系列过程融为一体,并且学生对各个环节的实际管理能力也得到提高。通过综合性实践的训练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设计,培养了学生的设计和分析能力、工艺技能和工程管理能力。由于题目主要来源于企业实际产品,学生通过综合性的实践训练能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

三结束语

母鸡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学习环境预测教学行为所引起的效果,并以此规划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形成教学设想。本文着重介绍了教学目标的内涵、分类和理论基础,并详细分析了基于探究学习的教学过程设计方法。

一、教学目标设计

1教学目标设计的内涵。

“教学目标”(objectiveofteaching)一词最早是由美国泰勒于1934年提出的,意指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教学目标区别于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指实施课程后预期的学习结果,它是小学阶段培养目标在学科课程上的体现,是对小学生学习结果总的基本要求。而教学目标则指一节或几节课上要完成的具体目标,它是课程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化。因此,教学目标设计指的是教师对学生学习后所期望达成的结果与水平的设想。它是教学设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教学过程设计和小学教学评价设计的前提。

2教学目标的分类体系。

根据分类标准的不同,教学目标可作如下分类:

(1)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

按照教学过程的时间顺序,教学目标可分为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预设目标是教师在教学前预先设计好的教学目标,它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而生成目标是课堂教学过程中随机产生的教学目标,它是动态的、偶发的、非预设的。预设目标决定了教学的预期和基本走向,制约着目标的动态生成。而生成目标体现了教学的变通性和灵活性,丰富着预设目标。

(2)直接目标和间接目标。

美国教育家贝尔认为,学习应该达到两个目标。一是属于知识范畴的,称为教学的直接目标;二是属于能力范畴的,称为教学的间接目标。按照教学目标的内隐程度,教学目标可分为直接目标和间接目标,或者称之为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显性目标指那些被明确提出来有关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结果性教学目标,表现出直接性、可观测性等特点。隐性目标指那些内隐于教学过程中有关能力培养、智力发展以及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过程性和情感性教学目标,它看不见,摸不着,隐藏在知识体系之中。

(3)学段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

按照教学内容的范围,教学目标又可分为学段目标、学期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4个级别。学段目标和课程目标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和课程编制者制订的,而学期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是由任课教师自行设计的。

3教学目标设计的理论基础。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等人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又将每个领域按由低到高的层次分解出若干水平,各层次水平都可表现出相应的具体行为。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不仅使用了“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而且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过程性目标动词。所以上述3个领域教育目标的分类理论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为小学教学目标设计提供了科学的测量依据。二、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的设计是指组成一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以及它们的排序和时间分配。虽然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过程设计,但它必须遵循上述共同的原则和目标。例如无论在新授课或者复习课中,相应的练习都应当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和布卢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所对应的学习水平进行编制,这样才能使得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具体、可测,使得本节课的教学更为有效。

这里主要介绍基于探究学习的教学过程设计方法。

1探究学习:的意义与案例设计。

探究即“探索追究”之意,即经过研究与探索,努力寻找答案,求得问题解决之意。“探究学习”、“研究学习”、“发现学习”等是含义相同或相近的几个概念。它们共同的基本特征是:学习内容不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发现应有的结论。这就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经历了探究和发现的训练。探究学习设计的过程如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情境是一种特殊的学习环境,创设出具有诱发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明确问题的指向性,从而使学生形成对问题进行探究的心向。

(2)提出猜想,建立假设。

针对所提出的数学问题,充分利用直觉思维等各种合情推理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性猜想,并对产生的假设进行比较。

(3)探究发现,验证猜想。

针对各种假设,引导学生独立探究,动手实验,对假设进行反复检证与论证,使之上升为一般的数学理论。

(4)交流研讨,总结提高。

组织学生交流各自探究的成果,反思探究过程中的思维策略与探究模式,并加以类化。同时,设计必要的基本练习、独立性练习与开发性练习,在练习中使探究的结论得以强化。

2关于探究学习的反思与研究。

吕型伟先生指出:“课改推出的研究性学习与设计教学法十分相似,我不知道提出研究性课程的同志是否了解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以及其后为什么会停止执行的原因。”(《课程,教材,教法》2003.1第3页)吕老的话语应当引起我们从理论层面与从实践层面对“探究学习”进行深入的研究。

美国教育家克伯屈和施瓦布等人从方法论的角度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剖析,主张学生按照科学家研究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学习,提出了设计教学法与探究学习。

母鸡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立项报告区别于研究型大学科研型项目,立项报告需要阐述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塑料模具类毕业设计项目立项报告主要阐述项目设计内容、同类模具国内外技术现状并附主要参考文献;设计目标及关键技术难点,拟采取的设计方案及可行性分析,设计方案的特色与创新;进度安排及预期成果,设计基础与工作条件,项目组成员简介,经费预算等,突出项目的设计性和工程实践性。毕业设计项目中期进展报告:阶段计划要点和调整情况,设计工作主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下一阶段工作计划,经费使用情况与下一阶段经费预算,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毕业设计项目总结报告:项目背景,项目研究过程及研究重点,项目关键技术的解决,经济技术指标分析,项目的使用范围,本设计项目的优缺点。通过基于项目的塑料模具类毕业设计,使学生在以下几方面能力上得到培养和锻炼:塑料制品的设计及成型工艺的制定,一般塑料制品成型模具的设计能力,塑料制品质量分析及工艺改进、模具结构改进设计能力,了解模具设计的常用商业软件并能正确应用,能够正确分析所设计模具零件加工工艺性并制定加工工艺路线。

2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塑料模具类项目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于企业实际工程项目的塑料模具类毕业设计项目,从工艺方案设计到模具结构设计,到模具制造工艺性评价,再到功能零部件结构设计计算,再到零件图绘制,到模具零件制造工艺设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需要大量的知识和经验。传统的手工设计和制造无法满足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CAD/CAE/CAM技术的运用,在设计和制造上取代传统的手工设计方式,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如图2所示CAD/CAE/CAM技术在注射模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第一,塑料制品的设计:三维CAD软件的实体和曲面造型功能,为塑料制品的结构设计和设计改进提供了强大的功能,使设计过程直观、准确。所获得的三维数据模型,为后续模具设计和成型工艺分析提供了良好数据来源。第二,塑料制品成型工艺性分析:采用CAE可以模拟塑料熔体在型腔中的流动、保压、冷却、收缩过程,其结果可事前评价制品的质量及成型工艺性,提高模具设计制造成功率。第三,模具结构设计:三维模具设计CAD软件系统,可以根据制件材料收缩率自动计算制件三维数据模型的收缩量,经放大获得成型零部件工作部分尺寸,通过布尔运算获得模具型腔形状,还可辅助获得需电火花成型零件的电极实体数模,并提供了将三维数模转为二维工程图的功能,辅助完成工程图绘制[4]。第四,模具运动功能结构检查:可对已装配好的模具按照预定运动方向和位置,实现模具开合模运动及制品被推出的模具工作过程,辅助检验模具开合模和制件脱模功能设计是否正确,并及时纠正,减少修模时间。第五,数控加工:利用CAM数控自动编程软件,读取模具结构设计结果,以模具零件三维数模为输入,自动编制数控加工工艺过程,可模拟刀具在三维曲面上的实时加工过程并显示有关曲面的形状数据,同时还可以自动生成数控机床加工程序代码。图2基于项目塑料模具类毕业设计流程将先进CAD/CAE/CAM技术应用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模具方向学生基于项目的塑料模具类毕业设计实践教学,使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掌握并提高模具先进CAD/CAE/CAM技术,提高毕业生专业技能,能利用其独立完成制件的工艺分析、模具的结构设计、模具制造数控程序生成,基本达到模具设计师及模具工艺员的技术水平。如图3所示,为2014届毕业生以MINTH集团企业课题立项的项目式塑料模具设计类毕业设计项目[5]。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制件造型的需要,该学生自学了UG实体造型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根据委托方提供的图纸,完成了制件实体造型。为了设计制件成型方案,该学生又学习了塑料成型模拟软件MOLDFLOW,分析并制定了该制件成型方案。为了完成模具结构设计,该学生系统学习了UG装配及工程图绘制软件。为了编制模具制件数控加工程序,该学生又认真学习了UG数控编程软件。通过该项目的毕业设计,该学生详细地掌握了塑料模具设计流程,系统实践了塑料模具设计制造相关先进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使学生到企业工作半年即成为技术骨干。

3结语

相关期刊更多

木工机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国际木业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际木业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