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略说音乐艺术的素质提高办法

略说音乐艺术的素质提高办法

一、技能素质训练是声乐教学之根本

人的声音是一件特殊的乐器,它直接影响到歌唱的音色,歌唱者自身的各种腔体就是这件乐器的共鸣系统,小腹、腰、背及呼吸肌肉群是歌唱的动力系统,只有这些“部件”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发出美妙动听的声音。因此,在最初学习声乐时,必须要对自身进行长期艰苦的歌唱技能训练,才能达到塑造乐器的效果。通过大量歌唱基本功的训练,才能找到歌唱器官协调配合的感觉,找到歌唱中声音的位置,做到字正腔圆。声乐基本功训练是一项颇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训练,从歌唱的正确姿式、歌唱呼吸的正确运用、歌唱中如何正确地打开喉咙、歌唱共鸣腔体的运用、歌唱的咬字吐字及歌唱语言的正确发音等一系列技术动作不是一两天训练、一两句话就能解决的。一个正确声音的形成往往需要付出成千上万次的不断重复才能熟练地掌握应用。正如声乐教育大师沈湘先生所说:“这种会辨别会使用嗓音的歌唱能力,一定要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而且不是几年,而是一辈子去获取”。强化学生基本功训练是声乐教学中的重点教学内容,基本功训练贯穿于声乐教学的全过程,技能技巧训练是声乐教学中的重点,没有了技能技巧训练是不可能达到声乐教学的目标的,也就从根本上塑造不了人声这件特殊的乐器。

二、非技能素质训练是声乐教学之关键

通过大量实践练习树立对歌唱艺术的执着与追求,通过实践练习树立强大的自信心,通过实践练习获得正确的理论概念,再用正确的理论去指导艺术实践练习,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并从中体会声乐理论的实践意义。当然,实践练习还应与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进行,经典传世的优秀艺术作品都凝集着创作艺术家们的心血及自身对生活、对情感的感受。一个成熟演唱者所要表达给观众的最高艺术境界不仅仅是一种纯熟的技能技巧,更在于传达作品中丰富的内涵及情感,想要精彩表现、打动人心、引起共鸣,就要求演唱者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把精力都放在难度较大的声乐技能技巧中,而忽略了人的情绪性格、情感表达,造成歌唱技术不全面,歌唱失去了生命力和感染力。教师必须通过教学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掌握歌唱的技能技巧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作品,使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得到升华。教师应以饱满的情感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把握作品的艺术形象,在教学中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逐步使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净化了学生心灵,陶冶了学生情操。声乐教学中技能训练是制造并完善人声这件特殊乐器的过程。如何正确使用人声乐器,还必须加强乐器者本人心理及生理各方面综合控制乐器的能力,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即非技能素质训练。它包括了正确的思维能力、良好地心理调控能力、准确的审美观念与意识能力及大胆的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学生心理及生理两个方面树立起正确的歌唱意识和观念是声乐教学之关键。教师素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水平,教学中要不断优化教师的自身素质。作为教师应不断加强专业学习,开拓眼界,提高修养,不断提高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的能力。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开拓多样化、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及手段,不断改革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带给学生新的观念新的知识及创新精神。良好的声乐学习应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与心理意识为开端。首先,教师要通过各种科学的方法与手段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声乐之美、人声之美、演唱之美,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为声乐学习打开一条正确的通道。其次,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们要时常提醒学生用心灵、用思维、用思想去歌唱出美好的声音,引导学生通过外部声音的表现结果去感受生理与心理协调配合的过程,从中获得准确的认知和记忆,把感觉记忆与听觉记忆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教师还应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化学生的独立性,树立学生观察问题、分析判断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学生对老师过分依赖和盲目服从的心理,使声乐教学快速达到预期效果。最后,教师还应带领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践教学,以培养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总结理论,通过实践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心理调控能力及情感表达能力。声乐演唱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歌唱技巧的成熟是以歌唱理论为支撑,以歌唱经验技术为基础,以歌唱实践锻炼来巩固的,没有人第一次上场演唱不怯场的。“怯场”是一种心理疾病,要克服“怯场”首先需要具备一定心理调控的能力,在歌唱技能技巧能力上要有所准备,集中思想和注意力,建立起自我克制的心理状态,准确把握歌曲情感和意境,其次就是要经过大量的实践练习使自身得以锻炼。

作者:连雪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