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公共艺术研究论文4篇

公共艺术研究论文4篇

第一篇:公共艺术形态的必要性

一、建筑投影作为公共艺术形态的必要性

建筑投影的尝试虽然一直都有,但却没有引起太多反响。除少数尝试有具体的实际应用外,一直以来动态影像的建筑投影都以装置艺术或视觉实验的方式出现,脱离公众需求成为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原因。2000年后,更多的艺术创作者,以及如微软这样的商业团队开始尝试将建筑投影与大众生活联系起来,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为建筑投影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由此可见,出现在公共空间中,又结合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动态影像手段,建筑投影不能无视公众权利和公共空间秩序。想要用更“艺术”的形式包装本来与大众生活关系亲密的动态影像,结果只能拉开公众与建筑投影的距离,也是对动态影像形式利用的浪费。因此,以满足公众需求和吸引公众参与为核心价值的公共艺术形态,才是对于建筑投影健康发展的合理定位。

二、公共艺术要素与建筑投影创作表现

1.公共空间——情境提供与视觉更新

公共空间对于公共艺术和建筑投影来说都是最基本的充要条件,对公共空间环境的美化也是公共艺术作品最基本的功能之一。这种美化并不只是简单意义上的装饰,而是对于符合该空间审美趣味的体现。公共艺术品对于其所在空间来说是创造了一种类型化的情景,由此对公共空间进行了视觉体验的更新。美国影像公共艺术教授莎伦•丹尼尔曾指出:“我把自己看作一个情境的提供者,把艺术创作的概念从创作内容延伸为了创作情境。语境提供是关于去中心化的,创造多重空间,不是讲述一个真理而是多个真理。”[1]2011年5月在美国“新城市创意节”汇集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纽约艺术家的作品,通过投影的方式与老旧的博物馆建筑融合,用涂鸦、影像、绘画等作品不断变幻着建筑的外观,让相对老旧的建筑焕发出新的视觉美感。整个建筑就像是一个超大的立体IMAX,让艺术品走出博物馆,让城市居民可以在街道上就领略艺术家作品的美妙。(图2、3)如果我们能够真正通过投影的方式改变一个建筑的表面,让不同的艺术家通过不同的媒介来直接、及时、短暂地表现建筑与时代的融合,那么建筑本身的规模与形状就是经典的,而其面貌却是动态和多样的。此外,公共空间的格局一旦形成后,物理更新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而动态影像对于建筑外观以及建筑所在空间的视觉更新则是便捷和有效的。2011年阿联酋国庆日当天,阿布扎比谢赫•扎耶德大清真寺运用建筑投影的方式为国民献上了一场宏大的视觉盛宴。(图4)44台投影仪总共产生84万流明的光通量,总投影面积覆盖约21万平方英尺。整个大清真寺的外立面被各种动态的文字、图形、影像所填充和装点,这些元素都来源于充满教义的祷文,是用视觉的形式讲述教义与信仰的故事与深意。精心设计的动态影像让原本就雄伟宏大的谢赫•扎耶德大清真寺更显庄严与神圣,建筑投影对于整个建筑群落空间的视觉更新作用凸显无疑。公共艺术要融合多种印象,让视觉中心性消失,艺术不再专注于创造具体物件,而应创造人与整体环境的关系,产生无所不在、不可言诠的偶发感应。[2]建筑投影对虚幻的动态影像与真实的砖石建筑的融合,让空间环境整体呈现一种既统一又饱含变化的美妙感受。当然影像绝无法替代真实材料更新带来的审美体验,但这种非实物尝试却为公共空间更新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2.公众参与——友好形式与交互可能

公共环境不是单纯的物理场地,使用者、管理者的存在与活动,才是公共环境的核心价值;而位于其中的公共艺术的价值也不在于单一作品的完美,而在于凝聚群体情感价值。[3]所以,公共空间虽然是公共艺术创作的基础保证,但公众参与才是第一核心要素。动态影像对于今天的大众生活来说,有着先天的高接受度。一方面,数字影像技术让摄影、电影、电视、网络等各种类图形影像产业高度发达,在信息可视化的发展过程中,接受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快速直观,且不断追求更为刺激的视觉体验来保持视觉敏感与信息的顺利传达;另一方面,人们的审美观念中习惯并认同虚拟与现实空间并行的视觉生活状态。物理空间的人、建筑、交通工具是生活,各种电视、电脑、手机移动终端大小屏幕中的影像也是生活,且同样真实。这一切都保证了建筑投影将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其形式更容易引发公众的主动参与。新西兰奥克兰码头大楼的建筑投影创作就尝试让观众参与创作,成为作品构成的组成部分。(图5)艺术家们利用投影设备将观众的身体投影放大到约五层楼的高度,观众可以通过肢体的动作与原有影像产生互动,从而形成新的图形影像。除此之外,手指投影和手机屏幕追踪等设计也被运用在此次展示中。这些效果的叠加一方面带来更多有趣的交互可能,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公众的可参与度。2012年9月,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的潘瑞思开展的“无障碍项目”(NoBoundariesProject,图6),创造性地将音乐与数字媒体技术结合起来,完成了一次以关爱残障人士为目的的建筑投影展示。投影仪将动态的卡通影像投射在建筑表面,观众们可以通过敲鼓来触发这些图形的变化,随着敲击的速度与节奏不同,墙上的卡通影像也随之产生或急或缓、有分有合的动态效果。这种互动设计,让听不到声音的残障人士也同样感受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也由此凸显了活动的“无障碍”主题。传统公共艺术作品的交互性主要体现在集体式的交互创作过程和成品的开放程度上,而建筑投影的全新数字媒体特征,则具备了提供更多、更复杂交互实现的可能。3.市民文化——现实关怀与共同记忆公共艺术作为供大众享用与检阅的艺术,其形式内容都不应脱离对当下社会生活的人文关怀。建筑投影的公共艺术形态绝不能仅仅依靠视觉冲击来迎合大众趣味,对于现实生活的关注和表现,才能让建筑投影表现既有内容支持,又不会过于高深晦涩,再次成为小众的精英艺术。对环境与能源的关注是当代社会与公众生活所关注的热点,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利用建筑投影的手段,将校园内的能量变化用光谱动态影像的方式投射在校内建筑立面上。(图7)不断变化着的形状和色块看起来赏心悦目,实际上流动的颜色代表了校内热量消耗的高低起伏。这种能量可见的方式不但直观有趣,也同时触发了公众对于能源问题的关注。2011年7月,为纪念墨西哥孔波斯特拉的圣地亚哥大教堂传道800周年而进行了一场规模盛大的裸眼3D建筑投影表演。(图8)16台投影仪,共计高达35万流明的光通量输出,将这座巴洛克风格教堂的正面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屏幕。古树青苔、蝴蝶翻飞、喷火巨龙、教堂崩塌、宇宙星辰等等冲击力极强的画面配合音效与焰火,曲折而生动地讲述了圣詹姆斯的人生故事和教堂800年来的风雨历程。而这次建筑投影的展示,成功的吸引了超过10万名观众。由此可见,除了美学目标外,公共艺术往往还有传承信息、保存记忆的史学功能;大众精神生活的满足也离不开对居住地历史的认同感。从记录的角度来看,没有哪一种形式比影像更能够完整全面地留存和展示过往的记忆。但传统雕塑、纪念碑和建筑等定点艺术的象征性、升华功能,以及来到纪念碑旁共同追忆的仪式感等,都是动态影像所远不能及的。因此,建筑投影在凝结共同记忆的功能实现上,同时调动了动态影像与定点艺术的各自优势,产生出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三、结语

动态影像与今天的大众生活关系密切,在不经意间便完成了“艺术走进生活”的重要命题。而建筑投影一开始创造性地将动态影像与建筑融合起来,却总以精英艺术的面貌出现,遗忘了动态影像与之受众群体的关系优势。公共艺术帮助建筑投影从小众的视觉实验走向了公共空间和公众生活,满足公众需求的核心价值,也让建筑投影逐渐成长为当下最热门的公共艺术表现形式。公共艺术并不只有景观雕塑,在动态影像的创作过程中,只要围绕公共空间、公众参与、市民文化这三大公共性要素,关注美化更新、形式友好、交互体验、现实关怀和共同记忆凝结等各项功能的实现,像建筑投影这样的新媒体影像形式必将成为未来公共艺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彭伟单位: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第二篇:公共艺术设计课程的模式

一、高校公共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在我国,公共艺术学科基本上是在原有的雕塑、壁画及装饰等相关专业的基础上,辅以一些人文课程建立起来的,其课程基础核心还是以技能和知识的单向传授为主。重专业知识、轻综合能力的思想长期扎根在一些教师的头脑中,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理论实践不足,掌握的知识很难及时得到验证并发展创新,知识结构也相对单一,从而阻碍了设计思路的拓展。国际上先进的设计院校在培养设计师所需要的训练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反思,对公共艺术设计涉及的周边相关专业进行了大量的调研,从而对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及实验进行改革。逐步建立起以审美和专业技能课程为核心,以人文历史学、自然学、社会学等课程为辅助的庞大边缘型课程群。由此可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艺术设计人才,一方面要加大对实践环节的控制,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周边课程和专业边缘相关知识的传授,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具备随时获取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对设计学科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以更好的教学模式取代原有的教学模式。

二、边缘型设计教学模式的构想

艺术设计学科的外延很广。而对于公共艺术这样存在于公共空间中、具有“最广泛化的艺术存在”的艺术类型来说,包含的范围就更广,与其他专业发生关系的几率也更大。因此,专业与专业的“边缘”就显得更广阔。对于边缘型设计教学模式的研究正是建立在这个广阔边缘基础之上的。关于边缘的概念以及它是如何在人们的思想中发生作用的,滕守尧先生在《文化的边缘》一书中曾有过精辟的描述:“……在对话意识的指导下,各部分之间的界限开始拆除,分离开始融合,冲突转变为和谐共处,‘边界’转变为‘边缘’。‘边缘’是各种文化对立二元或多元之间相互对话和交流、不断发出新气象的地带,也是一个开放的和多元共存的地带。不同要素在这里接触和融合,滋生出新的东西,并迅速向周边扩散,有效地改变着人们的意识和文化本身。”可见,“边界”和“边缘”可以相互调整、互相转化,专业之间也可以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当然,转化的前提是要拥有“对话意识”,持有一种平和、开放的心态。针对公共艺术设计自身及其边缘知识结构的特殊性,笔者提出并构想边缘型模式的公共艺术设计教学:第一,在总体思路上,强调开放性的思想体系,要求学生具备随时学习各领域新知识、以新思路解决矛盾的能力。第二,在专业设置上,采取整合各学科相关的优势教学资源,构建“3+1”或“2+1”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设置公共艺术的课程结构时充分考虑多元性、包容性与交叉性。学生通过专业交叉与融合的课程学习,会拓宽专业视野,摒弃陈旧死板的专业学习模式,培养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以及独特的个性风格与专业发展潜能。第三,在课程安排上突出科学,挖掘艺术、自然与人文的跨学科结合。第四,在教学方法上,运用体验性教学模式,通过各种途径共享资源从而培养学生独特创新的设计思维模式。应该看到,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边缘化教育是当代许多艺术和设计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和途径,也是大学教学思想变革的重要方向。因此,构想中的边缘型教学模式应该以探索为动力,以创新为目标,包容各种文化形态,充分吸收各种知识要素,在此基础上整合专业要求和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从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三、边缘型设计教学在公共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边缘型设计教学构想在公共艺术课程实践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笔者认为,边缘型模式教学可以通过这样几个途径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首先,在学生上公共艺术设计课前期阶段应安排一些启蒙课,启蒙学生的专业思想、独特眼光与创新意识,重点培养学生包容的眼光与创新意识。在专业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视觉分析与形式表现的综合能力,对一些不成熟但有所创新的设计方案予以鼓励,充分肯定学生的创新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其最终完善设计方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表达方式,对作业中出现的不新颖的设计要进行思维深度和广度上的引导,尤其是对于相关历史文化知识的引导,让学生知道创新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深厚的知识积累。当前所倡导的创新是对大众文化、传媒文化、民族文化以及地域文化的提升与提炼,只有这样的创新才是有艺术生命力的。其次,在设计方法教学上教育学生要打破公共艺术的概念,不能认为公共艺术只是简单的“雕塑+壁画”的结合体;提倡在更广阔的空间里探寻公共艺术的新形式。让学生明白公共性是实现艺术与人文价值的核心部分,也是衡量其社会价值的重要标尺。

公共性的存在状态可以折射出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状态以及人文关怀。因此只要是符合公共性的形式,都可以大胆借鉴和使用。再次,大胆探索,灵活实行学科交叉和专业渗透,实现学科综合,使跨系、跨专业选修学分更为普遍。具体可通过开办艺术与人生、教育、哲学、社会、心理、科学等各类专题讲座的形式,促进学生的艺术素质与其他素质的融合。也可采取与姊妹艺术相互交叉或与非艺术学科相链接等多种教育形式,如音乐、美术专业的学生可交叉选择一门基础课或有代表性的专业课,了解不同专业的共性和不同表现手法,不仅体现各门艺术之间的相通,更重要的是把艺术与生活、情感、文化、科学等联系起来。以最近一次公共艺术课程为例,笔者在课程中要求学生在户外进行一次公共艺术实践——行人天桥公共艺术改善活动。在初步考察地点之后,学生交上来的初稿几乎都是“壁画+雕塑”等装饰构造的形式,作品缺乏深刻的思考,设计陷入僵局。在深入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从广阔的社会尤其是历史和自然中汲取灵感并从发现事物的矛盾和边缘角度进行研究。学生经过反复讨论,提交了第二阶段作业分工安排。如,考察天桥的背景资料,包括面积、长宽、功能、材质;搜集新闻媒体上国内外关于天桥改善的计划资料,增加对行人天桥建设和保护的认知;对于天桥的历史存在进行资料收集;为行人天桥及附近环境作了地图分析;到天桥作实地考察,了解及观察现实的情况;在现场通过观察和个案研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初步意见;等等。学生分析和讨论问卷结果后,发现了一系列艺术问题之外的矛盾。在此基础上学生重新提出四个设计方案供人们投票。为了进一步协助公众参与设计,学生创作了一系列天桥和物品模型,以便进行个性设计。最后全班投票确定最终方案。项目启动后,最终方案的设计者以中标人的身份成为整个项目的负责人,对全班同学进行分工,制订详细计划,制作工程进度表,并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考勤。这个单元的教学效果喜人,调动了学生前所未有的学习热情。另外,在课题选择中可以重点布置多元文化交叉的课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课题主要方向为东西方文化关系研究、城市文化与传统文化关系研究等。如,学生通过分析卡塞尔文献展、威尼斯双年展等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先锋展览,不仅拓宽了知识面,了解了当今世界展览和艺术的发展方向,也对如何处理好这种类型的公共艺术作品与不同民族间的关系做出了自己的判断。教学模式应不拘泥于以上几种,教师应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教学条件,创设更加丰富、有趣、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并认真总结、探索其目的、方法、特点、规律以及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教育和影响。通过艺术与世界的多元联系,把艺术放到一个更广泛的关系中,从而使学生能完整、生动地表现艺术,充分感受艺术的魅力,深刻体会艺术背后的文化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结语公共艺术设计教育应注重宽基础,包括艺术与技术两个方面,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并与时代文化艺术同步发展。公共艺术设计专业的改革也应注重社会学、文化艺术、人文科学等学科之间的交融,注重其实践性与技能性,让学生以坚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艺术设计表现力服务社会。

作者:徐健单位: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第三篇: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研究

一、公共艺术与城市居民的互动性

公共艺术的功能设置中把民众参与列为必要项目。哈贝马斯认为,“所谓‘公共空间’,首先意指我们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识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公共空间原则上向所有公民的开放”。民众参与公共艺术的过程,对艺术回归公共有直接帮助,体现出民众在与公共艺术进行互动时的使用与情感的认同,更能体现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日本的“环大树之屋”就是公共艺术与人们产生互动的最好范例。“环大树之屋”是以大树为母体,围绕大树设计的一个幼儿园附加建筑。建筑物中心被植物的枝干和茂密的树叶穿透,打破了室内与室外空间的区分,消除了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界限。在蔓生的枝干和茂密的树叶中找到隐藏在建筑内部的柱子和楼梯,让上楼的过程变得非常有趣。此外,建筑中有被中央大树枝叶覆盖的部分结构,使得开放式“树屋”中形成许多压缩和封闭的狭小空间。小朋友只有半蹲或爬行才能通过,加大了人与大树之间的亲密互动关系,树屋也成为孩子的天然游乐场。“环大树之屋”不失为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城市中的大树与人们发生了空间上的互动关系。

公共艺术使建筑环境发生了改变,不仅美化了城市,更让人们与城市得到另一种交流,拉近了城市空间与人们的距离,使彼此产生了更多互动。三、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的结合性广场和纪念碑是公共艺术中体现城市文化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它们的身份不仅仅是大众休息、玩耍、闲聊的公共空间,更展现了整个城市的中心价值与城市形象,是城市文化的具体表现。位于梵蒂冈的圣彼得广场,建成时间为1667年,建于圣彼得堡教堂的正前方,是罗马教廷举行大型宗教活动的地方。整个广场呈椭圆形,地面用黑色方形石块铺成,两侧是宏伟的走廊,由梵蒂冈的装饰性建筑大理石柱构成的柱廊组成。广场中央耸立着一座高25.5米的方尖石碑,显得寂静而肃穆。整个广场就是一件巨大的公共艺术作品,它是梵蒂冈的精神代表,是整个城市气质的体现。公共艺术在城市空间中推动了文化交流,无形中传递着城市的精神文化,也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公共艺术代表艺术本身,并给城市环境提供了巨大价值,充分表明了对使用空间中人们的人文关怀和感受自然与人文场所意义的定义。公共艺术不仅是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品,同样也是公民生活经验和生命历程的体现,体现了城市的文化脉络和艺术的时代价值。

二、结论

公共艺术是城市空间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直观、最明了的城市文化载体。公共艺术同样扮演着连接城市历史与城市未来的纽带角色,为生活在城市当中的人们增加对城市的记忆,讲述着城市的历史故事,蕴藏着城市的灵魂。公共艺术是衡量城市进度的标准,既要能够满足人们的行为需求,又要能为城市创造出新的文化。在当代城市建设中,公共艺术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作者:王欢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第四篇:城市环境下的公共艺术

一、公共艺术在城市街道空间延伸的主要原则

功能性兼顾。城市绿色道路将城市与周边公园、自然风景、露天广场、历史文化遗迹等组合起来,从而形成专门运动休闲区、游览区和步行绿色道路。设计以人的需求方便、安全、舒适度上综合评判依据,然而不仅仅能满足人们在物质上的追求,应满足市民的精神需求。因此,城市绿色道路给人们提供安全舒适的同时,并以美学价值取向为出发点,改变市民的审美趣味模式。2.3交流与互动结合城市绿色道路空间本属于比较开放性特征,这种环境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融入里面,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交流场地和公共活动区域。公共艺术应当需要设计师们将艺术创作的传统思维方式,从个体形式转向社会共同审美的精神构建,通过与市民的交流与互动方式使得艺术进入我们大众化的生活中。

二、公共艺术城市绿道空间设计方式

1.城市绿道公共艺术规划

公共艺术规划是由公共艺术在城市绿道中所组织完成的计划,绿道的城市定位,都是结合城市各地的特色、历史背景、城市发展现状,景观小品和设计主题来确定城市街道不同的设计风格、思路和艺术表现形式。城市公共艺术规划应对绿道的空间组织形式、文化与形象的结合,地域文化进行生活化的调研,最后确定公共艺术规则的布局、形式、题材等规划内容,为设计提供最可靠的指导依据。公共艺术规则遵循系统的原则,综合考虑街道与城市的空间关系使得公共艺术更加合理化,符合整个城市发展的形象定位。

2.城市绿道在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

雕塑在城市公共艺术中,是通过环境形体来实现的。城市公共艺术在城市绿道的尺度下,以公共雕塑和景观装置为节点,强化城市绿道的意象和感知,这是融入城市绿道整体空间的重要表现手法。在艺术专项中地点、题材、规模、艺术形式等基础上,还应要求改变创作观念的转变。城市绿道的公共雕塑不但具有雕塑的艺术属性,还具有景观属性与空间属性。随着城市不断的发展,城市绿道越来越多的为市民的生活娱乐提供了重要的场地,因此,城市公共艺术雕塑不仅是艺术家的主观意识,而是要在当地社会的人文背景和现实生活中出发,以雕塑或景观的思想观念,与市民建立情感交流互动,激发人们对城市文化历史与现实动态的关注思考,提高市民对城市中的各种审美体验。

3.公共识别系统

城市绿道中的场所通常是以文字、图形、色彩、标志的形式构成的视觉图像系统。城市绿道导向标识系统是绿道和使用者之间的重要沟通媒介,其中包括了指引市民方向、地理位置与标识符号。然而这些图形与位置、材质、造型,以及绿道空间的环境有很大关系。绿道导向系统不仅给人们提供了有效的空间信息,还能指引人们的行动方向和活动范围,以免在新的环境中迷失方向位置。良好的公共识别系统设计,能大大的提升城市绿道空间活动容易度,使得城市绿道有较好的使用体验性能。大部分的城市绿道设置了很多基本的标识与导向,往往显得较为简单和造型缺乏美感。因此,城市绿道的标识系统也是公共艺术介入的重要平台。

4.人性化的公共艺术设计

城市绿道公共设施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功能上的应用考虑,还工业设计和艺术创作结合一起,使得公共艺术在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工艺美感。公共艺术都是以人性化和艺术化,以及整体绿道空间环境的协调,这些都是设计的总体要求。如休息设施中的座椅和遮阳亭、安全卫生设施中的护栏和垃圾箱、服务设施中的公共卫生间和售货亭。

三、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提高,市民的审美需求的扩大,对于城市绿道的建设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这都是公共艺术融入城市绿道发展的重要课题。根据城市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形成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地域的城市绿道。公共艺术需要介入多样化的艺术元素,使得公共艺术的发展得到更好的完善,推动城市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并提高市民审美标准和生活品质。

作者:王蓓单位: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