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现阶段农业观察

现阶段农业观察

中国农业现代化不可能照搬西方发达国家,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吸收欧美国家先进科学技术和经验教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同时还要利用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技术和国外的高新技术,建设符台中国国情的非传统农业现代化,并实施可持发展战略。

建国50多年来,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上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这是举世公认的一大奇迹,特别是近2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在农业上显著地改善了生产条件,兴修了一大批水利工程;扩大农田灌溉面积,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加强物质装备,增强抗灾能力;提高了科学种田水平,良种普及率提高,各种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栽培技术和管理水平普遍提高;农业教育、科研和技术推广有了很大发展,大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农村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目前我国粮食、棉花、油料、糖料、肉类、水产品等产量均列世界第一位。我国由贫穷落后,被动挨打发展成为世界大国,农产品由极度短缺一变而为基本供给平衡,部分品种有余,农村由民不聊生一变而为初步繁荣,部分地区进入小康社会。

当前,中国农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如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推动整个农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成为目前面临的一项重大抉择。为了达到2010年的奋斗目标: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本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农业现代化是完成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21世纪我国农业的发展必须通过科学技术的渗透、工业和商业部分的介入、现代要素的投入、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市场机制的引入,促进和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自给和半自给农村经济向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转变,使农业成为科学化农业、工业化农业、信息化农业、市场化农业,智能化农业和社会化农业。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农业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一个共同方向和目标,由于各种经济实力、工业化程度、人口素质、自然资源、国情的不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时间、方式、途径也不尽相同,其根本区别在于所拥有的资源禀赋的差异。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其资源禀赋特征决定必须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现代化,就是把建立在直接经验和手工工具为基础的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科学技术、生产资料、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经济的过程,即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生产手段和设施及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武装农业劳动的过程。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国际性、历史性的范畴,一方面农业现代化要以国际水平为标准,要达到世界公认的现代的水平,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从实际出发,适应新形势之要求,把农业建成具有大市场竞争能力,能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和翻一番的现代化基础产业。中国农业现代化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第一阶段是1951-1978年,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初期。早在50年代,中国政府就提出了农业现代化建设目标为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和电气化。由于处于学习原苏联模式和政治风波冲击的阶段,主要依靠传统农业技术、新技术试验,推广十分有限,农村现代化工作着眼于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和粮食上,因而种植业生产物质技术条件有较明显的改善;第二阶段是1979-1982年,为农业现代化的摸索时期。思想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农业现代化得到一定的发展,实现了三化(农业基本建设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和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第三阶段是1983-2000年,为发展时期。在广泛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大力调查和指标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农业现代化基本内涵有了明显的新发展。从1983年开始,中央有关部门在全国六个不同类型地区(县)开展农业现代化基地的综合试验及利用资源普查和区划成果,进行跨部门跨学科的探索,取得了一大批成果,为全面加快农业现代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实现六个方面的现化化,即农民生活消费现代化、农业经济结构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资源环境现代化;第四阶段为21世纪上半叶,可能初步实现农业现代化时期。居民的食物消费超过小康水平,用于饲料粮占粮食总量的33%,动物性食品与加工业和商业将会得到发展,农村经济结构中非农产业达80%,农业总产值中畜牧业、渔业和林地的比重将会上升到50%以上的水平。

——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深层次的问题

冷战结束以后,国际社会、经济和科教竞争日趋激烈。中国经济发展现在正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当代社会面临的人口与资源、生态、环境矛盾在中国都有所体现,在农业现代化的实施过程中各种矛盾显得更为突出。

1、农业基础不牢

上世纪末,我国农业连续丰收,农民收入有所提高,农业经济全面发展,抑制通货膨胀,改善人民生活,加快脱贫致富发挥了作用。但我国在实施农业现代化中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如经营规模狭小、人地矛盾突出、农民收入减少、农民负担加重、收入差距大、剩余劳力多、科技含量不高、农业投入逐年减少等,使农业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营规模狭小。当前,我国农村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分户经营,一定几十年不变,构成了我国农村的一项重要的基本经营制度,这是农业现代化面临的一个重大紧要问题。农户家庭经营耕地规模太小,大大限制了农村劳动生产力和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相对于农机价格而言,劳动力工资率的迅速上升,使小规模家庭农场里用资本替代劳动的余地非常有限,客观上起到了维护传统农业分散化、手工经营的特点,大大地阻碍了机械的大规模作业,不利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全国平均每个农户0.62公顷耕地中分散在9-12个地块,1996年农户家庭经营耕地规模面积只有0.52公顷,比1986年减少15.7%,人均耕地更少,而且耕地细碎分割,零散经营。

人地矛盾突出。由于人口绝对数量庞大,中国土地资源虽然丰富,但以人口为分母,又成了贫国。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多,我国人均土地面积只有0.777公顷,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l/3,我国耕地普查面积为1.347亿公顷(20.2亿亩),人均耕地只有1120.6m2(1.68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有666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534平方米(0.8亩)的警戒线,其中463个县(区)低于334平方米(0.5亩),而且全国2/3的耕地分布在山区、丘陵、高原地区,全国33%的耕地受水土流失的危害。1992-1994年是建国后伴随地产和开发区热而占用耕地较多的时期,三年中分别净减少耕地22.78、32.44、19.47万公顷,超过规定标准的1.35、1.93、1.15倍。1996年全国共设立各类开发区4210个,闲置土地4万公顷。从1957-1995年间,由于修路、建房、娱乐场所用地造成年均减少45万公顷,使良好的耕地迅速锐减。

增产不增收。农民收入问题是新阶段农业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阶段性变化,农村由受资源单重约束变为受市场与资源双重约束,因而中国农民收入下滑,增长缓慢。特别是1998年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出现20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由于农产品供过于求、农产品价格普遍下跌、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不完全适销对路,增产不增收。1997年以后农民收入增幅逐年下降,1997年与1996年相比由9%降至4.6%,1998年又由4.6%降至4.3%,1999年又由4.3%降至3.8%。农民收入增幅的减少,带来的问题很大:一是制约农民致富奔小康,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二是制约农民对农业的投入,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利;三是制约对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扩大内需受到限制;四是制约农业结构调整,限制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农民负担加重。农民负担反映的是国家、集体和个人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由于四面八方向农民伸手,农民变成“唐僧肉”,挤农业,挖农民,损害了农民的经济利益。各种名目繁多的集资摊派有的竟高达182项,隐形负担过多,明卡以外加暗卡。通过设置各种乱集资、乱摊派、乱罚款、乱附加形式,利用农民交公粮、售农产品、办结婚证、子女入学、宅基地审批,实行搭车收费,雁过拔毛,使农民付出沉重代价。机构臃肿导致农民负担居高不下,群众产生对立情绪,近几年来县(乡)机构呈急剧膨胀之势,几乎每一项工作就有一名书记、乡长分管,乡镇普遍超员,行政人员超编达2/3。从1987-2000年农民负担税收看,存在着四个高于:一是农民的农(牧)业税增长高于农民人均生产总值增长;二是农(牧)业税增长幅度高于工商税增长幅度;三是农(牧)业税增幅高于各项税收的增幅;四是农民人均税负增幅高于全国人均税负增幅。

收入差距拉大。由于农业投入的物化劳动越来越多,农业生产成本上升过快,普遍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1988-1996年全国粮食、棉花、油料平均单产量增长27.6%、14.7%、23.0%,收购价格上涨172.7%、272.9%和115.2%,而同期农产品生产资料成本分别上涨146.7%、260.3%和107.3%,生产资料成本的增加,部分抵消了价格上涨给农民带来的收入。在收入减少的同时,东部与中西部农民收入的地区差距日益拉大,1978年东部和中部、西部农民居民人均收入的比值分别为1.23:1和1.26:1,与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比值大致相似,1992年这两个指标分别提高到1.89:l和l.62:1,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162元,与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相差3200元。农民的消费水平相对下降表现得更为明显。农民收入速度减缓给农业和国民经济带来许多问题,影响了小康目标的实现。农民的购买能力下降,农村市场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难以发挥,农民个人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不快,制约了农业的快速发展。

剩余农业劳动力增加。我国1952年农业劳动力为18293万人,1998年为49279万人,增长了2.3倍,近几年增长速度更快,目前正以每年1000万人的速度增加。2000年我国人口达13亿,剩余劳动力达2亿人,加上农用机械的使用,剩余劳动力还会大量增加,就业矛盾更为突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耕地面积又在不断减少,农产品所需劳动力会逐步减少,南方原来1个人1天只能插226.8平方米(0.4亩)稻苗,现在改用插秧机,3人1天可以完成5.3-6.67公顷(80-100亩),如何安排2亿剩余劳动力就业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在农村,对农业发展带来许多不利影响:不利于农业规模经营的推进,不利于现代机械化的实现,更不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阻碍了农村先进技术的采用和规模效益的发挥,延缓了农村社会化的进程,使农村生产力维持在低下水平上。

科技水平低。虽然我国坚持“科技兴农”的发展战略,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产生一大批成果,涌现出一批科学家,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特别是应用生物工程、转基因技术、培育新的农业品种、发展精准农业、高效低毒农药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远远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畜牧业的饲料报酬率比先进国家低30%,猪的出栏率仅为美、德的2/3,林果业、食品加工业的技术差距更大,农产品附加值低,农业科技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科技投入的长期不足,严重影响农业科技开发和推广,农产品品质单调和退化现象严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农业教育和服务水平低,农业科技第一线人员短缺,已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农业粗放型增长方式不适应农业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农业科研体制也不合理。而且在9.2亿农村人口中,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达9.56人,小学文化34.49人,初中文化44.97人,正是这些素质较低的人口,扮演着中国农业的主要角色。

2、农业投入不足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必须以农业投资增长、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提高为前提,随着农业生产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单位农业投资创造农业产值逐步下降已成为一种客观趋势,这是由于农业报酬递减规律所决定的,由于农业投资递减规律的存在及其导致单位农业投资提供产值的下降趋势,使得农业增长必然追求投资增量。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业投入尚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是:

农业投入总量严重不足,而且落实不到位。表现为五个比例下降:①财政支农总支出比重下降。国家财政预算总盘子对农业的投入不多,首先反映在国家预算内农业基建投入不足,同时也反映在国家财政支农资金上。1991-1994年财政支农资金分别比上年下降9.1%、8.9%、8.8%、6.0%,1995年国家财政对农业投入总额为683亿元,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占国家基本建设支出的比重一直持续下降。从“五五”时期的13.2%降到“七五”的8.4%,由于国家财政支农收入占GDP的比重下降,财政支农支出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4.3%下降到1993年的1.3%;②农业基建投资占国家基建投资总额比重下降。1991-1997年分别下降4%、3.7%、2.8%、2.4%、1.8%、3.4%、4.1%。农林牧副渔业基建投资占全国基建的投资比重,1996年为1.3%、1997年为1.4%,比80年代初的3%低1.7%和1.6%;③农业信贷占国家信贷总额的比重下降。1991-1994年分别下降为22.9%,32.9%32.3%,20.0%;④农村集体支农资金占农村总投入比重下降,1982-1999年呈负增长,年均下降3.0%;⑤农户生产投入下降。1990年比1989年下降35.4%,1991年比1990年下降18.2%。1993-1995年用于生产的投入下降4%。

农业投入主体非农化。“八五”期间,我国农村资金净流出达6156亿元,平均每年达1231.2亿元,其中经过金融机构的达2557亿元,通过财政渠道的达3599亿元,从而造成农业投入问题更为突出。地方政府的农业投资并未随着经济的增长同步增加,因财政包干,使地方政府千方百计投入短平快项目,用于农业的投资呈下降趋势。农业信贷向非农产业倾斜,大量资金外流,1993年农村信用社贷款额为3143亿元,其中,用于乡镇企业为2001.2亿元,占63.7%,同期乡镇企业存款为362.1亿元,只占贷款的11.5%。农户和集体农业投入下降,与1988年相比,1989-1991年全国农民人均家庭经营费用支出分别减少了4.1%、7.9%和0.80%,人均用于中长期生产投资购置固定资产支出分别减少22.2%、35.4%和18.2%。从1993年的情况来看,农村集体投入资金为1570亿元,其中用于农业为257亿元,农户个人投入资金为1100亿元,用于农业为166亿元,农民家庭人均用于生产经营的投入额比上半年增长1.1%,农业投入的非农化加剧。

投入效益低下。农业投入不足,资金配套差,严重削弱了农业基础设施作用的发挥。1992年中国人民银行预算的1200亿元农业资金下达到地方后,省一级只落实70%,地方一级只落实50%,县一级则为30%。1995年国家投入19亿元专款改造中低产田,每667平方米仅2元多,可谓是杯水车薪;农用工业因投资大幅度下降,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使得农业增长所需生产资料匮乏以及质量下降,我国农机工业占全国工业份额不断下降,农药产量大幅度下降,高效低毒农药少,化肥质量不高,品种结构不合理,农作物种子混杂,良种退化。由于投入不足,农业科研发展受限,一些地方对农科研究单位采取“脱钩,断奶、抽血”,造成严重后果,农业投入的经济效果下降,加大了农业投资需求的总体规模,阻碍了农业的增长。近几年,我国农业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由50年代的80%降到1999年60%,而且已形成的固定资产利用率不高,农业基本建设能真正发挥作用的只有50%,输水灌溉工程有效利用率只有30%,化肥仅为33%,加之农业投入地区之间、产业之间的投向与构成也不尽合理,使投入难以形成农业经济的整体效益。农业生产性投资增长缓慢,降低了农业增长速度。

3、生态环境不佳

80年代以来,我国在控制森林采伐量、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牧、建立自然保护区、抢救和保护濒危物种、环境治理等方面作出了极大努力,但还远远没有达到全面消除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状况的目标。我国不少地方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土壤沙(石)化、碱化、盐渍化面积扩大、环境污染严重失控、灾害频繁发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森林减少。我国森林覆盖率有16.55%,远远低于31.3%的世界平均水平,由于人为破坏,一些地方林地减少,新疆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面积由50年代的5.4万公顷减少到现在的1.3万公顷,地表植被几乎枯死。长江、黄河发源地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在过去的400年间,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减少60%以上。19世纪80年代,黄河源地到处是一片绿色,到90年代出现逆转,到处可见黄色一体,现在黄河和长江源头的森林覆盖率只有7.5%和2.3%。森林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燃料不足。在农村能源中,80%是以秸杆和薪柴为主的生物有机能源,其中大部分用来烧饭、烧水,全国一年烧掉秸杆在5亿吨左右,农民每年还有3-5个月缺柴烧,其后果是在种植作物为主的平原地区导致土壤水土流失,而在以畜牧为主的草牧区则导致草区沙化。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严重破坏,已有15%-20%的动植物物种受到威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土地退化。全国水土流失面积49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51.2%,年侵蚀量达5亿吨,占全世界侵蚀量17%。每年有50亿吨土壤流入江河,携走4400万吨的氮、磷、钾养分,耕地的有机质下降到1.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5%至4%的水平。荒漠化面积2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27.3%,且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全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1700亿元。我国石漠化、沙漠化、黄漠化绝大部分分布在西部和长江、黄河中上游,在强烈的水蚀,风蚀和日蚀的袭击下,并以流沙、飞石、洪水、干旱、高温、沙尘暴、泥石流和千沟万壑的多种地质灾害正在吞噬着半壁河山和表土。全国盐碱化土地达0.097亿公顷,内陆新疆、内蒙、宁夏、甘肃30%-40%的可耕地受到次生盐碱化的威胁。草场退化面积1.35亿公顷,缺水面积6700万公顷,牧草与50年代相比降低了1/2,单产水平仅为美国的1/27,我国北方牧区有0.133亿公顷退化为沙漠,并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扩大。

环境污染。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地膜,使1/5的耕地受到污染。已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使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结,生态环境的破坏每年造成2000亿元损失。我国固体物污染农田面积0.1亿hm2,历年垃圾堆存量70亿吨,占地6.03万公顷,大部分农业不同程度受酸雨危害,广东省因酸雨影响农作物减产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0%,每年经济损失3亿元。化肥使用量超过4000万吨,且大多数化肥未被作物吸收,而是释放到环境中去了,农药使用量60万吨,每公顷达17千克,农药污染农田6660万公顷。

水源量少质差。我国人均水资源只有2200立方米,为世界平均值的1/4,仅为加拿大的1/58,分布不均,南方拥有全国水资源量的81%,北方仅有19%。我国2000年排放工业污水达415亿吨,大量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江河湖海,全国7大水源中,近一半河流遭受不同程度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流有80%污染超标,中国有50%水体因污染而不符合渔业水质要求,每年损失在2亿元以上。1/4水体不符合农业灌溉水质标准,有1000万公顷农田受水污染,损失粮食120亿公斤。

灾害频发。我国现行农田水利工程大多是50-60年代修建的,由于以后一段时间内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大部分年久失修,设施老化,渠系灌溉配套不全,全国水库约有1/3带病运行,60%排灌工程设施需要维修,许多河道淤积,行洪排洪能力下降,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下降,成灾面积不断扩大,1975-1979年成灾面积率为34.60%,1980-1984年为48.2%,1985-1989年为49.8%,1990-1999年为51.2%,1997年受灾面积达到5342万公顷,成灾面积为3039万公顷,成灾率达56.7%,我国洪灾和旱灾频繁发生,1998年洪灾受灾达2229万公顷,成灾1379万公项,经济损失达2551亿元人民币,2001年旱灾受害面积达2800万公顷,有2260万农村人口和1450万头大牧畜饮水困难。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对策选择

为了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我们必须审慎地选择适合中国不同阶段现代化的战略和途径。一方面我国农业内容广泛,规模宏大;另一方面,未来发展目标高远,子目标间相互制约,任务艰巨,这就决定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是一条异常宏伟壮观、蜿蜓曲折的道路。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提高科技含量。要依靠科技进步及技术成果和新材料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产业的关键是必须把农业现代化建设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农业技术革命将以生物技术为重点,在新物种塑造、新快速繁育技术应用、新农业工厂构造、新人造食品和饲料生产、新生物能源开发和新的农业空间扩展等方面推动农业现代化。同时,要提高农民素质。愚昧和贫穷,文明与富贵,总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治穷必须治愚,要想物质富,必先要有作为致富决定手段的科学文化,一是提高学龄儿童入学率,二是加强成人教育,三是大力发展农村中的中等职业教育。到2010年和203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先后达到55%和70%以上,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农民占农村人口的比重达55%,要积极稳妥地建立农业科研活动的市场运行机制,提高农业科研比重,对现有的农业科研成果储量、质量进行摸底,清理和排队,筛选出一批具有较大实用价值的技术成果,开发推广,并建立完善的推广体系。

推动城镇化水平。我国现在城镇化水平只有32%,世界平均水平为46%,高收入国家为79%。要进一步加速农村城镇化,集中力量发展县城建设,吸收农民进城务工。并通过各种途径,促进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发展乡镇企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扩大就业容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购买力,并为工业品开拓农村市场和农业现代化积累资金,进而加快城镇发展的进程。1999年全国乡镇企业2000多万家,吸纳职工1.25亿人,创造增加值7200亿元,利润总额5600亿元,上缴国家税金1750亿元,农民1/3的收入来自乡镇企业。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相当大的份额是乡镇企业贡献的,乡镇企业是农业现代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必须加速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关键是打破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土地使用、投资融资、各种福利等体制。在客观上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搞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

实现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突破就农业论农业的局限性,要拓宽农业的发展领域,向产前和产后延伸,促进农产品增值转化,以公司加农户为主要形式的产业化经营,是改变农业弱质地位,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之所以能够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措施,是因为它能够解决我国现行农业经营体制下由于农户经济规模小带来的种种弊端,很重要的一点是农业产业化能够在既定的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渐进地、不伤害农民利益地推进农业现代化。

加强基础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投入,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最基本的条件和前提。因此,继续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其中包括兴修水利,平整土地,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土壤肥力,加强山区乡镇建设,搞好退耕还林(草),积极有计划地进行公路建设,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发水路运输。到2010年和2030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将由目前的55%上升到61%和80%,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由目前的30%上升到50%和80%,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主要依靠提高单位资源的生产力,特别是单位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就需要实现高收入,高产出,高效益,实现持续集约经营。

搞好环境保护。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农业现代化要实现双重目标,要求注重合理利用自然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加快农业经济高速发展。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坚决禁止乱砍滥伐,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快水土流失区、沙化地区的治理,基本上扭转破坏大于治理的局面,争取平均减少水土流失面积1330万公倾,森林覆盖率到2010年和2030年提高到20%和25%。恢复草场植被,禁止在林草区和沙化地区砍伐灌木及其它固土沙植物,防止土地荒漠化,加强“三废”治理,工业水处理率达80%-90%,建立环境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提高环境保护在经济决策中的作用,改变增长方式,发展经济,保护环境,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遏制污染发展趋势,实行绿色工程规划,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宣战。重点发展生态农业,从整体观与系统论出发,通过传统农业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建立完整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浙江省金台市椒江区洪家镇政府成立“现代农民服务中心”,下设一线三站,即民情专线、科教信息服务站、土地流传中介服务站、农民办证服务站。农民通过一线三站了解科技、市场信息,进行土地转承包和办证,中心设有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和科技示范基地,农民可自愿到基地接受培训,基地聘请20多位专家教授组成讲师团为农民讲课,经培训,该镇已建起现代农民园区、葡萄基地、湖虾养殖基地、花卉种植基地。全镇1667公倾耕地已有467公顷实现规模经营,机械化程度高于其它地区,农民的接受能力也强,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典型。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保障,由于现代化农业使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商品率大大增加,农业生产过程的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使农户生产对外界的依赖性加强,客观上要求更多的社会化服务。乡镇政府应根据农机站、农技站、科协、兽医站、林(牧)业站、水保站的业务职能,在物质、技术、信息运输、销售等方面为农户提供服务。发展农民合作组织,通过能人带动培养一批骨干力量。建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加大投资力度。要搞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建设,最重要是确保资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加大各级财政支农力度,重新确定国家投资在农业投资中的地位,发挥国家投资的集中性、示范性、引导性和调控性作用,增加农业基础建设的信贷投入,鼓励多渠道向农业投入,加强科技投入基金的建立,健全国家、集体、农民和社会各界相结合的投入体制,广开投资渠道,调整投资结构。引导各种社会资金向农业流动。逐步形成以工补农、以工建农、以工带农的机制,适当扩大农民劳动工积累,积极利用外资,加强农业投资立法。

依法保护农业。动用法律手段,确保农业现代化发展。为了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必须加强法律保证,贯彻执行《农业法》、《农业推广法》、《种子法》、《土地法》、《草原法》等,不断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形成全社会关心农业现代化的氛围。一方面督促各级部门严格执法,强化法律打击各种犯罪行为。二是根据农业现代化发展情况制订新的法律,使农业现代化发展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三是建立一支素质好,业务过硬的执法队伍。

加强宏观控制。各级各部门对农业现代化问题要高度重视,要加强领导,建立目标责任制,要亲自抓、负总责,做到一级管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积极探讨农村税费改革,改变税费倒逼机制,彻底消除“三乱”政策,改革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精简机构和人员,加大监督力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全面发展农林牧各业,搞好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减少人口数量,缓解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