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分析综述

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分析综述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在这种经济形态里,高等教育将成为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同时,国力竞争将日趋激烈,而国力的强弱也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经济管理教育作为培养经济管理人才的摇篮,对社会经济有重大意义。这对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经济管理人才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尤其是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高质量的教育迎接21世纪的挑战,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的任务,本文拟对21世纪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作深入探讨。

1、德育为先,培养有较高道德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素质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直接关系到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论文百事通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敬业精神,具备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优良品格,用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这就需要我们在管理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时事政策与国情教育、民主法制以及专业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出诚实守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具有高尚人格和职业操守的管理人才。结合主席在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五大部分代表座谈时发表重要讲话对青年提出向全国广大青年提出三点希望即一是要勤于学习、二是要善于创造、三是要甘于奉献的指示精神,把经济管理管理人才的德育培养落到实处。

(2)加强人文精神教育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的,而高科技需要以人文作为导向。所谓高科技,是指建立在最新科学成就基础上的一系列新型尖端技术的泛称。旦我们应该注意到,高技术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带来了许多新的人文问题。如能源短缺、资源枯竭、自然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等等,高科技运用于军事,也使得人类时刻面临着毁灭性的灾难。

要解决这些问题,科技要么能力有限,要么根本无能为力。因此,加强人文文化建设,以人文作为高科技的导向,就显得十分重要。由于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风险和权变特点,多数道德标准既又并非一成不变的灵丹妙药,也不可以仅仅靠从书本学习、课堂灌输能够学会。21世纪的“德”,应着重通过实践中学习,甚至必须让学生从今后的工作、生活的成功与失败中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才能真正学到手。因此教与学的方法与模式必须改革。

2、优化课程,培养具有合理知识结构的经济管理人才

课程体系的设置对人才培养影响重大,必须整合和优化,合理构建公共基础、学科大类基础和专业课程教学平台。课程体系的设置既要体现综合性,给学生提供一定量的通识课程,又要体现时代性,固化最新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反映本学科最新研究理论和成果,同时还要给学生尽可能大的选课自由度。超前性和新颖性是创新的重要特点。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了解世界最新发展动态,使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结构与世界发展先进水平趋于同步,这样,才可能使学生在现有的水平基础上实现创新和突破。

3、改变方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经济管理人才

加入WTO意味着经济管理将置身于经济全球化、国际化、市场一体化的世界大环境中,国际上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都会直接反映到经济管理种来,使得管理瞬息万变,企业必定会遇到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变化,这就要求我们要适应新的形势,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意加强对经济管理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活动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效率,推动教学活动个性化发展,实现开放式教学的需要。因此应该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采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推进传统的黑板加粉笔式教学方式向声像并茂的多媒体教学方式的转变,通过创设融思想、知识、趣味、审美观于一体的情景交融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1)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式改革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创新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途径。配合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学校应加大教学改革和教学基本建设的力度,以教育理念的创新,推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以及教育技术的全面创新。教学方式必须实现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向知识传授与探索相结合,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并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性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式转变。提倡采用讨论式、启发式、研究式、讲评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传授知识,而且传授学习的方法,不但讲授原理,而且还讲授原理产生的起因和过程,培养学生大胆假设,精密求解的科学作风;提倡没有标准答案的习题,以利于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寻找新的解题方法,探索更好的答案;提倡小论文形式的考试,引导学生从只会顺着老师或书本的思路学习,发展为有自己的思路和观点,敢于发现问题,能够解决问题。

(2)建立专业实习基地,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长期以来,我们的经济管理教学的实践性方式极少,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不少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快地适应实际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造性思维基于实践,为了让学生能把所学的管理理论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去,提高他们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建立相对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通过学生的专业实习,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让他们了解企业的运作,让他们体会到学有所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所学课程的兴趣。我们培养的目标不是单纯的知识分子,而是能说会干的实用性人才。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实施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扩大对外学术交流,加强教学过程与社会、企业间的双向联系。在开放式教育中有着广阔的信息来源渠道,便于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启发灵感。像《战略管理》、《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等操作性比较强的实务性课程,除了校内开设实验课以外,每门课程最好能安排1-2周时间让学生到实际部门去参加工作实践。

4、改革评价标准,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经济管理人才

我们的经济管理教育很大程度上还是采用传统的教育评价方法,检验学生知识量,把学业成绩或分数作为惟一的尺度,侧重于记忆,以方法和技巧为主,模式固定,不利于综合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这种评价方法下,学生高分低能、按部就班,缺乏创新精神也就在所难免。只有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发展教育,才有可能在今后的国际竞争中保持本国优势,因此,改革传统的教育评价方法已势在必行,改革考试,考试形式多样化,既可以闭卷,也可以开卷;既可以笔试,也可以口试;既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集体完成;既可以场内完成,也可以场外完成。总之,既要能考知识,又要能考核能力,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因教师、课程、学生制宜,教师有命题、选择考试形式和评定成绩的权利。完善融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的考试方法,把学生的知识、能力、道德品质、人格的和谐发展,有“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意识和较强的社交能力,有健康的体魂及文化修养,有较强的主动参与意识及创新意识和能力等作为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标准,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经济管理人才。

5、放眼国际,培养出具有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经济管理人才

公司国际化是21世纪企业发展的趋势,我国已成功地加入WTO,这有利于加快企业国际化的进程。企业国际化的特点有:一是公司产品、业务的国际化,即国与国之间的市场壁垒被打破,允许公司互设分支机构,公司产品、业务已突破国界限制,向全球展开,服务对象逐步国际化。二是管理的模式与方法国际化,如在管理职能或管理哲学上,对人力资源的看法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三是公司治理的国际化。这就是说,21世纪中国企业将要置身于全球化的国际市场,要参与国际竞争。因此,我们的经济管理教育必须面向国际,培养出有广阔视野、具有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管理人才,经济管理教育面向国际具体来讲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6、科学管理,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保障机制

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有一定的组织机构、管理运行机制和师资队伍作保障,同时必须营造一定的创新氛围。组织机构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际运作体系,包括各种组织、体制、机构等。它既包含着院(系)、所、室等实体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研究和教学单位,也包括各种形式的关系性和临时性课题组、协作组等。

科学合理的管理运行机制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保障。学校应根据创新教育指导方针和目标,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制订各种政策法规、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明确职责,建立有效的过程控制体系。同时还要制订一系列激励政策,一方面激发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心,积极开设新课、更新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开展学、研、产和创新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支持学生投身科学研究工作,积极参加科技创造和发明活动。师资队伍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大学的灵魂。优秀创新人才的出现,既有一定的自发性和个体性,要靠个体的努力与奋斗,同时也离不开学校的发现、扶持和具有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的教师的培养。因此,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教师具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立体多维的“综合观”,包括知识结构的综合、教学手段的综合以及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指导的综合,具有功底深厚的学术水平和艺术高超的教学能力,并在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中不断有所创新。

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还依赖于良好的教风学风、严谨的科学精神、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和创新教育环境的熏陶。学校必须营造宽松、争鸣的环境,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自由讨论;鼓励专家、学者、教师、学生之间不同观点的平等对话;鼓励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学生相互交流,互通有无;鼓励文理学科交叉渗透,丰富学习过程,充分挖掘并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自信心和创新的“灵感”,宽容学生的错误与失败;积极开展各类科技竞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总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认真研究和探索,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