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公共管理学生实习教学

公共管理学生实习教学

1影响高校实习教学的因素分析

专业实习教学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虽然教育部规定实习环节必须以相应的学分计入大学生的在校成绩,而且大多数高校也都安排了相应的实习教学,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实习教学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麦可思公司2009年的调查报告显示,有20%以上的各类型院校的2008届毕业生没有接受任何实习。[3]根据对调查数据和文献资料的分析,笔者认为影响目前高校实习教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1实习工作中传统做法的惯性

“对于学校来说,我们更多接触的是用人单位直接来招聘学生,实习这一块更多的是坐在家门口,单位有实习需求的时候我们会用网站把信息公布出去,但学校并不掌握全校学生的实习数据,目前实习这块学校还是处于一种非主动的状态。”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王丹老师的看法代表了目前高校在学生实习方面的通行做法。[4]普通高校负责实习的教师普遍认为,由于普通高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不同,普通高校对学生的培养侧重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而职业技术学院侧重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只有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才有必要由学校进行统一的实习教学的组织和管理,而普通高校除了医学、师范等特殊的专业,其他文科类的专业实习不应该也没必要由学校统一安排。而且由于文科类的专业实习单位的人员需求普遍较少,造成学生实习的教学点较为分散,导致实习教学的安排与管理异常繁琐,工作的责任非常重大,成效在短期内又难以显现,工作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所以普通高校尤其是文科类专业对于实习教学的安排一直较为被动。

1.2对实习资源的调研不够,实习管理措施不当

首先是对实习单位的调研不够,普遍认为由于资源有限,所以许多高校“只能提供部分毕业生实习的机会,为了拿到学分顺利毕业,其他学生只得自寻出路”,这种僧多粥少的情况“直接造成了拿实习换学分的现象。”[5]流于“走形式”的实习方式,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真正的锻炼,从而影响了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几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尽管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但无论是政府部门、企业还是事业单位等,对大学生实习的重视程度和接纳程度都在逐渐提升,只要工作到位,每年都能保证为学生提供足够数量的实习单位;对于自寻出路的那部分学生,只要学校的管理措施得当,也能够保证学生能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实习,而不会出现“拿实习换学分”的情况。

1.3未能将实习教学纳入到正常的教学体系中

对于实习教学,很多文献将其与大学生就业放在了一起,这当然是正确的。但更为关键的是,它是学校日常教学的一部分。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必须“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拓宽大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立实习、实践教学基地”。[6]许多学校虽然也会要求学生进行实习,但往往是对实习报告、实习单位鉴定等方面作硬性规定,形式的成分比较大,不太关心实习的真正内容。实习是高校日常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环,不是对教学工作的可有可无的工作补充,不应该被孤立出来。我们的实践表明,只要将实习当作教学环节,就能够保证其顺利实施。面对就业形势的严峻挑战,固守传统的做法,不深入调研,则难以保证教学质量。高校必须认清形势,发现问题,全面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构建较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7]

2实习教学的设计与管理

实习教学作为日常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对实习时间、实习单位、过程及内容等进行具体规划,从学校、用人单位、家庭、大学生自身等四个方面加以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实习教学的顺利进行,又保证学生的合法权益不会受到侵害。实习教学体系的设计必须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联系,把实习教学的各个环节连接成一个整体,从而保证实习教学目标的实现。

2.1实习时间的安排

2009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在线调查结果显示,54.2%的人认为实习至少要3个月才能真正学到东西。[8]如果实习时间太短,学生刚刚度过磨合期实习就结束,用人单位不愿意接纳这种短期的实习生。我们在综合考虑了单位接收、学生考研、毕业论文工作等情况的前提下,经过几年的摸索,将管理类学生的实习时间安排在7月初到10月底,共4个月。这样做,一是有效地解决了考研、考公务员、英语等级考试等与实习时间上的矛盾。因为考研能缓解就业压力,所以许多学校对学生的实习没有严格管理,导致部分学生经常违反实习单位的工作纪律,给实习单位留下了不好的影响。10月底结束,既能够保证学生的实习质量,又能够保证研究生、公务员等考试需要的时间。二是许多学生通过实习,认识到了以前理论学习中存在的欠缺,在学校选课、课程听讲与理解方面有了新的理解,学习的觉悟有相当的提高。三是与毕业论文工作的衔接更加有效。对于大学生来说,理论学习——实习——毕业论文的撰写,恰好是“理论——实践——理论”的完整过程。我们突破传统,把实习教学与毕业选题工作结合起来,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在实习中遇到的工作重点等作为毕业选题,把实习与毕业论文的工作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2.2实习单位的确定

2007年中国教育报的一则报道称“一方面是企业需要有实践能力的大学毕业生,另一方面,大学生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却得不到企业单位的支持”。[9]我们这几年的实践经验是,许多单位的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越来越多的单位愿意接纳学生,现在联系和确定实习单位并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我们采取学院安排和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的办法来确定实习单位;以生源地和成绩作为学生选择实习单位的标准。根据生源地和成绩来安排学生的实习,一是出于从学生毕业后回生源地就业的考虑,二是节约了学生实习期间的费用和日常开支,三是保证了在基地实习的那部分学生的专业素养,这种安排方式对用人单位和实习生都有益处。目前实习市场供大于求,而且实习单位出于对学生背景的不了解,一般不愿意接纳单独联系的学生。由学校出面联系实习单位,保证了可信度,而且因为学校亦拥有一定的资源,能够与某些单位建立互利双赢的合作关系,所以确定实习单位并不十分困难。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讲,首选的实习地点当然是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部门,但这些部门容纳能力有限,往往只需要五名以下的实习生,如果都是由学院来安排,显然是不现实的做法,因此在学院安排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

2.3实习教学的过程管理

在实习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实习单位的行为举止都代表了学校和专业的形象,表现得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表现得不好就会对学校和专业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必须对实习教学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管理。一是下点前的培训。由于大学生普遍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因此在走上实习岗位前,对他们进行一些针对性的培训,让他们了解诸如职业人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等显得尤为重要”。[10]根据管理类学生实习的特点,我们在学生下点前主要是进行公文写作、办公软件应用、职场礼仪等方面的培训。因为不同的单位有不同的文化,学生在实习前应该对该单位有大致的了解,所以我们要求所有学生在下点前上交一份实习单位简介。二是实习教学大纲的制定与管理。实习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管理类专业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之后,通过实习单位这一学习平台,接触社会现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绝大多数实习单位的人数少,无法集中开课,所以在实际运行中,既要坚持原则,又要灵活应对不同实习单位的实际。为此,我们不断完善实习教学计划,力求使实纲既能体现专业方向的特点,又与能力培养的目标相适应;一方面按照实习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实习的整个过程进行管理和检查,另一方面在实习的具体环节则委托实习单位安排,保证了实习单位的权威和正常的工作秩序。三是请假和汇报制度。在以往的实习过程中,有不少实习单位反映学生实习存在着诸如态度不端正、不遵守单位的工作纪律、工作不主动、遇事不沟通、随意变更实习单位等问题。这些事情的发生使得相关实习单位非常反感,也给我们后续的实习安排设置了重大障碍。因此在随后的实习中,我们实行了严格的请假和汇报制度。日常工作时间必须遵守实习单位的制度,请假三天以上须报经学院批准。每个月必须向实习单位负责人书面汇报情况,经负责人签字后于实习结束时带回学校存档;汇报的电子版必须在每个月底发至学院主管教师邮箱。四是立体化、层级化的管理方式。学生的实习,学校只是将实践教学的任务委托给具体的实习单位,而他的思想动态、人身安全、权益保障等问题,依然由学校负责,这也是许多高校不愿意集中安排实习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学校、实习单位和家庭之间良好的合作,是实习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为了保证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采取了“一三三”的管理方式:“一”就是一名老师主管,避免了多头管理的弊病;“三”是指学校、实习单位和家长三方分别负责整体管理、具体教学和生活安排;“三”还指在学院的教学管理人员、辅导员和专业教师三方分别负责教学管理、思想动态和专业指导,形成多方参与、共同合作的管理新格局。在学生自我管理方面,每个地区设立大组长,负责本地区学生和老师的联络;超过三人实习的单位设立小组长,负责及时反馈本组的实习动态。并且还建立了实习QQ群,加上电话、邮件等联系手段,保证了沟通渠道的畅通。五是实习鉴定和教学检查。实习鉴定直接决定学生的成绩,不仅是牵涉到学生在校评定奖学金的事宜,现在许多实习单位要求学生在应聘时提交《实习手册》,所以学生无不希望获得一个评价高的实习鉴定。但仅由实习单位出具鉴定,容易出现作假的情况。我们的实习鉴定采取带教老师和实习主管老师分别评分的方式,带教老师负责评定实习期间的业务成绩,实习主管老师负责考勤分的评定,尽量保证实习鉴定的真实性。实习教学检查有拜访实习单位、联络感情、看望学生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多重含义。检查的方式分为实地检查和电话检查检查两种,对于实习基地和有希望发展为基地的实习单位,我们每年均进行教学检查。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和能力测试等检查方式,将教学检查和考核结合起来,便于全面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实习教学质量的提高。

3实习教学管理的成效

3.1扩大实习就业基地的范围

实习基地与实习单位不同,每年均能够容纳一定实习规模的学生参加实习,是长期的带有合作性质的实习单位,双方在人才培养和信息交流等方面互助互惠。学生在实习基地实习与普通的实习单位实习区别很大,通过在实习基地的实习,那些表现优秀的实习生将进入实习单位人才储备库,在人才招聘中获得优先录用的机会。实习基地对于用人单位的好处是,一方面减少了招聘时的盲目性,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学校这个平台,不仅可以聘请高校教师为其员工进行理论培训,还可以扩大他们的社会影响力。

3.2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通过实习阶段的历练,体验了从学生到员工再到学生的角色转换,经历了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循环,意识到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差异,也让他们更加感到了熟悉社会和理论学习的重要性。通过规范、有序的实习教学,学生广泛地接触了工作实际,获得了有关职业活动的亲身经历,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知识、技能和心理基础。实习生返校后,在学习上能够针对自己的弱点及时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和理论积累,增强了日后工作的“后劲”。

3.3学院的教学工作形成了良性循环

在对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两三年后发展状况的调研中,这些昔日的学子普遍认为学校安排的实习教学环节非常必要,为现在的工作奠定了的基础。根据毕业生质量追踪测评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普遍反映学习能力突出,沟通能力强,成长潜力巨大。经过这几年实习教学方式的探索和实践,一方面我们扎实的工作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扩大了学院管理类专业在相关用人单位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实习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的交流和座谈,实习生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影响了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了他们的专业认知水平,促进了学院的学风建设。实践表明,对实习教学认识上的转变,是改变当前我国高校管理类专业学生实习现状的关键。只要在充分认识实习教学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构建实习教学体系,切实做好实习教学过程的管理,不断完善实习教学的途径,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