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手机摄影在新闻传播中的价值

手机摄影在新闻传播中的价值

一、为报刊新闻摄影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如今,手机几乎普及到千家万户。据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手机用户总数在2014年5月底已接近13亿。现在的手机已不再是过去的手机,高度的智能化让手机不仅局限于电话和短信等简单的通讯模式,图片拍摄、高清视频、应用软件等应用让手机成为多媒体传播的媒介。作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媒体开始显现出其强大的能力:手机功能不断丰富,3G网络的覆盖和4G网络的建设等等。这些优势为手机新闻摄影创造出多元化的发展条件。报刊上的新闻图片对于照片像素的要求相对于杂志和广告等而言相对低一些,而手机中集成的相机功能的像素低则几百万,高则1000多万,所以就像素而言,用手机拍摄的照片被印刷到报纸上已经足够清晰。加之手机的轻便、传输的高效等特点,报纸也越来越青睐手机拍摄的照片。智能手机和数码相机的普及把新闻摄影带入全民摄影时代。在新媒体环境下,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着新闻照片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明显上了一个台阶。如今,这些强大的设备为报社的摄影记者和通讯员获取新闻照片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手机摄影日益成为报刊新闻摄影中的新时尚。

二、在突发事件中表现出强大优势

手机摄影在突发事件中要能表现出强大的优势,必须借助广泛的网络覆盖得以实现。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相辅相成,没有现代化的智能手机,手机内的照片就无法实现高效快速传播。手机和网络的这些特点都为突发事件的拍摄和传播提供了诸多的便利。根据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然性、快速性和危险性是突发事件显著的特点。在过去,一般只有专业的摄影者才会拍照片,当突发事件发生后,从报社的摄影记者得知消息,到带着照相机赶到事发现场,摄影记者可能错过了最佳的拍摄时间。文字记者可以根据现场的情况以及当事人的讲述还原新闻现场,而新闻现场的不可复制性决定了摄影记者一旦错过时机就无法弥补,从而在无形中就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在数字时代的今天,几乎人手一部手机。当突发事件发生后,摄影记者如果来不及赶到现场,在场的人用手机就可以拍摄事发时的照片,为现场留下影像资料。如果现场有媒体的通讯员,他们拍完照片后用彩信、微信等方式能够直接把照片发到媒体编辑部。通讯社对于突发事件的发稿都以秒来计算,单反相机虽有强大的功能,但面对突发事件,手机摄影的巨大优势让其望尘莫及。2013年7月,一辆观光车在上海陆家嘴地区自燃,媒体上出现的第一张照片是用手机拍摄的。2013年7月22日,甘肃省定西市发生6.6级地震,一个小时过后,“甘肃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发生6.6级地震”这一突发事件消息就出现在新华社通稿库中,这条图片新闻是新华社的签约摄影师沈彤用手机拍摄的,虽然画面质量一般,但因为用手机拍摄后直接联系新华社编辑部,具有无可比拟的时效性和新闻价值,成为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条官方新闻。2011年7月23日晚,温州发生动车脱轨事故,事态非常严重,20多分钟后,新华社就播发了第一组通稿《D3115次动车在浙江脱轨》,照片也是由其签约摄影师余根铃用手机拍摄后以彩信的方式传回到新华社编辑部的。该照片被播发通稿后即刻间被各大网络媒体和平面媒体密集转载、广泛刊登,累计采用达381家次,头版采用52家次。中国全球图片总汇总编辑张瑞琪形容画面中掉落的D3115次动车第四节车厢宛如一个硕大无比的惊叹号,警示世人:安全无小事,生命最宝贵!2014年,东方IC作为国内最大的综合性图库,已经正式推出了摄影师专属APP,用这种全新图片编辑上传软件,旨在打造一个摄影师与图片库之间的快速上传通道:摄影师用手机拍摄的图片,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编辑上传照片,大大加快了照片的传输实效。如今,手机摄影已成为新闻摄影中一支不可小觑的队伍,正在影响并逐步改变着报刊新闻摄影的发展趋势。

三、更便捷地阐述生活

当手机摄影逐步流行之际,不少摄影记者在思考是否能用手机替代相机。单反相机加上几个镜头,有10多斤重,携带很不方便,而手机的轻便让无数摄影师有用手机拍照的想法。毫无疑问,手机最主要的是通讯功能,拍照功能只是附加产品,其成像质量无法与高质量的单反相机相媲美。但照片的好坏不完全取决于照相设备,而要看照片能否体现出作者的思考和对生活的认识。一张照片的好坏除了相机的原因以外,相机背后大脑的思考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摄影者对于事物的思考能直接在照片中得以体现。在数字时代,拍照片已不是什么难事,难在别人为什么要给你拍。专业的相机,加上长枪短炮,有些时候把相机拿出一张没拍,就把拍摄对象吓跑了。专业相机拍摄不仅在突发事件和负面新闻的采访中毫无优势,有时就连普通的新闻摄影都难以拍出自己想要的效果。如今,智能手机几乎人手一部,用手机拍照,可以最大限度地不打扰被拍摄者。手机摄影最大的好处是方便,所带来的隐蔽性也是手机摄影的优势所在。2013年3月20日的《淮安日报》整版刊发了一组影像照片,照片是淮安日报视觉中心主任程钢用手机拍摄的,讲述的是贵州来淮安打工的一位洗车小伙子陈浩南的故事。据程钢说,那次他去洗车,坐在车里,陈浩南在外面用喷枪冲水,于是他就拿起手机拍了几张,并且递给浩南看了看,小伙子笑笑,算是没反对。第二次去洗车,他印了上次拍的几张照片送给浩南,浩南很高兴。之后,他对浩南讲明想再拍些照片并要采访,浩南没反对,只是说要问老板。征得老板同意后,他又拍了一些。第三次拍,是在网吧。他拍了十几分钟后,在外面等了近一个小时,直到浩南网游结束。浩南骑着自行车,他开车在后面,过马路、穿小巷,终于来到小伙子的住处。聊天、采访,采访、聊天,近一个小时,这样的采访让记者慢慢地走近一位普通人的生活。在那一版的照片,影像质量没有相机拍的高,色彩也没有那么好,但这些照片是在拍摄者和被拍摄者之间真诚沟通的前提下拍到的,它们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思索,这恰恰是这些照片的价值所在。2014年3月,程钢去江苏常州参加江苏省纸媒聚焦郁金香节活动,他带了相机,但在活动现场他仍用手机拍摄,在长枪短炮之下虽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不过图片在报纸上刊发后效果很好。可见,用手机拍摄重在拍摄者对拍摄对象的理解和沟通。2013年,在江苏常州市第十二届摄影艺术展上,一位大学老师用手机拍摄的作品《mylife》获得金奖。这位老师用手机记录了大学生活的点滴,再把各种照片拼成“LIFE”的字样。细看每张照片,没有一张特别出彩,但这样的排列方式却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作品《mylife》在《常州日报》刊登以后,也取得了很好的视觉效果。

四、结语

我国手机用户已近13亿,数码摄影迎来了全民摄影的时代。在新媒体环境下,其实摄影本就是一种用来记录的工具,它只有功能而不会有属性,只有用记录的方式去阐述的时候,新闻照片才会越来越耐看。手机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记录方式,它消解了相机在某种情况下带来的紧张感,将报刊新闻摄影中的记录功能提高到了一个更逼真的水平。任何一个工具对应的都是心灵,在心手合一中,手机直指人心,用心记录生活更加成为新媒体环境下报刊新闻摄影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作者:陈暐 单位: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2012级广播电视编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