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计算机教学方法探索(5篇)

计算机教学方法探索(5篇)

第一篇: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方法探索

新疆地区经济建设离不开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对口援疆战略措施的实施过程中,计算机的发展在促进新疆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高速发展,改革计算机教学方法对加快计算机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对加快区域信息化进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新疆地区的文化经济的发展、民族素质的提高、民族的团结、祖国的统一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对边疆地区和谐发展和团结稳定有着深远的意义。

1职业院校计算机的教学现状

计算机教学与其他专业课教学有所不同,有着独有的教学特点。因此,抓准计算机的教学特点进行有计划性、有针对性的教学非常有必要。下面,笔者分析了三点职业院校的计算机教学特点。

1.1计算机基础水平存在差异

新疆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有所差异,这便造成了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条件存在了差异。这也就导致了计算机教育水平和质量也存在差异,使得大学新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地区有的中学没有开设计算机课程,甚至有的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而一些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区域,很多学生都接受过了较好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职业院校学生计算机的基础水平的差异,这也给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提出了很大的要求。

1.2多种教学因素共同影响

计算机的教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课堂环境、软件以及硬件情况,这些都对教学好坏有着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学校内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班级学风、校园氛围和学校周边环境都对教学有着很大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环境的营造有着很大影响。

1.3教学方法传统,师生互动较少

很多职业院校教学方法比较落后,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能满足新时代教育事业的要求。如果我们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味的只是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操作演示,讲解教材的内容,学生只是听和模仿,这必然导致计算机教学效果偏差。同时如果师生之间除了只是课堂上教与学关系,缺少相互之间的交流、互动,也必然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

2职业院校计算机的教学现状方法

新疆地区计算机教育相对比较落后,信息也比较闭塞,职业院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也已经严重滞后,改善教学方法已是我们的当务之急。计算机课程与其他学科不同,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创造性等特点。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计算机教学方法:

2.1改善教学环境和加强思想教育

首先,计算机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操作为一体的科目,它需要学校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课时,也需要为学生学习提供软件与硬件的支持,这是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基础;其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适当且必要的思想教育对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教学内容之一,通过思想教育让学生明白学习计算机不仅是为了自己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提升,也是为了更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计算机的重要性,重视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全身心的投入到计算机的学习当中。

2.2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任何一门学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关键,计算机的学习也是一样,只有充分激发出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使他们爱上这样一门学科,这样才能对计算机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机会自己动手实践操作,体会到计算机其中的乐趣,继而培养他们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既是参与者,也是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习,和学生共同探讨计算机知识,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为主,激发他们学习计算机知识的主动星和积极性。

2.3建立科学且合理的教学目标

在计算机教学当中将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很重要。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计算机教学任务的计划方案,也是对教学活动检验的一种手段。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高学生计算机各方面的能力为目标。比如,我们在对学生学习PPT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以学生感兴趣的元素,像家乡人文风情,让学生设计出一个展示家乡的PPT,这样学生一定会更愿意花心思去学习设计这样的PPT。

2.4引入双语教学模式

任何民族语言文字都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存在形式,对于很多少数民族学生而言,自身的母语更具有文化底蕴。从实际情况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积极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开展民族语言和汉语双语教学的方式,既要考虑区域特点,同时也要加强汉语教学,完善双语教学,让计算机教学不受语言的约束。

3结束语

计算机教学的对于每个院校都很重要,但由于计算机的迅速的发展、快速的更新,加之新疆地区信息比较落后,这些都为新疆地区的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帮助计算机教学的改革,我们当前应该针对计算机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计算机教学环境,加强计算机方面的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建立一个完善的计算机教学目标,推举双语教学等。总之,新疆地区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应该与时俱进,采用适应时代潮流的教学方法,以加快新疆地区信息化的发展,促进经济的稳固增长为目的。

作者:敖艳丽 单位: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容及特点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容

“任务驱动”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典型的计算机“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下,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地培养他们科学解决问题的习惯,以便于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此外,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

首先,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为计算机教学实践活动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逐步求精的学习途径,便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好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其次,任务驱动教学法还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任务的驱动下,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得以提高,他们按照具体的活动步骤,由浅入深地来进行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就大大增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和学科能力有着很强的帮助作用。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原则

(一)合理设置教学任务

合理的教学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重要前提和依据,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按照既定的教学任务来进行教学,才能够不断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效果。因此,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实践过程中,首先要遵循的原则是合理设置教学任务。合理的教学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前提,教师可以综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能力等来进行设定,力求让教学任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让教学任务在给学生带来乐趣的同时,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计算机能力。对于计算机教学来说,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能和操作方法,而具体的任务却可以设置很多,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教学任务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

(二)合理贯彻任务驱动教学环节

合理贯彻任务驱动教学环节应该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实践中的重点。由于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它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计算机教学中必须要按照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环节来进行。一般而言,教学步骤分为:提出任务→师生共同分析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步骤→适当讲解或自学或协作学习→完成任务实践→交流或归纳。这个过程对于师生的配合度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一定要学会合理引导学生一步步围绕既定的任务来展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三)遵循探究式教学模式,培养自主能力

由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之一就是一种探究式的学习,所以在计算机教学实践过程中要遵循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原则。老师在设定具体的教学任务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度、任务对于学生的挑战性、任务是否能够提升学生能力等等;在任务进行开展的时候,老师起到督促、点拨的作用,特别是当他们遇到困难和问题,不能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应该有目的地对他们进行指点,给予他们思路上的指点,借此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另外,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过程中,还要提倡学生合作、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老师可以设定多个任务,让不同的小组来进行分析和探讨,这对于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及应用

(一)合理创设情境,设计教学任务

合理创设情境、设计教学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方面。老师要创设与班级学习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围绕这些情境来明确教学任务,提升教学任务与学生的关联度。比如在学习制作Excel图表的时候,可以将具体的任务设定为:学生身体健康情况、学生的兴趣情况等,这就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提高大家对于“任务”的研究和分析。对于一个任务而言,可以把总任务细化为一个个容易完成的“小任务”,让不同的学习小组来负责这一个个“小任务”,既能够提高大家的热情,还提高了他们的探索能力,对于计算机的学习很有帮助。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综合处理多媒体的功能,从声音、色彩、形象、情节、过程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任务驱动在计算机的学习中有着很重要的应用,必须要首先从合理设定教学任务开始着手来实现,对后续的探究过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锻炼自主探索,协作学习的能力

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中,要不断地锻炼学生自主探索、协作学习的能力和意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科素质。对于计算机教学而言,它是一门相对来说比较灵活的学科,理论只是为了实践所服务的,所以必须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遵守学生的主体地位。牢记“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策略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读教材、查资料、互相交流、互相合作,可以给他们一些思考方向上的指导和点拨,但是不能直接告诉他们答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能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这才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重要意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具体的方法和能力远远胜过直接告诉他们答案。总之,教师要学会与学生合作,让他们有自我提升的空间,不断地提高计算机的素质和能力,增强个人的实践技能。

(三)注重延伸扩展,启发学生思维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运用过程中,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差异,根据他们的理解能力、思考能力和基本功的扎实与否来合理设定具体内容。设计的任务不仅要包含基本任务,还要包含任务的引申与可扩展点。这样一来,“任务”就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教学内容,同时还包含着任务之后的反思与学生的成长。新任务中既要有以前任务中已经使用过的功能,又必须加入新的功能。比如在学习PowerPoint操作的时候,可以与之前学过的Excel、Word相结合,通过将———“整理全班同学的兴趣、学习、家庭情况等”这一教学任务先以Excel中的表格来进行整理,然后插入到PowerPoint里面,设置幻灯片效果等等,这就将不同的教学内容都紧密地联系起来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复习了旧知识。甚至老师还可以有效地对教学任务进行延伸,提出问题,引出即将学习的知识,这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有很好的帮助作用。总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计算机中的应用甚为广泛,只有合理地使用和研究,才能够不断地提升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学习热情,提升他们的学科能力。

(四)以人为本,合理进行教学评价

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关系,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教学过程必须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评价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践中也有较强的应用,老师在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的时候,也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结合学生的基本功、任务的完成情况、创新程度等方面来进行教学评价,这对于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高都很有帮助。作为老师,一定要学会善意地点拨学生,学会肯定他们的创新之处,充分挖掘他们的亮点,这样才能够激发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总而言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重要的教学方法,在其实践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于深化计算机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科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四、结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对于计算机教学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它通过任务驱动的探索式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合理设置教学任务、合理贯彻任务驱动教学环节、遵循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设置教学情境,设计教学任务;锻炼学生自主探索、协作学习的能力;注重延伸扩展,启发学生的思维;以人为本,合理进行教学评价等,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实现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效果。

作者:严军鹏 单位:大连外国语大学

第三篇: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在现代教育中,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是衡量学生素质与能力的重要标准,社会对毕业生的计算机水平也有颇高的要求。因此,作为老师怎么样提高学生计算机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问题。计算机这门课程的内容比较多且分散,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强,更新速度又十分之快,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因此,计算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计算机这门课程的特点,制定出好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本文对案列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浅析。

一、建立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实践操作,老师在运用案例法进行教学时,所用的案例应当以教学任务以及目标作为根据,通过丰富多彩的案例来为学生建立学习情境,从而让学生可以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老师建立情境中所提出的问题。通过建立问题情境,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与运用知识,得到更多更好的动作操作机会,并且还有利于激发出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是运用案列教学的关键,学生的是否积极参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例如,老师在讲解word的有关知识时,可以依据教材上的小案例,设计出一个毕业论文的案例,把文章用论文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清楚的看到论文中的文字、段落、页眉等问题。学生一般都对毕业论文比较重视,因为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可以使得学生真正进入到情境式的学习中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探索能力

计算机老师在运用案例法进行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关键的参与者,因此这就需要老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起着引导的作用,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应当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还应当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老师所组织的教学案例应该突出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通过转变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老师在上课时,为了让学生对图像处理软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案例,设计出一个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案例,比如让学生做一份学校宣传海报、那学生熟悉的任务或事物利用软件展开处理,制作出一份精美海报,展示给学生。当学生看到利用软件处理过的图片竟然有如此漂亮时,便对软件处理有了浓厚的兴趣,都会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操作起来,这样,就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此外,老师所组织的案例应当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相关,充分挖掘出学生优势发展学生的个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与自主思考能力,通过探索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正是突出了案例教学法的开放性与探索性。

三、教案的设计与实施步骤

1)教案的设计。老师在运用案例进行教学时,如何设计案例是十分关键的,案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老师应当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学生的特点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应该如何设计案例,并且保证案例的实用性与先进性等。同时老师还应当建立与学习主题有关的情景,把教学内容融入到案例中,让学生在完成案例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要点。老师所设计的案例应当包括所有的知识点,基础的知识点作为主要部分。比如,老师在讲解Office的有关知识时,可以让学生用Excel制作通讯录、用PowerPoint制作动感宣传片等等。

2)实施步骤。在上课前,老师应当要求学生对案例进行预习,让学生对案例有一定的了解,真正讲课时就不会生疏。在运用案例教学法展开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向学生展示案例,并引导学生展开有关的讨论。在向学生展示案例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建立教学情境来激发出学生对案例的兴趣。其次,老师应当把教材作为主要根据,设计出的案例应当与教材紧密相关,在学生分析案例时,老师从旁指导,让学生从各个方面来作出思考,还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通过小组讨论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老师应当引导学生对案例分析的结果展开归纳,并且要求学生对案例的理解进行汇报。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当重视对学生结论的纠正与评价,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系统,引导学生自己学会查缺补漏,保证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计算机知识。老师应当要求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老师应当考虑在已经完成的教学中,所用的案例是否合理,是否具有针对性等,从而使得老师对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做出总结,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

四、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计算机老师在选取案例过程中应当选取一些比较真实、生动有趣的案例,这样才能够激发起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老师选取案例是否成功直接影响了案例教学法的成功。案例教学法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老师就必须通过自己搜集材料、选取案例,这就要求老师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经验知识与调控课堂的能力,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要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知识上运用,这样才能通过老师的引导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另外,老师在教学中还应当注意那些计算机成绩较差、不主动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应当着重对这部分学生做出积极的引导。案例教学法的关键是对案例的选取,但是如今我国大部分高校对计算机这门课程尚未建立有关的案例资源库。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门技艺,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老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还应当与其他教学方法相融合,使得课堂教学形式更加丰富。

五、结束语

如今社会对人才的计算机能力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计算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倘若还是只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培养出优秀的人才,那么学生面对的就业压力就更加大了,因此计算机老师需要不断研究出好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可以满足社会需求的教学方法,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得学生能够全面、牢固的掌握并运用计算机知识。

作者:李琳 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第四篇:小组合作学习法中职计算机教学设计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

综合当下大多数中职院校计算机课堂的教学实际情况,本文主要总结了以下几点问题:第一,计算机课堂主要以“讲、听、练习”为主,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非常少,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低,主动性较弱,对于新知识的态度更多的是以被动接受为主。第二,教师的单向传授难以收获成效。在大多数中职院校中,计算机课堂的教学主要是以教师示范一遍,然后学生练习一遍为主。简单的练习过后,学生就会利用计算机进行上网或者玩游戏,课堂学习效率受到非常大的影响。第三,学生缺乏自主探究的态度。在计算机课堂中,学生的学多数是自身的练习为主,合作学习氛围差,一堂计算机课下来,大部分学生都忘记了上节课堂教室所教的知识,学生的创新和团队协作能力受到了非常大的限制,进而影响整个计算机教学的课堂效率。

二、小组合作学习概念阐述

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最早起源于1970年,由著名教育学家约翰斯、霍普金斯率先提出。我国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认知大多集中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在《纲要》里,合作学习的定义是学生团队为了实现某一目标或者某一个特定的目的,彼此进行分工并且互相协助学习,最后实现目标。合作学习的内容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助,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又能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明白责任态度,培养每一名学生的责任担当能力。如果站在思维发展的方向看待小组合作学习,其体现出现的最大作用就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过程中,学习者往往需要付出一定的情感和创意于其中,每一位学生对于合作项目都会提出自己的看法,而这些看法往往带有非常强烈的主观性,体现了学生对于项目本身的理解。不同学生的观点对于其他学生来说可以是借鉴,也可以是一次经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中职院校计算机课堂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中经常使用任务驱动法,其内容是教师给予学生一个探索任务或者需要解决的难题,事先对学生团体进行小组分工,然后以小组为基层单位,进一步给予学生想象发挥的空间和能动性,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不仅仅能够自主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还能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下与他人进行沟通和合作,在合作中学习他人的优点,融入自身的观点中,剔除糟粕,取其精华,最后就得到的观点再一次地进行交流,一旦获得其他小组成员的肯定,学生自身的自信心便能得到满足,对于接下来的学习自然会有很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计算机课堂中的应用

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在中职计算机课堂中的应用,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介绍:首先,学习准备阶段。教师在计算机课堂开始之前,需要对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进行精心的设计,收集各种学习材料,结合教学氛围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设计出能够让学生愿意接受并且主动去参与的学习任务。在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在完成任务之后是否能够掌握全新的技能和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否能够起到锻炼自身学习能力的作用。例如:在某一节计算机课堂中,教师给予学生的任务是以小组为单位对一台计算机主机进行组装。在任务开始之前,教师利用word和现实操作引导学生,然后让每一个小组提出一个组装方案,最后挑选出合适的一组进行实际组装。其次,学习分组阶段。如果能够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长处,然后将这些学生的长处进行互相补充,那么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各自的能力,另一反面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他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在实践过程中,对于中职计算机课堂学生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其小组人数以每组4-6人为最佳,不同层次和不同能力的学生互相组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优势互补,进而促进整个小组的组织协调能力。然后,教学实践阶段。在教学实践阶段,主要分为前期引导、小组学习和过程调控三方面。前期引导是在学生对于新任务内容一无所知的情况进行的,合作学习的任务一经提出,大多数学生往往会觉得无从下手,那么这时候教师就需要利用情景教学的模式,鼓励学生对任务本身提出自己的看法,充分调动课堂的学习积极氛围,引导学生了解任务内容的目标和实践经验;小组学习是学生的实践操作阶段,例如《组建小型局域网》的课堂中,一些学生对于局域网的设定非常感兴趣,那么在人物的操作过程中,各组学生可以对每个学生的责任进行明确的分工,组长和组员之间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真正实现小组学习的互助、互动和互进。最后,学习成果展示阶段。任务的完成必须有好有坏,好的要加以奖励,坏的要进行勉励,激励小组成员下一次要做到更好。这一阶段,教师可以采用教师自评、学生互评和综合评价三个方面来对小组学习的成果进行评判,既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又可以保证最后评判结果的公正性。

四、结语

中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是一项漫长而又困难的路程,在这条路上,无论是中职院校、教师又或者是学生,都希望路程的重点是成功。中职计算机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应用不仅仅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还能够从根本上促进课堂的教学效率,真正实现教学课堂的质变过程。

作者:高欣欣 单位:长春水利电力学校

第五篇:互助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前言

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新时期,人才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同时还必须拥有较高的团队意识及合作能力。我国中职学校在积极响应国家改革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积极应用了互助教学法,这种方法的有效应用,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了自主学习、互助学习及交际的能力,对促进中职计算机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互助教学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重要性

1.1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我国中职计算机传统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课堂主体,一味的进行知识的传授。这种教学方法,师生之间没有进行良好的交流和沟通,教师授课过程中无法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无法在日常工作中有针对性的转变教学模式及方法,促使学生更好的对知识进行掌握。实现互助教学,师生之间的交流增加,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能够及时纠正或转变传统的教学语言及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出学生能够快速接受的方式,从而极大的提高教学效率。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教师的任课能力及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是一种双赢的教学模式。

1.2增加学生有效学习时间

我国中职计算机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对相关知识内容一步一步进行演示,学生根据教师的操作方法一步一步模仿,这种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只一味的对教师的操作进行模仿,而完全忽视了操作的功能及具体意义,然而在仅有的课堂时间内,能够记忆的东西是有限的,学生在课下进行操作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真正理解含义,很难进行准确的操作。这是导致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始终不高的主要原因。新时期,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积极实施互助教学,教师通过科学分组,促使领悟能力、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同基础薄弱的学生分为一组,在课上或课下的学习中能够通过交流互相帮助,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就增加了学生有效学习时间。

二、互助教学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2.1科学分组

实施互助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应对班级学生进行充分而详细的掌握,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交流能力、基础知识等信息详细掌握的基础上,实现均匀分组,促使该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互相取长补短。不同小组内都要包含学习能力强和学习能力弱的学生,组内秩序应由交际能力强的学生来进行维持,从而保证组内学习氛围。同时教师还应当通过引导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时间的合理划分,鼓励学生将课堂时间内的学习内容进行制定以后,积极展开课外互助学习,教师应根据计算机教学内容需要进行上机操作的特点,定期定时为学生提供计算机操作资源,促使学生的互助学习效率提升。

2.2充分发挥教师引导职能

首先,做好课前预想。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对课堂内容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论知识的研究和上机操作的实践。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做好课前预想工作,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偏离课程中心等现象进行有效避免,维护互助教学模式的顺利展开;其次,加强课堂引导。当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此时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大大下降,因此教师的课堂引导工作非常重要,应当在学生遇到困难以后,对其进行引导,而不是直接将答案提供给学生,学生在得到教师的引导之后,会恍然大悟,对知识不但会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还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对知识更加牢固的理解和掌握;最后,教学总结。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派出代表,对本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总结出自己通过小组学习和合作教学的方式产生的体会。之后,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内容,进行概括和补充,促使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更加牢固。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我国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积极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互助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促使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内容进行了更加详细而深刻的掌握,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取长补短,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该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及遇到的困难,能够有针对性的为其解决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学习效率。

作者:金铁钰 单位:辽宁营口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