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运用历史背景提升政治教学成果

运用历史背景提升政治教学成果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这样的问题在教师和学生中经常出现。究其根源,一方面,教师对于观点的阐释仅仅限于对课本内容的再解释,而课本内容又比较抽象,仅靠教师的书面意思解释不容易做到简单明了;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其知识面及思考问题的深度有限,往往对于教师讲授的内容形成一知半解的学习效果。在这种情况下,适当拓展历史背景,对于教师的政治教学可起到有效的改善作用。以“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为例,课本上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基础进行了分析,包括阶级基础、理论基础、自然科学基础等。在阶级基础上,无产阶级已经形成一定的力量,并进行了规模较大的工人运动;在理论上,以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为代表的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发展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另外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成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观点验证提供了全面的支持。这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和历史有着明显的因果关系,所以教师在讲授此部分内容时,就要提前准备详细的历史资料,并在课堂上让学生对这个时期的历史内容进行回顾:19世纪30年代起,当时欧洲一些国家的无产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人运动。但是,这些运动最终都失败了,无产阶级的产生和无产阶级的需求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源动力。

马克思顺应当时的社会需求,结合历史上的思想理论成果,形成了马克思主义。这个理论成果在当时也得到了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支持。教师在课堂上回顾这段历史背景时,可以对当时的某次工人运动(如英国的宪章运动)进行详细的讲述,从运动起因、经过、参与者状况、运动目的等方面着手,通过这样的内容拓展,使还原的历史背景更富有鲜活性和针对性,促进学生全面了解该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结合历史背景,由因至果,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便有了详细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记忆,增强了政治教学的效果。

以历史背景开题,增加教学生动性,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

与以往的高中政治教材相比,现阶段的政治教材增加了更多的素材和故事,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和具有时代感,这样的教材安排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把握这一点,注意适当利用历史背景,增加课堂内容的生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在讲授邓小平理论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以《春天的故事》为开场白,展示改革开放的成果,再将其与改革开放以前的影像资料进行对比。经过这样的对比开场,教师再简单地介绍一下中国当时的政治、文化背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背景及理论指导意义便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运用历史背景,将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从而加强政治教学效果。

通过历史背景教学丰富政治课堂教学内容,启发学

生学以致用,延伸政治学习的深度任何政治观点或者基本思想都不是空穴来风的。从哲学的观点来讲,物质决定意识,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中,所以政治教学也不能忽略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学会多方联系历史资料,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从历史资料中由繁至简,概括政治思想和观点,同时也要学会从基本观点回到具体的历史现象,由简至繁。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避免政治教学单一说教的教学现象,同时使学生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比如在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中,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形成基础的学习,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对18世纪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的形成历史背景进行探讨。在对18世纪法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历史背景的回顾中,学生知道了当时封建专制和重商主义的政策禁锢了资产阶级的进一步发展,封建的生产关系禁锢了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需要进一步解放。

在当时的法国,宗教是封建专制统治存在的精神支柱,否定了神的存在,就动摇了封建专制统治人民的基础,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就此应运而生,这种思想为后来法国大革命的进行起到了巨大的思想启蒙和理论支持作用。通过这样由此及彼的联系,学生就能理解马克思主义深厚的基础所在、无神论思想的渊源以及历史背景和理论之间的作用关系。历史背景的巧妙运用,丰富了政治课堂教学内容,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满足了学生的探求心理,加强了政治教学的效果。

高中的政治学习对于思想、性格处在定型期的高中学生来说,可以使学生了解事物之间普遍存在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的哲学思想,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于政治教师来说,虽然政治观点是枯燥的,但是观点背后的历史和思想却是丰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拓展知识面,学会巧妙通过观点背后的历史背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政治学习内容的理解和知识的延伸,从而达到政治教学目标。

作者:陆雪华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