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浅析油画创作的手法

浅析油画创作的手法

一、油画·中国画的文化差异与艺术特点

精神与物质分离,灵魂与肉体脱离、主观与客观分裂,成为西方哲学、西方宇宙观的基础。正因如此,与中国艺术家客观交融的观点相反,古希腊为西方人确立了个人置身对象之外的客观态度,导致了模仿,再现的科学手法的产生,罗马艺术、希腊雕塑均以理想化的写实美著称于世,以强烈真实感情的外露为美写实艺术的诞生。这也就为西方具象写实艺术奠定了美学基础,使得西方写实性绘画重理性,采取客观观察式,求外观,求形式科学,重模仿,避开稳定性,凭借形象的实在性,直接地展示真实感。文艺复兴时期,模仿成为艺术理论的基本范畴,画家达芬奇认为“艺术家的心灵应像一面镜子那样去反映和摄取自然,绘画愈是忠实地描绘对象,它就愈值得赞美。”在东方是以中国写意审美观代表了美学思维方式。“写意”绘画属性是“表意”。中国画中的“写意”并不是相对工笔画而言的技法体系,也不是指在绘画中简单地去描绘似是而非的图像,而是建立在画家对民族文化、时代精神、自然物象深刻体察之上一种“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它是一种思维、一种意识、一种精神、一种高度凝练的情感,是贯穿整个中国画领域的一种美学思想。意象造型是画家的主观意蕴与表现交融结合的产物。中国画的这种意象造型观认为,绘画艺术造型不能去模仿自然生活的真实,但也不能完全脱离客观对象而主观臆造。这种意象造型,既是以客观物象为依据,又有感而发;既表现了物象典型特征,又与客观物象的自然形态有一定距离;既能自由选择和利用客观物象有利于造型的因素,又能把具象的形体转化为抽象的线与笔墨,根据艺术追求需要,对造型进行夸张与变形,使画家能达到抒情表意的目的。艺术主张装饰美,重感性、主观参与式,直觉、求本质、求神似、肯定假定性,调动观众想象力,体现东方哲学意识的美学观。

二、树立本土化审美意识

大家知道,任何一种纯自然的摹仿都是平淡的,观赏者不会为此而感动,因为绘画作品不以恢复人的正常视觉为目的,而应是展现人的正常视觉之外的另一番天地。展现的是艺术家个体对自然,人类及其他各种绘画对象的自我感受,是一种情感的流露与表述。在这点上东西方绘画艺术是一致的,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勒的《拾穗》,凡高的《向日葵》,伦勃朗的肖像,又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油画家罗中立创作的油画《父亲》,陈丹青创作的油画《西藏组画》等等,就能够引导观众进入艺术家的情感世界,和艺术家产生共鸣,让观众能够感受到艺术家作画过程中心的跳动与热血的奔涌。可以说艺术的魅力来自作者的情感世界。二是文化传承。油画是外来客,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让它与中国传统文化血脉对接,从我们的传统中开掘一条艺术新路来。在绘画艺术中,装饰美与自然美是形式美的两大范畴。其中自然美即“绘画性”是西方美学观代表,属客观观察式,求外观,求形似,理性,科学,重模仿,力求真实性艺术。装饰美起源于人类原始文明,盛行于世界古代艺术,发展于东方艺术。尤其在中国,装饰风拥有数千年的沃土。装饰美属装饰性绘画,重感性,主观参与式,直觉,求本质,求神似,肯定假定性,调动观众想象力,体现东方哲学意识的美学观。三是创作意识。艺术家对现实生活审美认识与表现形式,它虽然反映现实生活,但却不照搬现实生活,而是用艺术的手段将艺术家在生活中得来的审美观念和意识传达给观众。同时艺术家在艺术实践活动中,还要重视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把握,内容指主题及作品描绘的对象,而形式是为了突出主题内容而采取的表达方式和手段。由此可见,除了要明确上述美术创作中所涉及到的情感,传统文化和创作意识外,更为重要的注重艺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因为艺术语言是艺术创作的根本因素.

三、融合与创新

突出民族文化的中国油画语言从文化属性上来说,油画仍然像一个“外来客”,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让它与中国传统文化血脉对接,并从我们的知识传统中开掘出一条艺术新路来。在这方面近些年来中国也有不少艺术家作过成功的尝试。如画家石冲创作的油画作品《行走的人》、《综合景观》就是将行为艺术与装置艺术架上画的成功尝试,是具象写实与意象观念有机结合和相互融合的产物。其中作品《行走的人》即改变了写实油画流行作风,也改变了人体油画流行面貌,在石冲笔下的裸体,只是一个混沌不分的石膏粗坯的写实,既有人体的混沌之躯,却又无肉感,亦非纤毫毕现,作者在此又占据了一个感官之实与虚的中间地带———表现手法技巧是古典具象的,但是观念却是现代的。又如冷军的油画作品《五角星》以超写实的具象手法描绘对象,但画面形式确是意象思维形式的五角星图案,加上焊接的斑斑点点的肌理流露出浓浓的情感,象征着中国革命的艰辛,胜利来之不易等深层次思想内涵。画面给人有种强烈的震憾力,能与观赏者产生共鸣和较强的意象审美效果。不仅如此,在这方面中国的艺术家在走相互借鉴、融合与创新之路,同样在西方油画的演变中,也有将东方中国意象思维形式成功的融入油画作品表现中。如毕加索后期作品就广泛吸收了东方文化和元素,将装饰性图案、变形夸张的符号以及点线面语言融入到作品中,使具象艺术与意象艺术达到完美结合,这便是是西方艺术与东方艺术融合的光辉典范。还有克里姆特的装饰图案风格,尼古拉菲钦的线描运用都是吸收和融合中国文化的成功范例等等。

四、总结

一句话,我们中国的油画要求得发展,一定要从传统中解放出来,要让我们的思想变得更加开阔,更加活跃,更加有时代感和使命感。

作者:洪新发单位:湖北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