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浅析教育现代化

浅析教育现代化

浅析教育现代化

浅析教育现代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代化;先进性;多样性;时代性

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此职业教育亦称职业技术教育。教育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具体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

一、办学理念的先进性

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要深入贯彻法律规定,按照“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围绕经济发展调结构、转方式的需要,围绕先进制造业、新兴战略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以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以组建“双主体”办学为特征的新型职教集团为突破口,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科学发展的路子。

二、专业建设的时代性

专业建设要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按照“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等新兴专业,巩固加强传统优势专业建设,重点打造光电技术、物流管理、物联网等特色专业。按照高起点、高标准、有计划、超常规推进的原则,发挥优势专业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办好主干专业,突出特色专业,带动一般专业的局面,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建设体系。要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导向,以课程内容改革为核心,以教学方法、手段改革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通过引入行业企业岗位标准,以基于工作过程为基础,形成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突出的课程体系。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按照“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和“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等要求,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要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深化“以岗定教”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人才培养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围绕先进制造业、新兴战略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发挥职业教育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特点,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职业活动导向”和“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增强合作利益的实体性。走出一条以职业教育为主体,职业教育为基础,企业参与的双主体、紧密型、集团化办学新路子,满足学生快速成才、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要求,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

四、师资队伍的现代化

职业教育的现代化离不开师资队伍的现代化,要着力打造优秀教学团队。职业教育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名师工程和紧缺人才、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进一步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各种形式强化专业教师在职培训和教师到企业锻炼,探索新进专业教师具有行业企业经历的渠道,打造具有“双师”素质结构的教师队伍。把教学团队建设工作作为学院实施质量工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做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根据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需要,吸收企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加入专业教学团队,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稳定兼职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兼职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实现专、兼职教师优势互补。

五、管理机制的先进性

管理现代化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职业教育管理的现代化集中体现在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代化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现代化,就是指职业教育要放弃传统的单一政府办职业学校的体制,而应以企业为主,形成企业、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元办学体制。实施办学多元体制,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经济发展“调结构、转方式”的需要,是适应先进制造业、新兴战略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

六、结语

总之,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依赖越来越强。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意义更加深远,任务更加艰巨。只要我们坚决贯彻“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 陈鸿. 提高应用效能 建设教育现代化强校[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5).

浅析教育现代化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教育现代化是当今世界颇具影响的教育思潮,是指一个国家适应现代社会发要求所要达到的一种较高水平状态,是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的现实转化,是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在内的教育整体转换运动。由此可见,教育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无论是终身教育、全民教育还是科学教育都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都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手段和途径,其最终目的都是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是当今世界颇具影响的教育思潮,是指一个国家适应现代社会发要求所要达到的一种较高水平状态,是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的现实转化,是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在内的教育整体转换运动。由此可见,教育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无论是终身教育、全民教育还是科学教育都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都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手段和途径,其最终目的都是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一、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是一个随着现代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历史过程。在我国教育现代化同样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从1904年中国第一个现代学制“癸卯学制”起,我国已经开始了对现代化教育的不断追求。一个多世纪来,我国的教育现代化是在中西文化的不断冲突、碰撞和融合的痛苦过程中进行的,至到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突出三个面向的改革,使中国教育现代化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1、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起步不是教育自身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对外部挑战自觉回应的结果,是属于后发外生型,起步较欧、美等国家为晚,大致与日本、印度同时代。迄今为止,我国的教育现代化历程大致可分为三大阶段:清朝末年(1840—1911)、辛亥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12—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至今。前两个阶段之间具有较强的连续性,第三个阶段与前两个阶段之间有较明显的断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在全面恢复教育秧序之后,开始了新的开放式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的探索。应该说,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现代化是从这时开始的,特别是1983年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题词,为我国新时期实施教育现代化指明了战略方向。 

2、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虽然早在1983年邓小平就针对我国的教育现代化问题进行了重要的论述,但总的来讲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教育现代化问题还是出于探索阶段。直到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再次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问题。与以往不同的是,我国第—次以政府的名义正式倡导实施教育现代化。在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文件中曾这样写道:“根据我国社会主义观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到本世纪末,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全民受教育水平有明显提高,城乡劳动者的职前、职后教育有较大发展;各类专门人才的拥有量基本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立起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现代化。”由此可见,我国的教育现代化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如前所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体系包括社会发展目标、人的发展目标以及教育自身发展目标。社会发展日标是,各类专门人才的拥有量基本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人的发展是全民受教育水平行明显提高;教育自身发展目标是城乡劳动者职前、职后教育有较大发展;建立起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上义教育体系,这包括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目标。这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贯穿于教育现代化过程的始终。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虽然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问题,并对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进行了比较明确的表述,但是这一表述我认为还不是一个具体的教育现代化目标。一直到2005年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亚洲教育北京论坛上强调指出,我国的教育现代化建设要完成的三大主要任务即:培养人才;知识贡献;构建体系。可以说周济部长提出的我国教育现代化的三大主要任务,完全可以理解为我国教育现代化要实现的目标。这三大目标是切合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的,是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符合的,是对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的一个全面的表述。 

二、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所谓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是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而进行的有关教育整体性、长远件的谋划及其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具有全局性、系统性、长期性和阶段性、相对稳定性以及可行性等特性。我国的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事关我国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发展战略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 

1、指导思想和原则 

我国的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主要体现在:首先,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其次,必须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三,.必须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第四,必须坚持教育的改革开放,努力改革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勇于创新,敢于试验,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第五,必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第六,必须依靠广大教师,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第七,必须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社会各方面和人民群众的办学积极性,坚持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第八,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的原则,实行多种办学形式培养多种规格人才,探索一条我国和各地区发展教育的成功道路。 

2、发展战略 

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发展战略来支持,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就必须制订与其相适应得发展能战略。因此,为了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标,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制定和确立切实可行的教育发展战略。 

第一,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国力出发,突出教育发展的重点。研究和规划我国教育现代化事业,必须坚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田倩和国力出发,确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突出发展的重点。 

第二,深化教育改革,坚持协调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对原来不适应社会上义现代化要求的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全面而系统地改革,促进教育协调发展。 

第三,坚持全面发展,全面提向教育质量。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坚持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使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适应社会大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的一代新人。 

第四,增加教育投入,注重办学效益。教育投人是发展教育事的前提。 

第五,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师队伍。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刘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我国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 

第六,实行分区规划,加强社会参与。针对我国各地区自然、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规模、速度、人才培养的层次、规格和办学形式等,都必须考虑地区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实行分区规划的原则。 

 

参考文献: 

浅析教育现代化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现代教育媒体是在教育过程中传递和存储教育信息的载体。现代教育媒体的选择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及教学目标等因素具体确定,不能为用而用。本文论述了现代教育媒体的功用及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从而更好地运用系统方法实现教学设计的最优化,提高教学效率。

媒体教学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能有效提高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现今,教育媒体的发展正方兴未艾,在教育领域中正逐步得以推广与应用,其应用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改变了教学信息的传递形式,扩大了教育的时空界限,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对教学中应用教育媒体的必要性、选择模式和现代教育媒体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促进多媒体教学深入健康地发展,达到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现代教育媒体的内涵与发展

各种新的教学媒体,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从幻灯、投影、广播电视到计算机网络,完全改善了我们的生活环境,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从教材改革到课程改革、从西部试点到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体现了各种教学媒体的不断更新,不断发展,为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教育媒体的内涵

由于现代教育媒体和技术的影响,教师和学生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与教科书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源泉。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将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媒体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现代教育媒体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二)教育媒体的发展

近年来,由于科技的发展,各种新的教育媒体不断涌现。视听觉媒体、交互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各种先进媒体都投入了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部分中小学试行计算机教育,利用计算机控制操作进行教学;在90年代中后期开始计算机辅助教学到本世纪已经进入网络教学实验期,网络教学开始变为现实,使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信息技术给人们带来的意想不到的好处。

二、现代教育媒体在教学中的功用

(一)呈现功能

信息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的表征或描述,它是通过不同的信息符号去描述或表征的,从而决定了媒体有不同的呈现功能,而呈现功能则是由时间特征、空间特征、运动特征、颜色特征和声音特征等诸多要素决定的。

(二)传送功能

传送功能是指媒体把信息同时传送到接受者的空间范围。现代教育媒体都具备这一功能,只是传送范围有大有小,计算机网络、各类电视网络和无线电广播的范围都很广,而幻灯、投影等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传送。

(三)重现功能

现代教育媒体的另一重要功能,就是对信息的重现。如录音、录像、光盘、电影等能将信息存储和反复存放,幻灯投影也能按照教学的需要反复演示。

(四)可控功能

一般为大媒体或小媒体。现代教育媒体根据其媒体传输信息的特点,各自有其不同的可操作性,其难易程度不同。常规现代教育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等就比较容易操作,电影、计算机等媒体就需要进行专门培训才可熟练操作。

三、教学设计的优化

教学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是一项现代教育技术。80年代“移植”到我国,经过一系列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学设计技术已成为教师进行现代化教学所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

(一)教学设计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学习教学设计是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是追求最优化教学,实验证明,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更短的时间里更加轻松地学习,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行之有效的。

(三)教学设计有助于实现教学工作的科学化

教学设计力图克服局限性,将教学活动的设计建立在科学方法的基础上。教学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教学工作的普遍科学化,可以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提高教育、教学的投资效益,这正是教学设计的宗旨。

四、应用现代教育媒体优化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

(一)根据教学任务

要完成教学任务,应选用不同的教学媒体去完成。有些教学任务,用一种媒体就可以完成,而有些则不同,需要多种媒体的交换运用,才能有效地发挥效果。

(二)根据教学对象

根据不同的学习者,选择不同的教学媒体是教学效果的保证,不同阶段的学习者,有不同的需求。

(三)根据教学内容

各科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同,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现代教育媒体没有高低之分、好差之别。只要在运用过程中,合理选择就能很好地发挥其功用。

(四)根据教学条件

主要指环境条件、经济条件、媒体条件等。应根据现有条件科学、合理地选择媒体,不要看了别人使用先进的设备,就不顾自己现有的条件,盲目攀比和效仿,这样得不到真正的发展。

五、应用现代教育媒体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

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注意媒体不能随便使用,要把握好使用的时机,媒体的选择要代价小、功效大。现代教育媒体要与传统教育媒体有机结合,两者应互相配合,共同发展,选择媒体应根据其自身的特点而定,有些要讲解演示,有些要操练演习等。

笔者认为,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领域应加大运用现代教育媒体的力度,媒体的应用要注意发挥其实效,一是要求教学媒体精选;二是要求教学方法优化。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教无定法、教必有法、教需精法的原则,应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为依据,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及媒体的设计原则。媒体教材应具有交互性,让学生参与操作,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还要注意现代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两者兼容并蓄,灵活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改学、张筱兰、郭绍青,《现代教育技术》[m],甘肃教育出版社,2000

2.丁兴富,《远程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南国农、李运林,《电化教育学》[m],1998

4.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m],1998.12

5.张一春,《虚拟实景》[j],《外语电化教学》,1996.4

6.周旭、江福西,《建立多媒体教学网络信息库》[j],《中国电化教育》

浅析教育现代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强化;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实施思路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017-02

1.引言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活动开展的关键和核心,整个社会中,超过一半的人才,都是通过职业教育来培养的。在我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过程中,职业教育为整个体系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保障。但随着当前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如今整个职业教育体系都需要结合时代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进行深化改革。在整个体系中,技能鉴定环节有着重要价值和作用,良好科学的职业鉴定体系能够为我们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提供重要帮助。但从目前此项工作开展状况看,其中存在问题和不足,这不仅影响到技能鉴定工作对整个教育活动的具体作用,同时也失去了技能鉴定本身的价值,因此做好质量把控,极为重要。

2.当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现阶段,我们在开展技能鉴定工作时,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首先,该项工作的基础建设极为落后,很多鉴定工作,与时代特点和实际发展相脱节。其次,缺乏健全完善、科学全面的鉴定质量体系监督机制,部分地区在开展技能鉴定工作时,存在一定漏洞。再者,在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库研究和开发,质量鉴定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强化整个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环节,对整个职业教学质量改善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从丰富和提升鉴定工作价值的思想观念出发,健全完善职业技能鉴定机制,从而为提升整个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工作开展的时实效性,发挥重要保障作用[1]。

开展职业教育,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培养满足社会发展要求,面向生产的、实用型、直接产出型人才,主要是产业工人。而在整个人才培养机制中,技能鉴定有着突出作用。从目前多数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过程中,与整个教育体系之间存在一定脱节现象。想要有效提升职业技能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就需要我们在坚持就业导向基础上,有效突出职业特点,注重职业能力培养,强化综合素养培训。此外,还要从职业教育改革入手,创新职业鉴定管理方法,将整个职业鉴定工作与职业教育体系紧密融合[2]。

由于我们在开展技能鉴定和考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得整个社会对该技能鉴定的价值认知有一定质疑。职业技能鉴定的本质目的是为促进学生更好就业。但目前部分职业技能鉴定组织在进行技能鉴定工作时,缺乏必要的责任意识、专业水准,以至于多数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存在"作弊"、"买过"等问题,这一类事件一旦被通报,就会影响到此项工作的社会认可度。

3.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分析

实施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不止是因为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同时也和当前职业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有关。从目前职业教育开展实际来看,问题主要表现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的融合不足,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衔接度不够等。随着整个社会对职业人才培养要求日益提升,传统职业教育体系,就必须予以调整。

3.1 当前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首先,缺乏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这是我们开展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教学目标内容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方案内容,直接影响到整个职业教学质量。从目前职业教育开展情况来看,部分学校在开展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培养目标不准确,课程设置和实际专业技能需要之间连接不紧密的问题,从而使得很多学生缺乏社会所需要的技能,以及其对实际问题的具体解决能力。其次,教学方法落后,教学与实际需求之间相脱节。相对普通教育来讲,职业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就业岗位需要相匹配的职业技能。

但目前职业教育开展过程中,还在使用落后的职业教育方法,未能深度思考现阶段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当前职业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重视理论教学,忽略必要的教学实践这一问题。一些老师,未能充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从而使得学生的职业技能与岗位需求之间相脱节。最后,缺乏对职业教学质量的反馈和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效把控,对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度不够。当前在开展职业技能教学监督和教学效果把控过程中,主要由老师来完成。忽略了对学生因素的充分融入,在学生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缺乏足够重视,以至于鉴定工作质量较差,失去了其开展的原有目的和意义。

3.2 现代职业教育开展的新要求分析。随着教学环境的日益复杂,社会用人需求的不断提升,当前我们在开展职业教育过程中,应该达到顺利就业这一目标。因此,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教学观念,清晰职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着重从职业教育体系中人才综合素养的培养入手。其次,以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重视学生对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通过充分通过结合现代多媒体手段,有效提升学生参与职业教学的积极性。最后,充分注重职业教学过程的监督与反馈,及时查找职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教育方案。同时,着重提升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的质量,充分发挥这一环节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4.强化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思路分析

想要实现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价值,就必须充分注重对自身问题的跟进和解决。对整个鉴定工作来说,其鉴定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鉴定工作的价值和生命,同时也是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存在的意义。

4.1 完善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的具体要求。做好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管理,要注重从鉴定过程质量把控和鉴定具体内容质量把控两方面入手。做好鉴定管理要对这两方面工作开展的质量进行有效衡量。无论是相关职业技术的标准和要求,还是其质量管理机制认证等都需要充分结合相关制度,高质量、规范化开展。在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工作中,还要充分注重质量督导和监督工作。通过实施动态质量监督和定期质量监督工作,实现整个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达到应有质量。而质量督导则是实现质量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和方法,通过完善督导,实现对整个技能鉴定质量工作的有效把控。

4.2 统一制定考试标准和考试命题,统一管理技能鉴定员资格认证。做好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工作的前提,是统一制定考试的标准。同时,在试题方面,必须选择统一的考试命题,因此要做好考试题库建设。此外在考试标准的制定方面,一方面要充分结合市场需要,另外一方面要有效结合职业教育的内涵和要求。职业技能鉴定是通过性考试,因此其考试标准尤为重要。此外,还要统一管理技能鉴定员资格认证工作,加强鉴定员专业队伍建设。针对目前教学环境变化革新速度较快这一特点,还要定期对鉴定员进行培训,着重提升职业技能鉴定员的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在技能鉴定员资格认证方面,必须做好资格认证把关制度,确保所选择的鉴定员资能够满足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的需要。

4.3 强化教师队伍培训,做好鉴定工作质量把控。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也是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工作的核心力量。因此,在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过程中,必须充分强化教师队伍培训工作,学生要想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就必须有老师的专业指导和教育。所以,在开展职业教育过程中,必须配备能力较强、经验丰富,知识全面的教师队伍。对于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来说,鉴定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该中心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必须组织好鉴定工作的具体开展,加强内部管控,坚决杜绝任何违规事件的出现。通过严格把控鉴定工作的质量,从而提升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工作含金量。此外,还要明确岗位意识和职责意识,针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给与整改,确保整个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顺利开展 。

5.结语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该职业技能证书的含金量。而其质量也直接影响到该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生存和发展。在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优化背景下,技能鉴定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做好这一工作,是高质量开展职业教育的重要要求,同时也是规范整个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秩序和环境的客观要求,通过将职业技能鉴定质量提升与现代职业教学改革相结合,从而为整个职业教育改革效果取得成效,发挥重要作用,而这一过程也使得,我们在充分满足社会用人需求的同时,改善现代职业教育开展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方勇.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教育导刊,2013,7 :122-124

[2] 刘吴.对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现状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3,12:56-59

浅析教育现代化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的智力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增进智力发展,进而通过各级的思维加工形成新的认知,从整体上加强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素质教育推向深入的今天,其地位也变得尤为重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广泛地影响着人的观念、生活方式。在素质教育推向深入的今天,其地位也变得尤为重要。《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现代远程教育过程”。计算机这个新时代的宠儿,给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教学改革的一大方向,多媒体技术具有集图形、图象、声音、动画、文字等多种媒体功能,展示精美的图画,播放悦耳动听的音乐或录像,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能将枯燥的课堂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有利于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深化了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可以促进学生素质的的全面发展,也可以促进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注意知识的发生过程,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广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改善呆板的教法和学法,有着其他传统教学手段难以收到的效果,这是任何传统的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它可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WwW.133229.CoM在二面角的教学,利用几何画板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利用图形的旋转、平移、翻动、移出、折叠、显示等可以方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根据自己的需要观察图形总结图形的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归纳推理的能力,找准解题的切入点。

心理学家认为:认知领域是智力活动因素,情感领域是非智力活动因素,有不少心理学家认为:“非智力因素经常是成才的关键”。智力因素主要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能力。非智力因素对智力活动有着促进和调节作用,是学生的“动力系统”,是学习积极因素的重要源泉。学生在认识过程中是先有感性认识后上升为理性认识且感性认识贯穿始终,使用电教媒体利用其突破时空限制、动静结合的优势,可大大增强学生的情感认识,为学生理解教材提供情感基础,使课堂更生动,学生参与更活跃。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的智力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增进智力发展,进而通过各级的思维加工形成新的认知,从整体上加强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多媒体课件中的素材

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首先要准备好各种素材,然后将各种素材通过计算机组装在一起。如将一个多媒体课件比作一个大型建筑物的话,则各种素材就相当于建筑所需要的物料:

多媒体课件中要用到的素材有声音、图形、图象、视频影像、动画等等,不同的素材要求使用不同的手段加以准备。

下面以动画为例来加以说明:

动画适宜表现教学过程中比较抽象的知识内容,动画一般通过以下三种途径设计制作:

(1)利用程序设计语言设计动画。利用程序设计语言设计制作动画比较直接,可以让屏幕对象或利用绘图语句绘制的图形产生动画效果,但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效率不高.

(2)利用专门的动画创作工具设计制作动画。如设计二维动画可用的制作工具有animator、animatorpro、animatorworks、animatorstudio等多种软件,设计三维动画可用的制作工具通常为3d5软件。利用上述工具可以很容易地制作出形象、生动、逼真的二维或三维动画,不仅所制作动画的表现效果好,而且制作文字的动画,可以利用cool3d软件。

(3)利用多媒体创作工具提供的动画制作功能,设计制作动画。

三、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误区

由于旧的认识观和教育观的影响,有的教师全部用电教手段来替代常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放电影,这种绝对化和简单化的理解和运用,带来了一些负效果。有的教师片面以心理学家斯金纳的“刺激一反应’锐为依据,主要表现为片面追求界面华丽、媒体效果,忽视学生的认知特点。其实质是试图通过外界媒体的刺激,使学生被动模仿和接受数学知识。此时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被动地接受灌输,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体现。有的教师采用最简单的powerpoint制作课件给人以代替投影仪印象。实际上,并不是什么内容都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有些内容,我们只需要用简单的手段,如幻灯片、投影仪就可以教学,而且操作性很强,因此不必为了赶时髦而去刻意追求。在数学教学中板书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忽视板书的作用也是误区之一。数学的解题能力需要大量的练习训练,使学生熟练地掌握知识点,在使用媒体时不能忽略解题能力的培养。

因学生在长时间的观看过程中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和心理疲劳,使得学生的注意力难以保持,甚至产生厌倦心理。如果课件制作过于修饰、处理或缺少通用性会造成隐性浪费和负面效应。因此,在满足教学需要的前提下,课件制作宜小、宜精、宜短、宜简。

四、结合学生特点辅助教学

如何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和学生特点,恰当的使用教学媒体,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成为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把现代教学技术和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教学效果,实现现代教育媒体优化教学,应根据学科专业的特点和媒体的性质、形态、功能,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综合考虑,切忌盲目选用媒体。在慎重选择媒体的切入时机和使用方法,根据课型和教材选用,没有固定的模式。实验表明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创设意境,引起一定程度的情感和显示情景,突破难点及突出特点画面效果上是最佳的,切忌“花架子”,表面上轰轰烈烈,而实际效果欠佳。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教学中可让学生观察斜率和截距的数据连续变化观察总结出直线和圆在不同位置关系时的相关结论。通过动态效果启发、激励学生,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素质的目的。在教学中还可通过一些失败的尝试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五、优秀教学媒体组合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