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浅析企业核心竞争力

浅析企业核心竞争力

浅析企业核心竞争力

浅析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第1篇

[摘要]对于任何一个企业,如何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培育和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都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不断创新发展的关键源泉所在。企业可以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不断发展,就需要循环往复的培养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利用现代企业理论不断解析自身,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理论发展;现代企业理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6-0031-02

1浅谈现代企业理论的发展

1.1知识管理的不断发展创新使得企业理论不断发展

1.1.1促进企业向知识资本管理方式转变发展

目前,全球经济已进入了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正是依赖于知识的不断积累、传播、创新、应用而逐渐确立并得以发展,它是以目前知识的发展状况为基础的一种经济形势。并且,企业的管理经营模式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变化,从而行之有效的推动了企业管理理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1.1.2人力在知识经济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知识经济条件下,个人的发展逐渐成为公司员工所关心的重点之一,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发展如何取得和谐统一成为了现代企业管理的新理念之一,所以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企业如何管理自有人力,如何积累和更好的发挥人才的作用,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命题。

 

1.1.3企业的管理战略也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逐渐变化

在原本的企业理论中,企业的主要投资战略为投资有形资产,如:房产、地产等。而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人才逐渐变得重要,企业内人才管理、培养、激励就逐渐变成了企业战略中重要的一环。知识经济中,知识产权作为一个代表在企业理论中产生的作用也是异常明显的。现代企业中,知识产权作为某些企业的赖以生存发展的重武器,作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知识产权的管理也逐渐成为了现代企业理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1.2经济全球化促进企业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

经济的全球让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向全球,融入到了全球经济的经济大潮中。此时,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也延伸到了全球范围,这就要求企业将国内与国际资源进行有效的组合,不断的利用全球的资金、人力等资源,实现自有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由于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的管理组织也开始逐渐走向扁平柔性化的管理模式。

 

1.3网络经济促进企业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经济也开始逐分天下,企业为了适应这种经济环境,企业管理模式逐渐走向了外部适应性管理,也逐渐由原本的实体管理走向了虚拟化管理。目前,企业的权属商品市场均被深深地打上了网络时代经济的烙印,实务经济与虚拟经济、实体与虚拟方方面面的交融无不体现着“规模制胜”这种财富分配规则随时都有灭亡的可能。

 

2核心竞争力的相关基本理论解析

1990年,美国著名战略学家帕拉哈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但是对核心竞争力的权威定义,《哈佛商业评论》更为精确:在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协调多种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企业因行业地位的不同导致构成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不同,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分析其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找出关键的要素,实行重点管理,确保竞争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多元和复杂的系统,表现为一定的层次结构,包括核心业务(主营领域)、核心制造、核心技术能力、核心管理能力、核心营销服务网络以及战略管理与创新能力等。其主要特征为价值性、独特能力、延展性、不可交易性和不可模仿性。

 

3运用现代企业理论解析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

全球化经济的到来,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贸易壁垒开始逐渐打破,国内市场逐渐向国际市场融合,但是国际市场的很多因素都异于国内,这种情况下:企业就是站在国际的视角上审视所处环境及自身状况,不断培育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生存的出路。

 

3.1企业多:规模小—弱、大—散

随着全球经济的到来,在我国逐渐兴起了一些新兴的项目,面对如此诸多的新项目,再加之我国诸多地方的宏观调控不到位,出现了大量的企业,但是这些企业面对新的行业缺乏研究考察,盲目提项,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还有部分的企业因为旧体制的影响,管理较为官僚,流程比较散漫,逐步形成了目前我国大部企业的格局——大而散,小而弱的市场局面。

 

3.2技术差: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

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是以国家投资为主,企业投资为辅的研发投资机制,很大一部分的经费都投入到了专门的科研机构。反观企业,跟风现象明显,科研经费投入有限,科研力量薄弱,企业竞争能力弱。企业竞争能力差,效益得不到保证,投入经费更加有限,如此反复,逐渐形成了我国企业科研能力普遍差的局面。

 

3.3定位错:企业战略定位——不准确

诸多企业都存在着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定位不清;面临市场的变化应对不足;对新项目的预测不到位;围绕战略目标即满足顾客的需求设计有偏差等。

4运用现代企业理论积极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其强大的动力来源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培养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所以,在市场机制逐渐健全的环境下,企业若要生存发展,就需要形成核心竞争力,以增强企业竞争力。

 

4.1适度扩大企业规模

我们要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让企业获得更好地发展,甚至与国际接轨,就要适度扩大企业的规模。扩大企业规模是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企业领导者必须慎之又慎,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4.2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管理水平对每个企业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企业如果没有高质量的管理水平是很难运作经营下去的。因此我们国家现在非常重视对管理人员的培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应包含几个基本方面:

 

首先,管理者的素质、经验。在竞争性的经济中,管理者的素质及其工作经验,决定着一个企业的成败,或者说是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存亡。在竞争的经济中,管理者的素质和他的工作能力是对一个企业起作用的唯一有利因素。其次,被管理者的素质、个性特征及其业务水平、集体观念和工作责任心,与企业目标的实现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被管理者提高个人水平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实现企业目标(例如全面质量管理的保证体系),确保生产经营活动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例如生产的均衡性)。

 

4.3做好员工培训,提高企业人员的素质

一个优秀的企业还要懂得如何培训员工,

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能够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一番事业,主动地去做,能够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这就需要企业在员工的培训方面做好工作。职工队伍的素质自然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企业要紧紧围绕这个焦点,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员工培训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变化,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并且促进个人的发展。

 

4.4正确的战略定位

战略定位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企业战略,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战略定位,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正确的战略定位应符合三大原则:着眼未来、突出特色、勇于创新。

 

正确的战略定位应该着眼于未来,不要盲目乐观,更要突出自身的特点特色,树立专属于自身的企业品牌,随着环境与企业的不断发展变化,逐步的成长壮大,参与到国际市场行业中。

 

参考文献:

[1]郭海英.用人才和品牌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j].河北煤炭,2011(1).

[2]闫志飞.基于战略钟的企业竞争战略博弈分析[j].中国市场,2011(32).

[3]廖雪梅,曾国平.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和识别方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

[4]陈晓东.我国中医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研究[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浅析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核心竞争力 意义 现状

核心竞争力一词是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普拉哈德和哈默尔在1990年首次提出的,他们认为,由于世界的不断发展变化,企业间竞争的不断加剧,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企业的成功不再归功于短暂的或偶然的产品开发或灵机一动的市场战略,而是一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核心竞争力是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殊利益的一种独有技能或技术,而这种能力首先能很好地实现顾客所看重的价值。 其次,核心竞争力还必须是企业所特有的,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也就是说它不像材料、机器设备那样能在市场上购买到,而是难以转移或复制。这种难以模仿的能力能为企业带来超过平均水平的利润。最后,核心竞争力还具有延展性,能够同时应用于多个不同的任务,使企业能在较大范围内满足顾客的需要。

一、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中小企业的重要现实意义

1.构建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目前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各项承诺的逐步兑现,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进驻到国内市场,各种高品质的外国商品不断地吸引着国内消费者的眼球,由此为我国的中小企业带来了日趋严峻的挑战。虽然我国中小企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发展速度惊人,但这些主要是依靠于我国政府的各项关税壁垒的设置等宏观调控手段。伴随着入世后各项关税壁垒的降低及取消,有着良好信誉及优良产品的国外企业无疑将对我国中小企业造成不可小觑的威胁,我国中小企业如不能在竞争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将会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危机。

2.构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我国不断深入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随着我国逐渐深入的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市场经济就是由市场来决定企业的发展,企业依靠竞争来获取自己的市场地位与份额。所以,为了适应我国逐渐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使国内市场走向规范化道路,不管是国有企业或是中小企业都必须靠加强不易为竞争对手所模仿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面临严峻市场挑战的时候处于不败之地。

3.构建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使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非常多,在这些企业当中,一部分企业通过自身建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逐步站稳了脚跟,并不断地发展壮大。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国内中小企业,依靠模仿等手段,快速地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不久便失去市场活力遭到市场的淘汰。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其可持续发展性差。而企业想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就要具备竞争对手所不具备的特殊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正是这样一种能力,通过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企业可以获得一种长期的竞争优势,从而帮助自己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发展。

二、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现状

1.我国中小企业对于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内涵把握不清

大部分的国内中小企业都无法真正理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普遍将企业的研发能力、市场拓展能力等所有内部能力全部认作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但是事实上核心竞争能力并不等同于企业的一般能力,而是一种独特的与其他竞争对手相区别的能力。另外,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普遍将企业内部各种资源认作为构成其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但是却忽略了并非所有资源都能够帮助企业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只有在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资源,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2.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导致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我国中小企业虽然近几年来发展迅速,但是其发展主要依赖于技术水平比较低下的模仿,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现在,技术创新层面的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总体而言,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主要由几方面原因构成:一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严重缺乏,从而严重制约其进行有效的技术创新。而造成中小企业资金缺乏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其融资渠道不通畅。当下各商业银行为了降低其不良资产负债率,纷纷选择融资给国有大中型企业,而对于严重缺乏资金的国内中小企业,贷款审查却越来越严格。另外,政府对于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不够也是造成中小企业创新资金匮乏的原因之一。二是中小企业对于信息资源的获取不够及时,大部分中小企业在信息资源方面不具备优势,是制约其进行技术创新的另一因素。三是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严重缺乏,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度不够,即使能够招聘到一些优秀人才,也只是将中小企业作为跳板,当获得足够的经验及实力后纷纷跳槽。

3.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缺少战略规划

中小企业要想获得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核心竞争能力,必须要有关于企业发展的长远的战略性规划,由此才能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而在我国的中小企业内部,短期行为相当严重,每年有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由于经营不下去而纷纷倒闭,究其主要原因即是他们根本没有或者缺乏战略性管理及规划,即使有些企业制定了战略规划,真正将其实施执行的也是少之又少。

参考文献:

[1] 毛箭,郑辉昌. 浅谈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路径分析[J]. 消费导刊,2008,(02).

浅析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内部挖潜 信息化 分阶段推进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257-02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核心竞争力理论是1990年由管理科学家G・哈默尔和C・K・普拉德在《企业核心能力》一文中提出的,该理论一经提出,就迅速在企业发展与企业战略的研究方面占据了主导地位,并成为指导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理论之一。核心竞争力是指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之上的智力、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的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是企业持续竞争的源泉和基础。企业的发展应该由企业自身所拥有的不同于其他企业特有的资源来决定,企业利用并合理整合这些资源构建自己的核心能力,实现并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企业核心能力是整体资源,是各部门和全体员工的共同行为。企业核心竞争力表现为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独特性。独特性是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同类型企业中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竞争者可以与该企业已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形成的竞争优势上进行比较。该独特性是在企业长期发展中对于特定的技术、知识、管理技能等不断地延续和积累而形成的,因此不会被竞争对手轻易模仿,竞争对手也很难完全了解和复制。

2.价值性。创造独特核心竞争力的价值特征体现在:首先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具核心地位,并能明显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其次能满足并实现顾客特别关注的价值,它给消费者带来的好处应是关键性的。最后,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不同于竞争对手的原因,可以通过凭借它在竞争中获得相对优势。因此,它无论对企业还是顾客都具有独特的价值。

3.延展性。延展性是指企业能从核心竞争力中不断延伸出新的系列。满足客户现在和未来的需求,最终服务于客户,它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优势性保证。

4.动态性。核心竞争力不是一劳永逸的固定形式,当竞争对手通过不断地研究、学习和创新,逐步缩小并甚至超越时,原有的核心竞争力逐渐一般化,企业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寻找新核心能力作为竞争的新方法。因此,核心竞争力是在不断变化和调整的。

5.整合性。它是将企业内部不同的资源不断进行优化,最终整合的过程,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得以形成的关键步骤。

二、我国现阶段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建筑行业现阶段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无论是建筑行业的客户数量,还是建筑企业的数量都非常多,但建筑企业的规模、水平却是良莠不齐。由于建筑企业大多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整合、分离而来,因此仍然带有计划经济的烙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市场逐渐开放,机会在增多的同时,挑战也更加严峻。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看我国建筑企业大致有以下几点:

1.我国建筑企业大都重生产、重产值,但在研究、开发、创新属于自己企业的核心技术方面非常欠缺,同类企业整体技术水平基本一致,主要优势集中在量变的范畴内,没有形成企业自己的独特的竞争优势。国外建筑企业一般都具备自己的核心技术或方法、方案,其他竞争对手很难轻易地效仿,各个公司之间也有其各自的优势,特点鲜明。

2.由于建筑企业各项目相对分散,企业对项目的管理相对松散,企业成本难以控制,运转效率不高,很难创造超额利润。

3.“保质保量”在国外属于行业自律范畴。但在我国仍然是满足客户需求的主要砝码,其次通过压低价格来争取客户的方式依然普遍。客户需求的价值没有得到优质体现。

4.资源浪费严重,各项目之间没有形成资源整合与共享。

总之,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缺乏是企业发展迟缓的主要原因之一,怎样通过内部挖潜方式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应是建筑企业首先考虑的问题之一。

三、信息化对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

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就是将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企业各部门资源等,凭借计算机和网络作为桥梁对资源进行汇集、整理和优化,整合成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及“流”处理平台。使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人员流等被科学有效的管理,从内部入手,提高企业协调、沟通、组织等的效率,使企业高效运行。从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来看,信息化将对建筑企业在技术、管理、整合能力上产生重要影响。

1.信息化可提高企业技术能力,形成技术核心力。劳动密集型、科技含量低已经成了建筑企业的代名词,但随着业主要求的不断提高,施工难度也随之不断加大,粗矿生产已不再适应市场的要求。精细施工、精细生产已成为建筑产品新的要求,因此对建筑企业原有的生产技术水平提出了越来越多,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如北京首都机场A380飞机维修库钢屋架整体提升、钢屋架跨度约360米,进深约114米,提升高度近40米,要求一次提升到位并将误差控制到合理范围内。若提升中不同步力过大就可能造成整体提升失败,后果不堪设想。该施工单位通过计算机建模和模拟技术经过精确计算,以及不断验证确定施工方案,并在现场通过安装压力传感器、同步控制器等设备,将数据信号通过网络传回现场办公室,同时利用现场视频设备,在保证现场安全的同时,对提升过程实时监控,及时调整,最终顺利完成。针对项目部分散、沟通不畅的特点,通过建立企业信息平台,利用电子邮件、视频会议、网络电话会议等信息化手段、企业可以在第一时间获知项目遇到的技术难题,并通过企业组织专家及技术人员进行处理,形成解决方案。通过长时间的积累,逐渐形成企业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

2.信息化加强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产品本身的特点决定,除了本单位以外,所涉及的外部单位多,涉及人员多,往来文件多。因此所需要的信息量大,变化快,延续时间长,企业若针对每个相关节点都分配人手,显然产生了很大的成本,且效率难以控制。据此,若想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信息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来自中南集团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报告显示,通过远程指挥和监控系统实现了对项目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物资管理的实时监控,提高了施工进度计划目标达成率,同比增长10%~15%;加大了质量、安全管理及文明施工的管控力度,主体结构质量管理问题同比下降15%~20%,安全管理问题同比下降30%,文明施工问题同比下降40%;有效控制了项目物资、材料、工具等的浪费和遗失,损失同比下降近20%。据该报告2007年数据统计,由于视频电话会议系统的使用,节约公司管理人员往来项目参加会议的差旅费用和人力成本,每年超过300万元,间接影响效益在500万元以上。由此可见,信息化将一个个分散的管理问题连接起来,提高了交流的速度、质量,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企业本身生产力的发展。统一规范的管理,大量业务数据的集成,减少劳动成本。这恰是管理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3.信息化实现企业资源整合,构建核心竞争力。整合在核心竞争力中起到了核心作用,它不仅汇集了企业所有的资源,而且还汇集了企业的优势,能够将项目和企业总部分层连接成有机的整体,并形成“1+1=3”的超额利益,将企业各部分的竞争优势放大化,最终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实施

1.平台搭建。网络是信息流的重要载体与传递通道,根据建筑企业自身特点,主要分为同一企业平台下两个分系统,即企业总部管理系统与项目管理系统。目前建筑企业信息化应用现状,企业总部的局域网平台已搭建完毕,并且OA系统的部分模块正在运行中,如财务、人事等,但基本属于独立运行状态;项目由于其短时性和分散性的特点,网络平台需要临时搭建。根据这些特点,应形成企业总部整体联接,项目部在同一接口下,实行模块化快速搭建的标准数据平台。

2.实施顺序。信息系统的建设投资比较大,涉及部门多,范围广,若一次性到位会占用大量资金,所以应按一定步骤逐步实施。一般应由内部到外部,由上层到下层,先试点某一项目再带动其他项目,分阶段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3.保障措施。(1)提高对信息化的认识,形成统一的思想。从领导到员工都应该了解信息化将给企业带来的变化,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认识的不统一也是信息化改造半路夭折的主要原因之一。(2)我国虽然还没有统一的信息化标准化,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适用于本企业的标准,统一各类型编码、形成标准流程等工作必须落实,这是信息化能否顺利应用的根本基础。(3)体制改革与流程再造同时进行,这是信息化建设中的挑战,原有的管理体制与标准的信息化流程之间必定存在差别甚至矛盾,但如果两者互相脱离,就形成“空架子”,信息化的建设就成了形式主义。(4)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引进和队伍建设。一般企业都没有这方面的人才,从以往的经验看,信息系统都是外包型,有专门的公司负责管理。但从服务质量和及时性方面看,企业能拥有自己的信息化管理人员将会使企业信息化道路走得更顺畅。

参考文献:

1.荆德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经济学分析,2005

2.燕平,邱岩.信息化管理是建筑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来自中南集团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报告.2007

3.张立梅,刘晓泉,潘天华.首都机场A380机库钢结构工程安装测量控制技术.建筑技术,2008

浅析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化旅游;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旅游业竞争活动分析

把核心竞争力的一般理论应用到文化旅游企业中,我们必须结合文化旅游企业的行业特征和企业性质进行分析。因此,我们先对旅游业行业特性、文化旅游企业的竞争行为及竞争环境进行分析。

(一)旅游的行业特性分析

旅游活动是一种人们离开居住地前往旅游目的地的消费活动,那么旅游活动必然涉及众多方面。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这种旅游活动表现为借助于各种旅游服务组织所提供的不同类型的服务来体现。从其构成来说,主要包括四个要素:旅游者、旅游资源、文化旅游企业和旅游产品。

(二)文化旅游企业竞争行为分析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竞争力最直观地表现为一个企业能够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消费者市场提品或者服务,并且能够获得自身发展的能力或者综合素质。所谓“更有效”是指,以更低的价格或者消费者更满意的质量持续地生产和销售产品;所谓“获得自身发展”是指,企业能够实现经济上长期的良性循环,具有持续的良好业绩,成为长久生存和不断壮大的强势企业。同样,这条规律也适用于文化旅游企业的竞争力分析。

二、文化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架分析

(一)文化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认识

在认识和分析文化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时,我们首先从提高企业内部综合素质入手。核心竞争力理论提倡集中的原则,强调企业要把自己关键资源集中在企业运营的关键流程上去,而对非关键流程仅要求做到合格,达到正常运转状态即可。这样,只要关键流程得到强化,就能带动其他环节的提升。从企业竞争角度考虑,一个企业全面工作做得都不错,只能保证企业的一般性竞争力较强,仅能具备一般性的竞争优势。只有企业的关键性竞争力比竞争对手优越时,才能使企业具备独特的竞争优势,才能确保企业获得长期的竞争主动权。

(二)文化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架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提出了文化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架。文化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过程就是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市场营销两个关键流程之间及其内部支持流程良性运转和交互作用的过程。反映在文化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上,就是文化旅游企业技术能力和营销能力处于核心竞争力架构的核心层次,文化旅游企业战略能力、组织能力和界面能力处于支持层次,基于企业资源(包括旅游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等)支撑,在企业特有环境的影响下,经过科学的系统整合过程而形成的一种系统合力。

三、文化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机理

(一)影响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因素

1.企业知识分析

核心竞争力是在企业特定的环境中沿着特定的方向产生并演化的,是依靠长期的知识积累形成的,与企业的技术、结构、文化、价值观等独特性质有关。企业整合资源的过程,实质上是知识的应用和交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生成了新的产品和服务,又由于知识具有互补性和衍生性,产生了新的知识,而这些知识的不断积累最终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2.企业资源分析

企业核心竞争力系统基本构成要素是资源,能力也是企业资源的一种,属于无形资源。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及其之间的组合关系是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系统的重要因素。

3.组织学习分析

组织学习是建立并不断强化文化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驱动力。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与企业外部条件相比,企业内部条件对于企业的竞争优势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内部的资源、能力和知识的积累是企业获得超额收益的关键,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企业内部独特的资源、技能、知识的积累和整合的过程。

4.系统整合分析

核心竞争力不是单一的某种资源或能力,它是企业各种资源和能力有效整合的结果。核心竞争力的行程需要系统整合:将分散的企业资源和驻力整合为系统的核心竞争力,或是将内部和外部的资源、能力整合为一个整体核心竞争力。整合的作用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核心竞争力的效能。

(二)文化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1.核心竞争力形成机理分析

文化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源于对企业内外知识资源的获取。这里的资源主要指显性知识。显性知识或者说专业知识通常是以文献或专利的形式流通的,存在于企业的内部或外部。在企业的内部参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并且和企业的现有能力结合在一起,构成企业的资源。企业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技术和知识员工后,为了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优势,就开始考虑创新和研究开发新产品,这需要重新整合和协调配置已有的综合知识,就产生了一种新知识可称为整合知识和高效利用资源的能力相结合,创造出竞争对手难以获得和模仿的竞争力,并再一次和知识结合形成核心竞争力。

2.核心竞争力形成过程分析

常规学习过程分析:这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过程中的第一个学习环节,由于资源与工作常规之间的学习是一种互动关系。因此,我们将该学习过程也成为常规学习环。

能力学习过程分析:能力学习过程是通过能力学习来体现的,这过程是在分析常规学习的基础上,将工作常规转换为企业的能力。在能力学习环节中,一方面,工作常规通过与组织惯例整合,开发出企业的能力;另一方面,企业能力的发展,需要有新的组织惯例来支撑,进而又产生了改革旧的工作常规,建立新的工作常规的需要。这种互动式的学习关系,使得能力的学习过程构成了一个封闭的学习回路。

战略学习过程分析:这是企业的能力转换为核心竞争力的学习过程。在检验、校准一种能力是否是“核心”时,有两个主要参照点:企业的竞争环境和企业任务。正是在这样的任务背景中,能力才有了自身的意义。某些能力对于企业任务的实施起着根本性作用,当这些能力对完成企业任务有根本性的意义时,这些能力就是“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参考文献:

[1]彭壁玉.现代企业管理新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王金凤,白彦壮.追求企业卓越――核心竞争力打造方略[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3]黄继刚.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浅析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第5篇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市场竞争。在这激烈而复杂的竞争中,有的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有的却逐渐被市场淘汰。究其原因,归纳到一点是企业有没有核心竞争力所致。因此,培育核心竞争力是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

从世界大企业的成长过程可以看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引导企业走向成功的关键。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哪些路径呢?放眼世界财富500强,几乎无一不在创新能力、技术诀窍、管理整合、市场网络、品牌形象、顾客服务等方面有独到之处。因此,本文认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应在综合分析自身企业所拥有的资源、能力和所处的客观市场环境的基础上,从增强创新能力、打造特色人文环境、整合价值链优势环节和发展外部联合的视角入手。

一、通过增强创新能力来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1.通过技术创新来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企业之间竞争实力的差距,很大程度上就是技术创新能力的差距。以技术变化迅速和产品周期不断缩短为特色的商业竞争,决定了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要做的工作很多,主要有:一是增加产品的知识含量,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技术。二是不断开发新的产品或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三是吸引大学或科研机构从事应用研究的科技人员把研发的重点放到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上,壮大企业的研发队伍。四是必须加大对R&D的投入。五是把研发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

2.通过管理创新来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创新表现为在经济目标驱使下,将各种生产要素科学、合理、高效地组织起来的行为过程。管理创新的目的是通过管理过程的创新,创造一种有利于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环境氛围。中国企业在管理创新方面要做的工作:一是提高企业领导人的核心竞争力意识。企业核心竞争力意识大多是由高层发动,自上而下,并且拥有一个灵魂人物。因此,要以高层的核心竞争力意识为突破口。二是建立一支高效的管理团队。高层管理团队需要有预测能力和战略变革的能力。这个团队要有明确的分工,指定专门经理全面负责。三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制度创新。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起科学、合理、规范的内部治理结构。四是利用信息技术推进管理手段的创新。利用信息资源管理,把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处理人财物和产供销之间的复杂关系。

3.通过营销创新来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市场需求多样化的今天,企业应大力推行营销创新,树立绿色营销、关系营销、定制营销等现代市场营销念,把培养忠诚顾客作为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根本战略。企业应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集中资源,通过对本行业的关注,从事某一领域的专业化经营,打造品牌,争创名牌。经过持续的投入,苦心的经营,形成在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公关宣传等诸方面与同行的差异,寻求独特的可以获得消费者广泛认同的具有特殊效用的营销技术,赢得市场。

二、通过打造特色人文环境来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1.通过打造人力资本来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归根到底是人的能力,人是核心竞争力的操作者、培育者,是创造核心竞争力最活跃的因素。为此,企业要量身定做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战略,要制定并执行一系列吸引、培养、发展和凝聚人才的政策。企业要从打造特色人文环境入手,通过人文关怀,合理地利用如薪酬体系、奖惩措施、激励手段、培训方案等发掘、调动人才的潜能,充分发挥知识型员工的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要把短缺的人力资源通过教育、培训等手段尽快地得到弥补,使现有的人力资本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对员工的培训要根据员工状况制定相应的短、中、长期培训计划,并具体落实和执行。培训的形式应多样化,体现员工的发展特点,让员工在培训中既实现了知识共享和交流,又享受到相当于企业福利的待遇,激励员工不断向上进取、勇于开拓。

2.通过打造企业文化来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是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技术革新的挑战,企业要用新的价值观、新的视角来打造企业文化体系,使之成为一整套富有个性的企业行为方式和员工共事方法,使之成为人文环境的特色,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服务。可从这几方面着手:一是明确公司使命和愿景,建立共同价值观,并让企业员工广泛参与、理解和接受。二是正确把握和传播企业精神,发挥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在员工成长过程中的影响作用,把员工团结起来形成合力。三是打造企业文化要突出特色。国际市场文化多元、宗教信仰各异、生活习惯不同,企业要用不同特色的企业文化满足消费者差异化的要求。四是建立人性化、规范化的行为准则。正如张瑞敏所言,海尔目前没有核心技术(冰箱、空调压缩机等核心技术均为进口),但却有竞争力。这种竞争力按海尔的说法就是海尔的企业文化的魅力,是海尔特色的人文环境使然。

3.通过打造发展型组织来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型组织就是通过员工成长来促使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团队。发展型组织也是人文环境的构成要素。在一个充满竞争的市场中,发展型组织要挖掘员工的全部潜能,鼓励员工的个人成长,激发员工的集体智慧,形成一种创新、敬业、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这种氛围就是企业的人文环境,也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土壤。发展型组织除了要组织员工学习更精湛的技术之外,还要担负起更多的责任,包括组织员工获取新的知识,并在工作中理解、转化、整合和运用这些知识。所以,进行组织变革,打造发展型组织,企业将获得更高的效率和活力,从而使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提高。打造发展型组织的工作主要有:一是建立学习型组织。建立员工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创造整体学习,人人都有所作为的工作氛围。二是全面开展创新活动。在组织内部的每一层面都进行观念创新、知识创新、组织结构创新、业务流程创新。三是在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协调战略、流程、技术和绩效的相互关系,为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

三、通过整合价值链优势环节来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1.通过核心技术环节的价值链优势整合来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技术环节的整合是通过共享某些研发资源、知识、技能特别是核心技术产生范围经济来实现的。企业通过整合核心技术不仅获得了稀缺要素,而且降低了转换成本,从而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如日本佳能公司在开发复印机生产项目时,应用照相机业务单位的核心技术来提高复印机业务单位战略性资产的质量,形成显著的资产改善的优势;在创立新的设计、生产和制造更为复杂的激光打印机的过程中,佳能公司开发出了有助于改善复印机技术的核心技术。可见,佳能公司的成功经营是通过整合核心技术,使价值链优势得到延伸和扩展,从而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

2.通过市场营销环节的价值链优势整合来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市场营销环节的整合是通过共享分销渠道和品牌资产来实现的。如娃哈哈由原来生产儿童营养液到生产儿童果奶、纯净水、非常可乐、瓜子和童装等,通过分销渠道和品牌共享,来培育娃哈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通过发展外部联合来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1.通过组建技术联盟来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组建技术联盟是指与相关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技术合作。技术联盟有利于一个公司学习另一个公司的专业能力,有助于两个公司专业能力优势互补,创造新的交叉技术,为双方或多方服务。企业在寻找技术联盟成员时,要对各成员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评估,按照能力互补、承诺合理和协调一致的标准来选择。技术联盟主要有三种:资源互补型联盟、能力互动型联盟、技术共享型联盟。通过组建技术联盟使企业从外部获得了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