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地区课程改革途径思考

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地区课程改革途径思考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正确认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价值和意义,结合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合理开发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加大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力度,加快民族地区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多元文化;校本课程

在2015年08月17日由国务院的《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民族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55个少数民族中,每一个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都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种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丧失,都很难恢复或重现。因此,关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大其保护和传承力度刻不容缓。近年来随着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推进,为进一步加快民族教育的发展,我们对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族地区学校课程改革的途径作进一步的思考。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笔者建议在民族地区学校课程改革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通过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加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我国的学校课程长期以来都是以一元化为中心,忽视了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即以汉族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束缚了民族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近年来多元文化教育备受国内外众多学者的青睐,正如我国学者田娟所论述的“不论是单独设置多元文化课程,还是在各类课程中融入多元文化教育观,都是极为有效的保持、传承多元文化的方法”①。在学校中设置多元文化课程,将各民族文化的精华有机地融入学校现行课程体系中,强调统一性与差异性的结合。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尽可能反映各民族、各群体的要求、其历史与文化,不能仅限于考虑民族文化和种族的特征,还应将性别、宗教、社会阶层及其它文化群体的特征性等,全面地考虑在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中。例如,在文学课程、语言课程、劳动技术与活动课程、历史和社会科学课程上,可通过内容安排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进等反映多元化。藏族学校中开设的藏语文不应再是简单地翻译统编课本,而应适当增添藏族经典之作及以藏文创作的反映藏族人民传统文化与生活的优秀作品,与此同时也可以相应地在汉族学校的历史课中适当增加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历史习俗等内容。多元文化的主旨是文化间的平等对话和交流,在平等的基础上大力提倡和发展各种文化,不论是强势还是弱势,在多元文化教育的事业中都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只有尊重和理解他种文化,在他种文化中吸取发展的营养,自身的文化才会愈发的繁荣昌盛。我们最终的目的也就是如费孝通先生所倡导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二、注重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国家课程与教材的开发

每一个民族对于自身悠久的文化历史、丰富多彩的文化风俗,以及珍贵、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都引以为傲。长期以来凝聚在民族传统文化中独特的民族感情深深地渗透到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各少数民族繁衍发展中强大的内聚力。因此,在民族地区教育课程改革中,大力开发国家课程和教材,努力推进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根据各民族的特殊需求挖掘各具特色的课程资源,把那些反映地方自然地理、学生感兴趣的、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开发为课程内容。这样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高,对周围事物和生活的探索欲、对祖国山水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具有显著的作用,而且还能提高教师利用社区资源的意识和能力,以适应新课程计划要求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的要求。

三、因地制宜开发民族地区校本课程资源

我们可以参考崔允漷、吴刚平等教授的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研究,合理地开发民族地区的校本课程,对更好地体现民族地区的文化差异,增强人们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是非常有利的。鼓励学校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和当地的专家学者搜集本地区的风土人情、歌舞表演、民间工艺制作等具有文化特色的东西,编写成民族地区的校本教材,开展民族文化的校本课程,让学习者学习的内容与其的生活紧密相连,让他们了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特色,一方面有利于改变传统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有利于人们增强对本民族的认识与了解。

四、组织民族文化走进学校的活动

通过定期举办活动的形式构建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不断传承的机制。如在学校中实施:每个班级每月召开一次以民族文化为主题的班会,每学期学校开展一次关于民族文化方面的校级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晚会等),定期举办民族文化画展、手工艺品展览等,邀请当地的专家、学者、民间艺人等为学生们做民族文化教育专题讲座。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课程改革主要是融合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立足于国家课程和教材的开发,在此基础上不断增进学生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结合社区和家庭日常生活,加大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使之更有效地推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进程,促进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

作者:孔志芳 孔璐 单位:中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武安市邑城镇南常顺小学

参考文献:

[1]金志远.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2]陈兴贵.多元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