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习作教学切入点设计策略

习作教学切入点设计策略

一、从细节切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小学生生活经历积累比较欠缺,在面对写作任务时,常常会显得手足无措,不知从何处下手。要让学生具备丰富的写作素材,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养成素材积累好习惯,还要为学生进行实际观察提供更多机会。在学生写作之前,教师要多多设计具体观察任务,让学生对相关事物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为课堂写作创造有利条件。学生生活环境比较固定,学校生活、家庭生活是主要内容,教师要有意识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进行观察。校园内,有花草树木的季节变换,有各种建筑的外形特征,有同学、教师众多人物的活动;校园外,生活中到处都有值得关注的内容,家庭成员、社会万象,每一个瞬间都会出现一些特定的现象。要让学生养成写观察日志的习惯,这对提升习作能力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从情感切入,培养学生感悟能力

小学生对习作认知不够深刻,对待写作任务缺少情感投入,大多是把其当成一项作业对待。因为写作对象与学生关联度不高,学生难以自觉进行情感投放。教师在引导时,对习作任务进行分析解读,找到写作与学生情感的对接点。特别要让学生写纪实的作文,激发其抒写真情实感,习作自然充满血肉。习作教学情感切入方式众多,教师要根据写作内容和学生思想实际制订教学策略。所谓情感引导,并非所有写作都用第一人称,也不是要大发议论,而是就事论事,对习作内容进行深度感悟。如写“一件难忘的事”,有学生写自己曾经生一场大病,家人都特别着急。学生会将整个过程都写出来,但结尾并没有太多情感生发,也没有感悟性点题。这样的习作就缺少主题性,写作目的不明确。教师可让学生思考:“这件事给你带来什么触动?你从这件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根据教师提示进行修改,其习作水平立刻提高了。这就是情感投放的结果。因为有情感因素介入,习作有了更多感染力,也让读者有一些启迪和触动,这样的习作才具有可读性。

三、从联想切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小学生想象力非常丰富,教师要注意挖掘学生思维潜力,让学生在具体联想过程中,能够形成习作创造力。学生喜欢读童话故事,究其原因是学生对想象世界充满好奇和期待,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特征,在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启动想象,对事件进行推演。这样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丰满写作骨架,提升学生创造力。写想象作文并不难,关键要看教师如何进行引导,想象不等同于科幻,习作也不是搞什么“穿越”,要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展开,这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正面影响。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图案:苹果、水果刀、医院、医生、气球、蛋糕等。让学生展开联想,将这几样东西进行任意组合,形成一个故事情节。这个故事可以是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虚构的,但要合乎生活实际,有真实感,而且有感染力。学生开始联想想象,故事编写合情合理,情感因素丰富,具有很强感染力。

四、从形式切入,培养学生规范能力

小学生习作规范意识欠缺,教师要重点对书写、格式、段落、标点等进行强调。教师强调习作形式,并非倡导形式主义,写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写作规范化要求是常规知识,需要教师在每一次作文训练中都要进行渗透,提升习作品质,促使学生尽快进入写作佳境。学生写作形式包含众多内容,外在的形式容易掌握,内在的形式还需要教师加以点拨提示。所谓内在的形式,是指学生作文时需要掌握的一般技巧。如单句段运用,这是绝大多数学生不会运用的。一个句子为一段、一个词语为一段,这样的用法往往能够起到强调的作用。又如开头总领、结尾总结点题,这也是教师需要重点提醒的地方。学生点题过于简单,而且形式单一。教师需要针对性进行引导,让学生写出精彩的开头和结尾。小学生写作规范化要求内容繁多,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进行针对性矫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习作习惯。小学生思维非常活跃,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教师需要抓住学生心理,从不同角度引导,激发学生想象力,通过多种实践训练,逐渐拓展学生写作思维,使其养成良好写作习惯。这与新课改教学要求高度契合,值得我们多元探索。

作者:周惠娥 单位:福建省武夷山市崇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