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探求社会实践对学生素质的影响

探求社会实践对学生素质的影响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涵及意义

1.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的一种人才成长性实践。社会实践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顺利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包括组织协调能力、自我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成为活动的主体。作为一个主动的参与者,学生的积极性、创新性将被充分调动起来,使社会实践能力得到锻炼提高。另外,由于学生初次接触社会,有出生牛犊不怕虎的创新意识和精神,往往可以打破固有思维定势,提出一些有效的、具有创新性的工作思路或措施,并付诸实际工作予以检验,自然而然就提高了实践能力。

2.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的一种社会化过程性实践。社会实践活动处在相对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面临的困难及所遇到的问题是复杂多变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要独立面对各种问题。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他们更多地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际生活,从而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提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为进入社会、承担社会责任做好准备。

3.社会实践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

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一种演练性实践。社会阅历、工作经验成为求职就业的考核、测量指标,这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的确要求过于苛刻。而且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在校园里是难以学到的,只有通过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某些就业、创业性演练才能使他们具备初步了解社会、熟悉社会的阅历及工作经验。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还可以让大学生树立市场经济意识,摈弃一些错误的认识或观念,理解真正意义上的人才竞争,认知和谐社会中优胜劣汰的真谛。通过社会实践演练还可以让大学生了解企事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真正需求和要求,在学校学习期间更加努力培养自己的综合业务素质,在毕业时端正就业态度,避免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定位或错位,做到量能定位、量力就业。

二、目前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高校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已有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组织经验,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管理措施和做法,但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之处。客观地分析、正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这一教育活动的质量、完善实践教学制度具有积极的深远意义。

1.学生参与面不够广泛、深入,有功利性倾向

目前,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多是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为主体,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广泛,参与的社会实践内容针对性也不够,致使许多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不够深入,自己不能有所感悟。以大学生党员干部为主要成员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广大普通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需求,显然不能满足广大同学的成才需要,也不能满足社会对大学生全面成才的基本要求,影响社会实践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实际工作证实,在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当活动时间与学生个人的其他事情发生冲突时,选择继续坚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一般不多。一般情况下,由于暑假社会实践相对较为集中,当学生有其他活动时就有许多人会放弃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说明,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着可参加可不参加的随意性。选择坚持参加的个别人往往带有获取某种奖励的功利性意识。因此,如何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少一点功利、多一些实效也是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关注和改进的。

2.企事业单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认识不一致,影响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企事业单位用人时大多看重学生是否有社会实践经历,但在接收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任务时,由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或因安全问题、经济效益等原因,表现得并不是非常积极。即便是乐意接受大学生实习,在实践期间安排给学生的工作与专业知识也很难相关。实习生所接触的实践工作内容多数是打水、扫地、收发文件或邮件、打字排版等零星琐碎的事务,真正接触到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践机会少之又少。虽然这种社会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了解、熟悉社会,锻炼社会交往能力,提高情商,但对憧憬未来、梦想接触的专业实践相距较远,因此也挫伤了一部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3.社会实践活动多偏重形式而忽视实际效果

当前,大多数高校都已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计划也比较周密、详尽,在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一般还要进行工作总结与评比。而且,还会将评比结果与奖学金评定、优秀学生干部评选等关联起来。因此,几乎所有的社会实践团队都会带有DV、照相机等录音录像器材,每到一个社会实践点就拉开旗子与当地领导人等合影留念,寻求评优资料;而不是进行脚踏实地的调查研究,开展实际的社会实践工作。社会实践结束后,凭借写作能力进行资料汇集、拼凑,形成社会实践工作报告,最终获得一个奖项。因此,不少教师对此也颇有意见,对社会实践的实效提出质疑,认为组织社会实践要注重实效,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进行总结评比,不要一味追求社会实践的表面成果,避免形式主义。

三、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措施

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所需人才的必要教育环节。因此,要认真探索实践育人的有效机制,保障教学实践条件和环境需求,确保社会实践活动不流于形式,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够取得应有的实际效果。

1.进一步提高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要意义的认识,充分调动广大同学参加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实际工作能力,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学校应创造条件,形成制度,尽可能满足广大同学参加社会实践的需求。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对社会实践活动意义的宣讲,不断提高广大师生对社会实践工作意义的认识,调动广大同学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让他们意识到社会实践工作是自我提升综合素质能力的难得机会,只有将自身的优势、专业特长、兴趣爱好与社会实际需求相适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够把从学校学到的知识用于经济社会建设,才能真正提升社会工作实际能力。

2.采取多种措施,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力支持

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不仅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更需要地方政府、社会企事业单位的无私支持与帮助。为了使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具备一个良好的教学条件、适宜的实践环境,需要依靠各种社会资源,特别是要争取当地企事业单位对实践活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社会实践工作中,要本着合作共建、互利共赢的精神,在校企之间建立类型多样、相对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实践单位以优质的实践基地为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支撑;校方发挥高校的科研、人才智力优势,为实践单位提供技术服务。双方互惠共赢,促使大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得到锻炼,保证社会实践工作的实效性。

3.全方位加强高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社会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基本教学条件。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情况直接影响着能否顺利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因此,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要面向社会,紧跟时代,做到以新对新。这也是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根本出发点和目标。在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中,首先要加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校内实践基地主要用于学生在校内开展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因此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要与学科专业优势、生产实际以及科技发展紧密结合,统筹规划,集中实施。在这一方面南京工程学院研究采取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建设政策和措施,建设有一系列创新创业实验室、创业沙盘模拟基地、校企合作项目等供大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此外,通过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既节省了学校实习经费,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两者相得益彰。同时,要有重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为开展校外社会实践提供教学条件保障。学校可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采取互利共赢的方式在学校主要服务区域多点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包括建立教学科研实习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勤工助学基地等。例如:南京工程学院在南京博展中心、南京方山体育射击中心等事业单位签订校外实践协议,同时又与南京科远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新贝斯特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校外实践协议,定期派大学生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和校外实习,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实践成效。

4.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制度化,建立起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设置的一个培养教育环节,因此,要依据特定的学科专业特点,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有计划、有内容地进行组织。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制度,建立社会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制订规范的社会实践活动章程、计划,使社会实践制度化、规范化,从教学体制上确保学生全员按计划分期分批参与专业著作来充实讲义内容;四是被动接受时间少,主动思考时间多。课堂教学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互动式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引导学生讨论教学内容,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这要求学生必须在上课前充分准备课堂内容,积极主动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或意见。课下采取课程报告、小组科研训练等方式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引导学生多思考。与此同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与需求,本体系专门设置了旨在提高学生基础语言运用能力、学术和职业语言能力、职业思维能力的系列基础技能训练课程。比如,学术与职业技能训练课(APD)。旨在通过大量练习、实践和一对一辅导的方式培养学生学术写作、演讲等交流与沟通技能、数理知识和IT知识应用能力、人生与职业规划的能力和职业发展技能以及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解决问题和开展研究的能力等。这对培养学生完成学业、就业与职业发展和终生学习所需的技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5.全过程质量监控与全方位考核并重

该体系执行严格的质量监控和考核体系。质量监控体系实行全过程监控,即以管理层、专业主管、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的专业委员会对教学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教学和管理团队定期收集整理阶段质量报告提交给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在审阅阶段质量报告的同时征集学生意见,汇总后召开合作双方专业委员会会议,研究发现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及时反馈给教师和学生加以改进。同时,每年召开专业监控会,评估教学质量和运行管理。全程的质量监控体系对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全方位考核体系包括对学生日常作业和课程考试的考核,还包括规范严格的考核程序。这一考核体系由合作双方教师、学科委员会、考核委员会共同参与执行。即考题的设计和成绩评定坚持双教师制(即由中英双方教师共同出题,双方教师分别评判),双方教师判定后启动抄袭筛查,然后由双方教师共同商定学生成绩。如果对某一学生的作业或考试成绩评分有明显差异,将由指定的第三位教师参加评判。同时,学生有权对教师评判的成绩提出异议。经双方教师达成一致意见后,由学科委员会评审各课程成绩,最后由考核委员会认定考试成绩。一旦认定,任何人都无权更改。全方位的考核体系对于学生实现“学习收获”目标起到了督促和保障作用。

6.学生广泛参与和注重学习习惯养成并重

学生在大学最重要的学习经验是参与。学习参与越多,成功几率就越大。该体系教学过程中最大的特点在于学生主动广泛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教学管理等各方面。尤其参与到整个教学的管理过程中。每个专业班级都设有学生代表。学生代表是专业委员会成员之一,参加专业委员会会议,反映学生意见,尽最大可能争取学生权益。学生代表制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管理、质量监控的积极性,为运行良好教学体系提供保障。与此同时,本体系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比如,学生诚信和时间准时、守时习惯的培养。一旦发现考试作弊的学生,经查实后立即开除项目。所有作业文字电子版都要经过计算机系统的筛查,对有不规范引用现象的学生将给予减分,对有抄袭现象的学生将视情况给予报告零分、该课程零分、全年课程零分直至退出项目的处罚。与此同时,要求学生将计入学生成绩的全部作业、报告、论文定时递交至作业窗口内,过时按零分处理。严格的诚信制度和时间管理制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十年来,北京农学院国际学院全面运行该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显著效果。截至2013年9月,北京农学院国际学院共有七届毕业生,其学生学业收获很大,学位授予率达到应届学生的91%,基本达到英方学校的平均水平;有77%的学生被英国、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的50所大学录取为研究生。自2010年开始,北京农学院国际学院学生连续三年参加了清华大学教育学院主持的“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调查”(ChineseCollegeStudentSurvey,简称CCSS),其组成的随机样本各项评价指标不仅高居学校榜首,而且连续三年显著高于地方本科院校常模。2012年11月,北京农学院国际学院迎来了英国QAA(QualityAssuranceAgency,简称QAA,是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局,该机构组建于1997年,这是一个独立的高教评估机构,其使命是维护公众利益,促进英国高等教育的质量管理,包括英国在海外的合作办学机构都要接受英国QAA专家组的定期评估)专家组一行对中英合作办学的两个专业培养合作项目的检查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办学条件、教育管理、教育成果等诸多方面。在QAA评估组专家们形成的最终评估报告中对国际学院的人才培养体系给予了积极评价和充分肯定。

作者:刘枫单位: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